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潛 伏年幾,李寧(2331)前執行董事兼首席財務官陳偉成終於重出江湖!莎莎國際(178)噚日宣佈,請咗陳偉成做非執行董事,即日生效。由於只係做非執 董,華華相信,陳生初期唔會負責啲重要嘢,斷估都唔使好似做李寧嗰陣咁忙。08年陳偉成離開李寧,o依家先至54歲嘅陳生,喺莎莎做非執董會唔會只係一個 踏腳石,日後再上層樓呢?講開又講,早前傳過賣盤嘅莎莎,今次專登請個財務高手返嚟,又會唔會有乜嘢玄機呢? |
http://airmanblue.blogspot.com/2011/01/29-nov-11-0178-3.html
|
||||||
本週一,莎莎國際公布中期業績, 半年大賺七千八百萬元,幾近以往整年盈利。根據里昂證券年中的調查,莎莎是最受中國旅客歡迎的零售商,自去年內地開放個人遊,便財源滾滾來,公司市值直迫 五十億元。老闆郭少明的身家,比去年增加逾倍至三十四億元,打入五十大富豪榜,排行三十六。郭少明本來只是一個維修咪錶、在隧道收費的公務員,全靠二十六 年前太太開始一盤小生意,才有今天億萬富豪白手興家的發達故事。第36位郭少明檔案年齡:五十一歲學歷:初中畢業家庭狀況:已婚,育有兩女一子身家:34 億元履歷:1972年加入運輸署,負責維修咪錶、隧道收費。1978年接手總統商場地庫的莎莎櫃位。1984年辭去公務員職位,全職夫妻檔搞生意。 1990年首次走上地面,於駱克道開店。1997年莎莎於香港上市。2000年入股健美中心菲力偉。2001年組合營公司深圳莎莎依貝佳進軍內地市場,去 年拆夥。2002年開設首間Sa Sa Beauty+美容中心。 莎莎股份猛受吹捧,五十一歲的老闆郭少明也不吝展示身家。記者在公開場合見他四次,不論手戴的Cartier名錶;出入乘坐的寶馬七系、賓利等過百萬元名 車;還是身旁郭太指頭上炫目的逾十卡鑽戒,都盡顯貴氣。今日家住香島道四千多呎、三層高海景豪宅的郭少明,其實出身草根,自小住在銅鑼灣駱克道中央樓,家 中七兄弟姊妹,他是老大。他說:「只靠阿爸打一份工養大。」郭少明年輕時,活躍愛玩,讀到中三、四便輟學。他坦承自己讀書不成,英文程度更只達小學水平, 簡單字詞如Macau都不認識。記者問他校名,他死也不答,只說學校早已執笠。初踏足社會,郭少明第一份工任職運輸署,負責維修路邊的泊車咪錶及隧道拖 車、收費等瑣碎工作,月薪僅千元左右。 四十呎櫃位起家十六歲那年,郭少明經朋友介紹,於中環的夜總會認識了當佳麗寶化妝小姐的羅桂珍,拍拖 七年後結婚。七八年,誕下長女詩慧不久,郭太偶然知道屋企中央樓樓下的總統商場有一化妝品櫃位放盤,頂手費二萬元。她便靠自己積蓄及向外家借貸,湊足本錢 創業。該櫃位只有四十平方呎,名叫莎莎,月租才一千元。原本郭太想為新店改名,但商場租務處卻要收一千元改名費,故勉為其難沿用莎莎舊名。郭少明曾說: 「後來才知莎莎是好名,中英文發音一樣,連日本人、韓國人都睇得明。」 長期八折打開市場莎莎起初主要售賣露華濃、蜜絲佛陀等數隻歐美牌子化 妝品。開鋪第一天,生意差得嚇人,只賣得幾支唇膏和甲油,賺得三十四元。捱了兩、三個月,當時新開張又未有供應商數期,為了周轉,決定用八折招徠,每日生 意額即升至數百元;自此莎莎便長年打折吸客。雖然老公收入穩定,但郭太對這盤生意卻好認真,晚晚做到兩、三點,一年只放農曆新年三天假,連生育大計也押後 六年。努力有回報,開鋪兩、三年,郭氏夫婦已夠錢買樓,後來郭少明索性丟掉鐵飯碗,全職與老婆打江山。「莎莎櫃位嗰塊鏡,貼住大大隻、紅色的八折兩個字, 都幾搶眼。當年買化妝品,算是奢侈,好少有折頭。」現仍於總統商場開設成衣店的東主說:「以前總統係潮流地方,成個地庫幾乎都係賣化妝品的,除了莎莎,還 有甜甜、邦藝等。」如今甜甜已不見蹤影、邦藝還是蝸居於總統商場的百呎小店,莎莎卻己躍出鯉魚門,靠的是比同行腦筋轉得快。 首創自助式賣化 妝品「最初莎莎只是樓梯檔,小得就好像現在旺角家樂商場那些蓋毛巾、鎖玻璃櫃門的小櫃台。那時莎莎的生意不怎麼好,主要靠台灣及日本的水貨客的零星生 意。」供貨予莎莎二十多年的新力化妝品董事總經理何紹忠說。「因為生意利錢薄,所以莎莎亦要諗計增加銷售數量。有日佢哋行超級市場時,由最初手空空,行吓 揀吓發現買了成車貨品;於是便將自助購物的概念,帶進化妝品店。」香港化妝品同業協會名譽會長余壽寧亦憶道:「佢見外國牌子,如Chanel、Estee Lauder興送貨辦仔,就向零售店大量低價要貨,再將贈品、貨辦拆散賣,營業額即升幾成。