📖 ZKIZ Archives


從賠光創業金到創立十億元蛋品王國 古榮海用微創意 催生一顆十八元雞蛋

2013-03-04  TWM
 
 

 

全台蛋品供應商龍頭勤億蛋品,三十二年前,董事長古榮海創業時,因一場「意外」,讓他從一介軍人跨足到這陌生的領域;儘管是門外漢,他卻憑著勤跑業務、技術改革和創新發明站穩了陣腳,甚至一路打進頂級市場,創造出市價六倍的黃金蛋。

撰文‧李建興

「如果你拿『雞蛋水餃』用來比喻三元、五元的低價股,我們家的『蛋』可是會抗議的喔!」全台蛋品供應商龍頭——勤億蛋品董事長古榮海一手拿著自家生產,每顆市售十八元(一般行情六倍價),堪稱是全台最高價的特A級雞蛋,語帶詼諧地侃侃而談。

從他紅潤的氣色、極富書卷味的儀態,很難想像這是一位在偏遠阿里山腳下養了三萬多隻雞、在全台賣了三十二年蛋,而目前年銷量已逾十億元的超級農夫。在滿腹「蛋經」中,古榮海的執著與富足全寫在臉上。

因為畢竟光靠一顆顆不起眼的蛋,居然可以創造出令一般中小型科技公司望塵莫及的年產值;更令人咋舌的是,全台三萬多家早餐店中,有四成的蛋是由勤億供應,就連專攻頂級客群的鼎泰豐、君悅酒店、W酒店等,也都是勤億蛋品的愛用者。

草創期:職涯創新

退伍軍人跨足蛋業市場

細數這一樁樁豐功偉業,許多人不免揣測,古榮海這「台灣蛋皇」要麼不是農業科班出身,要不就是承襲根基穩固的家業,但殊不知,勤億,這個蛋業王國的崛起,竟然是「純屬意外」!

一九八一年,當了十年士官長的古榮海,時值哥哥古宏麟(現任勤億副董事長)所服務的雞蛋飼料廠老闆有意跨足在台灣剛起步的液蛋(去殼後的雞蛋,多半供應給食品加工廠)市場,在古宏麟說服下,毅然決然地拿著二十萬元退役金中的十五萬元投資。孰料,才短短十天,哥哥的老闆居然冷不防地宣布倒閉。

「我作夢也沒想到,十年的辛苦錢,十天內就血本無歸!」一想起初次創業的衰運,古榮海仍餘悸猶存。但後來,兄弟倆收拾起徬徨和絕望,仔仔細細地分析現況,他們發現,液蛋事業在台灣堪稱是處女市場,應大有可為;再加上公司早已拿到可口奶滋、乖乖等大品牌的訂單,等於萬事俱備,只欠「繼續營運」。因此,兄弟倆居然逆勢向原東家租下了設備和廠房,接下工廠。

「或許當過兵的比較不怕死!」古榮海自我解嘲,當時他們不但接下了「燙手山芋」,甚至還將僅剩的五萬元退役金全押下去,買了輛八百西西的中古貨車,自己送貨,重起爐灶。無奈的是,事情的發展,並不如所有的成功創業神話般地「從此過著幸福快樂的日子」。

扎根期:業務創新

搶進軍隊體系紮穩馬步

雖然在古家兄弟努力運作下,工廠不但存活下來,訂單還逆勢成長。卻沒想到三個月後,原老闆眼見勤億生意越做越好,居然趁勢調漲租金,這使得不服輸的古榮海當下決定不再「寄人籬下」,在自家後院搭起棚子,請了七、八位歐巴桑,用人工取代機器打蛋、撈蛋,土法煉鋼,硬是穩住訂單,「到目前為止,董事長應該還是全台灣最會打蛋的達人吧!」古宏麟形容。

然而誠如古宏麟所言,古家兄弟就是憑著一股「不怕傻」的精神,多年來,一路見招拆招化險為夷。好不容易穩住腳後,古榮海體認到,要讓一家剛起步的工廠營運無虞,一定得爭取更多的客戶。於是腦筋動到了服役時的桃園陸軍六軍團,心想,若能將蛋賣進軍隊的供應體系,就能讓勤億紮穩馬步,而從沒跑過業務的他,在多番的毛遂自薦下,終於得以在六軍團附屬供應站販售粒蛋(帶殼的原蛋,非液蛋)。

