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敗局】百思買兵敗中國,擬3億美元變賣資產徹底退場

http://www.iheima.com/thread-43399-1-1.html
在中國,百思買以兩個品牌運營消費電子零售,分別是「五星電器」和「百思買移動」。據稱,百思買將變賣在中國的資產,有望換回三億美元的收入。

據稱,百思買已經邀請了美銀美林作為自己的顧問,考慮如何處理中國以及海外市場的資產。除了中國之外,百思買在美國、加拿大和墨西哥等過也擁有連鎖店舖。

對於新聞媒體的求證,百思買公司方面並未證實或否認消息。

百思買目前是全世界規模最大的消費電子零售連鎖巨頭,2006年,百思買進入中國,不過在本土兩大實體零售巨頭——國美(微博)和蘇寧——的競爭壓力之下,百思買始終未能斬獲一席之地。

撤出中國對於百思買有利有弊。該公司可能失去中國這一快速增長的市場,不過百思買可以集中資源,全力固守美國市場。實際上,百思買的一些股東,之前一直在施壓,要求戰略撤回美國。

變賣中國資產,也將讓百思買獲得一筆可觀的現金,可以在更有發展前景的移動購物領域進行投資。

去年,百思買已經退出了歐洲市場。其在百思買歐洲公司所持的50%股份已出售給英國合作夥伴CarphoneWarehouse集團。

今年五月份,百思買公佈的季度財務業績超出了外界預期,分析師認為,新掌門人Hubert-Joly重振公司的努力,已經開始顯現成效。此人於2012年加盟百思買,然後開始大手筆重組,其消除了管理層冗餘,解僱了數百名員工,關閉了大批盈利不佳的店舖。

在中國的電子產品零售市場,國美和蘇寧的日子也不好過,這兩家傳統實體店賣場,正在面臨京東商城、淘寶天貓等網絡賣場的巨大壓力。

在若干年前,中國的消費者不願意在網上花費1000元以上的資金,購買手機、平板電腦、電視機等電器,認為風險太高。

不過,隨著網上購物在中國的火箭式發展以及快遞行業的完善,中國消費者正在形成網上購買電子和電器產品的消費習慣,他們普遍認為網上購買電子電器產品價格明顯優於傳統的實體賣場,另外也能獲得電子品牌較完善的售後服務。此外,中國還出現了一批只通過互聯網進行零售的電子品牌,這使得實體賣場,正在面臨被邊緣化的命運。

來源:騰訊科技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03560

住建部問計20市長 2015上海限購政策或"退場" 西峰

來源: http://xueqiu.com/1025819408/34656956

住建部問計20市長 2015上海限購政策或"退場"

2014-12-27 07:39中國經營報| 分享  掃描到手機

[摘要]在遼寧省原省長陳政高履新住建部之後的第一個新年,中國的房地產市場將迎來近8年來宏觀調控力度最弱的一個年頭。住房和城鄉建設部(下稱“住建部”)已將2015年房地產政策口徑確定為“保持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

住建部問計20市長

2015樓市行政調控“退場”

在遼寧省原省長陳政高履新住建部之後的第一個新年,中國的房地產市場將迎來近8年來宏觀調控力度最弱的一個年頭。住房和城鄉建設部(下稱“住建部”)已將2015年房地產政策口徑確定為“保持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

12月19日,全國住房和城鄉建設系統工作會議在北京召開,住建部部長陳政高在會議上表示,註意地區間的差異,跟蹤市場走勢,積極應對,主動作為,促進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對於具體的調控手段和措施並未提及,這在近年來頗為罕見。

在這樣的背景下,北京、上海、廣州、深圳四個特大型城市關於限購調整的“紅線”實際上已經不複存在。京滬穗深四城市極有可能在2015年3~5月,對包括限購政策在內的地方房地產調控政策進行調整和完善。

問計20個城市市長

“在房地產調控政策方面,從2014年的工作來看,部里面確實很多的聽取了來自地方一線的聲音、情況、意見、建議,這些對於2014年政策的調整,2015年政策大方向的把握,都是有很高價值的。”12月25日,接近住建部一位不願具名的人士稱。

多位地方住建系統負責人表示,就房地產市場的走勢、趨勢、政策的完善等問題,住建部多次與地方政府行政負責人、城鄉建設系統工作負責人溝通信息,聽取意見建議,其中很多有價值的意見建議均被住建部采納,對於完善樓市政策口徑和方向的科學性起到了積極作用。

記者了解到,截至目前,作為房地產調控主管部門的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已經與20個城市的市長就房地產市場、政策的有關情況進行了深入交流,聽取他們對當前房地產市場發展趨勢、市場現狀的判斷,以及針對性的意見和建議。

這20個城市既包括北京、上海、廣州、深圳這一類特大型城市,也包括杭州、三亞等房地產市場熱度較高,此前房地產價格控制壓力較大的城市。除此之外,也包括中西部地區的多個地市一級的城市。住建部系統通過這一方式,了解當前房地產市場區別化的表現,以對現行政策調整完善和未來政策方向的制定和把控提供參考依據。

“這些城市的市長反映了一些共性的問題,比如房地產市場發生了一些表現上的變化,成交期拉長、庫存加大,非一線、非特大型城市的房地產市場價格出現調整態勢等等,也反映了不同城市的針對性問題和特點。”前述住建部內部人士向記者表示。

實際上,上述來自市長的情況反映和意見建議,在完善2014年既有調控政策以及確定2015年房地產政策大方向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

行政幹預退場

2014年12月19日,全國住房和城鄉建設系統工作會議在北京召開。該會議一年一度在北京召開,通常會對住建部分職權領域內新一年度的工作任務進行部署,作為房地產行業的中央主管部門,歷年布置的新一年工作任務中,房地產調控都要占有相當大的篇幅。

“今年的情況不太一樣,陳政高部長布置的新一年工作當中,直接涉及房地產市場的內容很少,也很籠統,沒有提具體的政策措施,也沒有提具體的政策執行要求,跟住房有關的,主要布置的是保障性安居工程和棚戶區改造。”一位與會的地方城鄉建設廳官員告訴《中國經營報(博客,微博)》記者。

多位與會人士證實,陳政高對房地產市場布置的新一年工作主要是,準確把握市場運行中出現的新情況、新問題,註意地區間的差異,跟蹤市場走勢,積極應對,主動作為,促進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

上述與會地方城鄉建設廳官員告訴記者,陳政高布置2015年工作的講話部分約有4800字,直接涉及房地產的只有區區200於字,為近8年來最少的一次。這位官員自2003年以來,參加了歷年的全國建設系統工作會議、全國住房和城鄉建設系統工作會議。

與此同時,在新一年工作部署中,沒有出現任何具體的調控手段、調控政策要求。“控制房價”“限購”“限價”“限貸”等往年高頻出現的詞匯也都沒有出現。“我們的判斷是,除非出現逆轉性的房價上漲,2015年不會有新的行政手段或者政策,對房地產市場進行幹預。”一位地方建設廳官員向記者表示。

據新華社報道,陳政高日前表示,房地產市場供求狀況發生了一些變化,但房地產在國民經濟中的地位和作用沒有變。一方面,房地產業的走勢,受到宏觀經濟形勢的影響;另一方面,房地產的變化,在一定程度上也影響著整個經濟運行。

京滬穗深“紅線”解除

2014年由於房地產市場的迅速調整和宏觀調控主導思路的變化,全國絕大部分城市對既有限購政策進行了調整。截至2014年11月底,仍在執行限購政策的城市只剩下北京、上海、廣州、深圳和三亞五個城市。

2013年年底,在布置2014年房地產市場主要工作時,時任住建部部長的姜偉新提出了區別化調控的思路,即庫存過大的城市,要千方百計去庫存;房價控制壓力較大的城市,要嚴格落實中央政府的調控政策。其中,北京、上海、廣州、深圳四個城市,被點名從嚴調控——從嚴執行限購等措施。

也正因如此,即便四個特大型城市房地產市場出現調整態勢,且全國絕大多數城市均取消了限購政策,京滬穗深四城市的限購政策也仍未取消。實質上,2013年年底確定的“區別化調控”思路,形成了對這四個城市的“紅線”。

“如果按照這個邏輯,2015年,這個紅線也就不存在了。所以,京滬穗深四個城市是否調整限購政策,就看本地政府對房地產市場走勢的判斷了。實際上,住建部把皮球踢給了四個城市的地方政府。”

北京市房地產協會秘書長陳誌日前在一個業內交流會上表示,他個人判斷,在2015年3~5月份,北京市政府有可能對包括限購政策在內的本地調控政策進行完善和調整。

此前,圍繞滿足改善型購房需求,北京市政府多次接到市場人士的建議,將現有限購政策社保繳納年限、納稅年限由連續5年調整為連續3年或2年;同時,也有建議,通過“賣三還一”“賣二還一”即對持有多套住房的家庭,允許其賣掉三套或者兩套房屋,換取一個新購房屋的購房資格等政策。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25460

