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估股網原創:為霸一方 談Visa的機會與挑戰 估股網官方賬號

http://xueqiu.com/1930109830/29426776
我們每天都在花錢,支付是日常生活中的必須環節。儘管支付技術日新月異,NFC、移動支付、支付寶、Square、Google Wallet等等,但我們不得不關注關於Visa,這個大家耳熟能詳的公司。在全球支付清算領域,它可是絕對的霸主。今天,估股網將與大家一同探討這個霸主是怎麼賺錢的,又能否持續其霸主地位。首先我們整理了一張VISA上市前的重大事件圖,方便大家瞭解一下它的背景。

                                       歡迎關注估股網
大家可下載試用"估股"圖形化股票分析蘋果iPad客戶端和安卓客戶端
iPad版本使用圖解:http://www.googuu.net/pages/content/view/823.htm 
原文鏈接:http://www.googuu.net/pages/content/view/1735.htm   


查看原图
一、公司介紹

$VISA(V)$ 是全球支付技術公司,連接著全世界20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消費者、企業、金融機構和政府,通過便利的電子支付手段來代替人們對現金或支票的使用。Visa譯為維薩、維信等,與$萬事達(MA)$$美國運通(AXP)$ 、JCB等卡公司一樣,也被稱為信用卡公司。這些公司的誕生是金融服務業的一大進步,在其誕生之前,每家銀行都發行自己的銀行卡,一旦收款機器不是自己銀行的,銀行卡就沒轍了。信用卡公司誕生之後,跨銀行的清算變得十分容易,因為這些卡公司的主要工作就是對各家銀行發行的銀行卡,在刷卡消費和跨行取款的時候,進行清算。中國卡公司的發展和國際上的路徑相類,最初銀行自己發行卡,無可避免地發現跨行之間的清算頗成問題,國內十幾家銀行決定投資成立跨行的清算機構,就是中國銀聯。

Visa卡於1976年開始發行,其前身是由美洲銀行所發行的Bank Americard,Visa標誌裡的藍色和金色,表示藍天和美洲銀行所在地的加州金山。2007年,Visa宣佈完成全球重組,新的全球性公司註冊成立。其中,Visa美國公司、VISA國際組織、Visa加拿大企業和Inovant LLC成為Visa公司直接或間接附屬公司,Visa歐洲有限公司由歐洲成員國的金融機構監管。2008年3月,Visa公司IPO共發行4.06億新股,每股定價44美元,募集總資金達179億美元,創下美國新股發行金額最高紀錄。在紐交所上市首日收盤報56.5美元,較發行價升幅為28.41%。

2013年,Visa被列為道瓊斯工業指數的成分股之一,與高盛和Nike一起,取代了美國銀行、惠普及美國鋁業。這是道指成分股十年來的最大變動。從支付金額和交易總量來看,Visa是世界上最大的全球支付公司,而它的支付手段更是佔據著美國半壁以上的江山,正是考慮到美國零售額中的很大一部分都是通過Visa卡進行交易的,所以這個公司的財務表現可以作為美國消費的首要指標。在瞭解這個公司的財務前,我們先行瞭解這個公司是怎麼賺錢的。

查看原图註:除上圖外,下文財務數據所指涉年份均為Visa財年,如2013年指的是2012年6月-2013年6月。

二、商業模式

信用卡公司又可分為開放式和封閉式兩類,開放式指的是發卡和收單由銀行做,卡公司只做轉接清算,如Visa、MasterCard;封閉式則指卡公司囊括了發卡收單和轉接清算業務,如美國運通,摩根大通與Visa合起來打造了一個類似於美國運通的角色。二者各有優勢:前者發展速度會很快,後者對整條產業鏈掌控力度強,應變能力快。下圖顯示Visa這類開放式卡公司的運作模式。

查看原图
如圖所示,在Visa的運作網絡涉及的其它四個角色包括發卡機構、賬戶持有人、商家與收單機構,發卡機構與收單機構一般都是銀行。Visa的收入主要可以分為以下幾個部分:
佔比最大的是基於支付金額的服務收入。為金融機構(一般為銀行)提供Visa的支付結算產品和解決方案所得到的收入,通過Visa卡渠道購買商品和服務的金額越大,這部分的收入越高。2013年這部分的收入是53.52億美元,而當年通過Visa卡完成的交易額為67260億美元,這意味著每1000美元交易額中,Visa可獲取0.8美元的服務費。

其次是基於交易次數的數據交易處理收入。每當賬戶持有人使用Visa卡完成一次支付時,Visa的交易量就多了一筆,並就這筆交易的處理按金額比例收取費用。2013年Visa全年交易量達到650億筆,數據交易處理收入為46.42億美元,這意味著平均每筆交易Visa收取的費用達到0.07美元。當然,這筆佣金費並不由作為消費者的賬戶持有人承擔,而是轉接給商戶和銀行,具體費用由銀行與Visa協議。換句話說,同樣為此費用買單的商戶對此卻沒有發言權。

簽訂合約成為Visa的商戶自然有很多好處,除了降低因找贖失誤而產生的損失、降低現金管理的時間等效率優勢外,也可以刺激消費者的消費從而產生更高的交易額。但是,對於很多商戶而言,交易費用的累積也是一筆惱人的支出,所以Visa也經常面對來自商戶的持久訴訟,最早因反托拉斯法被訴案件可追溯至1996年。近年Visa在美國遭遇的較大訴訟包括:2012年,Visa為一起持續七年的訴訟與美國零售商達成和解,並為此支付了41億美元的和解費用(佔當年營收的39%,直接影響了該年的淨收入、經營利潤等指標);2013年12月,包括沃爾瑪在內的數千家零售商與Visa、MasterCard之間就交易費用達成一項和解協議並獲得法院的批准,不過,因和解協議同時要求零售商必須放棄日後對這些卡公司提起類似訴訟的權利,導致沃爾瑪當即放棄和解,並於2014年重新上訴稱Visa與幾大銀行合謀,非法要求零售商在信用卡交易時支付高額手續費,並據此索賠50億美元。

跨境國際交易手續費收入。一起跨境交易發生時,發行機構所在的國家與商家所在的國家不同,故這一部分收入主要來自跨境交易業務和貨幣兌換業務。2013年該部分收入為33.89億美元,這是除了第一部分的基本服務費用外,跨境交易額外產生的費用。當年的國際交易額為41140億美元,這意味著每1000美元的國際交易還得支付額外的0.82美元,與第一部分的費用相加,則意味著跨境交易的服務費用是境內交易的2倍左右。因此,除了美國國內的訴訟外,Visa也不得面對著國際範圍內的爭端。如韓國的中小商戶就曾聯合抗議Visa和MasterCark收取高額費用,期望通過政府力量來談判,未果。

這三部分是Visa的主要收入來源,此外還有其它收入,佔比較小。下圖顯示近五年各部分收入的情況。

查看原图
Visa的產品主要為借記卡、信用卡和預付卡三類,其中,前二者在市場上的份額一直是同類產品中最高的。

查看原图
由於開放式與封閉式卡組織的營收結構和規模都很不一樣,故本文將比較公司侷限於同是開放式卡組織的MasterCard。

三、財務圖解

查看原图
查看原图
查看原图
查看原图
查看原图
查看原图
四、未來發展

Visa的觸角已延伸至全世界200多個國家與地區,它的收入與這些國家與地區的經濟發展水平與消費水平(主要是零售額)息息相關。這對Visa而言,即是機會,也是挑戰。

美國是Visa的大本營,近三年美國境內交易在Visa的營收佔比都保持在54%左右,故Visa將直接受益於美國經濟的提振。今年美國零售商出現自2012年9月以來最大銷售增幅,止住了華爾街的資產價格暴跌,並進一步證實世界最大經濟體正在走出嚴冬天氣造成的增長放緩。與此同時,任何來自美國政府對這一領域的管制都會影響Visa。2011年,美聯儲執行了Dodd-Frank法案,其中有一條規則設置了借記卡交易費率的上限,此外,對金融機構和商戶在借記卡網絡中的交易路徑選擇也有所限制,這一法案可以說是降低了Visa在銀行和商戶面前的議價能力。Visa不得不就此修正借記卡的戰略,並與客戶重新協商相關合約。

查看原图
過去3年來,全球零售額的年均長率為6%左右,而Visa的年均增長率在13%以上。儘管國際交易在Visa的營收中佔比略小,但過去3年來,國際交易收入的年均增長率是8%,高於美國境內交易收入5.5%的增長率。

