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英語國家的學生數學差,那是有原因的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208217

美國孩子學數學總比不過中國孩子,是因為不如後者刻苦嗎?也許未必!調查結果認為,用英語學數學,本身就是件難事兒!

據美國《華爾街日報》日報報道,最近一些調查顯示,複雜的英語數字詞匯可能導致兒童的計數和運算能力較弱。不過,研究人員發現,家長可以通過遊戲和早期鍛煉等手段,來幫助孩子彌補這種差距。

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OECD)從2003年開始每三年進行一次數學成績評估。在過去進行的四次評估中,美國從未超過平均,一直處於中下遊水平。在最近一次,即2012年進行的評估中,美國得分為481分,在接受評估的65個國家和地區中僅列第36位。而中國大陸、新加坡、香港、臺灣、韓國、澳門、日本等東亞國家和地區則包攬了第一至第七位。

americans-aren-t-so-great-at-math-mean-score-on-the-oecd-exam-s-math-section_chartbuilder

有人指出,這種差距是母語造成的,從而引起爭議。也就是說,東亞國家語言的根源都是漢字,漢字的數字表達方式很簡單,所以有助於提高學生的數學成績,而英語並非如此。

和漢語相比,英語表達數字更複雜

美國西北大學教育和社會政策學院退休教授Fuson和得克薩斯農業與機械大學的中國數學教育專家李業平(音)幾十年來一直在研究漢語和英語的區別。

問題是從“11”開始的。英語有專門的一個名稱表示這個數字,而漢語(日語和韓語等語言也一樣)只要將10和1加起來就可以了。這樣理解數位就更加容易,同時也明確了數字體系是以十進制為基礎的。

英語中10以上的數字表示起數位來不那麽清楚,比如“17”這個數字,英語名稱就將十位和個位的先後順序顛倒了,這樣孩子很容易把17和71搞混。在做多位數的加減法時,用英語的孩子了解兩位數的組成就更困難,也更容易出錯。

例如,“11+17”這種兩位數加法,亞洲學生會很自然地將其分解成“10+1+10+7”,而美國學生則會看成“eleven+seventeen”,感覺計算起來很難。

Fuson博士說,這些看起來是小問題,但解決問題需要的額外腦力就會導致更多錯誤,耗費更多工作記憶容量。

相比講英語的孩子,講漢語的孩子在用十進制的加減法時感到更自然。在許多東亞國家,小學一年級的學生就要學習十進制加減法。Fuson博士說,這種十進制的方法對於掌握更複雜的多位數加減法是非常有用的工具。

pj-bx067_workfa_g_20140909173011

除了語言因素,父母的教導也很重要

2014年的一項研究將59名說英語的加拿大孩子和88名土耳其孩子進行了比較,這些孩子的年齡在3歲到4歲半之間。結果顯示,英語的不利影響十分明顯。土耳其孩子在數字和計數方面接受的指導比加拿大孩子少,但在實驗室中進行了棋盤遊戲練習後,土耳其孩子的計數能力提高更快。研究作者之一、加拿大加利頓大學認知科學研究所的負責人LeFevre博士說,用本國語言學計數的土耳其孩子比講英語的孩子“掌握得更快”。

當然,不同地區孩子數學成績的差距有著比語言更為複雜的根源。

比如,中國的老師會花更多時間講解數學原理,並讓學生練習去解一些難題。根據香港2010年一項評估研究,中國的家長在家里會花更多時間教孩子運算,在日常生活中也會更多應用數字。在家長的教導下,中國的幼兒園孩子在加法和計數能力上就已經超過了美國的孩子。到了高中階段,美國學生在65個國家和教育體系的學生參與的國際測試中僅排在第30位,排在最前面的是中國和韓國學生。

LeFevre博士進行的該項研究也顯示,那些父母常常陪玩數字遊戲並且表現出對數字興趣的孩子通常會有更好的數學技能。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12016

洪善群被笑「頭殼壞掉」 卻打造出英語教學龍頭 空中英語教室暢銷 年的幕後推手


2014-09-15  TCW  
 

 

在台灣學習英文,大多數人都看過《空中英語教室》雜誌,這個原本為傳教而成立,卻發展成為廣播、電視、雜誌等多媒體集團,甚至在數位化的腳步上引領潮流。它背後的靈魂人物洪善群,是如何完成此項艱鉅任務?

