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加盟还是自营:三个判断依据(一)


From


http://www.21cbh.com/HTML/2009-8-17/HTML_SF856JAXXY3L.html


创业的个人英雄主义一直被人歌颂,但市场的规范化运作也越来越需要合作。创业者如果自身具备一定的条件,例如拥有一定的资金和资源,究竟应该是自己单干还是有选择地加盟?

创业前,首先应借鉴很多好的分析方式,如4P, 4C, SWOT等,做好市场调查,确定自己的定位和方向。

如 果市场上没有任何类似的产品或者服务,那么可以考虑开拓一个新的领域,成为一个先驱者,但是同时要明白,第一个吃螃蟹的人未必会成为最成功的人。如果市场 上已经有比较成熟的加盟品牌,那么选择加盟他们,可以在短时间内获得他们长期积累的成功经验和失败教训,将您的资源优势和他们的标准和系统结合起来,更容 易取得成功。

判断一:选择做大概率事件

数据显示,美国90%的单店存活时间不长于5年,而 80%连锁企业的存活时间长于5年,台湾也是类似,自行创业的中小企业,没有加入连锁加盟体系,能挺过3年的存活率大约只有两成,而加入连锁加盟系统的存 活率却有八成。中国同样如此,在私人办公司很发达的温州,当地工商局曾经做过调查,在2003年-2006年度被吊销、注销的2410个中小企业中,有 44.52%的中小企业生命周期不超过4年,其中个人独资企业的生命周期最短,仅1.99年。从上面的统计数据看,尊重大概率事件就一定要选择做加盟。

当然,成功或失败并没有绝对,但就做决策来说,我们应该选择成功概率大而失败概率小的事件,亦即大概率事件。正如投资一样,30年累计,7%年利的投资回报是4倍,12%年利的投资回报则是30倍,虽然利息只差5%,但是日积月累,成功的优势就会突出很多。

树 木只有在树林里才能长得又高又直。以台湾的统一超商为例,1978年,统一企业集资成立统一超级商店,开了几百家,但一直处于亏损状态。无奈选择加盟美国 7-ELEVEN,通过使用国外先进的管理系统,学习国外经验,7年后终于扭亏为盈,并迅速成长为全球7-ELEVEN第三大连锁便利体系,自1990年 开始持续成为台湾零售业霸主,截至2007年9月,统一超商总店数已达4762家。

个人创业成功的英雄故事大都是不可复制的,因为很可能你只看到浮出水面的1个成功者,而被水淹死的99个创业者你永远都看不到。但选择一个可以参照和复制的加盟系统,我们就可以复制别人的成功,这是比较稳妥、风险较小的一条路。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0258

還是巴菲特牛 王雅媛

2009-09-04  上海證券報






   ⊙王雅媛 ○編輯 張偉 比亞迪股份近期公佈了中期業績,盈利大升,主要原因是它的汽車業務半年收入大漲133%,經營邊際利潤更是由2008年上半年的9.5%大幅上升至 14.4%。看著這樣的業績,真的不得不佩服股神巴菲特。價值投資是嚴格要求只買進一些“市場價格遠低於其公平價值”的股票,借以產生足夠的安全邊際。我 們一向說的安全邊際通常都是局限于一隻股票有什麼值錢的資產,每股應該值多少錢,現在股價究竟比每股資產淨值低了多少。很少以一門生意應該值多少錢去思 考,這主要原因是一隻股票每股資產淨值的變動不會太大,但是一門生意的盈利卻可以突然由賺變虧或由虧變賺,令我們無法真正估計一門生意的真正價值。

   比亞迪的半年報再一次顯示出巴菲特比什麼人都強的能力,現在回顧比亞迪汽車業務的表現,可以說當初股神巴菲特入股的價錢連比亞迪汽車業務都沒有真正地反 映,更不用說還有另一個更吸引人的故事在背後,那就是電動汽車。如果今天政府表示不再打算發展電動汽車,我相信比亞迪的股價都難以跌回巴菲特入股的價錢, 這便是安全邊際。

  根據比亞迪的半年報,集團的熱賣車型F3于2009年上半年成功打入了轎車品牌銷售前五名。據中國汽車工業協會統 計,2009年上半年轎車銷量前五位車型排名如下——凱越、悅動、捷達、F3及桑塔納。凱越屬於通用汽車,悅動屬於現代汽車,而捷達和桑塔納都屬於大衆汽 車,只有F3不是來自跟外資合作的民營汽車廠。7月份的轎車銷售排名,悅動是第一位,F3則升上到第二位,前五位中,只有F3的環比有所增長,其他品牌都 是下跌的。從種種數據中可以看出,比亞迪的汽車業務無疑是越做越好。

  其實早于股神入股之前,我已經從一些前輩處聽過對比亞迪的評價,不 過當時所聽到的都是一些比較負面的評論。當時比亞迪是電池行業的龍頭,公司卻突然決定轉型製造汽車。當時很多人都認為比亞迪不務正業,發展一些從沒有搞過 的業務,而比亞迪的股價亦跟著分析員普遍不看好而下跌。今天回過頭看,如果王傳福當初沒有執意發展汽車業務,比亞迪最多只是另一家富士康國際,只是一家已 經過了高速增長期的龍頭公司而已,怎麼可能成為一家市盈率達50倍的公司。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0858

你想自己做農夫還是獵人? 黃國英 (Alex Wong)


http://hk.myblog.yahoo.com/alexwongkwokying/article?mid=12823


1997年,炒東航(670),單日輸了三成身家。但這絕非畢生最大的投資錯誤,一生最痛,是港交所(388)一役:上市首日$7.2買入10萬股,翌日$9.2盡沽,日賺廿萬。當時是打工仔dou份糧,開心到不堪。事後回望,10萬股港交所,持有至今是一千五百多萬。四個字:追悔莫及。

大市回調,作為股評人,被人問候娘親是例菜,感覺上不少人輸到發爛渣。之前推介的股票,從高位回調了,自然有些求救電郵。個人持有的股票,帳面上損失了幾百萬,自己卻處之泰然 - 原因是投資、投機分得很清楚。

投機就像打獵,講求時機、技術。快,但中一鋪只夠食兩 日。投資則如耕種,耐性先行。慢,但可以長食長有。很多人覺得左穿右插、捕捉市場時機很過癮,炒吓期指、牛熊證,就可以極速發達,其實難度高過姚明。現時 的作戰環境,全球股、金、油、債、匯同時高速運行,很多基金經理,也未必掌握到市場的方向和步速。就算夠眼光,也要夠精神,就像<<雍正皇朝>>中十三阿哥胤祥的經典對白:「日以繼夜... (吐血)...是一日當兩日計的...」。

