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敗局】一家擔保公司臨終遺言:民企最怕信貸政策過山車
來源: http://new.iheima.com/detail/2014/0125/58241.html
“我這算是從天堂到地獄了吧?”南京鑫信擔保集團(下稱“鑫信擔保”)董事長付樹兵對《第一財經日報》記者說起自己的經歷,圓臉上依然有習慣性的笑容,但一個接一個的電話,卻不斷透露出他的煎熬和焦灼。 鑫信擔保是南京最大的民營擔保公司,幾年前高峰時期年對外擔保總額近40億。如今,隨著“4萬億政策”的退潮和中國經濟增速的放緩,其數百家客戶紛紛陷入困境,有多家企業破產倒閉或者老板跑路。 三年來,付樹兵的客戶中有十幾人死亡、30多人跑路。鑫信擔保不斷替客戶還貸,在付出近4億元現金後,如今也被拖入了資金枯竭的困境,接近200人的企業只剩下7名員工。 付樹兵告訴《第一財經日報》記者,鑫信擔保一倒,可能會有600家企業受連累。 一年多代償近4億元 按照幾年前的設想,鑫信擔保如今應該在自己的總部大廈辦公。這棟大樓設計為18層,位於南京高端寫字樓密集的河西板塊。高峰時期,鑫信擔保為600多家企業作擔保,年對外擔保總額近40億。 南京市擔保行業協會的資料顯示,截至2012年3月末,該市融資性擔保機構91家,其中南京富登投資信用擔保公司註冊資本金最大(17.8億元、外資),鑫信擔保和中融信佳融資擔保公司註冊資本金位列其後(皆為3億元)。 如今,這一切光榮與夢想,已經雨打風吹去。當年準備建樓的地塊,已經賣掉,連付樹兵的奔馳車也已經賣掉。 在這背後,是2008年國際金融危機後擔保行業的“過山車式”的震蕩。 2011年下半年開始,“4萬億”經濟刺激計劃退潮,隨著貨幣政策收縮和宏觀經濟下行,大量的中小企業壞賬爆發。擔保公司是介於企業與銀行之間的防波堤,企業一倒下,壓力便沖向防波堤。各地老板跑路、擔保公司陷入困境的事件開始頻頻發生。 2012年2月,受京廣兩地相繼爆發的中擔、華鼎、創富三家擔保公司違規事件影響,絕大多數民營擔保機構的業務被商業銀行“一刀切”,進而導致全行業業務量急劇萎縮。 融資性擔保業務監管部際聯席會議數據顯示,在北京、廣東、浙江等擔保機構較多的地區,新增融資擔保額首現負增長。代償方面,截至2012年末,全國擔保
代償余額250億元,代償率為1.3%。而2011年全國擔保機構代償率平均為0.42%,2010年僅為0.16%。 這一波巨浪沖擊,鑫信擔保也不能幸免。付樹兵告訴本報記者,自2011年8月~2012年年底,短短一年多的時間,鑫信擔保已經為客戶代償近4億元。 付樹兵說,2012年春節以來的日子,是他職業生涯中最艱難的時光,幾乎隔三差五就接到所擔保的中小型企業負責人跑路失蹤的消息。他沒有一天能睡個安穩覺。 足生堂老板跳海自殺被救起、飾家裝飾老板割腕自殺被救活、紅木家具廠資金鏈斷裂、力王起重機廠老板意外死亡……三年來,付樹兵的客戶中有十幾人死亡、30多人跑路,陷入困境而強撐著的則以百計。 “只要對方電話一關機,十有八九要壞事。”他說,“我這算是從天堂到地獄吧?但我還得活下去啊!我父母我妹妹的房子財產也都抵押進去了。但是心態要放平淡,以前輝煌,現在無非是到平地上了。要沒這個心態,我可能死得比他們(客戶)都早。” 銀行的角色 付樹兵總結說,他的客戶倒下的原因,除個別是因為企業老板吃喝嫖賭導致企業“非正常死亡”外,原因一是產業升級、結構調整導致的企業倒閉或被關閉;二是
“4萬億”經濟刺激計劃退潮,導致不少擴張中企業的資金鏈斷裂;三是企業互聯互保,壞的連累了好的;四是司法系統運行效率低下,導致企業之間的債務清算極