那段期間,企圖心旺盛的古榮海,不但每天清晨三點就帶著從蛋農手中批進的蛋到部隊販售,由於後來也在桃園、台北一帶努力爭取到多家知名蛋糕店的單,於是供應站一下工後,就得在租屋處徒手打蛋,幾乎日以繼夜。而就在他勵精圖治下,勤億在短短的幾年內,不但產品從液蛋跨足到了粒蛋,客戶也由南部打進北部,從食品廠延伸到西點通路。

成長期:技術創新

分離蛋白蛋黃衝出好銷量

只是古榮海並不以此自滿,一九八七年他大膽地拿著這六年多來賺得的第一桶金,砸下了五千萬元,從丹麥進口了當時最先進、每小時能量產二萬二千顆蛋的打蛋機,這一舉,讓勤億的液蛋產能暴增,也揭開了蛋品王國的第二個黃金歲月。

但,在這時期,勤億的成長,除了因為產能提升,還源自於古榮海的獨到眼光。由於以往坊間液蛋都是用二十公斤裝的大鐵桶盛裝,不但不好冷藏,更難以傾倒,某次他看到小孩用的爽身粉,心想,「小包裝不是讓客戶更方便?」於是靈機一閃,就請人開模,將自家的產品改為一公斤,爽身粉大小的包裝,結果大受歡迎,而後來更開發出了袋裝、利樂包等規格。

另外,古榮海也察覺許多食品廠或西點麵包店,使用液蛋食材時,有些只需要蛋白、有些則只取蛋黃,而當時,液蛋商都只供應全蛋(蛋黃加蛋白),於是他也引進了一套能將蛋黃和蛋白分離的機器。這一個個新發明,使得勤億的產品一炮而紅,液蛋銷量從原本的每月二萬公斤,提升至一百五十萬公斤,足足成長七十多倍。

而粒蛋也有經典創新。由於古榮海看到當時早餐店用的都是未清洗的蛋,十分不衛生,因此他領先業界發明了洗選蛋,也在市場迅速流行,造就了勤億站穩早餐店四成市場。

事實上,經過了第二階段的技術革新,在九○和二○○○年代,勤億早已成為蛋品業的龍頭,但敏銳的古榮海卻嗅出了整個產業已走入了紅海廝殺的階段,因此他深知要繼續生存,就得從拚「量」改為重「質」。於是○八年時,古榮海又砸下上億元引進殺菌液蛋機,不但能主動將一顆顆的液蛋幫客戶打勻,藉此能將異物、菌素全部過濾,而食品安全越受重視的今日,受各大食品加工廠及餐飲連鎖店的喜愛,讓勤億的業績如虎添翼。

登頂期:品牌創新

生技產品拚出新藍海

值得一提的是,一般蛋雞飼養場,都將成群的雞隻關在擁擠的雞場,每隻雞僅有A4紙大小的活動空間,並用燈炮照射,打亂雞的生理時鐘,日復一日地生蛋;台灣動物社會研究會主任陳玉敏就指出,這樣的「蝸居雞」,很容易生下營養價值不佳的憂鬱蛋。有鑑於此,一○年時,古榮海引進了歐盟蛋雞放牧飼養法,在阿里山下買了三千多坪的土地,成立了幸福牧場,把蛋雞當成放山雞來養。

偌大的幸福牧場,不但清一色採用產蛋品質最佳的二十一個月大母雞,雞隻每天可以奔跑、吃昆蟲、做沙浴,天熱在果樹下乘涼,天暗時就回雞舍歇息,完全依照雞隻的本能作息,自然地產出頂級的「幸福雞蛋」。

雖然這相較於傳統飼養,不但產蛋率較傳統方式減少一成,更要增加一倍的管理人力,連雞蛋完整的良率也只有六成,遠低於其他雞場的九成;甚至為了讓雞隻健康,還以靈芝多醣體、葉黃素作為飼料,成本幾乎是一般蛋的好幾倍。

也由於蛋質高下立見,使得許多標榜精緻食材的食品廠、餐廳、飯店都爭相採用,「拿鼎泰豐來說,在洽談多年後,放棄了合作多年的老供應商,為求品質,寧願用較高的價格向我們買蛋。」勤億行銷副理鄭雅云說。

