迷你KTV納入監管視線,玩家瘋湧的背後是魚龍混雜
來源: http://www.iheima.com/zixun/2017/0728/164350.shtml
迷你KTV納入監管視線,玩家瘋湧的背後是魚龍混雜
野蠻生長之後,後監管時代,如何快速的提升產品品質不斷夯實內力或許才是這些品牌真正需要思考的問題。
來源 | 尋找中國創客(ID:xjbmaker)
作者 | 閆妍
自2016年下半年以來,迷你KTV在全國多地商場、影院、機場等公共場所悄然出現。兩把高腳凳、兩個麥克風、一個大屏幕、外觀類似電話亭的迷你KTV逐漸成為了都市年輕人的休閑新寵。

據行業估算,截至目前各企業向市場投放的迷你KTV已達3萬多臺,行業內包含有咪噠miniK、雷石WOW屋、友唱M-bar、聆噠miniK、科美唱吧等十幾種品牌。據記者了解,仍有許多公司正在進入在該領域布局,迷你KTV的品牌也將不斷增加。
火爆的同時,迷你KTV市場也引來質疑,歌曲內容是否健康、消費者安全與合法權益如何保護等都曾引發熱議。
近日,文化部印發《文化部關於引導迷你歌詠亭市場健康發展的通知》,把迷你歌詠亭納入管理視線。

創業者們對這一政策似乎早有心理準備,相比於還沒有落地的實施細則,他們對如何在正在成長的領域中站住腳跟更感興趣,也許也只能如此。
監管細則尚未落地,企業開始拍手叫好
艾媒咨詢數據顯示,2017年中國線下迷你KTV市場規模預計將達到31.8億元,較2016年增長92.7%,而2018年線下迷你KTV市場規模將繼續增長至70.1億元,增長率達120.4%。
進入2017年,迷你KTV市場所代表的泛娛樂生意更是被眾多的創業公司和資本熱烈爭奪。今年2月,唱吧宣布對咪噠miniK的運營公司艾美科技投資數千萬元,第二天友唱就宣布獲得了新三板企業友寶在線多次增資入股。今年7月,星糖mini KTV對外宣布公司成立3個月以來已經完成三輪融資,融資總金額1500萬美元。
近日,文化部印發《文化部關於引導迷你歌詠亭市場健康發展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要求地方文化行政部門和文化市場綜合執法機構將迷你歌詠亭納入管理視線。
《通知》要求,一是實施告知性備案。平臺運營企業將歌詠亭放置地等信息報文化部備案,由文化部將上述備案信息向文化行政部門和文化市場綜合執法機構派發每個迷你歌詠亭的信息。
二是迷你歌詠亭涉及的內容問題。《通知》要求對內容的管理不只是參照《娛樂場所管理條例》對KTV內容的管理方式,也參照《互聯網上網服務營業場所管理條例》對終端內容以及《互聯網文化管理暫行規定》對網絡文化產品的管理方式。
三是針對運營安全問題。要求將設備運行安全、消費者權益保護等納入管理範圍,如提出設備材質、運行規範、檢查監測等方面的要求,也要求企業明示消費價格、曲目數量及12318舉報電話、客戶服務熱線,保障消費者的知情權和監督權。
迷你KTV平臺“WOW屋”的運營方雷石集團合夥人、COO王勇向尋找中國創客記者解釋了《通知》中“迷你歌詠亭”更深一層的含義。“定義為‘迷你歌詠亭’是因為迷你KTV雖然從KTV起家,但不僅僅只是服務於唱歌這一件事,朗讀、閱讀、影視等功能都有可能被納入進來。”作為可以被用來傳播網絡文化產品的在線終端,內容是否健康直接影響消費者權益。
在王勇看來,管理政策落地對整個行業而言是大利好的。“事先預防比出了問題再找監管要好很多,有利於整個市場健康發展。”
迷你KTV品牌咪噠miniK品牌部回應稱,迷你ktv納入監管,說明國家已經認可了這一新業態,確立了迷你ktv的文化行業地位;同時,監管政策的出臺,也是對迷你ktv行業的規範和鼓勵,其目的是引導和推動迷你ktv行業健康有序發展。
“ 早期的卡拉OK畫面中,常常沒有實際的內容,只能看到一些泳裝少女走來走去,有些甚至很黃很暴力,這都是KTV行業發展初期、正版推進不利所帶來的問題,讓人誤解唱歌娛樂似乎是件不太光明正大的事。所以無論是在政策監管層面,還是企業運營層面,推進正版化,承擔企業社會責任,都是必須且有益的。”王勇提到。
政策來了,行業洗牌期還會遠嗎?