見到免稅店去貨唔理想,又用低價掃貨尾。」 業 主加租逼上地面八五年時,莎莎的鋪面面積已擴張至七百多呎,雄據總統地庫。業主見生意好,四年後傾續約時,竟獅子開大口,要求租金由一萬七千元加至四萬五 千元。郭少明覺得業主有意留難,情願賭一回運氣,以十二萬月租,租了駱克道的街鋪。「由地庫走上地面,對莎莎來說,是走出了好一大步。」何紹忠說:「莎莎 租到新鋪後,總統的舊鋪其實仲有半年約,莎莎照交租卻立即搬走,只留一個員工帶客人到新鋪。成個地庫搞到烏燈黑火,實行一拍兩散。」地庫鋪做的是熟客生 意,走上街鋪卻給郭少明發現了遊客的商機。郭氏的業內朋友說:「日本仔崇洋,最鍾意Chanel、Dior等名牌。一枝Dior唇膏正價一百六十元的話, 莎莎可能只賣八十元,佢哋行過會瘋狂入貨。」九一年,日本旅遊協會更拉大隊來採訪,確立莎莎為遊客朝聖地的地位。 免稅兼水貨合法發達契機九 三年政府取消向化妝品徵稅,由於莎莎於總統地庫時代已認識水貨商,知道他們的運作模式,所以早着先機,四圍入水貨。後來政府更修改了標籤法,只要不是假 貨,品牌商不可以民事起訴水貨鋪,莎莎更有恃無恐大肆擴張。何紹忠說:「莎莎勝在夠搏:什麼貨都夠膽接,不單單只要Dior、Chanel名牌,自然有最 好的價錢。」亦有化妝品代理說:「我們要向化妝品牌交代業績,如果做唔夠qouta,可能影響代理權。所以不少人會犯險將滯銷或快到期的貨品,賤價轉售出 去。」另外,莎莎亦會從各國不同的匯率、運費及定價策略中套戥獲利。譬如說,直接向馬來西亞的Neutrogena生產商取貨,價錢都一定比香港便宜。 過 度擴張陷困境九十年代中,經濟火紅,開始有里昂等商人銀行游說莎莎上市。莎莎因而拚命擴張,由九五年只得六間分店,到三年後已有十一間。九七年,莎莎成功 以五百倍超額認購,在聯交所掛牌上市,首日股價更勁升五成三。可惜上市不久,即遇上金融風暴;但郭少明貪勝,繼續其三億元擴張二十間分店大計,還趁機攻入 以往嫌莎莎cheap的商場,藉以擴大本地客路。不過,郭少明沒有想到金融風暴的影響如此深遠,莎莎上市才兩年,九九年業績即盈轉虧;郭少明遂請來特首妹 夫、有公司醫生之稱的金樂琦救亡。金樂琦與莎莎結緣於上市時,因JP摩根認購了六千多萬元股份,與JP摩根高層稔熟的金樂琦,遂被引薦擔任莎莎的非執行董 事,睇實盤數。 特首妹夫重整旗鼓曾幫東方海外止血的金樂琦致力將家庭式經營的莎莎企業化、重新檢討海外策略、縮短存貨周期等;莎莎翌年即又 見盈利。好叉易執靚盤數,莎莎卻為趕搭科技熱潮列車,○○年大搞網上購物;並再度大想頭,既收購菲力偉,又進軍大陸,但均告失利收場,在撥備下令集團業績 連續兩年見紅。但郭少明再一次受惠於政策改變,中央政府先開放自由行,後搞CEPA,所有問題忽然神奇地迎刃而解。除了有運,郭少明亦有先見。莎莎的員工 早在三年前已開始學普通話,每日開鋪前的早會,主管都會教下屬一句普通話。 員工捱得甘心由於郭羅桂珍出身美容小姐,對培訓員工有一套,新人 受訓期更長達九個月。「講真美容顧問學歷高極有限,但我們要認識過百個品牌、一大堆產品特性要記、連市場推廣都要學。除了要考試,仲要分組做市場策劃的 PROJECT,壓力好大。」一美容顧問說。不過,莎莎的薪酬亦較市價為高,初入行者月薪約九千元;完成培訓後,則以佣金計算。市道暢旺或大時大節,部分 員工人工可高達四、五萬元。今年公司生意好,已宣布加薪百分之三。莎莎已全盤電腦化,遇有產品快將到期,即會提高佣金,鼓勵員工儘快銷貨。對本地客,莎莎 的美容顧問絕對不會硬銷,問意見,卻一定介紹莎莎自己代理的牌子,但過程中絕口不提「買」字,而用「試」等字眼。至於對內地客則誘之以利,勁送試用裝, 以取歡心。「內地人好鍾意坐,所以最近我們就在店鋪放一些桌椅。」羅桂珍說,足見其細心。 自由行救命郭少明表示,現莎莎的三成半生意都來自 自由行。「九七年高峰期,莎莎平均每一張單的價值達二百七十五元,今年上半年已追近至二百二十元。」對未來,他更是樂觀:「剛於澳門開業的賭場只是皮毛, 真正靚的將於未來兩年才落成,再加上明年香港的迪士尼開幕、○八年的北京奧運,吸引來港的不單是自由行,還有星、馬及台灣遊客。」明年三月,莎莎會再次試 攻內地市場,於上海開設第一間莎莎,並希望在兩年間共開十二間分店,以完全了解整個內地市場的運作及營運規模。 郭少明持逾億元物業 跑車須太座御准做生意夠搏的郭少明,平時愛賽馬、打麻雀,發達後即搖身一變成為馬主,現養有明艷照人及靚得精彩兩匹馬,共贏過近一百五十萬元獎金,但未夠 回本。