開發工銀將退場 凱基銀行扛起獲利重任 開發金轉型商銀 完成最關鍵拼圖

2015-04-20  TWM
 
 

 

辜仲為了完成開發金轉型的大夢,近年展開一連串組織改造計畫,除了購併萬泰銀行,加強消費金融業務,如今,台灣最老牌工業銀行——開發工銀也將退場,集團逐步轉型為以商業銀行為主體的營運模式。

撰文‧梁任瑋

「二○○八年金融海嘯過後,是讓開發金控大股東辜仲,認真思考轉型商業銀行的關鍵。」一位中華開發金控(以下簡稱開發金)前主管透露,就在辜仲入主開發金整整十年之後,終於,開發金一步邁入關鍵的轉型期,宣告從工業銀行轉入商業銀行市場。

在一九九○年代的台灣投資界,開發金旗下的中華開發工業銀行(以下簡稱開發工銀)曾經是響亮的金字招牌,包括台北一○一前董事長胡定吾、聚鼎科技董事張忠本等,都是早期開發工銀培養出來的台灣金融投資人才,只要待過開發工銀投資部,等同於一張「就業保證」,成為許多券商、投資公司爭搶的人才。

到了劉泰英掌權時期,開發工銀更因為國民黨黨營事業色彩,而具有呼風喚雨的影響力。其後,隨著政黨輪替,○四年由中信辜仲入主,台灣投資環境也逐漸萎縮,開發工銀的直投部門規模不但變小,未來甚至要轉型為AMC(金融資產管理公司),看在外人眼中頗有感嘆。

「他想做的是成為摩根士丹利一樣的投資銀行,也因此,近十年投入大量資源購併券商;但金融海嘯後,讓他不得不面對現實,工業銀行業急速萎縮,而且作為一家金控不能偏重在券商業務,導致獲利來源的不穩定性太高。」這位開發金前主管表示。

因此,辜仲痛定思痛,決定大刀闊斧轉型。開發金去年九月購併萬泰銀行後,隨即展開一連串組織改造計畫,萬泰銀行更名為凱基銀行後,將在今年五月增資三八○億元,加上原資本額一九○億元,股本躍升至五七○億元,晉升為中大型銀行。

首部曲:合併大華證券

結合銀行業務發揮綜效

另外,開發工銀更加速轉型。金管會一聲令下,預計在一六年九月中之前繳回工業銀行執照,未來六年內也將逐步降低「直接投資」部位,由目前七百億元降至三百億元,以增加財務槓桿空間。意味著這家一九五九年成立的工業銀行,將正式轉型為商業銀行。

根據開發金規畫,為了提升凱基銀行的資本適足率,開發工銀預定今年五月一日,將屬於商銀相關業務的資產與負債,概括讓與凱基銀行,將減資三六○億元上繳開發金控,作為開發金控對凱基銀增資的主要資金來源;開發金預計對凱基銀行增資三八○億元,作為凱基銀支付給開發工銀的移轉對價。交易完成後,凱基銀總資產將超過五千五百億元,明年起,凱基銀行將成為開發金主要的獲利來源。

這消息或許不令人意外,但也凸顯台灣的工業銀行,長久以來受到兩個限制,一是無法吸收一般大眾的存款,自有資金比率高,直接投資沒有槓桿空間;另一個是無法經營商業銀行的業務,獲利來源顯得局限,從開發金過去幾年的營運績效不佳就可看出困境。

「凱基銀行就是銜接開發金轉型的橋樑。」港商野村證券台灣區研究部前主管王嘉樞表示,凱基銀行未來勢必得扛起過去開發工銀的貢獻,如何適度運用凱基銀行與凱基證券結合後的綜效發揮,將是開發金控轉型成功與否的觀察重點。

王嘉樞指出,凱基銀行的前身萬泰銀行原本是一家獨立小銀行,資源並不多;併入開發金後,除了開發工銀原本企金的業務可以互補,凱基證券是台灣第二大券商,旗下二十萬名證券存款戶,若可從其他銀行轉至凱基銀行,對於降低資金成本、提高利差應有幫助。

事實上,早在一二年,凱基證券合併大華證券,就已吹起開發三階段轉型的首部曲;今年第二階段是透過萬泰銀行更名為凱基銀行,將開發工銀業務釋出給凱基銀行,替開發工銀退場鋪路。

二部曲:吃下萬泰銀

改名凱基銀 要提升ROE 美系外資券商分析師指出,開發金吃萬泰銀的第一步就做得不錯,由於只付了一倍的股價淨值比,不算太高;儘管日前人事整合傳出紛擾,但萬泰銀的不良資產已大致清理乾淨,都是開發金接手後的利基。

另一部分,過去開發工銀營運模式單純,財務槓桿效率低,進而拖累資金運用效率,使得開發金的股東權益報酬率(ROE) 低於同業平均,而影響其評價;在與凱基銀行合併後,將提升開發金整體的ROE。由於凱基銀行過去受限資本額相對不大,業務推展動能薄弱;未來在開發金控資本移轉挹注下,可以發揮商業銀行更高的槓桿效益。

根據去年財報,凱基銀行的消費金融仍占獲利近五成,未來在資本額擴大的前提下,搭配景氣仍溫和向上,凱基銀行的放款業務勢必會再成長。

三部曲:創投基金管理

工銀將退場 接手直接投資最後,開發金轉型的第三階段是將開發工銀轄下的「直接投資事業群」業務轉換為「創投基金管理公司」(GP/General Partners),這主要是因應開發工銀退場後,直接投資金額將從七百億元降至三百億元。

根據開發金財報,開發工銀直接投資標的以消費性產品及服務業為最大宗,占比約三成;其次為工業及製造業,其中曾經讓開發工銀獲利頗豐的台積電持股比率已相當低。但一四年開發工銀直接投資業務稅前獲利貢獻仍達四十九.八億元,占開發工銀全年獲利五八%;一五年獲利來源主要還是靠處分直接投資,以開發工銀直接投資帳上至去年第三季未實現利益還有六十四億元來看,應該還是遊刃有餘。

不過,創投基金管理模式需要時間做出績效,也必須花費更多心力,才能對外籌集更多資金。因此,去年開始,開發工銀就已持續發行五檔私募股權基金,並籌設另一檔創投私募基金,對外募了二五○億元。

「開發工銀這兩、三年最大的轉變,就是學習放下身段。」開發金發言人張立人表示,為了獲得投資人青睞,開發金將從過去直接投資較為強勢的姿態,轉化站在客戶立場著想的服務業角色。

此外,開發金也積極爭取外資機構認同,但根據已接觸的外資法人認為,開發金仍需要令投資人更興奮的故事與利多題材支撐。王嘉樞表示,以開發金目前ROE僅七%,要追上一線金控的一○%至一五%以上的水準,除了將閒置資金作更有效率的運用,獲利模式要更穩定,不要受景氣波動影響,才會更得到市場肯定。

開發金轉型 得靠三大引擎互補

── 開發金組織架構

開發金

成立:2001年

董事長:陳木在

資本額:1534億元

凱基銀行(原萬泰銀行)

成立:1992年

董事長:魏寶生

資本額:570億元(增資後)

主要業務:消金、企金

凱基證券

成立:1997年

董事長:許道義

資本額:460億元

主要業務:證券經紀、承銷

開發工銀

成立:1959年

董事長:張家祝

資本額:206億元(減資後)主要業務:企業融資、 直接投資未來企業融資業務將轉給凱基銀行;直接投資業務將轉換為「創投基金管理公司」。

工業銀行vs.商業銀行差異

工業銀行 商業銀行

目的 協助生產事業轉型,並進行直接投資 對企業及民眾提供存款及消費性貸款分行數 不得超過10家 只要金管會許可,並無限制最低資本額 200億元 100億元資金來源 發行金融債券、法人存款 個人、企業存款主要收入 投資收益、利息收入 利息收入

整理:梁任瑋

凱基證券 開發金的金雞母開發金控即將轉型為商業銀行步入新的里程碑,在旗下成員之中,不得不提的就是由開發金大股東辜仲創立的凱基證券,在去年證券商承銷業績排名亮麗,不管承銷金額或件數,均拿下市場龍頭寶座。

凱基證券去年營收155.8億元,稅前獲利36.1億元,其中承銷部門貢獻卓著,凱基承銷件數高達48件,總承銷金額287.25億元,比第二名富邦證券的117.08億元高出一倍多。

亮麗成績背後,其實是一場場貼身肉搏戰。

據了解,凱基證券在合併以承銷見長的大華證券之後,如虎添翼;加上近年從外資圈找來麥格理資本證券前分析師呂穎彰、劉明龍等人,分別擔綱研究部主管與半導體產業分析師,再加上對蘋果供應鏈相當熟稔的郭明錡,提供承銷團隊相當扎實的產業研究資源,皆有助於爭取發行公司在選擇承銷商辦理初次上市櫃及推薦興櫃掛牌時,有較大優勢。

凱基證券不僅扮演開發金控金雞母的角色,在海外布局也有舉足輕重的地位,在三大獲利引擎承銷、經紀、債券均衡發展下,將領銜開發金打南下亞洲盃,希望延續過去10年在東南亞累積的成功在地化經驗,發揮集團最大綜效。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40680

“商品之王”嘉能可持續反彈 “雷曼式危機”退場?

