拋低二十年吳明欽弟弟重振民主黨
|
|
忘不了的,歲月也不會蠶食。二十
年前,民主黨明日之星吳明欽患癌去世,今天卻是民主黨最衰敗的時期,今屆立法會直選,當年這位拚命三郎以血汗換回來的新界西地盤全部失守。昔日戰友李永
達、陳樹英墮馬,張文光、李華明退下。已是銀行界高層的吳明欽弟弟吳明德為圓哥哥遺願,決以餘生力撐民主黨,協助改革,希望民主黨能重新振作。
這次立法會選舉宣傳,民主黨主席何俊仁身邊,總站著一位四眼、面善的中年男子,他駕車接送何俊仁、派單張等,記者覺得這個人好像年幼時見過的一個立法會議
員吳明欽。九月九日投票日,他正忙於替何俊仁拉票,默默幫助民主黨,記者查問,發現原來他正是吳明欽弟弟吳明德,而碰巧身旁民建聯助選團在其身邊以粗口圍
攻他。 明星早逝
吳明欽是誰?對八十後來說,印象模糊。但對民主黨來說,吳明欽是一個傳奇,亦是民主黨高峰期(民主黨前身稱為香港民主同盟,由民協及太平山學會組成,九四
年連同匯點合併成民主黨),他是當年一位政治明星,本在屯門佛教沈香林紀念中學任老師,因樣貌斯文、官仔骨骨,當年曾有人叫他做「政界梁家輝」。競選時,
即贏盡屯門、元朗紮根幾十年的鄉事派議員,成為區議會、區域市政局及立法局三料議員,更成為當年全港票王,當年懂以較激方式抗議。何俊仁憶述,吳明欽非常
實幹,常埋首地區工作,「他當時住杏花邨,經常坐最早班地鐵搭到荃灣再轉巴士,佢就喺地鐵改簿、讀書,非常勤力。每日就搭最後一班車返屋企,工作好辛勞。
有時啲街坊會叫『阿sir'留喺佢哋屋企瞓。佢瞓幾個鐘又去做嘢,六點幾企喺巴士站嗌咪。」辛勤地為弱勢社群爭取權利,反對越南難民留港;查科大超支事
件,逼到當時的行政局成員老前輩鍾士元解畫。可惜,在一九九二年,前途無限的吳明欽不幸血癌去世,當時與他是同事兼戰友的陳樹英、李永達、黨友何俊仁、張
文光、李華明、李柱銘等傷心不已,對民主黨的衝擊極大。昔日站在哥哥身邊、和他一起落區、協助拉票的吳明德,打擊更大,兄長去世後,他更抑鬱了一年。 接哥哥棒
今年剛好是吳明欽逝世二十年,吳明德說終於衝破心中障礙,決以餘生繼續走哥哥的路、爭取平反六四,希望和哥哥一起圓民主夢。「我同明欽年紀好近,只差一年
半,感情好好,佢走咗對我衝擊好大。過去二十年,我唔敢去佢俾人打嘅大興邨,亦唔敢再去辦事處。因為佢走咗,我努力肩負起四個家庭嘅經濟負擔。好似思諾兩
兄妹咁,我唔想佢哋有所缺乏。直至今年,我見佢哋都長大成人,亦係時候要做番三哥未做嘅嘢。」採訪當日,為配合記者拍照,他和吳明欽女兒吳思諾再踏進民主
黨位於大興的辦事處,看到辦事處內仍擺放著吳明欽照片,辦公室內的職員見到他們亦非常開心說:「明德真係好似阿Sir,思諾咁大個,好似媽咪!」吳家有七
兄弟姊妹,吳明欽排第三、他排第四,小時候全家偷渡來港,過著極清貧生活。大哥、二哥為了讓年幼弟妹可升學,沒有讀書便在工廠工作養家,吳明德和吳明欽由
小三起,便往工廠當童工幫補家計,「三哥個人好鍾意讀書,亦從來無脾氣,佢做得好慢,我要做埋佢嗰份,我係咁喺度鬧佢,性格剛好相反。」 救命恩人
「明欽對我嚟講,唔只係哥哥,仲係我嘅救命恩人。」吳明德說,縱使哥哥經常勸他讀書,但吳明德當年卻非常反叛,更做了童黨,終日流連街頭,在他十八歲那
年,因得罪其他仇家,一天突然遭人以牛肉刀追斬,「我記得當時係咁走,最後一刀斬面,我用手擋咗。結果一共中咗十三刀,當時個肺都斬穿埋。我搭的士去到
QE(伊利沙伯醫院),已經昏迷,後來啲人同我講,明欽當時即刻去醫院求醫生醫我,但啲醫生以為我係壞人就唔理。但明欽無放棄,搵外國人校長幫手出聲,先
肯推我入去做手術。我足足住咗九十六小時ICU。」吳明德說,他醒來見到吳明欽憂心忡忡地坐在他身旁,只說了句:「細佬,你乖啦。」就在這一刻,吳明德深
受哥哥感動,發奮努力讀書,升讀大學、入銀行工作,希望將來學哥哥一樣,貢獻社會。後來,吳明欽任區議員時,落區工作,明德均在旁幫手,競選時,笑言因義
工不夠便用分身術。「咁我就著西裝、戴眼鏡,同明欽分別去唔同地方拉票。遠睇好多街坊都唔覺o架!」直至今日,認識吳明欽的人,還是會覺得他們有七、八成
相似。「今年我同仁哥去屯門拉票,有個婆婆真係好驚訝咁走到我面前,望完一次又一次,跟住好驚咁走咗去。後來聽民主黨嘅助選團講番先知,個婆婆以為我係明
