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估值一年縮水95%,為什麽智能手表鼻祖退場如此黯淡?

來源: http://www.iheima.com/zixun/2016/1220/160424.shtml

估值一年縮水95%,為什麽智能手表鼻祖退場如此黯淡?
峰瑞資本 峰瑞資本

估值一年縮水95%,為什麽智能手表鼻祖退場如此黯淡?

如果矽谷的傳奇可以信以為真,那麽 Eric Migicovsky 應該已經嗨翻了。不管怎麽說,他失敗了。

本文由峰瑞資本(微信ID:freesvc)授權i黑馬發布。

這是一個 30 歲的創業者在矽谷的經典失敗故事。從選跑道,踩坑,入不敷出,考慮裁員,到最後決定被收購,每一步都像在刀尖上跳舞。見過千千萬萬創業者,沒有誰能雄心勃勃又從不沮喪,向所有人保證此刻的狀況好到令人放心。

還是那句話,大部分初創企業都會失敗,但重要的是,你選擇創造了一些獨一無二的東西。

手機已經是目前公認的一個移動設備,對每個人來說是否還需要另外一個新的移動設備?它能提供哪些區別手機的功能?這才能有獨特的市場位置或用戶價值在。

很顯然現在的智能手表里,不管是 Apple Watch 還是 Pebble,都沒能提供一個殺手級的功能,把自己成功地區別於手機之外。目前僅僅能找到的一元功能也只是單獨針對運動這個場景,這只是一個單一的技術點,不足以引爆市場。用戶必須對產品有強大的需求才會去買。比如手機與 PC 相比的移動性,便攜性,手表和手機相比能有哪些獨特價值呢?

現階段看來,這些附加價值並不大,除了運動,監測心率等這兩點。消息提醒也一般。我認為未來手表要占據位置,一定是它在一些新的科技領域或者是新的技術點上達到了某些突破。比如能隨時測血糖,血壓等人體各項關鍵指標,甚至報警。但現在傳感器技術還暫時達不到。

所以未來如果手表在技術上有例如上述的突破,手表市場才會迎來爆發,至少能很大程度上彌補手機的不足。

曾與 Apple Watch 爭鋒的智能手表鼻祖,從 0 到 1 再到 0 的全過程

如果矽谷的傳奇可以信以為真,那麽 Eric Migicovsky 應該已經嗨翻了。不管怎麽說,他失敗了。

在過去的九年里,他夜以繼日地打造出 Pebble —— 這是一家他 21 歲在荷蘭的 Delft 留學時創立的智能手表公司。他的創業道路具有獨特的傳奇性:掙紮地從 YCombinator 里起步,成為眾籌英雄和平臺建造者,最後賣出了兩百多萬只智能手表。

聽上去很多,但實際上還不夠。Pebble 並沒有盈利,在看得到的未來也不會再有。

12 月 6 日 Migicovsky 將 Pebble 包括知識產權的核心資產賣給了 Fitbit,傳言 Fitbit 會雇回 40% 的 Pebble 員工。在 30 歲這年,他第一次面臨著成人後頭銜里沒有寫著 CEO 的日子。而在一個瘋狂追捧失敗的文化中,他也獲得了終極資格認證:一家潰敗並倒閉的創業公司。

但他並沒有嗨翻。

他也沒有悶悶不樂。當我(作者:Steven Levy)上周與這位瘦高個(他有 1 米 8)留著胡子的加拿大人在 Palo Alto 的餐館見面時,Migicovsky 還是那個愉快並樂於思考的小夥子,就像在更欣欣向榮的時期里認識的那個他一樣,盡管我們這次的談話帶著一些非同尋常的嚴肅。

111

▲ Eric Migicovsky.

畢竟,那天正是 Pebble 和 Fitbit 達成協議的日子。

Migicovsky 同意來見我,因為我已經斷斷續續地記錄下了這家公司的成長歷程。我在他還是 Y Combinator 里一家孤獨的硬件創業公司時就采訪了他,他是 2011 冬季那批進入的(他的公司當時叫做 Alerta,手表取名為 InPulse)。在過去的兩年中,Backchannel 多次訪問他們,並寫作了名為《Pebble 歷險記》的系列文章。

2014 年 9 月,當蘋果發布了智能手表的第二天我與他約見,Migicovsky 說 Pebble 將受益於市場對於可穿戴產品的認可。我還看過一個早期版本 —— 非常酷的 Swatch 式的 Pebble Time Round 。