郭少明也愛車,八○年開始賺到錢,即花一萬八千元買架三菱房車,獎勵自己。但郭太嫌丈夫性子急、怕他開快車,一直都不准他買跑車。直至近年.郭太的 態度才開始軟化;去年,郭少明即買保入時捷911 Turbo,一嚐駕駛跑車的滋味。郭家的朋友都說:「阿嫂比較保守、小女人,見到熟客來幫襯已開心到死,佢成日都覺得生意夠大;Simon(郭少明)則好 勝心強,唔想輸俾人。」自己學歷不高,郭少明卻甚重視子女教育,兩女送往澳洲、加拿大讀書;剛升中的孻仔Patrick今年亦負笈英國,郭少明還特意飛去 陪他開學:「個仔在那邊讀書讀得好開心,皆因不用做功課。」據悉他特別疼惜兒子,除是傳統觀念,也因九二年Patrick出世以來,郭家便順風順水,買大 屋又上市,腳頭甚好。 信錯人失款二千七百萬郭少明因不諳英語,當年莎莎搞上市時,特別聘請了洪希汶任私人助理,處理英文文件。郭自言倚賴洪 口述翻譯,對很多文件內容不甚了了,便會簽署。九七年中,郭少明全家旅行回來後,發現其滙豐的私人戶口被提走了二千七百萬元。郭懷疑洪希汶誤導他簽下銀行 匯款授權書,但洪則反駁指款項乃郭與她丈夫合作發展流動電話生意的資金。當年郭少明循民事訴訟追討,但洪沒有回港應訊,法庭遂裁定郭可追回該筆款項。但上 月底,高院卻裁定洪盜竊、洗黑錢等九項刑事罪名,全部不成立;皆因刑事案舉證要求較嚴謹。 50大富豪榜註:身家只計上市公司,以十一月二十六日收市價計算,增幅以一年計。 |
http://airmanblue.blogspot.com/2011/06/16-jun-11-0178.html
莎莎:先多謝lumyeung兄的文章, 另小妹獲益良多. 有如下問題.
小妹兩夫婦月入$56000, 現住西九樓520呎市值8.2M, 欠銀行4.5M.
計劃把這一層賣出, 清還私貸0.6M左右後, 分別再買入兩層, 分別3M 和5M, 3M放租
自住一層想睇青衣,你覺得可行嗎?
莎莎係一個典型中獎例字,係樓市賺左三百二十萬。當然佢有付出既! 但不免令大部份人心中滿酸。請你地唔好再質疑點解係諗樣網問問題既讀者成日都有幾百萬係手或幾十萬人工啦,莫非你認為本樣可以作咁多唔同寫作「風格」既問題係blog?? 就係一個樓市陰晴不定之際淡友番身之時,講下好友(起碼係嬴家)莎莎點可以好好運用呢舊錢。
呢舊錢等於兩夫婦57個月的月薪,算叫大錢,應好好運用。如果就咁儲快都要十年(由57個月唔食唔洗有3.2mil推算出洗儲各一半應要120個月)。莎莎家庭月入唔算強,今次中獎好好利用可改變一生。
首先,有幾百萬賺應該good左佢,因獲利已達兩公婆十年儲到既錢啦。如果你而家有同一情況,又認為自己人工都係唔會再點大增,有糊快食。因為食左糊唔代表你冇得打下一場,今次清一色點解唔食呢? 不幸地還埋私貸得2.6mil淨,如果手頭上有3.0mil更好做。
減磅舒服常數
就莎莎情況,應該住返一層同自己收入對稱既樓(不是貶義),將突左既錢穩健投資,咪快人一步law。收入對稱既樓既樓,為該樓按揭供款達到你家庭總收入1/4既樓房,當然假設你係出面冇私人貸款,如有要將25%(1/4)向下調。因(供款=1/4)令你家庭進可攻退可守,有咩事仲可以睇下點加借解決。而香港人扣除供樓後仲有75%人工淨低,一般夠家庭支出及養小朋友後淨低些少錢儲起,有利應急,如第時加人工更可以部署下一間樓。總之,25%應該ok! 大家同自己諗諗。就起個名叫25%做減磅舒服常數。因呢個數唔會令你供樓供到腰痛囉。
由上段推出月供樓$14000為合適。所以莎莎買三百五十至四百萬出頭既樓自住係合適。青衣不建議,有家庭原因除外。上環兩至三房有得諗,試下去搵。唔介意遠其實觀塘麗港城係過往大落後之輩。
但係諗樣既選擇比較怪。首先佢私貸如息低於3%可還淨30萬,先令自己手頭上有3.2-0.3=2.9mil cash! 建議你攞0.9mil首做三成首期買間樓(偷x)租出去。自己又租樓住,而租金由你淨低(2.9-0.9)=2.0mil買債券收息。如息>3%就target3.0mil樓下既樓。
市面上有債券基金係每月派息既,年息派4-5%p.a既風險應有限,而且冇投資年期限制。但價格會係市差時如2008年跌10%,此乃你應作的壞打算。莎莎用2.0mil買左債券基金,錢可以隨時等時機套出「添食」,而每月派成一萬蚊利息可助佢租間兩房。另一方面,佢租出去比人既樓又有成萬蚊月入,還按揭令佢「儲到下錢」,最緊要係唔好完全退出樓市。如市再升,起碼點都有番間屋住(收番租出樓)。市跌就發達啦!!!!我諗都唔使再講解…..
