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回应重金属污染 苹果等品牌被指“打太极”

http://epaper.nbd.com.cn/shtml/mrjjxw/20100813/1401042.shtml

  日前,《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从”重金属污染防治与IT企业的社会责任“报告新闻发布会上获悉,缄默4个多月之后,面对公众环境研究中心等34家NGO提出的重金属污染质疑,苹果、索尼、LG等六家IT公司终于做出回应,但却对环保组织提到的其供应商问题“大打太极”。
今年4月份以来,国内环保组织分别向苹果和诺基亚等29家IT品牌企业CEO写信,就其供应商环境违规问题提出质疑。两个月后,大多数IT品牌企业作了 回应,其中部分品牌已开始为完善供应链环境管理采取积极措施。随后,近千名消费者致信此前未给予回应的苹果公司,要求其就供应商违规行为做出说明。同时美 国的相关机构向苹果、爱立信等企业发出信函,邀请其做出回应,并将回应情况与超过10000名订阅用户分享。
供应商重金属污染曝光
环保组织对这些IT品牌多次强调,IT或电子产业的生产环节中,尤其是供应链上,涉及多种重金属的使用和排放,一旦违规超标排放,很可能给环境和社会带来威胁。
调查表明,目前国内IT业的重金属污染主要集中在珠三角和长三角等沿海地区,而苹果等IT品牌的供应商大都存在不同程度的重金属污染。
以苏州为例,当地环保部门在今年年初针对线路板、电镀企业等的调查中,发现这些企业排放的废水里,含有大量的镍、铬、镉、铜等重金属,属于国家一类污染 物。其中包括位于苏州工业园区的联建(中国)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联建公司),主要代工生产手机触摸屏。公开资料显示,这些产品将被用在苹果 iPhone、诺基亚、摩托罗拉等公司的手机上。
苹果公司没有向环保组织正面回应联建公司是否是其供应商的问题。环保组织在回信中指出,苹果公司对于供应链管理的保密操作,意味着苹果公司自己必须采取更多措施来检查供应商的环境。
环保组织提出,联建公司曾因违规使用有毒溶剂造成40多名职工中毒,并导致其中部分员工伤残。据称,两年前,联建公司用正己烷取代酒精让员工们擦拭手机 显示屏,这种物质为微带臭味的液体,属低毒类,会使人造成慢性中毒。而在使用正己烷时,联建公司未向员工做出说明,也为未向相关部门申报。据报道,联建公 司热衷使用正己烷的主要原因是,该物质比酒精的挥发速度快。
公众环境研究中心援引多家媒体的调查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称,有离职联建中层管理人员表示,联建是在苹果建议下开始用这种溶剂取代酒精让员工擦拭手机显示屏的。
将深入产业链进行调查
2009年9月,联建公司因“未采取相应措施造成危险废物流失未填写危险废物转移联单”,被苏州市环保局给予行政处罚8万元。但诺基亚公司同样对联建公 司是否是其供应商避而不谈。此外,自称LG供应商的常州海弘电子有限公司,在上个月被常州环保局曝光其重金属超标排放,并责令其作出整改。在面对环保组织 质疑时,LG称与该企业从没有任何业务往来,且不知道该企业的违规记录。
予以否认自身供应商存在问题或直接否认与NGO指出的供应商有直接联系的公司还有:爱立信、索尼、新加坡电信等。
公众环境研究中心主任马军8月11日表示,“环保组织将保持与消极回应的企业继续进行沟通,发倡议来宣传环保理念,同时也呼吁消费者进行 ‘绿色选择’,通过手中的购买权利,抵制重金属污染企业的产品。”
自然之友总干事李波说,“自然之友在前期也参与到上海对污染厂家的调研活动中,并且一直通过会员力量以及广阔的大学生网络平台进行推动,号召更多的公民消费者以及青年人参与到活动中。”
7月9日,环保部部长周生贤在重金属污染防治部际联席会议上表示,《重金属污染综合防治规划 (2010~2015年)》编制工作已基本完成,按程序报经国务院批准后组织实施。
环保NGO针对重金属污染的调查依旧在持续,达尔文自然求知社负责人赫晓霞表示,“最近已经对一些IT产业供应链条展开了关于企业污染责任的预调查,今后还将对更多IT产业链进行深入调查。”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7330

华润置地重攻商业地产 被指开发速度过慢

http://www.21cbh.com/HTML/2010-9-30/3OMDAwMDE5OTY3OA.html

自去年首次进入百亿俱乐部后,低调的央企地产商华润置地的步伐似乎放慢。在今年的调控期内,华润置地住宅销售大受影响,截至8月底,华润置地完成全年销售计划的55%。而进入9月,母公司华润集团79亿元的资产注入,进一步加剧了机构对其开发进度和销售速度的担忧。

9月20日晚,华润置地发布公告宣布,以79亿港元的代价向母公司收购地产项目。华润置地高层表示,本次注资溢价主要来自海南石梅湾项目,该项目是集团通过十年培育、规划和运作,最终将不良资产盘活并增值的成功案例。

耐人寻味的是,海南石梅湾项目赫然位列国土部被点名的土地闲置名单中。去年以来,华润置地也多次陷入囤地风波。

据本报记者了解,上述三个项目中,武汉橡树湾项目最快推出市场,其住宅单位将于第四季开始预售,海南石梅湾及苏州昆山两项目的第一期工程,将分别于今年第四季及2010年10月动工,暂未能带来盈利。

摩根大通发表的研究报告指,虽然华润置地购入更多土地储备,但并未加快兴建进度,令公司的落成量与土地储备量升幅增长不一,华润置地由地皮转化为楼宇销售的过程可能会大幅落后。

本报记者获悉,受调控影响,华润置地本计划于今年入市的数个项目推至明年。如华润位于北京大兴的两个住宅项目、位于海淀的橡树湾C区后续部分以及位于门头沟的项目,预计都将明年才推出。

华润置地的开发速度放慢,或许与其战略转型有关。

华润置地内部人士透露,公司近两年的重心逐渐偏向于商业地产,未来消费将是经济发展的新动力,该人士表示,华润万象城商业模式在杭州、上海、青岛等地持续推进,未来将形成公司新的盈利点。