歷經扎根、成長、登頂,每個階段都用﹁比別人多想一步﹂的微創意,抓住藍海商機,如今,勤億正邁入新的轉型期,「我們目前正積極開發蛋殼鈣粉、面膜等生技產品!」勤億嘉義廠廠長莊翔熾指出,今年已砸下五億元,建新廠房並結合生物科技開發新產品,甚至準備將產品外銷到香港、澳門和新加坡,勤億下一個黃金時代,正蓄勢待發。

勤億 Profile

成立時間:1981年

負責人:古榮海

資本額:7961萬元

主要業務:粒蛋、液蛋、

雞精

業績:2012年逾10億元

古榮海的創意煉金術

1. 沒有低單價的產業,只有低單價的經營:任何低階、成熟的產品,都有可能發展出市價倍數的新品,條件在於營運是否創新。

2.沒有創意的空窗期,只有漠視客戶需求:產品的創新來自於客戶的不滿足,商機往往來自於客訴。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53515

從贈金到吞金 ——灰色外匯平臺鐵匯局中局

來源: http://www.infzm.com/content/109246

鐵匯是一家外匯交易商,全球有1200多名員工,自稱即將在美上市。 (東方IC/圖)

鐵匯因為高比例贈金而在灰色外匯交易平臺中聲名鵲起,不過,在其做大之後,投資者在鐵匯平臺中資金卻“無法提現”。已有部分投資者正前往塞浦路斯進行維權,但如此跨國訴訟,其勝算前景如何?

許多類似的外匯交易平臺正在中國大肆招攬投資者,但這些不受監管的平臺,充滿了危險。

一場場橫跨歐亞大陸的訴訟,正在艱難地進行中。

這些訴訟的被告通通指向了總部位於塞浦路斯的鐵匯集團(IronFX)。鐵匯是一家外匯交易商,據《華爾街日報》2014年的報道,這個巨無霸一個月零售額3000億美金,全球分布著1200多名員工,雄心勃勃,即將在美上市。

原告則是其在中國、越南、意大利的部分客戶,他們通過電匯、銀行轉賬等方式,參與了鐵匯平臺的外匯保證金交易,2014年11月,他們開始發現賬戶提現困難。

僅在一個“鐵匯出金維權群”中,就有三百多名鐵匯客戶反映賬戶提現完全停滯,被鐵匯截留的賬戶余額已經超過一億元人民幣。據了解,目前上海警方已經立案,僅在中國大陸,就已有164人直接或委托律師在其總部所在地——塞浦路斯利馬索爾區法院起訴鐵匯,案件正在艱難地推進中。

野蠻生長

國內的外匯炒家如何與千里之外的塞浦路斯外資匯商發生聯系?

這要從國內的外匯交易方式說起。當前,外匯交易分為兩種,一種是個人實盤外匯買賣,即不可透支的可自由兌換外匯間的交易,各大商業銀行開通了此項業務,比如中國銀行的“外匯寶”。

一種是外匯保證金交易,具有杠桿交易性質,從而使實際進行的外匯交易的合同金額超出投資者實際投資的交易保證金金額。

例如,在保證金交易杠桿比例為50倍時,投資者看多歐元,如投入1萬美元作為保證金,即可買入合同價值為50萬美元的歐元。當歐元對美元匯率上漲2%時,投資者將盈利1萬美元,按實際投入金額計算,收益率為100%,但當歐元對美元匯率下跌2%時,投資者將虧光投入的1萬美元本金。

這種保證金交易的杠桿交易模式吸引了大批風險愛好者,但這種方式的唯一合法途徑——銀行提供的匯市產品——卻被許多投資者拋棄,因為點差(交易損失)是外資匯商的十倍之高,還有各種交易門檻。一些低點差,門檻只有五十美元的外資匯商,成了炒家青睞的平臺。其中以福匯(NYSE:FXCM)和嘉盛(NYSE:GCAP)最為出名,這是在美國上市的世界最大兩家匯商,月零售額分別為4180億美元和2210億美元。