炒賣只適合膽正命平的柴九。身嬌肉貴,難成炒家。就像 「德國股神」科斯托蘭尼教落:「錢少的人,不可投機;沒錢的人,必須投機」,中產階級,收入穩定,比上不足比下有餘,最好以投資為主。一來沒時間,二來贏 不到大錢:十萬八萬上落,得啖笑;萬一輸一百幾十萬,中產變無產,慘成丐幫六袋長老,麻煩就大了。

中產的致富之道,源於善用現金流,以合適的價格,積累優質資產,達致財務自由。同事朋友的BB2歲生日,友儕間商討送甚麼禮物。同事力排眾議,建議折現買股票給BB長揸。最多變廢紙,但買玩具,何嘗不是玩兩玩就影都無埋?萬一買中類似幾年前的港交所和康師傅(322),玩吓手將來自費讀海外名校都夠錢。這才是真的贏在起跑線上。

大市回調,有甚麼好嬲?有甚麼好怨?有甚麼好驚?注碼定輸贏,只要不是槓杆太高、無力防守便可。有閒錢1-2年不急用,就買些六福(590)、理文集團(746)、中糧包裝(906)、玖龍紙業(2689)和中金再生(773)坐吓吧。18000才買好不好?貨多倒無所謂,但持股不多的話,萬一20000點不穿,又再抽升,到時還不是又把心一橫,情不自禁地再跳入火坑之中?

快點決定,自己要做農夫,還是獵人?或是既做農夫,又做獵人?如兼任兩個角色,揸、炒的比重是幾比幾?想清想楚這些問題,遠比問筆者「$4.2買了理文集團,現在要不要止蝕」重要。也請別再沉迷報刊的全年恒指目標價、合理值,甚麼18000買?19000買?回試250天線買?看到這些標題立即買,可能更好。不明白?買本大前研一的<<IQ時代>>來看,保證畢生受用。

(原載於東周刋2月9日)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4174

“赌徒”朱骏:中国互联网最赚钱的还是网游


http://www.21cbh.com/HTML/2010-5-19/3OMDAwMDE3Nzg3OQ.html


“在公司困难的时候,创始人回归是很常见的做法。”在九城(NASDAQ:NCTY)董事长兼CEO朱骏看来,把现在的九城带出困境,是他再度走到 台前的逻辑。

失去《魔兽》代理权的九城,早已跌出中国网游行业的第一集团。而5月18日,记者从九城内部人士处获悉,九城北京分公司——九 创的部分员工已经遣散,目前该分部已无任何研发项目。记者了解到,九城的员工已从1400人减少到1000人,可能还将酝酿进一步减员。

5 月17日,九城原总裁陈晓薇卸任,朱骏接受本报记者专访。在他看来,把公司带出困境比当年创业容易,虽然现在他的全球计划在外界看起来十分冒险,“要么大 获成功,要么收益为零”。这是朱骏的新赌局,赌注使一些不受重视的团队和项目不得不被裁减让道。

不过,对于最近火热的“收购利物浦”事件, 朱骏并不愿意详谈。据说是由于保密协议在身,朱骏和记者玩起了太极,“我不会去讲我在独家买利物浦,也不会说我没有买利物浦。现在不好谈这件事情。”

网 游玩家不再是菜鸟

《21世纪》:陈晓薇离开后,你为什么没有再安排一个职业经理人,而是选择自己兼任她原来的所有工 作和事务?

朱骏:柳传志说过,职业经理人和创业人有天然的区别。区别在哪里,只有经历过的人才知道。并不是说职业经理人不好,也不是说创业 人就一定好,一个公司在什么阶段应该用什么样的人,这是很讲究的问题。现在公司到了一个更加危机,更加需要打拼的时候,创业人回归是很常见的做法。

其 实对一个公司的潮起潮落不用担心,这是个过程,对创业者,会受到很多的启发和思考。

《21世纪》:那现在你认为自己完全回归九城业务了吗?

朱 骏:我已经完全回归了,申花都不太管了。其实我在九城当CEO一直没有间断过,虽然说我在公司有一两年没有管具体的业务,但不等于说我不关心九城,我还是 在考虑很多问题。

其实我在失去《魔兽》代理权的前两三年,我已经做了假如九城没有《魔兽》的方案和计划,只是没有宣告出来,所以大家没有看 到。

《21世纪》:你曾经后悔过放弃《魔兽》吗?

朱骏:当初放掉《魔兽》,完全是从商业利益出发。从暴雪近两年的报表来看, 其收入从13亿美元下降到11亿美元,他们的解释是来自于中国收入的下降。所以说,每个产品都有它的鼎盛期和衰弱期,每个公司去看这个产品,需求都不一 样。没有错与对,只是需求不一样。

失去《魔兽》之后,我们有后续产品,遗憾的是没有衔接好。不过现在这个震荡期对九城也有好处。

《21 世纪》:你重管九城具体业务后,把九城划分为网游事业部、北美事业部、新业务事业部三大块,这是否意味着九城的重心开始偏离网游呢?对于现在的网游市场, 你有什么新的看法?

朱骏:网游是不能放的,九城的核心还是网游,因为互联网里面这还是赚钱最多的。做平台的QQ,靠网游赚了很多钱;现在 Facebook上网游占了36%的收入。最赚钱的还是游戏,这个大方向没变,唯一变化的是新产品会出来,老的产品会淘汰。

现在中国的网游 与当年相比,网游用户的培训已经做好了,在宣传的时候能更有针对性。但这样带来的问题是,网民不像以前一样菜鸟了,不是什么产品都能够成功,更加考验游戏 的品质。我觉得这是好事。像电影一样,最终靠口碑相传。

索尼CEO想做代理

《21世纪》:当初 凭借代理《魔兽》这一款产品,你成功杀入网游行业。现在你要回归了,毕竟行业环境和当年不一样,现在你还会有奇招吗?

朱骏:现在我很大信心 是来自于外界所质疑的对美国RED5团队的投资。就像过去我发现申花最好的一个外援一样,RED5是我发现的一块宝,可能很多人疏忽了。当初《魔兽》也是 我发现的。

买RED5是看中了他们的产品。这款游戏已经开发四年了。和现在腾讯很火的《穿越火线》一样属于射击类游戏。《穿越火线》如果等 同于过去的《传奇》的话,这个游戏就等同于现在的《魔兽》,同一个类型,两个不同时代的游戏。

现在董事会都非常看好这个项目。最近很多人都 在问我买利物浦的钱从哪里来,其实抛开利物浦,九城自己也需要钱。九城的钱未来从哪里来?就是从这个项目。因为看好它,现在我没有必要在其他项目上做有风 险的大资金投入。

《21世纪》:与目前国内最流行、最赚钱的MMORPG游戏相比,射击类游戏似乎还是一个偏门的类别。基于什么样的判断, 你敢说这款游戏就能拯救九城呢?