欽,以為見鬼。」他笑說。 爆拒收五十萬賄選被打
一九八五年十月,吳明欽任屯門大興邨區議員時,曾經在辦公室被數名大漢毆打。事隔多年,吳明德透露,原來當年有鄉事派曾打算在屯門新墟將其中一條斑馬線改
在某酒樓門口,「當時區議會只差一票就可通過。佢哋開會前喺廁所同我哥哥講,話俾五十萬佢,叫佢投贊成。但明欽拒絕,佢同我講話想用五十萬買我?五億都唔
會買到我。」最終動議沒通過,吳明欽也和吳明德說怕被人打,結果幾天後,果然被人在辦公室毆打。今天,酒樓沒有了,斑馬線沒有了,新墟旁邊也變了過萬蚊一
呎的瓏門。 何去何從
談及民主黨,昔日匯點創辦人劉迺強、張炳良、港同盟劉江華、陳偉業,從前哥哥身邊的戰友,相繼離開,由朋友變敵人。何俊仁、吳明德非常唏噓。就連當年和明
欽一樣,在葵青區做地區工作三十多年的李永達,也緣盡立法會。吳明德在開票當日車何俊仁往點票現場途中,激動得喊起來,在這低谷時扶助民主黨,吳明德還是
希望用其商界累積的數十年經驗、專業知識,協助民主黨追上潮流及更新,樂觀相信民主黨能重振當年黨威。
何俊仁坦言,自從他和張文光、劉慧卿步入中聯辦傾政改方案後,過去兩年,民主黨不斷成為狙擊對象。不過,政改方案的妥協,何俊仁說並非民主黨自把自為,原
已和其他泛民議員傾過及有了共識,才由民主黨作代表。「當時大家認為咁爭取到多啲,我哋就去傾。不過入去中聯辦係我哋。但我哋係低估咗大家嘅情緒,而且喺
過去兩年都揮之不去。」
這次選舉,民主黨已非昔日泛民龍頭大哥。「我哋可以變回中黨、細黨,呢個世界可以一夜變大黨,亦可以一夜變細黨,只要大家依然相信(理念)就去做,無得
驚!如果廣場式談判,一傾就係出賣,好似吾爾開希咁一傾就被炒,只會有更多衝突。」民主黨不再做龍頭?何俊仁說:「民主黨都做咗二十幾年啦,無話次次係你
話事o架。我哋得六席,公民黨都六席,可以由其他黨試嚇去傾囉,俾其他黨去做囉。」
二十年來的人事變遷,將來怎樣走下去?泛民可否整合?他無奈地說:「我嘅年代已經過去。泛民整合,相信好困難,但大家應該係時候坐低傾傾……我哋要反思,
佢哋(較激民主派)好有創意,識得用新媒體,好似放飛機都係一種方法。學民思潮也會壯大,可能將來有乜事,要用廣場式政治去傾解決,變成一種浪漫式政治,
要十萬人坐喺度。」
記者上週執衣櫃找到一件爭取二○○七○八年雙普選的T恤,今天是二○一二年,香港人爭取二○一七年普選,可以點傾?「試過一次,推前一步咁傾,社會覺得唔
重要,甚至有啲負面。之後點傾,真的要重新評估。我哋唔會再引起high
conflict。泛民要好小心咁去談判,民主黨已經無咗能力主動去談判……」要傾普選,就連何俊仁都說:「而家社會轉變成咁,嚇嚇要involve曬所
有人咁傾。都可能要用廣場政治去解決。每次十萬人坐在政總門外say no。」 |
重振信心 高通將回購100億美元股票 大幅增加股息
http://wallstreetcn.com/node/215023
全球最大的手機芯片製造商高通發佈了一項回購計劃,未來12個月其將回購100億美元的股票,同時將分紅提高14%。
高通週一的公告顯示,該公司季度股息將由每股0.42美元上調至0.48美元,生效日期3月25日。高通董事會同意回購最多150億美元的股票,這100億美元回購計劃是其中的一部分。
「這次回購的規模遠高於往常。」 American Money Management LLC.的基金經理Mike Green對彭博表示。
該回購計劃將取代高通此前78億美元股票回購計劃,後者還有21億美元尚未完成。
目前高通持有316億美元現金,回購計劃主要資金來源是發債。高通週一還表示,將繼續每年把至少75%的自由現金流返還股東。
週一收盤,高通市值為1199億美元,回購100億意味著該公司的流通股將減少8%。回購計劃公佈前,該公司股價收盤上漲1.7%,至72.71美元,在盤後交易中最高達到74.65美元。
分析師預計,高通本財年的銷售收入將上漲3%,低於2014年7%的增幅。
何壽川打出王牌張晉源將重振業績 永豐金大風吹談判高手打前鋒
2015-07-13 TWM
| 面對競爭激烈的兩岸金融市場,永豐金控日前發表歷年最大一波人事變動,不只高階主管大風吹,也起用多位中生代大將,何壽川這著棋能否讓永豐金獲利大幅躍進?