來源: http://www.yicai.com/news/2015/10/4693862.html

“商品之王”嘉能可持續反彈 “雷曼式危機”退場?

一財網 周艾琳 2015-10-07 20:22:00

“大宗商品超級熊市”中的嘉能可是否能真正自保?“雷曼式危機”一說究竟靠譜嗎?

在倫敦、香港上市的商品巨頭嘉能可(Glencore)一周以來的股價走勢令人瞠目結舌:先是在9月29日收盤暴跌近30%,創歷史最大跌幅,引發“大宗商品的雷曼時刻”恐慌。隨著公司的頻頻發動“公關閃電戰”(communications blitz)、力保公司無違約風險,嘉能可股價隨後便絕地反擊,在兩地紛紛收複暴跌當日的全部跌幅。值得註意的是,“大宗商品超級熊市”中的嘉能可是否能真正自保?“雷曼式危機”一說究竟靠譜嗎?

“盡管大宗商品價格已經跌了很多,也未必見底,但‘雷曼式危機’的說法有些誇大。雖然交易部門龐大,但從本質而言嘉能可仍是家貿易公司,大宗商品與金融資產的屬性還不完全一樣,至少傳染性沒那麽強。” 東證期貨原油分析師金曉告訴《第一財經日報》。

當前,投資者最為擔心的就是嘉能可的債券評級降級風險(當前為投資級),因此嘉能可也於6日發表聲明,“信用評級下調不會為公司帶來致命打擊,公司為此負擔的代價不大(modest cost)。”截至10月6日北京時間20點05分,嘉能可股價為124.75便士,較上一交易日漲幅達5.58%。

“雷曼式危機”或誇大

在市場極度恐慌之際,嘉能可的連續維穩聲明起到了不小的作用。

本周二,嘉能可指出,信用評級下調所帶來的成本不大。“如果連降兩級至投機級(又稱“垃圾級”),當前嘉能可價值45億美元的公司債收益率或上升1.25個百分點,年化成本約增加5600萬美元。此外,180億美元的短期貸款沒有附加條件,可以展期。”

此前,投資者普遍擔憂,若大宗商品價格急劇下跌,這將導致嘉能可龐大的相關債務遭受信用降級,最終將使得其交易部門破產。金融評論網站Zerohedge此前認為,一旦嘉能可破產就可能觸發“大宗商品的雷曼時刻”。屆時,嘉能可所有礦產都將被封存,這會導致大量的抵押品不足利潤暴跌,與當年雷曼兄弟的遭遇如出一轍。

不過,嘉能可的上述“危機公關”從上周起便頻頻出現,其積極效果也直接反映在了股價上。本周一,《每日電訊報》稱,來自新加坡的主權基金、日本交易所和一家加拿大養老基金可能購買嘉能可農業業務一部分股份。受該消息刺激,嘉能可港股股價於6日一度暴漲72%,刷新8月末以來新高。倫敦上市的嘉能可股價周一大漲21.5%至115便士。

然而市場情緒顯示,眾多投資者仍對嘉能可的交易部門持懷疑態度,由於其長期信息不透明、作風神秘,被各界稱為“黑箱”(black box),也被認為風險難以預計。

對此,嘉能可負責煤炭業務的主管Peter Freyberg也現身說法。“沒有什麽神秘的,我們的交易部門是一個全球物流網絡,通過捕捉套利機會(arbitrage)來盈利,並最終將實體大宗商品移交到到全球工業客戶手中。”

Peter Freyberg稱,交易部門的套利形式多樣,包括全球不同地區同種產品的價差套利。“嘉能可在貨源、運輸、儲存、保險、金融、風險管理方面存在規模經濟優勢,且公司成功經歷了超過40多年的大宗商品周期。”

Peter Freyberg也表示,在經營和財務方面,公司業務都十分強勁,現金流為正、流動性充沛,且不存在債務違約問題。

值得註意的是,德意誌銀行分析師也在上周五致客戶的報告中對嘉能可的狀況做出了簡要分析,其認為嘉能可或許會面臨困境,但似乎並不能被描述為“下一個雷曼”。

該分析師表示,(上周一)嘉能可股價一度暴跌30%,之後股價反彈。“嘉能可是下一個雷曼兄弟”的預測,可能是投資者對嘉能可股價暴跌感到最困惑的部分。嘉能可確實有一個強勁的交易部門,不過其他方面卻很薄弱。雷曼曾用11位數的回購交易掩蓋其資產負債表的狀況,而嘉能可並沒有這樣做。雷曼依賴隔夜資金,而嘉能可並不依賴。通過對標普500指數當前的構成股票分析發現,自2008年9月份以來,股票單日下跌30%的情況差不多發生了50次,這些股票包括道富銀行、Netflix、時代華納有線和Fossil Group。此外,160家公司的債務股本比要高於嘉能可今年預計的83%,不過只有嘉能可引發了觸發“雷曼時刻”的猜測。

最大風險或源於大宗商品定價環境

其實,對於如嘉能可等大宗商品公司而言,終極風險仍來源於這場不知何時見底的“商品熊市”。

今年上半年,嘉能可交易部門的經調整後收益達11億美元,占到同期公司總收益的76%。今年大宗商品價格暴跌,這也使得嘉能可遭遇重創。該公司表示,2015年上半年,其未對沖的金屬商品敞口大約錄得了2億美元的賬面損失。

數據顯示,嘉能可的動力煤出貨量位居全球第一,是全球最大銅供應商,其在石油、谷物以及鋁等市場上也占據可觀地位。然而,隨著全球複蘇乏力、中國經濟放緩,大宗商品需求端承壓。中國當前是全球主要自然資源的最大需求方。

Peter Freyberg表示,“嘉能可等其他資源型企業所面臨的最大挑戰是當前的商品定價環境。煤炭價格暴跌對嘉能可造成重大打擊,供過於求、中國需求放緩、對更清潔燃料的需求上升都是主要原因。”他表示,全球煤炭市場仍在再平衡的過程之中,中國煤炭需求弱於預期。

他也同時認為,當前越來越多積極分子鼓動基金經理和銀行拋棄煤炭投資。 “這種做法根本上忽略了全球能源基本面,經濟增長和發展仍然需要相關資能源支持。”

不過,Peter Freyberg也提及了一個正面因素——根據國際能源署(IEA)的預測,韓國、印度、日本、越南等經濟體的商品需求仍然強勁,全球能源需求將在今後25年上升37%。

編輯:王樂

更多精彩內容
關註第一財經網微信號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63376

難題解方》政府要做的,不只是讓學校退場就好 化解高等教育危機 可從三大方向著手

2015-12-14  TWM

若想讓台灣的高等教育恢復競爭力,需要長期結構性的改造。但面對眼前的少子化現象,至少可從放寬管制、公開資訊、增加學生選擇性以及宏觀調控人力產出等下手。

國內各大學院校將在二○一六年,面臨新生數減少兩萬人以上的「招生懸崖」;過了這道懸崖,前方仍有許多陡峭向下的山谷守候,一直要到二五年,台灣十八歲青年數降至二十萬人左右,人口結構才能暫時維持均衡。

面對持續性的少子化危機,如何用合理的方式,縮減供過於求的大學校數與招生名額,除了「減量」之外,政府更應利用這次轉型契機,調整台灣高等教育長期的退化與失能問題。

針對迫在眉睫的「大學退場」問題,教育部顯然已決定借助「看不見的手」之力,讓招不到學生的私校,自行被市場機制淘汰;而自由公平的競爭環境,無疑是市場機制發揮功能的前提。

解方一:放寬大學管制

辦學更有特色 形成良性競爭政大校長周行一就建議,教育部不妨放寬管制範圍,在不違反法令及公益的前提下,開放私校擁有規畫辦學形式、收費標準,甚至招生名額的自由;如 此一來,私校辦學得以更接近「多元」、「特色」、「自由化」的目標;假如出現類似美國常春藤聯盟的優秀私校,也能間接刺激公立學校進步。

「美國最有名的創業學校巴布森學院(Babson College)、強調實務的柯林學院(Collin College)規模都不大,卻因為辦出特色,成為全球效法的對象。」台科大校長廖慶榮也呼應周行一觀點,認為官方一旦放寬對教學內容、學費的管制,不但 能夠讓體質不佳的學校退場,更可能發掘出更多特色學校。

