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環在線:稻香2000萬炮製「一蚊雞」 李華華
2009-04-08 AppleDaily |
|
經 濟唔好,唔少人使錢都要諗過度過,慳得就慳。稻香(573)主席鍾偉平一定深明無論經濟好壞,人依然要食嘢呢個道理,所以幾年前已推出「一蚊雞計劃」,成 功吸納一班捧場客。面對金融海嘯,佢地喺2月再度推出呢個優惠,噚日華華見到稻香CEO梁耀進,問佢個優惠成效如何,佢話人客反應非常好,平均1日可以賣 7000隻「一蚊雞」,假期仲賣到8000至9000隻。呢個優惠暫時只會做到本月底,而今次「一蚊雞計劃」計劃嘅成本,梁耀進話要2000萬,當中包括 食材、宣傳同廣告費,咁計番條數咪分分鐘要蝕?佢話的確有唔少客都會因為「一蚊雞」嚟幫襯,但佢哋心目中都有個消費額,好少話真係齋食隻「一蚊雞」就埋單 走人。 |
一蚊雞 易明的生活點滴
http://eming620.mysinablog.com/index.php?op=ViewArticle&articleId=5047023稻香集團再次推出「一蚊雞」,今晚有幸享用過了。 心裡想,要是我們四個人只叫三隻雞,不叫其他菜,結賬會是多少錢呢?可是我們總是覺得不太好看,於是多叫了一道五十八元的小菜,外加兩瓶啤酒,結果結賬只需一百四十六元,平均每人只需三十六元五角,要是只叫三隻雞,結賬只需六十元左右而已。
我們隔桌的食客可是老實不客氣,三個人叫了四隻雞,估計結賬不需六十元。
後來的一桌更厲害,一男一女,兩個人叫了三隻雞,外加兩碗白米飯,胃口可真大,相信結賬同樣只需六十元左右。
這樣的收費,酒樓如何做?哪能不虧本?
賣得那麼便宜,相信是作為宣傳居多,否則,如何撐下去?
幸虧稻香是上市公司,真的是大虧本,撐不下去了,大可供股集資,即可把問題解決,又何須擔心呢?
繼續一蚊雞 易明的生活點滴
http://eming620.mysinablog.com/index.php?op=ViewArticle&articleId=5071931 「執輸行頭,慘過敗家」,也許可以作為香港人的生活寫照,但凡有「著數」的東西,必然是大排長龍,亦因此而衍生了「排隊黨」,以為人排隊而賺錢。 本來以為稻香推廣一蚊雞,假期必定會大排長龍,於是上周日晚上不到六時半就去旺角雅蘭中心那間準備排隊輪候位子,豈料居然沒有人排隊,輕易地找到了位子。
今天落了單,心想不知道一個人可不可以享用一蚊雞,一問之下原來一樣可以享用,沒有限定兩位或以上才可享用,那太好了,於是馬上等候位子,不消一刻就有位子了。奇怪,難道香港人都轉了性,有便宜居然不佔?
結果是,一個人,一隻雞,兩瓶啤酒,結賬才是三十八元,好像算便宜了,可是,是電腦結的賬,該不會錯吧?啤酒二十四元、雞一元、茶芥十二元,再加加一服務費,照算也該是四十一元嘛!不明白!
早知如此,每天晚上都上稻香用膳比起自己回家做飯還更划算,反正優惠期有限嘛!
