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小创意,大商机

http://www.p5w.net/newfortune/qianyan/201105/t3602303.htm

 服装、银行、酒店,对这些传统行业的营销、服务和定位进行细微的创新,用全新的方式重新调动目标群体物质或者精神的满足感,小创意中或许蕴藏着大商机。

 

  现代管理之父彼得·德鲁克(Peter F.Drucker)曾说过:“创意是否创造价值,是以市场为导向,落实到结果,为社会带来更多财富,为特定群体带来精神上或者物质上的满足感。” 换句话说,创意和目标群体需产生共鸣,产生双赢,方可实现创意的价值。即便是对服装、银行、酒店这三个名符其实的传统行业来说,营销、服务和定位上的不同 创新,也能让传统行业焕发出新的生机。用全新的方式重新调动目标群体物质或者精神的满足感,小创意中或许蕴藏着大商机。

  营销3.0:虚拟与现实的互动
  营销进入3.0时代,创意增添了营销的娱乐性、互动性与体验性,消费者在互动中感受企业理念,在主动中感知产品信息,而企业的品牌理念则在与消费者的互动中完成了进一步的诠释和传播。
2011年初,定位平价的日本服装品牌优衣库(UNIQLO)在人人网上推出了“2011人人试穿第一波”,借助网络力量提升品牌知名度。优衣库粉丝们 可以通过在其公共主页上留言,申请成为试穿者,收到免费获赠的商品后,在人人网的个人主页上发表试穿日记和照片,随后由网友对日记进行投票,票高者可获得 优衣库的礼券。成立于1974年的优衣库不仅依靠快速反应的供应链和出色的性价比成功完成逆周期的扩张(详见本刊2009年2月号《省钱商业模式走 俏》),更凭借多样化的营销策略,实现了2010年6151亿日元(约合74.2亿美元)的销售额。截至2011年3月31日,其在日本本土已拥有809 间直营店和20间授权店,海外拥有136间专营店。
事实上,在网络试衣活动之前,2010年12月,优衣库已经与人人网合作推出了网上排队活 动。网友们在虚拟的优衣库网络店铺进行排队购物,就有机会获得iPhone 4、iPad、旅游券、特别版纪念T恤等礼物。活动正式开始前,优衣库通过多种方式进行了预热,在人人网建立公共主页吸引粉丝,在视频网站播出活动广告, 实体店则通过派发宣传册和展板海报等方式进行同步宣传。活动进行中,网友们可以选择自己喜爱的动物和场景,通过网络交流聊天。此外,排队游戏的界面底部不 停地滚动播出中奖者的名单,大奖得主的照片也公布在优衣库人人网公共主页的相册里。除了每天的随机大奖和幸运数字纪念奖,还评选出踊跃参与排队的大奖得 主。
通过线上活动与线下促销的结合,为期14天的活动使优衣库人人网的粉丝激增,共吸  引了超过133万人次参与在线活动宣传,远超过之前同类 型活动在日本与台湾地区分别创下的16万与64万人次的成绩。不仅如此,优衣库所主打的“因为产品吸引人所以很多人排队”的理念也逐渐传播出去,为优衣库 线下实体店的圣诞促销吸引了大量的人流,从而刺激了实体店的销售。
这并非优衣库第一次在中国运用“排队营销”,只不过上一次是在现实生活中。 2010年5月,位于上海南京西路的优衣库全球旗舰店开张,开业后的最初几天,其仅仅为这个偌大的店铺设置了一个入口,使得排队人群呈现精确的“直角” 状,十分惹眼。线下的“排队营销”巧妙抓住了国人的心理,制造了“优衣库品牌深受欢迎、火爆排队”的印象。

  银行理财“山寨”
第三方理财网站
  2009年底,美国财务软件巨头Intuit以1.7亿美元完成了对第三方理财网站Mint.com的收购。创建于2006年的Mint.com,主业是帮助大众进行银行账户监管并提出理财建议,截至2010年其注册会员已经超过400万人。
Mint.com的成功让大型银行看到了一条新的个人理财之路,与其任由Mint.com指导自己的客户进行理财并有可能转投其他银行,不如由银行自己 推出类似服务,在提升既有客户忠诚度的同时,吸引更多的年轻客户群。大型银行纷纷推出创新型的个人理财网站,摩根大通银行的Blueprint网站可以帮 助该行的2000万信用卡用户制定计划,帮助他们按期还款、管理账户;荷兰ING银行正在推行可以帮助客户比较与他人消费习惯的系统;由花旗集团、微软和 晨星合办的理财网站Bundle也在2010年成功上线,并随即在金融科技产品展上赢得了好评。
以Bundle为例,用户只需通过理财网站登 入自己的银行账号,网站便会自动下载客户的开支数据。用户可以把自己拥有的银行、经纪公司及信用卡账户的数据信息全部关联在一起,全面了解自己的财务状 况。同时Bundle也提供将用户的理财习惯与同类型用户进行对比的服务,帮助用户安排更为合理的理财方式。
多数大型银行均认为,额外的服务 功能和资源会增加对客户的吸引力,从而提升客户的忠诚度。Bundle利用用户的银行账号等信息,便能自动下载用户的所有数据,此举不仅帮助银行节省大笔 的客户数据收集费用,还能让银行了解客户除本行产品外持有的其他金融产品。在此基础之上,根据客户的信用等级、购买记录和相关财务信息,银行真正掌握了客 户对金融产品的需求,从而在向其提供个性化服务上占据主动地位,并最终从交叉销售中获得额外的收入。这与Mint.com通过推荐用户开立新的信用卡或是 银行账户而从金融机构处获得相应佣金的盈利模式截然不同。另一方面,有鉴于Mint.com的用户以年轻人为主,平均年龄仅为30岁,因此推出新型的理财 网站有利于抢夺到更多的年轻用户,而这部分人正是利润丰厚的按揭贷款和信用卡市场未来消费的生力军。

  视觉系酒店:设计话事
  千篇一律的酒店装修风格,深色的壁纸和地毯,一成不变的白色床套,虽然很多酒店硬件完善,服务周到,却无法给住客留下深刻的印象。当旅游商务的落脚处不再是入住酒店的唯一理由,拥有不同主题设计的客房、能带来感官上冲击的视觉系酒店便找到了自己的生存空间。
坐落于深圳大剧院内的视界风尚酒店便是国内视觉系酒店的代表,虽然只有100间客房,却拥有多达60种设计风格,巧妙地将科技、艺术、绘画、音乐、时装 等诸多时尚元素融合为一体。酒店客房的会员价格分为360元、440元、540元和960元四个档次,以酒店的规模和星级定位,价格偏高,但入住率并不 低,某些风格的客房预定甚至需要排长队。然而,就目前来看,对比全球著名的视觉系W酒店,视界风尚酒店单靠感官刺激来吸引住客的运营模式略显单一。
W酒店系出名门,是喜达屋酒店及度假村国际集团(Starwood Hotels & Resorts Worldwide)的成员之一。与旗下喜来登、艾美酒店和威斯汀等知名酒店品牌相比,W 酒店绝对属于后来者,却以创新时尚生活方式著称。除了源自名门的极度奢华与舒适气息外,W 酒店通过与设计大师的合作,在设计上特别注重融合酒店所在地的特色,从而使每一家酒店都被赋予了独特的气息,既给本土旅客带来亲切感,又给外来旅客留下深 刻的印象。例如墨西哥城的 W 酒店,整体风格协调整洁、现代感十足,不仅抽象融汇了墨西哥传统艺术与建筑风格,还可令人联想起墨西哥壁画之父迭戈·里维拉(Frieda Kahlo)和女画家弗里达·卡罗(Diego Rivera)的作品。
对风格和设计的热忱追求外,W 酒店致力于给住客一个尽享感官体验的世界。自住客踏入酒店的一刻起,柔和的灯光、独特的芳香和悦耳的音乐便会引领住客进入一个与众不同的世界,并且这种体 验遍布整个酒店的餐厅、酒吧和水疗中心等地方。W酒店的另一个特色为提供随时随需服务,承诺在合法的前提下为顾客实现各种新奇的梦想,无论是宠物服务、合 适的枕头高度,还是享受巧克力泡浴,或者1万米高空的生日派对。
如此服务,价格自然不菲。在喜达屋酒店阵营中,W品牌酒店的定价稍高于同星级 的威斯汀,通常不同地域的W酒店会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在定价上做出相应调整。以香港W酒店为例,393间客房,每晚最低3080港元起(含税与服务费), 对比周边的5星级酒店,其价格稍稍贵于九龙香格里拉的起价2750港元,但远低于香港半岛酒店的4268港元和香港洲际酒店的4279港元。在此定价区 间,W酒店用创意增加的附加值所带来的竞争优势愈趋明显。尽管成立只有十余年, 但自1998年第一家W酒店诞生于纽约之后,截至2011年4月,其已经在全球各地拥有超过40家酒店及度假村,预计到2016年W酒店将实现全球超过 60家酒店及度假村的目标。■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5580

一顆百元麵包潛藏四千億大商機

2012-6-18  TCW




六月初,在台北市復興南路Sogo商圈,雨中吸引長達近一公里人龍排隊。

法式明太子、玫瑰蔓越莓⋯⋯,店裡正中央的大長桌上,擺滿剛出爐、單價介於五十元至一百二十元 之間、價格是傳統麵包店兩倍至三倍的歐式麵包;環繞在長桌四周的,則是一圈繞一圈、手沒停止夾起麵包、嘴也不停試吃的上門顧客;另一端結帳櫃檯,千元大鈔 正兌換著一袋袋麵包,原本該瀰漫小麥香氣的麵包店,卻宛如百貨公司週年慶的血拼氣息。

這是最近成為新聞話題的「パン(音胖)達人手感烘焙」新店開幕的場景,爆紅度絲毫不比iPhone、iPad上市的熱潮遜色。

奇觀:貴氣麵包秒殺搶購高價麵包店狂開,毛利高過傳統店

時下,台北的麵包店有兩類。

一類是遭公平會查緝是否暗地裡漲價的店,這類麵包店不敢漲、更不敢賣貴,還深怕被顧客發現菠羅麵包偷偷變小了;另一類的麵包店,則招來新聞台SNG車高調開店,賣起貴氣逼人的百元麵包,顧客不嫌棄它,反而還排隊搶購,而這樣的店,似乎不在公平會查緝漲價的名單之列。

貴麵包秒殺奇觀,過去一年多來,不只在パン達人上演,PAUL麵包沙龍、哈肯舖手感烘焙、 野上麵包坊、大地烘焙等,這些都是百元貴麵包店的代表。強調用料天然的高價麵包店,一家接著一家開,不是落腳東區就是天母商圈,光每月的店租成本,就比傳 統麵包店營收來得高,但值此油電雙漲之際,消費者荷包普遍縮水,開麵包店真的這麼好賺嗎?