就咁,莎莎可以解決了自住問題,又退市一半(由貴樓轉平樓),又留有子彈為第二間樓作準備。最正既係等得幾年你間租出樓有機會本金還淨樓價一半,名正言順叫銀行count埋租金當入息! 而忍耐之處,係要同西九say goodbye了! 但如莎莎冇個有錢老豆,佢應該大樓換細樓,先忍耐、做庸才。
| ||||||
生意,當然想愈做愈大,要成功,除了靠實幹,有時亦要諗諗計。羅氏針織太子女羅可旋,十年前在巴黎創辦bread n butter這時裝品牌,今日在中、港的門市已過百間,但她依然每季搞搞新意思;而莎莎(178)由做水貨變成化妝品王國,上月他們更在銅鑼灣這發跡地開了間二萬多呎、集美容、髮型、美甲、餐飲等一站式的概念店Sa Sa Supreme,副主席郭羅桂珍說:「係我其中一個理想,好似間百貨公司。」女兒郭詩慧都話:「我成日約朋友喺呢度,食完嘢等佢哋慢慢睇。」金色標記 訪問當日,莎莎老闆娘郭羅桂珍著住Chanel金色套裙前來,平日寡言、少做訪問的她,每次開口只講重點,「今年唔興金色,為間鋪之嘛,唔好誤會。」郭太說。 原來鋪頭用了金、玫瑰金和古銅金三隻顏色,「等人易認,似間高貴華麗的化妝品百貨公司。」身為集團企業策劃及發展總監的女兒郭詩慧(Melody)補充說:「爹哋媽咪對每個產品、鋪頭裝修都親力親為。」 這間樓高兩層、位於禮頓中心的Sa Sa Supreme,地面放最新產品,上了扶手電梯,就開始一站式兩萬多呎的扮靚消閒大本營,郭太說:「因為間間鋪都好逼,我覺得要有一間寬敞嘅店招呼我哋嘅本地客,等本地客買得舒服。」 這裡除可買到平時莎莎有的貨品外,還可以在這裡做facial、身體護理、set頭、修眉、修甲,並有不同國際品牌如BOBBI BROWN、M.A.C及ANNA SUI專櫃,又有最新代理的韓國美容品牌banila co.,郭太說:「呢啲係Melody幫手去搵嘅牌子。」店內還設有caffè HABIT¯U,行到攰可以醫肚,Melody說:「諗揀邊間都要慢慢傾,我哋都試過好多間菜,揀HABIT¯U因為我本身好鍾意飲咖啡。」 朋友聚腳地 在澳洲Monash University讀完Master of International Business的Melody,對這行充滿熱誠,所以畢業後便回港打理家族生意。她喜歡約朋友在這裡嘆茶,八月試業時,林建岳女兒林恬兒、百樂集團主席羅家寶女兒羅穎怡等亦來過,「佢哋覺得好好,有時約朋友喺度食飯都好方便,之前可以早少少喺度扮靚,再過去HABIT¯U,一定唔會遲到。」籌備了大半年的概念店選在銅鑼灣,同郭氏夫婦情意結有關,郭太說:「我自己在銅鑼灣起家。」莎莎之所以誕生,是因為曾當佳麗寶化妝小姐的郭太,在七八年偶然知道總統商場有個莎莎化妝品櫃位放盤,頂手費二萬元,她便靠積蓄及向外家借貸創業。之後生意轉好,丈夫郭少明亦辭去維修咪錶和隧道收費的公務員職位,全職夫妻檔打拚,郭少明憶述:「我當時返夜更,朝早七點放工,鋪頭十點開,我瞓一陣就去幫太太。」三年前總統商場及他們的舊居中央樓,已由豐泰地產以二十八億元購入,將重建商廈。重臨發跡區,郭太披露這重建項目她亦投資了兩成,「對銅鑼灣當然倍有親切感,所以有份 投資。」 | ||||||
| ||||||
馬年來臨前夕,護膚化妝連鎖店龍頭莎莎國際(0178),宣布豪擲千萬贊助賀歲煙花及大年初一明星匯演,準備新年伊始大賣廣告閃耀登場,但這個幾乎每個香港女人及內地旅客都幫襯過的扮靚旗艦,光鮮背後卻以賤招呃客。 莎莎雖然口口聲聲話分店出售的護膚品,都必須具備至少半年有效期,但這規例原來形同虛設。本刊揭發有莎莎分店主管及員工,竟公然銷毀半年內到期貨品的有效日期,手法包括:抹香水、撕標籤、再包裝,之後繼續售賣有關貨品。也有分店將已過期護膚品,當成贈品或試用裝散貨。而港九新界的莎莎特賣場,更原來是即將到期貨品的集散地。一大堆日期亂龍的美容貨品,騙了一張張貪靚面孔,也揭露了莎莎這個年度營業額高達七十六億元上市王國的隱憂。 