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雙方認知差距大、《服貿協議》還沒過 卡在政治 兩岸金保會利多落空

2013-10-28  TWM
 
 

 

兩岸金保會首度登場,台灣壽險業者期待開放的利多,統統都落空。不論業界、學者都認為,金保會的討論事項,已經涉及政治議題,而非金融議題,不能不透過政治手段解決。

十月十七日,兩岸金保會登場,會場不對外開放,但正式開始前,開放媒體拍照。金管會主委曾銘宗、中國保監會主席項俊波比預定時間提早十分鐘,連袂抵達現場。

在攝影記者閃個不停的燈光下,項俊波踏入會場前,一反十五日媒體記者去機場接機時,對任何問題一律以「謝謝」帶過的酷樣,特意停頓了一會兒,微笑聆聽台灣記者的提問;但不論被問到與台灣保險業者相談情形,或是這趟旅程對台灣的印象,他的答案都是:「挺好的!都挺好的!」在項俊波口中,一切都「挺好」,但台灣的壽險業者可不這麼認為。因為除了建立日常聯繫平台、定期互訪、現場檢查三項共識,我方最盼望開放的項目,包括在中國設立合資保險公司持股上限可超過五○%、在中國合資對象不限一家、降低保險業登陸中國門檻「五三二條款」(資本額五十億美元以上、設立滿三十年、在中國設辦事處兩年以上)等,這次統統落空。

台灣市場對中國可有可無

金保會的利多落空,先前因為相關題材大漲的壽險股,隔天馬上出現獲利了結賣壓,富邦金、新光金、台壽保股價全數收黑,摜壓金融類股周線下跌,收在一○一四.三七點,終結連四周收紅的紀錄。

為何金保會落得「雷聲大、雨點小」,台灣人看得到利多卻吃不到的局面?

「最主要的原因,就是雙方的認知落差太大!」壽險公會理事長許舒博一針見血地指出,中國保監會的觀察是,台灣的壽險業者急欲赴中國攻城掠地,但中國壽險業者對台灣這個小市場的心態是,「可以要,也可以不要」。這也注定,金保會的局面就是,「對方優、我方劣」。

舉例來說,金保會結束當晚,金、保兩會官員邀集主要壽險業負責人餐會,許舒博也與會。當晚,許舒博當著所有人面前說,台灣保險業西進已行之有年,已有六家業者(國泰人壽、台灣人壽、新光人壽、中國人壽、國泰世紀產險、富邦產險)赴對岸參股,對台灣業者來說,中國早就不屬於「新入市場」;雙方應直搗台灣壽險業者最在意的「准入市場」核心問題,而不是停留在日常聯繫、共同監理的議題而已。

其中,對於台資與中資共同成立保險公司時,台資持股上限必須比照WTO(世界貿易組織)對外資的規定,不得超過五○%;許舒博當場抗議:「大陸要求台灣人,入境時要拿台胞證,而且只能走本國人通道,怎麼台資企業的持股上限就要比照WTO對外國人的規定辦理?」

提高會談層級切入政治面

但項俊波的反應始終淡定,多次皆回答:「這是我們第一次正式造訪台灣,這次啟動了會談,就是個挺好的開始了,慢慢來,急不得的。」項俊波還說,過去雙方的保險業沒有平台,這次建立保險監理平台機制,以後無論是爭取業務開放,或更深層的監理檢查,都可以透過這個平台運作,「但這次就先把平台建立起來再說吧!」保監會國際部主任姜波則是如此回答許舒博:「會繼續研究台灣業者的相關期待。」但不忘強調,根據規定,中國單一內資股東的持股比率為二○%;而台灣保險公司持股比率已超過內資,最高可達五○%。言下之意就是,中國已對台灣壽險業者相當優待了。

眼見情勢如此,許舒博提出另一項「退而求其次」的請求:「(金保會)能不能不要一年才一會?至少半年就一會?」但同樣沒有得到對方的正面回應。餐會結束後,他只能感嘆:「金保會的象徵意義,遠大於實質意義。」要如何突破困境?許舒博認為,必須提高會談的層級,不只是台灣的金管會和中國的保監會,可以的話,讓海基會、海協會來簽署協定;涉及專業層面的細節,則由金管會和保監會執行。「也就是說,把金保會拉到更大的政治層面,從政治的角度切入!」中華經濟研究院經濟展望中心主任劉孟俊也認為,這次金保會雙方都只能算是「開了一點點門縫」;如果可以的話,應比照WTO入會案的架構,當時是由國安會統籌協調行政院、經濟部、外交部共同執行;金保會也可由總統府國安會統籌行政院和金管會,由上而下,拍板定案。

從另一個角度來看,關於這次金保會成果「掉漆」,外界普遍認為的另一重要原因是,《服貿協議》還在立法院卡關。原本規畫要將金銀、金證兩會談判結果,納入第一波《服貿協議》後,再將金保會成果納入年底前第二波《服貿協議》談判;但如今連第一波都還卡在立院,遲遲沒有通過,更遑論第二波了。

而《服貿協議》的相關爭議,同樣是政治層面的議題,絕非金管會所能解決。

對業界來說,雖然這次金保會對兩岸保險業是個好的開始,但確實只是個「開始」,接下來要面對的,不只是金融議題,而是政治問題;這也表示,未來仍有很多難關要闖。

撰文‧張舒婷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80057

調高公告土地現值只是「基礎建設」 落實居住正義 政府還沒做的三件事

2013-12-23  TCW
 
 

 

撰文‧梁任瑋

一向被批評與市價有極大落差的公告土地現值,終於「向上收斂」了。各地方政府近日陸續宣布,將大幅調高明年公告土地現值,尤其雙北市、桃園縣與台中市紛紛「趕進度」,一口氣調升一三%至二五%不等,若以近四年土地現值累計增幅來看,五到七成的漲幅,已不輸給連年飆高的房價;其中,台北市政府更表示,調漲後北市公告現值更已達到市價的八九%。

不過,這一切都不令人意外。自從去年八月實價登錄正式上路後,政府對於市場行情、查估地價更具效率,內政部則在今年已喊出「二○一五年前公告現值要達到市價九成」的政策目標;此一政策,目的在於讓實價登錄逐漸「進化」為實價課稅,而實價課稅則被認為是台灣實現居住正義的重要一環。

反而更不利年輕人購屋

然而,地方政府善用實價登錄資訊,並依循政策大幅調高土地現值後,並沒有換來「落實居住正義」的太多好評,反而先招來「政府搶錢」、「全民大加稅」的質疑。

要說公告土地現值飆升的直接影響,就是民眾出售房屋時所繳納的土增稅明顯增加。信義房屋不動產企研室經理蘇啟榮計算,以松山區一戶四樓高持分的九.二坪公寓為例,屋主若在嚴重急性呼吸道症候群(SARS)期間取得,假設明年公告土地現值調漲一○%,則今年出售與明年出售的土地增值稅,就相差七至十四萬元。

蘇啟榮表示,由於公告土地現值調漲在最近四年「趕進度」,因此在二○一一年以前購屋的民眾,日後售屋都可感受到土增稅增加的威力。亦有業者表示,由於售屋成本在調高現值後將有所提升,一方面,賣方可能轉嫁給買方,造成年輕人更難買房;此外,也可能讓市場供給減少,反而不利年輕人降低購屋壓力。

公告土地現值調漲會造成房地產交易稅的稅基提高是事實,但讓稅基與實際市價貼近,卻也是降低炒房意願、落實居住正義的「基礎建設」,不能不做。因此,與其急著對地方政府調高公告現值的作法唱反調,更有建設性的思考方向,是「調高現值之後,政府該做什麼事」?