順成蛋糕總經理吳官明觀察,自從吳寶春贏得世界麵包大賽的「紅酒桂圓麵包」、「荔枝玫瑰麵包」等歐式麵包,在全台熱賣之後,帶動了國內烘焙市場高價麵包的 消費熱潮。歐式麵包的體積大、單價高,做工也相對簡單,若又能簡化品項,百元麵包的毛利率甚至可以達七成,比起單價僅二、三十元的傳統台式甜麵包要高出許 多;加上行銷得宜,儘管整體消費市場不景氣,百元麵包銷售卻逆勢拉出長紅。

趨勢:搶進十三億人口市場台灣練兵中國擴張,頂新也在實驗

看準這個消費趨勢,去年初才在南京東路開出第一家店,靠大方試吃以及賣完提早打烊行銷策略,造成話題 的パン達人,在藝人小S老公許雅鈞砸下兩億元創投資本後,今年初以來,正以一個月開一家店 的腳步,快速在敦化商圈、復興商圈等黃金地段進行展店,下個月,士林店預定開幕,五股的中央工廠也同步落成。

對於是否將進軍對岸,循八十五度C模式,募集創投資金再朝上市櫃股票發行(IPO)發展,儘 管パン達人發言管道三緘其口,但上海台商圈盛傳,該品牌已選妥上海南京路人民廣場附近的店 面,創辦人麵包師傅莊鴻銘近期也常駐對岸,正緊鑼密鼓籌畫進軍上海市場;且未來進入中國之後,不排除和小S姊夫、大S夫家的陸企俏江南餐飲集團合作,搶攻 據市調機構Euromonitor估算,每年逾人民幣千億元(約合新台幣四千七百億元)產值的中國烘焙市場。

台北市糕餅公會理事長張國榮指出,受到八十五度C、台商克莉絲汀麵包店,分別在台、港成功掛牌上市的激勵,烘焙業許多人都想成為「吳政學(八十五度C董事 長)第二」,台灣烘焙業也成為創投及大型資本追逐標的,三百萬元資金起家的パン達人,即是 被創投鎖定之後,從單點經營名店轉型為連鎖店的例子。和目前在台超過八十家分店,也已獲得美商華威創投資金挹注的「幾分甜」一樣,他們都打算先在台灣市場 練兵,闖出品牌知名度後,瞄準十三億人口的中國市場做大規模,再朝上市櫃之路邁進。

同樣思考從台灣烘焙市場起步的,還有頂新集團返台投資,目前在北部精華商圈開出十六家門市的布列德麵包店。據指出,餐飲起家的王品集團,亦曾評估過跨入烘 焙市場;在中國有上千家連鎖店的台商寶島眼鏡,也打算年底在台北開出三家烘焙門市,瞄準的顯然不只是已趨飽和的台灣市場。

熱潮:創投不斷追捧產業鏈完整,穩坐華人烘焙王

完整的上下游產業鏈,是台灣烘焙業吸引大量市場資金的最主要原因。

連續五年承辦「台北國際烘焙暨設備展」的展昭國際執行副總經理姚晤毅指出,參展攤位數往往是該會展產業景氣的先行指標,今年三月,第一次移師南港展覽館的 烘焙展,現場攤位數超過九百個,較五年前倍增;其中,九成參展攤位是設備與原物料供應商等上游廠商,顯示以麵包店為主的產業下游需求暢旺。主辦單位首次舉 辦的城市盃麵包比賽,更吸引來自日本、中國、韓國等亞洲六國的麵包師傅,展現台灣具備東南亞與華人烘焙產業的母國地位。

不只靠開麵包店,比八十五度C更早搭上這波烘焙資金潮的,還有銷售烤箱與麵糰攪拌機,股價站穩百元水準的烘焙設備商新麥企業。而目前排隊叩關資本市場的, 還有締造鳳梨酥傳奇的維格餅家、台資背景的大陸向陽坊、宜芝多連鎖麵包店,和台灣最大烘焙原料供應商德麥食品等烘焙業者(見下表)。雖成為投資市場的新熱 點,消費者捧場排隊,但也有人提出警語,益鼎創投協理鄭培毓即認為:「創投不斷追捧烘焙業,已有過熱的跡象。」

反思:資金大未必贏從研發到服務,仍應保有獨特性

事實上,近年來隨吳寶春、吳政學雙「吳」帶動的烘焙熱,以及陸客來台成就的年產值百億元鳳梨酥商機,國內老字號的烘焙名店,就像剛出爐的熱騰騰麵包一樣, 可口又誘人,舉凡台北順成蛋糕、福利麵包、阿默蛋糕和法蘭司蛋糕等,創投業者早已接踵拜訪,但店家都表達了短線資金止步的明確態度。

因為,不像有酵母麵糰就能膨脹成麵包,有大資本撐腰,不見得就能把麵包事業做大。例如,背後是國內最大食品集團統一企業的「聖娜多堡」麵包店,成立迄今屆滿二十年,七年前登陸武漢,目前也只開出十六家店,在台分店數,亦縮減至僅剩十一家規模。

預計今年幾分甜在台開店目標突破百家的藍海國際餐飲董事長許湘鋐指出,大型資本未必對發展烘焙事業有直接幫助,充沛的人才和管理技術,是維持連鎖麵包店品質和技術的關鍵,這也是該品牌在台已發展三年,目前仍審慎評估進軍對岸開店的原因。

開出二十家直營店的順成蛋糕第二代接班人吳官明也認為,開麵包店不是只靠品牌行銷,從產品研發、食品安全,到現場銷售與顧客服務,一家店瑣碎的工作極多, 任何環節沒用心控管好都會出差錯,有大型資本挹注,固然能夠馬上倍速成長,但也可能因此迷失在數字的追求,失去保有獨特性的經營風格。

已在新加坡開店,下一步打算把土鳳梨酥帶到日本表參道的「微熱山丘」,創辦人許銘仁即曾對媒體表明:「要做一輩子都不會想退休的事!」婉拒任何創投資金, 因為,曾擔任年營收百億元詮鼎科技(編按:該公司已併入大聯大集團)董事長的許銘仁十分清楚,資本市場玩的,是一場追逐本夢比的套利遊戲。

說起來,台灣的麵包店,大致也可分為兩類:一類賭快錢,拚錢潮湧至胸口的快感;一類賺慢錢,追求的是至死方歇的做餅人生。

【延伸閱讀】麵包熱潮,炒熱資本市場——台資烘焙概念股和潛力公司

公司:美食達人(85度C)主要業務:連鎖麵包店營運表現:今年兩岸營收金額預估達150億元上市櫃計畫:已在台灣上市

公司:南僑主要業務:原物料供應商營運表現:供應兩岸2萬家麵包店烘焙用油上市櫃計畫:已在台灣上市

公司:新麥主要業務:電機設備供應商營運表現:亞洲最大烘焙設備商,股價站上3位數上市櫃計畫:已在台灣上櫃

公司:克莉絲汀主要業務:連鎖麵包店營運表現:中國第2大連鎖麵包店,門市逾900家上市櫃計畫:已在香港上市

公司:向陽坊主要業務:連鎖麵包店營運表現:廈門、天津等逾400家門市上市櫃計畫:計畫年底在台上市

公司:維格餅家主要業務:團購伴手禮營運表現:鳳梨酥單一產品年營收約8億元上市櫃計畫:計畫明年興櫃掛牌

公司:宜芝多主要業務:連鎖麵包店營運表現:上海創4個烘焙品牌,去年營收2.6億元上市櫃計畫:計畫後年在台上市

公司:幾分甜主要業務:連鎖麵包店營運表現:台灣逾80家店,今年合併營收目標18億元上市櫃計畫:計畫後年上市

公司:德麥食品主要業務:原物料供應商營運表現:台灣最大烘焙專業食材廠商上市櫃計畫:計畫申請興櫃掛牌

公司:パン達人主要業務:連鎖麵包店營運表現:台北6家門市,上海展店籌備中上市櫃計畫:未定資料來源:證交所網站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4511

靠創意讓創投敲門 坐擁數十萬粉絲 小點子.大商機

2012-01-14  TWM
 
 

 

一個好的點子價值多少錢?答案是超過一億元。

過去一年來,台灣網路創業盛況空前蓬勃,有的推社群、有的做電子商務,更重要的是這群年輕人玩出許多新花樣,推食譜、賣菜、學中文到線上KTV。

他們不只朝著夢想大步邁進,還讓創投捧著錢上門來投資。

郭守正、日本創投都注資 每月瀏覽數破千萬三個宅男架食譜網 iCook飆億元身價創業一年、每月瀏覽人次破千萬、市值估計九千萬元,這是食譜網站「愛料理」寫下的驚人數據。三位喜歡網路的大男生如何在網路上自行創業,獲得郭台銘的兒子郭守正以及日本創投公司青睞,先後投資?

撰文‧賴筱凡

三位年紀分別是二十二歲、二十七歲與三十二歲的大男生一起創業,能夠玩出什麼花樣?看看過去一年來,創下平均月瀏覽人數一千萬人的食譜社群網站「愛料理」(iCook)吧!

隱身在台北市復興南路的小公寓,十位年輕人各自埋首於電腦,有的正在臉書上發表文章,有的則在看著程式碼。

他們清一色年齡都不到三十歲,卻讓「愛料理」在短短十四個月迅速竄紅,不但被鴻海集團董事長郭台銘兒子郭守正看上,直接投資近千萬元,連日本網路創投Cyber Agent也在二○一二年十月注資。「『愛料理』的估值,按照我們投資時的價值推算,應該有三百萬美元(約新台幣九千萬元)。」Cyber Agent台灣區總經理方倩勻說。

從共筆部落格到網路微創業「愛料理」的三位創辦人蕭上農、林宜儒、李致維,是整天泡在網路世界裡的「宅男」,他們不只宅到在網路上認識結緣,還宅出一番新天地。

年紀最小的李致維,剛從大學畢業,他自國中時期就開始寫程式,念大學時獲蘋果邀請參加每年重頭戲──蘋果的開發者大會(WWDC);排行中間的林宜儒,剛拿到政大資訊科學研究所碩士學位,念書時期還一邊在宏達電擔任工程師,○八年曾在網路寫了一個小程式「成分分析器」,創造一千萬人瀏覽數。年紀最長的蕭上農,則曾在即時通訊軟體Line的韓國母公司NHN和鴻海軟體部門任職過。

三年前,他們三位在網路上認識便一拍即合,與另外一位志同道合的朋友,成立科技共筆部落格Inside,三人因而成為網路上的意見領袖。

兩年前,智慧型手機暴紅,台灣會寫應用程式的人沒幾個,他們又率先投入。蕭上農回憶:「我們常窩在南京東路的SUBWAY,專門幫人家代工寫App,一待就是好幾個小時,算是『微創業(意指小成本、非正統模式的創業)』吧!」台灣大哥大、東森新聞、二十一世紀房屋等App應用程式都出自他們之手。

仿日食譜網 粉絲三十五萬當時,熱愛寫程式的李致維與林宜儒負責設計網站、寫程式,蕭上農負責行銷、營運。分工雛形既出,他們心想,何不一起開公司?

他們各自拿出十萬餘元積蓄,創立公司做網站,「我們想了好幾個點子,想著要做怎麼樣的網站,最後挑上了食譜網站。」蕭上農說,過去十年來,網路創業蓬勃發展,有購物網站、書籍網站,卻沒有一個大型的食譜網站,「相反地,一九九八年,日本食譜網站Cookpad就已經現身。」十四年來,Cookpad不只成為日本最大的食譜網站,還掛牌上市,每月平均瀏覽人次多達五億人,靠著廣告與賣食材的電子商務收益,去年更創造出台幣十二億元的營收。

從決定要做食譜網站到正式上線,只花了兩個月。寫程式做網站等技術性問題,難不倒他們,關鍵在於,如何吸引使用者上門。「愛料理」上線前一個月,蕭上農開設臉書粉絲頁,以免費食譜招徠人氣,並在人氣頗高的Inside宣傳,「我們原本擔心沒人上門,但『愛料理』網站還沒上線,粉絲頁就有一萬名粉絲。」這讓他們大大鬆了一口氣,果不其然,網站上線不過一年時間,每個月瀏覽人數就突破一千萬人,粉絲多達三十五萬人。讓他們驕傲的是,「愛料理」初步提供iPhone下載手機應用程式,不到三個月,就多達二十五萬人次下載。

「愛料理」的出現,幾乎顛覆了台灣食譜內容的供應。過去十年來,僅有平面雜誌出版附帶經營線上食譜,但作法傳統,美食界從未有像「愛料理」這般,能夠提供上萬筆食譜的社群網站;沒想到,三個不擅廚藝的大男生做到了。