今年3月份的2009年业绩发布会上,华润置地高层就表示,公司将加大商业地产的开发力度,计划在5、6年时间内,将商业地产比例增加至整体业务的四成左右。

在住宅产品线上,华润置地的产品偏高端,也导致速度变慢。清华大学博士杜丽虹的研究显示,产品偏高端的华润置地周转速度要较万科、保利等要慢,但利润率相对较高。

华润置地今年前八个月只完成全年销售目标200亿元的55%。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8300

被指策划“早熟门”蒙牛声称与事件无关

http://epaper.nbd.com.cn/shtml/mrjjxw/20101021/2027968.shtml

每经记者 尚希 李娇凤 发自北京
刚刚平静不到数月的奶业市场再次掀起轩然大波。
针对网络上的“陷害门”指责,昨日(10月20日),被推至风口浪尖的蒙牛向《每日经济新闻》发来声明表示:蒙牛集团从未策划、组织、实施任何与“圣元奶粉性早熟”事件有关的活动;并且蒙牛集团已经就此事向公安机关报案。
就在继蒙牛集团发布声明后不久,伊利集团也向《每日经济新闻》发来声明:经警方缜密侦查,一起利用网络媒体恶意损害伊利集团商业信誉、商品声誉的案件已被侦破。
昨日,《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致电负责此案的呼和浩特市经济技术开发区公安分局副局长刘江。刘江表示需履行相关手续方可接受采访,目前不能证实任何信息。
昨晚,蒙牛集团还给本报发来材料称:近年来,蒙牛集团曾多次遭遇诽谤与中伤,其手段极其恶劣,给公司带来了致命的打击。蒙牛并称,在2003年至2004年就发生了针对蒙牛的恶性不正当竞争案“未晚事件”。
伊利:事件背后有人操纵
昨日下午,内蒙古伊利实业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伊利)相关负责人接受了《每日经济新闻》记者的采访。
该负责人向记者证实公司已于7月30日正式向呼和浩特经济技术开发区公安分局报案,但对于是否因此而牵出“圣元性早熟”一事,该负责人表示并不清楚。伊 利集团声明称:这起利用网络媒体恶意损害伊利集团商业信誉、商品声誉的案件已被侦破,此案涉及蒙牛乳业、北京博斯智奇公关顾问有限公司、北京戴斯普瑞网络 营销顾问有限公司相关人员;蒙牛乳业儿童奶负责人安勇、北京博思智奇公关顾问有限公司赵宁、郝历平、马野等4人已于近日被检察机关正式批捕,李友平、张明 2人已被网上追逃。截至昨日发稿,该消息未获当地警方证实。
“7月左右,我们在搜集产品信息的过程中发现网上存在一些言论,观点则指向我们的 产品,在初步解析了一些发表言论的IP地址后发现,这些地址都具有关联性,很集中。”上述负责人告诉记者,当时网络上的言论以深海鱼油可导致儿童性早熟为 话题牵出伊利旗下某儿童牛奶含有此物质。“因为随即出现了圣元‘早熟门’这件事情,当时我们也曾怀疑是有外资品牌介入,所以我们希望通过警方来查证是否存 在其他品牌借此炒作。”
该负责人告诉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最初媒体上掀起一阵有关“深海鱼油可能引发性早熟”的讨论,随即延伸到“DHA的来源究竟是鱼油好还是藻油好”,再到最后明确指出 究竟是哪些产品含有从鱼油中提取的DHA,“这都是一步步的精心策划,这些材料触目惊心,为这些话题准备帖子上百条,还分类为:温柔版、暴力版,直指伊利 的产品。”
“DHA作为一种营养添加物,所有的婴幼儿奶粉中都会添加,而DHA的来源大约80%来自鱼油,20%来自藻油,这属于两种不同的 提取工艺。”该负责人告诉记者,伊利的QQ星儿童牛奶、安利及金龙鱼等产品分别被指出含有鱼油DHA,而蒙牛的未来星、福临门等产品的DHA则来自藻油。
“随即我们与刊登了这些文章的媒体沟通后才知道,这些看似科普类的文章实则都是以软文的形式投放到各家媒体。但至此,来自各地的部分经销商都提出退货的要求,集团内部情绪也很不稳定。”该负责人说。
蒙牛:“早熟门”与我们无关
昨日下午,蒙牛发来“关于蒙牛被诬陷策划‘圣元性早熟事件’的声明”,声明中表示:蒙牛集团从未策划、组织、实施任何与“圣元奶粉性早熟”事件有关的活动;并且蒙牛集团已经就此事向公安机关报案,追究制造这一虚假信息的个人、组织的法律责任。
“蒙牛集团所有高管均在正常工作。”蒙牛集团在声明中强调。
“对于不正当竞争造成的严重危害,蒙牛集团有着切肤之痛,将心比心、推己及人,我们能够深刻感受到兄弟企业受到的伤害,恳请公安机关尽快查清‘圣元奶粉性早熟’这一事件的真相。”声明中表示。
最后,蒙牛集团在声明中提出,近年来曾不止一次遭遇类似的诽谤、中伤,对此蒙牛仍将保留将之前的诽谤、中伤事件真相公之于众的权利。
还有消息称,北京博斯智奇公关顾问有限公司总经理兼蒙牛集团总裁助理杨再飞已被控制,北京博斯智奇公关顾问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赵士勇接受审讯。
记者就此事向该公关公司求证,一工作人员表示,公司副总赵士勇最近都会到单位上班,而总经理杨再飞最近来过公司。“我们没听说什么传闻,公司都在正常办公。”
对此次风波,国内资深乳业专家王丁棉说:“如果国内乳业企业之间出现恶性竞争,只会两败俱伤,对行业的发展没有好处,而且还会给国外的乳品公司可乘之机,‘坐山观虎斗’之后,从中分得一杯羹。”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8678