一、調整自用住宅稅率

首先,是稅制上的配套。今年四月,政大地政系教授張金鶚在就任台北市副市長前夕,就在自己的臉書上表示「實價課稅是一定要走的路」;當時他已對外界釋疑,「實價課稅並不代表全面加稅」,他建議,在調高稅基的同時,政府必須同步配套調整自用住宅及出租住宅稅率,採輕稅保護方式,避免造成一般民眾負擔。

張金鶚亦解釋,此次台北市調高公告土地現值,是採「重點式」針對特定豪宅區調高,占全市比率僅四%,調幅最高達五○%,其餘九成六的路段調幅不大,因此對於一般民眾影響不大。

張金鶚強調,目前台北市的房地產租稅改革方向就是要針對大面積、持有多戶的投資客課重稅,讓有錢,有能力者多繳一點稅;相反的,持有一戶的自用住宅稅負要輕,才符合公平正義原則。

二、提供平價住宅

此外,亦有學者指出,大幅調高公告土地現值後,固然可壓抑市場炒房意願,但其副作用也的確可能造成市場供給減少,恐不利年輕人購屋。「從落實居住正義的角度來說,減少炒房意願只做了半套,政府還是要積極增加平價住宅的供給。」其實在近期宣布調漲公告現值的地方中,「苗栗縣地王由頭份下公園取代」也是新聞話題之一,對於這個頭銜,頭份鎮長徐定禎第一反應即是「期盼中央或縣府設立平價住宅」。

三、公告地價得跟進

永慶房產集團研究發展中心經理黃舒衛表示,台灣房地產稅制長久以來為人所詬病的,就是一塊土地有三本不同帳。賣方自然可以找出對自己有利的方式繳稅,也讓房市交易產生漏洞,甚至產生稅負不公平的現象。雖然二十年前就有學者疾呼應全盤改制為「實價課稅」,希望能一步到位地「彌補漏洞」,但因困難度高且缺乏誘因,始終無法得到改善,「現在公告土地現值終於稍微『反映』出真正的市價,這是對的方向。」由此看來,調高現值後的下一步,也就必須包括了「公告地價」的跟進。畢竟,台灣炒房風熾的原因,公告現值相關的「交易稅(土增稅)」是其次,公告地價相關的「持有稅(地價稅)」才是更重要的因素。

張金鶚表示,以台北市來說,公告土地現值調高後,也會帶動公告地價上漲,「未來可以預期台北市房地產的持有稅也會跟著提高,政策目的就是要避免空屋產生。」在公告土地現值大幅調高引發反彈後,內政部日前急著對外表示,「公告現值不影響地價稅的稅基,所以不是全民加稅。」雖是意在撫平外界反彈聲浪,不過,這種說法似乎也反映了政府對公告地價的「市價化」仍有遲疑;然而,如果這一步沒有跨出,那麼,即使公告現值與市價貼近,最多也只是在居住正義的議題上獲得了尺寸之功而已。

公告土地現值「向上收斂」——六都公告土地現值調幅及房價漲幅 單位:%區 域 2011年 2012年 2013年 2014年 近四年公告現值累計增幅 近四年

房價

漲幅

台北市 12.08 9.87 9.31 13.23 52 59 新北市 15.33 12.19 11.24 17.45 69 63 桃園縣6.89 7.84 10.85 22.50 56 73 台中市 7.77 15.70 4.79 24.43 62 71 台南市0.603.87 4.71 11.09 28 58 高雄市 2.06 4.05 6.00 10.42 24 57 資料來源:內政部地政司、信義房屋彙整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86101