朱骏:根据全球游戏市场的分布,所有体育类游戏大概占31%,射击类游戏占16%,其中FPS第一人称射击占13%,TPS第三人称射击类3%。 《魔兽》所属的RPG类游戏只占5%。其实,中国射击类游戏已经有很大的市场了,比如QQ的穿越火线就达到150万同时在线。

目前所有的 FPS游戏都是军事真人秀的。RED5的产品是日本卡通人物与美国热兵器的结合,是市面上没有的。索尼CEO看到这个游戏后,打电话跟我讲这个游戏他一定 要做代理。在我还没决定投资以前,暴雪在去年11月份宣布说他们要做一款类似的新游戏。所以我对它的信心更加大。

这款游戏我们的目标是全球 市场。中国只是全球的10%都不到,我们更在乎全球。做国内与做全球,这是一个抉择的过程,没有对与错,关键是看最后产生的效果。生意很多时候,每一步都 是在赌。

《21世纪》:失去《魔兽》之后,九城的一些后续产品其实并不成功。在这样的情况下,你又决定“赌”一款全球运营的游戏,九城的胜 算有多大?

朱骏:其实首先还是看产品本身。只要Mark(Red5 CEO)把产品做好了,后面的东西我都能搞定,这是我的强项。

全 球运营方面,每个国家的市场都不一样。以欧洲市场为例,当年《魔兽》在英国是委托别人做的,德国是合资做的。我们复制就好了。

过去《魔兽》 的团队成功运营了一款产品,现在这个团队做成功一款产品的可能性最大。我手里有一份当时团队里各部门前五人的名单,包括研发、运营、销售、市场、公关五个 部门总共25人。到时候重金把他们挖过来,每个部门五个人里面只要过来一个,照当时暴雪一样再做一遍就好了。所以这些都不是问题,关键还是看游戏本身。

自 己掏钱收购最笨

《21世纪》:最近大家都在关注你计划收购利物浦的进展。

朱骏:到目前为止,我没有跟 媒体说过我在买利物浦。我不会去讲我在独家买利物浦,也不会说我没有买利物浦。根据保密条款也好,我们的策略也好,现在不好谈这件事情。

《21 世纪》:但不可否认的是,虽然你正式重掌九城业务,但媒体对利物浦事件的关注远远超过了对九城的关注。

朱骏:其实打电话给我的投行比记者还 多。听到这个消息以后,很多投行打电话给我,还有一些中国的财团都跟我联系,说希望合作。我还没正式确认我在做这件事情,但现在已经有很多人愿意帮我一起 来做。

从做申花开始,做足球就和九城在业务上没有一点点关系。申花一直是个人兴趣爱好。目前,九城没有考虑动用一分钱现金去和这件事情有挂 钩。而且我不会出售九城现在的股票套现。

我认为,完全简单的花钱去把利物浦买下来,这么简单的商业思维已经不是现在的并购思维了。现在的经 济杠杆和财务杠杆不是这么做的,不同的case有不同的做法。

《21世纪》:那么在你看来,怎样的做法才是最聪明的?像美国人收购曼联一样 吗?

朱骏:美国人收购曼联的案例其实很简单,有钱、有计划、说两句好听的就ok了。最笨的就是自己掏钱。当然完全的空手套白狼是不可能的, 所谓的空手是对赌,我花一点钱,大家花一点钱,实现一个比较完善的计划。

《21世纪》:你一方面热衷足球,一方面又在从事网游行业。你如何 看待未来二者结合的市场?

朱骏:网游和体育很难结合。体育类游戏门槛已经很高了,我们尝试过做FIFA,过段时间还会宣布在其他的平台上尝 试的体育类游戏,但总体来说很难。体育类游戏虽然占了36%,但是分散得很广,每个游戏赚小钱。当然,未来手机等终端起来了,还是会有市场。它与 MMORPG完全不同的模式。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5649

是熊市还是牛市一期调整? 曹仁超


http://www.caing.com/UnionNews.jsp?id=100146757&time=2010-05-25&cl=101&page=all

答案要看上证指数能否守住2500点。我老曹相信内地牛市已开始,去年8月至今回落只是牛市一期调整,并否定 中国泡沫论

 

  【财新网】(专栏作家 曹仁超)5月19日,周三。Global Macro Investor Newsletter作者Raoul Pal认为,踏入5月道指面对另一次大跌市;自4月26日起投资者必须扣紧安全带及保持镇定,因为股市已变得十分颠簸,只有技高胆大者才能化危为机,普通 投资者最好避之则吉。

  道指正面对由高位11258点回落前升幅38%的调整,即后市可见9439点。去年3月美国政府推出量化宽松政策,令美股连升14个月;这次欧 盟领袖推出7500亿欧元“救命”计划,只可惜同人不同命,上述政策除令欧元大跌,却未能令欧洲股市大升。

投资策略原是生活方式
在《论战》一书我老曹强调采用投资策略,今天才发现所谓投资策略,原来是一种 生活方式(Lifestyle)。你是无法教晓80后年轻人运用投资策略,因为他们心态仍是战场上的小兵,样样都想试,作风是“顾前不顾后,死了算数!” 要人到中年,才明白“有所为,有所不为”的道理,未到耳顺之年,是无法了解“无为”的可贵(可以不投资,最好不投资;没有十足把握,例不出招)。


  我老曹1967年开始出社会做事,发现经济周期十分有规律。例如1968年至1973年,七年繁荣期后,是两年衰退期;1975年至1981年 又是七年繁荣期后,出现两年衰退期;1983年至1989年七年繁荣期后,同样出现两年衰退期;1991年至1997年七年繁荣期后,一样出现两年衰退 期。但1997年7月1日后,经济周期却变得十分混乱,再没有七年繁荣期、两年衰退期这支歌唱了,例如1998年9月至2000年3月,只有十九个月繁荣 期;2000年3月至2003年5月回落期,为时共三年。2003年3月至2007年10月只有四年半繁荣期,到2008年11月止的回落期则只有十三个 月,2008年11月至2009年11月上升日子共一年……。过去九年的盛衰周期从1997年7月1日起不复存在。我老曹相信,香港经济已进入高原期(共 十五年),然后再进入回落期。一个大循环共五十五年到六十五年,高原期十五年,然后进入十年衰退期?食有时、睡有时,有些时候无论你如何精明都无法逃避风 险,因为人是不能胜天。

  美国国家通胀协会(The National Inflation Association)指出,过去一年美国食物价格升22.4%(蔬菜升56.1%、生果升28.8%、蛋类升33.6%、牛肉升10.7%、农产品升 9.7%),由于食物及能源由核心通胀剔除,令CPI升幅不大。下层社会面对食物价格大涨,生活压力是十分大。不同阶层的人对于通胀,感受完全不同。通胀 短期而言并不可怕,只有长期才可怕。我们不应该因为担心温和通胀而作出错误投资,例如1980年1月在850美元一盎斯时买金、1990年1月投资日本股 票、2000年1月买科网股、2007年10月买美国金融股、2009年1月买美国政府债券。