麦考林接第三起诉讼 被指内幕人提前套现1.29亿美元

http://epaper.nbd.com.cn/shtml/mrjjxw/20101208/2097799.shtml

 每经记者 郑佩珊 发自上海
12月7日,“中国B2C第一股”麦考林(Nasdaq:MCOX)接到了来自美国投资者的第3起诉讼。
在这3起诉讼中,投资者都指控麦考林在IPO时虚假披露信息。此外,麦考林公司及特定内幕人士还涉嫌在发布第三季度财报前套现约1.29亿美元。
大量内部人士提前套现?
12月7日,美国法律公司SarrafGentile在美国纽约南部地区法院向麦考林提起集体诉讼,指出麦考林在IPO中披露的信息有误。
这是继罗斯律师事务所及美国法律公司KahnSwick&Foti(以下简称KSF)发起诉讼后,麦考林接到的第3起诉讼。
这3起集体诉讼都指出,麦考林特定高管、董事会董事以及其他一些人违背了美国《1993年证券法案》,在IPO相关文件中对投资者存在误导和虚假信息披露。
KSF在诉讼中指出,麦考林在招股说明书中没有披露公司不能按照其事先公布的计划运营。此外,在特定内幕人士变现在IPO时持有的超过1.2897亿美 元的股票之后,麦考林于11月29日收盘后才披露财报,称毛利率大幅下滑,以及成本和费用上涨,导致了第二天股价大跌40%,损害了投资者利益,有故意隐 瞒事实、虚假陈述、内幕交易之嫌。
对以上指控,麦考林回应称,未收到任何诉讼请求副本。但相关人士已获知此事,并表示该诉讼没有依据,已准备针对此诉讼请求进行有力辩护。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联系麦考林第一大股东沈南鹏,其手机一直处于无人接听或占线状态。红杉资本一名公关人员说,“公司目前并不打算对此次事件发表看法,在事件平息后才会对外发布信息。”
京东商城CEO刘强东在微博中表示,“从麦考林目前公开的消息来看,投资人主导操控味道浓厚。投资人有时是天使,有时是魔鬼。能敬而远之最好保持一百公 里距离。做好电子商务必须有实业家的心态和方法。如果这场集体诉讼败了,麦考林很可能成为中国电子商务第一摔。对整个行业影响巨大。”
光环褪去 业绩变脸
2010年11月29日,麦考林公布了第三季度财报,也是上市以来发布的第一份财报。财报公布第二天,麦考林的股价大幅下跌,最高下跌近40%。
财报显示,麦考林第三季度净营收为5530万美元,净利润为80万美元。“华尔街注重的是毛利率。”一位行业分析师指出,麦考林第三季度毛利率为39.7%,低于去年同期的43.7%。
与此相印证的是,在麦考林的两起诉讼中,都提出了“麦考林的毛利率已经受到了成本和费用上涨的负面影响,使业绩不可能达到IPO时的预期。”
财报指出,麦考林总净营收的增长,主要来自网络平台业务的净营收增长。同时,来自于直接运营店铺的净营收为650万美元,比去年同期的840万美元下滑22.3%。
上述分析师指出,麦考林在IPO时强调自身存在的差异化难以显现。“如果仅仅看网购的业绩,而没有线下实体店业绩支撑,其与国内如当当网和京东商城的区别就不大。而且仅凭麦考林线上销售的业绩,显示不出与这些电子商务大佬竞争的实力。”
另外,上市时麦考林一直宣扬以网购、邮购和线下实体店三种方式经营。“在招股说明书中,麦考林将邮购业务与网购业务合二为一,这就使电子商务的比例在其 销售渠道上比重非常高。”该分析师指出,目前国内邮购业务的业绩一直在下降,所以财报中电子商务的销售渠道业绩开始走下坡路。
“由于上市时的过度包装,导致投资者对麦考林的预期过高,从而使投资者对一家上市公司在经营中遇到的正常业绩下滑难以接受。”易观国际CEO于扬指出,过度包装最终还是会导致上市公司利益受损。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0064