小米“饑餓營銷”創始人王川:硬仗還沒開打

來源: http://new.iheima.com/detail/2014/0226/59023.html

以坐火箭的速度躥紅的小米,除了站對了臺風口,還在於雷軍找到了正確的人王川。王川一直在小米成長中扮演重要角色。他是小米“饑餓營銷”的始作俑者,是小米MIUI系統“每周叠代”的倡導者。他如何參與公司內部管理?又是怎樣看待小米的成長?王川和公司其他聯合創始人的背景不同。其他聯合創始人中,除了劉德北京科技大學工業設計系主任的出身,各個都來自大公司。多看是家創業公司,王川之前創立的 雷石科技盡管占據了KTV點歌系統近半的市場份額,也同樣規模不大,但他卻是小米最早的投資人,兩家公司合並也是雷軍辛辛苦苦談了一年,談到王川“覺得不 好意思了”才完成的事。“我和雷軍認識很多年。公司創立時都相互投資,他投了多看,我投了小米,不是因為缺錢,就是個態度,彼此相互參與。”王川一直在小米成長中扮演重要角色。他是小米“饑餓營銷”的始作俑者,是小米MIUI系統“每周叠代”的倡導者。他如何參與公司內部管理?又是怎樣看待小米的成長?“公司怎麽賺錢”小米如此短的時間達到今天的輝煌,是當年創業的那批人包括雷軍也沒有想到的,甚至雷軍當年也沒辦法就小米如何賺錢給出一個有信服力的答案。作為小米的投資人,王川經歷過那個階段。他毫不客氣的“揭發”雷軍,說他“到底也沒有回答清楚這件事。”“小公司,剛開始創業,即使是雷軍有名氣,來的每個人也都抱著懷疑態度,每個人坐下都會問這個問題,小米到底要怎麽賺錢?我也到底沒有聽到雷軍有個能讓我信服的答案。如果非要總結,我從里面挑兩個最靠譜的。”這兩個答案如下,它們看上去,只能說也是相當不靠譜。雷軍第一種回答是“不講道理”型。他會問對方一個問題:我有錢還是你有錢?如果是我有錢,是不是我比你 更知道怎麽賺錢?所以你別操心,聽我的就好了;第二種答案是“最差結果”型:我們做東西的出發點是要對用戶有價值的。如果這個產品做出來,最後也賺不到什 麽錢。那我們能不能對用戶說,麻煩大家,我們真活不下去了,能不能5元、10元錢募捐一下。如果用戶真喜歡,我想我們還是能募到錢的。“說到底,相比商業模式,小米最起初更直接的訴求是要做一家有粉絲的公司。”王川說,這是區別於一般公司創業目標的。王川棄商業模式而不談,也是受了雷軍的啟發。2007年,二人有次出去爬山時,雷軍提到自己投資了一家公司UCWeb,問他有沒有興趣。王川自己聽了半天, 好像也沒聽明白。他問了一句標準的“投資人話語”:公司到底怎麽賺錢。雷軍也照樣回答說不知道。過了兩年,UCWeb的營收超過2億時,二人再次談起這件 事,雷軍說:我那時也真不知道,但是趨勢就在那里。這件事就像我們去滑雪,我知道坡肯定能下,但是具體怎麽下只有到了那里才知道。這件事情一直影響著王川,包括他後來的再次創業多看,“我做多看,就想著做老百姓需要的東西,至於發展成什麽樣子,我沒想過,這是老天才知道的事。我和投資人談,先說的第一句話就是,不要問我怎麽賺錢。”2009年,王川第一次和雷軍說起做多看閱讀時的想法:“錢這東西,生不帶來死不帶去。就當是拿出錢做一家不賺錢的公司吧。把閱讀做好,讓中國人多讀點好書,不是 積德嗎?”雷軍沒說二話,只問他200萬夠不夠。“我說太夠了,我做第一家公司是從5萬開始幹的。200萬怎麽不夠?那時就想最壞能怎麽樣,賠光了唄,還 能怎麽樣,完全沒去想怎麽賺錢。”就只是抱著給自己做產品的想法,多看閱讀卻最終引起了一個人的註意。時任富士康 IGDBG(Innovation Green Digital Business Group新綠數事業群)總經理的謝冠宏當時正在操刀為亞馬遜代工kindle。“你沒法不註意,我周圍有人把kindle原來的系統刷成中文以後,感覺 好像比原版系統更流暢,更好用。我覺得這很了不起,很好奇是什麽人在做這樣的事。”謝冠宏派人在國內找到了正在做多看的王川,二人從此結識。“是個有理想 的人在做事。”謝冠宏評價王川,二人結識也成了小米和富士康的一系列交流、合作的機緣,這是後話。多看後來和愛國者共同發布了電子書百看,但電子書市場隨著ipad沖擊並沒有擴大規模,多看隨後放棄電子書設備方向,轉移到機頂盒。這些過程里,王川很少焦慮。他說自己和雷軍最像的狀態就是,兩個人實際都是有過商業上的成功,然後“退了休的人”。“就像那些老幹部,退休了幹的都是自己想幹的事兒,所以我再做的事情都是追隨內心,不為投資人或其他人的希望活著。”王川說。君子和而不同王川出身知識分子家庭,卻早在大學期間就知道自己是要折騰創業的性格。大學畢業,他創業的想法遭到家里的一致反對。父親和他進行了一場談話,“那個場景到現在都歷歷在目。”王川說。父親問自己的兒子:“你會坑人嗎,會騙人嗎?這些都不會該怎麽做生意。”“我父母都是航天部的高級工程師,一輩子讀書做學問的人,他們理解的商業就是這樣的。”父母強烈反對之下,王川說了一句,“我就看看自己不坑人,不騙人,能不 能把這事兒做成。如果做不成,我就什麽都不想了,出國去了,中國不就沒法呆了嗎。如果做成了,那我以後更不會違背這個原則,我要賺了錢得回家還能睡著覺。”2004年左右,王川和雷軍結識。二人同齡,因為都愛好滑雪,節假日一般都是兩家人一起出遊,所以關系相當親密。2011年,求伯君 執意相邀雷軍重回金山時,是王川代雷軍任金山軟件CEO之職直到張宏江上任。雷軍回憶當時的情形:說好了他每周幫忙一天,結果後來一周要上四天班,他也有 自己的公司,也在創業,每天忙到夜里2點,為了我赴湯蹈火,沒有他我早崩潰了。王川認為這是朋友間的情誼。“我和雷軍做朋友這麽久,說到底 是我們的價值觀都一樣。”這顯而易見,在一個多小時的談話中,“做小餐館”、“用戶體驗第一”、“同仁堂”這些言論和雷軍如出一轍。但雷軍邀請他加入小米 時,他卻猶豫了一年。“我們的朋友關系不牽扯利益,我一直信奉君子之交淡如水。”直到他被雷軍說的“不好意思再推辭”。雷軍說,對多看的收購最主要是為了 王川這個人,“成立小米之初就想一起做,但一直猶豫沒有下定決心,王川就先做了多看。”聽王川講了那麽多和雷軍如出一轍的話之後。王川終於講到二人的不同。“從對待風險這件事情來講,雷軍更激進,我更保守。”對於兩個人都喜歡的滑雪運動,雷軍永遠是想帶著大家去冒險的那個人,而王川一直都是團隊里的安全要素,並且能夠成功說服雷軍。而王川的安全傘作用,同樣體現在小米的公司管理中。在小米手機首次發布前的一次會議上,王川問雷軍,你做過硬件嗎,沒有吧。當時在座的好像也沒有做過硬件。“我好歹做過一點。所以我知道供應鏈極端的風險。