此外,公開透明的資訊,是讓市場機制得以順暢運作的另一項重要因素。

解方二:公開校務資訊

選校系有依據 避免學生踩雷除了十二月初首度公布的大專校院系所的註冊率,「教育部若要將決定大學存亡的責任交到學生手上,至少應該公布財務狀況、專任教師數量、生師 比、學生畢業率、畢業生升學就業狀況等資訊。」中正大學傳播系副教授管中祥指出。立委鄭麗君也主張,教育部若無法主導大學整併,就應要求學校公開校務資 訊,接受公眾課責。

公開校務資訊,可讓學生挑選校系前有足夠的判斷依據,一方面能避免學生踩到「地雷」,挑到岌岌可危的校系就讀;另一方面,也讓沒有市場競爭力的校系,在市場自然淘汰下,被迫退場或轉型。

而讓高中高職生畢業後,擁有更多發展的可能,而非「無條件升學」,才算是真正落實「自由選擇」精神。

解方三:宏觀調整人力培育就業後再進修 縮小產學落差二十年前,教改團體發動四一○大遊行的一項訴求,就是「打倒升學主義」;不過事隔多年,「惟有讀書高」這句話,依舊像是圈住台灣人思想的緊箍 咒。管中祥分析,台灣過去缺乏對專業技術人員的尊重,近年技職教育陸續出現成功案例,稍稍扭轉社會氛圍,但整體而言,升學至上的想法,仍然沒有改變。

「理想狀態下,高職生畢業後應該有七成直接就業,三成升學,但台灣的高職生,大概有九成繼續升學。」台科大校長廖慶榮分析,由於多數高職生仍以升學為第一 優先,原本屬於技職體系的高職,也因升學表現而產生「明星高職」與「一般高職」的分類,幾乎與普通高中系統沒有差別。

廖慶榮建議,既然「明星高職高中化」已是事實,教育部不妨將高職教育分為「升學型」與「就業型」兩種學程;升學型職校重視基礎學科,就業型職校主攻實務技 術。針對選擇就業的高職生,政府應該提供健全的回流教育管道,一方面可以縮小「產學落差」,同時也讓技職科大的學生來源,得以更加多元。

除了讓需求端的學生擁有更多選擇之外,站在供給面的政府也應思考,台灣未來的產業結構發展,究竟需要什麼樣的人力資源?

「我們應該先釐清,大學的本質是什麼?如果把它看成基礎知識、通識性的教育,我贊成所有人都讀大學。但如果它的目的是培養專長、準備就業,政府應該有宏觀調控的機制,決定我們要什麼、不要什麼。」高教工會理事長、政大勞工所教授劉梅君說。

輔大社會系教授戴伯芬說,儘管大學系所的彈性調整,無論如何都難以追上產業變遷速度,但政府至少可透過跨部門合作預判趨勢,調節人才供給,目前教育部已停止開放新設餐飲管理系所,未來也可以更加積極,鼓勵大學投入長照護理等新興產業。

少子化造成的大學倒閉壓力,就像是浮出水面的冰山。想改善高等教育現狀,該做的,絕非只有刪減名額而已。

撰文 / 鄭閔聲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74645

可續抱?該退場?看3大訊號就知道 買賣指標》基本面變差、股票變貴就是賣點!

2016-04-25  TWM

市場對於成長股的獲利表現「很敏感」,往往財報數字公布後,股價立馬反映,獲利亮眼者,會讓股價上天堂,不如預期的,股票就等著住套房;因此對於懷抱著賺錢美夢 買進成長股的人來說,持股該續抱?還是華麗退場?持續檢視三個指標顯得格外重要。

本益比搭配EPS成長

賣在趨勢成長力道消失時

即使是長線趨勢看好的公司,難免會有單月營收成長率下滑,造成股價拉回修正,或者出現震盪走勢的時候;投資人是該拉回買進、持股續抱,還是停利、減碼,最好先擬定策略,才能提高投資勝率。

「其實只要基本面變差、股票變貴就是賣點!」財報狗創辦人吳敏哲(Jeff)、知名市場專家孫慶龍、投資達人謝晨彥不約而同強調。投資人該如何拿捏時機點?專家們提出三大指標進行追蹤。

股價漲幅過高、乖離過大時,都會出現拉回整理,因此投資成長股最保險的作法是,先釐清股價目前是否超過合理範圍,本益比多少才合理?由於每個產業屬性不盡相同,一般的說法是:買在本益比十倍以下,賣在本益比二十倍以上。

只是,不同產業享有的本益比不盡相同,像生技股的醫材、保健食品股等,市場認同的本益比很多都高達二十、三十倍,甚至更高;但像半導體設備股,市場給予合理的本益比在十五倍左右。而景氣循環股如半導體、面板業,則無法以本益比衡量。

Jeff強調,在評估本益比前,除了與同業比較外,最好還要搭配觀察公司稅後EPS(每股純益)的成長率。因為不是所有的本益比偏低都是股票買點,但本益比變高就一定是賣點,必須搭配公司未來的獲利究竟是持續成長,還是由盛轉衰。

評估本益比高低 觀察獲利成長性以宏達電在二○一一年四月創下一千三百元天價為例,當年五月股價開始狂摔,跌至十二月時,股價已經來到五百元以下,本益比只剩六倍,股價看似「便宜」,然而對照隔年股價剩三百元、目前百元不到來看,根本還在半山腰;重點就在於,當時宏達電正處於「獲利快速衰退」的階段,因此即使本益比短暫偏低,還是不能投資。

再以連鎖餐飲龍頭王品為例,一四年第二季稅後EPS首次出現衰退,從前一季每股賺四元,大幅減少到二.八三元,然後一路像坐溜滑梯往下走,到一五年第三季出現單季虧損,基本面出現警訊顯而易見;股價也從當年的最高點四九七元,不斷崩跌到目前的一四○元左右。因此投資人若能掌握公司獲利反轉的時間點,就能擺脫當初市場樂觀給予餐飲通路二十五至三十五倍本益比的迷思,躲過股價大修正的命運。

相反的,當公司獲利持續成長,即使本益比短暫偏高,但眼光放遠,以未來獲利計算,本益比反而降低,還是可以加碼或持股續抱。

例如車用電子股同致,一五年第四季單季稅後EPS為三.三三元,創下新高,較一四年同期的一.七五元近倍數成長,全年稅後EPS也從一四年的五.七六元,大幅提升至九.三九元的新紀錄;即使目前股價高掛五百多元,但外資券商還是高喊六百元目標價。這就是典型獲利成長性大增、本益比跟著水漲船高的例子。但投資人要留意,萬一公司的成長性不再,市場就會立刻給予無情地修正。

關於本益比的評估準則,Jeff整理出稅後EPS成長率與合理本益比的對照表。假設稅後EPS以一○%的速度成長,合理本益比就是十二倍,一五%就是十五倍,三○%就是二十五倍,以此類推。而這裡的稅後EPS,最好是以未來三年的成長率預測最準確。至於該如何預測?就必須深入了解公司所屬的產業與競爭優勢,或參考法人研究報告。

從同致股價一百多元就長抱至今的瑞展產經董事長陳忠瑞指出,目前仍持續看好倒車雷達將成為汽車的標準配備,就算短線股價回檔二○%,他也會尋找長線加碼點;不過一旦產品開始普及化,且沒有新的殺手級應用,公司獲利就有下滑風險,屆時就該賣出股票。

月營收年增率

長、短天期出現死亡交叉

就可準備脫手

另外,投資人亦可從「月營收年增率連二降」,或是長天期(十二個月累計營收年增率)與短天期(三個月累計營收年增率)出現死亡交叉時,視為長線基本面轉壞的賣出訊號。

以聯發科為例,近三個月累計營收年增率自一四年三月開始從高點反轉,並持續下跌,至年中還摜破近十二個月累計營收年增率,形成死亡交叉,透露成長力道不如過往。而股價早在五月就從上升軌道轉為高檔整理,並在九月轉為急殺。由此可見,只要基本面營收的增幅動能減緩,上漲動能就難以為繼。

聯發科營收在一五年開始出現明顯減少,第一季年增率只有小幅成長三%,遠不如一四年全年的年增率五七%,股價在年初反彈至五百元附近,形成第二個高點的逃命波後,下跌速度更快,一六年二月還一度跌破二百元關卡。

因此投資人原本看好的成長股,當營收出現年增率趨緩,甚至衰退時,就該果斷停利出場。

相反的,當長短天期營收年增率出現向上的「黃金交叉」時,代表公司營收顯著成長,反而值得伺機找買點。

大股東持股與可轉債

從中判斷心態多空 與對未來股價預期觀察上市櫃公司董監大幅增減持股,須搭配基本面與股價相對位置來看,當成長股大漲過後來到相對高檔,董監事開始大幅轉讓持股時,暗示大股東心態開始趨於保守,宜提防漲多修正;尤其當股票不斷由大股東手中流到散戶時,更要提高警覺。