其中,由於Visa歐洲有限公司並不屬於Visa的子公司,歐洲業務在Visa的營收中佔比較小,去年為2%左右。今年3月,美國因克里米亞半島事件對俄羅斯銀行實施制裁,Visa也停止了對俄羅斯銀行的支付服務,不過Visa表示受到制裁的俄羅斯持卡賬戶不到0.5%,這一事件並不會嚴重影響Visa今年的營收。

儘管如此,與歐洲相比,在未來,新興市場能帶來更大的想像空間,仍是一片肥沃的、待開墾的市場空間。如在中國,14億人口僅擁有4億張信用卡,相比較美國人均持有2到3張信用卡,仍在持續發展中的中國也有很大的市場空間。不過,這一市場也有較大的進入壁壘,即中國在短期內開放清算系統的可能性並不大,這意味著在中國市場,Visa很難與本土的中國銀聯抗衡。

此外,根據世界銀行的研究報告,世界上35%的地方仍被未銀行卡所覆蓋,對於世界排名第一的全球支付公司而言,這仍是進一步開拓邊疆的機會。

科技的發展使支付手段變得更加多樣,這同樣是Visa的機會與挑戰所在。事實上,普及商業中的電子支付手段一直是公司的使命,Visa在移動支付技術和NFC技術這兩個新興領域的反應也可以說是相當快的。

2010年,公司通過多項收購加速Visa在電子商務和移動電子商務領域的發展,其中,Cyber Source公司是電子支付、風險管理和支付安全解決方案的領先供應商;Play Span公司是在網絡遊戲、數字媒體和社交網絡中提供數字商品交易的領先供應商;Fundamo公司是為發展中國家的移動網絡運營商和金融機構提供移動金融服務的領先供應商。2012年,Visa攜手Buy.com推出了自己的移動支付服務——V.me數字錢包,並於11月正式登陸美國市場。這個數字錢包可以讓消費者只提供自己設置的用戶名、密碼即完成支付,無需提供信用卡信息或其他私人信息。

從地區視角來看,電子商務在北美零售商收入中的佔比最高,而在亞太零售商的銷售額則增長最快。如在印度,目前網絡零售佔總零售額的比例不足1%,但根據仲量聯行的預計,到2017年這一比例可增長到24%(僅僅按照印度2011年的零售總額4113億美元計,這一比例也意味著至少上千億美元的市場空間)。

當然,電子支付領域有很多新進入者,僅僅在美國,就有Paypal、Google、Amazon和 Apple等企業涉足這一領域。不過,考慮到它們的核心並不在支付,故在中短期內無法與Visa抗衡。

總體而言,Visa在支付清算領域有很強的護城河,其業務範圍的覆蓋領域也不是那麼容易可以複製的。基於其表現出來的知名度、體量、盈利能力、佈局等指標,可以預測Visa在可預見的時期內仍能獲得持續增長。Visa在上一財季花11億美元贖回510萬普通股,也正是其自信於未來盈利能力的表現之一。不過,它的股票可不便宜,截至5月19日,單股報價210.36美元。當然,如果讀者信奉巴菲特的那句名言——寧願以合理的價格買優秀的企業,也不願以低廉的價格買一般的公司——還是可以考慮出手的。順便提一句,Visa和MasterCard公司的股價走勢幾乎一致,作為不少對沖基金做配對交易的良好標的,實時關注兩者的股價走勢,總是能找到機會的。2013年7月28日就有一次良好的機會,大家可以自己分析一下。歡迎來信和我們討論,聯繫郵箱:[email protected]@從易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00898

盛大阿里賬號打通再引猜測:18億重組擬國內上市

http://news.iheima.com/show-6-143946-1.html
《最終幻想14》是盛大與全球知名遊戲公司,日本SquareEnix合作開發的一款網絡遊戲。該作品來源於SquareEnix公司核心產品《最終幻想》系列,有統計顯示,過去10多年以來,該作歷代作品的全球銷量過億。
 
盛大SquareEnix聯合開發的《最終幻想14》網遊,採用傳統的CDKey收費制(之後是時間收費),消費者可以購買兩種「禮包」。其中一種只能通過天貓購買。銷售記錄顯示,天貓月成交14334件,月銷售額超110萬。
 
繼《最終幻想14》後,盛大新作《魔界村》與淘寶的合作更進一步。2014年7月9日,盛大宣佈《魔界村》可用淘寶賬號登陸,並且設立官方旗艦店,用於支付、遊戲裝備交易等收入相關的領域。
 
《魔界村》是日本知名遊戲公司CAPCOM的成名作,該作在過去近30年的時間內,從街機開始,被不斷移植到家用遊戲機、掌上遊戲機等平台。
 
用戶平台、賬號系統、支付交易曾經是盛大引以為傲的「平台」核心功能,盛大曾經以此為「賣點」吸引其他遊戲公司使用盛大賬號、支付等為條件的合作。使用其他公司賬號登陸,對於盛大而言是第一次。由此也使得外界對盛大與阿里的資本合作再度關注。
 
目前一種說法是,繼續懷疑雙方可能展開的資本合作。
 
2014年2月的傳聞是阿里35億美元收購盛大包括遊戲、酷6、云、文學、安智市場五大業務,這些業務將打包進入阿里數字娛樂事業群。此後,盛大遊戲的私有化、原盛大文學侯小強、原酷6總裁劉博文的離職都被看成與之有關。但這一傳聞已被盛大公開否認,並且此後,這所謂五大業務之一的酷6已經被出售。
 
不過有知情人士指出,兩家公司就資產合作的談判仍然在繼續,馬云和陳天橋的確探討過併購的可能性。
 
公開信息顯示,僅2014年上半年,阿里巴巴公開的收購投資案有12起,總金額遠超100億人民幣。所涉領域包括、移動應用、文化、電商、傳媒、地圖等,這樣的規模和多領域的收購策略之下,再收一家阿里有意進入的遊戲行業,可謂合情合理。傳聞中的幾大業務,也可一次打通上下游。
 
另外一種說法是,盛大遊戲已經經過隱性重組。盛大將部分業務以18億的價格出售給國內某金融機構,準備私有化完成後,在國內資本市場再尋機會。
 
支持這種說法的人士認為,這一傳聞至少包含了四個值得關注的細節:
 
首先,盛大目前正在進行或者已經完成的是隱形的重組,把業務做了一定的分配,哪些留著,哪些賣出。還未開始進行人事的調整和具體業務執行。
 
其次,傳聞指的18億是美元還是人民幣並不確定,一旦確定大概就能猜測出出售的內容幾何。盛大遊戲在今年1月公佈的私有化要約中,整個交易金額大約19億美元。
 
第三、收購方是金融背景,所以對方可能並不是想具體控制一家遊戲企業,而是希望通過盛大遊戲私有化和操作回國上市,以牟利。今年4月完美1億美元收購盛大遊戲股份,被認為是看到了這裡面,可預見的資本的增值。
 
最後,這種方案可能是盛大遊戲管理層支持的一種方案,交易完成後,團隊可能平穩淡出。
 
據業內人士分析,盛大出售業務的出發點可能有幾種。首先,遊戲私有化需要有大量現金,因此上述傳聞具有一定合理性。其次,可能與信仰有關,盛大掌門陳天橋在獲得積累後,一直有意進入到其他更加「主流」的業務,因此出售掉遊戲業務也在情理之中。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05951

民政部:天使媽媽基金個人賬號善款已回歸兒慈會

來源: http://www.infzm.com/content/103853

天使媽媽的捐助頁面。 (天使媽媽官網截圖/圖)

據《中國青年報》報道,8月27日,民政部民間組織管理局向中國青年報披露了關於中華少年兒童慈善救助基金會(以下簡稱“兒慈會”)“天使媽媽基金”的調查情況稱,“發現天使媽媽存在用個人賬號收款的問題,但未發現公益資產的流失。”針對有關違規行為,民政部對兒慈會及天使媽媽基金提出了整改要求。

據《成都商報》報道,8月上旬,女演員袁立在微博中以捐款人身份對天使媽媽基金財務問題提出質疑,隨後和基金會的理事、著名主持人邱啟明在微博上打起了口水戰,引發網友極大關註。

一直堅持舉報李亞鵬嫣然基金的周筱赟隨後也轉發了袁立的相關微博,周筱赟稱,“天使媽媽”有很多問題,他將向北京市民政局、北京市民政綜合執法監察大隊實名舉報“天使媽媽”涉嫌違規、違法的事實。

其實早在2013年年初,周筱赟就在個人微博爆料,稱“天使媽媽”私設小金庫,不入公賬用私人賬戶接受捐款,涉嫌侵吞大量善款。當時,“天使媽媽”也在微博上給予了相應的回複。

周筱赟曾於2013年3月5日向民政部實名舉報兒慈會,內容主要是兒慈會現金流量表出現48億元,以及“天使媽媽基金”涉嫌用個人賬號收款、“私設小金庫隱匿善款”等問題。