而鐵匯則是匯商里一飛沖天的新秀明星。根據鐵匯的官網描述,其在全球共設立了27個分支機構,為散戶、機構客戶提供外匯、貴金屬、商品、股票的在線交易服務;這家2010年註冊於塞浦路斯的公司,不到5年就和已在行業里摸爬滾打15年的福匯和嘉盛分庭抗禮。

禍起贈金

鐵匯的後來居上,源於其力推的“贈金”模式。贈金,即平臺按轉入賬戶錢的數量以一定比例贈送余額,贈送的余額不能直接提現,但可以按比例抵消虧損。

事實上,這是匯商平臺的慣用套路,鐵匯的推行方式卻最為激進。

多數交易商的贈金使用規則是贈金只能以信用額的方式在客戶本金虧損完之後才能承擔虧損;鐵匯的贈金使用規則是贈金能夠直接以一定比例承擔客戶的虧損。只此一點,成為了鐵匯撬動外匯零售市場的支點。

據在鐵匯交易多年的交易員,君焱金融執行董事申秋透露,在2013年5月之前,鐵匯一直是50%贈金,一萬美元上限,後來變成60%贈金,三千美元上限,重要節假日以及個別月份達到100%贈金。

倫敦一家對沖基金的COO範庭喬告訴南方周末記者,鐵匯在倫敦給的薪水比在麥當勞兼職還要低,員工的收入主要都是客戶流水的抽成和爆倉提成。

如此大比例的贈金策略自然吸引了巨大人氣。據謙象資產CEO許哲回憶,在2014年11月前後,鐵匯的交易量已經超過了行業龍頭福匯。

鐵匯的如意算盤是,只要做大了人氣,自然能賺錢,因為外匯市場“九虧一賺”的鐵律,加上國內500倍的杠桿波動率,投資者虧光本金只是一個時間問題。

但跟鐵匯計劃不一樣的是,客戶並沒有如期把本金虧光,相反吃掉了贈金模式下暗含的無風險套利餡餅。

每個人都很滿意

有交易經驗的投資者很快發現了遊戲漏洞,並想出了對策:采用量化對沖策略可以輕易獲得收益——以100%贈金為例,在鐵匯和另外的匯商分別開戶,鐵匯充4000(得8000),對沖戶充7500,鐵匯這個賬戶做多美元,對沖賬戶做空美元,無論哪一邊虧光的同時,另外一邊都正好翻倍。如果鐵匯這邊翻倍,那麽凈賺16000-4000-7500=4500,如果另外一邊翻倍,那麽也賺15000-4000-7500=3500。

此外,鐵匯對開多戶的限制不嚴,因此換戶反複做,收益更是可觀。像申秋這樣的行家里手,可以做到月收益穩定在30%——也就在一年半的時間里,他的資金量從二十多萬滾到了五百多萬。

但這對於鐵匯來說是致命的——畢竟,在這個零和遊戲中投資者每一分超額利潤都是鐵匯埋單。

很快,鐵匯意識到漏洞所在,他們不停修改的贈金使用條款的免責聲明中,反複強調“保留對濫用政策者收回本金的權力”。對鐵匯來說,如果套利者的資金量增長速度低於一個特定比率,同時鐵匯的業務擴展速度高於一個特定比率,鐵匯才有可能實現盈虧平衡。

但鐵匯在中國推廣模式則將“贈金”的漏洞繼續放大。根據鐵匯官網的代理政策,他們積極培育返傭代理,即發展“下線”,以普通賬戶每手(杠桿前1000美元)交易返8美金,還有階梯激勵和中高級賬戶加成。很快,鐵匯的代理商分布全國各地,南方周末記者調查了全國各大城市鐵匯的廣告投放以及代理商招聘狀況,發現以上海、廣州、深圳、沈陽的最多,桂林、衡陽、廣元、煙臺、昆明都有分布。

為了賺取傭金,代理商更是瘋狂發展贈金模式。例如,在親友之中兜售“穩賺不賠的買賣”引誘親友入金;在地下理財產品的發售地點宣傳套利模式,手把手地教人套利;買下大量的酒店和機場的WIFI廣告;甚至在大學門口發放招聘交易員信息,以“試用期”為由引誘大學生入金“證明自己的能力”,在其虧損後,借機傳授套利模式,並且慫恿其繼續在自己的親朋好友里拉下線。