本刊接獲投訴並查證,有莎莎員工銷毀護膚品有效日期,並促銷少於半年使用期的貨品,手法有以下五招: 第一招香水捽甩有效期 北角英皇道莎莎分店主管和員工知道,香水可用來捽甩用墨水打印在面霜、眼霜等護膚品盒上的有效日期,噴完再用紙巾捽幾捽更加不留痕跡(因香水含揮發性有機溶液)。有該分店前員工向本刊爆料:「如果件貨仲有半年就到期,主管就會叫我哋用香水抹走佢(有效日期),再擺番出嚟賣。」有目擊者拍下證據,北角莎莎員工從貨倉,拿出四支將於今年三月到期的Sasatinnie(獨家品牌)磨砂面膜,然後隨手拿起一支放在鋪面的香水試用品,走到一角趁無人留意,對着打印日期一噴,數字墨水立即化開。接着員工又拿紙巾抹走漸漸模糊的日期,捽了三、四下,日期便消失得無影無蹤,整個過程不用十秒。店員之後將這盒有香水氣味的磨砂面膜,貼上「熱賣推介」黃色標籤放在貨架前排促銷,每瓶一百三十八元,並無減價。記者以顧客身份,到北角店購買貼着「熱賣推介」標籤、盒上沒印有效日期的Sasatinnie磨砂面膜,向店員查問到期日時,店員打開盒看了瓶身一會後先說:「二○一五年」,之後改口指:「一四年十月」。記者追問,沒有標示有效日期的瓶身如何識別時,店員指着一組英文字母加號碼:「跟番呢個code」,然後改變話題,力銷這品牌有幾好用。其後,記者根據這支Sasatinnie磨砂面膜瓶身的產品批號,致電莎莎客戶服務中心查詢,卻獲告知貨品將於今年三月到期,並非店員所說的日子。除了護膚品,店員也會將這招「香水魔法」,用於出售的健康食品。莎莎北角店收銀櫃台附近,放了一包包韓國出產、特價廿元的曲奇餅,去年十二月中聖誕前促銷,其中一包看似沒有標示有效日期,但細看便發現,打印日期的痕跡仍殘留於包裝上,更可隱約看到「2013.12.26」。目擊者是在到期日前一週發現,之後一月中仍發現該包曲奇放在同一位置。 第二招搣走日期標籤 莎莎部分貨品的有效日期,是以標籤形式貼在貨品上,例如一四年二月到期,標籤便印着「0214」。北角店員工得到主管默許,用手撕走貨品日期標籤後繼續賣,並無減價。有目擊者發現,員工將數件今年三月到期的Agatha Ruiz de la Prada(獨家品牌)潤唇膏,拿到角落小心翼翼地將標籤貼紙撕下,又不時左顧右盼提防有人發現,更說:「唔好俾啲客見到,佢哋會投訴,就咁搣就得。」搣貼紙看似簡單,但若貪快可能連包裝盒也撕破。曾經有員工拿着五個月後到期的Elizabeth Arden(獨家品牌)身體霜,問主管該如何處理,主管即指示:「你同佢(售貨員)講,話嗰個期呀(指有效日期標籤),主管話親手交俾你!」接手的售貨員聽到即埋怨:「交俾我做咩啫,要啃咪自己啃囉,成日都要我哋啃。」該售貨員先扭開身體霜瓶蓋,用鼻子嗅了幾下,之後撕下標籤,「搣咗佢咪得囉,過期佢哋都照賣o架啦!」隨即放回架上繼續賣。 第三招拆盒再包裝 兩個月前,北角莎莎的收銀櫃台上,放有四盒以透明膠袋包裝、俗稱「馬騮仔」的Paul Frank(獨家品牌)潤唇膏。這批「馬騮仔」的原包裝已被除去,僅以透明袋載着,再用釘封口,封口紙條及內附的條碼是從原有包裝剪下,手工粗劣。新包裝沒有標示有效日期,價錢與原裝同為五十一元。員工大爆,馬騮仔變裝,全為主管主理。「呢啲都係主管自己釘,原本個包裝有日期,佢咪自己拆咗佢,剪低個barcode,用個袋裝起佢。」然而,這批馬騮仔並非「就過期」,而是「過咗期」。員工多次以肯定語氣強調:「未過佢就唔會改包裝。呢啲一三年十一月過咗啦,同埋有啲係退貨,主管就自己包咗佢。」員工指,這批馬騮仔二○○九年在美國生產,鐵盒上亦印有「2009」年份。記者以顧客身份向莎莎客戶服務中心查詢,職員多次強調賣的是正品正貨,但指這馬騮仔潤唇膏只有三年保質期,「如果係○九年生產 ,咁確實真係過咗期。」對於為何會有這種包裝粗糙的潤唇膏流於鋪面,職員沒有正面回應,只稱:「北角分店之前係有賣過類似咁嘅包裝,但我手頭上無有關資料,需要再了解番。」 第四招變贈品試用裝 不少人到莎莎血拼貪其多贈品。不過,記者巡查多個旺區分店,發現不少贈品原來內有乾坤。記者去年十一月在銅鑼灣波斯富街分店,發現有去年六月到期的Natio(獨家品牌)潤唇膏以贈品形式出現。