紫金矿业被指轻罚AH股公布董事长薪酬差290万

http://epaper.nbd.com.cn/shtml/mrjjxw/20101230/2177021.shtml


每经记者 郭新志 发自成都
沸沸扬扬的 “紫金矿业汀江污染案”终于让紫金矿业(601899,SH;02899,HK)高管受罚,但围绕这一中国污染企业有历以来最高额度的环保罚单,最终的处罚结果依然引来众多非议。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昨日(12月29日)独家获悉,12月28日~29日,环保部政策法规司和行政复议处已连续两日约谈重庆市绿色志愿者联合会(以下 简称重庆绿联)的有关负责人,就紫金矿业的处理结果进行沟通。在28日的重庆面谈中,“福建省环保厅强调对紫金矿业相关处罚是依法行政、顶格处罚”,重庆 绿联会长吴登明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但紫金矿业在A股和H股公布的董事长薪酬相差近300万元,最终的处罚 “过轻”;且该公司所造成的污染,不单是对水体污染,应该全面评估对当地生态系统所造成的危害,综合评估,全面赔偿。
福建省环保厅政策法规处一位负责人证实了会谈一事,他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该厅是按照紫金矿业提供的董事长收入证明进行的顶格处罚。至于A股和H股薪酬相差过大一事,其并不清楚。”记者多次致电紫金矿业董秘办,电话一直无人接听。
高管薪酬两地数据差292万元
12月27日,福建省环保厅发出行政处罚决定书,紫金矿业董事长陈景河、董事以及紫金山金铜矿矿长邹来昌分别被处以70.6万元和45万元人民币的行政处罚。在此之前,紫金矿业亦被罚956万元,成为中国污染企业有历以来最高额度的环保罚单。
至此,发生于4个多月前的“紫金矿业汀江污染案”似乎告一段落。但对环保部门做出的上述处罚,关注的焦点集中在“董事长陈景河是否是按照顶格处罚?一笔罚单能否修复当地的生态环境?”
“为何紫金矿业A股和H股公布的董事长年薪相差292万元?”吴登明在了解到如此差异后,对福建省环保厅的处罚提出异议。一些关注此事的人士亦提出了类似的疑问。
一个多月前,当紫金矿业被罚款后,重庆绿联向国家环保部递交了要求对此事进行行政复议的申请。当时,吴登明就对《每日经济新闻》表示,福建环保厅对被处 罚人认定不准确,有“弃卒保车”、掩饰违法根源之嫌。根据《水污染防治法》,该类事故的发生,不能简单认定为紫金山金铜矿的一时疏忽和工厂领导的个人问 题,而应该追究紫金矿业普遍缺失、长期缺失、严重缺失的环境管理。
据悉,这一复议申请在11月3日左右被送到了国家环保部政策法规司。3天前,福建省环保厅又追究了董事长陈景河、董事以及紫金山金铜矿矿长邹来昌的责任,按照两人在公司上一年所获得收入的50%进行处罚。
“这已经是按照规定进行的顶格处罚”,前述福建省环保厅政策法规处负责人说,两人的收入证明都是紫金矿业方面提供的,当时已要求紫金矿业提供的收入必须 与往年财报一致。《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注意到,若以紫金矿业A股年报公布的2009年董事长陈景河年薪275.98万元(税前)计算,扣除各种税项后按照 50%罚款,最终的罚款额与公布的额度相差无几。
然而,紫金矿业H股公布的年报显示,去年陈景河的薪金总额为568万元 (税前),这里面包括薪酬、津贴、实物利益、分红等三部分。这与A股公布的年薪相差292万元。“至于为何有如此大的差距,我们并不清楚”,前述福建省环 保厅政策法规处负责人说。《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昨日下午就此致电紫金矿业董秘办,其电话一直无人接听。紫金矿业所聘用的信永中和会计师事务所一位资深会计 师称,出现这种差异最大的可能是两地的薪酬构成不同、统一口径不一样,理论上两地市场公布的年薪应该一致。
NGO:调查应再全面些
12月28日下午4点,来自国家环保部政策法规司的一位司长、福建省环保厅政策法规处一名处长亲赴重庆,与吴登明进行了长达两小时的沟通。前述福建省环保厅政策法规处负责人证实了这次会谈,但他强调,“福建方面只是陪同环保部参加了沟通”。
但在吴登明看来,福建方面在会谈中还是唱主角。“他们一直强调对紫金矿业相关处罚是依法行政、顶格处罚”,吴登明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福建省环保厅方面称,无论是对公司还是对个人,都是按照国家法规来认定,按最高的标准处罚。
福建省环保厅给出的处罚依据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第八十三条第一款“……对造成重大或者特大水污染事故的,可以报经有批准权的人民政府 批准,责令关闭;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可以处上一年度从本单位取得的收入百分之五十以下的罚款”。此次陈景河和邹来昌接到的罚单金额恰 是他们上年收入的50%。
“追加高管处罚”是重庆绿联此前在行政复议申请中认为被遗漏的地方。吴登明在沟通中一直强调,紫金矿业所造成的污染,不单单是对水体的污染,应该全面评估对事发地整个生态系统所造成的伤害,综合评估,全面赔偿,对受害者的赔偿也不能给一笔钱了事。
虽然会谈没有取得多大进展,但吴登明强调,环保部的态度相当诚恳。当天晚上,福建环保厅和国家环保部官员便返回了北京。
对于重庆绿联向国家环保部递交的行政复议申请,国家环保部已向吴登明承诺,将详细调查后出具书面回复函。吴登明说,“我对紫金矿业现有的处理结果并不满 意,调查应该再全面些、处罚的力度应该再大些。”而重庆绿联重要参与者——中咨律师事务所律师夏军亦表示,如果环保部最终的裁决有失公平,他不排除采取法 律手段维权。
相关新闻
晨鸣纸业6年环境违法21次24家环保NGO联名督促整改赔偿
每经记者 李泽民 发自北京
位列世界纸业50强的山东晨鸣纸业集团(以下简称晨鸣纸业),因涉嫌环境违法再遭诟病。
近日,24家环保组织联名致信该公司,要求公司就环境违法问题做出解释,并就治污做出实际行动。据悉,此次联名致信的由头是,环保组织调研发现,晨鸣纸业在环境违法遭到处罚之后,相应的污染依旧持续不断,违法行为并未得到有效遏制。
根据《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掌握资料显示,在2004年到2010年期间,晨鸣纸业及其下属企业的环境违法行为高达21次。
2010年5月,环保部发布上市公司环保问题督查公告,公开通报了晨鸣纸业下属企业存在的环境违法行为,这已是该公司受到的第三次公开批评。
晨鸣纸业环保节能处一位朱姓负责人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称,“现在还没收到信函,公司目前不存在环境违法的行为。至于下属企业的情况,我不太了解。”
6年间环境违法21次
日前,环保组织的公开信通过相关渠道发往晨鸣纸业。截至29日,各环保组织尚未收到该公司的回应。
资料显示,晨鸣纸业是以制浆、造纸为主的企业,是全国首家于A股、B股、H股上市的公司,目前拥有10多家子公司,总资产近300亿元,年纸品生产能力400万吨。然而,安徽芜湖生态中心调查发现,自2004年以来,晨鸣纸业的污染问题未曾间断。
2010年5月,环保部就公开通报晨鸣纸业下属海拉尔晨鸣纸业制浆生产线检查时仍未履行环评及验收手续。此次通报之后,9月,晨鸣纸业就此事发布了整改完成情况的公告,但是10月份海拉尔晨鸣再次因烟尘超标被环保部门处罚。
而在7月,延边晨鸣有限公司因违反环境保护法律法规,污染治理设施运行不正常,长期超标排污,对环境造成严重污染,受到吉林省环保厅的挂牌督办。
在此之前,2006年左右,包括武汉晨鸣、赤壁晨鸣、江西晨鸣、吉林晨鸣、菏泽晨鸣等在内的多家晨鸣分公司,大都出现违法、超标排污的情况。
据不完全统计,晨鸣纸业在这三四年间,在针对超标排放废气废水等环境违规事件中,虽然有发出整改完成情况的公告,但是环保违法事件依然没有得到有效遏制。
NGO督促其向受害居民赔偿
在前述环保组织发出的 《致晨鸣的信》称:我们十分关注工业污染问题,晨鸣集团及其下属企业环保违法事件屡见不鲜,并且缺乏公开、有效的整改行动。
芜湖生态中心项目主任田倩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希望晨鸣纸业能够拿出一整套的整改方案,尤其是对于海拉尔等公司,开展第三方清洁生产审核。
公开信还要求,立即责令企业及旗下企业停止非法排污,严格遵守国家相关的环境法律法规,向受害者居民道歉及赔偿;并应依据《清洁生产促进法》第三十一 条,《环境信息公开办法(试行)》,向公众和企业产品的消费者详细披露相关违规污染信息,如违规企业环保设施的建设和运行情况和整改措施,以及环境污染事 故应急预案等。
公开信指出,作为上市公司,晨鸣纸业更应根据《证劵法》第六十二条和国务院办公厅发的《关于依法打击和防控资本市场内幕交易的意见》,及时向公众披露重大企业信息,也包括重大的环境事故信息,以保证股民、投资者的权利得到保障。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0758