此次《通知》也特別強調了要加強對未成年消費者的權益保護。例如,在系統內設置消費時間和金額提示等有效措施,引導未成年消費者理性娛樂,防止沈迷等。
對年輕消費群體的管制會不會讓迷你KTV業態遭受重創?


“目前咪噠消費人群主要為80後及90後成年人群體,未成年消費群體僅占據小部分,並不會影響到企業運營。”咪噠品牌部回應稱。
在王勇看來這種擔憂也是不存在的。“一是,在投放的過程中我們發現很多時候是父母帶著子女在里面,隨著移動支付的普及大爺大媽也在逐漸適應這種消費模式,總體上客群在逐漸擴大;二是,本質上我們想獲取的是消費者碎片化時間,唱一場一小時的人在極少數,我們的數據是唱十幾分鐘的人群占到了85%以上。”
這是,但隨著管理政策的逐漸落地,行業內需要克服的障礙還有很多。
玩家瘋湧撲向市場,源源不斷的設備鋪向大街小巷,這片黎明前市場可謂魚龍混雜。擅長“吸金”的迷你KTV生意,在備受資本和市場青睞的同時,也因為產品體驗效果不一、設備破損率高、性價比低、同質化嚴重等因素面臨眾多質疑。
“目前迷你ktv產品及體驗參差不齊,個別企業為了獲取競爭價格優勢,壓縮制造成本,使用劣質材料,對內容及設備運行安全實時監管後,不計後果擴張、運營經驗不足、產品低劣的迷你ktv很有可能被市場陸續淘汰,從而遏制魚龍混雜野蠻生長的現象,迫使企業提升產品品質。”咪噠miniK認為。
據公開資料顯示,目前國內正規KTV的曲庫數量平均在25萬首左右,但市面上的不同品牌迷你KTV曲庫數量差距較大,少的只有10萬首左右,多的在40萬首左右,體驗感相差巨大。在王勇看來,隨著行業監管趨嚴,自審、內審和曲庫正版化也將成為整個產業健康發展的趨勢之一。
同時在音效、音準等方面,整個行業也面臨著良莠不齊的現狀。

“迷你KTV並不是個低技術門檻的事情,唱歌這件事對音準、音質的要求很高,同時KTV的要求除了高保真之外,還需要唱得像劉德華像張學友,這就涉及到了修音、調音、美音等功能,每臺設備吃錢吃的都很嚴重。”
在他看來,影響整個產業運營的最大問題仍是產能制約和供應鏈短缺。據記者了解,某品牌迷你KTV機櫃,今年2月時售價16600元/臺,目前已升至23600元。
“市面上很多情況是有錢也拿不到貨。”王勇說。
從網約車到互聯網金融,從共享單車再到現在的迷你歌詠亭,每當行業監管政策基本定調,往往也意味著行業邁入洗牌周期。野蠻生長之後,後監管時代,如何快速的提升產品品質不斷夯實內力或許才是這些品牌真正需要思考的問題。
[本文系尋找中國創客(ID:xjbmaker)授權i黑馬發布,作者閆妍,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i黑馬立場。如需轉載請聯系原作者獲取授權,推薦關註微信公眾號(ID:iheima)]
迷你KTV
監管
贊(...)