例如一五年上半年豐泰形勢大好,股價在短短三個多月,漲幅高達一三○%,一度來到二百元附近;但四月中旬一則「大股東申報轉讓七千張」的消息一出,代表大股東心態開始趨於保守,並想進一步冷卻股價。

即使市場對豐泰長線獲利仍然看好,但市場還是擔心籌碼鬆動,股價從上漲轉為下跌,六月時創下波段低點一三八.五元,拉回幅度近三成。此時投資人若懂得觀察籌碼面變化,率先減碼因應,就可避開修正波。

可轉債價格高於行情 顯示信心足另外,公司發行的可轉換公司債(CB),也可以推敲公司派的企圖心與市場反應。一般來說,可轉債可拆成債券和選擇權兩個投資工具;特定人偏好選擇權部分,所付出的代價只有總金額的五%至一○%,未來一旦可轉債價格上漲,獲利都是倍數起跳,而且跌破一百元票面機會不大(除非公司發生危機,有償債疑慮)。在「風險有限,獲利無限」的利益驅使下,往往成為大股東的「囊中物」。

另外從發行可轉債的條件,還可推敲大股東對未來股價的預期。一般來說,可轉債大多是溢價發行,轉換價高於市價一成以上者,通常代表認購的特定人對股價充滿信心。

以電動車大廠特斯拉供應鏈之一的F-貿聯為例,今年一月二十七日,雖然全球籠罩在中國經濟不佳和美國升息的陰影,仍完成六千萬美元海外可轉換公司債訂價,轉換價格為一七九.四元,以當時股價一五六元計算,轉換溢價達一五%,顯示公司與市場人士都看好後市。

果不其然,隨後在特斯拉平價豪華轎車Model 3預購熱烈消息的帶動下,F-貿聯股價大漲至二百元以上,短線漲幅高達三成,可見從可轉債也可看出大股東的心態,作為加減碼的領先指標。

撰文 / 林心怡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93572

估值一年縮水95%,為什麽智能手表鼻祖退場如此黯淡?

來源: http://www.iheima.com/zixun/2016/1220/160424.shtml

估值一年縮水95%,為什麽智能手表鼻祖退場如此黯淡?
峰瑞資本 峰瑞資本

估值一年縮水95%,為什麽智能手表鼻祖退場如此黯淡?

如果矽谷的傳奇可以信以為真,那麽 Eric Migicovsky 應該已經嗨翻了。不管怎麽說,他失敗了。

本文由峰瑞資本(微信ID:freesvc)授權i黑馬發布。

這是一個 30 歲的創業者在矽谷的經典失敗故事。從選跑道,踩坑,入不敷出,考慮裁員,到最後決定被收購,每一步都像在刀尖上跳舞。見過千千萬萬創業者,沒有誰能雄心勃勃又從不沮喪,向所有人保證此刻的狀況好到令人放心。

還是那句話,大部分初創企業都會失敗,但重要的是,你選擇創造了一些獨一無二的東西。

手機已經是目前公認的一個移動設備,對每個人來說是否還需要另外一個新的移動設備?它能提供哪些區別手機的功能?這才能有獨特的市場位置或用戶價值在。

很顯然現在的智能手表里,不管是 Apple Watch 還是 Pebble,都沒能提供一個殺手級的功能,把自己成功地區別於手機之外。目前僅僅能找到的一元功能也只是單獨針對運動這個場景,這只是一個單一的技術點,不足以引爆市場。用戶必須對產品有強大的需求才會去買。比如手機與 PC 相比的移動性,便攜性,手表和手機相比能有哪些獨特價值呢?

現階段看來,這些附加價值並不大,除了運動,監測心率等這兩點。消息提醒也一般。我認為未來手表要占據位置,一定是它在一些新的科技領域或者是新的技術點上達到了某些突破。比如能隨時測血糖,血壓等人體各項關鍵指標,甚至報警。但現在傳感器技術還暫時達不到。

所以未來如果手表在技術上有例如上述的突破,手表市場才會迎來爆發,至少能很大程度上彌補手機的不足。

曾與 Apple Watch 爭鋒的智能手表鼻祖,從 0 到 1 再到 0 的全過程

如果矽谷的傳奇可以信以為真,那麽 Eric Migicovsky 應該已經嗨翻了。不管怎麽說,他失敗了。

在過去的九年里,他夜以繼日地打造出 Pebble —— 這是一家他 21 歲在荷蘭的 Delft 留學時創立的智能手表公司。他的創業道路具有獨特的傳奇性:掙紮地從 YCombinator 里起步,成為眾籌英雄和平臺建造者,最後賣出了兩百多萬只智能手表。

聽上去很多,但實際上還不夠。Pebble 並沒有盈利,在看得到的未來也不會再有。

12 月 6 日 Migicovsky 將 Pebble 包括知識產權的核心資產賣給了 Fitbit,傳言 Fitbit 會雇回 40% 的 Pebble 員工。在 30 歲這年,他第一次面臨著成人後頭銜里沒有寫著 CEO 的日子。而在一個瘋狂追捧失敗的文化中,他也獲得了終極資格認證:一家潰敗並倒閉的創業公司。

但他並沒有嗨翻。

他也沒有悶悶不樂。當我(作者:Steven Levy)上周與這位瘦高個(他有 1 米 8)留著胡子的加拿大人在 Palo Alto 的餐館見面時,Migicovsky 還是那個愉快並樂於思考的小夥子,就像在更欣欣向榮的時期里認識的那個他一樣,盡管我們這次的談話帶著一些非同尋常的嚴肅。

111

▲ Eric Migicovsky.

畢竟,那天正是 Pebble 和 Fitbit 達成協議的日子。

Migicovsky 同意來見我,因為我已經斷斷續續地記錄下了這家公司的成長歷程。我在他還是 Y Combinator 里一家孤獨的硬件創業公司時就采訪了他,他是 2011 冬季那批進入的(他的公司當時叫做 Alerta,手表取名為 InPulse)。在過去的兩年中,Backchannel 多次訪問他們,並寫作了名為《Pebble 歷險記》的系列文章。

2014 年 9 月,當蘋果發布了智能手表的第二天我與他約見,Migicovsky 說 Pebble 將受益於市場對於可穿戴產品的認可。我還看過一個早期版本 —— 非常酷的 Swatch 式的 Pebble Time Round 。

今年早些時候,我很興奮地看到 Pebble 將產品線擴展到無屏設備,你可以掛在鑰匙鏈上播放音樂,同時記錄跑步數據。(它也可以運行 Amazon Alexa 軟件,根據聲音指令完成上千種任務)。當我在安排這次訪談時 —— 有報告已經透漏了這次收購的消息 —— 他很明確地說出我暗自計劃的:這將會是我書寫的 Pebble 的最後一次歷險。

“有如冒險般的” 也許還只是描述 Pebble 這一年較為善意的詞。2016 年是從危機開始的。

在這年之前,這個一度盈利的公司開始進入財政紅色預警,在 2015 年下半年沒有完成銷售目標。Pebble 之後再也沒有盈利過。在 2016 年 4 月,正當他們從擁擠的 Palo Alto 總部搬進寬敞明亮,位於 Redwood 城的新辦公樓時,Migicovsky 裁掉了 1/4 的員工,約 160 人。他們樂觀地租下了兩層樓,現在只用了一層。

事實證明,Pebble 和 Apple 都對可穿戴市場做出了誤判。手腕上的 iPhone 這個概念並沒被大眾接受。腕部設備最火的應用就是健身。

喜歡運動的人覺得可以戴在手上記錄跑步和生理數據很有用。Apple 關註的時尚,Pebble 關註的效率,以及其它第三方關註的創新都是花錢花跑偏了—— 智能手表市場實際上深植於健康和塑身。“我們領悟得太晚,而 Apple 也正在意識到這個問題” Migicovsky 說。(他承認推送也許是智能手表另外一個關鍵功能。)“我們在 2014 年並不明白這些 —— 如果我們當時推出的是可穿戴健身類的智能手表,也許結果會有些不同。”

333

▲ 可以串在鑰匙鏈上的 Pebble Core。

值得稱贊的是,Pebble 一直努力迅速地追趕品牌知名度。

今年早些時候宣布的產品都專註於健身領域,尤其是 Pebble Core - 前面提到的串在鑰匙鏈上的小玩意兒,跟一張麻將牌差不多大。(你會註意到第二代蘋果智能手表也同樣針對的是健身人群。)

Pebble 同時介紹了新的智能手表為健身類應用程序所做的優化,還自帶心跳檢測功能。4 月份 Kickstarter 便宣稱其訂單額已超過1200萬美元。

但所有這些對Pebble來說都太晚了,無力拯救公司。Core 註定要成為一款幽靈產品,僅有絢麗的原型機,卻永遠不會交付到 Kickstarter 下單的那 24000 位用戶手中。( Kickstarter 系統將退還資金給用戶。)