今年早些時候,我很興奮地看到 Pebble 將產品線擴展到無屏設備,你可以掛在鑰匙鏈上播放音樂,同時記錄跑步數據。(它也可以運行 Amazon Alexa 軟件,根據聲音指令完成上千種任務)。當我在安排這次訪談時 —— 有報告已經透漏了這次收購的消息 —— 他很明確地說出我暗自計劃的:這將會是我書寫的 Pebble 的最後一次歷險。

“有如冒險般的” 也許還只是描述 Pebble 這一年較為善意的詞。2016 年是從危機開始的。

在這年之前,這個一度盈利的公司開始進入財政紅色預警,在 2015 年下半年沒有完成銷售目標。Pebble 之後再也沒有盈利過。在 2016 年 4 月,正當他們從擁擠的 Palo Alto 總部搬進寬敞明亮,位於 Redwood 城的新辦公樓時,Migicovsky 裁掉了 1/4 的員工,約 160 人。他們樂觀地租下了兩層樓,現在只用了一層。

事實證明,Pebble 和 Apple 都對可穿戴市場做出了誤判。手腕上的 iPhone 這個概念並沒被大眾接受。腕部設備最火的應用就是健身。

喜歡運動的人覺得可以戴在手上記錄跑步和生理數據很有用。Apple 關註的時尚,Pebble 關註的效率,以及其它第三方關註的創新都是花錢花跑偏了—— 智能手表市場實際上深植於健康和塑身。“我們領悟得太晚,而 Apple 也正在意識到這個問題” Migicovsky 說。(他承認推送也許是智能手表另外一個關鍵功能。)“我們在 2014 年並不明白這些 —— 如果我們當時推出的是可穿戴健身類的智能手表,也許結果會有些不同。”

333

▲ 可以串在鑰匙鏈上的 Pebble Core。

值得稱贊的是,Pebble 一直努力迅速地追趕品牌知名度。

今年早些時候宣布的產品都專註於健身領域,尤其是 Pebble Core - 前面提到的串在鑰匙鏈上的小玩意兒,跟一張麻將牌差不多大。(你會註意到第二代蘋果智能手表也同樣針對的是健身人群。)

Pebble 同時介紹了新的智能手表為健身類應用程序所做的優化,還自帶心跳檢測功能。4 月份 Kickstarter 便宣稱其訂單額已超過1200萬美元。

但所有這些對Pebble來說都太晚了,無力拯救公司。Core 註定要成為一款幽靈產品,僅有絢麗的原型機,卻永遠不會交付到 Kickstarter 下單的那 24000 位用戶手中。( Kickstarter 系統將退還資金給用戶。)

但 Migicovsky 沒有在我們四月聊 Pebble Core 時告訴我,Pebble 回到 Kickstarter 上是迫於公司無法籌集到資金。“在裁員時籌錢根本沒戲,”他現在說到,“這是我們為什麽選擇 Kickstarter 的原因。在這之後我們試圖籌錢,但還是不靈。”

整個春天和夏天,Migicovsky 都在窮盡一切方法來維持公司的運轉,可伴隨他與日俱增的狂熱的,是夏季的消退和悲催假期的顯現 —— 新產品延遲了,要到 2017 年才能出貨。

“九月份簡直太瘋狂了,” 他說,“我飛遍了全球,先是中國,試圖達成一個用於操作系統的許可協議,與投資者聊天——他們與在其他創業階段所遇到的投資者屬於完全不同的類別。” 他拜訪的並非頂級風險投資機構,而是遊離在科技圈之外的私募和家族式投資公司。

他為此大開腦洞,甚至一度考慮眾包股權融資,但因為公司搞 Kickstarter 已經受到批評,於是只能放棄。也有其它方案,Hail Mary 計劃過 “開除所有人,把公司縮減到 10 人,看看會有什麽情況。”

他現在把這種情形比作是實時賭博,那場景就像大選之夜眼睜睜的看著評論員把一個個州都標紅了:還能另辟蹊徑幫希拉里·克林頓獲得選舉的勝利麽?與民主黨候選人一樣,事實證明並沒有這條出路。

444

▲ Fitbit 2007 年成立於舊金山,是最早進入可穿戴設備領域的公司之一。

十月份的時候,Migicovsky 最終確定了 Pebble 已經沒落。是時候賣掉他能賣掉的一切了,當然要優先考慮保護他的客戶們,與他的開發者們堅定地站在一起,以及盡可能為他的員工們做一些事情。

出奇的是,這次轉型給他和他的執行團隊帶來了一些新的動力。“我們在十月份做出那個決定之後,一切都豁然開朗了”,Migicovsky 回憶道,“我們一下子有了目標,那就是我們不得不賣掉公司。”