經多方核實,中青報了解到,兒慈會“天使媽媽”基金於2010年1月1日至2013年3月30日期間,通過個人兩個銀行賬號、個人支付寶賬號和現場收款等方式,收到來自公眾的善款8296209.85元。

民政部是兒慈會的業務主管部門和登記管理部門,相關司局成立了調查組,並委托中國註冊會計師協會推薦的會計師事務所對兒慈會進行了專項審計,目前調查工作已結束。

從民政部的調查情況看,上述行為屬於違規。目前這些善款已經全部回歸到兒慈會賬上,沒有造成公益資產的流失,也並未發現兒慈會存在主觀故意違法違規行為。

經多方核實,2010年1月1日至2013年4月30日,“天使媽媽”涉及的個人賬戶收取善款有幾個渠道,都是以天使媽媽基金管委會主任鄧誌新名字開戶的。具體如下:工行賬戶收到885696元,招行賬戶收到2629061元,支付寶賬戶收到1186018元,“天使之家”項目現金收入捐贈款3492350元,其他渠道收取103082元,共計8296209元。

據了解,這些款項有的用來支付項目所涉的房租和生活費等,最後應有結余5650543元。目前,這些款項分成18筆,已經返還至兒慈會的賬戶上。

中青報了解到,在善款“走錯”的1216天里,還曾發生過涉事私人賬戶與其個人賬戶之間有互相轉款的現象。鄧誌新曾將一些款項拿去購買理財產品,因為“放在這里利息太低”。

期間,就私人賬號收錢的問題,而兒慈會內部多次處理也未能得到解決。

據《北京青年報》報道,天使媽媽基金會並非近來唯一一個被網友質疑的慈善基金,為什麽這種質疑時常發生?清華大學公共管理學院社會責任與創新研究中心主任鄧國勝教授表示,頻繁地被質疑,說明現在的基金會的工作做得還不夠好,在運作流程上還不夠透明。

“其實,基金會的發展需要這樣的質疑。”鄧國勝表示,質疑不一定全是壞事。中國的基金會數目繁多,當然會有一些做得不好的地方,而民眾的質疑正是推動基金會發展的動力。“正是有民眾的質疑,今天的民間慈善基金會運作才變得越來越透明”。

“但是,網民也不能無端地、惡意地去質疑。”他說,在我國,很多慈善基金會都是以個人名義發起,為了慈善事業而努力的,它們既然存在就會出現各種問題,惡意的質疑對愛心也是一種傷害,民眾應該理性地關註民間慈善基金會,來讓它們幫助更多需要幫助的人。

哪些基金曾被質疑?

壹基金

3億善款去向被質疑

2014年4月,四月網發微博質疑壹基金雅安地震款物去向,即沒有及時撥付的3億多元人民幣到哪里去了。隨即,壹基金發出聲明和律師函,表示要追究質疑者的法律責任。

嫣然天使基金會

7000萬善款被質疑下落不明

2014年1月,舉報人周筱赟在微博上指出,嫣然天使基金會約7000萬善款下落不明,並指李亞鵬的嫣然基金和美容醫院合作做唇腭裂修複手術涉嫌巨額利益輸送。同天,李亞鵬通過長微博回應,認為周筱赟的言論有很多不實之處,並邀請周筱赟實地考察。

北京市書院中國文化發展基金會

被網上舉報存在違規

2013年12月,周筱赟在網上舉報稱,李亞鵬負責的北京市書院中國文化發展基金會存在違規問題,比如李亞鵬同時擔任基金會的法人代表和北京美麗春天傳播有限公司的法人代表。他認為李亞鵬是借公益之名開發酒店和房地產。隨後,李亞鵬舉行新聞發布會,對各項質疑一一澄清。他表示旗下基金會2012年度總收入240萬均由其本人捐贈,自己的企業與其無任何關系。

來源:北青報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10223

電子政務受網民熱捧 人均關註3.2個政務微博賬號

來源: http://www.yicai.com/news/2015/09/4692189.html

電子政務受網民熱捧 人均關註3.2個政務微博賬號

一財網 章軻 2015-09-28 13:29:00

到2014年12月,我國政務微博認證賬號(含新浪、騰訊兩大平臺)達到27.7萬個,同比增長42.1%,粉絲量總計43.9億人次,人均關註政務微博賬號為3.2個。

9月28日,社科院發布《中國電子政務年鑒(2014)》,稱2014年政務新媒體的發展總體較2013年有大幅提升,政務類、民生類、服務類信息與服務深受網民熱捧。

《年鑒》介紹,到2014年12月,我國政務微博認證賬號(含新浪、騰訊兩大平臺)達到27.7萬個,同比增長42.1%,粉絲量總計43.9億人次,人均關註政務微博賬號為3.2個。

此外,政務微博年發布量達1782.3萬余條,同比增長20.1%,轉發評論量達2.3億條,同比增長17.5%。在發布量明顯增長的同時,評論轉發比、原創微博量方面也有明顯提升。我國政務微信公眾賬號17217個,推送內容超過300萬次,推送微信文章達到1200余萬次,累計閱讀量超過15.3億次。

據不完全統計,我國政務APP約400個,通過360手機助手、91助手、QQ應用寶、百度助手、豌豆莢、iOS的APPStore六大平臺下載總量超5000萬次。

《年鑒》介紹,2014年,地方政務新媒體發展“百花齊放”,全國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已全部開通政務微博,進駐微信平臺,其中江蘇、河南、浙江等七個省份的政務微博數量超過6000個,江蘇、浙江、廣東三個省份的政務微信數量突破1000個。超過一半的政務微博、微信分布在區縣以下區域,這充分說明基層政務新媒體是支撐全國政務新媒體發展的基石,是政務新媒體生態良性發展的重要組成部分。

其中,“@公安部打四黑除四害”從著眼於打擊犯罪,到服務內容更多樣化,既順應了網絡化語境下官民溝通的需要,也增進了官民的互動與互信,3年時間粉絲突破千萬,粉絲數量在國內政務微博中居首;“@平安北京”堅持以民意主導警務,做人民群眾的“網上貼心人”,成為北京市公安系統公共關系的網絡新名片;“@上海發布”秉持“媒體基因”,第一時間發布權威消息、解讀時事政策,影響力在全國位居前茅。

《年鑒》介紹,與政務微博有所不同,政務微信借助訂閱號、服務號,更為註重“微服務”的實現,使公眾可以足不出戶、隨時隨地的使用查詢、申報等服務。例如“貴州發布”實現“一號進入、盡知貴州”,涵蓋近90個全省重點政務微信和近60個政務微博賬號,涉及省直已開通的29項網上辦事項目,用戶可以足不出戶、隨時隨地查詢或辦理。

電子政務理事會介紹,近年來我國各級政府網站在服務功能和內容建設上有了很大進步,各地方積極開展基於互聯網的探索,通過利用各種信息化手段將服務搬上互聯網,很多城市政府網上服務事項已達到幾千項。雖然政府網站在服務實用性、有效性方面與公眾需求雖然存在較大差距,但2014年,各地政府部門正在逐漸的打破傳統的思維方式和服務理念,為提高公眾對政務服務的滿意度不斷努力和積極探索。

上海市通過“一門式”政務服務信息系統,整合10余個部門、193項公共服務事項統一辦理,居民辦事由“人帶著材料跑”轉變為“網絡帶著信息跑”,辦一件事需要往返的次數從4-5次減少到1-2次;上海市寶山區原有108類、736項、3213張表單的臺賬報表,現在已經整合為4類163項,減少了90%的臺賬報表錄入工作,實現工作“靠本子記”到“靠信息系統管”的轉變;浙江省杭州市原有進入社區的75個機構、64項工作任務、32項考核評比,減少為19個機構、26項工作任務、18項考核評比,促進了社區工作轉型。

“傳統工程管理體制已不適應新形勢亟待盡快轉變。”《年鑒》編委會同時表示,當前,雲計算、大數據等技術快速興起,移動互聯網正在滲透到各行各業,而電子政務管理模式已明顯不能適應這些新變化。

電子政務項目從初設、報批、立項、建設周期過長,系統投入使用時,當初項目設計時的背景卻已發生諸多變化,導致電子政務發展在信息化快速更叠中滯後,難以滿足國家治理能力現代化的需求。另外,我國電子政務項目長期存在有建設資金、無運維經費的現狀,系統維護經費、人員難以保障。