美元指数或升越2008年水平
  随着欧盟各国纷纷出事,这次美元指数回升期极可能超过2008年那 次,可压抑CPI上升;何况经过环球金融海啸后,金融业与客户的互信关系已彻底改变,客户变得充满愤恨,并抗拒金融从业员推介,两者之间的互信荡然无存。 金融业要重返2007年水平,将是很久很久以后之事矣。不过,银行乃百业之母,经济一旦失去金融业支持,再好也好不到哪里去。这情况有如妻子发现丈夫不忠 但又无法离婚,于是生活在互相猜疑的日子,表面上仍是一个完整家庭,但其实并不愉快,皆因已失去互信。


  目前最大争议是去年8月4日上证指数由3478点回落,到底是熊市还是牛市一期调整?亦即是说,从2008年10月28日上证指数1664点开 始上升,到底是熊市结束,还是熊市一期结束后的反弹(即2008年10月至09年8月上升是熊市二期)?这方面的答案要等候上证指数能否守住2500点去 决定。我老曹相信内地牛市已开始,去年8月至今回落只是牛市一期调整,并否定中国泡沫论。最后谁对谁错,由股市走向决定(因没有人是先知)。

  里昂证券估计,中国、印尼及印度年收入3000美元或以上的人士将由目前五亿七千万人增至2015年的九亿四千五百万人,增幅达85%。这批人 年消费将由目前2.9万亿美元升到5.1万亿美元。其中又以中国最劲,年收入3000美元以上人口将由今天占总人口27%,到2015年占总人口44%, 即未来五年中国将进入中产阶级大量涌现期(情况有如上世纪80年代至97年香港)。

  Beijing Real Estate Information Network报道,北京楼价踏入5月回落1790元人民币一平方米,成16898元人民币,较4月降9.6%。看来内地一线城市楼价5月开始回落。

地产商四大赚钱法门
地产商可分为四大类:一、靠房子增值赚钱;二、靠土地增值赚钱;三、靠开发房子 赚钱;四、靠开发土地赚钱。第一类亦称“收租股”,主要是持有优质物业作收租用途,透过房子增值去赚钱。第二类近年香港已比较少见,但内地仍多,尤其在 八、九十年代,过去香港五、六十年代亦是如此,说难听点就是炒地皮;香港政府自1970年起已管制炒地皮行为,内地近年亦开始管制,今天地产商如持地不兴 建物业,政府将收回土地。第三类是透过开发房子赚钱,典型例子如九仓(004)将尖沙咀货仓改为今天的海洋中心、新世界发展(017)将蓝烟囱码头发展成 为新世界中心;太古洋行将太古船坞改为太古城;和黄(013)将均益仓改为和富中心、将发电厂址改为城市花园、香港仔发电厂改为鸭脷洲中心,美孚油库改为 丽港城等。其他还有鹰君(041)在旺角收购旧房子改建朗豪坊、新鸿基地产(016)将官塘工业楼重建为商场及写字楼、长江实业(001)将希尔顿酒店改 为长江集团中心、凯联(105)将尖沙咀凯悦酒店改建为iSquare等。换言之,透过将旧物业重建、更改土地用途而从中获利。至于第四类即开发土地者, 例如七十年代香港政府计划发展沙田、元朗、大埔、粉岭、将军澳、上水等新市镇,新地、恒地(012)、华懋等及早买入当地的农地并申请更改用途,将之发展 成为商住物业而获利。


  作为小市民,自然无法透过上述四大方法获利。由于这些公司大部分已上市,我们可以利用投资者恐慌情绪出现时作为买入机会,并利用过分乐观情绪出 现时作为卖出机会。地产股股价波幅往往较地产本身大,故一样可以从中获利。在香港经济成长过程中,楼价起落过多少次?例如1967年、1974年、 1982年、1989年、1994年、1998至2003年、2008年都是低潮;反之,1973年、1981年、1987年、1993年、1997年、 2007年及2010年都是高潮。如你在低潮时不买房,逢高便呱呱叫“买不起楼”,又可怪谁?楼价如非上涨便是下跌。请借给我一双慧眼,能看清当前形势, 而非好似部分人只知道吵吵闹闹。楼价同股市前景永远是扑朔迷离,如高价入市(例如1997年)自然变成房奴;反之,如低价入市(例如2003年),今天都 不知道有多过瘾。

各国房策互有利弊
政府可更改土地政策去影响楼价,例如新加坡、马来西亚、德国及不少欧洲国家政府, 都奉行廉价房屋政策。不过,各位可以问问新加坡人、马来西亚华侨甚至德国人,为何他们都跑来香港来赚钱?中国在1994年前亦采用廉价房屋政策,1994 年房政改后,内地房价才大幅上升。世上没有两全其美的方案,只能两害取其轻。不少国家政府透过刺激房价上升去增加市民消费,保持经济繁荣;反之,马来西亚 及新加坡等政府并不鼓励消费,才压抑房价上升,经济表现不及香港好。香港政府1953年起推行“双轨政策”,即私人楼同公屋(主要是徙置区,其后改为廉租 屋),1976年起公屋阵营内更加入居屋,由于不是私人楼宇,银行很难为居屋提供按揭。为解决上述问题,居屋按揭由政府两大机构(房委及房协)担保。问题 是那些完成补地价后的居屋,政府两大机构便不再提供担保,但居屋规格又不符私人楼宇管制条例,银行在提供按揭上有一定困难。目前接近三十万间居屋既不能出 租,在私人物业市场买卖亦因按揭困难不易流通。2003年起政府已决定停建居屋及想办法解决居屋的流通性问题,但至今未有善法。


  大部分人Broker或Trader不分。股票经纪除代客买卖股票外,许多时亦从事短期买卖以增加自己的佣金收入。1970年至1974年我老 曹的行为亦是一位Broker,但四十年过去,至今未见一位Broker赚大钱,理由是他们太短线。Trader通常是投资公司经理,主要是利用“趋势” 代客在低价时收货、高价时卖出,着重中长线。两者最大分别是,前者追逐蝇头小利,后者着眼本小利大的项目。