憑著提供使用者分享食譜、搜尋食譜的平台,加上社群概念黏住使用者,僅僅一年,光靠廣告收入,「愛料理」就達到單月損益兩平的目標。

「愛料理」上線後半年,曾在鴻海工作而結識郭守正的蕭上農,在一次碰面,無意中與郭守正談起創業理念,郭守正立刻決定投資;不久,日本創投也主動找上門。

「他們三個都是很熟網路的人,網路該怎麼玩,他們很懂。」方倩勻不諱言,Cyber Agent會投資「愛料理」,正是看上蕭上農三人團隊,「我們不急著要他們賺錢,他們還能把會員數做大,再進一步想營收。」雖然創業維艱,但他們玩得很愉快,「我們還有很大的空間可以發揮,除了廣告收入,還可以運作賣食材的電子商務模式、甚至會員收費等,『愛料理』還有很多機會。」說這話的蕭上農,那一刻,充滿了自信,像是什麼都難不倒他們。誠如趨勢大師、網路家庭集團董事長詹宏志所說:「網路創業,永遠有各種可能。」「愛料理」(iCook)

成立:2011年

創辦人:蕭上農、林宜儒、李致維

主要業務:食譜網站

目前估值:約9000萬元每月平均瀏覽人次:1000萬人當iCook遇上Cookpad

——台日食譜網站比一比

網站 iCook Cookpad

國家 台灣 日本

成立時間 1年 14年

每月平均瀏覽人次 1000萬人 5億人

年營收

未提供,但單月已損益兩平 12億元

主要功能

食譜分享、

社群交友 食譜分享、

食材採購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42990

訊息傳遞、企業貼圖、限時搶購 LINE大商機一天作滿一年業績

2013-02-11  TWM
 
 

 

LINE除了打電話、傳簡訊、送貼圖,還能做什麼?答案是買東西、訂房間、搶優惠,還能掌握最新的政策訊息。每周有超過十萬人,在LINE上「過生活」。

撰文‧賴筱凡

如果一個活動要找三十萬人,需要多久時間?多少人力?答案是一小時跟兩個人。這是LINE的魅力,不用大成本、多人力,小製作也能創造出大商機。

一小時賣出五百個商品,一天創造五百萬驚人業績,八款企業貼圖在三個月內使用次數超過兩千萬次,這些都發生在過去三個月裡,從全家、樂天到富邦信用卡,靠著LINE的平台,衝出新業績。為了讓企業更能善用LINE行銷平台,LINE還寫了長達三十三頁的教學指南,就是要讓LINE深深鑲在每個人的生活裡。

宣傳新玩法

台南市政府小成本玩大效果周六晚上,手機螢幕上冷不防跳出一則訊息通知,「新化年貨大街優惠大放送,快來試試手氣!」這是台南市政府新聞暨國際關係處祭出的新法寶。

「我們的預算沒有太多,就要有更多小成本的新方法。」相較於別人信手拈來,便能端出一五○○萬元的廣告預算,台南市政府新聞處一年的總預算,就只有一五○○萬元,「大廚房有大菜,小廚房也能用小菜致勝。」本身是科技迷的新聞處長陳宗彥,從口袋裡拿出兩支手機,一支蘋果iPhone,另一支Android手機,陳宗彥與團隊每天用LINE向兩大系統二十六萬用戶,傳遞台南市的第一手訊息。

這項創新服務始於去年十月,打著可愛貼圖與免費通訊服務,讓LINE大舉在亞洲崛起,「那時,LINE提供給藝人一個官方帳號,讓粉絲可以直接在LINE上與藝人第一手接觸,我們想,台南市政府能不能也有一個這樣的官方帳號?」陳宗彥和團隊靈機一動,決定找上LINE一談。

「我們的想法很簡單,只要有更快速傳達市政府訊息的方法,我們都去試。」陳宗彥說,與LINE母公司韓廠NHN聯繫、磋商兩個月,還得先說服內部稽核同事、撥出預算,才讓台南市政府成為全台灣第一個搭上LINE暴紅列車的行政機關,更是與日本首相官邸並列,全球唯二的政府官方帳號。

你可能會不解,政府單位為何需要一個LINE帳號?「拿政策宣導當例子,我們分析,智慧型手機的使用者年齡層較低,所以發了一個訊息『提醒你們哦,趕快帶爸媽去打流感疫苗』,疫苗數量有限,我們的粉絲就會回頭轉告父母,效果就達到了。」他說。

然而,「如果官方帳號裡都在講政策,年輕人應該馬上就不想看了,所以我們有很多藝文活動、觀光訊息,來台南玩、在台南住,都很好用。」陳宗彥說。

他進一步舉例,一月台南市政府要舉辦一個三十人的冬令營,才剛在LINE上將活動訊息傳送出去,「當天就額滿了,其他宣傳都還沒做呢!」台南市政府用LINE做宣導的成功,讓台北市政府、新北市政府紛紛上門詢問。

促銷新作法

一小時賣出三百間訂房

全台有十三個據點的歐悅精品旅館,去年十一月就啟動企業官方帳號,現在LINE粉絲已達三十萬人。歐悅精品旅館副總林帥甫拿出LINE後台資料說,其中七○%不曾在歐悅住房過,這些他們過去不曾開發或接觸不到的人,擴大了歐悅的客群。

今年農曆年,「我們全台六百間房間,除夕夜當天特惠六八折,一半都是在LINE上預訂的。」林帥甫說,上周在LINE上做限時搶購,短短一小時,就把除夕夜的房間銷掉一大半。

場景轉到另一面,那是iPhone 5才剛在台灣開賣,卻有一群人靠著在LINE上滑滑手指,不僅賺到一千元折扣,還在十二小時內就拿到新手機。「那是我們與台哥大合作的活動,當天就創造了五百萬元的營業額。」台北富邦銀行資深協理楊琇媚的話,一點也不誇張,因為光是將台北富邦銀行官方帳號加為好友的人,就多達兩百萬人。

據了解,這五百萬元的營業額,幾乎是賣出了二五○支iPhone 5,相當於台哥大手機平台一年的目標額度,換句話說,靠著台北富邦銀行的LINE行銷,一天就做足了一年的業績。

LINE行銷威力大,驚豔台北富邦銀行,「去年十一月,我們推出富邦財神公仔的貼圖,供免費下載,到目前為止,光是這八款財神貼圖,使用次數就超過兩千萬次。」楊琇媚說,這樣龐大的下載量,遠遠超出原先預期。

兩個月來,台北富邦銀行在LINE平台上做過六次限時活動,熱烈程度有增無減,「有次,還十四分鐘瞬間湧進七萬人。」楊琇媚說,目前想靠著行銷活動,刺激消費者去消費,是很困難的,但LINE與使用者生活綁在一起,限時優惠、折扣的字眼一出現,馬上就會讓消費者很有感。

像是台北富邦銀行就在LINE平台上抽獎送演唱會門票,「LINE好友抽中就送兩張,如果他還是我們卡友,再多送他兩張,在這種刺激下,可能原本不是富邦卡友的消費者,也想辦一張富邦信用卡,那我們的行銷就算成功。」楊琇媚不諱言,現在每天都有上百人在LINE平台留資料想辦卡,行銷效力比網站、臉書還夠力!

LINE大浪潮襲來,在網路新媒體的發酵下,未來不只要懂臉書、推特,還要夠懂LINE,才能在小預算、少人力下,還能玩出大商機!

台南市政府

訊息傳遞超夠力!

應用方式:宣導活動訊息

成績:30人冬令營,一天就滿額

歐悅精品旅館

促銷抓新客!

應用方式:限時搶購優惠

成績:一小時內,5成房間被預訂一空

富邦信用卡

企業貼圖高人氣!

應用方式:企業貼圖免費下載成績:一天內熱銷250支iPhone 5,相當於一年業績目標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43901

茂業系反擊大商股份

http://www.chinatimes.cc/pages/129003/moreInfo.htm
本報記者 曹丹 深圳報導
    面對「舉牌狂人」茂業國際董事長黃茂如,大商股份(600694.SH)董事長牛鋼拿出了「殺手鐧」,終於祭出重大重組方案——注入部分資產、提高股權比例,擬擊退茂業系的增持。不過,大商股份近日推出的重組方案遭到了投資者的質疑,茂業系也順勢反擊,開始覬覦董事會席位。
    茂業系意圖董事會席位,是在謀求公司控制權嗎?茂業國際內部人士在接受本報記者採訪時表示,大商的重組方案嚴重損害了茂業的利益,現在提出進入董事會也算是「正當防衛」。
    茂業系的再度動作,使牛鋼方面頗為緊張,大商股份也再度停牌。大商股份最具懸念的重組大戲正在上演,公司控制權會落入誰手?
注入資產受質疑
    5月28日,大商股份發佈公告稱,公司擬以48.85億元向大商集團和大商管理收購其下屬的商業零售業務及有關資產,另將以不低於37元/股的價格,非公開發行3200萬股,擬向不超過10名特定投資者非公開發行股票募集配套資金總額不超過12億元。
    對於大商股份的重組方案,廣發證券分析師歐亞菲認為,方案低於預期,注入資產體量較小,質量一般。本次資產注入部分將解決公司同業競爭問題,同時將提高大股東持股比例,管理層利益有望逐步在上市公司層面體現,但公司治理結構原有瑕疵尚不能完全消除,且本次資產注入對上市公司業績有所攤薄,存在被否的可能。
    不過,這一方案並未得到中小投資者的認可。本報記者採訪的多名中小股東均表示,要在股東大會上投反對票以示抗議,方案中涉及的擬注入資產估值過高,嚴重侵佔了中小股東的利益。
    重組方案中注入的資產估值是否偏高?「方案中購買的資產是有一定溢價的,這是因為零售業是按照未來估值計算出來的,體現了商業的價值。」大商股份證券部相關工作人員對本報記者表示,領導都在努力做進一步的論證,是忙碌的時間。這個方案是必要可行的,重組對公司發展是有好處的。
    「除大連商場北樓外,大商集團與大商管理尚未注入的資產要比本次注入的資產優很多;更大的瑕疵在於本次注入的資產有些物業沒有產權證也能順利完成評估,而這些優質的已確權的資產卻不願注入上市公司。」一位從事百貨零售行業的市場人士在研究過大商股份重組方案後得出了上述結論。
    本報記者查閱資料發現,大商管理注入的淨資產賬面值僅有1.41億元,評估值卻高達26.6億元,增值高達17.8倍。
    「注入的資產明顯偏高,攤薄了機構和中小股東權益。牛總有能力,但忽視了基金和中小股東的利益,必然受到譴責。也希望這次停牌期間公司能拿出更好的方案。」一位深圳地區的中小股東表示。     
茂業系劍指董事會
    針對大商股份推出的重組方案,茂業系堅決反對的態度也非常明確,並進行了有力的回擊。大商股份的一紙公告表明茂業系正在試圖進入董事會。
    6月5日晚,大商股份發佈公告稱,公司董事會6月3日接到公司股東深圳茂業商廈有限公司發來的增加臨時提案的函,提議將《關於修改公司章程的臨時提案》提交至公司2013年第1次臨時股東大會審議,資料顯示,該臨時提案擬將公司章程中事關公司董事以及監事的產生及構成比例等內容進行修改。
    茂業系是在意圖進入大商股份董事會爭奪公司控制權嗎?「舉牌大商股份的初衷是財務投資,相比同行業,公司質地非常好。在投資之前,我們做了很詳細的盡職調查,也想到了各種可能性,包括注入資產,沒什麼好擔心的,後來事情發展超出了我們的想像。」上述茂業國際內部人士對本報記者表示,花高價錢買個爛東西就說不過去,茂業此時進入董事會能更好地維護中小股東利益。
    面對「茂業系」直指董事會席位的臨時股東大會提案,大商股份選擇了再次停牌。上海地區的一位中小股東對本報記者表示,現在對牛鋼來說,否決茂業的提案比自己的提案獲通過還要重要。茂業的提案如果通過,那董事會的組成就完全不是牛鋼所能把控的了,不但茂業可派董事,基金也能派董事,中小股東如果組織得好,也能推派董事,而且董事席位數可以超過牛鋼系。
    本報記者得知,不少基金經理有和茂業系的高層通電話溝通重組方案一事。本報記者致電一些重倉基金的基金經理,試圖瞭解目前對重組方案的態度,均未得到明確答案。「主要是大商股份便宜,商業零售的龍頭,估值相對核心資產是較低的。」某重倉基金經理對本報記者表示,至於其他的還不好說。不過,一位和上述某個基金的基金經理有深度交流的中小股東對本報記者表示,該基金準備否決重組方案,支持茂業進入董事會。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57178