做一款2000元的手機,如果每個月生產100萬臺,四個月的資金額是80億元。但這款手機,開模要四個月, 量產還需要再等四個月。而且手機是海鮮,放在那兒就會腐爛。這東西今天賣不出,三個月以後就更賣不出,它天天在降價。你們想想,如果我們這個小公司有十萬 臺庫存,公司分分鐘就死了。”包括雷軍在內做軟件和互聯網出身的人,第一次感覺到供應鏈、庫存的細節難題。眾所周知,庫存問題恰恰是中國手機廠商在盡可能多占有市場的同時的最大隱患。而幾年來,小米供應鏈的庫存管理水平確實明顯好於其他廠商。“我總是對雷軍說,我們還要多快啊,三年已經幹了多少了?我們能不能慢點兒呀。車開到400邁,隨隨便便就能翻車。總之我是團隊拖後腿的人。”王川的保守,並不代表他缺少魄力和拼勁。實際上,小米的每周叠代和國際化道路都有他的堅持。說起來有趣,包括雷軍之前所有人都在大公司工作,其中一些人還來自外企。王川到小米做了一次演講,“小米一開始招攬的都是大公司的頂尖人才,但他們也習慣大 公司的做法,每天朝九晚五的作息。我說的很簡單,什麽是創業公司,創業公司該怎麽幹。我不規定7×12、6×12,就一句,你要把公司當成自己的公司來 幹。雷軍也走過彎路,他在金山後期不由自主老想著要把一個公司規範化,所以當時認真又刻苦的學規範的管理方法,把金山做成了一家大公司。後來,在小米我們 才慢慢一起形成新的理念,我們就要一直做一家小公司,不規範就不規範唄,能怎麽地呢?”這次演講中,王川把每周叠代的概念帶給了小米,這個升級節奏讓在場人都大受震動。“在多看,我一直就是這麽做的。”王川說。同樣在國際化這件事情上,雷軍曾經有過猶豫,一次閑談中,他和王川交流:小米是不是只做國內市場就夠了。王川回他一句:如果只是做國內市場,那我就不幹了。“我 知道小米如果做國際市場,難度比做國內要大多了。但我一直有個想法,不能掙外國人的錢不算本事。中國到今天還沒有真正的世界級品牌,《定位》的作者特勞特 調查過china這個品牌意味著什麽,made in china,就是質劣價廉。你看蘋果手機的後面印著一行字,Designed by apple in califonia,assembled in china。他明白說中國是做組裝,那我們能不能做的中國設計、中國制造,中國價格,中國價格就是便宜嘛,但是如果你只以為小米就是便宜貨,那我早也不做 了。”王川說,小米盒子的紅星金獎是讓他比所有其他業績都激動的一件事。這種如八卦陰陽兩極的融合和互補,推動小米快速又穩健的成長。電視這一仗相比小米手機,如今王川站在一個更困難的境地。當年小米以互聯網思路做手機,小米手機面世時,外界對於雷軍還半信半疑,但如今,用互聯網思維做電視已經比比皆是,甚至還有人搶在了小米前頭,王川又如何破局?對於電視行業,王川可不是個陌生的闖入者。早在1998年,王川的第一家公司雷石就參與了微軟的維納斯計劃,並和當時的家電廠商都有廣泛接觸。這也讓創維的總裁楊東文認識了他,並在一段時間內不斷追逐他。“楊東文早意識到傳統家電廠商的問題了。他甚至也放話說誰敢說咱們(創維)不轉向互聯網,我就幹掉誰。”楊東文也在不斷物色人才。後來不斷說服王川。他對王川說你來(做電視),創維投資,哪怕只占小股份也行。王川當時還沒想過做電視這事,沒有答應楊東文。楊東文又因為業務合作關系,在找到金山的CEO張宏江時,也要他鼓動王川做這件事,談到最後楊放話說,如果王川做,創維哪怕只占10%的股份也可以。王川還是沒有答應他,後來楊還找過雷軍繼續勸說。“他這麽執著,當然是意識到用互聯網的方式改造傳統企業是對的。但是他作為傳統廠商,沒有辦法接受像小米這樣硬件不賺錢的方式。”這件事才無疾而終。但做電視,路遠比想象的坎坷。王川最早興起的念頭,也不是電視,而是做盒子。當時因為IPAD對於電子書市場的搶占,多看電子書硬件的想法已經夭折,只留下多看閱讀應用。多看團隊內部經過一番討論,決定切入盒子。2011年,王川和雷軍二人一起去了一趟臺北,王川提起做盒子的事情。“當時雷軍還完全沒有想過這碼事,所以外界不要總是布局、入口這樣的看待小米。做成了自然就是入口,這不是你想不想的事情。想好了布局再去做的,那不是盛大嗎?”2011 年10月,王川的團隊開始做“多看for AppleTV”產品。這套軟件系統能夠讓破解後的AppleTV擁有中文操作環境和豐富的中文網絡視頻資源。用戶的反饋數據超過王川的想象,周活躍用戶 達到80%。有件事情堅定了王川的決心:2012年的3月,APPLE TV發布了第三代,但是在淘寶上,反而是二代的售價要比三代高600塊錢。“就是因為三代不能越獄,不能安裝我們的軟件,有用戶就不斷說你們自己做吧,做 了我們肯定買。我們自己做,按照市場的狀況,我至少能賣600吧,600塊我沒道理做不出一個好盒子啊。”2012年4月,多看決定自己做盒子。就是在做盒子的過程中,王川和雷軍開始產生了要做電視的念頭。當時互聯網電視市場的多方混戰已經開始暗流湧動。當時最樂觀的情況是,小米本來預計在2013年4月發布首款互聯網電視,搶得市場先機。但卻被樂視拔了頭籌,而且還用的是小米之前的方案。“我們要做電視, 肯定要和供應鏈溝通我們的想法,制定產品方案。後來由於某些原因,小米沒有做這個方案。於是富士康把這個方案提供給了樂視,去年樂視的所有策略和小米之前 的規劃都是一樣的。”而小米,這時候為了在底層交互上實現更好的解決方案,電視幾次難產,最終產品發布時間推遲到了9月,錯過最好的窗口期,這時候市場已 經一片混戰。創維加入攻擊小米的隊列,宣稱小米電視和創維、阿里合作開發的智能電視相比,是石器文明遇到了工業文明。見到王川的當天,樂視剛剛發布了70寸超級電視,並對之前系列大幅降價。王川稱這些消息自己都一無所知。看上去樂視在和小米拉開差距,按照樂視公開的銷量數據,樂視超級電視的銷量已經超過30萬臺,而小米電視首次銷售3000臺,之後的開放購買的數量一直與此相當。王川看上去對樂視搶先並不介懷,“從商業上講,影響可能有,但是也是很短暫的。蘋果不是第一個做MP3播放器,不是第一個做智能手機。我不認為這能真的影響到我們。”他現在還秉承著一貫的保守做派,“電視和手機一樣,要提高產能,需要先做模具,開一套模具就要三四個月,硬件的風險本來就大,小米又第一次做電視,我還是喜歡先保守點。還是那句話,把產品做好,等著別人來抄。”王川的硬仗還沒開打。 相關公司: 數據來自 創業項目庫 作者:秦姍 | 編輯:ningyongwei | 責編:寧詠微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91737