撰文•梁任瑋
六月二十四日傍晚,永豐金控拍板史上最大一波高階人事調整案,幾乎所有核心公司的董事長與總經理都換人,一口氣動了十九位高層的職務。調動規模雖大,不過都是原有核心經營班底大風吹。永豐金控董事長何壽川說,人事調動是為了讓組織更有創新活力,拚下一個五年計畫。
「我們的目標,是成為兩岸三地最靈活便利的金融品牌。」一手主導此次人事布局的何壽川發出聲明稿宣示他的決心。
除了永豐金控董事長何壽川辭去永豐銀中國子行董座;台灣部分,最受矚目莫過於永豐金租賃董事長游國治、永豐金策略長張晉源分別出任金控、銀行總經理,還有這幾年在永豐銀行積極推動行動支付的總經理江威娜,調升為永豐金控營運長。
處事冷靜理性
他是何壽川最得意左右手
公司對外宣稱,曾任萬事達信用卡台灣區與中國區總經理的江威娜,因為推動行動支付與第三方支付業務及簡化流程有成效,未來要借重她的專業與經驗複製到其他子公司,提升各個子公司的數位效能。
除了江威娜外,這波調動最重要的核心就是永豐金控財務長暨發言人張晉源轉調兼任永豐銀行總經理,由他負責中國市場的用意很明顯。
「Michael(張晉源英文名)終於浮上枱面了!因為以董事長何壽川對他的信任,升他上來只是時間早晚的問題。」曾與張晉源共事的中華工程總經理蔡維力,對他接任永豐銀總經理不感意外。這位號稱「何壽川最得意左右手的」銀行總經理新秀,堪稱是永豐金「頭銜最多的」專業經理人,過去長期擔任策略長與財務長等幕僚角色,這一次一舉擔綱總經理。
今年五十一歲的張晉源,最常出現的場所不是法說會就是股東會,「他最厲害的地方是,每次開會總能在短短幾分鐘內羅列出這季財報與營運展望重點,完全不拖泥帶水,是非常非常聰明的人。」凱基投顧金融產業分析師施志鴻這麼形容。
張晉源處事冷靜理性的態度,源自於早年在外資對沖基金工作時接受的嚴格訓練,他加入開發金控後,在策略長劉紹樑麾下做事,之後購併大華證券,張晉源不到四十歲就坐上韓國KGI證券資深副總,更擔任大華期貨董事長,也是在這時與時任開發金控董事的何壽川熟識,之後又協助何壽川打贏北商銀與建華金控大戰,獲得何壽川信任。
一局談判,配一首古詩他隨口接上兩句,驚豔對方何壽川取得建華金控經營權,改名永豐金控後,○八年挖角張晉源到永豐金擔任策略長,之後開發金控同事蕭子昂與莊銘福也在張的牽線下到永豐金控,當時金融圈就有「開發派全面掌權永豐金」的說法。
但張晉源在何壽川心目中地位的升級的最大關鍵,是一三年中國工商銀行宣布斥資兩百億元入股永豐銀二○%股權一役。永豐銀行在中國市場合作談判的第一線都是張晉源,而非總經理江威娜。
除了事前詳細準備外,熟稔談判技巧的張晉源,也擅長將自己融入到對岸中國人民的文化與語彙中。舉例來說,中國文學底子不錯的張晉源,在與客戶接洽時,總能跟上對方隨興丟出的兩句古詩,讓雙方對談氣氛融洽,這種看似不重要卻又扮演潤滑劑的軟技巧,張晉源也能掌握。
此外,知情人士透露,張晉源深知永豐金的資產規模較工商銀行小,為說服工商銀行入股永豐銀,張晉源做了詳盡的分析與預測,了解工商銀行一直在找互補性高的策略聯盟對象,強調永豐銀行的優勢,就這樣說服了工商銀行入股永豐銀,讓何壽川歡喜不已。
六月初才將永豐金控投資評等調升至「表現優於大盤」的麥格理資本證券台灣金融產業分析師許世德就指出,永豐金控早在一九九九年就推出MMA(永豐銀行網路銀行)切入財富管理市場,並於○三年招募兩百位財務規畫師,開風氣之先,但是,其財富管理手續費收入卻僅由○八年的二十三億元成長至一四年的四十億元,在私人銀行當中是成長幅度相對小的,主要原因就是○五年建華銀行與北商銀的合併綜效未能顯現,因此,最近大舉投入資源在消費金融服務基礎建設上,應該可以得到一些成效。
一個五年計畫,動19位高層能否有成長動能,就看這次歐系外資券商分析師表示,過去十年永豐金控營運策略上,最大的問題在於購併北商銀後,營運重心由消費金融轉向企業金融,但在○八年金融海嘯期間踢到鐵板,這幾年雖回防消金領域,但切入的業務與中國信託等銀行業者相比,時間點已落後許多,故成效相對有限,是這幾年營運團隊更迭頻仍的主要原因。
張晉源坐上銀行總經理大位後,除了站在前總經理江威娜打下消金的基礎上,加上未來中國市場的開拓,能否讓永豐銀行有新的成長動能,相信不只法人期待,更是何壽川推他至前線,所肩負的最大任務。
Profile張晉源
出生:1964年
現職:永豐銀行總經理、永豐餘董事經歷:永豐金控策略長、副總經理、大華證券資深副總經理、大華期貨董事長等學歷:英國艾賽克斯大學財經系碩士高層大換血,張晉源順勢到台前——永豐金重要人事調整一覽表
職務 新任 原任
永豐金控總經理 游國治 蕭子昂永豐金控策略長 無 張晉源永豐金控營運長 江威娜 莊銘福永豐金控投資長 莊銘福 無永豐銀行總經理 張晉源 江威娜永豐銀行總稽核 陳日田 王永盛中國子行董事長 鍾敏敏 何壽川中國子行總經理 黃宗貫 鍾敏敏永豐金租賃董事長 鍾敏敏 游國治永豐金證券董事長 陳惟龍 黃敏助永豐投信董事長 莊銘福 陳惟龍
盈利拐點能否重振美股雄風?
來源: http://www.yicai.com/news/2015/11/4710006.html
盈利拐點能否重振美股雄風?