  1975年开始,我老曹投资策略上最大改变是决定成为Trader,不再追逐蝇头小利。然而,不少散户至今仍拥有Broker性格,最爱即日 鲜。

  何谓“周期股”及“非周期股”(或叫防守性股份)?最简单如地产发展股便是典型周期股,当经济繁荣期人们便买楼,经济衰退期人们不但不买楼,反 而卖楼。反之,公用股乃典型非周期股,无论你有钱或没钱之时,都需要用电及坐巴士(本港地铁公司﹝066﹞则因为同时拥有物业发展项目,因此互相抵消)。 投资周期股应在2003年大部分人卖楼时买入、2010年大部分人买楼时卖出。至于非周期股例如公用股,自2007年10月股市开始回落,但由于利率看 跌,公用股至今仍可获利。2003年4月至07年10月周期股的升幅是非周期股的两倍到三倍;反之,当2007年10月至08年10月周期股回落70%之 时,非周期性股仍可上升100%。

资深投资者似在派发
何谓“不对称反复无常”现象(Asymmetric Volatility Phenomenon,简称AVP)?各位有否留意2008年10月至2009年3月那段日子的恒生指数?那便是典型AVP期。由于资深投资者开始收集股 票,令股价上升,但坏消息不断出现,散户拋售,令股价继续回落;在这段日子指数大上大落……资深投资者明白这时买入可能买贵,但长远而言不会买错。大家又 有没有留意到2009年9月至2010年3月恒生指数再次出现AVP期?代表资深投资者在派发,但好消息仍不断出现,形成股市时好时坏。


  何谓协同效应(Correlation Coefficient)?简单点说,当长江实业股价上升时,其他地产股或多或少跟升。在同一行业如有一只或以上股份上升,其他同类股受刺激亦上升;反 之,如有一只或以上股份率先回落,其他同类股份亦受影响而回落。

  何谓共进退(Covariance)?最典型例子如思捷环球(330)。由于业务集中在德国,欧元偏好可令思捷股价上升,欧元跌则思捷股价亦 挫。其他如油价升石油股升,油价跌石油股跌;铜价升江西铜(358)升,铜价跌江西铜跌等,都叫做“共进退”现象。

世上没有必赢的投资
投资者常犯错误:


  1. 投资ABC股必赢。世上没有一项投资可以必赢;愈是“热门股”,愈代表该股高估。在过度超买时吸纳,如何赚钱?例如1997年上海实业 (363)、北控(392)连上市申请表格亦炒到500元一张。2000年TOM仔上市,连纹身的鲁莽大汉都到旺角汇丰银行排队。

  2. 好多人质疑市况太差,点买股票?生于忧患,死于逸乐。事后往往证明在市况差时,才是买股票好时机。

  3. 大行推介跑赢大市?事实证明由有名气大行管理的投资组合,大部分均跑输大市。请看看金融海啸中所谓大行的投资组合表现如何?

  4. 分散投资可逃避风险。事实证明持有五十只劣质股不如持有一只优质股。分散投资只是分散自己的注意力。

  5. 许多人有1万元赚而急急获利。结果赢粒糖、输间厂。如你的投资刚上升10%,应该进一步买入而非获利回吐。千万不要为眼前1万元利润而放 弃未来赚大钱的机会。

  如要投资成功:A.自己作决定,不要盲目相信投资专家或股票经纪。B.学习管钱。C.大部分离岸产品皆没有投资价值,但有少数例外。D.大部分 结构性产品皆隐藏风险,如自己不了解少沾手为佳。E.不要期望证监可以保护你,证监的作用有如警察(贼过之后,警察才出现),在你被打劫之时,警察往往不 知在何方。F.不作投资不会死人,盲目投资却可以死人。■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5870

写大人物还是小人物? 东方愚


http://www.econzhang.com/?p=3857


——对南方周末财经人物报道的一点思考

文/张华



一年前我在《南方传媒研究》写过一篇文章《财经人物报道的八点体会》,主要谈的是我在南方周末做财经人物报道一年多的心得,属于方法论的范畴。之后 很长一段时间,我思考更多的是价值观的话题,那就是,为什么要写这个人,而不是其他?

如果仅仅认为是热点人物就值得做,我觉得肤浅了些。一份报纸,一种报道,应该有它一以贯之的风格和立意。拿财经人物报道这种产品来说,我在2008 和2009两年间,做的人物多是富豪榜上名列前茅的企业家或枭雄,如陈发树、杜双华、李兆会、牟其中等人,那时一直有一个担心,就是持续报道这种财富动辄 以百亿计的人物,是否会让读者产生一种视觉疲劳,毕竟,这些人离普通人尤其是普通创业者的距离实在太远了,“与我何干焉?”

以财富多寡将财经人物分为大人物和小人物有失偏颇——历史经验和教训告诉我们,小人物的力量是不可忽视的(但在这里,我姑且仍然这样通俗地划分), 这正是彼时我的困惑,遂开始有意关注小人物,譬如我和同事合作了《股市600倍暴富神话降临失地村庄》的封面报道,描述了福建紫金矿业周围一群人,他们是 最幸福的失地农民,最烦恼的百万富翁;《台商回台上市前传》展现的是东莞台商在两岸ECFA签署预期下纷纷希望到台资本市场吸金的变局……

但是2010年过了几个月后,我的想法又变了。我觉得,还是应当聚焦于大人物。为什么这么快时间又有180度的大转弯?主要是两宗众所周知的财经案 件的后续演进触痛了我——一起是力拓案,一起是黄光裕案。

力拓案的审理,牵连出来了更多染指行贿潜规则的民营钢铁富豪,譬如杜双华、张祥青等人。拿张祥青来说,“唐山地震孤儿+民营钢铁巨富+汶川地震豪捐 (1亿元)者”的角色,使得他成为了一颗纯洁的商界明星,直到被曝牵入力拓案。这个时候,两种声音出来了,一种声音是称“双面张祥青”,一边声音是从他为 什么要行贿的政经生态来分析。第二种声音自然客观一些。不过,令人诧异的是,多数涉案的民营钢企虽曾忐忑不安,但很快高枕无忧,因为当一个群体沦陷时,大 家就明了都将相安无事。

再说黄光裕案。黄案牵出郭京毅案,而郭京毅案的审理将新奥集团、苏泊尔等涉案企业也拖出水面。这两家企业的情形均可圈可点。新奥集团是民营燃气和巨 头,美国能源部门朱棣文2009年中来中国,还专程到新奥参观,它被曝入郭案后,第一时间就通过有关部门向传媒下发通知:不得对其行贿事件进行报道,能量 之大可见一斑;而苏泊尔涉案值得揣摩之处是:一起充分竞争行业企业的并购案,为什么还必须要向商务部门行贿呢?