【重修舊好】84歲十蚊雞改衫伯伯:做齣好戲俾人睇
1 :
GS(14)@2017-01-05 08:01:29.84歲的馮伯,每日就是拖着這部自己改裝的「搵食車」,在港島沿線遊走。
如果閤下經常在東區或中上環一帶出沒,可能會見過一個拖着手拉車周圍走的老伯,車上寫有「有請必到」、「又平又快」等字眼,這老伯叫馮榮欣,今年已經84歲,每日都會拖着這部搵食車在港島沿線遊走。
近年來,馮伯接受過很多傳媒訪問,最為人熟悉的,是他以前跟過著名裁縫張活海,即張國榮的爸爸打工,他也試過在政府洗衣房工作,又做過小巴司機,打了大半世工的他,其實一直想創業、想成名,以吐多年來打工鬱住的悶氣,「我當生死好平常,競爭心還是很強,我想人人知道我,一個人在生之年要留名後世。」馮伯這樣說。十多年前,他試過幫一個診所護士改衫,收對方二十元,但人家卻豪氣地付了一百元,叫他不用找贖,他就用多出的錢買個垃圾桶,改裝成這架搵食車,他最初帶着車仔在家附近公園打躉搵客,卻被當成小販趕走,「我就像過街老鼠,周圍都趕絕我,我就想到拖住走,沒有人干涉到我。」自此他無論去到哪裏都會帶着車仔,邊走邊搵客,收衫拿回家改,當是自己的小生意,也算是圓了他的創業夢。每次外出,他都會惹來不少目光,因為車上面寫了很多出位字句:「名成利就,逆來順受」(他解釋是因為昔日打工受氣受得多,有感而發)、「創業成功大優惠」、「又平又快」,每當有人望多兩眼,他總會熱情地派自己用廢紙造的卡片給對方。車仔上面還寫有抗通漲的銀碼:「改長短10元」、「改褲頭20元」、「換拉鍊20元」,不止收得平,他還可以親自上門交收,只要收到客人電話,馮伯就會承諾在一小時內到達,「我就像救火英雄,會即刻放低工夫出發。」在這年代,竟然還有這樣貼心的服務。他主要幫人改長短,收十蚊雞,的確抵到爛,加上坐車一來一回,時間車錢不少,有時其實還要倒貼,問他為何不收貴一點,他一輪咀說:「改長短最簡單,十蚊八蚊都餓不死的,一、二十蚊,老人家好好用的了,要那麼多錢做甚麼?晚年吃得少,我又不煙不酒,衫褲又是舊的,不如益吓人,應該這樣想,是別人付錢你做運動,不要怕蝕底,蝕底就無得做。」馮伯住柴灣,和客人交收,只要是港島沿線,他都會去。訪問當天,他一早在小西灣飲完茶,本打算坐巴士去中環交貨,但坐車途中接完電話就在柴灣落了車,他說:「有人找我開工,正在柴灣等我,所以先落車,人在江湖,身下由己,這就是我的生活。」交收完,他決定先回家歇歇,下午再出發,但才剛放低袋,櫈未坐暖,又收到電話,又要出發到灣仔、中環和金鐘交收,他幾乎每日都是這樣頻樸,但他卻說:「我一接到柯打,行路都行得快過人呀,我覺得越勞動越健康,走來走去才好,睡得更甜,我就像食白粉般,沒事做就打瞌睡,有事做就精神。」雖然已年屆84歲,老伴、兒子新抱、孫仔孫女早就勸過他不要再做,怕他辛苦,但馮伯仍堅持做下去,只因為一個原因:「臨尾都要做場好戲給人看,這就是我的願望。」記者:黃子配攝影:鄧鴻欣
他每朝都會到小西灣飲茶,也帶同車仔出動,其實也是為了搵客。
馮伯的「搵食車」,上面貼滿出位字句,難怪在街上經常惹起路人注意。
家中的騎樓就是工場,放有幾部衣車,過百卷棉線和逾千條拉鏈,他說做到死也用不完。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su ... t/20170103/19884451
【不褪色的美】搭小輪坐叮叮 幾蚊雞的港式優雅
1 :
GS(14)@2017-10-09 03:15:12Martin形容搭叮叮是「只需花費$2.3的first class日常」。
70年代出生的馮景行(Martin)自認是個中佬,更是一個有顆50後的心的中佬,幾個月前在facebook開了個專頁「港式優雅HK Class」。對香港人來說,坐電車和天星小輪平常不過,貼地到不行的公共交通工具,在Martin眼中卻是幾蚊雞有找的港式優雅。