超大現代被指港交所史上最大欺詐者之一

http://www.21cbh.com/HTML/2011-9-29/0MNDA2XzM2OTI0MA.html

兩個月時間,超大現代(00682,HK)已經從中國500強變為監管部門的調查對象。今年7月13日,超大現代榮登 《財富》(中文版)「中國500強排行榜」,排名第352位,位列農林漁牧行業第四位。在「利潤率最高的40家公司」排行榜上,超大現代以51%的淨利潤 率排名第二。兩個月之後的9月26日,超大現代因涉市場失當行為被查,午後停牌。目前,超大現代正接受香港特區政府市場失當行為審裁處的研訊。最新一次研 訊被安排在9月28日下午5點進行。

黑客團體「匿名」創立的分支機構 「匿名分析(AnonymousAnalytics)」發佈的最新一份文件指稱,超大現代從事了11年「欺騙和公司欺詐活動」,並將之稱為港交所史上「規模最大、持續時間最長的欺詐行為之一」。

超大現代指定的公關人員向記者表示,公司已獲悉「匿名分析」的上述報告,將通過港交所網站發佈回應。

超大現代將回應匿名分析

市場失當行為審裁處發佈的消息稱,針對超大現代的第二次初步會議在9月28日下午5時進行。以目前的信息來看,引爆這一事件的極可能是一黑客組織——「匿名」。這一組織以旗下分支機構 「匿名分析」的名義,在週一、即超大現代宣佈停牌之日發佈了報告。

記 者下載了這份長達39頁的報告。報告在題目中便稱,「超大現代農業11年的欺騙和公司欺詐行為」,並稱報告提供的證據表明,這是港交所歷史上規模最大、時 間最長的欺詐行為之一。該報告介紹,「匿名分析」的代表已經前往香港與超大現代的高管進行了接觸。會面中,超大現代的高管向代表們展示了公司所取得的成 績,「我們握了手。」報告中說,「超大現代給我們留下的印象是,要麼這是一家我們所見證過的最偉大的企業,要麼是規模最大的欺詐行為。」報告中列舉了該組 織所認為的超大現代「欺詐」行為及相關疑點,並認為超大現代最終將以退市收場。

超大現代指定的公關人員Eric在回應記者時稱,目前尚不清楚研訊的情況。而對於「匿名分析」組織發佈的報告,公司已知悉,但表示研訊與報告的發布為兩起獨立事件。公司目前正在準備針對「匿名分析」的回應報告,將通過港交所網站發佈。

投資者看不懂的「超高業績」

匿名分析此次提出的疑問與多年來市場對超大現代的質疑相似。

超大現代近年報表顯示,公司毛利率常年穩定在60%以上,如2005年毛利率為67.40%、2006年為67.68%、2010年則是65.73%。同時,歷年毛利率間差別也極小,有評論認為,這樣的狀況與農業「靠天吃飯」、行業風險高的狀況並不相符。

記者於超大現代臨海基地探訪時,基地人士表示,高毛利率得益於公司高效的管理體系。「一方面大棚等設施的建設,有效減少了可能面臨的自然災害風險。另一方面,我們是根據總部下達的訂單來生產,這樣能保證銷路和利潤率。」該基地人士說。

但這樣的解釋並沒能打消投資者的質疑,「超大現代在這幾年躲過了幾乎所有天災,無論是干旱還是水災、病蟲害,甚至2008年時的金融危機也沒有影響到公司的高毛利率。」有曾研究過超大現代的財務分析人士說。

「我 真的看不懂。」有專注港股投資的基金經理曾向記者表示,「有懷疑的機構也很多,但他們沒辦法去核實。而從財務方面看,公司每年都從市場融資,如果現金流真 像財務數據上那麼好,為什麼一直要從市場拿錢?」有個人投資者則針對超大現代基地面積與報表不符的質疑告訴記者:「我們去看過超大現代在張北的樣板基地, 估算實際面積和報表上所列的確實差不多,各方面看起來也都比較正規。但作為個人投資者,面對超大現代散佈在全國各地的基地,我們也不可能一一去核實。」

「從表面上看,超大現代的年報裡業務指標、財務指標一切都很正常。但仔細觀察一下,可以注意到,超大現代上市以後,多次低價增發,這對大股東來說很不合理,你會把自己手中這麼好的東西低價送給別人嗎?」另一名個人投資者認為。

「超大現代股價一直走低,但是業績優異,而公司卻沒有將利潤用來分紅,反而一直通過極高的成本進行股權融資,融資成本甚至高於公司淨資產回報率,這不合理。同時,公司在應繳納稅額等方面,也存有疑問。」上述曾研究過超大現代的財務分析人士稱。

延伸閱讀

超大現代的高峰與低谷

2000年底在港交所上市的超大現代,開盤價為1.6港元。上市後,超大現代曾走出一波上揚行情,最高上探至3.05港元,此後股價開始下行,至2003年4月,公司股價最低為0.49港元。

此 時,超大農業發佈的業績報告也不如市場預期。公司2003年3月25日發佈的業績報表顯示,截至2002年12月31日的6個月內,實現營業額為人民幣 6.51億元,較上年同期上升41%;實現毛利率69%,但淨利潤較上年同期減少了6.3%。德意志銀行分析師JimLam認為,公司的中期業績低於市場 預期。此外,市場上也針對超大農業過高的毛利率產生了質疑。

超大農業董事局主席郭浩當時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淨利潤下滑是由於福建省遭遇幾十年罕見的大雪,導致蔬菜採收期延長。另外,當時的審計機構普華永道在未看到免稅證書的情況下,沒有同意減少稅務撥備,也成為淨利潤減少的一個因素。

此後超大現代走勢逐漸回穩,在2004年3月,曾上漲至3.625港元,經歷一輪盤整後,超大現代的股價於2006年3月摸高至6.25港元。

股 價一路上漲的超大現代並未擺脫屢屢遭受質疑的環境。2006年8月,有媒體刊文稱,超大現代於超市內出售的產品並沒有張貼無公害農產品標誌、部分農產品也 並非自產,而是在批發市場購入後,放入印有「無公害」字樣的紙箱內魚目混珠、公司位於南京六合的生產基地的大部分大棚也都空空如也,並無種植作物。

超大現代否認上述指控。公司股價也一路繼續上行,至2008年5月,最高已上漲至12港元。但也是自當月開始,超大現代月K線連續7月收陰,2008年10月時,最低下探至3.02港元。

此後,儘管超大農業股價有所反彈,在2010年1月時,曾上探至10港元,但始終被包圍在輿論質疑聲中的超大現代並沒有能維持強勁的走勢。自2010年10月至今年9月,股價已連續下跌12個月,停牌前,報收1.10港元。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8073