包括前一陣子在風口浪尖上的競價排名,也是代理商和平臺慣用的工具,打開百度搜索引擎尋找類似關鍵字,可以看到大量用“贈金”、“暴富”推廣的外匯平臺。

據謙象資產管理公司許哲透露,他所了解到的後期鐵匯代理,保守的一個月也有二十億美元(杠桿後)的流水,只拿返傭,收入也是非常驚人的。

廣告商也樂在其中,在2014年於倫敦和上海舉辦的幾場金融交易博覽會上,範庭喬目睹了百度在該峰會的廣告宣傳人員向多家平臺推銷其廣告業務。在2014 London Summit Forex Magnates(倫敦外匯交易峰會)的時候,數百家官方贊助商里,“百度廣告公司”甚至作為唯一一家廣告公司,也是唯一一家中資參展企業位列其中,堪稱該屆倫敦國際外匯交易展的一大亮點。

於是,短期內,鐵匯坐上國內第一匯商的交椅。

然而其直接競爭對手非但沒有反擊,相反,似乎在縱容鐵匯做大——南方周末記者發現,幾乎在任何一個涉外匯的論壇搜索“贈金 套利”,都會出現一大批詳盡的操作流程,這里面不乏其他外匯平臺的員工和客戶經理所為。因為每有一筆在鐵匯的贈金套利,就需要一筆相同金額在其他平臺進行對沖,因此跟鐵匯有競爭的平臺也樂於向自己的客戶透露鐵匯的模式,利用撮合鐵匯的方式,在替鐵匯的對沖中掙得盆滿缽滿。

一開始,連鐵匯的董事會對此也頗為滿意,贈金吸引了大量資金湧入,鐵匯的“市場份額”在節節攀升。

而專業套利者亦是賺得不亦樂乎,這些投資者從滿倉運行,到四處借錢,甚至南方周末記者了解到,在桂林和溫州等地出現了以18%-20%收益率的地下理財產品吸引資金投入鐵匯平臺的情況。

在這條畸形的利益鏈中,每個人似乎都很滿意。

事情正在發生變化

好景不長,去年11月起,投資者紛紛收到鐵匯客服的郵件,稱賬戶因涉及異常交易而被限制出金(即提現),據不同投資者的估算,被“鎖”資金總計達數千萬美元甚至更多。不過截至發稿時,這一估算未得到鐵匯方面的確認。

鐵匯從發放贈金的第一天就在遏制套利,贈金條款不斷細化。南方周末得到的一份內部操作細則顯示鐵匯的風控頗為細致,無論是提現速度,還是IP追蹤,地區排查都有嚴密規定。鐵匯還規定“如果IronFX懷疑或有理由相信客戶通過內部或外部對沖其頭寸而濫用本優惠條款和條件,IronFX保留不經客戶同意立即從其交易賬戶或從其盈利的對沖賬戶提取獎金的權力”。

但由於獲利盤太多,公司內部人和套利者甚至有了利益捆綁,因此遏制難以真正實施。上海報案代表胡易告訴南方周末記者,在報案後,他拿到鐵匯中國的鐵匯後臺賬戶看到,中國區的眾多高層,包括中華區CEO Peter韓和中華區法定代表人遊勇,都有數額巨大的套利賬戶。南方周末記者試圖聯系兩人,但發現其國內之前的聯系方式已通通作廢。

直至2014年12月份,鐵匯的一封內部郵件這麽寫著“我們將移除所有的贈金(絕大多數情況下賬戶將清零),任何賬戶經理如果存在對沖客戶在辦公室滯留的情況,將立即被開除”。但這已經是鐵匯基本停止出金的一個月後,憤怒的投資者砸爛鐵匯上海辦事處之前。

投資者紛紛湧入上海陸家嘴派出所報案,幾天內更是打爆了報警熱線,一時間,陸家嘴派出所擠滿了鐵匯的受害者。

“2014年12月報警,2015年4月14日才正式立案,”報案代表胡易抱怨,“我們在陸家嘴分局、浦東分局、總隊和外管局之間繞得頭昏腦脹,警方還要每個人自己提供向第三方支付機構匯款的單號,但是絕大多數銀行並不支持這個功能。”