編輯:姚君青

更多精彩內容
關註第一財經網微信號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62254

100萬余個賬號被永久封禁!滬公安集中整治網絡直播

據上海市公安局消息,針對部分網絡直播平臺涉嫌進行色情表演、聚眾賭博等違法行為,上海市公安局今年7月至10月開展專項整治,已集中清理違法違規信息3.6萬條;依法永久封禁賬號100萬余個、關停違規直播間1000余個,對“同遊圈”、“金融道”、“遊戲風雲”等14家違法違規網絡直播平臺進行警告並作出限期整改、停業整頓等處罰。

目前,上海市所有網絡直播平臺已落實了約45萬名主播的實名認證工作。

自7月至10月,根據公安部部署,上海市公安局開展了網絡直播平臺專項整治工作,重點針對群眾舉報、網絡曝光或網民反映問題集中,涉嫌進行色情表演、聚眾賭博以及其他違法行為,以及安全管理秩序混亂、安全管理措施不落實等三類網絡直播平臺進行集中專項整治工作。

截至目前,本市20余家網絡直播平臺均已按要求完成了相關整改工作,建立健全了相關安全管理制度和措施。

集中清理違法違規信息3.6萬條

針對侵擾用戶的違法違規信息,上海公安網安部門組織網絡直播平臺對用戶名、頻道名、備註信息等欄目存在涉及淫穢色情、暴力、賭博、詐騙等違法違規信息的情況開展清理。目前,共清理違法信息3.6萬條。

直播平臺主播須實名認證

上海公安網安部門通過日常管理和專項整治相結合,指導網絡直播平臺全面推行主播實名認證制度和用戶註冊信息審核制度。每位主播在註冊時,必須上傳本人手持身份證或有效證件的清晰頭像圖片,待平臺審核後才能開通;網民想要成為網絡直播平臺註冊用戶,必須通過手機驗證。目前,本市所有網絡直播平臺已落實了約45萬名主播的實名認證工作,對未實名認證的主播1000余人進行了註銷。

建立黑名單制度

對於公安機關通報、用戶舉報或網站自行發現的違法違規用戶,納入黑名單管理,采取禁言、關停、註銷等措施,進一步規範網絡直播平臺信息傳播秩序,凈化網絡環境。目前,公安機關依法永久封禁賬號100萬余個、關停違規直播間1000余個,對“同遊圈”、“金融道”、“遊戲風雲”等14家違法違規網絡直播平臺進行警告並作出限期整改、停業整頓等處罰。

據悉,2016年被稱作“網絡直播元年”,各類網絡直播平臺競相湧現,用戶規模海量增長,一些大型直播平臺註冊用戶已經過億,月活躍用戶超千萬。據CNNIC第38次中國互聯網發展狀況統計報告顯示,截至今年6月,我國網絡直播用戶規模達到3.25億,占網民總體的45.8%。

但隨著網絡直播平臺的迅猛發展和用戶規模的迅速擴張,部分直播平臺安全管理秩序混亂、涉嫌傳播低級庸俗信息,甚至通過色情表演來吸引網絡用戶。

今後,上海公安網安部門將以互聯網思維進一步創新管理理念,對互聯網新事物、新應用加強規範和引導,進一步深入開展網絡社會的綜合治理工作。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18232

雅虎超5億郵箱賬號被盜 Verizon:有理由撤回收購

10月14日消息,據路透社報道,Verizon法律總顧問Craig Silliman周四表示,公司有理由相信雅虎超過5億個郵箱賬號被盜的重大信息安全事故已對雙方收購交易造成實質影響。Verizon完全有可能撤回其對雅虎提出的48.3億美元的收購要約。

Silliman認為,盡管雅虎已就此次事件對Verizon進行了初步告知,但Verizon仍需要獲得來自雅虎的“重要信息”,隨後才能對這起黑客事件的嚴重性做出判斷。他表示,Verizon正在評估這起事件,並將根據對嚴重性的評估來決定如何推進這筆交易。

Silliman強調,如此重大的數據泄露事件足以構成Verizon撤回收購要約的條件。“我認為我們有一個充分的理由基礎去相信,現階段造成的影響是實質的,而我們期盼雅虎能向我們展示完整的影響報告。如果雅虎方面認為影響沒有什麽,那麽他們也需要提出證明。”

Silliman最後拒絕評論Verizon是否會考慮與雅虎重新就收購價格進行談判。

9月22日,據《今日美國》網站報道,援引知情人士的消息稱,經過調查確認後,雅虎本周將正式宣布上億用戶賬號信息被黑客竊取。此前在8月1日,根據Motherboard的消息,一名自稱“peace_of_mind”的黑客宣稱其盜取了2億雅虎用戶的用戶名和密碼,並且已將這些信息出售給了黑客網絡。

這名黑客以3個比特幣(約合人民幣1.2萬元)的價格出售了疑似為2億名雅虎用戶的賬號信息,其中包括他們的用戶名、密碼和生日。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18776

蘋果沒有社交媒體賬號?

來源: http://www.iheima.com/zixun/2016/1118/159867.shtml

蘋果沒有社交媒體賬號?
馬逸倩 馬逸倩

蘋果沒有社交媒體賬號?

是的,世界上最成功的消費品牌並不玩兒企業自媒體。敢打賭,你並不知道這件事。

本文系數字智庫(ID: neo_media)授權i黑馬發布。

■ 世界上最成功的消費品牌蘋果並沒有企業官方Facebook、Twitter、Instagram或者中國的微信公眾號、微博的賬號。在這個消費者至上、創新驅動的社交世界中,蘋果顯得孤傲而絕緣。

■ 從歷史角度來看,遠離社交媒體的傳統或與喬布斯的傲慢有關。

■ 蘋果不與社交媒體建立關系也可能是因為它覺得無法控制網絡環境。在社交媒體上發聲也不符合蘋果公關的策略。

■ 蘋果一直避免在社交網絡上露臉,卻又一直註視著上面發生的事情,2013年,蘋果以超過2億美元的價格買下社交媒體分析公司Topsy Labs。

■ 喬布斯去世幾年後,蘋果從巴寶莉與耐克雇傭了多名營銷、市場專家擔任管理崗位,也不斷在試水社交媒體。”

世界上最成功的消費品牌並不玩企業自媒體

在這個新媒體時代,如果有哪家企業還沒有開通社交媒體賬號,一定會被看作是老舊、古板的代表。 但如果我現在告訴你,世界上最成功的消費品牌蘋果並沒有企業官方Facebook、Twitter、Instagram、Pinterest賬號以及中國的微信公眾號、微博賬號時,你一定不會相信這是真的。因為在我們的潛意識里,在全球擁有數億果粉的蘋果應該早就是社交媒體大拿了吧? 是的,但蘋果真的不做企業自媒體。

564ccf8

▲如果這真是蘋果的Facebook官方賬號,頁面上卻空無一物。盡管有360多萬人Like。

Facebook已成立12年,Twitter成立10年,如果你搜索下,只會看到Apple Support、Apple Music、iTunes和App Store這幾個經過認證並有更新的賬號。但也只是一些簡單而原始的信息發布。

0ebb553

▲蘋果音樂在Instagram上的頁面,少有的可以找到的蘋果在社交媒體上的足跡。

4bb62b4

▲在Pinterest上,你搜索Apple所得到的結果是這樣的。

現在是2016年,幾乎每個主流品牌都在發推。甚至那些你認為不必為此費心的公司都開通了社交媒體,比如高盛和美孚潤滑油。 

在這個消費者至上、創新驅動的社交世界中,蘋果顯得孤傲而絕緣。考慮到它的競爭對手——谷歌、微軟和三星在Twitter上都有上百萬的關註者,在社交媒體上,蘋果活生生把自己的口號“非同凡想”改寫成了“我們不約”。

b6bfe50

▲蘋果的Twitter官方頁面上也空無一物。 

受仇勇老師命題,過去兩個多月里,我盡可能地搜索了大量網絡資料,但並沒有發現系統性地分析解釋這一原因的文章,只能在博客、Alien Blue、Quota等網站里獲得一些網民和觀察者的只言片語,遂成此文。

我的個人看法是:

蘋果不做社交媒體有歷史原因,跟喬布斯的高傲有關。喬布斯本來就認為好產品並不需要討好消費者,更拒絕聽從所謂市場調查的聲音。

蘋果不與社交媒體建立關系可能是因為它認為無法控制網絡輿論環境。

一定程度上,這跟蘋果的保密文化有關。

如果將之總結為“因為產品牛逼所以可以不用營銷和社交媒體互動”,這只是一種過於簡單的邏輯。

1、蘋果的獨特策略

蘋果不與社交媒體建立關系可能是因為它覺得無法控制網絡環境。在社交媒體上發聲也不符合蘋果公關的策略。

根據CNBC,蘋果對於產品介紹有著十分嚴格的日程安排。如果在推特公布並改變他們現有的日程表,市場會對活動有不同解讀,將蘋果陷入社交壓力——當你忙著維持“高端體驗”時,這不是你想傳達的形象。