為緩慢,拖垮了不少企業。 2013年底,《第一財經日報》記者來到南京溧水博瑞特工藝品公司。五層樓的廠房嶄新明亮,但卻已經空空蕩蕩。該公司原來有近200名職工,年銷售額在5000萬元左右,2012年時還在盈利,但最終被一口氣憋住,資金鏈斷裂倒地。 該公司負責人吳某原是當地的成功人士,多年來專註搞實業,也沒什麽不良嗜好。但企業所受的打擊,幾乎將他的精神摧毀。“我都打聽了哪兒能賣腎。”他一邊說著,落下淚來。臨近中午,他捏著口袋里僅有的幾百元錢,邀請記者吃午飯,記者不忍而婉謝。 吳總告訴本報記者,2009年,“4萬億”計劃出臺後,多家銀行找上門來。有銀行當時發放貸款1600萬。2011年夏天,這筆款項被收回,不再續貸。 而此時,吳總正在著手建設新的工廠大樓,同時投資了一個農業項目,數千萬元的資金沈澱其中。在其他銀行采取類似做法後,吳某頓感資金吃緊,只好左右騰挪。 吳某告訴本報記者,當時一家大型國有銀行的負責人說,只要先把款還上,之後馬上可以續貸。但他好不容易湊齊了錢還上之後,銀行卻食言了,說必須重新找一家國有擔保公司擔保方可續貸。貸款由此斷掉。 被銀行抽貸的企業比比皆是。南京江寧區一家礦業企業負責人在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忍不住怒斥:“銀行錢多了就來動員企業貸款,錢少了就收回,根本不管企業死活。銀行是完成任務了,卻把企業搞死了!勸你上到三樓,它卻把梯子抽掉了。” 企業難做,越來越多的客戶倒下,擔保公司也遭池魚之殃。 南京市金融辦此前的一份文件分析稱,與銀行比,擔保機構處於絕對弱勢。在擔保風險的分擔上,銀行往往只要求權利而不願意承擔義務,即要求擔保機構承擔
100%的風險;在保證方式的選擇上,銀行往往是堅持有利於己的連帶責任保證方式,這樣就使擔保的風險完全集中到擔保機構,實際上變相加大了金融風險,同
時減弱了擔保機構解決中小企業融資難問題的能力。 但在壞賬壓頂的生死關頭,擔保公司也會“絕地反擊”:2013年年底,鑫信擔保起草了一封舉報信,直指曾經的合作銀行存在違法行為,卻將風險轉嫁給自己。 該舉報信列舉了5起案例,其中1起涉及南京洲洋建設公司法定代表人王高躍案。舉報信稱,2011年1月王高躍已經涉入刑事案件,而銀行在2011年4月仍對其放款500萬,且“此客戶是銀行高層推薦並要求擔保公司擔保的”。此後,鑫信擔保於2012年代償該款項。 在付樹兵看來,銀行最大的問題在於一旦發現風險苗頭,第一反應就是抽回貸款,把企業抽死也在所不惜,根本不考慮這個企業是否可能有救,是否只要通過努力就能渡過難關,或者實現重組。 百余案件積壓法院 處置資產,往往會面臨著巨大的折價。付樹兵告訴本報記者,在南京高淳,有一處規模比較大的酒店抵債給他,當時價值超過1000萬。現在為了獲得周轉資金,他只能忍痛逾400萬賣掉。 資產折價,原本是市場經濟中的正常情況,此時此地則體現為流動性折價。付樹兵雖然有些痛惜,但並不苦惱。真正使他陷入巨大苦悶的,是百余件案子積壓在法院,資金流動不起來。 企業倒閉之後,一般是擔保公司先向銀行代償企業貸款,然後擔保公司通過法院進一步向企業或企業主追償。2011~2012年年間,鑫信擔保已經有超過
100件案子在法院立案。但案件審理進程非常緩慢,形成了巨量資金的沈澱。目前通過法院強制執行回來的只有200多萬元;雙方自行調解,又去法院辦理交接
手續的有500萬~600萬元。這跟近4億的墊付資金形成了巨大反差。 “總的來看法律成本太高,達到標的額的15%~20%。現在進程緩慢,有的還沒有審理,有的審理了也得不到執行。”付樹兵說。 如南京華立發出租汽車有限公司案,南京市中級人民法院已於2012年12月18日終審判決,但時至今日,華立發借款本金及違約金共1000多萬仍未獲執行。 “鑫信擔保的自身運營包括風控本來沒太大問題,但是司法進程太緩慢把我拖死了。我已經代償了4個億,目前沈澱在法院那麽多,哪怕一半能追回來也有2個
億,我的公司還能運轉。但現在呢?鑫信一倒,600家企業受連累。如果按照平均3家聯保來計算,將會波及1800家企業。這背後是多少個家庭?”