被BAT嚇得顫抖的很多影視公司,連「用戶」是什麼都還沒弄懂

http://www.iheima.com/thread-43586-1-1.html
文/包冉

互聯網公司成為各大影視節上的常客,這已經是老皇曆了。但在今年的上海電視&電影節期間,BAT、視頻網站和門戶們,卻讓影視界變得很不淡定起來。

不淡定的症候分幾種。有的是熱情四溢的擁抱,比如東方衛視與阿里巴巴互動娛樂的全面合作,包括打造專投其綜藝節目的「娛樂寶」、聯合開發電視與電商的交易閉環、探索綜藝品牌節目的衍生產品開發;

有的是聲聲急快的質問,比如保利博納的於冬質問「娛樂寶什麼時候會賠錢?」有的是明確定義和定性,比如高軍老師說「電商網絡對於電影事業來說,是攪局者!是投機人!」

之所以不淡定,大概有三方面原因:

其一,互聯網公司挾巨量資本殺入影視業,對增長迅速但規模不大的影視業來說,很容易產生全方位顛覆的恐懼;

其二,今天的互聯網,已不是一個簡單的分發通路,而是綜合了社交網絡、互聯網金融、電子商務和O2O、OTT傳播能力的巨大生態場,進入這個生態場,唯有被裹挾,無幾可能保持獨立;

其三,也是最重要的,傳統影視業雖然有品牌、有傳播、有觀眾、有粉絲,但最缺的是互聯網公司真正擁有的——用戶。

其實,用戶就是觀眾和粉絲,但反之不然。因為沒有自己的平台和統一帳戶體系,就沒法對觀眾和粉絲的行為進行追蹤、信用進行記錄、消費進行閉環、社群進行構建。

所以,東方衛視總監李勇想,要通過與阿里巴巴的合作,讓觀眾參與到節目製作全程中來,要知道到底自己的用戶是誰;

所以,儘管電影公司老總們嘴上在質疑,但絲毫不妨礙華誼兄弟花2.66億買下電影訂票網站「賣座網」,為的就是獲取用戶。

必須說,華誼的動作是對的,而其他侷限於業務層面的跨界合作,都無法讓影視機構從互聯網公司獲取真正的用戶。

為什麼?

首先,用戶是一個動態概念,絕非一個靜態的註冊ID。從匿名的觀眾,到實名的用戶,核心是圍繞其註冊ID的平台行為與數據統計、關聯和運營。而這個平台,就是互聯網公司的核心資產,不可能向你無條件的全面開放。

其次,用戶是一個黏性概念,黏住的是資源匯聚的平台,而非單點突破的影視作品,哪怕你的作品再出彩、再大咖。以娛樂寶為例,其投資指向可以是電影、綜藝、遊戲、漫畫……各種各樣的文化娛樂產品都可以成之為標的,東方衛視可以是其中一期,但不可能是期期。

第三,用戶是一個惰性概念,互聯網發展到今天,業態之豐富、創新之頻繁、關係之緊密、平台之壟斷,已經極大的增加了用戶的平台切換與轉移成本。比如,強大如阿里巴巴,想在微信之後再搞一個「來往」,事實證明只能是徒勞無功。

那麼,是不是除了資本併購,就不能與互聯網公司合作了?答案當然不是。

事實上,缺乏技術思維和技術自覺,一直是影視內容機構的短板。從社會專業分工的角度看沒問題,但從具體單位的運營看,就是大問題。

比如,開放平台與統一帳戶體系,在互聯網界已經非常成熟,BAT平台無法撼動,那就加入其開放平台,通過統一帳戶體係獲取用戶、流量和現金流,遊戲公司就是這麼幹的,電視台和影視公司為什麼不能嘗試?

再如,成立時間不長的小米、陌陌們,通過智能手機和MIUI系統(准OS),通過APP,獲取了數千萬黏性極強的用戶,硬生生在BAT之外建起了一個自己的用戶平台。

從這個角度看互聯網思維,互聯網創業者的第一意識一定是「打造入口,獲取用戶」;而非互聯網機構的第一反應幾乎都是「我有資源,你出用戶」。

一點差別,可惜就可惜在這裡。


本文首發《南方電視學刊》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03986

元子母嬰社區創始人自述:為什麼我們還沒上線就已獲得近千萬級天使融資?

http://newshtml.iheima.com/2014/0830/145283.html
目前,無論是母嬰社區還是母嬰電商,都呈現出一片繁榮的景象。尤其是資本對這一領域保持高度熱情,比如,母嬰社區寶寶樹融資1.5億元,米折網融資3000萬轉型母嬰特賣,母嬰社區辣媽幫融資2000萬。據易觀數據顯示,在2011年中國母嬰市場規模突破 1萬億元,預計2015年將突破2萬億元規模。而目前,在母嬰領域還未出現巨頭,因此這是一片尚未充分競爭的藍海。
 
同樣作為母嬰社區的千魚集團的元子育兒社區,受到資本市場的青睞也並不奇怪,然而,在元子育兒社區還未上線就已經達成千萬級別的融資協議,這樣的例子並不是很多。究竟元子為什麼能在上線之前就能拿到千萬級別的天使輪融資,元子究竟是怎樣區別於其他母嬰社區的,以下就是元子育兒社區創始人章漓女士的口述整理:
 
為什麼放棄母嬰電商,做社區
 
我大學在北師大讀的是心理學,包括我很多同學和朋友,有很多都在研究嬰幼兒心理。大學畢業後,我曾做了6年多的IT分析師。因此在IT領域有很多朋友。在做元子之前,我做過一段時間的母嬰電商。源於我自己孩子的出生,讓我接觸到母嬰行業,一開始在淘寶上賣母嬰用品,和代理北美幾個品牌的教育類繪本。我是兼職做的,但是後來分身乏術,最後只能將這個店賣出去了。
 
2013年年底的時候,我離職準備做母嬰社區,而非重操電商就業。一方面,是因為我們深深意識到社區的價值要遠遠大於電商。知識分享與社交價值遠遠大於向她們提供商品。另一方面,伴隨著我自己孩子的成長,我越來越發現,父母是什麼樣的人,很大程度上決定了她們的孩子的成長。又由於自己的專業,加上最近幾年接觸到的越來越多的公益活動,讓我決定我要做一件更有意義的事情。用元子APP上的一句話就是:「回歸天真之心」。
 
做這件事,我們還有一個優勢,就是我們幾個聯合創始人都有一批忠實的追隨者,類似於微博上的大V,擁有各種渠道,這對於我們從線下向線上倒流以及頻繁開展各種線下活動起到了很大的幫助。
 
 
元子是一個基於UGC(用戶自生成)的線上線下平台
 
元子面向的用戶目前是0-6歲,但是隨著我們知識體系庫得不斷完善,我們會將人群擴展到從-1到12歲。與其他母嬰社區最大的不同點是,元子是一個基於UGC的線上線下平台。我們認為互聯網走到這個階段線上是承載,線下是引爆點。