大商股份毒丸計劃失敗

2013-07-08  NCW
 
 

 

在大商、茂業系和機構股東三方博弈中,零售百貨業態資產的未來估值分歧是矛

盾焦點

◎ 本刊記者 屈運栩 文quyunxu.blog.caixin.com A股百貨頭把交椅大商股份(600694.SH,下稱大商)選擇了一個微妙的時點進行資產整合,最終卻在多數股東的聯手反對下,未能如願完成毒丸計劃,晉升 “千億”零售大戶。大商、潛在收購方“茂業系” (深圳茂業集團所屬公司)和機構股東三方博弈中,零售百貨資產的未來估值分歧成為矛盾衝突的焦點。

今年2月8日,大商公告稱,茂業通過二級市場增持大商股份至5%,構成舉牌,公司停牌宣佈重組。一時間外界猜測, “茂業系”想 “蛇吞象”入主大商,大商則欲借資產注入實施毒丸計劃——即股權攤薄反收購措施。

重組方案在停牌近四個月後公佈。

5月28日,大商作價48.85億元收購母公司兩塊資產。收購方式為非公開發行股份,發行價為38元 /股(每股除息1元後為37元 / 股) ,共發行股份1.32億股。此外,公司以不低於每股37元的價格非公開發行3200萬股募集配套資金12億元。

毒丸計劃一出爐,市場嘩然。 “裝入的資產很大,估值方面超過市場預 期,其他股東的股份稀釋比較大,12億元的募資也在市場意料之外。 ”常年關注大商股份的分析師告訴財新記者。

大商股權分散,第一大股東大連大商國際有限公司(下稱大商國際)持股僅8.8%,第二大股東大連國商資產管理公司(下稱國商公司)持股8.53%,舉牌的茂業持股5% 排第三大股東,其餘股東多是基金公司,其中工商銀行國富基金和博時基金重倉持有4.77% 和4.63%的股份。

為贏得機構投資者支持,6月14日,大商推出新重組方案,擬向被收購方發行的股份總量減少28.8%,價格由37元 / 股調高至52元。與此同時取消了12億元定向增發配套融資計劃。

調整後的計劃得到多家券商分析師認可,較一致的意見是資產注入方案解決了大商長期以來的同業競爭問題。大商董事長牛剛也稱,注入資產是優質零售店鋪,其中哈爾濱新一百、大連商場、桂林微笑堂商廈等都是當地明星店鋪。

6月28日,大商就注資方案舉行臨時股東大會。現場小股東告訴財新記者,富國和博時的基金經理都沒有到場, “我隱約看到博時的一個經理出現了一下,但很快就走了。 ”最後的投票結果是讚成和反對票數各占45% 左右。

第二大股東投了讚成票,現場有40% 左右的股權也投了讚成票,但最後結果表明——“沒來的機構股東全部投了反對票” 。注資方案由此被否,成為基金公司參與上市公司治理的又一重要案例。

資產估值大分歧

“大連大商集團有限公司(下稱大商集團)擬注入的哈爾濱新一百,與上市公司大商股份的麥凱樂就在路對面,兩家存在同業競爭問題,我們懷疑上市公司給集團資產存在利益輸送。 ”前述大商小股東稱。

大商股份原屬國有資產,1992年上市後一直是國有控股。正是從這個時候起,出現了上市公司和集團資產同業競爭的情況。2009年,國有資本退出,股份掛牌轉讓,民間資本進入大商,管理層增資入股。但股權的變化並沒有徹底解決大商的同業競爭問題。

根據這次公佈的方案,大商希望整合兩個實體,一是大商集團,二是大連大商投資管理有限公司(下稱大商管理) 。兩家公司旗下有百貨、商超等各類零售業務。大商集團是大商國際的控股股東,間接控制大商股份;而另一個收購對象大商管理則為大商集團股東,即大商國際間接股東。

大商股份在東北和河南等地擁有大量百貨店鋪。前述股東告訴財新記者,近年來,大商集團和大商管理做了很多收購和兼併,和上市公司的同業競爭愈發激烈。資產重組的消息出來,很多研究報告都指出,資產整合有利於“解決同業競爭問題” 。

但是,上市公司和裝入資產的價值難獲股東認可。前十大機構投資人之一也告訴財新記者, “股東一直有一個疑慮,認為上市公司向外部利益輸送,造成只見收入不見利潤。 ”根據公司公佈的數據,目前上市資產擁有83家百貨公司,97家超市門店,78家電器專營店。2009年以前,公司多年虧損。2009年國有改製後,公司的淨利潤翻正,但仍低於行業平均水平,到2011年公司淨利率僅為0.93%,而零售行業的平均水平為3.7%。

大商股份宣佈重組時,其2012年年報也同步出爐,顯示公司收入318.59億元,淨利潤9.77億元,收入增長4.78%,淨利潤率同比增長256.60%,利潤率飆升至3.3%。大商一貫只漲收入、不漲利潤的局面陡然逆轉,這令機構投資者十分困惑。前述投資人笑稱: “大商的盈利太飄忽,我們不知道怎麼說。 ”大商不透明的盈利變化,讓很多股東產生了上市公司市值被管理層壓制的猜測。而當重組方案公佈後,注入資產 的高估值徹底引發了股東反彈。

數據顯示,大商集團下屬百貨零售有22個一級分公司,此外還包括蔬果市場、影城、房地產等資產。2012年收入為55.23億元,淨利潤2.8億元。而另一部分資產大商管理從2009年才註冊成立,其增長速度驚人,到2012年收入達到103.61億元,利潤4.4億元。大商給這 兩部分資產分別做出22.24億元和26.60 億元的估值。但多位股東提到,雖然收入高,但兩部分業務的淨資產僅2.5億元和1.4億元,注入資產估值是淨資產的7.73倍和17.79倍。 “以前只是懷疑大商管理層輸送利益給外邊,現在外部資本那麼值錢更加說明這個問題。 ”持有大商40萬股的一個小股東對財新記者稱。

包括中金公司在內的多份研究報告也分析認為,公司對注入資產的估值偏高。一位分析師指出,大商的高估值主要基於百貨行業過去的快速發展,但實際的情況是百貨行業正呈下行趨勢,這樣高的估值很難讓小股東接受。

茂業攪局

如果不是茂業系的資本在積極進入,大商的重組方案可能完全是另一個樣子。

前述排名前十的機構投資人告訴財新記者,按照大商之前的計劃,未注入的資產本可打包獨立上市。但這樣的方案因為涉及同業競爭,一直未能在兩個實體間取得一致意見。

2012年6月,茂業宣佈斥資4.5億元場內增持大商股份,獲得其4.5% 股份,一舉成為大商第四大股東。有鑒於 “茂業系”過去通過二級市場增持方式拿下了成商集團和渤海物流的控制權。市場普遍判斷,茂業這次看上了大商。

對於茂業投資大商的意圖,深圳茂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兼CEO 黃茂如僅在中期業績發佈會上表態稱,看好零售業前景,投資大商屬“正常投資” 。

但前述機構投資人告訴財新記者,茂業很可能是看上了大商股份充足的現金流和自持物業資產。

大商股份2011年的現金流27.2億元,相當于當年淨利潤的9.6倍,遠高于行業2倍到3倍的平均水平。物業方面,大商百貨業態門店87家,合計建築面積約360萬平方米,其中自有物業面積約 133萬平方米,占比約37.1%,對這部分資產的重估淨值竟可達到大商市值的3.37倍。

“我們一直認為茂業投資大商是戰略投資。 ”一位港股零售業分析師告訴財新記者。在他看來,茂業2012年的收入40.76億元,大商股份的收入318億元,規模懸殊,即使大商股權分散,茂業要實現控股也需機構支持。

他分析,茂業投資大商可快速進入空白市場。到2012年底,茂業有39家百貨門店,主要分佈在華南的廣東深圳、珠海,華東的江蘇、山東,西南的四川、重慶和華北的河北秦皇島等地。而大商的門店多集中在中國東北和河南地區。

對於茂業的舉牌進入,大商以毒丸計劃還擊。一旦資產注入方案獲得通過,大商將獲得超過30% 的股份,穩坐第一大股東位置,同時對茂業的股份進行稀釋。

2012年黃茂如購入大商的價格大體在33元,按如今29元上下的價格計算,僅作為財務投資,這也是虧本買賣。就在大商提出重組方案後,一直沒有動靜的茂業提交了修改董事會章程的議案,申請股份超過3% 的股東加入董事會。

對此,接近茂業的人士告訴財新記者:“本來就虧了,如果再被稀釋股權就不好交代了,所以提了方案。 ”修改董事會章程的議案明顯有拉攏機構股東的意圖,但在6月28日的股東大會上最終也沒有獲得通過,70% 的股東投了反對票。除前兩大股東,部分機構股東也反對茂業進入董事會。多名股東告訴財新記者,還是希望維持現狀,如果公司管理層再加劇鬥爭,對股東來說不是好事。

對於接下來的走向,日信證券的研究報告指出了三種可能:一是繼續重組,讓出更多的利益,重提重組方案,調整發行資產估值;二是放棄重組,茂業有望入主成為實際控制人,牛鋼則將下一步發展重點轉向大商集團;三是大連國資委主導重組,重新尋找各方利益的平衡點。

現階段的故事似乎回到了原點。在小股東們組建的QQ 群里,大家討論的重點轉到了如何進入董事會,從而瞭解不透明的大商到底賺多少,虧多少。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64915

【大商股份控制權之爭未了局】 陳紹霞

http://xueqiu.com/1876614331/24540988
今年以來,大商股份因重大資產重組事項而引發廣泛爭議。其重大資產重組方案如果成功實施,大商股份管理層將獲得大商股份30.91%的股份,成為該公司控股股東。由於擬注入資產估值過高,招致市場一片反對之聲。公司第三大股東深圳茂業商廈有限公司向大商股份董事會發函,提議將《關於修改公司章程的臨時提案》提交至臨時股東大會審議,其要點是:單獨或合併持有公司3%以上有表決權股份的股東可以提名董事和監事候選人,這意味著其有可能通過股東大會發起對大商股份控制權的爭奪。

在6月28日大商股份臨時股東大會上,被認為是大商股份管理層曲線MBO的重組方案最終被否決,由深圳茂業提出的修改公司章程的提案也同時被否。

由大商股份管理層控制的大商國際目前持有大商股份8.8%的股權,是大商股份的第一大股東,由大連市國資委控制的大連國商持有大商股份8.53%的股權,是大商股份第二大股東,深圳茂業於今年2月舉牌大商股份、持有大商股份5%的股權,為其第三大股東。

表一、大商股份主要股東一覽表
查看原圖
從大商股份股權結構來看,目前大商股份沒有控股股東。大商股份的管理層雖然只擁有該公司8.8%的股權,但是其管理層目前控制著該公司董事會,擁有該公司實際控制權,即所謂的內部人控制。

另一方面,大商股份的公司章程第八十二條規定:「董事、非職工監事候選人名單由董事會(董事局)、監事會以提案的方式提請股東大會表決」,第九十六條規定:「每屆董事候選人名單由上屆董事會(董事局)以提案方式提交股東大會決議」。這意味著大商股份本屆董事會擁有下屆董事候選人提名權,外部股東無權提名董事、進入董事會。因此,只要大商管理層確保公司章程中相關條款不被修改,那麼,其就可以擁有董事提名權而長期掌控大商股份董事會,成為大商股份的實際控制人。

本次股東大會上,雖然大商股份管理層曲線MBO方案遭到否決,但同時也成功阻止了深圳茂業修改公司章程的提案。圍繞大商股份控制權之爭的兩大提案在大商股份股東大會上同時遭到否決,這是否意味著大商控制權爭奪戰的終結呢?