相關公司:
數據來自 創業項目庫
作者:王培霖 | 編輯:liyanglin | 責編:寧詠微
劉漢等五人被執行死刑 遺言野心太大“我有罪”
來源: http://www.infzm.com/content/107808

2014年8月7日上午,湖北省高級人民法院在鹹寧市對劉漢、劉維等上訴案依法公開宣判,維持一審對劉漢、劉維的死刑判決。死刑判決將報請最高法院複核。 (新華社記者 謝環馳/圖)
新華網消息,2015年2月9日,經過最高人民法院核準,鹹寧市中級人民法院依法對犯組織、領導、參加黑社會性質組織罪、故意殺人罪等罪的罪犯劉漢、劉維、唐先兵、張東華、田先偉執行死刑。
最高人民法院複核認為,被告人劉漢、劉維組織、領導黑社會性質組織,組織實施故意殺人犯罪;被告人唐先兵、張東華、田先偉參加黑社會性質組織,直接實施故意殺人犯罪,唐先兵還實施故意傷害犯罪。
劉漢、劉維、唐先兵、張東華、田先偉主觀惡性極深,社會危害極大,犯罪性質極其惡劣,後果和罪行極其嚴重,均應依法懲處並數罪並罰。原審判決認定事實和適用法律正確、量刑適當、訴訟程序合法,依法核準劉漢、劉維、唐先兵、張東華、田先偉死刑。
鹹寧市中級人民法院遵照最高人民法院的執行死刑命令,將罪犯劉漢、劉維、唐先兵、張東華、田先偉驗明正身,押赴刑場,執行死刑。
劉漢遺言:野心太大,我有罪
在劉漢行刑前一天,經有關方面批準,2月8日下午,《楚天都市報》記者在鹹寧市看守所與劉漢進行了長達3小時40分鐘的談話。
從販運木材的小商人,到期貨市場的精明炒家,到聲名顯赫的億萬富豪,年近五旬之時,劉漢從人生的頂端跌入法網。
回顧命運起伏,劉漢總結說:“我這輩子就是想得到的太多,換句話說就是野心太大!”“我犯了很多錯,我沒有意識到事情的嚴重性、危害性,對企業對社會,我負有推卸不了的責任,我有罪!”
談話中,劉漢更願意回憶親人們的點點滴滴:早年擺小攤、含辛茹苦撫養兒女的母親;懂事、聽話的兒女們……
“如果重頭來過,你會選擇怎樣的生活?”對這樣的問題,劉漢似乎經過了深思:“只要能跟親人們生活在一起,能時時照顧他們,哪怕擺個小攤子,做點小生意,我也願意。”談話中,劉漢對企業家們、昔日生意夥伴們多次表達同樣的忠告:“一定要善待親人和朋友,要遵紀守法。”
“希望我的案子,能讓世人警醒!”這是劉漢留下的最後一句話。
10小時後,劉漢伏法。
遺言「我愛你」 海老藏痛哭照開工小林麻央乳癌離世 終年34歲
1 :
GS(14)@2017-06-25 09:31:39【1982-2017年】■日本前當紅女主播小林麻央因乳癌病逝,終年34歲。
日本前當紅女主播小林麻央去年承認患上乳癌,她與歌舞伎男星丈夫市川海老藏育有一對子女,成為她抗癌動力,惟她上月病情惡化,延至前晚於家中病逝,終年34歲,海老藏昨午開記者會交代太太死訊,透露太太的遺言是向他講「我愛你」。小林麻央於2014年發現左胸有硬塊進行檢查,同年10月證實患上乳癌,並已擴散至腋下淋巴,其後病情逐漸惡化至癌症第4期,癌細胞擴散到肺部與骨,但她仍堅強接受治療與病魔搏鬥。可惜麻央病情反覆,上月更癌病惡化再度入院,癌細胞不幸地擴散到下顎,上月底她出院返家,延至前晚於家人陪伴下病逝。
返家見最後一面
正忙於舞台劇《ABKAI石川五右衛門外伝》的海老藏未有因喪妻停工,昨早數度更新網誌,報告自己的工作情況,還留下「人生中流最多淚的一天」字句。而海老藏昨午於東京澀谷的演出場地開記者會交代太太死訊,現場逼滿約300名記者。海老藏穿着黑色西裝現身,面容憔悴,他透露前一晚公演完畢後,收到太太病情惡化的短訊後即趕回家,來得及見太太最後一面,麻央臨終前向他說一句「我愛你」便離世,海老藏邊說邊傷心流淚,更以雙手掩面。麻央離世遺下一對年幼子女,被問到仔女能否理解母親已離世,海老藏表示:「我以為他們知道,但亦可能不知道,今早他們仍睡在媽媽身邊,摸媽媽的臉,又搓媽媽的腳。」
■海老藏昨日憔悴現身記者會,灑淚交代太太死訊。
■麻央病逝,遺下與海老藏所生的一對年幼子女。
■麻央於本周二最後一次更新網誌。
入圍BBC百大女性
以主播身份入行的麻央,曾演出人氣日劇《Slow Dance》、《太陽之歌》等,因一次訪問認識海老藏,二人一見鍾情於2010年結婚,先後誕下大女麗禾與兒子勸玄。去年麻央向外承認患癌後,於9月開設網誌分享抗病經歷,直至本月20日的最後留言,她共分享了352篇文章,因積極抗病發放正能量,入圍BBC全球百大女性,她更不時記錄於抗病期間與一對子女的點滴。
■麻央與市川海老藏於2010年結為夫婦。
其4歲可愛囝囝勸玄已繼承爸爸衣鉢入行,將於7月首次踏上歌舞伎舞台,麻央於本月16日在網誌透露囝囝公演消息,字裏行間流露出對囝囝公演既擔心又期待,可惜她未能見證兒子踏上舞台的時刻留下遺憾。撰文:程芬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entertainment/art/20170624/200665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