分享到:
曾設委員會 被指轉移視線
1 :
GS(14)@2017-01-13 08:09:02【本報訊】控方昨日讀出前行政長官曾蔭權於2012年就租住深圳東海花園豪宅一事到商台節目解畫,曾蔭權雖然透露,早於2010年時已經認識黃楚標,並且打算租住對方的深圳大宅,不過,曾蔭權強調當時是以市價每年80萬元人民幣租住,惟所謂市價只是由黃楚標定價。控方又指出,雖然曾蔭權公佈會就有關事件成立獨立委員會,並且委任退休終審法院首席法官李國能做委員會主席,不過,曾蔭權稱自己並沒有錯,因此只是叫有關委員會檢討制度上是否有漏洞,而並非審視其操守,可見曾蔭權此舉是為了轉移視線。曾蔭權當時在電台節目中解畫時提及,打算租住黃楚標名下的深圳東海花園單位,並且表示其妻子十分喜歡該單位,希望於退休之後可以入住。曾蔭權堅稱,兩度向黃楚標清楚表示要以市價租住涉事深圳東海花園單位,而黃楚標亦答應,雙方最終簽定租約。
欲控制傳媒減輕傷害
曾蔭權表示,曾經問過一些朋友,獲告知租住涉事深圳東海花園單位價錢雖然有點高於市價,但他認為,該單位附有天台,或許因此令到租金比較貴。不過,控方質疑其估值方式,實情是由黃楚標自己定價;若然是市價,為何早於兩年前已經支付租金。控方續表示,曾蔭權在電台節目中仍然有隱瞞,未有公開雄濤廣播股東李國寶給其妻子35萬元、涉案單位是按照他的心意來設計,以及他與何周禮的關係等,並且指出租約事宜只有他與黃楚標協議,沒有其他人例如律師在場;曾蔭權欲透過控制傳媒,希望將事件所造成的傷害減至最低。控方又着陪審員可幻想自己是特首,每日遭傳媒大肆報道,「你或會『時刻像鷹般監視(like a hawk)』,每日都看報道,然後再想想自己應如何回應」。控方又指,東海集團當時的回應與曾蔭權的說法類似,是希望大眾相信他們都在說真話。■記者蘇曉欣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news/art/20170113/19895574
削減營商規管轉移視線
1 :
GS(14)@2017-02-02 02:33:52特朗普(圖)在入境禁令風暴中轉移視線,前日簽署新行政命令,落實削減聯邦規管的政綱,鼓勵營商,但對象主要是小商戶,暫未向奧巴馬政府設下的金融業規管開刀。特朗普在一眾小商戶的見證下簽署命令。內容規定,聯邦機構凡引入一項新監管規例,須同時撤銷兩項現有規例,各機構每年也要為訂立新規例劃出預算上限,而今年的預算是零,意味費用要通過取消舊規例騰出。特朗普表示:「這仍會有監管和控制,不過會是正常化的監管。」競選期間,特朗普承諾減少政府的管制,製造有利營商環境,他期望任內削減75%規例。有消費者組織及環保團體批評今次決定,認為這會令企業對公眾欠缺基本保障。
未包括金融機構
2010年通過的《多德─弗蘭克法》(Dodd-Frank Act),加強金融體系問責制和透明度,特朗普曾揚言要取消此法。不過今次的行政命令,對象的企業主要是中小企,並未包括金融機構。白宮表示,未來會與國會合作尋求修例。另一方面,特朗普預料在當地時間周二簽署新行政命令,重新審視並提升電腦系統保安水平,他亦已預告同日晚上公佈懸空的聯邦最高法院大法官人選。路透社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international/art/20170201/19914519
或藉恐襲轉移視線 打壓異己
1 :