在CNBC采訪中,The Street的記者Brain Sozzi提出“蘋果註冊賬戶沒有好處”。另外,他解釋說,“讓蘋果在推特上回答問題?沒門,蘋果也不會去關註星巴克,更不會去提供限時優惠…人們去追隨蘋果,蘋果不會主動來接觸你。” “社交媒體是由大眾‘擁有’和運營的。我們就是熱愛它的不可控制和不可預測。但是對於蘋果來說這不可接受,所以它不參與。”Brandwatch的CEO Giles Palmer評論說。

首先,蘋果不比同行們享受更多的忠誠度。他們的忠誠度指數與市場份額相關,蘋果超常表現背後的關鍵驅動原因是每個產品都是蘋果生態的一部分,設備之間很容易連接。其次,蘋果不像其他品牌那樣需要社交媒體營銷。因為他們總是相信產品,而不是“品牌”,他們從不相信“品牌需要和客戶有個人聯系”那樣的胡說八道。

——LeShann

與大眾溝通,意味著要放棄部分控制。我們不知道蘋果放棄社交媒體的真實原因。但是在今天,如果在社交媒體上保持沈默,必然會做出高高在上的姿態,有一種神秘感,讓人感覺這是最好的。

——Lynn Bruno

2、始於喬布斯的蘋果保密文化

蘋果的保密風格非常有名,無論是在內部還是外部,而且它也從這個舉措中受益良多:它向競爭者們保證了產品信息不外泄,而且當產品發布時,公司對於信息有著絕對的控制權。喬布斯的主題演講總是被熱切期待,沒有人知道將會發生什麽。 消費者和記者並不是唯一屏息以待盛大揭幕的人。事實上,廣大蘋果雇員和普通消費者一樣同時得知蘋果最新的產品信息。雇員只知道他們直接參與的項目,或者是直接與他們個人責任相關的一些項目。 

蘋果不僅僅是主動避開了巨大的市場機會,而且也關閉了接收消費者反饋和支持的活躍渠道。主動使用社交媒體的組織看到了傾聽消費者和合夥人意見的價值所在,並且讓那些聲音做商業決策。

蘋果的工作方式不是這樣。公司對消費者的哲學是由喬布斯一手建立。在1998年,他告訴《商業周刊》:“許多時候,人們並不知道要什麽,直到你展示給他們看。”

很難去反駁這一邏輯,這個公司用一系列顛覆行業的產品革命了多個產業,但是蘋果對於社交媒體的漠不關心仍使人疑惑。但是任何面向消費者的品牌,忽視社交媒體都是愚蠢的。尤其是擁有全球尖端科技產品的公司。

“錯過”擴大品牌知名度的機會

不能實時監控競爭

不能實時參與監控顧客事宜

錯過市場營銷“天翻地覆”的變化,即重新定義市場概念

增加網站流量的機會

無法充分利用和其他品牌及零售商之間的合作機會

——Matt Foulger

蘋果對消費者的哲學是由喬布斯一手建立。在1998年,他告訴《商業周刊》:“許多時候,人們並不知道要什麽,直到你展示給他們看。”

在Quora上有很多人提出這一問題,有一位用戶通過一張照片說明原因:

f965550

蘋果不相信社交媒體大部分是因為喬布斯。我聽到很多人說他不用推特,也不相信其重要性。對於蘋果來說,他可能是對的。

他同時也限制雇員在推特或臉書等社交媒體上談論蘋果的業務。雇員允許有社交媒體賬號,但是並不被鼓勵談論公司商業。大多數雇員要求不要透露他們在蘋果工作。 我很討厭這一政策,但是也很理解,它對於蘋果來說很有用。他們通常比其他公司在社交媒體上獲得更多的報道。 

我為什麽要用這些照片?因為這是首屆iPhone開發者大會,里面有兩位蘋果雇員。他們求我不要標出他們。因為如果被標出為蘋果雇員,他們會被開除。

3、回避卻密切註視著 

當蘋果回避在社交媒體上露臉時,它卻在觀察Twitter上發生的事。2013年12月,它以超過2億美元的價格買下社交媒體分析公司Topsy Labs,一家使用Twitter數據分析用戶對品牌感知的公司。在2015年12月,Topsy Labs被關閉。 Topsy Labs是Twitter的合作夥伴,有著從2006年Twitter建立起的數十億推文的數據。這一數據流現在每日有約5億的數據量。Topsy的工具可以分析主題發推的頻次,找到特定話題的影響人物,或者評估某次活動的曝光度,然後再把這些數據賣給客戶。業內人士認為沒有Twitter的背景,蘋果不會與Topsy就收購達成一致。 蘋果可以從中更好地知道用戶的興趣點,Twitter在了解娛樂話題對話方面非常有利。 在2012年,蘋果已經在其系統中整合Twitter和Facebook,以便於其用戶更好地在社交媒體分享照片和信息。這次收購被認為是蘋果在Ping失敗後進入社交媒體的最新嘗試。 

華爾街日報對此收購報道的第一句話就是“蘋果正在尋找更多的社交”。

4、自建社交網絡的失敗歷史

蘋果的一些產品線有社交媒體賬戶,比如說iTunes music,利用Facebook和Twitter介紹頂級藝術家和iTunes所支持的活動。iTunes的Facebook頁面令人印象深刻,時間軸上堆滿了各種精心制作的圖像和視頻。

但是iTunes在Facebook和Twitter上的成功事實上是個諷刺,因為蘋果曾經嘗試在iTunes內部建造自家的社交網絡Ping,雖然並不成功。

a7cfe9a

▲喬幫主介紹自家音樂社交產品Ping。

蘋果在2010年9月推出音樂社交網絡Ping。以iTunes為載體,它讓用戶關註藝術家,與朋友分享音樂評論,以及關註朋友都在聽什麽音樂。喬布斯半開玩笑地形容它是“Facebook與Twitter在iTunes相遇”。如果這句話是對的,Ping應該仍存在。 

蘋果以其絕佳的使用體驗而著名,這一體驗被置於完美融合軟硬件的“墻內花園”中。但是蘋果為Ping所構築的墻太高了,Ping只能在iTunes中使用,而且沒有與Facebook和Twitter整合。

蘋果與Facebook嘗試合作受阻,因為Facebook“繁瑣的條款”。無法接入Facebook社交圖譜,Ping的用戶很難找到朋友或確認其身份。Ping貧乏的社交關系無法幫助用戶發現更多的音樂。

面對兩年乏善可陳的用戶參與數據,Ping在2012年9月被取消,蘋果轉而把Facebook與Twitter接入iTunes,並學到了社交媒體中最為重要的規則:與他人合作。

5、謹慎而從未放棄嘗試

並不是每個品牌都需要在每個主要的社交媒體上保持活躍。“品牌應該更仔細甄選,考慮到主要的社交媒體渠道通常都要求預算來向受眾放大信息。”根據Berkowitz,蘋果並不是個例:“世界上很少有其他品牌受到如此熱愛,並對主流媒體有如此高的掌控度,以至於它可以主要依賴媒體來傳播信息。” 

蘋果推出的第一個社交媒體推廣放在了Tumblr,而不是Facebook或者Twitter。雖然這不意味著它完全改變了對社交媒體的策略,但也是一個小小的改變——至少它變得更加積極,即使努力是斷斷續續的。

比如說,新的蘋果音樂Tumblr頁面持續更新介紹新功能細節,關於流行藝術家的信息以及其他音樂發現。庫克在來華訪問時也加入了微博,去推廣公司最新的進展。

據熟悉蘋果的人士說,自從去年十月雇傭了巴寶莉前CEO Angela Ahrendts以來,這個消費者電子巨頭正在非常小心謹慎地試著多一些社交表現。在近幾個月,Ahrendts引入了幾個關鍵人物,包括全球數字策略領袖John Agnew,數字營銷主管Musa Tariq。他們均來自耐克,還任命了Tariq擔任社交媒體及社區負責人。 當然,這一切都是在喬布斯去世3、4年後發生的。Angela Ahrendts

Angela Ahrendts2014年5月被蘋果零售部門聘為高級副總裁。在此之前,Angela Ahrendts是巴寶莉CEO,帶領公司經歷了一段令人矚目的全球銷售增長。在巴寶莉之前,她是時尚集團Liz Claiborne Inc.的執行副總裁。

