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拒買也是一種選擇

2012-12-14   TCW
 
 

 

張三是個嫌錢太多的瘋子,有天他印了好多傳單,內容都是「張三好偉大」、「共產黨萬歲」,然後他和便利商店談好條件,在架上陳列這些傳單,一份賣十元,想買的顧客自己付錢,不買也不勉強。

這種傳單大概很少人想買。不過張三既是花自己的錢,印自己想說的內容,買家願者上鉤,旁人頂多笑張三傻,不會說張三犯了什麼罪。

某天張三改變心意,把傳單印好幾頁,而且天天出刊,上面還有標題「張三時報」,一樣放在便利商店,售價調成十五元,內容還是對張三歌功頌德、讚美共產黨。這時有識之士卻指責,「張三時報」是「傾共」媒體,對公眾洗腦、公器私用。

這就是當前「反媒體壟斷」衍生出的問題。「張三時報」就算內容只是對某人歌功頌德、讚美共產黨好,和張三一開始自印傳單,本質毫無差別:它們都是張三用自己的錢、印自己想傳達的內容給別人看,它們都沒有強迫任何人付錢。

如果「張三時報」是錯的,那之前他自費印傳單也同樣是錯的。要反對「張三時報」,那也該反對人們自費印傳單,所以不但選舉時,候選人都不能打廣告文宣,企業宣傳自己形象的廣告也該禁止,因為這些行為本質完全一樣。

有人說,「張三時報」內容「傾共」,同時張三此人又常扭曲事實,這些或許都是真的。但就算「張三時報」內容再怎麼可惡,這個「張三時報」的老闆,可沒有權力強迫人掏錢去買:對「張三時報」內容反感的消費者,拒買就是了。

消費者「反」他們不喜歡產品的最好方法,就是不要花錢買這種產品。如果這種「傾共」產品能夠在市場生存,就表示這種產品符合某些消費者需求,他們才願意付代價來購買。旁人有何資格指責那些就是想花錢看「傾共」媒體、看張三自我吹捧的消費者是錯的?這和有些遺世高人指責現代人只聽低俗流行樂、不聽高雅古典樂,不是一樣邏輯?

有些人認為「張三時報」讓人們沒有選擇,姑且不論市面上還有「李四時報」、「王五週刊」、「趙六電視台」等其他媒體可選,對「張三時報」不滿的人,至少還有個「不花錢」的選擇。

但確實有一個狀況是沒有選擇的,那就是政府向人們徵稅,強迫每個人出錢,去辦金牛獎、金鼓獎來獎勵電影戲劇;辦國營電視台,或是花大錢補助早已功成名就的電視製作人,這可是強迫每個人出錢的。即使對這些內容不滿,每個人也被迫一定要買,這才是真正的「沒有選擇」。相形之下,張三自掏腰包印東西,不強迫別人購買,許多人無視前者,卻譴責後者,不知是哪門子標準了。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41839

支付寶登陸歐洲 中國遊客境外買買買也能掃碼支付

今後無論你是在巴黎的老佛爺購物,還是在慕尼黑機場消費,或是在羅馬街頭打車,只要打開支付寶掃碼,就能輕松完成支付。

螞蟻金服方面向第一財經記者證實,阿里巴巴剛剛和歐洲一批實體商店簽署協議,向在歐洲旅遊的中國遊客提供支付寶的支付服務。未來在法國、英國、德國、意大利旅遊的中國人將能夠使用支付寶購物付款,不過該項目目前沒有計劃向中國遊客以外的歐洲顧客開放。

彭博社援引螞蟻金服歐洲、中東和非洲的負責人Rita Liu稱:“歐洲是中國遊客最喜愛的目的地,對螞蟻金服而言是一個重要的市場。我們正在積極尋求在歐洲的合作夥伴,包括願意為中國遊客提供支付寶支付的商戶以及提供支付技術的供應商。但是我們目前還沒有對歐洲客戶開放支付寶業務。”

據了解,阿里已經和包括法國最大的零售商之一的巴黎春天合作推出支付寶業務;正在與德國Wirecard公司洽談,將支付寶入駐到慕尼黑機場的69個商店里;上周,阿里還和法國安盛保險(AXA)簽署協議向中國遊客提供支付寶購買保險的服務。安盛保險已向第一財經記者證實了該消息。此外,支付寶還將在英國、意大利等地陸續開展業務。

支付寶目前在全球已經擁有4.5億用戶。在美國,支付寶已經和Uber、Airbnb、梅西百貨(Macy)等商戶和平臺進行合作,支持中國顧客支付。支付一般通過手機非接觸式支付和掃描條形碼支付兩種方式。

去年中國出境遊人數達到1.2億,亞洲以外中國人最愛去的旅遊目的地就是法國、意大利、瑞士和德國。中國旅遊局的數據顯示,中國遊客境外消費每人平均支出達875美元。此次阿里巴巴在歐洲推廣業務,也顯示出中國客戶對於歐美市場的重要性。

與此同時,擁有7億用戶的騰訊微信平臺提供了包括支付在內的眾多金融服務,這令包括蘋果、谷歌和三星在內的擁有幾百萬註冊用戶的全球巨頭相形見絀。當然,Facebook也有意向進軍支付行業,通過人工智能平臺幫助用戶訂餐和打車,不過這一想法還處於早期階段。

支付寶進軍歐洲凸顯出移動支付的重要性。所有電商最後都要以支付作為出口。以前它們有Visa、銀聯或者美國運通卡,但是現在整個支付行業的格局已經發生了劇變。這令那些傳統的支付公司不得不做出調整擁抱互聯網移動支付。

Visa上個月首次宣布了其近60年歷史上的一個重要決定——向應用軟件開發者開放支付技術平臺。Visa中國區總經理於雪莉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我們在新加坡和舊金山都設立了創新中心,和傳統的金融機構、新進的合作夥伴、手機設備制造商以及科技金融公司等對一些支付場景進行合作和共同創新,這已經不是一種傳統的開發模式了。”

電商相關產業鏈的“戰火”已經燃燒到了商戶這一邊。埃森哲大中華區數字技術轉型主管董事總經理陳崇偉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最近兩三年隨著物聯網技術在商業消費方面的應用越來越多,以前傳統的實物的東西都變得更有技術含量。怎麽利用物聯網和移動性來做移動電商,不僅僅涉及到移動支付,也加入了很多生活化的元素,比如線上和線下的交互。”

面對支付寶強勢進軍歐洲移動支付市場的“挑釁”,銀聯的移動支付平臺銀聯智惠聯合創始人、執行總裁龍凱卻認為:“市場還是很大的,只不過各自尋求發展而已。”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09171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