筆者認為,本次股東大會僅僅是大商股份控制權之爭的序幕,真正的爭奪戰也許才剛剛開始。

茂業提案獲多數股東支持,未來仍可重提修改議案

公告顯示,深圳茂業提議修改公司章程的提案獲得了60.12%的支持率、離2/3多數支持率僅有一步之遙。

進一步分析顯示,對本提案的投票表決中,前兩大股東顯然投了反對票、深圳茂業投了同意票。前三大股東之外,社會公眾股東投票合計數為12000.98萬股,同意票為9694.11萬股,社會公眾對本提案的支持率高達80.72%。

社會公眾股東對這一提案的高支持率表明,社會公眾股東對大商股份管理層通過公司章程有關條款的設置而掌控公司董事候選人、長期控制公司董事會的不滿。未來其外部股東仍可能重新提交議案,修改其章程相關條款。

表二、深圳茂業提案投票情況一覽
查看原圖
大商股份公司章程有關條款存瑕疵

個人認為,大商股份通過公司章程有關條款限制外部股東提名董事候選人的規定本身存在瑕疵。

公司的股東有沒有權力提名公司董事候選人呢?按照大商股份公司章程有關條款規定:「每屆董事候選人名單由上屆董事會(董事局)以提案方式提交股東大會決議」。顯然,該公司董事候選人名單只能由董事會以提案方式提交,公司股東沒有權力提名董事。

如果一家公司全體股東都沒有權利提名公司的董事,這還是一家正常的公眾上市公司嗎?

我國現行的《公司法》第一百零三條規定:「單獨或者合計持有公司百分之三以上股份的股東,可以在股東大會召開十日前提出臨時提案並書面提交董事會」。根據這一規定,公司單獨或者合計持有公司百分之三以上股份的股東可以向股東大會提交任何合法的提案,當然也包括向股東大會提名董事候選人的提案。

大商股份公司章程有關條款將公司董事候選人的提名權排他性地指定給公司董事會,實際上排除了公司股東向股東大會提交董事候選人提案的權力,使《公司法》賦予公司股東的合法權利受到了限制。因此其公司章程有關條款與現行《公司法》的有關規定存在衝突。

由證監會發佈的《關於在上市公司建立獨立董事制度的指導意見》則明確規定:「上市公司董事會、監事會、單獨或者合併持有上市公司已發行股份1%以上的股東可以提出獨立董事候選人,並經股東大會選舉決定。」

根據這一規定,單獨或者合併持有上市公司已發行股份1%以上的股東可以提出獨立董事候選人;而根據大商股份公司章程有關條款,董事候選人只能由公司董事會提名,這實際上剝奪了股東提名獨立董事的權利,顯然與證監會的文件精神相背離。

綜上所述,大商股份公司章程有關規定與現行法律、法規相衝突,存在明顯的瑕疵。如果大商股份外部股東與其管理層之間展開控制權爭奪戰,其公司章程有關條款的限制性規定有可能被認定為無效條款,因此,這些條款並不能保證其管理層通過掌控董事候選人提名權而坐擁公司控制權。

大商股份治理結構亟待改善

大商股份原為國有控股的上市公司,於2009年10月實施民營化改制。改制的目的在於改變國有股一股獨大的局面,消除其與母公司大商集團之間的同業競爭和關聯交易。然而,改制三年多來,大商股份管理層成為大商集團的實際控制人,大商集團與大商股份之間的同業競爭、關聯交易並沒有消除;而當年作為公司管理層參與大商股份民營化改制而設立的項目公司大商管理,自2009年10月設立以來,即開始與上市公司大商股份展開同業競爭,並與大商股份持續發生巨額關聯交易。

當年大商股份與其母公司大商集團之間同業競爭、關聯交易如今演變成為大商股份與大商集團、大商管理之間的「三國」演義,同業競爭與關聯交易非但沒有消除,反而愈演愈烈。最近一段時間以來,圍繞大商股份重大資產重組方案,財經媒體頻頻曝出大商管理層損害上市公司大商股份利益的行為。

由改制之前的國有股一股獨大,到如今實際控制權掌握在公司高管之手的內部人控制、並通過公司章程有關條款的設置阻止外部股東的進入,大商股份公司治理結構不僅沒有得到改善,反而因此變得更加糟糕。這顯然不是市場投資者所期待的,也不是股市監管當局所願意看到的。正因為如此,深圳茂業本次修改公司章程的提案獲得了社會公眾股東80.7%的支持率。

個人認為,大商股份重組方案與深圳茂業提案在本次股東大會上的雙否,並不意味著其控制權之爭的終結。就大商股份現狀而言,其高管通過持有該公司8.8%的股權以及通過在公司章程中設置限制性條款而保持其對大商股份的實際控制權,只能是暫時的。

未來大商股份管理層很可能只有兩種選擇,要麼大商股份管理層提出新的切實可行的重組方案,通過向上市公司注入資產提高其持有大商股份的股權,將大商集團和大商管理經營性資產注入上市公司大商股份,消除同業競爭和關聯交易;要麼大商股份管理層離開大商股份,終止與大商集團、大商管理之間的關聯交易。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68888

下一波大商機:超獨居社會來了

2014-08-04  TCW
 
 

 

繼M型社會後,未來二十年,改變商業邏輯的新變化:「超獨居社會」來了!

二○○五年,日本消費社會學家三浦展寫下《下流社會》,首度提出日本中產階級向下沉淪的概念,成了M型社會概念的濫觴。四個月後,日本趨勢專家大前研一出版的《M型社會》,進一步提出,未來高C╱P(性能價格比)值的平價奢華品將因此熱賣。優衣庫等服裝品牌的大賣,就是最佳例證。

今日,三浦展取材三菱總合研究所超過三萬人、兩千個問題的消費意向大調查,更參佐日本總務省每年抽樣達三萬人的家庭消費支出細目,進行長達十年資料的趨勢分析後,再度提出新發現:一個人住的獨居者,正成為商業市場的主流消費者。

這是橫掃全球的趨勢。《獨居時代》作者、紐約大學社會學教授克林南柏格(Eric Klinenberg)以社會學角度的觀點評論:「這將是二次大戰嬰兒潮以來,最大的人口變遷。」

但,當三浦展進一步追蹤消費行為時,進一步直指,它將改變的不僅是獨居者,還有未來二十年人們的消費與工作機會,例如:

一,現在只要在電腦前按一按滑鼠,商品就能宅配到家的宅經濟,將面臨挑戰;

二,3C產品、電器商品每年改新款,恐怕仍是敵不過「服務」瓜分消費預算;

三,每三、五步就有一家的便利商店,正面臨一場革命。因為,它們「還不夠便利」。

《商業週刊》獨家取得三浦展新書《超獨居時代的潛商機》,讓他告訴我們趨勢將怎樣變,下一波日本人、甚至全世界將會買什麼?

趨勢一:單一錢包的力量過去:獨居者被認為窮困弱勢翻轉:消費力是頂客族一.二倍

根據三浦展所述:當今最重要的新興消費力是獨居者,一個人居住已成了日本的家庭形態主流,二○一○年獨居戶佔日本全國總戶數三二.四%,已超越了二代同堂核心家庭的二七.九%。

少子化,長壽社會與高離婚率只是背景因素。網際網路讓人在家中能方便社交,以及福利體系的支援,讓人更勇於獨居。目前,瑞典、芬蘭的獨居戶都超過四成。

迥異於過去獨居者普遍較窮困,新興獨居群像令人大改觀。「獨居人口比以往高的原因之一,是因為大家『有能力這麼做』!」克林南柏格說。

以美國為例, 克林南柏格分析美國聯邦消費調查數據,發現獨居者人均花費比與家人共居者高,二○一○年獨居者平均每人花費三萬四千美元,是頂客族的一.二三倍、是有小孩家庭的一.四八倍。根據美國勞工局估計,美國獨居者合計一年對經濟貢獻高達一兆九千萬美元(約合新台幣五十六兆元),這金額約等於台股總市值的兩倍。

但如此強的消費力,卻明顯被忽視了,「商業界目前只把獨居戶當成利基市場,沒想過這很快就會變成消費主流,」克林南柏格說。

趨勢二:男人主婦化、女人中性化過去:追求市場分眾、小眾化翻轉:男女老少都通用最暢銷

一個人的生活,也意指個人要做過去由另一半擔任的工作,才會生活得更好。

日本是亞洲獨居化跑最快的國家。三浦展根據日本總務省獨居戶消費支出細目數字,做出五年差異比較(見一百零一頁表)。他發現,年輕獨居男購物支出增加最多的項目,除了教育、手機通訊器材等產品,竟然冒出了洗衣機、吸塵器、鍋子、茶壺、櫥櫃等原本主要由家庭主婦採購的項目,較五年前成長逾一倍。

中年獨居男也不遑多讓,光是沙發組採購支出,就較五年前成長二十二倍,同時床、照明器具、寢具、家事用品也加碼採購逾一倍。男人們,變得更「主婦化」了。

信仰君子遠庖廚的日本大男人,開始洗手做羹湯。如日本「Better Home」協會,開設男子專屬料理班,教導一人份料理。因應男性要求精準的特性,訂出鹽巴一克、蘿蔔切三公分等如化學實驗般精準的男性教材,讓學員們拿來當範本。

高級沙發熱賣也透露出,「如果過了三十五歲還是一個人住,衣食無虞之際,當然會把錢花在改善居家環境,」三浦展說。過去,男人用車子與名表彰顯身份地位;現在,中年獨居男用裝潢房子,向已婚朋友炫耀。有了這群消費大軍加入,男性雜誌固定推出居家設計專題,而知名流行雜誌還定期推出成熟男、年輕男等不同年齡層的居家佈置專刊。

女性則朝中性化發展。數據顯示,年輕獨居女性減少內衣、裙子等支出,反而增加了看牙醫、運動學費、啤酒的消費。在三浦展看來,這顯示出女人更務實,為了上班方便寧捨飄逸風改穿俐落褲裝,出現了「去女性化」現象,甚至,下班後回家「喝一杯」的男性上班族習慣,也在女性中變得普遍。

消費市場最極端的例子,就是今年四月,位在大阪專門提供自己動手做課程的「DIY工廠大阪」開幕,各式各樣的工作坊中,受到女性歡迎的,竟是跌破眼鏡的「金屬銲接」。在高分貝噪音、伴隨不斷噴出高溫火花的環境中,一開始參加相關課程的男性佔七成,但現在學生已有半數是女性。

趨勢三:最想買「在一起」過去:一人DIY商品才當道翻轉:產品更要滿足「社交感」

過去我們認為,方便以一個人當單位的消費方式,才能吸引獨行俠。如小容量電鍋、冰箱等,一人桌的燒肉店也乘勢而起。但三浦展預測,未來能夠讓陌生人互動的共享型經濟活動,將更盛行。

三菱總合研究所在這次調查中,問了獨居者一個問題:「在現居地區中,萬一出事可以幫忙的朋友有幾位?」結果,最高達七成的獨居者,答案是「○」。三浦展分析,獨居時遠親不如近鄰,讓在地好友互相照應,相當重要。這讓陌生人共食、共居成了新流行。

今年八月,「Body make House」合租屋即將在日本埼玉縣開幕,其打出獨居者「健康瘦身」為訴求招募住戶,這個租屋方案的提案人||明新建築公司社長佐藤武志,從瘦身屢次失敗的個人經驗出發,靈機一動提出「將住宅與飲食、運動結合」的想法,讓營養師料理早、晚餐,並提供寬敞餐廳鼓勵共食,讓合租戶能利用同儕壓力減肥。月租加上餐費每月約八萬日圓(約合新台幣二萬三千元),以地段來說雖然並不便宜,但仍在合理價位。

另一方面,今年日本最夯的新形態餐廳正改變:來客一律併桌用餐!