在調景嶺分店,店員游說記者若買滿三百八十元Orchid from Paradise(獨家品牌)面膜,即可獲贈另一牌子、價值三百多元的Home Secrets(獨家品牌)頸膜,惟贈品將於今年五月到期。店員更明言:「頸膜我哋賣剩呢六件,呢啲都係要清貨嘅,所以有優惠。」另外,今年一月亦於油麻地彌敦道店發現,貨架上的Natio潤唇膏試用裝(Tester),原來早於二○一二年已過期,卻仍照讓人試用,職員將它塗在記者手上時被質疑,她說:「呢啲正常係可以放三年嘅。」記者質問她是否代表過咗期都可用,她先連聲否認,再請示主管,主管方拿出新試用裝放架上。 第五招特賣場促銷 莎莎於上環、藍田、元朗和粉嶺設有四間Sasa Mart特賣場,以低價吸引顧客,門面不如一般正店色彩繽紛,四面牆僅髹上白色,裝潢簡單。記者上週走訪藍田及上環店,均發現店內有一個促銷貨架,貼有低至三折的搶眼黃色標籤。在這些看似超筍的特賣貨架上,其實大部分都是半年內到期的貨,部分更將於今年三月到期。架上不乏莎莎的獨家品牌,如原價高達千元的La Colline面霜,有些更沒有標示有效日期。藍田店員向記者力銷:「呢啲全部都係大鋪去唔晒,先分落嚟呢度,所以咁平咋,有啲客專登嚟買o架。有冇日期都好,都至少可以用到半年,你快啲用囉。」店員不斷推銷,見記者落疊,又多拿數盒今年五月到期的Home Secrets頸膜及眼膜,更說:「你買埋呢幾盒囉,其實啲護膚品,就算到咗期,都仲可以用多兩三個月,無問題o架,只要唔係俾強光射燈曬住就得。」記者最後在特賣場買了兩盒沒有日期的Institut Esthederm及Swiss Balance(兩者都是獨家品牌)面膜,再以顧客身份向莎莎熱線查詢,得知前者今年三月到期,後者卻查不到有效期。至於是否如特賣場員工所說,門市滯銷貨品會被送到特賣場散貨,熱線職員則避答,只稱:「特賣場係會平啲,啲期係差啲,都係針對番不同客人嘅需要。」 過期護膚品變質含菌 護膚品上的有效日期,亦即產品的保質期,時間長短視乎成分。莎莎熱線員工說,護膚品一般有效期為三年。皮膚專科醫生史泰祖提醒消費者,護膚品過期,代表容易滋生細菌,內裡的化學物也可能已變質,輕則喪失護膚功效、用了等於沒用;重則細菌會感染眼睛及傷口導致發炎,故要避免使用過期貨。若變質的產品具刺激性,例如太陽油,則可能因酸鹼度改變而導致皮膚潰爛。另一皮膚專科醫生陳衍里則指,不少人使用護膚或化妝品後,出現敏感而求診,故他提醒消費者切勿購買沒有標示有效期的貨品,同時亦要留意有否變色變質。由於化妝品大多氣味獨特,單憑嗅覺則難以判斷有否變壞。 為佣金追獨家品牌 本刊綜合多名莎莎員工爆料,以及記者巡查十多間旺區分店的觀察,發現大部分半年內到期,或查不到有效期卻仍在售賣的貨品 ,員工稱之為「期貨」,有兩個特點:一,大多是莎莎獨家開發或代理的中價品牌;二,當中包括食物。莎莎創辦三十六年來,靠一招「大牌子有折」最殺食,例如SK-II神仙水,莎莎的售價較SK-II專門店便宜三成。莎莎九七年上市時,主席郭少明承認公司從事「平衡進口」分銷業務 (俗稱賣「水貨」),但強調所賣的全是正貨。但劈價賣大牌子水貨,並非莎莎利潤最和味的業務,莎莎賺大錢是靠獨家開發或代理品牌,目前共有逾一百個,除了龍頭高檔自家牌子Suisse Programme、La Colline,也有大批中價的例如Sasatinnie、Natio等,它們就是出現在上述「期貨」堆的主角,而這跟分店的入貨方式,以及集團整體營運策略原來有關。每月底薪只有三千多元的莎莎售貨員,只有成功兜售莎莎獨家品牌,才可獲得佣金,售賣SK-II一類大牌子水貨,則無佣金。每個獨家品牌的佣金計算方法都不同,賣出貴價的更可獲額外品牌酬金(Brand Award)。員工透露,售出一件一千元的Suisse Programme護膚品,當中約百分之八(即八十元)屬佣金,而這八十元當中,七成歸兜售成功的售貨員(即五十六元)、三成歸分店主管(即二十四元)。換言之,在這個佣金機制誘因下,分店主管及售貨員,會着力向顧客兜售莎莎獨家品牌,並以貴價貨行先。