首先元子是一個平台,我們希望承載的是各種碰撞中的知識、經驗、與觀點。希望有經驗的媽媽們紛紛來到這個平台搭建自己的舞台,形成百家爭鳴的盛狀。因此,平台像水,我們會弱化元子自己的推廣,引導主流的思想方向,創造寬鬆的大環境,讓各位達人成為平台上的明星。
第二,線上線下一起走。在我們平台上,每個人都可能成為線下活動的組織者。而元子會為其提供場地、策劃、後期的宣傳推廣。我們會記錄元子平台上活躍用戶的點點滴滴,幫助他們去擴大組織活動的影響力,所以元子會廣泛地組織線下活動,但不一定是元子的工作人員在組織。我們就是搭不同的檯子,給優秀的人展示空間。
 
第三,媽媽們對於圈子是強需求的群體。而元子承載的是真實的社交。因為用戶在這個平台上,不僅會看到別人分享的各種知識,還能分享自己的經驗,結合線上線下的活動,他們會更加活躍,相互之間的社交粘性也會更強。
 
第四,目前,元子是通過將具體的各種經驗分享拍成照片,配上語音,分享到線上。比如說通過按摩治療小孩退燒,將步驟和具體操作方法,拍成照片,然後配上操作語音。這樣可以讓爸爸媽媽們更方便快捷的學會相關知識。
 
 
如何讓用戶成為內容生產者,元子是平台運營者
 
媽媽群的確是強社交的人群,但是真正通過搭建一個平台,讓用戶群自己將社交玩兒轉是元子著重要解決的重點,也是難點。
 
因為我們是線上線下同時做,線下活動可以由用戶自主發起,因此對於這些活動的審核和判斷是目前非常大的工作量。目前,我們已經設定了一套模式出來,建立了一個線下活動的數據庫,每一個線下活動匹配什麼樣的資源,通過我們的範本,進行相應的模式複製。但是工作量還是相當大的,未來,我們平台上的每一個用戶都能成為我們的活動審核員。因為我們建立了相應的激勵機制,並且實現了線上線下打通,這一方面,激勵了用戶的參與度,另一方面,讓這個平台形成正循環。
 
因此,關鍵點就是如何挖掘和建立我們的種子用戶群。我們這次融資了千萬元,接下來這部分錢也將主要運用在培養和挖掘種子用戶上。目前,我們的主要方式是通過在已經形成的比較穩定的社交圈中進行宣傳,比如說社區,用戶居住的地方;醫院,用戶急需相關的健康知識、經驗涉獵;以及幼兒園、兒童俱樂部等地區重點宣傳和推廣。我們已經有了一些合作夥伴,包括像一些醫院,專門做孕婦培訓的渠道,月嫂的渠道,以及悠遊堂這樣的兒童俱樂部。這些機構可以給我們的活動提供活動場所和相關的資源支持。
 
未來,除了讓更多的深度用戶能聚集在這個平台上,我們的另一個重點就是將元子這個產品做好。第一,讓知識分類更加接地氣,目前還是有一些死板,過於專業。用戶需要什麼知識,通過搜索可以迅速找到。另一方面,我們會優化我們的模板,讓用戶可以更簡單的做出分享的東西。現在是三步,拍照、錄音、上傳。未來會更加簡單。
 
總之,我們正在做的事情是希望回歸商業本質,讓用戶自己做主,移動互聯網是一種手段,通過技術手段無縫貼合母嬰的用戶需求,這才是我們最想做也是我們認為最重要的事情。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10327

美股雖大跌 但VIX指數顯示市場還沒進入恐慌模式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208740

周四美股市值蒸發3200億美元,除了14只股票,標普500指數成分股全線下跌。但是波動指標顯示投資者並沒有進入恐慌模式。

周四有“恐慌指數”之稱的CBOE波動性指數(VIX)上漲18%至15.64。據彭博統計的數據顯示,VIX指數目前依然低於2010年每一次市場大跌後的水平。目前VIX指數仍然處在過去三年的平均水平。

華爾街見聞網站此前報道,蘋果大跌3.8%拖累納斯達克指數,科技股和互聯網股跌幅居前。俄羅斯問題和中東伊斯蘭國危機脫離市場走勢。

在4月和8月份上兩次美股出現約4%跌幅的時候,VIX均在大跌前觸及17峰值。在上述兩個例子中,標普500指數走低時間長度均不超過兩周。

自9月18日美股觸及歷史新高後,標普500指數下跌了2.3%。在2月份是VIX上漲到今年來最高21.44,之後標普500指數出現一輪6%的下跌。

由於與大盤走勢相反,VIX指數又被成為恐慌指數。VIX本周已經上漲了29%,自2011年9月以來其平均值為16.7。

標普500指數昨天的大跌,是今年第14次出現一個或兩個交易日跌幅超過1%。2013年標普一共經歷了19次這類下探,而全年漲幅則高達30%。

目前美股還處於牛市之中。今年標普500指數一日或者兩日最大平均跌幅為1.8%,2013年時為1.7%。今年迄今標普500指數還沒有出現過連續四個交易日下跌的情況,目前美國基準是2009年3月時的三倍。

BMO Capital Markets股票衍生品交易員Max Breier告訴彭博新聞社

“今年高波動都被證明是短期的。在波動率指數飆升至威脅區域之前,現在的情況更像是投資者跟隨大盤拋售。”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13303

PIMCO前CEO:市場過山車還沒結束!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209459

e89a18a4e8c9621063c7bcb29e242344

十月上旬,尤其是過去五天,市場的連日暴跌對於投資者來說,可謂兇殘至極。然而,安盛保險首席經濟顧問、PIMCO前CEO和聯席首席投資官Mohamed El-Erian認為,市場這種波濤洶湧的狀況可能還會持續數日到數周。

在暴露近日的狂野之前,市場總是以低波動示人。然而現在,投資者在不同資產類別但高度相關的市場上都蒙受了沈重的損失。實際上,除了直到最近才開始受追捧的國債外,在近幾日的狂風暴雨中,投資者幾乎找不到一個安全的避風港。

Mohamed El-Erian指出,在過去相當長的時間里,諸多投資者都為兩種深入人心的觀念所荼毒,也即:

全球經濟將會在低增長環境中維系著平衡,於是既不會陷入衰退,又避免了通脹高漲,而央行們將繼續抑制市場波動性,而且不只是事前的抑制,即使是出現突發狀況也是如此。這種預期唆使投資者全面地承擔了更大的風險,在很多情況下,甚至是無視基本面估值、流動性現實等問題。

然而,在過去的兩周中,這兩種觀念同時遭遇了嚴峻的挑戰。

周三,中國、歐洲和美國糟糕的數據先後強化了世界經濟面臨的通縮風險和增長下行的預期,正如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OECD)、世界銀行和德國近期紛紛下調了今明兩年全球/國內經濟增長預期一樣。

