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A股并购乱象

http://www.21cbh.com/HTML/2011-6-13/zMMDAwMDI0MzkzMg.html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5578

醫療並購亂象調查 A股會否成為“李鬼最猖獗的地方”

來源: http://www.yicai.com/news/5009430.html

“魏則西事件”背後,直接揭開的不僅是“莆田系”的內幕,也將目前資本市場火熱的醫療保健等資產註入上市公司的亂象暴露在陽光底下。

身患“滑膜肉瘤”的西安電子科技大學在讀學生魏則西,生前求醫的武警北京總隊第二醫院,實已將其業務外包給上海柯萊遜生物技術有限公司(下稱“柯萊遜”)。而柯萊遜為魏則西提供的DC-CIK細胞免疫治療法,實際是已被國外淘汰、但在中國非常紅火的腫瘤免疫治療方法。

而如此技術背景下的資產經過一番包裝之後成為A股市場炙手可熱的擬收購項目。在中源協和(600645.SH)看來,柯萊遜的細胞治療業務將整合進入上市公司,對完善上市公司“6+1”全產業鏈布局具有戰略意義;且將為公司未來業績帶來新的增長點。

當然,這樣的並購一度讓部分不明真相投資者似乎看到美好的前景,直到“魏則西事件”的發生才看到敗露的原形。此時也引發上海證券交易所的註意,並於5月3日向中源協和發出問詢函,要求該公司對“魏則西”事件媒體報道中提及的柯萊遜,結合其非公開發行股票事項進行核實並補充披露。

BVCF基金創始合夥人楊誌曾在巴菲特年會上打比喻稱,現在中國精準醫療領域的創業公司有些像古董市場,一不小心就會走眼買假貨,99%的公司都在用國外過時的專利技術,經過技術整合,甚至純粹的概念聚合,包裝成新公司、新平臺。

從中源協和近三年的並購史來看,並購柯萊遜100%股權並非是唯一一次並購。以首次披露公告日看來,中源協和分別於2014年2月份、5月份、12月份以及2016年1月份、4月份宣告並購執誠生物100%股權、協和公司33%股權、北科生物13%股權、百樂思生物34%股權、賽尚醫藥67%股權。這三年並購中,有4個標的隸屬於生物科技行業,2個標的所在行業為保健護理方面。

類似的醫療保健等資產註入醫療保健上市公司在A股市場也已儼然成為一大潮流。據Wind資訊數據,自2013年5月3日至2016年5月3日的三年期間,交易買方為上市公司的並購事件共有384條記錄,涉及上市公司139家。

從標的方所在行業來看,上市公司投資並購西藥方面的標的數量最多,並購事件達到101次,其中譽衡藥業(002437.SZ)參與的並購最多,近三年間進行了10次西藥方面的並購,其中有一次以失敗告終,待後續進行重新並購。

生物科技方面標的也成為近三年上市公司並購的一大寵兒,並購事件達到96次,並購次數最多的上市公司要數沃森生物(300142.SZ),其中2次並購聖泰(莆田)藥業有限公司(下稱“莆田聖泰”)100%股權使得累計持股達到100%。而就在今年3月份,有媒體報道稱,聖泰(莆田)藥業有限公司法人代表沈宇航因卷入非法經營疫苗案被福建當地公安局控制。

因疫苗事件案發,4月29日晚間,沃森生物公告稱,子公司山東實傑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和莆田聖泰被當地藥監部門撤銷和收回了《藥品經營質量管理規範認證證書》(GSP證書),並擬進一步采取吊銷《藥品經營許可證》的行政處罰。由此對沃森生物2015年業績構成影響。

“生物醫藥企業的投資投入和產出之間存在黑箱以及極大不確定性。”在楊誌看來,生物醫藥領域作為朝陽產業,名聲在外,在經濟下行的環境背景下,生物醫藥企業吸引了很多專業或者準專業的投資機構,但是這個領域是所有醫療投資板塊中,陷阱最多、李鬼最猖獗的地方。

在交易標的中,醫療保健設備則是上市公司第三青睞的行業,並購次數近60次,並購次數相對較多的上市公司為新華醫療(600587.SH)和複星醫藥(600196.SH)。

楊誌認為,與醫藥投資相比,醫療服務領域的門檻相對較低,市場競爭激烈以致投資難以獲益,“尋找估值合理的醫療服務標的投資,現在也難上加難”。

“大家要記住一個真理:項目是不缺的,而真正好的項目,賺錢的項目永遠是稀缺資源。”楊誌表示。

(本報實習生汪家正對本文亦有貢獻)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95033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