John Agnew現任蘋果創意總監,負責蘋果所有的產品線。其職責包括創意、社交媒體、編輯和發布有影響力的內容、電影制作、數字和社交媒體故事講述、數字創意設計。此前他在蘋果的職位是數字品牌市場策略總監。加入蘋果之前,他就職於耐克。

Musa Tariq現任蘋果零售全球數字市場總監,此前為耐克社交媒體和社區及數字品牌全球高級總監。他此前也在巴寶莉工作,是全球社交媒體和數字市場總監。

「 看看就好,別說話 」

Tariq表示,蘋果認為自己正在從老的傳播模型進入轉型期,從“單一的敘述者”(也就是喬布斯)選擇一個時間和地點發表演講,轉向新傳播模型。公司會發出多種聲音,並參與消費者與粉絲的雙向討論。 一兩年前,蘋果還在左右搖擺是否要進入社交媒體,而現在它考慮的問題是如何在Facebook和Twitter上展示像以前在傳統廣告中的專業性。蘋果不想倉促沖進那些平臺和市場,直到把一切都想清楚。 有人這樣描述蘋果將其支線產品加入社交媒體的表現:“你能猜到雖然沒有官方表現,但蘋果就在附近徘徊,像一只眼神敏銳的母雞在照看它的‘小雞’。” 我贊同“他們為自己的優秀感到自信”,但是這不意味著不用Twitter。作為行業領袖,他們應該在Twitter上分享思考和創新。我強烈建議他們使用Twitter,付出終會有回報。——Kartik Chaturvedi 我不是果粉,雖然我很喜歡他們的產品。我不認為蘋果脫離社交媒體是因為高傲。我想蘋果是因為恐懼,他害怕一旦打開閥門,將會被抱怨的洪水淹沒。他們可不想花時間去處理。送他們三個字,勇敢點!——Sawaram Suthar 

嘗試已經開始。在推廣iPhone 5c時,蘋果在Tumblr上發布了其新的廣告。後期對iPad有一系列“你的詩歌(your verse)”活動。YouTube是蘋果全身心擁抱的一個社交平臺,現在上面擁有超過390萬訂閱者。希望看到蘋果馬上大舉進入Facebook或是Twitter不太現實,不過可以看到更多像“你的詩歌”這樣的實驗。 

def327d

▲關於“你的詩歌”這個活動,雖然蘋果邀請用戶用獨特和天才的方式創造自己的故事,並支持發布在其官方視頻頻道上,但這個平臺的評論區也是關閉的。

 網友吐槽說:“事實上,視頻鏈接到蘋果自己的網站上,會有更多關於視頻的深入個性介紹。雖然它叫做‘你的詩歌’,但你不能在頁面上留下哪怕一行詩。這是典型的蘋果喜歡的‘看看就好,別說話’風格。” 

考慮到Youtube上的評論被關閉了,看起來他們並不想與公眾太接近,要不然評論區會充斥騷擾信息。網上的蘋果論壇已經證明了一個大品牌有多容易吸引各類騷擾信息。——afishinacloud 

大多數的Facebook頁面都充斥了人們的抱怨或是要求對個人的客戶支持。對於他們不擁有也不能控制的大型平臺來說,這是不必要的風險和花銷。——Altdotweb 

社交媒體 蘋果
贊(...)
文章評論
匿名用戶
發布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23879

突發自燃、異常關機、賬號被盜 蘋果兩個月內被投訴超一千起

蘋果手機異常關機事件受到廣泛關註,消費者投訴維權的聲音也此起彼伏。據東方網報道,自今年1月1日以來至11月30日,上海市消保委就接到有關蘋果電腦貿易(上海)有限公司的消費者投訴2763件,投訴量同比增長近2倍,而其中10月1日至11月30日,投訴量就為1221件,同比增長近6倍。

據消保委透露,消費者主要反映的問題有:異常關機,10月1日至11月30日,有關蘋果手機異常關機的投訴量多達860余件。而從消費者投訴情況看,除iPhone6s外,iPhone6、iPhone6 plus和iPhone6s plus手機均存在剩余電量20%-80%情況下異常關機。此外,2015年9月至10月以外生產的iPhone6s出現異常關機以及此期間生產的符合更換電池條件的iPhone6s無法及時獲得售後服務等。

如消費者劉女士就反映,她在2015年10月購買了一臺iPhone6s手機。可自2016年10月起,該手機在剩余電量50%左右時出現異常關機。經查詢,該手機的生產日期為2015年10月17日。隨後劉女士前往蘋果零售店要求更換電池,卻被告知該手機的生產日期超出蘋果公司《iPhone6s意外關機問題計劃》所規定的“2015年9月-10月”的範圍。

此外,消保委還接到了蘋果手機突發自燃以及ID賬號被盜的現象,特別是今年以來,消費者蘋果賬號頻頻被盜,蘋果公司遲遲不予協助解鎖,致使相關投訴集中爆發。今年共接到相關投訴1070件。

對於消費者的大量投訴,近期,中消協先後兩次公開函詢蘋果公司iPhone手機異常關機的問題。上海市消保委也於11月就iPhone手機異常關機等問題多次約談蘋果公司。不過,盡管蘋果公司發布了《iPhone6s意外關機問題計劃》,但大量發生異常關機問題的iPhone6、iPhone6 plus和iPhone6s plus以及生產日期在2015年9月至10月之外的iPhone6s手機依然故障原因不明,眾多的消費者投訴亟待解決。

上海市消保委認為,蘋果公司作為大型跨國企業,應當遵守《中華人民共和國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的規定,對消費者負責,及時處理各類消費者投訴,最大限度地保障消費者訴求。

而對於蘋果公司出臺的《iPhone6s意外關機問題計劃》以模糊的生產時間為界限,排除對《計劃》外的產品提供完善的售後服務的情況,消保委呼籲蘋果公司對所有出現問題的手機型號進行徹底技術排查,查明原因,公布整體解決方案。

上海市消保委相關負責人表示,蘋果公司憑借出色的產品體驗,在中國乃至全球市場獨占鰲頭。問題發生後,更應主動承擔責任,妥善解決爭議,贏得公眾尊重。消保委呼籲蘋果公司設計簡便及人性化的售後服務流程,消除售後服務障礙,確保售後措施“落地”。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25746

民調:超半數美國人要求特朗普關閉推特賬號

酷愛在社交媒體推特(Twitter)上發表言論或者與民眾互動的美國當選總統特朗普,會不會在1月20日正式入主白宮後,關閉自己的推特賬號呢?

當地時間1月10日的最新民調顯示,64%的受調查者認為,特朗普在正式就任美國總統後,是時候關閉他的推特賬號@realDonaldTrump了。因為,無論在競選期間,還是勝選總統後,特朗普在推特上頻繁發表的各種言論,不是讓人大跌眼鏡,就是引發輿論嘩然。

此次由昆尼皮亞克大學(Quinnipiac University)在全美範圍內進行的調查顯示,在18~34歲的年輕人中,要求特朗普關閉推特賬號的比例更高,為71%。共和黨籍受調查者在這一問題上意見較為分化:49%的人認為特朗普完全可以繼續使用自己的推特賬號,45%的人則堅決反對。

此前,超3萬美國人在白宮網站上發起請願,要求封了特朗普的推特賬號。

熱衷在推特發聲

自2009年開通這一推特賬號以來,特朗普一共發送了3.4萬條推特,粉絲數也維持在190萬人左右。

自去年11月勝選美國總統以來,絲毫沒有跡象顯示特朗普會放棄自己的推特賬號,他甚至把自己的推特簡介也與時俱進地更換成了“當選總統”。近來,推特上的內容或者由此引發的爭議,頻頻使得特朗普成為美國媒體追逐的頭條。比如,他最新的內容是回應了1月9日第74屆金球獎頒獎儀式上,榮獲終身成就獎的好萊塢自身女影星梅麗爾·斯特里普(Meryl Streep)對他的炮轟。面對斯特里普指責特朗普曾在競選中嘲笑一名殘疾記者,特朗普在推特上反擊道,斯特里普“並不了解我,卻要攻擊我”,她是好萊塢“被捧得最過頭”的演員之一。目前,特朗普的回應已得到了近4萬次轉發與近12萬次的點贊。

除了把推特作為回應炮轟與質疑的陣地,特朗普還喜歡在推特上發發牢騷。比如,他曾在去年12月於推特上抱怨美國總統的座駕“空軍一號”太貴了,甚至要取消波音公司的訂單。在這條推特中,特朗普稱:“波音正在為未來的總統建造一架新的747空軍一號,但是成本失控了,超過了40億美元。取消訂單。”此言一出,導致波音公司的股價一度下跌1.6%,波音公司也隨即就此事發表緊急聲明,予以解釋。