但 Migicovsky 沒有在我們四月聊 Pebble Core 時告訴我,Pebble 回到 Kickstarter 上是迫於公司無法籌集到資金。“在裁員時籌錢根本沒戲,”他現在說到,“這是我們為什麽選擇 Kickstarter 的原因。在這之後我們試圖籌錢,但還是不靈。”

整個春天和夏天,Migicovsky 都在窮盡一切方法來維持公司的運轉,可伴隨他與日俱增的狂熱的,是夏季的消退和悲催假期的顯現 —— 新產品延遲了,要到 2017 年才能出貨。

“九月份簡直太瘋狂了,” 他說,“我飛遍了全球,先是中國,試圖達成一個用於操作系統的許可協議,與投資者聊天——他們與在其他創業階段所遇到的投資者屬於完全不同的類別。” 他拜訪的並非頂級風險投資機構,而是遊離在科技圈之外的私募和家族式投資公司。

他為此大開腦洞,甚至一度考慮眾包股權融資,但因為公司搞 Kickstarter 已經受到批評,於是只能放棄。也有其它方案,Hail Mary 計劃過 “開除所有人,把公司縮減到 10 人,看看會有什麽情況。”

他現在把這種情形比作是實時賭博,那場景就像大選之夜眼睜睜的看著評論員把一個個州都標紅了:還能另辟蹊徑幫希拉里·克林頓獲得選舉的勝利麽?與民主黨候選人一樣,事實證明並沒有這條出路。

444

▲ Fitbit 2007 年成立於舊金山,是最早進入可穿戴設備領域的公司之一。

十月份的時候,Migicovsky 最終確定了 Pebble 已經沒落。是時候賣掉他能賣掉的一切了,當然要優先考慮保護他的客戶們,與他的開發者們堅定地站在一起,以及盡可能為他的員工們做一些事情。

出奇的是,這次轉型給他和他的執行團隊帶來了一些新的動力。“我們在十月份做出那個決定之後,一切都豁然開朗了”,Migicovsky 回憶道,“我們一下子有了目標,那就是我們不得不賣掉公司。”

最合適的接收方是 Fitbit, 這是一家在健身可穿戴行業處於領導地位的公司,也是一個近期挺進智能手表市場的新玩家。

Migicovsky 說,Fitbit 最吸引他的(除了據彭博商業周刊估計將近 4 千萬美元的現金)是這家公司願意留住 Pebble 的開發者和用戶們。盡管具體操作方式尚不清晰 —— Fitbit 會將智能手表跑在 Pebble 的操作系統上嗎?—— Migicovsky 現在已在他的博客上指出,這筆收購案將會讓開發者們的受眾從原來 Pebble 的 200 萬用戶群體擴充到 Fitbit 的 5000 萬。“ Fitbit 將會極大地幫助到開發者們。” Migicovsky 說到。

盡管這筆收購案的所有特殊細節都沒有公開( Migicovsky 被限制談論這些),我們還是能從 Pebble 和 Fitbit 的博客公告中看到,收購案中的資產交易包含 Pebble 的軟件、固件、專利,但並不包含真正的硬件或者庫存產品。Pebble 仍然要自己負擔債務。而相當一部分的 “Pebbler ” ( Migicovsky 員工們的自稱) 將會加入 Fitbit 。尷尬的是,他們大部分都是工程師。Migicovsky 也確認了那些沒有加入的人將會收到遣散費。

555

▲ 帶著價簽的 Pepple 手表。

Pebble 手表將會持續運轉下去,盡管保修條款已經不再有效,初期階段 Fitbit 仍會支持維護 Pebble 手表。那些為 Pebble 開發了第三方應用和插件的開發者們也仍然可以將產品賣到已經縮水的 Pebble 社區。而那些在 Kickstarter 上訂購了 Pebble 產品的人將會收到退款。

而 Fitbit 近期也面臨著一些問題 —— 上個月他們就砍掉了節日促銷的計劃,並且他們的股價也一直處在低位。但是 Pebble 工程師的技術專長和來自 Pebble 的一些更具創意的功能專利,想必會給 Fitbit 未來的產品帶來提升。

諷刺的是,我去年四月份跟 Migicovsky 交談的時候,他談到過 Fitbit 在早期就明白了健身將會是可穿戴領域的主導功能,並且他們的業務也構建於此之上。

“Fitbit 對如何從健身領域轉型到更加普遍意義上的智能手表有一個明確的大綱”,他告訴我,“而我們現在有著截然相反的境況,我們是從普遍意義上的智能手表起家的,但現在需要意識到健身才是人們用 Pebble 拿來做的最重要的事情之一。” 

他始料未及的是,最終 Fitbit 將會接手他的公司來完成自己的轉型。

一篇關於 Fitbit 聯合創始人及 CEO James Park 的媒體報道披露了他持有同樣的觀點:“隨著可穿戴設備變得越來越小,以及智能手表添加了健康/健身等功能,我們發現了一個發揮自身長項並且拓展我們在可穿戴行業領導地位的機會。”(我嘗試聯系 Park ,但我在截稿期前沒能聯系到他)

Migicovsky 他本人不會加入 Fitbit 。

關於我們談話之後他即將加入 YC 的報道,他對此不予置評。不過無論他怎麽做,他都不會以一個富翁的身份離開 Pebble 。“這次收購案不是那種類型的交易,” 他說到,“這是一個關乎客戶、員工以及制造商們的交易”。

“後悔嗎?”

“我不會改變太多”,他說到,“我們的計劃執行得不完美,但很少有什麽事情是完美的。我們進行了嘗試,做出了很棒的產品,我們賣掉了它們,我們開創了一個市場, 我們…我們只是沒法走到下一步了。”

666

▲ Eric Migicovsky 在 Pepple 辦公室。

談到如何看待 “失敗” 是矽谷的 “卓越資格認證”,Migicovsky 並不認為自己擁有這樣一張認證。

“我沒有刻意遵循 ‘快速試錯’ 的聖經”,他談到自己 9 年的創業旅程時如是說到。然而,對於 Migicovsky 來說,這次出售公司的一個很大動機其實是為了保全一些東西,主要是讓他能夠有機會繼續培育他一手創建的社區。“那不是一個很大的社區, 但我覺得那是一個有分量的數字 —— 遍布世界的兩百萬人”,他回憶到。

在我看來,Migicovsky 在他人生二十幾歲的年紀已經達成了許多成就。

盡管戛然而止,Pebble 仍然是一家為用戶帶來價值的、創新的、極具張力的公司,也是個值得開發者們感恩的社區。在這個大公司間用一種殘酷甚至錯誤的方式相互競爭的大環境里,他們著實是一股清流。剛剛 30 歲,Migicovsky 還有大把時光去再創輝煌,別忘了他還有很多手表來幫他留住時間呢。

智能手表
贊(...)
文章評論
匿名用戶
發布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28308

【南方名記】華潤清倉退場,“寶萬之爭”落幕

來源: http://www.infzm.com/content/122367

深圳萬科總部。(新華社記者 毛思倩/圖)

2017年1月12日上午,萬科企業股份有限公司發布公告稱,因為於1月11日晚間收到公司股東華潤股份有限公司(下稱“華潤股份”)通知函,華潤股份及其全資子公司中潤國內貿易有限公司將籌劃涉及所持公司股份的重大事項,萬科H股與A股同時停牌。

消息隨即引來市場各方高度關註:過去一年的“寶萬之爭”中,隨著寶能系、恒大等各方資本的高調進入,萬科的企業控制權之爭一度陷入白熱化。而萬科管理層以定向增發引入新進大股東深圳地鐵集團的計劃受挫,更令這家世界最大房企的命運撲朔迷離。

此時身為萬科第二大股東的華潤股份突然宣布涉及萬科股權的“重大事項籌劃”,顯然已到了博弈各方“最後攤牌”的時刻。

12日中午,騰訊財經發布消息稱,萬科股權之爭“大局已定”,華潤集團將向深圳地鐵集團出讓所持萬科股份。當晚7時30分左右,這一消息得到了萬科正式公告的確認。

公告顯示,華潤股份及其全資子公司中潤貿易擬以協議轉讓方式將其合計持有的約16.96億股A股股份,以22.00 元/股的價格轉讓給深圳地鐵集團(下稱“深鐵集團”),轉讓總價約371.7億元人民幣。

盡管公告稱此次股權轉讓完成後,“公司仍不存在控股股東和實際控制人”,但在關系到企業控制權的股權比例上,天平顯然已經發生了關鍵性的逆轉。

隨著一度被市場擔憂與寶能系形成“一致行動人”的華潤退出,萬科的股權結構從前期寶能系25.4%,華潤持股15.29%,隨時可能對董事會形成“實質性控制”的股權結構,轉變為深鐵集團持股15.29%,萬科管理層和員工資管計劃合計持股8.41%,合計持股23.7%的“均衡博弈”結構。