第一財經日報 戴金鴻 2015-11-11 06:00:00
隨著美國最新非農數據的遠超預期,有關美聯儲將於12月采取加息措施的預期越發強烈。在美股承壓的同時,市場人士指出,美股上市公司未來或將迎來盈利拐點,這也將推動美股短期內走強。
隨著美國最新非農數據的遠超預期,有關美聯儲將於12月采取加息措施的預期越發強烈。在美股承壓的同時,市場人士指出,美股上市公司未來或將迎來盈利拐點,這也將推動美股短期內走強。
受到全球經濟疲軟以及大宗商品市場持續低迷的影響,美股第三季度盈利能力可能再度出現下滑,這將成為美股自2009年第三季度以來首次連續兩個季度下滑的情形。數據提供商FactSet分析師JohnButters指出:“三季度上市公司盈利和營收分別下降2.2%和3.7%。”而從目前已公布第三季度財報的美股上市公司而言,除去科技類公司業績尚可圈可點之外,其他多數行業公司盈利皆不如預期,“盈利衰退”跡象明顯。
數據顯示,年初至今,美股三大股指中,只有納斯達克指數漲幅喜人,道瓊斯工業指數則下跌0.52%,標準普爾500指數漲幅也僅0.96%。這與金融危機之後的同期美股漲幅差距較大。
然而,摩根士丹利認為,美股盈利增速可能正在出現向上的拐點。
“美股盈利是否正在負增長?我們不這麽認為。近期美國、新興市場和歐洲的企業盈利增速都很疲軟。但根據我們的預測,隨著大宗商品板塊的拖累逐漸下降,2015年三季度應該是美股盈利(EPS)的拐點。”摩根士丹利分析師AndrewSheets表示。
JohnButters也指出,目前分析師預測要到明年一季度盈利和營收才能重新恢複增長。就盈利而言,目前分析師預測四季度下滑3.7%,明年一季度上升2.1%。
不過,值得指出的是,目前美國10月非農數據亮眼,這就使得美聯儲12月加息的概率增大,也即意味著美元指數的走強。受此影響,美股上市公司的盈利能力恢複程度遭到質疑。
FactSet提供的數據顯示,在已公布上季財報的標普500指數成份股企業中,“美元太強”是上市公司盈利不佳最常提到的理由,截至10月7日已公布的23家標普500指數成份股企業的第三季度財報,共提及“美元太強”18次,是企業眼中的頭號利空。第二大利空是工資上漲或津貼增加(5次),中國經濟增長放緩、歐洲經濟疲弱或油價下跌各被提及3次。
數據顯示,目前美元指數在99附近震蕩,而分析人士認為,如果美聯儲加息,美元指數極有可能上穿100關口。
但也有分析人士認為,自從美聯儲討論加息進程以來,這就一直成為美股市場中的主要不確定因素。
橋信資本創始人許利祥表示,加息之後,美股可能進入磨合期。同時,就像去年結束量化寬松(QE)一樣,不確定因素的取消或將利好市場,屆時市場可能迎來新一波行情。
不過許利祥認為,目前的加息進程仍懸而未決。“居高不下的美國家庭負債可能會讓美聯儲三思而行。現階段美國家庭負債在12萬億美元左右,離2008年第三季度的歷史高位12.68萬億美元只差6.5%。減緩家庭負債行之有效的辦法是通脹和讓美元貶值。所以即使上周五非農就業數據超預期導致市場對加息預期急升,通脹還沒達到美聯儲的目標,所以12月16日的加息決定仍存疑問。”
編輯:一財小編

更多精彩內容
關註第一財經網微信號
阿黎回歸將帶來改變,但重振小米是個偽命題
來源: http://www.iheima.com/space/2016/0105/153614.shtml
導讀 : 回歸之後阿黎工作狂的風格和強有力的執行力必將給雷軍分擔不少重壓,幫助小米保持強勁的戰鬥力,但小米目前面臨的問題其實比當年創業初期更為複雜。

2015年的小米是焦頭爛額的一年。在市場和輿論上不利消息太多,幾乎所有友商都針對小米主動進攻,見招拆招。小米在拳場上似乎遭遇了一場友商們默契配合的群毆,縱然拳術高超,但由於應接不暇,也備顯吃力。
輿論和公關戰場上更是如此,背負了五年榮耀的小米走的有些沈重,少了過去快、極致的風采,反而多了幾分畏首畏尾。不少媒體人士對此解讀稱,這是黎萬強出走帶來的負面影響,有人甚至腹黑地猜起了小米宮鬥內幕,所謂黎萬強功高震主、雷軍送走黎萬強等說法一時被圈內廣泛謠傳。
業內關於“黎萬強回歸能否振興小米”的命題在今年8月他的個人攝影展後有過很多談論。的確,在小米的管理層中,阿黎堪稱營銷天才,所謂小米營銷的一整套打法都由他開創,在暫時離開小米之前,阿黎甚至將他在小米四年來的一整套玩法著稱《參與感》一書,論述了小米在廣告、營銷層面的“秘訣”。直至今日,業內幾乎所有手機廠商都在學習這一套玩法。
阿黎業內神話一般的形象自然被眾人寄予厚望,在小米如今面臨挑戰之時,阿黎“救世主”的形象甚至被無限放大。
1月4日晚,阿黎閉關結束歸隊小米的微博發出之後迅速引發了圍觀。阿黎這條微博的配圖是小米高管全家福,前排坐起依次為:小米總裁林斌、副總裁黎萬強、高級副總裁王翔、董事長兼CEO雷軍、副總裁周光平、CFO周受資、資深副總裁祁燕、副總裁黃江吉、副總裁陳彤、副總裁劉德;後排站立者左起:副總裁Hugo Barra、副總裁洪鋒、副總裁尚進、副總裁王川、副總裁張金玲 。
這樣一張全家福堪稱豪華,一時間微博、朋友圈討論無數。雷軍也在第一時間便轉發了阿黎的微博,並且表示,“阿黎滿血複活”。
阿黎在微博上表示,未來主要負責小米市場和小米影業,市場本身就是阿黎此前負責的主要工作,更是給分析人士帶來了諸多想象空間。
必須要說明的是,小米面臨的困難的結構性的,是企業發展過程中必須要遭遇的陣痛,這與任何一個人的離開或者到來都沒有直接關系,阿黎不會是小米衰落或者振興的根源。或者說,行業也不能僅僅因為小米成長中的煩惱便斷言小米已經衰落,更不能因為阿黎的到來就歡呼雀躍小米即將振興。甚至,阿黎重振小米這樣的說法本身就是一個偽命題。