有權決定入貨類型及數量的分店主管,為了賺得更多佣金會追獨家品牌貨,但往往因着力銷貴價貨,而忽略中價又不太出名的。假若沒有謹慎計算入貨量,最終便出現滯銷問題。有員工透露:「主管有話事權,有時佢可能想追牌子,搏獎金,所以就落多啲貨,如果佢落多咗,我哋又賣唔晒,慢慢就可能變『期貨』,不時都係咁。」 業績差扣主管花紅 入貨太多但在到期前半年賣唔去,分店主管便下令員工促銷,皆因他們要滿足公司另一個要求。莎莎總公司會給每間分店、每名售貨員,每月定出銷售目標。以北角店面積約二千呎、月租四十萬元為例(地產代理數字),過去半年平均每月要做四百多萬元生意、賣出六萬多件貨品。該店共有六名售貨員,即每人平均要月做七十多萬元生意、賣出一萬多件貨品。北角店在芸芸莎莎分店中,屬「中上級」要求,其他旺區分店,每名銷售員須月追過百萬生意額。身負跑數壓力的主管及店員,為求貨品賣得一件得一件,便懶理公司規定,促銷即將過期貨品。據悉,北角店每名銷售員平均月賺三至七萬元,主管則約五至八萬元。分店主管月入除了底薪、佣金、品牌酬金等外,也會獲總公司,按分店業績酌情發放花紅,有資深員工說:「賣唔出即係蝕貨,即係分店賺少咗,主管花紅就會少咗。主管會賴係我哋銷售不力,叫我哋繼續賣,賣唔到佢逼我哋自己買番,咁即係逼我哋貼錢返工。其實公司出過好多次email,話唔可以逼sales去賣,但主管都係要咁做,覺得冇人知。」員工透露北角店主管曾下令要盡快賣清「期貨」,否則不准銷售其他高佣金的牌子,變相減人工。至於以贈品或試用裝形式散「期貨」,都因為主管不欲「期貨」送返總公司銷毀影響分店業績。另外,「期貨」堆中還有不少食物。莎莎近年欲發展成多元零售商,除美容產品,也有賣自家代理的健康食品,但它們保質期有限,加上銷售佣金遠低於護膚品,來貨時員工都未有着力推銷。莎莎規定店鋪不可出售一個月內到期食物,但不單北角店,油麻地彌敦道、銅鑼灣皇室堡、恩平道、黃金廣場等分店,架上都有出售一個月內到期的韓國糙米杏仁曲奇。而銅鑼灣廣場一期分店,則有出售一個月內到期的日本魔芋健康啫喱。 郭少明:「唔會容許員工咁做」 記者以顧客身份,上週拿着沒日期的Sasatinnie護膚品返回北角店向其中一名主管查問,她先說「要問番廠商先跟進到係咪出錯」。當記者指曾向總公司熱線查問,獲告知貨品沒可能沒日期時,她就指:「因為每件貨品包裝都不一樣,你睇吓呢件同你一樣,剛剛喺貨架拎落嚟嘅都係無日期。」之後又改口:「應該係廠商印漏咗,生產出現咗錯誤。」記者追問是否為了促銷而將有效日期銷毀,主管一聽即說:「唔會、唔會,我哋唔會咁做。」其後,主管多次說希望將記者的貨品收回,不斷游說退款或換貨。 記者就事件親身向莎莎國際主席郭少明查問,郭說:「無可能,絕對無咁嘅事,我哋過期嘅唔會賣,(半年內過期嘅呢?)都唔會。」記者指有員工將貨品有效日期抹去再上架,郭少明回應:「梗係無啦,我哋公司唔會咁做,唔會容許員工咁做。」之後急步避開記者時,差點撞上停車場的欄杆。 莎莎公關回覆本刊指,門市售賣貨品至少要有六個月使用期,而少於六個月的會在特賣場出售。對於本刊在多間分店發現「期貨」,莎莎並無直接回應及解釋原因。而北角分店主管及員工銷毀貨品有效日期之事,莎莎聲言「確認絕無此事」,又多次提及「絕不會」出售過期產品、或當作試用裝贈品。莎莎回覆本刊前,未曾看本刊的圖片及錄影證據。 大律師陸偉雄表示,銷毀有效日期即不法處理產品標籤,售賣此類貨品更涉誤導性陳述,乃觸犯《商品說明條例》,屬刑事罪行,定罪最高可判罰款五十萬及監禁五年。如任何人意圖詐騙誘使別人購買有問題的產品,甚至可被控欺詐罪,一經定罪最高可判監十四年。 自家品牌毛利高 莎莎這個美容王國,截至一三年三月年度營業額高達七十六億元,年賺八億三千萬元。而出現在「期貨」堆中的莎莎獨家品牌是搵銀核心,細分三類:自家品牌、獨家代理和獨家分銷品牌。莎莎截至九月的中期報告提及,獨家品牌現佔銷售總額四成四。去年二月,《信報》專欄作家陸永引述數據指,莎莎售賣大牌子水貨的毛利只有百分之十五,而最賺錢的自家品牌,毛利高達百分之七十,其他行貨則達百分之四十。