GS(14)@2017-04-05 23:56:38自普京1999年掌權以來,俄羅斯發生過數以百計的恐怖襲擊,經常成為當局打壓反對派的藉口。今次聖彼得堡地鐵爆炸案亦不例外,親普京時事評論員普羅霍羅夫揚言幕後黑手是近日反貪腐示威搞手,民眾則以陰謀論猜度當局會藉襲擊轉移視線。普京支持者把矛頭指向反貪腐示威者,儼如要求當局加強維穩,進一步打壓反對派。惟當地網民卻另有看法,有人怪責當局在敍利亞窮兵黷武招致報復,也有人批評聯邦安全局工作表現不濟,博客茹科娃嘲諷道:「政府找到方法把人民從示威轉移視線了。」另一博客巴爾塔金則以去年索契92人死亡的空難為例,直言襲擊後「沒有人會記得原因,政府會把襲擊變成偽善,以消費悲劇,為他們換取支持度」。類似的陰謀論在俄羅斯見慣不怪。聖彼得堡襲擊發生後,莫斯科一名青年表示:「我好奇他們(政府)今次會怪責誰。」美國《The Daily Beast》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international/art/20170405/19980401
泛民兩路進擊 今剿周浩鼎梁續追打梁繼昌圖轉移視線
1 :
GS(14)@2017-05-19 05:33:09周浩鼎
【本報訊】特首梁振英與民建聯立法會議員周浩鼎打龍通,炮製有利梁振英調查字眼的醜聞發展至第三日,民主派今日將於調查UGL專責委員會及內會分途出擊,討論對周作為委員提不信任動議,及對他提出譴責動議。梁振英則繼續施展轉移視線策略,認為遭他入稟控誹謗的議員梁繼昌不應擔任委員,亦有建制派議員同意周應辭職。記者:姚國雄
被揭與梁振英打龍通的周浩鼎昨全程龜縮,拒回應會否辭任委員會。他昨在立法會會議開始前十分鐘現身立法會,被問到UGL事件時,只攤開雙手說:「冇補充呀,食嘢先!」隨後他便進入宴會議廳食早餐。午飯時,周利用議員較少使用的通道離開,頭耷耷外出買飯盒回立法會吃,避開平日佈滿記者的立法會走廊。會議期間,他返回會議廳開會,由大批民建聯黨友「護駕」。
部份建制派指周應辭職
周浩鼎今日要面對民主派兩場追擊。下午舉行的立法會內務委員會上,香港本土毛孟靜和公民黨郭家麒將提出,在立法會會議上根據議事規則動議譴責周浩鼎的議案,第二場「肉搏戰」是UGL專責委員會會議,會議將討論周浩鼎與梁振英打龍通問題。民主黨林卓廷表明會對周提不信任動議。建制陣營普遍反對譴責周浩鼎。新民黨主席葉劉淑儀昨早在電台上被問會否支持譴責動議,她說:「睇吓字眼點,如果字眼恰當可以考慮。」約3小時後,葉劉在立會再被問到會否支持譴責動議,即改變立場稱周要從失誤學習:「所以我唔會因為一件事就支持譴責佢,就對佢不信任,畀個機會佢。」其他建制派亦反對譴責周,工聯會黃國健斷言:「現階段提出(譴責),冇得選擇,一定反對。」他解釋,專責委員會仍處保密狀態,連他也不可向工聯會講解來龍去脈,故現提出譴責動議對周不公。不過對周是否要應辭任委員,建制派有不同意見。葉劉認為周的公信力已受影響,留下來只會不斷受攻擊;專責委員會委員、經民聯梁美芬也認為事已至此,周應辭任。由京返港後的梁振英則繼續轉移視線,指梁繼昌繼續留在委員會,日後他在委員會做甚麼或講甚麼事情,可能會用來換作他對梁繼昌不控告他誹謗,梁振英又斥梁繼昌有偏見,不宜擔任委員。梁繼昌回應稱,梁振英連日來針對他,客觀效果是轉移公眾對他和周打龍通的視線。他又反駁梁振英,自己擁有的是專業意見而非偏見。梁繼昌重申,在議事規則中,議員涉及的民事訴訟非要申報的項目,因這不是一個利益,而他和梁振英的訴訟已經是公開資料。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news/art/20170519/20026427