此外,持股14.07%的恒大集團、持股6.18%的安邦以及證金公司和其他持股比例較高的散戶投資者,也在這一均衡博弈的股權結構下,獲得了影響公司治理的“決策參與權”。

本報此前報道中曾指出,由“寶萬之爭”所引出的“萬科實驗”,真正的意義在於通過市場規則約束下的多方股東博弈,令管理層在規範透明的公司治理結構中,維護和保障大小各方股東的公平權益。(參見《南方周末》2016年12月2日報道《萬科下半場》)

而在這一新的“動態均衡”治理結構中,無論是新晉大股東寶能系,還是管理層所歡迎的地鐵集團,一旦在董事會決策過程中試圖以損害公司發展和其他股東利益為代價,獲取自身的“特殊利益”時,勢必引發多方股東的聯手制衡;與此同時,萬科管理層也不再獨享因大股東信任而獲得的“自由裁量權”,必須在更加盡職有效的溝通前提下,在管理決策中充分考慮各方股東的利益訴求。

從這個意義而言,華潤的退出並不意味著萬科管理層在新晉股東地鐵集團的支持下,能夠重回此前多年習慣的“管理舒適區”,而是一場更加艱巨的挑戰:如何在理解平衡不同股東利益訴求的情況下,保證這家世界級房企持續穩健地繼續成長。

這場一度瀕臨惡化的股權之爭,之所以能夠邁出解決問題的“第一步”,除了監管層的關註和地方政府的斡旋之外,同樣有賴於在資本市場的“公共治理結構”下,市場各方理性的利益考量與適度妥協。

作為萬科多年大股東的華潤集團,在此次股權轉讓中雖然被部份市場人士視為“輸家”,但是從華潤集團自身的發展戰略來看,這場交易未嘗不是一個合理的選擇:在過去多年中已經形成與萬科“同臺競爭”之勢的華潤置地,由於萬科的存在而不得不“錯位發展”。隨著母公司華潤集團的退出,原本被迫在住宅與商業地產領域“井水不犯河水”的兩家房企,能夠在更加廣闊的市場空間里發揮出各自的競爭優勢。

與此同時,在深圳有著龐大房地產和零售等產業開發項目的華潤集團,也得以借此次股權轉讓修複與地方政府的關系,為未來的發展奠定基礎。

據財新網報道顯示,在萬科宣布放棄增發新股計劃後,萬科股權之爭便轉向了“老股層面的重組談判”。而在關系到老股重組成敗的轉讓價格上,談判雙方的“各讓一步”成為最後交易達成的關鍵。

對於深圳地鐵而言,從早期增發方案中15.88元的資產對價,到此次轉讓高於市價的22元/股現金出資,收購成本無疑大幅提高;而對華潤來說,雖然獲得了高達初始投資19倍的收益,但在市場面臨“資產荒”的今天,失去萬科這樣的優質資產也難言成功。

但正是在各方的合作與妥協下,為原本陷入“多輸”僵局的股權之爭帶來了新的變局:萬科得以與深圳地鐵展開期待已久的“軌道+物業”發展戰略;而華潤也借助股權轉讓所獲的豐厚收益,迅速展開了以“華潤通”為標誌的互聯網戰略布局。

1月12日夜里11點,華潤集團微信公號上發出了簡短的聲明,稱此次股權轉讓“是綜合考慮自身發展戰略和產業布局的需要,也是國有資產保值增值的需要”,同時表示此次轉讓“有利於萬科健康穩定發展,有利於地方企業資源整合協同”,是一個“多方共贏”的方式。

就在聲明發出10分鐘後,財新網報道稱,在監管部門關註中國恒大增持萬科、出手處罰恒大人壽後,中國恒大早在12月17日便向深圳市委、市政府遞交書面報告,做出包括“不再增持萬科;不做萬科控股股東;可將所持股份轉讓予深圳地鐵”,以及願遵照深圳市安排暫時代持,全力支持萬科重組方案等五項表態。

同一天,恒大董事局副主席夏海鈞出席某研討會時公開表態:中國恒大無意、也不會成為萬科控股股東。

財新網報道同時批露了寶能系對所持萬科股權的最新態度,“保證經濟利益不受損”。這一說法比之11月份被媒體披露的1500億元“要價”,無異天壤之別。

但在深圳地鐵舉372億巨資收購華潤所持萬科股權後,是否有余力與意願再度出資收購寶能系所持股權,依然是未知之數——尤其是恒大以“代持”身份成為深圳地鐵“盟軍”後,在即將到來的董事會換屆選舉中,寶能系已再無“興風作浪”能力的情況下。

由於在2016年7月萬科複牌後曾繼續增持,按照《證券法》有關規定,“寶能系”持股鎖定期順延至2017年7月。按照萬科A股最新收盤價20.40元計算,“寶能系”至今耗資453億元收購的萬科股權賬面浮盈近120億元。

但在過去一個月內,隨著監管部門的重拳整治,萬科股價已累計下跌23%。據合資券商高盛高華的研究報告估測,萬科A股未來12個月目標價將跌至16.50元——接近“寶能系”持股萬科的平均成本16.16元。面對可能還有20%下跌空間的萬科股權,是否還有資本方願意不計代價地為寶能系接盤,繼續這場已被監管方高度關註的股權爭奪遊戲,其前景頗堪玩味。

而在寶能系解除禁售期後,即使能以高於市場目標價轉讓萬科股權,在扣除渠道費用和資金利息等高額融資成本後,能否“全身而退”依然是未知之數。

1月13日早間,中國恒大(03333.hk)在香港市場發布公告,表示無意進一步收購萬科股份,並將所持萬科股份入賬為可供出售金融資產。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32278

【南方名記】華潤清倉退場,“寶萬之爭”落幕

來源: http://www.infzm.com/content/122367

深圳萬科總部。(新華社記者 毛思倩/圖)

專欄:南方名記-黃河看經濟

2017年1月12日上午,萬科企業股份有限公司發布公告稱,因為於1月11日晚間收到公司股東華潤股份有限公司(下稱“華潤股份”)通知函,華潤股份及其全資子公司中潤國內貿易有限公司將籌劃涉及所持公司股份的重大事項,萬科H股與A股同時停牌。

消息隨即引來市場各方高度關註:過去一年的“寶萬之爭”中,隨著寶能系、恒大等各方資本的高調進入,萬科的企業控制權之爭一度陷入白熱化。而萬科管理層以定向增發引入新進大股東深圳地鐵集團的計劃受挫,更令這家世界最大房企的命運撲朔迷離。

此時身為萬科第二大股東的華潤股份突然宣布涉及萬科股權的“重大事項籌劃”,顯然已到了博弈各方“最後攤牌”的時刻。

12日中午,騰訊財經發布消息稱,萬科股權之爭“大局已定”,華潤集團將向深圳地鐵集團出讓所持萬科股份。當晚7時30分左右,這一消息得到了萬科正式公告的確認。

公告顯示,華潤股份及其全資子公司中潤貿易擬以協議轉讓方式將其合計持有的約16.96億股A股股份,以22.00 元/股的價格轉讓給深圳地鐵集團(下稱“深鐵集團”),轉讓總價約371.7億元人民幣。

盡管公告稱此次股權轉讓完成後,“公司仍不存在控股股東和實際控制人”,但在關系到企業控制權的股權比例上,天平顯然已經發生了關鍵性的逆轉。

隨著一度被市場擔憂與寶能系形成“一致行動人”的華潤退出,萬科的股權結構從前期寶能系25.4%,華潤持股15.29%,隨時可能對董事會形成“實質性控制”的股權結構,轉變為深鐵集團持股15.29%,萬科管理層和員工資管計劃合計持股8.41%,合計持股23.7%的“均衡博弈”結構。

此外,持股14.07%的恒大集團、持股6.18%的安邦以及證金公司和其他持股比例較高的散戶投資者,也在這一均衡博弈的股權結構下,獲得了影響公司治理的“決策參與權”。

本報此前報道中曾指出,由“寶萬之爭”所引出的“萬科實驗”,真正的意義在於通過市場規則約束下的多方股東博弈,令管理層在規範透明的公司治理結構中,維護和保障大小各方股東的公平權益。(參見《南方周末》2016年12月2日報道《萬科下半場》)

而在這一新的“動態均衡”治理結構中,無論是新晉大股東寶能系,還是管理層所歡迎的地鐵集團,一旦在董事會決策過程中試圖以損害公司發展和其他股東利益為代價,獲取自身的“特殊利益”時,勢必引發多方股東的聯手制衡;與此同時,萬科管理層也不再獨享因大股東信任而獲得的“自由裁量權”,必須在更加盡職有效的溝通前提下,在管理決策中充分考慮各方股東的利益訴求。