與此同時,投資者對央行們是否願意采取措施抑制市場波動性有所懷疑,因為歐洲央行在采取更寬松的貨幣政策上就面臨著歐洲內外的雙重反對壓力。

在這種野生的市場,越來越多的交易者收到的肩膀是可怕的自來水從風險管理到退出的位置,無論流動性。與流動性呈斑狀,開始給定的券商很少有風險偏好的這些日子。結果被乘以技術中斷。 

El-Erian進一步指出,如果投資者不對自己的倉位如此過度地樂觀,周三的資產價格也不會波動的如此劇烈。然而事實是,他們都曾過於樂觀。隨之而來的價格波動幾乎席卷了每一個資產類別。

在這般狂野的市場中,越來越多的交易員收到了風險管理經理的提示,無論流動性如何,平倉離場。鑒於現在經紀商對於風險資產毫無興趣,市場的流動性並不好。結果是加劇了市場的動蕩。

展望未來, El-Erian如是看:

這個階段不會很快就過去。盡管不會像周三這麽劇烈,但是市場波動仍然有望在未來幾日或數周里延續下去,直到這兩種力量的博弈完成:第一,部分投資者的被迫去杠桿,尤其是那些在10月錄得巨額損失的對沖基金;第二,央行們再次重申各種安撫市場的話。所有這些都將服務於鞏固10月將會長久流傳的名聲——令全世界投資者聞風喪膽的月份。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15360

八%消費稅後遺症:民間沒消費、企業砍存貨 安倍經濟學大跌跤 但它還沒玩完

2014-12-01  TCW
 

許下了「讓日本重回光明」的華麗承諾,日本首相大膽的「安倍經濟學」如今卻觸了礁。究竟在他鋪天蓋地的政策中,是哪一點失算?難道安倍經濟學真的宣告失敗了?

撰文‧楊卓翰

因為連兩季經濟衰退,讓日本正式邁入二○○八年以來第四度的經濟衰退。日本首相安倍晉三在十一月十八日晚間記者會上宣布,原本要在明年十月調升消費稅,不得不延後;為此,安倍也宣布解散眾議院,並訂在十二月十四日閃電重選。

一二年年底,用寬鬆貨幣政策、財政政策及結構改革為三支箭的「安倍經濟學」(Abenomics)來勢洶洶,曾經是那麼的有希望,卻在宣布解散國會的窘境下,大受打擊。《今周刊》在去年十一月就以封面故事《安倍的困局》直陳安倍經濟學的挑戰。這些問題,果然逐一發生,為什麼安倍團隊卻沒預料到?關鍵就是他們小看了「三%」的威力。

不討喜 七成民意反對加稅加稅,永遠都不是討喜的政策。日本東京電視台十月的民調指出,自從今年四月日本將消費稅從五%調升至八%後,有七成的民眾和七成二的企業反對調升消費稅。

這三個百分點的消費稅調升幅度,雖然預計可以為日本政府帶來五‧二兆日圓的年稅收,但它的衝擊卻比想像中大。就連舉雙手支持安倍經濟學的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克魯曼(Paul Krugman),也非常不認同在此時提高消費稅。「消費稅實在下得太急了。」他說。

事實上,這次讓日本陷入經濟衰退的背後元凶,就是消費稅帶來的後遺症。如果拆解數據,可以看出,讓安倍措手不及的並不是在消費或出口,而是「企業存貨」調整,原來四月後消費大減,造成第二季的企業存貨大增,這些存貨擺了一整季,只好在第三季處理掉。匯豐銀行日本經濟學家戴瓦莉爾(Izumi Devalier)分析:「這不是一件壞事,這個存貨調整是一個健康的調節。」消費稅另一個衝擊:民間消費和企業投資,則是安倍經濟學的老問題。戴瓦莉爾用簡單幾句話解釋這次安倍「跌跤」的原因:「薪資沒有跟上物價成長,再加上匯率貶值,消費力被壓縮;同時,貶值又沒有幫助出口成長太多,而全球市場需求也不強勁。」安倍經濟學追求的正向循環,就是在這裡卡住。雖然第一支箭:寬鬆的貨幣政策,讓日本股市大漲、日圓大跌,但是安倍經濟學的唯一宗旨:讓日本走出通縮,通膨率回升至二%,如今卻離目標越來越遠。這個目標,仰賴的正是占日本經濟結構六成的民間消費。畢竟,民眾得開始買東西,才會有通膨。

但是,在第三季的消費中,民間最終消費的季成長卻是大大的鴨蛋。整體國內最終需求之所以還有二.七%的成長,是因為政府支出。事實上,現在日本經濟之所以沒有崩潰,可以說是全靠著日本政府的財政支出在苦撐。

同時,日圓貶值之下的出口雖然成長,但是企業卻沒有開始加薪,也未見安倍的第三支箭「結構改革」能改善這點。沒有薪水,哪來的錢買東西?再加上弱勢日圓,削弱了日本民眾和企業的購買力,反而讓日本的逆差擴大。

再這樣下去,安倍經濟學的二%通膨率目標,眼見就要失敗。因此安倍從北京APEC(亞太經合會)回國後,第一件事就是開記者會,宣布延後消費稅調升十八個月,一直到二○一七年四月才調整。並且解散眾議院,提早大選,重新取信於民。

事實上,選擇「當機立斷」重新選舉的安倍非常聰明,雖然解散眾議院後,十天內要重選首相;安倍也提出但書,如果重選他領導的自民黨沒有獲得多數席,他就辭職,但是從NHK(日本放送協會)在過去一年所做的民調可以看出,自民黨的支持度雖走低,但一路都在三成五以上,與在野黨民主黨不到一成的支持度一比,安倍的自信不是沒有道理。如果選贏,他也更有民意支持,可以讓安倍經濟學一路玩到一八年任期結束。

外資挺 上調明年經濟成長率在一片唱衰之下,看好安倍的不是只有日本選民,外資也不認為安倍經濟學已經宣告失敗。首先,本次GDP(國內生產毛額)的衰退,最大的問題在於來自上一季消費稅後累積的存貨調整,並不是安倍最害怕的消費衰退,而出口更是有所增加。雖然外資紛紛下調今年的經濟成長率,但也指出,日本經濟在第四季將會有三%以上的成長反彈,甚至有經濟學家調高明年經濟成長率。

瑞士信貸分析師白川浩道就認為,解散國會反而對日本經濟有正面效應:「延後消費稅調整,日本的消費和需求可能回彈。原本明年和後年愁雲慘霧的經濟狀況,可以稍稍獲得減緩。」他解釋。而且,安倍接下來將推出全新的刺激民間消費政策,規模預計有二兆至三兆日圓,對日本疲弱的消費也有幫助。