不可否認,回歸之後,阿黎工作狂的風格以及強有力的執行力必將給雷軍分擔不少重壓,幫助小米保持強勁的戰鬥力,但小米目前面臨的問題其實比當年創業初期更為複雜。
作為旁觀的局外人,阿黎2015年8月在面對《財經》雜誌曾表示,這一年小米最大的變化,是挑戰變大,節奏加快,不管是輸出還是輸出之後的緩沖期都變短了。“以前用十天時間做一件事情現在只給你三天時間,信息傳播面臨很大的挑戰。我們的品牌需要進化,以前的玩法需要升級,需要嘗試新的東西、新的渠道。”
從外部環境來看,榮耀、魅族、奇酷、樂視等對手紛紛以彼之道還施彼身,在傳播、營銷和粉絲運營的手段上複刻小米,甚至比小米還要小米,而在打法上,這些品牌也愈加激進,和小米短兵相接,不給自家留有余地的同時逼得小米“很難受”。這種競爭環境中,小米原有的優勢逐漸顯得沒那麽明顯,傳統的營銷手段也亟需迎來改變。阿黎口中所謂的品牌進化、玩法升級其實指的正是傳統的營銷手段在被對手像素級複刻之時,需要具備創新的能力。
而從內部環境來看,小米經歷了狂飆突進的五年,其實已經到了成熟期。成熟期的小米無論是用戶體量還是市場規模都不可能再用過去那種創業公司的姿態來要求自己,而是需要根據市場變化尋求新的定位。所謂新的定位,一方面是品牌從小眾極客到普通大眾的轉變,另一方面實際上正是指在產品、專利、技術、海外市場等硬功夫上夯實基礎,讓自己能夠真正匹配“巨頭”的稱號。
撇開諸多八卦討論,分析阿黎能否振興小米並無意義,從這次阿黎回歸的一些細節消息來看,其實一些要點更加值得探討。
小米影業是阿黎全新負責的項目,小米影業是全新子公司,目前在組建團隊籌備階段。從這里其實可以窺見小米在內容生態上的布局。
在今年小米電視3發布時,小米就曾宣布投資電影制造團隊,並且和華誼兄弟成立了新聖堂影業,擴充自家視頻內容庫,謀求在電視獨家內容上構建競爭壁壘。此次野心勃勃要成立小米影業,更展現出了小米在電視這塊業務上的深遠考慮。
小米的老對手樂視正是憑借自身在影視領域的優勢做大互聯網電視,樂視影業在成立的5年期間估值已經翻了3倍有余,如今估值已經超過百億。電影行業也正隨著人口紅利的到來帶來近千億的市場規模。
小米布局影視,一方面有利於自家電視充實生態,另一方面也是瞄準了未來千億的市場規模,更是做高小米整體估值有效做法。
不管怎樣,阿黎的回歸對於小米而言,是一個利好消息。素來手段高超的阿黎在市場和影視這一老一新兩大工作之間能玩出怎樣的花樣,我們拭目以待。
版權聲明:
本文作者吳俊宇,文中所述為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i黑馬立場。
【方舟評論】重振金融紀律需用重典
來源: http://www.infzm.com/content/116460

(視覺中國/圖)
一日三秋。前段時間的最炫中國風是“金融創新”。這段時間風向有突變之勢,變成了“防範金融詐騙”。
2016年4月5日,上海市政府官網公布《本市進一步做好防範和處置非法集資工作的實施意見》,要求:轄區主要商務樓宇、科技園區、招商中心等要明確“誰引進,誰負責”的招商原則,落實源頭防控。這是平臺跑路,要追責房東的節奏嗎?次日,上海市公安局官方微博稱,中晉系涉嫌非法集資詐騙而被查處。中晉系是吸金數百億的投資理財平臺,以私募股權投資的高收益率吸引投資者入局。
4月7日,新浪財經爆料稱,央視廣告部要求,集資類金融廣告在投放前需要向央視出具銀監會的證明文件,並舉例:支付寶屬於第三方支付平臺,不屬於互聯網金融範疇,可以投放央視廣告;但是支付寶旗下的螞蟻聚寶屬於互聯網金融,如果要在央視播出廣告,需提供銀監會的證明文件。此前,1月8日,騰訊財經爆料稱,北京市工商局要求,各區級下架所有跟民間融資相關的廣告,包括但不限於P2P、理財廣告等。
“新金融”風起雲湧,金融詐騙、集資詐騙此起彼伏,這兩者有著難以切割的連體關系。上述各種非常規的措施,也印證了這一點。不奇怪,一部金融史,半部詐騙史,“你賺我的利息,我賺你的本金”,是金融騙子的秘傳心法。但有多少中國大媽知道投資理財的底線是保住本金呢?
或有人說:中晉系是線下金融,板子不應打到P2P與互聯網金融身上。但金融就不應該有線上與線下之分,金融是一個整體。如果大家認為金融是為實體經濟服務的,那麽問題來了:美國商務部一個突如其來的制裁幾乎讓中興停擺,充分說明了中國在尖端制造業上受制於人的尷尬,難道中國金融業指望通過淩空蹈虛的“新金融”實現對美國的彎道超車?要趕超美國,還是得腳踏實地。
金融本質上是調劑一個人、一個企業收入與支出在時間上不匹配的方式。對個人來說,你買房子要按揭;你年輕時期繳購買疾病險,年老無收入時就能以累積的“現金價值”得到保障。對企業來說,買原料、機器設備,租房與雇用人手時還沒有營收,賣掉商品回款後才有營收,需要股權或債券融資來抹平這種不匹配。
這個過程充斥著風險:別人可能會亂花你的錢,可能會拿了你的錢跑路。所以金融的另一面是控制風險。在現行國家壟斷貨幣發行的制度下,最核心的風控機制是商業銀行體系。
商業銀行看起來有一系列特權:可以向不特定公眾吸儲;存款保險最高賠付50萬;央行通過商業銀行投放基礎貨幣;央行是商業銀行的最終貸款人。但別只見賊吃肉,不見賊挨打。監管者對商業銀行在資本充足率、準備金計提、存貸比與反洗錢等方面有一系列監管合規要求。商業銀行還不能進行股權投資,否則就成了投資銀行了。
不是說不需要“金融創新”,但松弛金融紀律、放任金融風險的“金融創新”無疑是一場災難。美國金融市場有非常嚴格的監管,中國金融市場有什麽資本比美國還要自由?