所有这一切都引人深思。这不是判断一个人是好人还是坏人的问题,而是一个系统生病了的问题。中国的民营企业的规模和安全感,是成反比的,规模越大, 安全感越小。所以便滋生上述一些富有中国特色、看起来荒诞但非常现实的案例。这正是我觉得最值得报道的财经人物是所谓大人物的原因之一,他们折射的是中国 政经体制急剧变迁的悲喜剧,和整个社会财富观蜕变的大时代。

这一点其实也和《南方周末》整份报纸的定位有关。“在这里,读懂中国”,做财经人物也应当与此相吻合。切口要小,但寓意不能浅。对读者群来说,《中 国企业家》杂志可以旗帜鲜明地表明自己为富人代言的立场,《创业家》和《第一财经周刊》分别明确地针对创业者和办公室财经人士,《南方周末》的读者则是希 望能从这一张新闻纸中听闻到时代洪流原生性的声音和气息的。

21世纪的第二个10年,和第一个10年将会有本质的不同。这句听起来非常空洞,但是很值得玩味。以前的魑魅魍魉大都是半潜伏状态的,而现在则纷纷 大张旗鼓地到台面上争地盘。《南方周末》的财经人物报道如果立足于小人物,故事可能很精彩,同时也不是不可能将大的利益图景融到其中,但仍会有一种隔靴搔 痒的感觉。就好比一个地方有条变态的规定:农民球员不能到城市的足球场踢球,后来这规定废止了,你迫不及待地试图还原出其中的悲喜剧,却未曾料到整个裁判 体系已经被一位城里人牢牢控制了。

这个比方并不恰当。但意思大抵如此。如果有两篇报道组成一个专题,一篇写控制这裁判体系的这位“大人物”,一篇写小人物悲欢,倒是不赖。两篇融成一 篇也不是不可以,就怕遇到作者是位完美主义者,要把前者的前世今生和后者的悲欢离合揉合一起,结果最后弄成了一个四不像。

絮叨了这么多。还是要对“大人物”和“小人物”只具相对性说明一下。中国有太多貌不惊人一直被忽略的大的财经人物了,他们是德国管理学者赫尔曼·西 蒙(Hermann Simon)笔下的“隐形冠军”,对于这一类人物,我觉得同样应倾注更多的精力去关注,他们的生态和商业模式,以及一直以来被遮蔽的东西。譬如中国的民营 医院产业,为福建莆田几大家族绝对控制,他们是如何野蛮生长和成势的,又比如今年4月我写过的在中国殡葬业掘金并将公司带到资本市场的刘添财,为什么中国 第一起殡仪馆改制案例的发起人和受益者是一位台湾商人呢?

一言以蔽之,任何新闻产品都应当有所取舍。如果非要做一选择的话,大人物比小人物更适合南方周末的财经人物报道。取舍不是做加减法,而是方向和价值 观的笃定,基于这一理念的格局反而要大,视野要拓宽,不可作茧自缚,否则没有写出力透纸背、有张力的东西,反而自己把自己给遮蔽了。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6346

買股好, 還是揸樓好? 黃國英 (Alex Wong)


http://hk.myblog.yahoo.com/alexwongkwokying/article?mid=13333


同事與兩位朋友飯聚,話題自不離股樓。同事深信內 需前途無限,三句唔埋,就是「內需股,幾年有望做大做強,回報可以『斷開計』。大勢所在,小富可期!」兩位朋友背景各異,反應卻是南轅北轍。

朋友L是 打工族,認為如此論調,純屬嘥氣。自海嘯以來,市場千奇百怪,離奇過小說。雷曼、貝爾斯登一夕崩堤;匯豐、宏利晚境堪坷。新股皇騰訊(700),極速由$150直插$120,再以十元為限,日日互劈。L深信股票只是鏡花水月:萬股皆下品,唯有買樓高。磚頭揸手,倍感安心。

另一朋友S, 中小企東主,在國內半廠半零售,七年下來,旗下生產的泳鏡,已成國內十大品牌。S親眼見識中國的潛力,對同事之言,較有同感。

揸樓穩陣,揸股賭博,是港人一大迷思。揸樓的安全感,其 實來自樓價不似股價般,不斷跳吓跳吓。否則心臟病發人數肯定暴增:「嘩!D樓回咗5%,我哋件嘢五嚿水,咪無咗廿幾皮?噢…」

實際上股、樓同源,同受中、港及環球經濟影響。一旦有 事,只有一齊中棍,豈能股跌樓升?回想沙士,有樓在手,痛不欲生:槓桿大、斬唔到,仲要月月進貢(),想不通,燒炭了斷。借錢揸樓的防守力,不比揸股票強。

問題是海嘯後,股民信念破產,由長揸必發的極端,搖擺到 長揸必死的另一極端。如閣下覆述股神心法:「股票非博彩,而是活生生公司股權的一部份」九成人會同你講:「你都痴嘅!」

現時本地眾行家,貼長線字花的,可謂鳳毛麟角,原因不難 理解:「危機」三個月一次,杜拜、高盛、歐豬,每次跌3-5成已 是行規。不幸高位推介,累人坐艇就煩到嘔。「跌破10天線就斬啦!」乾手淨腳,唔駛上身,又暗合主流文化,自然漸成行規。

So,樓好定股好?如地球末 日、海嘯重臨,股比樓好,因為不會負資產,倒欠銀行錢,又易逃生。如07盛世重 臨,樓實賺,只是賺多賺少;買股就睇眼光,萬一以人和(1387)、 華南城(1668) 和浪潮國際(596)為主打,就算牛三都未必返家鄉。

但最有可能的,是恒指和樓市進入數年大型上落市,不落地 獄,又不上天堂,如是者,最有機會大贏的,是以合理價持有增長股。恒指一年來,只圍繞兩萬一上落一成,但股價仍能高位徘徊的股票,仍有不少:聯邦製藥(3933)、六福(590)I.T.(999)、利豐(494)、 周生生(116)、味千中國(538)、理文集團(746)和星島(1105)等。佔大市比例不高,但要找到幾隻,卻並非天荒夜譚。

揸增長股回報潛力最高,但要藝高人膽大。揸樓最易,回報 潛力尙可,只怕董伯年代長期衰退再臨。散戶以「升十天追,破十天斬」短打,風險最低,如有海嘯,早已退兵避禍。但多是賺餐晏,更多倒貼收場。有辣有唔辣, 視乎技術、志氣。樓一定好過股?未必。





姓資還是姓社 左丁山


2010-7-11 AD





 

最低工資法案, 一定會通過,主要關鍵在於最低工資訂在乜嘢水位,工會要求時薪三十三元,飲食界、零售界提出二十三至二十五元,現時最多人講嘅係二十七元至二十八元,即中 間落墨。是否如此,視乎商界議員與工會派議員談判拔河嘅啫,雙方達成妥協,應該唔難,須知道幾乎每一個民主國家都有最低工資,社會主義國家更唔在講,呢項 係政治議題,與經濟學概念無關,經濟學家通常反對無效嘅。