連鎖居酒屋Hanako經營的居酒屋「相席屋」,以此當招牌,今年三月才新開幕就大排長龍。為了讓來客在酒酣耳熱下更容易認識新朋友,店家除了免費出借紙牌等遊戲道具,菜單上還準備了不知哪粒內餡填滿芥末的「俄羅斯輪盤章魚燒」,或是偷藏滿辣椒醬的「斯巴達雞塊」,讓同桌人士再怎麼素昧平生也能很快熟悉。由於太受歡迎,七月已緊接著開張第二家店。

趨勢四:服務遠比商品夯過去:以為科技可以讓人獨立翻轉:3C產品再炫仍不敵服務

這是延續趨勢三的變化,可能也是台灣3C業者必須注意的事實。未來,這群人的消費支出,很大一塊將被人的服務所瓜分。

數據顯示,獨居年輕人不分男女,包括買旅遊、買學習等服務佔總支出的比重竟高達六成;而中年獨居女性的轉變尤為明顯,採購商品支出近乎零成長,但包括家事服務、去澡堂泡湯洗三溫暖等服務,出現大幅成長。

開設「從漫畫看日本」課程的知名日本通、政治大學國際關係研究中心教授蔡增家分析,日本房子並不大,打掃起來並不費力,但還是有不少身強仍體壯的獨居者購買到府打掃服務,其實是為了找人聊天,造就了「越寂寞越需要服務」的現象。現在,日本還有型男掃除隊,以及廚娘到府料理兼陪聊天等新興服務。

若把焦點鎖定在按摩一項,答案就更清晰。三菱總合研究所的消費意向調查顯示,有過半的中年、年輕獨居女性,都表達購買按摩服務的意願。蔡增家也注意到,過去日本的SPA就是純按摩,但現在新興的SPA店開始附設咖啡座,讓顧客享受完服務後,能邊喝咖啡邊與人聊天,顯示按摩能像上美容院一樣滿足「與人對話」的需求。

趨勢五:購物難民湧現過去:24小時網購宅經濟最夯翻轉:宅經濟必須加上在地服務

三菱總合研究所調查顯示,由於一個人住,獨居者打算以後不開車、改搭大眾運輸工具的意願,在四、五成以上,比有小孩的家庭約三成還要高。但是,若自家徒步十分鐘範圍內沒有商店,對銀髮獨居族的體力就是大挑戰。日本經濟產業省推算,日本全國因為購物不便而感到困擾的銀髮「購物難民」,高達六百萬人、佔總人口五%,而且,預測未來只會更多。

現在,日本各地7-Eleven便利商店中,已有近八成開始提供7meal餐點配送服務,各式熟食、生鮮滿五百日圓免運費,其中還有全年無休的宅配便當,每天更換菜色,含十五種不同食材,還可選大份量免費加飯。看準購物難民商機,日本7-Eleven社長井阪隆一喊出,三年內宅配營收成長四倍目標,預計到二○一五年要成長至一千億日圓。

但,宅配只是基本功。三浦展認為,宅經濟還要加上關心才能勝出。最簡單的例子是連鎖餐廳和民的關係企業「和民宅食」,送餐到家的同時,免費提供老人安全確認服務,當獨居銀髮族沒有應門或出狀況,便立即回報。和民宅食二○一三年營業額即超過四百億日圓,比二○一一年成長六三%。

趨勢六:銀髮族年輕化過去:專心打造銀髮需求的產品翻轉:看起來不像「老人」才賣

過去,我們對銀髮族的印象是:購物喜好老派,消費趨於保守。但分析顯示,獨居歐吉桑在語言學習、網路費、運動學習、手機費、漢堡、理容與美容電器等年輕人喜好的產品,消費支出大增。銀髮獨居女除了以上這些項目,在自行車支出也明顯增加。

三浦展分析,獨居者往往要負擔自己的生活費、必須自己照顧健康,這群正步入老年的戰後嬰兒潮獨居族,便將健身運動、增長知識,視為一種對自己的照護,心態也跟著年輕化。

如日本就出現衝浪阿嬤。日本宮崎縣高鍋町是知名衝浪勝地,在地方政府的補助下,非營利組織開設了六十歲以上專屬的免費衝浪教室,吸引退休人士參加。

此外,日本銀髮族也開始攻佔青少年的專屬場所──電子遊樂場。一面打發時間,一面可以活動手指、動動腦。雖無正式統計,但東京郊區就有遊樂場發現,銀髮客層已高達三成。為了吸引銀髮族,遊樂場開始提供禦寒毛毯、換上較軟的坐墊、請店員主動關心聊天。就連電玩與遊戲機台大廠南夢宮,也正在改造自營的遊樂場,加寬走道以方便銀髮族走動。

獨居趨勢為新廠商迎來新機會,自然,也帶來淘汰。

例如Skylark等日本都會區的家庭餐廳,已出現倒閉或被收購現象,三浦展認為,獨居者雖然喜歡分享社交感,但若一走進餐廳就聽到小孩哭聲,大概就會離開。在三浦展眼中,舊時代的品牌代表,當屬客層鎖定四十歲左右熟男、被視為日本部長級人士必備的西服品牌D'URBAN;或是被譽為日本皇室品牌,專門展現成熟女性氣質的Leilian女裝。這種極度男女魅力的品牌,將不再是主流。

類似現象也出現在房市,郊區獨棟建築行情下滑,現在日本最搶手的房屋,反而是都會附近的兩房宅,許多都是子女買給爸爸或媽媽,讓大家分開住,或是獨居族自己住的物件。至於套房,因為漲價空間小,反而不受有能力購屋的獨居族青睞。

三浦展的六大發現,翻轉了過去人們對一個人商機的想像,還挑戰目前的銷售主流思維:分眾市場、一人消費、宅配為王。

我們一直想抓住「獨居商機」,試圖描繪出獨居者的特殊樣貌。但三浦展舉例,包括優衣庫、無印良品、耐吉、愛迪達等品牌受歡迎,就是因為中性、沒有特定年齡,男女老少都能穿,才更受歡迎。蘋果iPad的大賣也代表,不定義年齡、性別界限的產品最強。

當群居生活不再理所當然,一個人社會的經濟學,開始大行其道。金融海嘯前,M型社會的趨勢,創造出優衣庫、Zara與全美第二大零售百貨塔吉特百貨(Target)等新贏家,台灣王品集團也以中價位提供高級享受,站穩餐飲龍頭老大地位。現在,新的競爭正在起跑,比的是,誰先看懂這群獨居者的需求,拋棄過往的成見,誰就可能成為下一波的「優衣庫」或「塔吉特」。

【延伸閱讀】百兆元商機,企業爭搶服務「一個人」

根據研究機構Euromonitor估計,日本獨居戶一年總消費支出約達新台幣20兆元。若再加上美國一年約56兆元,以及其他國家市場,全球獨居商機遠超過新台幣百兆元!

■食

1.幫你找人「湊桌」吃飯一般餐廳都會儘量避免要求不認識的客人併桌,但東京的居酒屋「相席屋」(日文相席為同桌之意),店員卻會積極勸不認識的來客併桌用餐

2.送便當兼確認安全和民居酒屋關係企業「和民宅食」,除了配送便當,還免費確認收貨人安全,獨居老齡者若沒有應門或出狀況,便可立即回報

3.販賣機賣蔬果、麵包位在日本東北災區的獨立自動販賣機公司,計畫將當地新鮮蔬果、剛出爐的麵包都放到販賣機販售

■衣

1.專人登門收髒衣送洗一個人用洗衣機沒有經濟規模,但想送洗又嫌麻煩?知名郵購商「千趣會」到府收髒衣,順便保管到明年,需要時再宅配到府

■住

1.合租屋附減肥服務位於埼玉縣的合租屋「Body make House」將住宿與飲食、運動結合,以「健康瘦身」為訴求號召室友,即將在今年8月開幕

2.美食分享公寓租賃住宅「STYLIO WITH 上池台」以「人人分享用餐」概念,全棟71戶的五樓建築,保留廚房、用餐區、工作區,舉辦料理活動

3.車站幫忙收宅配獨居者上班,家裡沒人收宅配?宅急便公司佐川急便在車站內及商家設置「宅配置物櫃」,使用者可以指定送貨到該處來領取

4.一鈕兼具110、119功能日本最大保全公司推出專為獨居者服務,不僅有防盜功能,若是在家跌倒、生病,一個按鈕就能呼叫專人到府

5.單身也能享全套家電「recolte」專門提供一個人為訴求的廚房家電,不僅造型時尚,烤箱、咖啡機、電鍋應有盡有

■行

1.幫你媒合共乘夥伴在「Notteco」網站登記路線、日期,就能媒合共乘夥伴省荷包

2.馬路邊立即找到人共乘手機App「共乘屋」媒合定位附近共乘對象,不怕等不到計程車

■育

1.宅男限定料理課連鎖廚藝教室「Better Home」針對怕彆扭、不想被女同學圍繞的宅男,特別推出男性限定課程

2.讓女生變厲害水電工「DIY女子部」開設電動工具、木工課程

3.再老都可以出國留學日本最大旅行集團JTB推出的「大人遊學」,還可以跟其他國的老人一起上課

■樂

1.逛街還能兼聯誼「商店街聯誼」只要交參加費,就可以在規定時間內自由進出商店街內合作商家,全部吃到飽,大大增加邂逅新朋友機率

2.不怕被「閃光」旅行團旅行社「Club Tourism」推出限定一個人參加的旅行團,朋友夫妻也只能一人獨行,國內外皆開團

3.代班家人、伴侶通通有「煩惱諮詢啦啦隊」提供「家人出租」,需要同伴參加婚禮、想找親人陪伴看病、見前男友找帥哥同行,都可辦到

4.銀髮族衝浪教室以衝浪聞名的宮崎縣在地方政府的補助下,開辦60歲以上專屬的衝浪教室

整理:吳和懋

【延伸閱讀】中年男最愛買沙發,年輕女愛上學音樂!——日本獨居者消費支出金額成長倍數前五名

■年輕化銀髮獨居男(60歲以上)

第1名:語言學習費13.6倍第2名:網路費2.4倍第3名:冷凍調理食品2.3倍第4名:運動學習費2.2倍第5名:發泡酒、啤酒2倍

■年輕化銀髮獨居女(60歲以上)

第1名:理容美容電器2.7倍第2名:購車2.6倍第3名:網路費2.4倍第4名:洗面皂1.9倍第5名:手機費1.9倍

■居家化中年獨居男(35歲~59歲)

第1名:沙發組22倍第2名:床5倍第3名:語言學習費4.3倍第4名:照明器具3.9倍第5名:教養娛樂用品修理費3.8倍

■社交化中年獨居女(35歲~59歲)

第1名:運動比賽門票3.7倍第2名:捐款2.9倍第3名:沐浴洗臉皂2.1倍第4名:網路費2.1倍第5名:有線電視費1.7倍

■主婦化年輕獨居男(34歲以下)

第1名:其他教育支出41.2倍第2名:其他通訊器材7.7倍第3名:汽車駕訓班5.4倍第4名:婚喪喜慶費3.8倍第5名:購車3.6倍

■中性化年輕獨居女(34歲以下)

第1名:分攤家計4.7倍第2名:音樂學習費3.5倍第3名:信仰、祭祀費2.5倍第4名:手錶2.5倍第5名:發泡酒、啤酒2.3倍

註:支出金額成長倍數,是2007~2011年平均值與2002~2006年平均值比較資料來源:日本總務省「家計調查」統計、CULTURESTUDIES研究所 整理:蔡靚萱

【延伸閱讀】年輕獨居男自認沒好友,想要合租住一起

Q:在現居地區中,萬一出事可以幫忙的朋友有幾位?