莎莎目前有逾一百個獨家品牌,銷售對象大多為內地旅客。其中售貨員力谷、每件貨起碼千元的Suisse Programme,是莎莎九六年創立,以周慧敏作代言人,網頁提及「由一群旨在創製全新概念的瑞士護膚品的生物學家、科學家和美容理療學家精心研製」,產品盒上標明瑞士製造。有趣的是,雖然Suisse Programme在瑞士製,但莎莎職員指,它不會在瑞士及其他非亞洲地區售賣。公司註冊處有一間Suisse Programme Limited公司,董事包括郭少明及莎莎品牌管理及產品發展高級副總裁羅建明,並提及公司在直布羅陀成立。而郭少明及其妻羅桂珍,持有多間以莎莎自家品牌命名的公司,它們大多在海外成立。 滯銷存貨撥備增 莎莎出現「期貨」有跡可尋。中期報告提及,去年四至九月半年間,集團的存貨周期增加至一百三十一日,而前年同期為一百廿八日。年報則指,滯銷存貨及損耗存貨撥備達三千零廿三萬元,按年升百分之二。年報未有仔細提及,開發自家品牌及購買獨家代理權的金額,但其中一項「已售存貨成本」就高達四十億八千萬元,是集團最大開支,其次就是給郭少明夫婦及五千名員工合共十億元的僱員福利,而租金開支則位列第三達七億元。單是在銅鑼灣,莎莎便開了十一間店,平均步行一至二分鐘,便見莎莎的粉紅招牌。而去年力作就是出多一倍租金,租下G.O.D家品店位於禮頓中心的二萬呎旗艦鋪,估計目前月租約一百四十萬元。在旺區膨脹搶攻強國豪客,莎莎現時全港共有九十九間分店,六成七生意來自訪港大陸人。不過,莎莎在內地六十多間分店業績,進軍八年來一直見紅,去年虧損三千七百萬港元,主因是內地對進口護膚化妝品一律徵重稅,難用「水貨」概念吸引人,而自家品牌名氣又不及大牌子。投資銀行瑞信本月初的報告,將莎莎的股票評級由「Outperform」(跑贏大市)調低至「Neutral」(中性),原因是即使獨家品牌銷售比率增加,但未能彌補進取地出售折扣貨令毛利所受的侵蝕。此外,瑞信亦預料其一四年中國大陸市場虧損持續。莎莎上週五收市股價為七點四五元,市值近二百一十二億元。 郭少明夫婦親北京 莎莎共有超過二百七十間店鋪遍布世界各地,三十六年前起家時,它只是銅鑼灣總統商場內一個四十呎櫃位。七十年代,郭少明是公務員,先後做過維修咪錶、隧道收費崗位,太太羅桂珍是化妝小姐。當年總統商場的化妝櫃位出讓,夫婦合資兩萬元頂手,兩人為省掉一千元轉名費,承繼上手「莎莎」名字。開業首天郭少明夫婦只做了三十二元生意,那個年代化妝品仍是中上階層恩物,夫婦於是來一招「八折優惠」吸客,並以超級市場自助模式經營,漸漸客似雲來,之後便細鋪搬大鋪,由總統商場內最小店,變成七百呎店,郭少明其後更放棄鐵飯碗,全身投入助太太採購品牌。八九年,莎莎由商場走上地面,於駱克道開鋪,九七回歸莎莎亦宣布上市,招股價二點三八元。莎莎上市後不久遇上金融風暴,九九年業績由盈轉虧,郭少明找來董建華妹夫、有「公司醫生」稱號的金樂琦做行政總裁執靚盤數至○二年。沙士時把握機會賣口罩和藥物,其後食正內地自由行訪港熱潮,業績不斷攀升。莎莎成為大贏家的同時,郭少明亦踏足政界,○九年起出任自由黨常委,現為湖北政協,而左派中堅譚惠珠,○四年起擔任莎莎獨立非執行董事。羅桂珍則擔任左派婦協名譽會長,現為保良局副主席。夫婦近年又活躍社交圈,○五年起每年贊助馬會婦女銀袋日,匯集名流明星。郭少明喜歡賽馬又是馬主,他先後養十五匹馬,大多在告東尼馬房,現役有四匹,馬名都有個靚名,例如多次捧盃的退役馬「締造美麗」、「終身美麗」,而現役的「美麗之星」一週前剛贏冠軍令郭氏一家又有得拉頭馬。郭少明及莎莎名下至少有五部靚車,包括法拉利、勞斯萊斯、平治,大多是黑色。夫婦申報居於深水灣香島道獨立屋,名下持有多個物業估值逾七億元。郭少明夫婦目前持有約百分之六十五莎莎國際股權,股份市值達一百三十七億。他們育有二女一子,兩名女兒及女婿都有份打理莎莎生意,郭少明的弟妹亦有職務,可見這化妝王國充滿家族色彩。白手興家的郭氏一家身光頸靚,但風光背後還得要對得住消費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