他坐在編號120、戰後一代電車設計的柚木製叮叮裏,開始暢談叮叮的優雅,「成個結構係一個柚木造嘅車廂,俾木方包圍住,感覺同搭其他現代交通工具唔同,有一種好溫暖嘅感覺。」車廂中天花位置的三角支撐鋼架既有鞏固車廂方形結構的作用,也是氣窗承托架,一物二用。最令他讚嘆的一定是座椅上的手織藤椅墊,通爽透氣,他形容是一種「港式體貼」,讓付了兩元三角的乘客在沒冷氣的車廂裏,也有坐舊式酒店藤椅的享受。椅上的圓釘、一致闊度的木方、微弓的椅背,皆可見50年代設計的細膩心思,「優雅係一種唔會褪色嘅美感,雖然唔名貴,但係由心思同想法組合而成嘅一部香港電車,絕對係香港人應該自豪嘅地方。」
全柚木製的120號電車,全港只剩一部。
在Martin心目中,電車和天星小輪是絕代雙驕,同樣是50年代設計,同樣充滿工匠手心留下的溫度。
如果想過海,天星小輪是最佳選擇,匆匆來回中環與尖沙嘴的十分鐘,除窗外的維港景色,船艙的細節才是Martin欣賞的港式優雅。坐在這個浮動的維港標誌,同樣是柚木製的船艙,與120號的叮叮有異曲同工之妙。他特別喜歡坐在上層那個像貴賓廂房的船頭部份,手動式的靠背長凳坐得多,何曾留意過椅面?椅面上排列整齊的釘帽,中間配上品牌的釘孔,椅子之間的木裝飾線,令每個乘客恍如置身自己的私人領域。Martin本身為建築師,最欣賞這些同時符合功能主義和美學的設計,而這些工匠的心思,正正是他最祟尚的港式優雅。
同樣以柚木製的天星小輪船艙,材質適合香港氣候。
天星小輪長凳椅面上的用釘孔拼成的星星圖案,甚至令Martin聯想到法國行李箱的品牌。
記者:鄧天蔚攝影:張志孟2017果籽繼續認真知味。識買惜用。行以求知。好事多為。重修舊好。緊貼果籽報道,即like:
http://fb.me/AS.AppleDaily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su ... t/20171002/20169974
【飲食籽】28蚊雞煲仲送鮑魚 平成咁原來專攻booking客
1 :
GS(14)@2018-01-22 06:07:45任食雞煲只售$28,還每位贈送兩隻鮑魚。
【飲食籽:識飲惜食】這間平價任食店舖位於黃大仙區,賣的種類繁多,雞煲$28、串燒$58、羊腩$58、盆菜火鍋$88等等。其老闆昌哥指這些驟眼看毫不可行的破底價任食,在他眼中全都是可以幫助他賺錢的生意。昌哥:「越計不到數的東西,我越想去做,我敢做!原因是你不試不會知道有沒有得做。」
昌哥由賣盆菜與大閘蟹起家,於2015年開始做大閘蟹任食而成功突圍,高峯期月賺百萬並有五間分店。他自豪地說:「我們直情是第一個做的!我記得在前年做任食大閘蟹,那數月賺到的金錢不單止夠交1年的租金,更足夠2至3年運作,嚴格來說那時候還可以買到半層樓。」但好景不常,因大閘蟹二噁英事件引起公眾恐慌,對行業飽受打擊,現只剩餘兩間分店。昌哥要生存,不斷求變,然而演變出不同類型的平價任食。而實際上如何賺錢呢,昌哥就表示有三大要點,其一是定價低以吸引更多人流。例如雞煲的售價已經夠便宜,只售$28,還要送多兩隻鮑魚便更吸引。昌哥表示,只要拿出比着數更着數的東西出來,就必定受歡迎。另一策略是要賺錢必然要薄利多銷,店舖每日由下午5時經營至凌晨3時,每日平均翻枱3至4轉,光顧人數超過300人,雖然假期有附加費$20,但每到假日更多翻5至6轉,超過500人光顧,雖然每個人賺錢不多,卻是積少成多。昌哥亦分享說任食最賺錢其實不是本身的主菜,飲品和配料都是主要收入來源,大約只有十多個百分比的客人是不點額外的東西。另一運作上的策略是少做walk-in客人,以booking為主,客人在預訂時已告知吃那款任食,以便店內控制食材份量的成本和減少浪費。
雞煲用上大陸三黃雞。
「農場盆菜之家」老闆昌哥。
農場盆菜之家黃大仙飛鳳街46號地舖
記者:吳業紅攝影:徐振國、伍慶泉編輯:彭錦明
來源:
https://hk.lifestyle.appledaily. ... e/20180115/20272582
Next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