回答「0」位的受訪者:●年輕獨居男:70.4%●中年獨居男:70.4%●年輕獨居女:65.3%●中年獨居女:61.8%●銀髮獨居男:53.6%●銀髮獨居女:36.5%

Q:今後想和家人以外的人同住一間房子嗎?

回答「想」及「有點想」的受訪者:中年獨居女:10.7%年輕獨居男:10.4%年輕獨居女:9.6%銀髮獨居女:8.0%中年獨居男:6.8%銀髮獨居男:6.3%

註:年輕族群為20-39歲,中年40-59歲,銀髮60-69歲資料來源:三菱總合研究所、CULTURESTUDIES研究所整理:蔡靚萱

【延伸閱讀】三浦展:捕捉消費者變化,就能找到出路

「任何現象的基礎,最根本還是在『人口』。不管是高齡人口增加、就業女性成長,首要就是去掌握確切的人口數字,但這個基礎卻意外被忽略。」《超獨居時代的潛商機》作者三浦展,最擅長從龐大調查資料中,大膽提出對未來趨勢的假設。

二○○五年出版的《下流社會》一書,讓三浦展一戰成名,其略嫌艱澀的觀察論述不但站上日本亞馬遜銷售第一,大賣八十萬本,比趨勢大師大前研一的《M型社會》還早四個月出版。

他認為,年輕一代在日本經濟高度成長的年代誕生,從未體會匱乏或貧富差距,原本位處「中流」的他們缺乏向上奮鬥的積極性,加上大環境陷入停滯,想要輕鬆度日、漫無目的的生活,使他們最後往「下流」階級沉淪。如今不升學、不就業、不進修的尼特族超過六十萬人,下流社會也成為日常用語,這些都切中三浦展的預期。

一九五八年出生的三浦展畢業於一橋大學社會系,曾在三菱總合研究所任職,之後成立市調研究機構「CULTURESTUDIES研究所」,幾乎每年對消費趨勢推出新書。身為消費社會專家,三浦展獨排眾議,認為優衣庫熱銷和快時尚流行無關,而是人們想要乘勢購買優衣庫的氣勢與好運,向成功靠攏之故。只要能確實捕捉到消費者目光的變化,就有機會推動新的消費循環,讓衰退的產業找到新出路。

(文●吳和懋)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08016

傳統零售大商集團的O2O轉型:天狗網如何激活1700億線下零售?

來源: http://news.iheima.com/html/2014/1009/146528.html

i黑馬註:對傳統企業進行O2O改造是一項艱難的工作,傳統巨頭蘇寧、萬達也舉步維艱。做O2O的傳統企業,經常會掉入兩種思維陷阱,要麽太重線上,使得線下資源被浪費,造成“線下線上打架”。要麽就仍是以線下為主,使得互聯網體系難以融入公司體系。

\上市公司大商集團是中國最大的零售集團之一,主要業務集中於東北,目前也在進行O2O改革,這個改革主要由旗下的子公司天狗網推動。天狗網的CEO劉思軍是敦煌網聯合創始人,後來在京東以及萬達工作,在劉思軍看來,大商的天狗網改革是現有零售產業最合理的,因為大商真正把O2O看成一種服務,是線下商店服務擴展的工具,這將激活整個沈睡的大商體系。

以下為i黑馬采訪天狗網CEO劉思軍口述整理:

我們名叫“天狗”,並沒有和阿里“天貓”叫板的意思。因為我們做的事完全不一樣,我們不做純電商,而是用互聯網體系去改造大商集團的傳統線下零售體系,為用戶提供O2O服務。“天”的意思是,要給大商加入線上體系。原來大商集團,只有線下百貨,沒有線上。

傳統的百貨沒有到單品管理,沒有SKU(保存庫存控制的最小可用單位),也就是說——沒有單品數據。

傳統零售盲區消費者去百貨公司買東西,從買衣服到結賬,百貨公司並不知道消費者具體是買哪一款衣服,只知道一件衣服賣了多少錢。這使得傳統零售跟電子商務平臺完全不一樣——電子商務能記錄用戶從查看商品到購買的全部過程,這個數據意義非常大。傳統百貨不具備這個東西,百貨經營者對於商品的把控很弱。

並且沒有完整數據,就沒法把這些商品放在電商平臺上去賣。目前很多傳統零售公司都在嘗試,但是沒有做成功的。

O2O是讓線下所有商品數據化

我們把大商體系中的超市、自有品牌、供應商數據打通。首先跟店面數據庫存打通,門店的數據信息不豐富,我們有很多辦法給它豐富起來。

第一,利用導購人員,讓他們主動給物品分類和拍照,上傳數據,因為這樣他們可以把貨賣到天狗網電商平臺,所以他們非常樂意。第二是激活商家的ERP系統,很多傳統商家有自己的數據系統,但是這些系統不具備互聯網屬性,我們可以把它們接入天狗O2O數據平臺。

天狗網將建立一體化的系統,把原來的系統全部替換掉,模仿京東供應鏈管理後臺系統,跟品牌商庫存對接,倉庫對接,我們團隊這方面經驗很強。

大商天狗免費為供應商提供更好的直通(消費者)服務,很多數據分享給供應商,這是沒有數據的百貨公司提供不了的。未來天狗有集合店的形式,類似宜家那樣的。每個品牌進來面積不大,租金就少,導購員也不用他派,我們統一有,更多是自助體驗服務。

依靠數據:激活物流與會員營銷

有了數據之後,我們消費場景就豐富了。消費者看中的線下商品,只要線下掃一掃,就可以存在自己的用戶資料,考慮買不買,是否需要送貨上門。天狗數據完全可以從庫存調取,記錄。每個消費者都有自己的清單,可以記錄自己想買的商品,跟蹤它的價格,直接在手機端支付。並且,天狗還能記錄著消費者的消費數據,未來進行大數據營銷。這也是我們未來把天狗商品放在上線的基石。

大商集團有很多店,每個店都有會員卡,等數據打通之後,就可以所有商店通用一張會員卡。未來在大商集團店鋪買衣服,吃飯,看電影都可以用一張積分卡。甚至可以直接把信息放在用戶手機上,直接把積分卡放在用戶手機中。用戶的積分可以換很多有意思的東西。

有了數據管理,大商集團的門店和超市就可以變成倉庫,其他電商的平臺,天貓也好,京東也好,它必須通過倉庫通配送到用戶手上。大商有眾多門店,還有超市,我首先從超市做起,把超市當成貨架,當成倉庫的貨架,未來跟供應商的倉庫直接打通,天狗就不用建倉了。超市就是貨架,用戶下單了,有揀貨員揀好,一種是送到你家,一種是自提。

O2O本質是服務,擴展線下服務能力

電商其實也分了傳統電商和新興電商,傳統電商是我去砸流量,我去打補貼,贏來市場規模,贏來會員,我去資本市場上市,這是一個傳統電商的做法。不考慮利潤。天狗網上的店都有實體店,單品化、營銷方式、會員的互動方式都是O2O的,我們的宣傳陣地主要是線下為主,服務好我們現在的會員。所以我們不存在從廣告上引流量,提高成本的方式,我不需要,你引來了他也不一定是天狗的用戶。

天狗O2O的目的,是給線下商鋪擴展服務能力,不存在“線上線下打架”的問題。天狗的核心是為門店服務,強調提升門店的體驗性。天狗首先服務好自己的商戶,服務本地的用戶。大商集團本身就有一千多萬的會員,我激活其中一百萬就站穩腳跟了。

天狗現在的UV轉化率為30%,客單價500元。這是O2O的特點,傳統百貨店專櫃進去的人和實際買東西的人比例是多少?50%。我進到你這個專櫃,一半人會買東西,這是傳統的特點。但是客流很少,一天一兩百人,幾十人。網上鼠標一點離開的可能性太大,選擇面太大,所以轉化率1%、2%,這是很正常的。

我們就是這個特點,我是針對本來來線下購物的人。天狗的用戶基本上都是我們在大商店鋪和超市中的二維碼吸引來的,我們很少進行線上推廣。O2O一定要在移動端做,美團現在手機是主戰場,80%的交易量都在手機上,天狗就沒有PC端產品。天狗的用戶一定是線下為主,只要手機粘住了,天狗就可以長期為他提供服務。

天狗並不是說我要把大商做到北上廣,都來買我的百貨,那不現實,我不會改變線下的銷售模式,我給他增加更多的服務和價值。本地的消費會員要服務好,通過供應鏈的單品化打通,消費者可以得到一些實惠。我們不是和大的電商平臺競爭,本質上還是和其他百貨集團競爭,但是我用O2O的方式,一是打通供應鏈節省中間環節成本,二是提升用戶體驗和粘性,傳統百貨公司就沒有能力和我們競爭了。

例如我們的用戶可以提前在天狗APP上定好今天想買的菜,我們會把訂單送到每個小區門口,東北二三線城市的生活方式和北上廣不一樣,他們定點下班,這種方式就可以很好的服務他們。

大商實體店就已經有了客流,你要充分利用好客流,服務好會員。把他們粘住,再打情感牌吸引更多的人來。大商有那麽多會員,那麽多客流,我把它線上化,1700億的銷售額,200多個門店,我們要做的就是連接好供應商,做好用戶體驗。

口碑傳播,專註東北人群體

其他大的電商他們建了這麽久,線上流量玩法已經很牛了,天狗怎麽進行競爭?大商門店主要集中在東北,我們依托於大商集團在東北的影響力,在東北的很多城市,幾乎所有人都去過大商。我們是通過東北人這個群體來開始做,讓他們為東北人代言。

比如你是東北人,你在北上廣打拼,你父母在家里,天狗網可以給你提供你幫你父母搶超市優惠的東西,讓你在遠方就可以幫家里人進行本地(東北)購物,通過大商的平臺可以盡孝心,維系親情。並且天狗網上還可以買到許多東北特產,在外的東北人都會有需求。

針對東北人群體,天狗網也在做東北土特產,有一些新招的網絡品牌它是可以全國發售的,它沒有地區性的限制,天生就是全國發售的。例如我們合作的北大荒的品牌就是全國發售,全國各地都有倉。

\(劉思軍)

大商集團做O2O的魄力與思考

大商非常有做O2O的魄力,對做O2O的思考也很深。天狗目前有100人,大商前期投資幾個億,我進集團就是的常務副總裁,擁有更多的改進權利。我們這個團隊也是用互聯網的形式搭建,大商的信息部歸天狗管,我們可以把天狗的技術團隊和原來的信息部做整合,不存在競爭,沒有競爭關系。

我們O2O系統未來不叫線上系統、線下系統,是大商的一體化系統。例如我們的單品數據管理系統,未來就能取代線下不是很先進的管理方式。會員體系也會被現有O2O模式革新。

我們本質上是為大商集團逐漸構建一個新的系統,這種受益對於大商集團將是長期和巨大的。
------------------------

O2O創業大潮將構建新商業文明,O2O創業者請加QQ群375798609交流,入群請註明公司-姓名。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14335

手機一滑服務就來 小專長也能賺外快 隨選經濟 創造小工作裡的大商機

2015-02-16  TWM
 
 

 

從人際傳播到翻找黃頁,如今連網路搜尋都顯得有些落伍。

在隨選經濟時代裡,只要動一動手指,快速崛起的「Uber式」服務,就會為你快速完成生活中的大小事。

撰文‧何佩珊

還記得電影《穿著Prada的惡魔》女上司對助理的各種無理要求與挑戰嗎?想要擁有一個助理來替你打理生活上的大小事嗎?只要靠著一支智慧型手機,上網全部都能辦到。

才剛起床,電鈴響起,需要排隊一小時才能買得到的炭烤吐司已經送到家門口,靠的是昨晚睡覺前在手機上一點,搞定!你忙著準備出門才想到,今日是送狗去打預防針的日子,下午卻已經排滿會議,只能拿出手機滑兩下,找人帶狗去打預防針,搞定!晚上朋友要來家中聚餐,一周前,你已經透過手機預約好,今晚吃的是西班牙家常菜,搞定!還有,中午十二點開賣的江蕙演唱會門票,也是靠著手機滑兩下,就已經找好了代買人。

滑一滑、點一點

隨時隨地都有人能﹁幫忙﹂一切就像有個隨身助理替你打理一切,這就是「隨選經濟」︵On-Demand Economy︶時代的魅力!