醜聞困擾下 特朗普首外訪九日走遍中東歐洲 望轉移視線
1 :
GS(14)@2017-05-21 00:58:56■特朗普(圖左)近期在任何場合都被問到通俄調查問題。路透社
被通俄醜聞逼得透不過氣的美國總統特朗普,昨展開上任後首個外訪行程,九日內走訪中東及歐洲四國五地,行程雖緊湊,但出走散散心的同時,可望轉移視線和回一回氣處理外交與反恐事務。但歐洲政界普遍擔心特朗普受國內醜聞困擾,削弱美國應付極端伊斯蘭主義及俄羅斯等威脅的能力。
前天啟程前夕,特朗普在白宮記者會坦言希望藉今次外訪「將一切(有關通俄醜聞的爭拗)拋諸腦後」。他今天起將依次到訪沙地阿拉伯、以色列、梵蒂岡、比利時布魯塞爾及意大利西西里島,覆蓋伊斯蘭教、猶太人及天主教的核心,宗教意味甚濃。
傳達「美國歸位」抗衡挑戰
國務卿蒂勒森指,將三個主要宗教糅合於一場外訪之中,可以展現出特朗普「深信堅定的信仰能夠對抗且最終戰勝恐怖主義」,並宣揚團結,而此行重中之重,是要傳達「美國歸位」帶領各國抗衡環球挑戰的訊息。不過主張「美國優先」的特朗普,幾乎跟所到的每一處都曾有過節:入境禁令傷透穆斯林的心;競選時怒斥教宗質疑他不是基督徒是「可恥」;大讚英國脫歐及支持歐洲民粹政黨早成了歐盟眼中釘;早前向俄羅斯透露「伊斯蘭國」(IS)研製手提電腦炸彈的情報,就危害到以色列安插在IS的線眼安危。以色列情報組織摩薩德兩名前主管就趁特朗普來訪在即,促請政府不要再跟華府分享情報。特朗普此行能否安撫盟友、各方能否擱下前嫌只是未知數之一,另一個未知數是外訪會否被仍在發酵的「通俄門」搶去焦點。維珍尼亞大學政治中心主管薩巴托直言,「從來無總統如此備受醜聞困擾的情況下外訪。多國本身已對特朗普有保留,就算今次外訪藍圖再宏大,恐怕也難改變連日來報章頭條」。
歐洲拒分享不利特情報
前白宮發言人弗萊舍亦認為,即使外訪是個轉移話題、提供「真正新聞題材」的大好機會,「但記者仍然可能只追問通俄事宜」。未知是否為了避免這類尷尬,特朗普此行未有安排記者問答會,打破國際慣例,但不排除拍照或出席公開活動時答幾條問題。《華盛頓郵報》引述多名歐洲政界與外交界人士報道,他們普遍擔心白宮醜聞和亂局不息,「有人會趁華府分身不暇時興風作浪」,敍利亞巴沙爾政權上月再向平民發動化武攻擊正是例子。不過這些官員多怕被算賬而不願具名,有歐洲情報高官亦指如有不利特朗普情報,將不跟美國分享,怕遭報復。有歐盟部長坦言,每天扭開電視都是華府亂糟糟的新聞,「令人越來越憂慮美國這場內部動盪終會升級至難以想像的境地,危害到國家安全政策。若特朗普只顧繼續在Twitter做鍵盤戰士而不掌握世界大事,確實令人困擾」。事實上,出名不愛睡「生埗床」的特朗普私下亦跟團隊質疑今次外訪的成效、是否真的能爭取實質成績凱旋歸國,據報甚至要求縮短九天的行程。美聯社/《華盛頓郵報》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international/art/20170520/20027324
為通鼎醜聞轉移視線689死咬梁繼昌 促辭職
1 :
GS(14)@2017-05-21 12:55:18■梁振英昨於活動指梁繼昌任委員有身份衝突。
【本報訊】特首梁振英被揭私通民建聯周浩鼎後,雖然周浩鼎已辭去立會調查UGL事件專責委員會職務,但事件另一主角梁振英仍然死撐,繼續向委員會成員梁繼昌開火,揚言過去一、兩日不斷翻查梁在社交網的發文,聲稱「發現」梁繼昌兼具報案人、主控官、陪審員3個角色,有身份衝突,逼梁繼昌辭去委員職務,又批評挺梁繼昌是雙重標準。民主派質疑梁振英不斷針對梁繼昌,懼怕梁參與UGL調查工作,追究他的稅務問題。記者:呂浩然