本着政治目標而立法嘅最低工資法案,一旦落實,就係一個經濟議題,影響企業之僱用 員工政策及薪資政策,所有上市或非上市公司都要應付,上市公司(特別係飲食、零售業)更加要公布最低工資對未來盈利嘅影響。大家樂集團主席陳光裕對傳媒表 示,假若最低工資時薪設於三十三元,大家樂便要發盈警,立即招來批評,仲有社論話一啲「行政貴族」肥己瘦下,自己收年薪幾百萬,前線員工就得四、五千,高 層行政人員以壓榨員工薪水,為自己立功。咁講法,對啲高級行政人員並不公道。根據勞工市場供求,如果時薪二十三元嘅工作,有大把人排隊應徵嘅話,行政人員 做乜嘢要向董事會建議將時薪提高至三十三元?如果時薪二十三元、二十四元、二十五元,都搵唔到工人(例如上世紀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工廠周街搶工人, 做介紹人都有現金回贈之時),行政人員梗會為咗維持正常營運,向董事會建議將時薪提高到三十三元,並且增發獎金o忝啦。

陳光裕年薪近一千萬 元,假如最低工資時薪係三十三元,陳光裕完全唔收人工嘅話,大家樂要不要發盈警?當然要啦。陳光裕嘅年薪與大家樂將來(假設時薪訂於三十三元)發盈警,根 本全無關係,乘機鬧佢薪水過高,只係情緒發洩而已,並非理性分析。

因最低工資而指責他人薪水過高,係一種仇富心理反射,在資本主義社會,不 是一件好事。究竟香港要行資本主義市場經濟還是社會主義規劃經濟,好值得辯論。




分拆上市,盛宴还是泡沫


http://www.xincaijing.com/html/ziben/682756057222.html

编者按 证监会推出“分拆上市”举措,受到了一些企业的称赞,但从管 理层规范分拆上市的“六个条件”看,与创业板设立的初衷却有所违背。按照这“六个条件”,一些上市公司会依据其先天优势,争先恐后挤入创业板。照此下去, 一大批真正需要资本支持的企业,将很难获得上市资源,创业板“中小企业孵化器”的定位,也可能因此而改变。
分拆上市,盛宴还是泡沫

继整体上市成为上市公司融资新路之后,分拆子公司或将部分资产拿到境外市场上市,又将成为上市公司看好的一条融资新渠道。

日前,中 国证监会召开创业板发行监管会,允许境内符合条件的主板上市公司,可分拆子公司到创业板上市。此消息一出,即在境内资本市场上掀起了一股热浪,激活了相关 分拆上市板块,一些有“分拆上市”概念的个股表现强劲。  企业热情高涨

分拆上市,是指一个母公司通过将其在子公司中所拥有的股份, 按比例分配给现有母公司的股东,从而在法律上和组织上,将子公司的经营从母公司的经营中分离出去。分拆上市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分拆,包括已上市公司 或者未上市公司,将部分业务从母公司独立出来单独上市;狭义的分拆,指的是已上市的公司,将其部分业务或某个子公司独立出来,另行公开招股上市。

目前,境内第一代企业通过多年多元化发展,有的企业已创建了多个“潜在盈利点”,并在某一两个细分领域建立了核心优势。因此,这些企业急需借助“分拆上 市”这个融资渠道,踏上高速成长的“快车道”,以突出其核心业务价值,并吸纳更多的资金,促发其他主营业务并行,并加快发展。

具备分 拆上市条件的企业,一部分是拥有多项成熟主业的上市公司,希望通过业务分拆,使主业更加鲜明,也有利于公司在二级市场的估值;另一部分,是拥有完整下属业 务的上市公司,希望分拆下属公司上市,以便对下属公司进行有效激励,使分拆出来的业务在获得资本助力后,加快发展速度。

从这个角度 说,分拆上市让境内企业多了一条资本融资通道。而A股主板公司分拆子公司到创业板上市,在境内外已有先例。早在?000年,联想集团就实施了有史以来最大 规模的战略调整,对其核心业务进行分拆,分别成立新的“联想集团”和“神州数码”,分拆后的神州数码,2001年6月在香港成功上市。随后又有托普软件、 TCL集团、新疆天业、海王生物、同仁堂等8家公司,将控股子公司拆分出来,登陆香港创业板市场。

据报道,在香港上市的金山软件,近 期也要将其毒霸业务分拆出来,并成立“北京金山安全软件有限公司”,目标是“单独上市”。金蝶软件也透露,其中间件业务有从总公司分拆后在境内上市的计 划,目标锁定创业板。在美国上市的中国知名IT企业,如巨人网络、完美时空、网易、九城等,都有意将旗下业务分拆出来单独上市。

从目 前监管层给出的条件看,分拆上市条件较为严格,需要同时满足六个条件才能有可能获得放行:上市公司公开募集资金未投向发行人业务;上市公司最近三年盈利, 业务经营正常;上市公司与发行人不存在同业竞争,且出具未来不竞争承诺,上市公司及发行人的股东或实际控制人与发行人之间,不存在严重关联交易;发行人净 利润占上市公司净利润不超过50%;发行人净资产占上市公司净资产不超过30%;上市公司及下属企业董、监、高及亲属持有发行人发行前的股份不超过 10%。

要充分满足上述六个条件,对一些看好分拆上市的境内的企业来说,并不是一件很简单的事。  能否“拆”出大金矿
境内 具备分拆上市条件和资源的上市公司,更多分布在科技含量较高的新兴产业、软件行业内,符合六个基本条件,能分拆到在创业板上市的主板上市公司,估计有二三 十家。存在着分拆子公司到创业板上市的IT上市公司,估计有10家左右。

湘财证券研究所将满足分拆上市条件、具有分拆概念的公司分为 三类:一是高校概念公司,分别有浙大网新、同方股份、华工科技、紫光股份等;二是综合类公司,如用友软件、金山软件、鹏博士、深鸿基、泰达股份、厦门信达 等;三是与新兴产业相关的公司,分别有振华科技、长春高新、深圳华强、东方电子、思达高科、中核科技、中信国安等。

在创投人士看来, 一些在某种程度上具有孵化器功能,本身又具备创投子公司或者创投概念的公司,其前景会受到市场充分关注。近期,这些公司受分拆上市概念驱动,在二级市场大 多表现突出。

专家分析,分拆上市将是中国企业做大之后的一条必由之路,今后中国企业包括互联网、软件、电子、新能源等行业,将形成一 股分拆上市潮。分拆上市将从单纯的概念炒作逐渐成为现实,将成为中国产业经济的一大特色,并将影响整个中国产业经济格局。

不过,市场 人士对分拆上市也存在异议。国泰君安分析师认为,由于受益的公司数量有限、审批标准提高等原因,分拆上市实际上对资本市场的影响有限,目前仅停留在概念炒 作阶段,具体会对上市公司带来多大的影响尚未可知。