PC行業創新匱乏 被指逐步走向崩潰(圖)

http://news.imeigu.com/a/1327118462546.html

導語:美國IT網站ZDNet週四發表署名阿德里安·金斯利-休斯(Adrian Kingsley-Hughes)的文章稱,由於面臨平板電腦和智能手機的挑戰,加之行業本身的創新匱乏,PC行業將逐漸走向崩潰。

以下為文章全文:

過去幾天來,我已經討論了很多有關走進「後PC」時代的事情。從傳統PC轉向平板電腦和智能手機所帶來的一個後果是,人們所需的PC將越來越少。PC廠商最好做好準備,因為整個行業都在走向崩潰。

美國市場研究公司Asymco分析師賀拉斯·德迪烏(Horace Dediu)和科技專欄作家傑裡米·雷默(Jeremy Reimer)曾經彙集過廣泛的歷史數據,對1975年以來的計算平台興衰進行過統計,包括PC。

美國各類數碼產品銷量圖

這張圖中有幾點值得注意:

- 在經歷了1990年代的一家獨大後,PC過去十年來一直在面臨新平台的壓力。

- iPhone、iPad和Android等平台過去幾年間經歷了瘋狂的增長。

- 儘管你可能在其他地方聽過或看過這種說法,但iPad並不是一款小眾設備。正如德迪烏所說,在不到兩年的時間內,這款產品已經獲得了足夠的銷量,達到了與PC相同的數量級。這一增長十分驚人。

- Android手機的表現更好。我們可以輕易預計,Android手機今年年底的銷量將超過PC。

- 自1991年以來,iOS和Android等新平台首次對PC的主導地位構成了真正挑戰。

通過下面這張圖,我們可以看到Android、iPhone和iPad綜合起來的破壞力,在短短數年內就將PC的市場份額壓縮到50%以下。

PC出貨量佔比

PC的出貨量停滯不前,在各大平台中的份額也下滑到50%以下,這引發了兩個重要信號,即我們所知的PC行業正在逐漸惡化,這也難怪OEM(原始設備製造商)都在拚命進軍平板電腦和智能手機市場,希望借此奪回一些市場份額。

這 是徹底崩潰還是短暫下跌?前路未知,而且也沒有歷史數據可供參考(1991年的短暫下跌幅度較小,持續時間也較短)。但本次崩潰的規模太大,加之我們並沒 有看到PC廠商有太多創新,畢竟觸摸屏、超極本(Ultrabook)和Windows 8都不足以扭轉頹勢,因此很難想像OEM和微軟(微博)有能力重新刺激PC銷量。由於OEM廠商的利潤已經很薄,因此也沒有太大降價空間。銷量驟降和利潤 率降低會導致創新空間進一步萎縮,這又會反過來繼續壓低銷量。

「後PC」時代正在臨近,速度比我們想像得更快。(鼎宏)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0818

京東效仿國美蘇寧模式被指「欺負」中小供應商

http://www.yicai.com/news/2012/02/1414183.html

僅是國美蘇寧被指在渠道上顯得「霸道」,連電商也開始遭到聲討。一份在微博上流傳頗廣的供貨協議,將京東與供貨商之間緊張的零供關係擺上了檯面。

供應商爆出一份與京東的「協議」顯示,供貨商須保證京東商城20%的毛利,且毛利總額不低於100萬元。此外,協議還規定了高達20萬元的品牌服務費。

京東商城方面昨日對《第一財經日報》記者稱,對於市場傳言不做評論。

區別對待

「現在我對這種事情已經沒什麼感覺了。」昨日,與京東合作多年的家電供貨商負責人王先生對本報稱,上述協議的內容與他和京東所簽的協議相差不大。他 認為,和線下國美蘇寧收進場費等類似,事實上保證毛利、交服務費等行為基本上已經是電商行業普遍的「潛規則」,只不過是京東、噹噹、亞馬遜、天貓等幾家 B2C企業需要保證的毛利不同而已。

王先生告訴記者,這種零供關係矛盾主要集中在京東與中小供貨商之間。「京東對於大型供貨商和中小供貨商一直都在區別對待。對於一些大型供貨商、大型 品牌商,京東搶都來不及,往往會給出各種優惠條件吸引其加入,甚至還要提前預付款給對方;但是我們中小型供貨商卻很弱勢,有時還要多等上一兩個月才能拿到 尾款。」

京東對供貨商嚴格的價格和毛利控制的「霸王條款」不止於此。

在記者獲得的一份京東商城與供貨商簽訂的利潤保證條款中,記者看到,「乙方(供貨方)保證供給甲方(京東商城)所有產品的價格不高於供給其他客戶的價格,如有違反乙方將給甲方所涉採購金額的5%作為補償。」

而在合同期內,若甲方發現市場價格混亂,相同或類似網站的最低零售成交價格低於甲方售價,甲方應及時通知乙方並有權跟進屆時相同或類似網站的最低零售成交價格。

該條款同時稱,如果甲方銷售乙方產品的當月整體毛利率低於15%,則乙方必須給予甲方利潤不足部分的補償。次月以現金或扣賬的方式支付給京東。

王先生稱,京東希望擁有對供貨商和價格戰的絕對控制權,由於京東苛刻的供貨條件,該公司在京東上的獲利日益減少,之所以不願意放棄京東,很大程度上 在於京東品牌和市場地位方面的優勢,讓他的產品不能在京東上「失語」。他無奈地對記者說,對供貨商而言,只要有錢賺,就可以忍。

霸王條款不可持續

在京東與供貨商關係日趨緊張時,京東老對手噹噹網官方發佈了一份指向性明顯的聲明,稱「某大型數碼家電網購商城對同時向噹噹網供貨的供應商要求:如發現某商品在噹噹網售價低於該網購商城,將停止給該供應商的所有結款」。並抗議稱「即使貼錢也要爭做數碼家電全網最低價」。

一位京東前高層則對記者表示,京東的做法就是在做商業地產,通過自己虛擬的交易平台,向供應商收取各種費用賺錢。而如果京東持續靠擠榨供貨商利潤做低價,短期對其有一些幫助,但長遠來看不具可持續性。

國藥控股電子商務項目經理魯振旺則認為,京東平台上存在霸王條款,可能原因有三,一是購銷業務毛利率太低,短期內還存在虧損態勢,希望更多在POP 平台;二是短期內通過霸王條款拉升毛利率,創造概念,在IPO期間讓投資人看到自己未來可以利用POP平台賺錢;三是自身物流成本太高,需要通過高佣金均 衡,畢竟天貓採用社會化物流,而京東是完全自建物流體系。