周浩鼎
周浩鼎、梁振英私通,修改調查UGL事件專責委員會研究範疇近一星期,周面對猛烈批評下辭職,但梁振英至今仍拒認錯,昨日分別以網誌及親身上陣,要逼民主派委員、同時是被梁振英控告誹謗的梁繼昌辭職,而梁在一個星期內,已4度針對梁繼昌開火。梁振英昨早先在社交網發文,指梁繼昌既是報案人,又做主控官,更是陪審員,有角色衝突,認為梁繼昌要辭職,到下午他出席一活動後,再向梁繼昌開火,聲稱「過去一、兩日,我不斷翻查梁繼昌喺網上嘅facebook」,發現梁繼昌除了屬誹謗案被告有角色衝突外,更有其他問題不宜出任委員,指梁繼昌於2014年10月在社交網站留言表示,已去信要求稅務局局長調查UGL事件,然後又致電稅局局長追問,結果稅局局長回信稱,稅局不會向第三者披露稅務細節,故此梁繼昌是UGL事件的「報案人」兼「主控人」。梁振英又強調,梁繼昌明知自己不會知道稅局有否調查他,但仍然要在立會成立專責委員會調查事件,「使得我成為在香港社會、在國際層面,被立法會調查的一個人,這個是十分不公道的」。繼而咬定梁「本身已有一個既定立場」,再任委員就是「做咗報案人、做咗主控官,因為佢係呈請人、之後佢要繼續做陪審員,呢個係違反公義」。
民主派:佢先係雙重標準
梁振英又批評民主派「用咁嘅尺度認為周浩鼎要辭職,而周浩鼎亦已辭職,我哋應該用同樣嘅尺度嚟去度梁繼昌」,指民主派護短及有雙重標準,並揚言民主派尊重委員會公信力、每位委員在港人心目中的形象的話,「我相信梁繼昌議員,佢係冇其他選擇,佢必須辭職」。委員會成員、民主黨林卓廷反駁梁振英稱,立會法律顧問早已「睇過晒」專責委員會的工作,「我哋(委員會)每個成員只要忠實履行職務,其實之前嘅輿論或者政見唔影響到我哋做呢個職務」,正如很多建制派議員曾經提名、支持梁振英角逐特首,「用佢(梁振英)個邏輯嘅話,其實全部人都唔做得(委員)嘅」,認為梁振英才是雙重標準。林卓廷又質疑,梁振英極力要梁繼昌離開委員會,「我唔知道係唔係佢(梁振英)好擔心佢(梁繼昌)喺度」,「佢(梁振英)似乎好擔心Kenneth(梁繼昌)喺個委員會嘅角色,尤其佢(梁繼昌)跟進(梁振英)稅務方面嘅角色」。記者至截稿前未能接觸梁繼昌回應。
97年主權移交至今,香港前進還是倒退?「蘋果」與你細數廿載風雨。【回歸二十年】專頁:
http://hksar20.appledaily.com.hk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news/art/20170521/20028234
宣佈新局長被轟轉移視線
1 :
GS(14)@2017-06-10 13:30:25特朗普前日在科米作供前夕,宣佈提名克里斯托弗.雷(圖)為FBI新局長人選。有FBI退休人員批評,此舉明顯有政治目的,想要轉移視線,損害FBI的獨立性,是對所有探員的侮辱。
「侮辱每一個探員」
FBI前副局長霍斯科(Ron Hosko)認為,公佈提名的時間相當可疑:「這一天比起任何時候都要政治化,明顯是和翌日舉行的聽證會『打對台』。總統由第一日、第一刻開始,就將FBI局長放在政治漩渦的中心。」一名不願透露身份的退休探員形容,特朗普此舉是想轉移視線。當日他開除科米後,照理應該一周內就公佈新的人選,但偏偏拖了一整個月,選在這種時間公佈。「簡直是開玩笑,這是侮辱每一個探員,包括前任和現任。」至於克里斯托弗.雷本人,由於在私人律師樓工作多年,過往曾為多間大公司打官司,甚至在「封橋門」醜聞中為特朗普盟友、新澤西州州長克里斯蒂辯護。西北大學法律倫理學者呂貝(Steven Lubet)認為,他未來多項調查都需要避嫌。美國《The Daily Beast》/路透社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international/art/20170609/20049830