救通膨

明年可望再啟QQE

另一個觀察重點,就在於戮力推升日本二%通膨率目標的央行總裁黑田東彥會怎麼做。他的決心,可以在萬聖節的記者會上看出來。在啟動八十兆日圓的QQE(量化與質化寬鬆政策,也被稱作日版QE)後,他還補了一句:「如果需要,我們會毫不猶豫地再次行動。」在現況判斷下,日本通膨率能夠在未來幾年達到二%的可能性可說微乎其微,但也因為如此,外資認為鐵了心要逼升通膨的黑田,極有可能在明年第二季後再次出手,啟動第三波QQE來推升通膨率預期,也讓市場在一片不景氣之下摩拳擦掌。

貨幣和財政政策之外,安倍經濟學接下來真正的重點,還是在尚未成形的第三支箭。如何從日本經濟結構改變,提升銀行放款及投資,並且改善企業獲利?到現在,除了安倍增加女性勞動力的女性經濟學(Womenomics)略微改善就業率外,難以看出有什麼成效。

不過,摩根大通東京證券研究部門主管科爾(Jesper Koll)仍然看出一些好轉的跡象。「安倍成長策略中,公司治理改革,特別是針對提升ROE(股東權益報酬率)做的各種措施,將對企業獲利有很大的幫助。」他說。

如何帶給日本當初承諾的「光明的日本」,安倍這第三支箭,將會是一切的關鍵。

安倍經濟學出軌三大意外

—日本第三季經濟數據

GDP成長不如預期

實質GDP

市場預估 2

實際 -1.6

民間最終消費疲弱

民間消費

市場預估 0.5

實際 0

企業存貨減少

市場預估 -0.5

實際 -2.6

資料來源:日本內閣新聞稿、外資報告安倍經濟學,日後還有什麼招?

政治策略

目前成效:

民調支持仍高,眾議院重選預計拿下多數席次2014 .11 解散國會2014 .12 眾議院選舉預料勝選2015 .04 地方選舉預料勝選2015 .09 自民黨黨主席選舉(安倍預計連任)2016 .06 參議院選舉2018 .09 安倍任期結束

第一支箭

貨幣政策

目前成效:

股市大漲、匯率大跌,但通膨率未見起色

2014 .11

延後第二階段消費稅

2015 .06

預計達標2%通膨率

(非常困難)

2015 .09

可能啟動第三輪QQE

2017 .04

消費稅第二階段調升(8%→10%)

第二支箭

財政政策

目前成效:

消費稅打擊消費及企業投資意願,民間消費零成長

延後第二階段消費稅

2014 .12

公布新刺激民間消費政策

2015 .01

預計通過擴張性支出預算

2016 .01

預計達標財政平衡

(非常困難)

消費稅第二階段調升

第三支箭

成長政策

目前成效:

企業獲利尚未看到具體成效

延後第二階段消費稅

2015 .04

預計開始企業大減稅

2015 .09

公布第二階段成長策略

消費稅第二階段調升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21380

花旗:油價還沒見底 最低可跌至20美元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214189

QQ圖片20150210144350
布倫特原油近3個月價格走勢

國際原油價格近期看似已經回穩,但看空的分析師仍緊咬不放,花旗銀行的分析師Ed Morse最新喊出油價每桶下看20美元。

花旗全球商品研究部門負責人Ed Morse在最新報告中表示,市場石油供給過剩證據明顯,在此狀況下,油價尚沒有觸底的可能,他預測美國原油(WTI)合理價格在每桶40美元左右,最低則可能跌至20美元才會見底,觸及時間約在今年第一季度末、第二季度初。

花旗本次預計布倫特原油2015年均價為54美元/桶,較上次的63美元/桶大幅調低。

原油價格最近幾周走入牛市,布倫特原油期貨從最低點上漲了逾20%,這樣的升幅不得不說相當可觀。不過按Morse的說法,油價在這短短幾個月時間將重挫2成甚至最高6成,幅度看來相當驚人,但是否真是如此,只有等待時間來揭曉答案。

不過,就油價下跌原因來說,石油輸出國組織(OPEC)與Morse雖然立場相左,但是見解倒是相當一致,OPEC在每月報告上指出,市場供給過剩仍對油價形成壓力。

花旗認為油價將呈現“W型”走勢,因當前原油供給正由原來的“OPEC說了算”,向“頁巖油說了算”轉變,之前低油價打壓了美國的頁巖油產出增長,但是如果現在油價反彈了,那美國的供給複蘇又會再一次打壓油價至新的均衡狀態。

早些時候,OPEC在月報中預計今年全球原油需求量上升幅度將超過預期,同時非OPEC成員國的產量將下降。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31725

澳門黯然失色 但最壞的時刻還沒來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214832

macau01

澳門博彩業收入已經連續9個月下滑,然而,澳門黑暗的日子遠沒有過去。

澳門博彩監察協調局(Gaming Inspection and Coordination Bureau)3月3日公布的數據顯示,澳門2月博彩業收入前所未有地下跌了48.6%,且為連續第九個月下滑,行業總收入跌至195億澳元(約合24.4億美元)。

大多數分析師依然看好澳門賭場的前景,但麥格理證券分析師Jamie Zhou看空澳門博彩業的股票。

Zhou向彭博新聞社表示,博彩收入將繼續下滑直到今年中期,而澳門的賭場們將因缺少自由現金流而被迫下調股息,這讓其股價顯得過高。

Zhou在去年12月給予了金沙中國和銀河娛樂“賣出”評級。自那時起,這兩家賭場集團的股價下滑近19%。

本屆政府執政以來,中國大陸的反腐風暴嚴重影響了澳門的賭博業。野村證券的分析師Harry Curtis指出,中國中央政府已經開始敦促澳門特區政府轉變發展思路,減少對賭博收入的依賴,中央政府對於澳門新開賭場的規模會加以暗中控制。同時國內反腐敗力度強化也使得高端賭客不敢再隨意前往澳門一擲千金,這令賭業失去了重要收入來源。

澳門“賭王”何鴻燊的得力助手、何鴻燊旗下澳門博彩控股有限公司CEO蘇樹輝去年11月曾表示,未來六個月澳門博彩業收入還將受到中央政府反腐行動的影響,2015年將只有“較高的個位數增長”。

澳門政府官員曾在上個月表示,(澳門)本地接待能力是個大問題。農歷新年過後,澳門將與中央政府檢討(大陸赴澳)自由行計劃。

澳門六家賭場運營公司——金沙、銀河、永利澳門有限公司(Wynn Macau)、澳門博彩控股(SJM Holdings)、米高梅以及新濠博亞娛樂有限公司(Melco Crown Entertainment)的市值於去年蒸發890億美元。

Zhou是目前唯一一個建議賣出銀河娛樂的分析師。他表示,其它分析師對賭場股過於樂觀。收入的下降和工資的上漲將吸幹賭場的現金。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34420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