此外,小到今天與誰見面,大到人事任免,特朗普都喜歡第一時間通過推特發聲,讓百萬粉絲第一時間了解自己的最新動態。這種此前歷屆美國總統中從未出現過的現象,也為特朗贏得了“推特治國”的名號。

企業噩夢

但是,並不是所有人都喜歡特朗普在推特上“發號施令”,尤其是那些大企業。

特朗普最近與美國車企在推特上針鋒相對。他對包括福特、通用在內的美國車企把生產線轉移至墨西哥等地的做法,點名批評,威脅後者要麽盡快把生產線轉移至國內,要麽就坐等“高額邊境稅”的懲罰。面對特朗普的高壓政策,福特已表示願意取消在墨西哥生產的計劃,響應特朗普“把制造業帶回美國”的號召。

有電腦數據庫針對特朗普的3.4萬條推特進行文本分析後得出一個結論,特朗普至少通過推特點了61家企業的名。其中,既有矽谷巨頭,比如亞馬遜、蘋果公司,也有BBC、時代華納等大牌媒體,就連三星公司等海外企業也時不時出現在特朗普的推特中。

鑒於特朗普當選總統的身份,同時其推特賬號上又有近190萬龐大的粉絲群體,因此,特朗普在推特上針對某企業的一句話往往能被無限放大,甚至動搖該公司的股價。被特朗普在推特上點名,已成為企業的噩夢。

如今,一些大企業,尤其是跨國企業的公關通常每天時不時地刷下特朗普的推特,避免成為下一個被點名的企業。

會關閉個人推特賬號嗎

那麽,在正式成為美國總統後,特朗普將如何處理自己的私人推特呢?

對於美國總統而言,有其官方的推特賬號@POTUS。目前該賬號的所有者仍為現任總統奧巴馬,顯然,特朗普將繼承這一官方賬號。目前,該賬號的粉絲數為1320萬人,發送的推文數為341條。活躍度顯然不及特朗普的個人推特賬號。不過,可以肯定的是,特朗普正式就任美國總統後,該賬號中由奧巴馬發布的內容在全部存檔後將清空,簡介也將由特朗普本人來更新。

特朗普的白宮發言人史派瑟(Sean Spicer)已在上周表示,希望特朗普能從兩個推特渠道發聲。

由此看來,特朗普會繼續“推特治國”的路線。鑒於此,奧巴馬在此前接受美國媒體采訪時向特朗普傳話:“我已經告訴過他(特朗普)了,相信其他人也告訴過他,當他正式成為美國總統後,世界其他地方的民眾,甚至資本市場和金融市場都會把你說的話當回事。這與你宣誓就職前的情形很不一樣。因此,要小心謹慎。”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31891

當你離開世界的時候,網絡賬號里的信息怎麽辦?

來源: http://www.iheima.com/zixun/2017/0112/160805.shtml

當你離開世界的時候,網絡賬號里的信息怎麽辦?
尋找中國創客 尋找中國創客

當你離開世界的時候,網絡賬號里的信息怎麽辦?

但由於當前相關法律的空白,這些涉及隱私的信息數據還存在諸多爭議。

本文由尋找中國創客(微信ID:xjbmaker)授權i黑馬發布

“如果我死了,我的微信、QQ、微博賬號誰來處理?我支付寶里的錢怎麽辦?我遊戲賬號里面裝備怎麽辦?”當互聯網成為連接虛擬與現實的橋梁時,橋上站著的人開始擔心自我消失後帶來的數字遺產問題。

隨著互聯網時代的崛起,網民在虛擬世界留存的痕跡已經不僅僅是數據本身,其背後產生的經濟價值、情感價值,以及在網民過世後這些數據的歸宿問題開始受到人們的關註。而圍繞如何處理這些數字遺產,也催生了一些創業機會。

但由於當前相關法律的空白,這些涉及隱私的信息數據還存在諸多爭議。

直到2016年下半年,網絡虛擬財產、數據信息將成為受法律保護的民事權利,被寫入《民法總則》(草案)中,目前,草案已進入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三次審議當中,這也意味著未來互聯網用戶和互聯網公司,都需要重新開始思考針對網絡虛擬財產的權利和義務。

數字遺產身上的情感寄托

2015年4月,吳曉(化名)在大學宿舍燒炭自殺後,母親陳蓉(化名)再也沒能打開過女兒的手機和電腦,密碼封鎖了這個19歲女孩在互聯網上的大部分信息。

陳蓉沒法登錄女兒的微博,也不知道她過世前和誰在微信上有過聯系。

女兒剛過世時,這種封鎖對喪女心痛的陳蓉來說不是件壞事,但心情平複後,陳蓉很想知道女兒在網上留下的生命記錄,她並沒有把這些當做數據財產或虛擬遺產來看待,“只是她來過這個世界的一種證據。”

可無從得知的密碼,成了她通往女兒在虛擬世界的一道阻礙。對於只會用QQ和微信這類普通軟件的她來說,找到女兒留在網上的痕跡並不容易,最終她只能作罷。

兩年前,同樣以自殺結束生命的小曾,給親朋留下了在世時的聲音。他在B站上發布的6首二次元歌曲,直到現在仍有人點開收聽。打開他最後錄制的那支歌曲時,彈幕密密麻麻地彈出網友對這個小夥子的懷念。

雖然小曾再也無法和這些評論者互動,但他留在網上的歌曲仍然會被人們相互轉發,他的一個朋友留言表示,“聽著你的歌,仿佛你還在一樣。”

在國內,網絡上的聲音、照片、文字等數據信息,多數人將其價值歸於紀念。

在“網上入殮師”林東平眼中,逝者在社交網站上留下的痕跡仍舊會被其他人看到、關註、傳播,這種流動讓逝者的生命在互聯網上得以延續。

2011年,“IT男”林東平帶著“做產品”的思維,開設了“逝者如斯夫dead”的微博賬號,通過搜集、整理過世者的社交記錄,為每一個逝者寫一篇小文。

大量的網友在這個賬號中或逝者的微博下點亮“蠟燭”表情,“逝者如斯夫dead”逐漸變成“一座微博墓園”。偶爾一些微博內容還會成為熱門話題。

在國內,密碼仍是唯一的“鑰匙”

事實上,逝者生前留下的數據信息除了情感價值,也正在為互聯網公司繼續創造著流量價值。但這些價值來源的所有權問題,依然面臨著法律界定上的模糊。

早在2003年,“以二進制的形式加以描述、存儲和傳輸的人類活動”作為一種文明成果,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定義為數字遺產。作為一種無形財產,它既包括虛擬貨幣、遊戲裝備,也包含各類互聯網賬號和用戶創作的文字、圖片、音視頻等數字作品。

但目前為止,這類“資產”在公民過世後如何處理在我國還沒有明確的法律規定。目前的行業慣例是,個人賬號不能被當作財產處置,也不屬於法律上遺產繼承的範疇。

從2010年開始,逝者QQ賬號找回、遊戲裝備繼承、網店經營權歸屬等個體事件都成為過新聞報道的熱點,並引發了人們就數字財產、虛擬遺產的討論。

2011年,沈陽王女士的丈夫在一場車禍中喪生。她想要獲得丈夫QQ郵箱內保存的兩人的照片和信件,但由於不知道密碼,只好向騰訊公司求助,但與對方交涉後並沒有成功。

按照騰訊的規定,想要拿回密碼只能按照“找回被盜號碼”的方式操作,除了提供逝者本人的基本資料和聯系方式外,還需要提供號碼的使用資料、保密資料,同時還得邀請賬號內QQ好友為其“認證”,“但人都不在了,我上哪找這些資料?”