藉民主黨前職員被殺懸案 轉移通俄門視線白宮、霍士涉合謀造假新聞
1 :
GS(14)@2017-08-04 06:11:00■私家偵探惠勒入稟起訴霍士新聞。
白宮被指與友好媒體霍士新聞(Fox News)合謀造假。霍士早前報道民主黨全國委員會(DNC)前職員里奇(Seth Rich)被殺懸案,引述一名私家偵探暗示里奇涉去年選舉期間DNC電郵外洩案,試圖引開外界對特朗普陣營涉通俄的注意力,更在報道出街前將內容知會特朗普。該私家偵探前日入稟告霍士誹謗。
27歲的里奇去年7月在華盛頓被槍殺,警方認為他死於劫殺,但至今未破案。維基解密(WikiLeaks)在同月公開DNC高層電郵,揭發他們偏袒民主黨總統候選人希拉莉。如此巧合令一眾支持特朗普的陰謀論者猜想,里奇可能因洩露電郵被殺。
■霍士新聞是唯一親近特朗普政府的主流傳媒。美聯社
私家偵探入稟告霍士誹謗
事件亦沒有因此告一段落,今年5月日6日,霍士新聞網站將矛頭直指私家偵探惠勒(Rod Wheeler),聲稱引述他的消息,指里奇被殺前不久曾與維基解密聯絡。惠勒前日入稟起訴霍士新聞誹謗,指他根本從未說過相關說話,是霍士揑造事實。惠勒是前警員,現是私家偵探之餘亦是霍士新聞的報料人。他入稟指,霍士財經台擔任評論員兼特朗普支持者布托夫斯基(Ed Butowsky),今年初聲稱代表里奇家人,委託他調查里奇死因。但里奇家人之後否認。惠勒一直找不到里奇的死跟DNC有關的證據,但布托夫斯基和霍士新聞監製齊默曼(Malia Zimmerman)一直向他施壓,要他必須指兩者有關,旨在引開外界對特朗普陣營涉通俄的注意力,甚至安排他跟時任白宮發言人斯派塞會面,向對方展示調查筆記,斯派塞亦要求他匯報調查進度。之後惠勒收到布托夫斯基的短訊,聲稱獲得聯邦調查局(FBI)消息確認里奇與維基解密有關,並反覆表明白宮極度關注此案進展。惠勒指報道出街前兩日,布托夫斯基留言通知他特朗普已讀過報道初稿,「不是要向你增加壓力,不過總統剛看過該篇文章後,想盡快發佈」,又在向霍士記者發送的內部郵件中「下令」報道要強調兩點──俄羅斯沒有入侵DNC電腦及特朗普團隊沒有通俄。齊默曼有向惠勒確認引述內容,但隱瞞了指里奇與維基解密有關係的部份。報道公開一周後,霍士以文章不合乎機構編審原則為由撤回。
白宮稱特朗普不知情
白宮發言人桑德斯回應指,有關假新聞在特朗普不知情下面世,並否認白宮參與造假過程。霍士新聞亦稱惠勒的指控是「完全失實」。布托夫斯基則表示自己從未見過特朗普,稱傳給惠勒的短訊純屬「開玩笑」,又指惠勒有意敲詐。惠勒另控告霍士新聞種族歧視。斯派塞承認見過惠勒和布托夫斯基,指二人提及過有關報道,但布托夫斯基邀約時沒說所為何事,僅稱會帶同霍士報料人赴約,又指白宮沒有參與報道,特朗普亦未曾會晤布托夫斯基。里奇家人則支持訴訟,冀平息外界的陰謀論。美國《華盛頓郵報》/美聯社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international/art/20170803/20110201
Next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