儘管緊張的零供矛盾讓王先生有些苦惱,但他也坦言,線上的生意還是要比線下更容易做。「在國美、蘇寧等渠道,各種開支費用比電商行業多得多。」

供應商在傳統渠道銷售產品,經營成本中80%以上是上交給賣場的,10%是業務和促銷開支,管理費用8%左右,供應商賺到的錢少得可憐。不過到了互 聯網上銷售,情形發生變化。派代網電子商務分析師李成東向記者舉例,中國白電企業的淨利潤率就有1%~3%,按照目前線上線下扣點比較,線上渠道至少能夠 比線下多賺3到5個點。

易觀國際分析師陳壽送看來,目前B2C一統江湖的局面還沒有出現,如果一旦京東市場地位動搖,此前受「壓榨」的供應商無疑將更多地選擇競爭對手。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1106

完美世界暗控尋寶網:被指隱瞞涉嫌關聯交易

http://news.imeigu.com/a/1328891461215.html

完美世界暗控尋寶網 關聯交易疑團未解

1月,完美世界捲入「入股智珠網絡涉嫌關聯交易」的傳聞,在完美世界否認匿名指控之後,本報記者調查發現,完美世界可能仍有重大事項未予披露——完美世界或是其合作虛擬交易平台「尋寶網」的實際控制人。

儘管完美世界極力撇清與其指定合作虛擬交易平台「尋寶網」存在關聯關係,但種種跡象顯示,完美世界可能隱瞞了事實。若完美世界實際控制「尋寶網」屬實,則與網遊行業相關法規存在衝突之處。

而一位負責過尋寶網相關業務的完美世界前員工,則向本報記者透露稱,「尋寶網正是完美世界所有」。

誰的尋寶網?

最新的工商信息顯示,尋寶網註冊時間為2009年11月12日。在尋寶網的官網首頁上,重點提示是完美世界官方合作虛擬物品交易平台。

2月6日,完美世界媒體中心媒介經理湯永健在接受本報採訪時表示,「尋寶是完美官方合作虛擬物品交易網站,但不是完美的。」

一個值得注意的細節是,在本報記者向湯永健求證之後不久,百度百科(微博)裡的尋寶網介紹由原來的「尋寶網是完美時空收購的網站之一」變更為「尋寶網已獲民族網遊龍頭企業完美時空的獨家授權」。

記者同時瞭解到,完美世界一些對外的賬目是通過尋寶網支付的。一位曾經和完美世界合作過的寫手稱,很多像她這樣的網絡寫手不是從完美世界領錢,而是完美通過尋寶網的賬戶打給她。

「這是普遍現象,很多像她一樣的個人和完美世界有業務往來的話,都是從尋寶網走賬。」上述前員工透露。而作為「合作網站」的尋寶網,只能充當遊戲道具的交易平台,而並不應該成為賬務渠道。

此前,5173作為市場上最大的虛擬交易平台一直和完美世界接觸,洽談虛擬交易道具在其平台交易事宜。「但溝通未果」,一位參與了雙方接觸過程的知情人士透露。

艾瑞分析師曹笛在接受採訪時表示,「完美肯定不敢說尋寶網是自己做的,這樣就可以操縱價格,而這會使玩家反感。」

據文化部、商務部2009年6月下發的《關於加強網絡遊戲虛擬貨幣管理工作的通知》顯示:「網絡遊戲虛擬貨幣發行企業」不得同時經營發行或交易以上 兩項業務。「在尋寶網立項的時候,完美內部分為兩派。一派是以公司首席設計官李青為代表,主張嘗試;一派以總裁竺琦為代表,反對立項。」上述知情人士透 露。

最終該項目得到完美董事長池宇峰的同意,由池宇峰的清華大學校友李青負責。為了規避風險,將單獨成立一個完美體系之外的公司。實際情況是,「尋寶網和完美世界其實是兩個班子、一套人馬。」上述知情人士稱。

和尋寶網類似的「藏寶閣」,是網易遊戲官方的虛擬交易平台。對此,網易也同樣對外諱莫如深。但「藏寶閣就是網易的」,一位網易遊戲在職員工對本報記 者透露。「藏寶閣現在一個月的交易量達到6000萬元。」一位虛擬交易平台不願具名的負責人稱,「尋寶網差不多也有2000萬。」粗略估算,尋寶網一年約 有2億元人民幣的交易額。

截至目前,尋寶網開放了完美世界4款遊戲的虛擬道具交易。尋寶網的客服人員稱「後面還會陸續開放」。

「習慣性」隱瞞?

此前,完美世界已經遭遇「隱瞞門」,被匿名指責「隱瞞涉嫌關聯交易的重大事項」。

1月上旬,一份匿名發佈的網帖稱,完美世界在入股「智珠網絡」(178.com)以及3.6億元向快樂永久兜售完美影視時,涉嫌關聯交易。傳聞稱該人士系完美內部中高層員工。本報記者試圖聯繫這位發帖人,未果。

該匿名網帖稱:2010年6月1日,未經公司董事會決議批准,池宇峰簽字支付款項2700萬元收購智珠網絡20%的股權。這筆投資對智珠網絡來說堪 稱「巨額」,令業界費解。另一遊戲網站的負責人李盛傑就表示,「2010年,178還是入不敷出的狀態,收入不過1000萬。」

此外,網帖對完美影視的剝離表示很大質疑,「完美世界3.6億元平價出售完美影視,接盤人是池宇峰90%控股的快樂永久」。

但記者在和一個負責完美世界招聘的獵頭公司——北京精英置頂諮詢接觸的過程中瞭解到,快樂永久依然在打著完美集團的旗號招聘。該公司負責完美世界招聘的趙靜說,「快樂永久正在招商務和發行,而且招聘都是統一從完美集團走流程。」

據瞭解,2011年8月4日,完美世界宣佈已與北京快樂永久影視文化有限公司簽訂正式出售協議,將旗下的影視業務經營實體即完美世界(北京)影視文化有限公司以人民幣3.6億元出售給後者,而北京快樂永久影視文化有限公司90%的股份,正是完美董事長池宇峰所持有。