2013年6月,余額寶上線,曾引發一場大爭論。支持者說余額寶不就是一個貨幣基金嗎?但余額寶不能等同於貨幣基金。其實是一個雙層結構:一是阿里的余額寶,相當於活期賬戶,但收益率遠高於活期存款,二是阿里控股的天弘基金,余額寶的錢購買其名下的增利寶基金,余額寶的收益率實際上是該基金的收益率。
余額寶享受了商業銀行的核心特權之一:向超過上億的儲戶“高息吸儲”,並把儲戶存在余額寶賬戶上的錢投資於基金。但辦商業銀行是要拿出真金白銀的:資本充足率、核心資本充足率、準備金計提等。這一切余額寶統統不需要,空手套白狼,躺著把錢掙了。
有財大氣粗的阿里兜底,余額寶儲戶並不擔心本金的安全。但是,余額寶撕開了金融紀律、金融監管的一個口子,開監管套利的新金融之先河。要是放手讓商業銀行像余額寶那樣幹,看不出余額寶有什麽勝算。有了余額寶的星星之火,“新金融”就漸成燎原之勢了。
2014年2月27日,方舟評論《把余額寶升格為商業銀行》,提出阿里應該拿真金白銀出來把余額寶正名為商業銀行,與其他商業銀行在同一規則下競爭。金融是一個整體,有必要維護金融紀律的嚴肅性、均一性與公平性。別人必須文明出招,你可以隨便打人要害,即使勝了,也勝之不武。
到後來,中國金融無比自由,任何人都可以搞P2P,搞資產管理/財富管理公司,企業可以搞互聯網金融自融。金融紀律日益松弛敗壞,卷款跑路的事兒越來越多。
刑法修正案九取消了集資詐騙罪的死刑。對金融騙子來說,卷款跑路是上選。跑路成功,可保子孫數代錦衣玉食;不幸被抓了,也沒有性命之憂,判無期坐二十年牢也就差不多啦,只要錢保住了,用坐牢換余生與子孫的富貴生活,也值了。中晉系的實際控制人徐勤是在準備出境時被公安人員截獲的,似乎功虧一簣,但追不回來的錢去哪兒了?
為了金融經濟安全與國本堅固,是到了用重典重振金融紀律的時候了。
聯想重振MOTO:豪賭模塊化
來源: http://www.yicai.com/news/5027309.html
從委身谷歌到改嫁聯想,作為手機市場絕對先驅的摩托羅拉在幾經波折之後,一直沒機會在當下這個產品叠代過快的手機紅海市場找到自己的一個新定位。
大手筆地收購摩托羅拉移動業務18個月之後,聯想終於給出了MOTO手機一個新的技術點。
剛結束的聯想全球創新科技大會(Lenovo Tech World 2016)上,兩款MOTO Z系列新品手機壓軸出場。與此前MOTO手機新品不同的是,這一次發布的MOTO Z系列把重點放在了模塊化設計——MOTO Mods上。

豪賭模塊化
從原理上來講,MOTO Z是通過手機背面的16個金屬觸點來附加諸多特定功能的模塊:既包括了發布會上亮相的四種模塊——電池、投影儀、揚聲器和時尚背板,也包括了未來的光學拍照、全息鍵盤等各種功能的可能性。
值得一提的是,為了吸引更多合作夥伴參與到MOTO Mods計劃,為MOTO手機打造更多功能模塊,聯想還專門設立了100萬美元的專項基金。
事實上,模塊化手機最早是谷歌提出的理念,經過多年發展,雖然看似高大上,但始終沒有量產終端。而這一次,聯想正式推出了支持模塊化的MOTO Z手機,以及MOTO Mods模塊平臺業務,希望讓普通用戶也能體驗到模塊化產品。
聯想移動副總裁陳旭東接受包括《第一財經日報》在內的媒體采訪時表示,模塊化手機MOTO方面一直想做,但是從設想到現實經歷的過程是艱苦的。
針對MOTO Z為代表的模塊化手機,陳旭東表示看好其未來,其成功的關鍵在於“有更多的人來開發這個產品。因為我們這個設計的出現,行業去開發模塊的成本會大幅度降低,我隱隱感覺可能聯想的產品會把很多行業救活”。
今年早些時候,LG發布的G5同樣采用了模塊化設計概念,其模塊接口設計在機身下方,可以連接外置音箱、拍照手柄、電池組等等。
但問題是上市一段時間之後由於模塊數量和吸引力非常有限,同時由於標準限制,並沒有大量的第三方模塊出現。
此外,橫在MOTO Z手機面前的問題是,由於前期的產品“斷代”,如今MOTO在國內的知名度並不高。
而陳旭東的回應是未來將會通過包含大面積推廣在內的方式讓更多人知道MOTO。
陳旭東還表示得益於模塊化的設計,能夠降低行業應用原有的價格,相較於之前的聯想手機,聯想最高檔的機器也比以前便宜很多。“當硬件配件標準化之後,成本也會是降低的。”
聯想的高端機重擔
“我們做智能手機的信心從來沒有動搖過,我們做智能手機的戰略從來沒有改變過。”聯想集團董事長兼CEO楊元慶在聯想全球創新大會後接受包括《第一財經日報》在內的媒體采訪時坦言,雖然在發展智能手機業務過程中有一些坎坷,但聯想是一個非常執著的公司,從哪里跌倒就從哪里爬起來。
如今的時間點被楊元慶定義為聯想在中國手機業務上重新起步的時刻。聯想在業務轉型上做了一系列的布局,比如,放棄在運營商低端產品上的投入,集中精力把產品線從低端做到中高端,市場則從運營商為主導轉向開放市場為主導。
“今年一季度聯想在手機市場出貨量下降,大家覺得擔心,但是我看重的是聯想現在可以更加集中精力來做好產品。”楊元慶的觀點是聯想的手機業務有清晰的路線,也有專業的團隊,聯想現在對在中國手機市場打翻身仗有信心。
在對MOTO的整合宣布18個月後,楊元慶的感慨是即使有對IBM業務整合的經驗,這一次整合MOTO里面的酸甜苦辣也是不少。“如果讓我們重來一遍也許可以走得更快些,避免一些彎路,但有時候有些事情不能避免。”楊元慶表示現在已經找到了整合MOTO業務的方向,接下來的整合會更加有的放矢。