據一位在職的鐵匯賬戶經理透露,鐵匯在中國還沒有辭職的三十多個中層和高管已經由鐵匯整體辦理了工作簽證,馬上就要從深圳、上海的辦事處轉移到塞浦路斯。

南方周末記者隨即聯系上海警方詢問進展,但負責分管此事的陳警官拒絕了南方周末記者的采訪。

金蟬脫殼

鐵匯方面則將此推脫得一幹二凈,鐵匯CEO Markos在2015年1月14日接受外匯網站LeapRate采訪時稱,鐵匯中國辦公室埃侖浩宇(上海)投資咨詢有限公司並非鐵匯的分公司,而是鐵匯的一個代理商,“就如同鐵匯和全球簽署的其他6500個活躍的IB代理一樣。”

但是在工商局的註冊資料可以看到Markos是Ironfx的出資人和首席執行官,同時也是埃侖浩宇(上海)投資咨詢有限公司(IGHG)的實際出資人和列名董事。埃侖浩宇的唯一股東是註冊在香港的Terra Mmnagement Services Limited,在香港政府官網可以查到,Markos也是這家公司的兩個股東之一。

同時,眾多維權的客戶也遇到了新困境:在提交賬目來往證據的時候,投資者發現入金時的收款方五花八門,包括長春市金世家貴金屬、雙乾網絡服務(蘇州)服務有限公司、易生支付、易票聯商城,就是沒有鐵匯,這給取證留下了巨大的困難。

而投資者更無法向監管機構進行投訴,在國內,外匯保證金交易屬於灰色地帶,這些外資匯商平臺普遍持有外國牌照。

目前世界上最有公信力的牌照分別是英、美、澳和新西蘭的牌照。鐵匯在國內宣傳時,聲稱自己擁有英國FCA(金融行為監管局),新西蘭FSP(金融服務企業登記),澳洲ASIC(澳大利亞證券和投資委員會)等八家機構的牌照,並且在此次事件的回應中,聲稱自己沒有遭到任何監管機構的警告。

南方周末向英新澳三國發去詢問郵件,得到的回複一致聲明,在其所轄範圍內並沒有發現鐵匯的違規行為,至於中國區業務他們並沒有管轄權。

南方周末記者發現,從中國登錄鐵匯的官網,接入到的是.com,但是在英國登陸,接入到的是.co.uk,而這兩個網站實際上隸屬不同的公司:一個是IronFX Global Limited,一個是IronFx Global UK,只有後者才有英國FCA的牌照,受英國監管,而中國區的公司則受塞浦路斯金融局的監管。

實際上,雖然鐵匯有八張牌照,但每張牌照只對註冊在本國的公司有效——鐵匯的主要全球業務都由註冊在塞浦路斯的公司包攬。盡管鐵匯聲稱自己的十大市場包括英國、新加坡等發達國家,但根據南方周末記者查詢到的市場占有率排名,鐵匯沒有出現在任何一個發達國家的前十大匯商中,其主要市場則在中國、孟加拉以及越南等國。

在發達國家寸步難行,正是整個塞浦路斯系外匯平臺的通病。塞浦路斯素以離岸金融中心而聞名,現在塞浦路斯有上百家類似鐵匯的對賭式外匯平臺,經營模式都跟鐵匯類似,在一些監管薄弱國家推廣所謂“暴利的投資模式”。

據對沖基金經理範庭喬介紹,按照英國金融監管法律規定,在英國允許運營的針對非專業客戶的外匯杠桿交易商,如果用“投資”來形容其交易是違法的,嚴重的甚至要承擔刑事責任,對於贈金、對賭更是有嚴格的限制。但由於歐盟一體化的政策影響,在塞浦路斯註冊的公司可以在全歐洲開展金融業務,英國FCA金融局對此也無能為力,甚至不得不放低監管的口徑,一旦收緊監管,諸多匯商幹脆撤離英國也到塞浦路斯開個離岸公司,照樣在全世界橫行無阻。

在這種情況下,中國投資者唯一能夠指望的就是塞浦路斯當地法院的支持。

根據塞浦路斯律師團的林濤女士透露,盡管證據上有利,但繁瑣的調查程序和搭便車的心態,維權者多不願意委托海外律師團做最後一搏。

應被訪者要求,申秋、胡易均為化名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42708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