最合適的接收方是 Fitbit, 這是一家在健身可穿戴行業處於領導地位的公司,也是一個近期挺進智能手表市場的新玩家。

Migicovsky 說,Fitbit 最吸引他的(除了據彭博商業周刊估計將近 4 千萬美元的現金)是這家公司願意留住 Pebble 的開發者和用戶們。盡管具體操作方式尚不清晰 —— Fitbit 會將智能手表跑在 Pebble 的操作系統上嗎?—— Migicovsky 現在已在他的博客上指出,這筆收購案將會讓開發者們的受眾從原來 Pebble 的 200 萬用戶群體擴充到 Fitbit 的 5000 萬。“ Fitbit 將會極大地幫助到開發者們。” Migicovsky 說到。

盡管這筆收購案的所有特殊細節都沒有公開( Migicovsky 被限制談論這些),我們還是能從 Pebble 和 Fitbit 的博客公告中看到,收購案中的資產交易包含 Pebble 的軟件、固件、專利,但並不包含真正的硬件或者庫存產品。Pebble 仍然要自己負擔債務。而相當一部分的 “Pebbler ” ( Migicovsky 員工們的自稱) 將會加入 Fitbit 。尷尬的是,他們大部分都是工程師。Migicovsky 也確認了那些沒有加入的人將會收到遣散費。

555

▲ 帶著價簽的 Pepple 手表。

Pebble 手表將會持續運轉下去,盡管保修條款已經不再有效,初期階段 Fitbit 仍會支持維護 Pebble 手表。那些為 Pebble 開發了第三方應用和插件的開發者們也仍然可以將產品賣到已經縮水的 Pebble 社區。而那些在 Kickstarter 上訂購了 Pebble 產品的人將會收到退款。

而 Fitbit 近期也面臨著一些問題 —— 上個月他們就砍掉了節日促銷的計劃,並且他們的股價也一直處在低位。但是 Pebble 工程師的技術專長和來自 Pebble 的一些更具創意的功能專利,想必會給 Fitbit 未來的產品帶來提升。

諷刺的是,我去年四月份跟 Migicovsky 交談的時候,他談到過 Fitbit 在早期就明白了健身將會是可穿戴領域的主導功能,並且他們的業務也構建於此之上。

“Fitbit 對如何從健身領域轉型到更加普遍意義上的智能手表有一個明確的大綱”,他告訴我,“而我們現在有著截然相反的境況,我們是從普遍意義上的智能手表起家的,但現在需要意識到健身才是人們用 Pebble 拿來做的最重要的事情之一。” 

他始料未及的是,最終 Fitbit 將會接手他的公司來完成自己的轉型。

一篇關於 Fitbit 聯合創始人及 CEO James Park 的媒體報道披露了他持有同樣的觀點:“隨著可穿戴設備變得越來越小,以及智能手表添加了健康/健身等功能,我們發現了一個發揮自身長項並且拓展我們在可穿戴行業領導地位的機會。”(我嘗試聯系 Park ,但我在截稿期前沒能聯系到他)

Migicovsky 他本人不會加入 Fitbit 。

關於我們談話之後他即將加入 YC 的報道,他對此不予置評。不過無論他怎麽做,他都不會以一個富翁的身份離開 Pebble 。“這次收購案不是那種類型的交易,” 他說到,“這是一個關乎客戶、員工以及制造商們的交易”。

“後悔嗎?”

“我不會改變太多”,他說到,“我們的計劃執行得不完美,但很少有什麽事情是完美的。我們進行了嘗試,做出了很棒的產品,我們賣掉了它們,我們開創了一個市場, 我們…我們只是沒法走到下一步了。”

666

▲ Eric Migicovsky 在 Pepple 辦公室。

談到如何看待 “失敗” 是矽谷的 “卓越資格認證”,Migicovsky 並不認為自己擁有這樣一張認證。

“我沒有刻意遵循 ‘快速試錯’ 的聖經”,他談到自己 9 年的創業旅程時如是說到。然而,對於 Migicovsky 來說,這次出售公司的一個很大動機其實是為了保全一些東西,主要是讓他能夠有機會繼續培育他一手創建的社區。“那不是一個很大的社區, 但我覺得那是一個有分量的數字 —— 遍布世界的兩百萬人”,他回憶到。

在我看來,Migicovsky 在他人生二十幾歲的年紀已經達成了許多成就。

盡管戛然而止,Pebble 仍然是一家為用戶帶來價值的、創新的、極具張力的公司,也是個值得開發者們感恩的社區。在這個大公司間用一種殘酷甚至錯誤的方式相互競爭的大環境里,他們著實是一股清流。剛剛 30 歲,Migicovsky 還有大把時光去再創輝煌,別忘了他還有很多手表來幫他留住時間呢。

智能手表
贊(...)
文章評論
匿名用戶
發布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28308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