《第一財經日報》了解到,目前聯想的手機產品體系有MOTO、ZUK和樂檬。其中MOTO定位高端,ZUK覆蓋中端,樂檬定位低端。
據陳旭東透露,在接掌聯想移動業務之後主要做了三件事:裁減了很多產品,整合團隊,後臺的研發也進行了組合。而目前還沒有做到位的事情是,除了內部的效率沒有提升得太好,對手機行業的規律沒有認識得太清醒,光把產品做好不行,產品、市場、營銷要一起發展。
想重振中國業務 資生堂改推“日本制造”品牌
據日經中文網報道,資生堂正在加強中國業務,將從2017年1月起向中國市場投放其在日本國內銷售的主力護膚品“ELIXIR(怡麗絲爾)”,未來將在上海等地開設10家專賣店,並將ELIXIR的生產基地從越南轉移至日本國內,以“Made In Japan”為賣點向中國消費者展開宣傳。隨著訪日遊客增加,日本品牌在中國的人氣高漲。資生堂希望通過重新構築在當地的銷售網,以重振陷入苦戰的中國業務。
資生堂將於2017年1月在上海的購物中心開設專賣店。專賣店將和日本一樣,除了有美容顧問提供咨詢服務外,還將采用展現東京印象的設計風格。2017年內還將在廣州等地開店,提高在大城市上班族女性中的品牌認知度。除了在專賣店銷售之外,資生堂還將強化借助電商的線上銷售,通過電商覆蓋包括地方城市在內整個中國。價格方面,例如化妝水將為280~530元,比日本國內高出30%左右。
此外,資生堂還計劃在2016年年內將ELIXIR在越南的生產轉移至大阪工廠。該公司計劃2020年時隔37年使大阪府茨木市的國內新工廠投產,目前的大阪工廠將被轉移和關閉。轉移後的大阪工廠將繼續生產面向中國的產品,成為向中國供應日本產品的基地。而越南工廠將增產在日本和亞洲各國銷售的低價位商品,維持運轉率。
資生堂1981年進入中國市場,1994年設立了中國專用品牌“歐珀萊”等,但近來銷售持續低迷。2014年發生店面庫存問題,資生堂不得不進行整頓,如回收庫存、調整百貨店的店鋪等。2016年以後,銷售額逐漸恢複,1~6月轉為盈利,出現了好轉跡象。
資生堂希望將其作為源於日本的代表品牌進行出口銷售,以推動中國國內的購買意願。
60歲的歐盟 需要靈活性重振雄風
28個馬上就要變成27個。
自1957年3月25日《羅馬條約》簽署以來,歐盟(彼時為歐共體)就給人以處於永久性危機之中的印象,盡管歐盟之父讓·蒙內(Jean Monnet)曾斷言“歐洲總在重重危機中浴火重生、適應危機並且成為這些危機的解決方式之總和。”
然而在迎來了60周年慶典的這一年,歐盟面臨的麻煩比以往任何時候都多。
其中最令東歐國家難以下咽的是,他們被迫妥協。在3月25日的慶典活動上簽署了含有“多速歐洲”設想的《羅馬宣言》,一個喜氣洋洋的慶典峰會卻成為了歐盟下一個十年各方角力的發端。

近十余年以來,東歐各國將“多速歐洲”設想視為在歐盟內部形成“二等公民”的前兆並予以抵制,然而伴隨英國脫歐以及應對難民危機不利等多重亂象,即便是德國財長朔伊布勒(Wolfgang Schaeuble)這樣倡導歐盟聯邦主義的元老,也已經務實地放棄了歐盟全體加速一體化的想法。
在歷史上,每當歐洲一體化進程遇到阻礙時,“雙速歐洲”、“核心歐洲區”以及“多速歐洲”的提案就會浮出水面,作為一種威脅方式,用以警告那些在立法方面拖後腿的成員國。只不過被“英國脫歐”事件警醒後,看起來這一次包括法德在內的國家,是要來真的了。
聯邦主義者重提“多速歐洲”
60年前,荷比盧法德意等歐洲六國領導人為實現歐洲永不再戰、聯合自強的理念,在羅馬簽署《歐洲經濟共同體條約》和《歐洲原子能共同體條約》。後來,人們把這兩個條約統稱為《羅馬條約》。條約的簽署標誌著歐盟的前身——歐洲共同體(歐共體)誕生。

西德首任總理康拉德·阿登納(左)
60年後,在簽署《羅馬條約》的荷拉斯與居里亞斯大廳,歐盟27國領導人簽署了新的《羅馬宣言》,英國首相特雷莎·梅知趣地沒有前往:在幾天後,英國將成為第一個啟動退歐程序的歐盟成員國,這給慶典蒙上一層陰影——在一體化大半個世紀之後,歐洲面臨著不可忽視的瓶頸。
在德法的強力推動以及歐盟委員會主席容克的背書之下,《羅馬宣言》中寫入了有關“多速歐洲”的設想:“我們將共同行動,並在有必要的情況下采取不一樣的節奏和步伐,但會一如既往地遵循《羅馬條約》的精神朝著同一個方向前進,並向那些隨後想要加入的國家敞開大門。”

“多速歐洲”或“雙速歐洲”並不是一個嶄新的概念。早在1976年,歐洲早期的外交家就開始提出“雙速歐洲”的概念,在1994年,面臨隨後歐盟東擴(1997年左右開始)的前景,彼時法國總理巴拉杜爾(Edouard Balladur)提出了“三個同心圓的歐洲”:內在核心區為單一貨幣同盟,中間層為非單一貨幣區,而非最外部由同歐盟具有緊密關系的非歐盟成員國組成。
2000年,當時的德國外交部長費舍爾(Joschka Fischer)提出了一個準備在超前國家中建立聯邦制的概念,彼時的法國總統希拉克則提出了歐盟內“先驅團體”的概念,當時的英國人則更喜歡“可變性幾何”這樣的術語,無論如何使用何種方式進行描述,德法英三國在彼時的看法是非常相似的,即歐盟內真正的核心圈是德法英“三國峰會”,主角則是施羅德、希拉克和英國首相布萊爾,他們所推崇的“兩種速度”可以令歐盟政治一體化速度加快,但也讓新加入的東歐國家感到氣憤,懷疑歐盟將自己當作二等公民。
