紐西蘭奶製品信心回覆快-東方日報20130128 王雅媛
1 :
GS(14)@2013-01-31 00:04:00http://blog.163.com/wang_ya_yuan ... 141201302815430867/
華爾街日報報導紐西蘭牛奶驗出低劑量的雙氫胺。網上對於雙氫胺有兩種不同的用途說法,一是認為紐西蘭農民好心做壞事,太重視環保,用雙氫胺來抑制環境中因牧草腐化後等產生的硝酸鹽類廢物流入河水。二是雙氰胺可用來調節土壤中氮肥的轉化速度,提高肥料功效,促進牧草生長。
如果雙氫胺於促進牧草生長的效果是很顯著的,那應該國內的農民就一早已經應用了。為什麼不是先在中國本土的奶源發現,而是在紐西蘭的奶源發現?筆者認為國內本土都有可能應用了雙氫胺來促進牧草生長,只不過因為中國跟紐西蘭養殖方式不同,導致雙氫胺並沒有傳到前者生產的奶源中。雙氫胺主要應用在牧草剛生長時,生長過程中,雙氫胺會隨著時間被分散。中國奶牛是以「圈養」方式養殖,等待牧草生長完成後才採摘喂食,那時候基本上牧草已經不存在雙氫胺了。相反,紐西蘭的奶牛養殖是採取放養的方式,自由活動令牠們有機會吃到一些未生長完全而帶有雙氫胺的牧草。
筆者不認為此次事件會對紐西蘭奶製品造成長久的衝擊,原因是(一)據瞭解,紐西蘭一萬多家牧場中,僅有五百家乳牛牧場使用雙氰胺的肥料,佔不到5%。要買中這5%的奶源機會率並不大,故此真正受影響的紐西蘭奶製品並不多。(二)這次發現的雙氰胺量很少,實際影響不在於健康而是消費者信心而已。(三)據瞭解,去年9月紐西蘭當局已經知道雙氰胺一事,加上紐西蘭奶製品行業管理先進,基本上當局已經掌握了全部的數據,能把局面控制。(四)紐西蘭奶製品佔全球市場佔有率太大,以紐西蘭奶源為生產商的取代成本太重,此事嚴重性不足以彌補取代成本。
王雅媛為持牌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