從這個意義而言,華潤的退出並不意味著萬科管理層在新晉股東地鐵集團的支持下,能夠重回此前多年習慣的“管理舒適區”,而是一場更加艱巨的挑戰:如何在理解平衡不同股東利益訴求的情況下,保證這家世界級房企持續穩健地繼續成長。

這場一度瀕臨惡化的股權之爭,之所以能夠邁出解決問題的“第一步”,除了監管層的關註和地方政府的斡旋之外,同樣有賴於在資本市場的“公共治理結構”下,市場各方理性的利益考量與適度妥協。

作為萬科多年大股東的華潤集團,在此次股權轉讓中雖然被部份市場人士視為“輸家”,但是從華潤集團自身的發展戰略來看,這場交易未嘗不是一個合理的選擇:在過去多年中已經形成與萬科“同臺競爭”之勢的華潤置地,由於萬科的存在而不得不“錯位發展”。隨著母公司華潤集團的退出,原本被迫在住宅與商業地產領域“井水不犯河水”的兩家房企,能夠在更加廣闊的市場空間里發揮出各自的競爭優勢。

與此同時,在深圳有著龐大房地產和零售等產業開發項目的華潤集團,也得以借此次股權轉讓修複與地方政府的關系,為未來的發展奠定基礎。

據財新網報道顯示,在萬科宣布放棄增發新股計劃後,萬科股權之爭便轉向了“老股層面的重組談判”。而在關系到老股重組成敗的轉讓價格上,談判雙方的“各讓一步”成為最後交易達成的關鍵。

對於深圳地鐵而言,從早期增發方案中15.88元的資產對價,到此次轉讓高於市價的22元/股現金出資,收購成本無疑大幅提高;而對華潤來說,雖然獲得了高達初始投資19倍的收益,但在市場面臨“資產荒”的今天,失去萬科這樣的優質資產也難言成功。

但正是在各方的合作與妥協下,為原本陷入“多輸”僵局的股權之爭帶來了新的變局:萬科得以與深圳地鐵展開期待已久的“軌道+物業”發展戰略;而華潤也借助股權轉讓所獲的豐厚收益,迅速展開了以“華潤通”為標誌的互聯網戰略布局。

1月12日夜里11點,華潤集團微信公號上發出了簡短的聲明,稱此次股權轉讓“是綜合考慮自身發展戰略和產業布局的需要,也是國有資產保值增值的需要”,同時表示此次轉讓“有利於萬科健康穩定發展,有利於地方企業資源整合協同”,是一個“多方共贏”的方式。

就在聲明發出10分鐘後,財新網報道稱,在監管部門關註中國恒大增持萬科、出手處罰恒大人壽後,中國恒大早在12月17日便向深圳市委、市政府遞交書面報告,做出包括“不再增持萬科;不做萬科控股股東;可將所持股份轉讓予深圳地鐵”,以及願遵照深圳市安排暫時代持,全力支持萬科重組方案等五項表態。

同一天,恒大董事局副主席夏海鈞出席某研討會時公開表態:中國恒大無意、也不會成為萬科控股股東。

財新網報道同時批露了寶能系對所持萬科股權的最新態度,“保證經濟利益不受損”。這一說法比之11月份被媒體披露的1500億元“要價”,無異天壤之別。

但在深圳地鐵舉372億巨資收購華潤所持萬科股權後,是否有余力與意願再度出資收購寶能系所持股權,依然是未知之數——尤其是恒大以“代持”身份成為深圳地鐵“盟軍”後,在即將到來的董事會換屆選舉中,寶能系已再無“興風作浪”能力的情況下。

由於在2016年7月萬科複牌後曾繼續增持,按照《證券法》有關規定,“寶能系”持股鎖定期順延至2017年7月。按照萬科A股最新收盤價20.40元計算,“寶能系”至今耗資453億元收購的萬科股權賬面浮盈近120億元。

但在過去一個月內,隨著監管部門的重拳整治,萬科股價已累計下跌23%。據合資券商高盛高華的研究報告估測,萬科A股未來12個月目標價將跌至16.50元——接近“寶能系”持股萬科的平均成本16.16元。面對可能還有20%下跌空間的萬科股權,是否還有資本方願意不計代價地為寶能系接盤,繼續這場已被監管方高度關註的股權爭奪遊戲,其前景頗堪玩味。

而在寶能系解除禁售期後,即使能以高於市場目標價轉讓萬科股權,在扣除渠道費用和資金利息等高額融資成本後,能否“全身而退”依然是未知之數。

1月13日早間,中國恒大(03333.hk)在香港市場發布公告,表示無意進一步收購萬科股份,並將所持萬科股份入賬為可供出售金融資產。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33381

共享單車廢舊車輛回收存痛點 業內呼籲落實退場機制

來源: http://www.nbd.com.cn/articles/2017-10-01/1151847.html

小藍單車被曝融資受阻,酷騎單車身陷押金難退風波,小鳴單車宣布退出一二線城市…連日來,共享單車企業的風波新聞鋪天蓋地。種種跡象表明,共享單車行業的洗牌期正在加速到來。

9月7日,北京市交通委宣布暫停在北京市新增投放共享單車。至此,包括上海、深圳、廣州、北京4個一線城市在內,全國共有12個城市先後宣布暫停共享單車的新增投放。而早在各地政府公布相關限制性政策之前,共享單車產能過剩、過渡占用公共資源等問題就已開始顯現。如今,隨著市場競爭的加劇,三四梯隊的共享單車企業開始紛紛倒下,企業退場機制不完善等問題也隨之暴露出來。

廢舊單車被棄街頭 維修數據技術仍存痛點

“京承高速到北三環中間有一條路,兩邊有條排水溝,車就躺在溝里”。北京市民李小芬(化名)告訴中國網科技記者,她很困惑共享單車公司是否有廢舊單車回收渠道。記者調查發現,全國多地都有單車被丟棄在偏僻街角無人回收的情況發生。而共享單車企業,目前在技術層面也似乎還未攻克自主定位廢舊車輛位置難題。

對於廢舊車輛回收,中國網科技分別向目前市場占有率最高的兩家企業OfO小黃車與摩拜單車發出采訪提綱,摩拜單車對中國網科技記者表示,現有技術難以解決讓損壞車輛自主報告車輛位置的問題,仍需依靠用戶主動報修。不過據其調查顯示,有40%的摩拜用戶願意碰到損壞車輛主動填寫報修信息。而OfO小黃車方面,截至記者發稿對方暫未給出回應。

中國網科技記者註意到,OfO小黃車與摩拜單車過去曾相繼公布了廢舊單車回收渠道,但對於返修率和投放量,以及維修車輛與新車市場占比等數據未予公開。

摩拜單車相關負責人向中國網科技解釋,摩拜廢舊車輛回收更換頻率等相關數據目前暫不方便公開透露,但在摩拜內部有一份城市廢舊車輛維修率排名統計名單。他還表示:“目前,摩拜廢舊車輛回收渠道主要走返廠拆卸與就地維修循環利用兩種形式。由於摩拜全系列車型由於材質不同,所以並無統一維修成本。”

行業洗牌期已至 業內呼籲退場機制應盡快落地

越來越多的二三線單車企業暴露出資金鏈問題甚至被迫停止運營,共享單車行業的洗牌期或加速到來。廢舊車輛回收問題也變得日益突出,一旦共享單車企業選擇退場,剩下廢棄車輛該如何處理又成疑問。

一位不願透露姓名的共享單車從業人士告訴中國網科技記者,相比廢舊車輛回收問題,目前更應註意各地政府對企業退場機制能否落實。“北京地區曾頒布類似政策,當下市場洗牌速度加劇,退出機制如不能有效落地,廢棄車輛處理將更加困難。”他說。

公開資料顯示,9月15日北京公布的《北京市鼓勵規範發展共享自行車的指導意見(試行)》第十五條中明確規定,企業退出運營前要向社會公示,退還承租人押金,完成所有投放車輛回收等工作;不履行企業管理主體責任和行業自律要求、企業服務質量信譽考核不合格的,區主管部門要責令企業限期整改,逾期未整改的責令企業收回部分投放車輛,情節嚴重的責令其退出運營。

獨立互聯網行業分析師張旭在接受中國網科技采訪時認為,市場推行退出機制很有必要。隨著市場洗牌加劇,廢棄車輛由誰回收問題亟需解決。不過,張旭強調,建立退場機制也存阻礙,關鍵在於回收費用由誰來出。他向記者表示:“因為回收車輛也需要成本,退出企業已瀕臨破產,這筆資金是由各地政府註資,還是由退出企業墊付,還是由城市納稅人均攤?”

張旭認為,共享單車企業也可以成立類似廢舊車輛回收組織或成立基金形式來解決這一問題。一旦有企業退出市場,可由其他共享單車企業將車輛回收或由成立的基金墊付。

(來源:中國網 記者:單征宇)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57831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