分拆上市概念股是否具有投资机会?华安证券分析师张兆伟认为,应从三方面予以把握:首先,那些业务涉猎广泛,子公司业务具备较强盈利前景的上市公司;其次,业务比较庞杂的综合类公司,可供剥离的业务与上市公司现有主业不存在同业竞 争关系,相关业务剥离后,利于上市公司改善主业结构;第三,可供剥离的业务属于软件、IT、医药、消费、新兴产业,分拆上市后具备高估值预期。  谨防分拆后的“陷阱”

美国的一项研究表明,分拆能给母公司带来平均2~3个百分点的超额收益。在我国,这种超额收益率可能更高。长江 证券分析师李毅认为,汉前国内主板公司的静态市盈率约为20倍,而创业板市场的市盈率高达75倍。超过3倍的估值差异,意味着有超过3倍的价值膨胀区间。 也就是说,同样1元的每股净收益,主板只有25元,到了创业板可能就有85元的股价。对那些在境内主板上市的公司而言,分拆子公司到创业板上市,可以带来 巨大的股权投资收益,可以创造出更高的市值。但如果监管不严,或吹起资本泡沫,也会引发负面效应。

就目前而言,分拆上市遇到的问题与 挑战也不小,犹如一把“双刃剑”,将会带来一些负面效应和难以意料的影响。一是破坏企业内产业链的完整性,使得公司治理结构更为复杂,导致上市公司会更 “不务正业”,主营业务混乱、不突出的比例增多;二是将削弱母公司的盈利能力和成长潜力;三是如果上市公司一味追求分拆上市融资,纷纷将盈利能力较强的资 产分出去,会降低母公司的资产营运质量和运营效率。

一个值得业界思考的现象是:中国企业热衷于分拆上市,而绝大多数美国本土企业对 “分拆上市”却无动于衷。比如,微软的互联网业务、亚马逊的数字阅读业务、谷歌炙手可热的手机业务,甚至连多元化发展的楷模通用电气,也没有把旗下任何一 个早就足够分拆上市的业务分拆出去。

国内外的一热一冷,说明了一个什么问题?著名
财经评论员叶檀表示了这样的观点: “主板母公司为什么要分拆子公司到创业板上市,其最大的目的就是创业板估值高、资产溢价,在创业板发股可以更好地‘圈钱’。”

这样的 先例其实早就有。当年,托普软件分拆上市后,以软件做幌子疯狂圈地,最后导致资金链断裂,软件帝国分崩离析;创业板上市公司乐普医疗,则拿着超募资金大肆 买房、买车,遭到市场和投资者的唾弃。

中信证券分析师认为,分拆上市可能引发不当关联交易,损害资本市场,其表现为:一、关联购销, 被分拆公司和分拆上市公司之间进行利益输送;二、集团公司与股份公司之间的资产买卖,进行内幕交易和市场炒作等;三、资金占用的关联交易,可能发生新申请 上市公司的资产被掏空;四、股份公司为集团公司提供担保,转嫁费用负担;五、集团公司的债务与股份公司的债权充抵,增加三角债风险。

从另一角度分析,一些在主板上市的公司,其下属子公司分拆到创业板上市,显然会与融资难的中小企业争抢上市渠道,这与当初为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为加速中 小企业发展壮大设立创业板的初衷,更是背道而驰。

因此,专家建议:为了避免分拆上市掉入“圈钱”怪圈,加剧股市风险,在创业板不能有 效解决新股“三高”发行问题之前,分拆上市缓行为宜。



对他人是否热情、关心就决定那里是天堂还是地狱


http://blog.sina.com.cn/s/blog_617caecf0100jyq8.html


托尔斯泰也感叹:佛教故事描写了人类的贪欲
感激之心,率真的反省之心,此外远离过剩的“欲望”,对提高我们的人性来说是必要的。贪婪其实是很难对付的,它扎根在人们内心深处,蚕食人心,是使我们走上错误的人生道路的“病毒”。
据说释迦牟尼用寓言将人类被欲求纠缠的真相作了如下阐述。有一点长,但不妨介绍一下:
——深秋的一天,枯木瑟瑟中,有位路人急急忙忙地往家里赶。猛一看,脚下散落着很多白色的东西。再仔细一看,原来是人的骨头。为什么在这里会有人骨呢?——令人毛骨悚然又不可思议,他继续前行,一头正在咆哮的猛虎朝他迎面走来。
路人大吃一惊,原来是被这只猛虎吃掉的可怜的同路人的骨头啊!他一边想着一边慌忙转身,朝来时的路飞快地逃跑。但是,似乎是迷路了,他竟然来到了悬崖峭壁 前,悬崖下面是波涛汹涌的大海,后面是老虎,进退两难之中,路人爬上了一棵长在悬崖峭壁边的松树上。但是,老虎也张开了可怕的大爪开始往松树上爬。
现在真正完了,正在万念俱灰之际看见眼前的树枝上垂下一根藤条,路人顺着藤条哧溜了下去.但是,藤条在中间断了,旅客被悬在空中,不得上下.
上面老虎舔着舌头,虎视眈眈.再向下看,波涛汹涌的大海上有赤、黑、青三匹龙严阵以待,要把他吃掉。上面还传来吱吱的响声,抬眼一看,黑白两只老鼠在啃藤条的根部。
这样上去,藤条被老鼠用牙齿咬断,路人不得不朝张开血盆大口的龙落下去。在这八面围困之中,他认为首先应该赶跑老鼠,试着摇了摇藤条。于是,有温热的东西掉在脸庞上,舔一舔,是甜甜的蜂蜜。原来,藤条的根部有蜜蜂巢,每一次摇动都会有蜂蜜掉下来。
他开始喜欢上甘露一样的蜂蜜味道。于是,竟然忘记自己已置身穷途末路之中——尽管处于龙虎争食的夹缝中、且唯一的救命藤条也正被老鼠啃食——他一次又一次地主动摇晃这根救命绳索,陶醉于蜂蜜的甘甜中。
释迦牟尼说这就是贪婪的人类的本来面目。在被逼得走投无路的危机状况中,仍然忍不住舔拭蜂蜜,这是我们人类无能为力的本性。
俄国的大文豪托尔斯泰听到期个寓言后惊叹道:“没有比这更形象地表达人类欲望之深的了。”确实,没有比这更真切地表达人类的生活态度或者人类的欲望了。
在这个故事里,老虎表示死亡或生病。松树表示世上的地位、财产、名誉,黑白老鼠表示白天和黑夜亦即时间的推移。人不断受死亡的威胁和追逐,但仍然执着于生命。可是,生命只是像藤条一样飘摇无常地不可靠。
藤条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消磨,我们一年又一年越来越接近似乎已经逃离了的死亡,但是,即使缩短自己的寿命或生命仍然想要得到“蜜”。人就是与那种无止境的贪婪有切不断的缘。这就是释迦牟尼要告诉我们的人的真相。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