記者查詢微信、微博等社交平臺的用戶註冊協議發現,賬號的所有權均屬於平臺所有,比如用戶註冊微信時,《騰訊微信軟件許可及服務協議》里規定:“微信賬號的所有權歸騰訊公司所有……初始申請註冊人不得贈與、借用、租用、轉讓或者售賣微信賬號或者以其他方式許可非初始申請註冊人使用微信賬號……用戶註冊微信賬號後如果長期不登錄該賬號,騰訊有權收回該賬號。”

這樣的服務協議導致一旦用戶死亡,沒有密碼的家屬將面臨無法獲得處置賬戶信息的權利。

在美國,雅虎郵箱也在服務條款中聲明,用戶對於郵箱的使用至用戶死亡時終止,之後郵箱會被凍結或刪除。但2005年,美國士兵賈斯汀·埃爾斯沃思在伊拉克陣亡後,他的父親向雅虎公司提出拿回兒子在雅虎上的賬號、密碼,以便獲得兒子的照片和郵件用以留念,遭到雅虎以侵犯隱私權予為由的拒絕。

士兵的父親將雅虎起訴,最終法官判決雅虎將士兵的電郵移交給他的父母。此案也推動美國互聯網公司對於數字遺產處理方式的改變。

比如,全世界最大的社交網站Facebook不再凍結或刪除去世用戶的資料,而是將這些賬號自動變成“紀念版號”供他人緬懷悼念。

一些運營者開始向成熟體系傾斜

國內社交平臺的賬戶資產處理雖然有待完善,但一些互聯網公司、創業公司已經開始重視虛擬遺產的處置。

去年,我國首個針對網絡遊戲虛擬賬號所提供的公證服務出現,上海市寶山區公證處為巨人《征途2》網絡遊戲用戶提供遊戲賬號保全證據公證。凡是以真實身份註冊成為《征途2》網絡遊戲的用戶申請辦理賬號保全證據公證服務的,公證人員會詳細記錄玩家上網、進入相關網址和《征途2》遊戲的整個過程,可能進行攝像。

一些業內人士認為,對遊戲賬戶的公證並不意味著虛擬財產的繼承有了質的跨越,但在所有權人的認定上跨出了一步。

除了所有權確認外,一些互聯網創業公司在處置註冊用戶數據遺產時,開始向成熟的體系傾斜。

2015年,心理服務平臺“簡單心理”的註冊心理咨詢師朱瓊遭遇車禍去世,朱瓊服務的賬號被凍結後,預約她做咨詢的10位來訪者也面臨著無人可詢的現狀。

“簡單心理”一方面需要把咨詢師賬戶內的財產交割給家屬,另一方面還面臨安置來訪者的難題,“相比其他的服務平臺,心理咨詢的用戶比較特殊,咨詢師的去世可能給來訪者造成二次傷害。”“簡單心理”的創始人簡里里回憶。

由於國內相關的處理預案處於空白,簡里里連夜聯系了臺灣的專家,針對如何告知來訪者這一噩耗、如何評估來訪者的心理狀態、如何讓其他心理咨詢師接手等問題做了詳細方案。

在將10位來訪者安排妥當後,簡單心理將朱瓊去世的消息發布在了平臺上,她的賬戶頁面也設置成了一個紀念板塊,“這是平臺唯一一個開放留言的咨詢師頁面,一方面讓她的來訪者獲知這個消息,另一方面也讓親朋有一個悼念她的出口。”

朱瓊寫過的文章和朋友回憶她的文字都逐漸在平臺上開放,在簡里里看來,無論是朱瓊的賬號,還是其他具有數據遺產屬性的信息,都十分珍貴,不能一凍一刪了之,“都值得留下來,這是大家對她的一種紀念。”

虛擬遺產帶來的創業機會

隨著微信錢包、支付寶以及各類互聯網金融等和錢沾邊的互聯網產品越來越多,消費者存放在虛擬世界的真金白銀是不能忽視的問題。賬號、密碼的保護和持有開始變得愈加重要。

去年,網友一則“如果我死了,我支付寶賬戶里的錢怎麽辦”的發問,讓人們不得不面臨“人死了,錢還在”的現實。

不少用戶擔心,年邁的父母可能根本不知道他們的兒女在支付寶和微信中還存有資產。

支付寶也對此作出回應稱,繼承人可以聯系支付寶,公司客服會引導繼承人準備身份證、死亡證明、承諾書等材料,然後通過網絡上傳、快遞等方式給到支付寶,即可繼承賬戶里的財產。如果繼承人不知離世者有沒有支付寶,或者不知道離世者的支付寶賬號是多少,繼承人只要提供離世者的身份證號給客服,就可以查詢離世者名下到底有沒有支付寶賬戶。

也有網友存在另一種擔心,如果自己在多家P2P金融平臺上有投資理財賬戶,一旦他發生意外,家人可能根本不知道這些平臺,他的財產也將永遠鎖在死亡賬戶中。

已經有創業者註意到這個痛點。去年10月,一個名為“與親書”的項目在武漢成立,產品針對互聯網用戶中有意外隱憂的用戶,為他們提供網絡資產線索托管與移交服務。

“與親書”的用戶可以在公眾號的頁面中,儲存管理相關線索,並留下用戶預留的緊急聯系人,團隊將通過多種方式持續關註用戶的在線狀態,比如用戶社交賬號是否更新、是否在平臺簽到打卡等,一旦確認用戶失聯,團隊將主動聯系用戶預留的緊急聯系人,完成網絡遺產線索的交接,並配合協助繼承。

產品公測階段,創始人徐祥鵬曾對用戶做了一個問卷調查,在隨機選取的1000多個樣本中,擁有網絡資產的人中,30-40歲的用戶最多,占比為45.11%,且男性比女性多。各類網絡資產中,擁有電子錢包余額和理財產品的用戶比例較高,其次是賬戶、遊戲裝備和各類文件(照片、視頻、文章),“相對而言,大家更願意將和錢直接相關的線索作為托管對象。”

針對用戶對於平臺托管賬戶的隱私安全,徐祥鵬解釋,平臺只托管賬戶和相關線索,而不托管密碼,未來還可以引入第三方平臺增加安全性保障,目前已經有政府的相關機構前來尋求合作,未來的第二代產品上,也將用協議明確平臺對網絡資產的界定,強調平臺“移交線索”的功能。

對於項目的未來,徐祥鵬認為虛擬財產是大眾的痛點,但也是一個比較模糊的概念,需要創業者隨著國家法律政策的完善一起往前推。

隨著虛擬貨幣、遊戲行業的發展,一個賬號上附加的財富價值也開始凸顯。早期註冊的QQ靚號也在網絡上出現叫價交易的情況;微信綁定銀行卡後,軟件也不僅僅是用於即時通訊和社交;遊戲玩家化不斷升級的賬號及購買的裝備都是實實在在的資產。

近幾年的民事案件中,各地法院處理了多起離婚夫妻要求分割遊戲裝備的案件,這類具有財富屬性的網絡數據,在面臨交割和繼承產生糾紛時,其數字資產的經濟價值開始在網民心中增重,但這些財產的權屬、價值評估都曾因法律的空白,使司法實踐難以推進。

今年年初,《民法總則》(草案)已經進入人大常委會的第三次審議中,網絡虛擬財產、數據信息作為民事權利寫入總則。這意味著,數據財產將明確受到民法的保護。

他山之石 | 各大互聯網公司“後事”功能簡介

1、谷歌

Inactive Account Manager(不活躍賬號管理),這項服務可以讓你來決定自己的Google ,Blogger, Drive, Gmail, Picasa Web Albums, Google Voice以及YouTube等賬號的命運,並促使你為自己建立一個截止日期。

如果所設定的日期快要來臨,你就無法進入賬號,這項服務就會給你發送一條確認短信,如果在很長一段時間你沒有回複,谷歌默認你已經死亡。當截止日期過後,這項服務會將你的照片、視頻或者郵件發送給你事先指定的聯系人。

2、Facebook

就Facebook而言,你有兩種選擇:你可以讓這家公司刪除你親人的賬號,或者讓他/她的賬號變為“紀念號”。當賬號變為紀念號後,任何人都不能再登錄,不過你親人的好友仍能夠發表留言。

此前,Facebook只允許好友看到紀念號用戶,現在這家公司決定為了尊重逝世用戶意願,在他們死後,維持他們的隱私設定不變。另外,逝世用戶好友還可以要求看死者生前“回首好時光”視頻。

Facebook在2009年推出了這項功能,當時剛好也是這家公司一名早期員工在一次自行車事故中不幸死亡

Twitter:用戶只能直接聯系這家公司,並隨附你的身份證和已故親人死亡證明來要求其關閉賬號。Instagram和LinkedIn 也是采取相似處理方式。

3、Outlook和Yahoo Mail

微軟和雅虎明確表示,它們不會分享用戶的賬號。不過,它們在收到請求後會關閉已故用戶的賬號。微軟已經推出了Next of Kin服務,如果你能提供證明,證明你與死者之間的親屬關系,以及死者死亡證明,這項服務將會把死者生前所有郵箱保存在一張DVD中發給你。

4、Dropbox

只要你的親人留下一臺跟這項雲存儲服務相連接的計算機就OK。如果沒有留下計算機,你可以嘗試聯系這家公司,要求其讓你進入親人的賬號,不過Dropbox並不承諾就一定會批準。

5、蘋果ID/iCloud

不幸的是,蘋果在其服務條款中有一項“生者不享有對死者名下財產的所有權”的規定。根據這項條例,蘋果賬號是不可轉移的,你所能做的就是通過聯系iCloud客服來關閉死者的賬號。

網絡賬號 互聯網 信息
贊(...)
文章評論
匿名用戶
發布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31973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