「影視業務在虧損的時候,完美時空沒有怕拖累業績售賣,反而在賺錢的時候賤賣。」一位遊戲行業人士對此表示很不能理解。

隨後,記者致電完美影視官網的聯繫電話,索要相關負責人聯繫方式,對方表示「完美影視和完美世界是同一個公關部」,但在進一步瞭解到記者的採訪意向後,該員工又對此前的說法予以否認,並表示「不願意回應」。

「完美影視已經獨立出來,但招人這種事情應該問人事部。」完美世界總裁竺琦對此表示「自己也不清楚」。隨後的跟進溝通中,竺琦的電話一直處於無人接聽狀態。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1137

諾基亞被指欺詐投資者 在美遭集體訴訟

http://www.21cbh.com/HTML/2012-5-9/yNNDE1XzQzMDAyNw.html

在移動市場「節節敗退」的芬蘭手機製造商——諾基亞,非但沒有從WindowsPhone平台中扭轉局面,還因為其旗艦級的Lumia900產品的質量問題而惹上不少麻煩。

昨日(5月8日),有境外媒體報導,上週四,美國律師事務所RobbinsGellerRudman&DowdLLP向紐約當地一家法院提出集體訴訟,旨在挽回於2011年10月26日至2012年4月10日期間購買了諾基亞股份的所有投資者的損失。

上述律師事務所指出,諾基亞聲稱,轉而採用微軟WindowsPhone操作系統將能夠讓該公司扭轉其在智能手機市場每況愈下的局面存在誤導投資者行為,諾基亞公司及某些管理人員和董事違反了1934年美國證券交易法。

諾基亞則表示,公司正在審查這一訴訟。但其認為,這些指控是「毫無根據的」,並將為自己進行辯護。

諾基亞被指欺詐投資者

據《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瞭解,在此次訴訟中,上述律師事務所認為,諾基亞CEO史蒂芬·埃洛普(StephenElop)和首席財務官蒂莫·伊哈莫蒂拉(TimoIhamuotila)的某些言論存在虛假和誤導投資者。

該律師事務所舉例說,伊哈莫蒂拉曾在去年11月表示,諾基亞和微軟有在這個新的競爭中取勝的正確的資產,運營商正在真正地支持這個生態系統。然而,諾基亞向Windows平台轉移並沒有像演示的那樣好。

就 在此前,IDC公佈的最新調查數據顯示,2012年第一季度,三星公司全球智能機出貨量達4220萬,市場佔有率為29.1%,居全球第一位;與三星一向 競爭激烈的蘋果,iPhone出貨量為3510萬部,市場佔有為24.2%;諾基亞共出貨1190萬部智能手機,市場佔有率為8.2%,相比去年同期下滑 50.8%。

記者從諾基亞方面獲得的數據顯示,今年第一季度,諾基亞僅售出200多萬部Lumia手機,上述數據為歐洲市場的數據,諾基亞方面表示,關於Lumia手機的出貨量要到等第二季度才會有比較詳盡的數據。

但令起訴者不能容忍的是,諾基亞押寶的旗艦級的Lumia900存在重大缺陷。

上述律師事務所指出,埃洛普和伊哈莫蒂拉在Lumia900智能手機發佈之前就知道這款手機有數據連接缺陷。諾基亞在今年第一季度發佈利潤預警報告那天(4月11日)就知道這個缺陷。

相關數據顯示,4月11日,諾基亞股票價格下跌了大約16%,從5.03美元下跌至4.24美元。

諾 基亞人士向《每日經濟新聞》表示,新上市的Lumia900手機,確實存在過無法接通網絡等一系列缺陷,但該問題已經解決,所有的 AT&T版Lu-mia900手機用戶都將獲得100美元的補償。由於這款手機的兩年合約價僅為99美元,因此相當於免費換新機。

雷曼律師事務所律師郝俊波稱,類似諾基亞的這類訴訟在美國非常常見,而本案的關鍵問題在於,投資者指證諾基亞欺詐的前提是:諾基亞是否提前知道了Lumia手機的質量問題;在同微軟的合作上,是否在明知不能合作或者合作不能成功的情況下虛構或隱瞞了事實,誤導投資者。

智能手機戰略尚未奏效

從 去年第一季度開始,諾基亞和微便軟達成戰略合作。隨後,從去年秋季開始陸續推出了4款Win-dowsPhone手機,但該款手機目前並沒有表現出力挽狂 瀾的態勢——諾基亞的智能手機業務依然出現大範圍虧損,營收和出貨量均呈加速下滑之勢,而以蘋果、三星為代表的手機廠商智能手機份額的上升卻逐漸壓縮了諾 基亞智能手機的生存空間。

諾基亞財報顯示,2012年第一季度,手機設備營收42.46億歐元,上年同期為70.87億歐元,營收下滑 40%。其中,智能手機淨營收17.04億歐元,上年同期為35.28億歐元,下滑52%。功能手機淨營收23.11億歐元,上年同期為34.07億歐 元,營收下滑32%。

同期,其手機設備出貨量為8270萬部,下滑24%。其中,智能手機出貨量為1190萬部,下滑51%。功能手機出貨量7080萬部,下滑16%。

有業內人士分析,從智能手機和功能手機的各項指標對比來看,諾基亞一直致力的智能手機轉型並不奏效。有觀點甚至估算,諾基亞要想東山再起,今年需要售出2700萬部,明年需要售出5500萬,而2014年則需要售出9400萬部。

丹麥調研公司StrandConsult創始人約翰·斯特蘭德(JohnStrand)此前表示:「如果能夠達到該銷量,諾基亞復甦有望,否則將失去機會。」

據諾基亞方面透露,目前Lumia900黑色和藍色市場反應良好,在美國亞馬遜網站的手機排行榜中居第一和第二。

然而,就算Lumia智能機銷量不錯,但產品利潤卻不高。有業內人士曾作過比較,每台Lumia設備成本在217美元左右,而其售價為450美元(無運營商補貼),相較於蘋果iPhone4S196美元的成本和649美元的售價,利潤並不多。

埃洛普曾表示,諾基亞將在第二季度拉開第二波對Lumia手機的廣告宣傳狂潮,這也意味著諾基亞在Lumia品牌上所投入的成本將進一步增加。

湯森路透進行的分析師調查顯示,自2011年2月宣佈放棄塞班平台,轉向微軟WindowsPhone操作系統以來,諾基亞股價已累計下跌超過50%。迄今為止,諾基亞與微軟的聯盟還沒有在贏得智能手機用戶方面取得明顯成效。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3371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