一月初,《經濟學人》選了「隨選經濟」作為封面故事,如果說二○一五年有一個新辭彙要認識,無疑地,「隨選經濟」一定是其中一個。

所謂「隨選經濟」,指的就是透過行動網路等科技,達到即時、便利又快速的創新虛實整合服務,從線上走到線下(Online to Offline,O2O),改變過去傳統市場供需的面貌。只要一支智慧型手機在手,把你的需求往網路上一丟,隨時隨地、任何人都可以來替你完成任務。

這麼說吧,過去有線電視就像組合包,但你想看的永遠是電影台,於是,你退掉了第四台的租約,改跑DVD出租店。後來網路普及,應運而生的MOD、iTunes出現,你不再需要親自跑出租店,只要手指點兩下,馬上就能欣賞想看的電影,MOD(Multimedia On Demand)等隨選服務,就是這樣的概念。

「以前消費者無法隨時隨地、透過一個簡單的『按』動作就買到任何東西。」前樂天執行長,現任App新創公司Button創辦人暨執行長麥克.賈科尼(Mike Jaconi)說。但現在不一樣了,智慧型手機進入我們的生活,虛擬與現實之間的距離愈拉愈近,透過網路,你不再只能下載文字、聲音、影像,你能下載的是整個現實世界。

因此,麥克.賈科尼將這個改變日常生活方式,並顛覆傳統商業模式的趨勢定義為:「科技公司透過即時滿足消費者,不論是貨物或服務的需求,所創造出來的經濟活動,就叫作『隨選經濟』。」

靠手機享服務

Uber帶來破壞式創新思考消費者的期待已經越來越高,尤其是在行動網路普及之後,他們希望有更快速、更便利、透過手機操作就能享受服務,有了需求,自然就會有更多供給投入,因為所有的經濟活動,都是為了滿足市場供需而生。

以前,為了滿足業者臨時增加的工作量,對外徵詢短期人力,由於這樣的工作屬於暫時性質,這些短期人力就被稱之為打零工;進一步地,有了專業的公司把一批低階工作統包,由他們來負責訓練人力,再分派到客戶端,稱之為派遣;二○○○年網路科技崛起後,在「世界是平的」概念下,衍生出了各式各樣的外包工作。

如今,因為行動網路的普及,「隨選經濟」下的工作被切分得更為精細,你不需要完成一個很大的計畫,也不需要有超強的團隊,只要有特定的技能,就能在「隨選經濟」下,找到你可以完成的任務,被稱之為「微工作」(Microwork)。

近期在台灣及全球各地都引起爭議的Uber,或許就是「隨選經濟」與「微工作」最好的例子。

紅遍全球五十四國、超過兩百個城市,還沒上市掛牌、市場估值就超過四百億美元的Uber,創業靈感來自於Uber創辦人加瑞特.坎普(Garrett Camp)六年前站在寒風中遲遲攔不到計程車而起的一個微小願望,當時他想:「如果我可以在手機上按一個鍵,立刻出現一輛車就好了。」隔年,Uber在舊金山誕生。

現在,倘若你想搭車,只要在手機上輕點Uber的App,馬上就能替你安排距離最近的車子,司機名稱、車號、所在位置與行車路線,都能在手機上一覽無遺。「Uber存在的用意,就是要滿足那些搭了傳統計程車卻不滿意的消費者。」台灣Uber總經理顧立楷說,Uber要用創新的服務,來換取消費者的認同。

同樣的,要成為Uber平台上提供載客服務的司機,只要你有一輛車,駕駛紀錄優良,你就能夠成為Uber平台上的司機。只是,這樣的立意隨著各地傳出Uber司機的犯罪事跡,連帶地也讓這項創新服務引發正反兩極的爭議。

儘管如此,Uber的成功仍舊激勵了全球各地掀起一波「Uber for X」的熱潮,意思就是各行各業的Uber,希望透過Uber的案例來激發各行各業運用行動網路與App,做更多的創新服務,中國更出現「要創業,學Uber」的流行語,帶動「隨選經濟」的成長。

美國知名創投PRE Ventures負責人史蒂夫.施拉夫曼(Steve Schlafman)就這麼形容,「這是一個Uber化︵Uberification︶的服務經濟。」顯示出「隨選經濟」下,Uber創新的高指標性。在「隨選經濟」的蓬勃發展下,連帶地創新服務的投資金額也跟著飆升。

單單一四年,美國矽谷估計就有超過二十家標榜Uber式服務的新創公司誕生,服務項目五花八門,送餐、洗衣、按摩、醫生到府看診、搬家、裝潢、遛狗、打掃等,打著數分鐘到數小時就能完成任務的招牌,吸引消費者使用。

知名創投經緯中國合夥人萬浩基表示,隨選經濟在中國也一樣火熱,除了滴滴打車這類交通服務,他身邊也有朋友在中國推出送咖啡的服務,只要手機按一下,咖啡就會送到你手上,「一天可以外送一萬杯。」正因「隨選經濟」日益壯大,創投業者投資的意願也隨之提升,根據CB Insights的數據,標榜Uber for X的新創公司能夠拿到的第一輪融資金額,足足比其他新創公司平均融資金額還要高出四六%之多。

美國熱中﹁隨選﹂

重塑人們對未來生活想像

「隨選經濟」點石成金的魔力有多大?成立僅兩年的矽谷新創公司Instacart最知道,提供「7-ELEVEn到你家」的服務,消費者只要在Instacart的平台上勾選想要的產品,Instacart就會派出採購專家在短時間內跑遍大小超市,幫你完成採購清單、送貨到府。

如果你以為他只是亞馬遜、PChome的「真人版」,那可就錯了,因為Instacart不只喊出﹁一小時內送貨到家﹂的時間保證,跑遍各種超市的服務精神,恐怕都是這些傳統電子商務平台難以望其項背的。而且,Instacart不需要建置大型倉庫放存貨,更不用養自己的物流車隊和大量全職人員,卻可用最短距離、最快的速度完成訂單。

這樣的服務,過去兩年讓Instacart的營收快速成長,一四年營收突破一億美元,連帶地也讓Instacart最新一輪募資估值上看二十億美元(約新台幣六百億元)。

長期居住在美國的台灣創業家劉威廷就觀察到,「當你在美國沒有車時,隨選服務的需求就會很明顯,讓一切都變得合理。」以他本身來說,過去就曾用過叫車類的Uber和Lyft,還有送餐類的Grubhub,和服務類的Instacart。

相反的,只要你有時間、願意付出勞力,都可以成為「隨選經濟」下的「微工作者」。

有時間、願付出

改變形態 微工作者有錢賺像是當日到貨服務公司Deliv執行長卡爾梅莉(Daphne Carmeli)就說,比起FedEx同日到貨服務要收五十美元,而Deliv收費只要五美元,關鍵在於FedEx必須負擔資產成本,可是Deliv卻可以用群眾外包(Crowdsourcing)的方式,招募「微工作者」來達成送貨任務,所以,Deliv沒有資本支出的負擔,收費自然也比別人更低。

「隨選經濟」在消費端已開始重新塑造人們對未來生活想像,也為你我的工作形態投入革命性的改變,麥克.賈科尼甚至認為,「隨選經濟」帶來的典範轉移,威力將等同於一九九○年代網路所帶來的衝擊。

歐洲管理學大師查爾斯.韓第(Charles Handy)就曾在他的著作《覺醒的年代》(The Empty Raincoat)寫道:「二十一世紀將是個組織衰萎的時代。核心工作者(全職工作者)的人數將不到總工作人數的四分之一,剩下四分之三的工作將由外包或兼職工作者分擔。」今年二十七歲的Sam,就是查爾斯.韓第筆下「微工作者」的一例,他的正職工作是人力仲介公司業務,卻同時兼具Uber司機、GOGOVAN快遞員的身分。當他因業務有較遠距離行程時,他會開車出門,「順便」提供Uber服務,反之,若是騎車可達的地區,則跑業務兼送快遞。

接不接單,全部操之在己,這樣的微工作內容每月平均可以為他增加超過一萬元的收入。

在台灣,有愈來愈多和Sam一樣的人;在矽谷,一人身兼多家隨選企業工作的人更是所在多有,當中更不乏有年收入上看六萬美元,或是開著BMW等名車送貨的人,生活比起一般上班族毫不遜色。

依全球最大線上外包平台Elance-oDesk的統計數據看來,這幾年來線上委外工作比重明顯呈現逐年走高的趨勢,一四年該平台的自由工作者人數已經成長達九四○萬人,總計透過平台完成交易的金額則達三十二億美元。

對消費者來說,愈多企業提供各式各樣的隨選服務;站在企業的角度,各種人力需求則像是扭開水龍頭般,簡單易得。

雖然「隨選經濟」的服務地區仍以舊金山、紐約、北京等新創聚落城市為主,但網路新創公司愛料理創辦人蕭上農則很樂觀,「和IOT(物聯網)一樣,大家都知道隨選經濟是趨勢,只是還需要時間發酵。」如此看來,也不難理解為何今年你一定要認識「隨選經濟」這個辭彙了吧!

隨選經濟

所謂隨選經濟(On-Demand Economy),是行動網路普及後,從虛實整合延伸出的一種線上到線下(O2O)的新型經濟形態,具有即時、不受地域與業別傳統限制的特色,透過行動網路與App的便利介面作為平台,進一步媒合所有供給與需求。

廚師 懶得出門吃飯嗎?拿出手機點一點,豐盛大餐半小時內送到。

遛狗的人 趕著去約會,卻又覺得狗狗整天悶在家很可憐?手機一滑,附近正好有人可以提供遛狗服務。

司機 不想在街上苦等計程車嗎?手機一按,專屬司機6分鐘後抵達。

醫生 半夜生病不舒服怎麼辦?拿出手機一按,2小時內醫生到府看診。

裝潢工人 半夜洗澡爆水管要找誰修?手機一點,評價最好的水電師傅上門維修。

清潔人員 沒時間做家事嗎?手機一按,專業清潔人員幫你1小時內搞定。

搶布局

隨選新創公司身價大爆發!

隨選經濟投資金額快速成長全球市值最高的隨選叫車公司

公司:Uber

成立時間:2009年

估值:逾400億美元

營運現況:服務範圍橫跨全球54個國家,超過200個城市,每月平均新增5萬名司機,每日平均接送乘客次數約達100萬次。

商業模式:透過網路平台連結消費者和司機,縮減消費者等車時間,並減少汽車和司機閒置的時間,Uber可從車費中分潤。

最大隨選送餐公司,去年在美上市

公司:Gurbhub

成立時間:2004年

市值:約28億美元

營運現況:全美最大線上訂餐公司,每天訂單量超過17萬件,合作餐廳約3萬家,活躍用戶數約400萬人。

商業模式:透過網路平台連結餐廳業者和消費者,消費者不須負擔額外訂餐費用,而餐廳每一筆成功交易都會和Gurbhub分潤。

隨選跑腿公司,2年跑600億身價公司:Instacart

成立時間:2012年

估值:約20億美元

營運現況:服務遍及美國15個城市,有超過4000位採購專家,名列2015《富比世》美國潛力企業榜首。

商業模式:消費者線上下單,採購專家會在指定時間內買齊採購清單並送貨到府,消費者必須負擔運費,由Instacart和採購專家分潤。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32760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