在歐元危機中,“兩速歐洲”和“多速歐洲”的概念又在智庫和各種政策制定者的推動下被舊事提起,不過由於法國前總統薩科齊的意外落選令德法聯盟暫時瓦解,直到法國總統奧朗德當政後期,歐盟內事務的德法同盟才重新建立,然而此時已為時過晚:各國聯手抗擊難民危機失利,沖擊了歐盟各國國內選情,點燃各國民粹主義,歐盟的整體行動遲緩也一定程度上對英國脫歐公投的結果負責。
在此種情況之下,以德國總理默克爾為首的國家領導人在今年重新提出“核心歐洲”和“多速歐洲”概念。
“核心歐洲”這一概念是朔伊布勒曾經在年輕時代所率先提出的,他是一位長時期的聯邦主義擁躉者,即便如此,他也認為,考慮到目前的民粹主義對歐盟的敵對情緒,歐盟需要一點靈活性了。
“聯邦制的想法並沒有消失,但目前還沒有機會實現。在所有國家或大多數歐洲國家中,主流意見都不贊同給布魯塞爾增加國家主權份額。” 朔伊布勒表示,“所以我們必須改進我們的政府間主義工作方法。能有些次優選擇的好處總是比一點好處都沒有強。”
容克則在專為此次羅馬峰會準備的歐盟未來《白皮書》中直接指出了這一多速歐洲的想法,即“歐盟成員國將不再需要按照同一速度進行融合”。
容克還提出到2025年的五種設想,其中一種即為“願者多做”,具體而言有意願的國家可在防務、貨幣、稅收等領域加速推進一體化,而其他國家可以選擇不參與。一體化政策可以根據具體情況從核心國家逐步拓展到其他成員國。考慮到德法等國家的選舉情況,容克希望2019年6月之前可以看到具體行動方案。
誰為“多速歐洲”設定規則
可以預料的是,在歐盟核心成員法國、德國、意大利、西班牙四國領導人積極表態支持建設“多速歐洲”地同時,這一想法受到了包括波蘭在內中東歐國家地強力反對,而其中波蘭等國最擔憂的是如果形成“多速歐洲”格局,誰將是政策的制定者?
歐洲對外關系委員會在最新一份研究報告中指出,部分成員國擔心“多速歐洲方案”將架空歐盟,讓德國等核心成員國占據更多資源,成為主宰國。
波蘭前經合組織(OECD)大使、GLOBSEC智庫副主席維斯尼維斯基(Wisniewski)指出,歐洲存在德國霸權,默克爾推動之下的政策只對德國有力,對其他任何國家都無益處,在未來“任何整合都將加強這一趨勢,而歐洲其他外圍國家將被剝奪權利,譬如通過歐盟結構基金從歐盟得到的資金等等。”
擔心自己會被排除在一些關鍵政策之外,是除了上述核心國家之外,許多所謂“邊緣”國家和中東歐國家最大的恐懼。
在60年的整合之後,歐盟實際上已經形成了各種由於政策、融入度不同以及地緣原因所所產生的各種俱樂部,除了申根26國以及歐元19國之外,還包括波蘭、匈牙利、斯洛伐克和捷克共和國四國組成的“維謝格拉德四國”,以及以希臘為首的,南歐國家組成的“地中海俱樂部”等等。而上述小團體目前對於“多速歐洲”持有反對意見,認為這樣的政策將令他們成為歐盟內的二等公民,加大西歐和中東歐之間的裂痕。

然而在西歐國家看來,從歐盟結構基金中常年拿巨額補貼卻拒絕接受政治避難和移民的中東歐國家已經先行放棄了在歐盟的團結。
不過亦有歐盟內專家指出,英國脫歐為歐盟敲醒了警鐘,歐盟需要面對現實:新一代選民已經不存在對二戰的痛苦記憶,道德上對一體化的說教將不再奏效。
《經濟學人》則在最新一期的特別報道中寫道,“歐盟在60周歲生日這天狀況不佳:它需要更多的靈活性來重振雄風。”
可以預見的是,除非歐元區整體強力複蘇,“多速歐洲”將成為未來相當長一段時間內歐盟內部角力的焦點,而歐盟羅馬特別峰會僅僅是個開端。
【男女之間】食藍莓飲紅酒 幫你重振雄風
1 :
GS(14)@2016-01-19 23:07:40甚麼是男人最痛?除了只會左手打「#首先你要有女朋友」的單身小毒毒,就是即使有女友,但總是有心沒有力,床上表現欠佳,女伴嘴邊安慰說不介意也沒用,抬不起頭來,連自尊也受損。美國哈彿大學和英國東安格利亞大學的科學家聯手發佈的研究報告就指,含豐富黃酮類(Flavonoid)的食物有助改善「勃起功能障礙」。
在參與研究的2.5萬位男性中,科學家發現勃起功能障礙指數偏低的人,在日常生活都會攝取較多黃酮類的食物,攝取最多的組別更比其他人少14%風險會出現勃起障礙的問題。為甚麼?科學家估計,由於黃酮類物有抗氧化能力,有助放鬆血管,加強血液循環,也能幫助陰莖勃起。藍莓、草莓、蘋果、梨、橙、西柚和紅酒都是含豐富類黃酮的食品,細細聲話畀經常會垂低頭的朋友知,讓他重振雄風吧。資料來源:Rimm EB, Cassidy A, and Franz M. Dietary flavonoid intake and incidence of erectile dysfunction. The American Journal of Clinical Nutrition.2016.記者:馬朗澄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su ... t/20160119/19457307
Next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