撰文‧許瓊文

過去五十年來,所有台灣人在學習英語的時候,對這句話一定不陌生:「Let's talk in English.」(一起來說英語吧!)。這就是《空中英語教室》(以下簡稱《空英》)的標語!

《空英》是目前業界公認發行量最大的英語教學雜誌,之所以要取名「空中」,是因為一九六二年的創業起點是廣播節目,再來才是紙本雜誌發行。七○年代,《空英》開始出現在電視媒體;接下來,陸續推出英語教學光碟、有聲電子雜誌,去年更推出LINE的官方帳號,每天推播文字、影音等短訊。

維持五十二年與時俱進的生命力,關鍵人物除了創辦人、半世紀前以美國傳教士身分來到台灣的彭蒙惠之外,在這裡工作已經超過四十年的《空英》總經理洪善群,也是不可忽視的幕後功臣。他不僅帶領雜誌發行量從原本二萬本到最高峰時將近六十萬本,從廣播到電視,從紙本到電子雜誌,乃至於最夯的網路社群行銷,他也全部參與。

因為信仰 放棄高薪導演夢今年六十七歲的洪善群,年輕時曾當過導演、演員,在文化大學戲劇系主修導演、副修編劇。大學三年級就拿到邵氏電影公司獎學金,大四獲得全國編劇獎;當兵時還獲得空軍文藝精英獎;退伍後一邊懷抱著出國念電影的夢想,同時在文化大學擔任助教。

洪善群當時也在中視「插花」擔任演員,一次拍戲機緣,讓他看到彭蒙惠帶領的天韻合唱團在攝影棚排練,「當時我覺得每個人都像天使一樣,如果可以在這裡工作,一定很像在天堂。」洪善群回憶著當時的情景,彷彿歷歷在目。

就那一次的機會,洪善群透過朋友介紹認識了彭蒙惠,「彭老師見到我,熱情地給我一個擁抱,然後說We need a director(我們需要一位導演)。」就這樣,洪善群加入了經營《空英》的救世傳播協會,當起廣播劇的導演。

總是勇敢嘗試新媒體的彭蒙惠,大膽地找來洪善群,就是希望能透過專業導演,讓枯燥的英語教學廣播變得更有趣,影響更多人。

那時,洪善群只不過是個二十七歲的年輕小夥子,單純地只想邊工作、邊存錢,還可以邊學英文,以實踐自己的留學夢。而在《空英》工作三年後,洪善群遇到了一個更誘人的圓夢機會,知名導演白景瑞邀請他擔任副導演,到國外拍片,待遇是當時在《空英》的二十倍。

任何人遇到這樣的機會,絕對會立刻答應,甚至緊抓不放。沒想到洪善群當天晚上,參加一個基督徒組成的藝術團契,剛好讀到《聖經》裡的一句話,「如果沒有神的指引,雖然你專業,但是一條魚也捕不著。」這句話對洪善群來說,彷彿是一記當頭棒喝,他認為這是神的旨意,要他留下來繼續貢獻一己之力。「隔天我立刻回絕了白景瑞導演,所有人都認為我頭殼壞掉,但是,我清楚得很。」從那天起,洪善群不再只是朝八晚五地當個上班族,「我變成只有白天與夜晚,對工作充滿熱情。」帶領轉型 銷量達六十萬本當時是一九七七年,《空英》還只是一份二萬人訂閱、只局限在教友圈的雜誌;但是那時洪善群大膽地向彭蒙惠提出建議,首先要先將彭蒙惠的身分、稱呼,從傳教士改變為教師,「這樣才能跨出教友圈子,發揮更大影響力。」其次,洪善群開始在雜誌內頁銷售廣告,在跑完第一家客戶「索尼」後,他聽到對方立刻答應下廣告,原因是對方是忠實讀者,洪善群就知道這一步跨對了。

接著,洪善群又再次做出讓所有人驚訝、大罵他「頭殼壞掉」的決定。原本《空英》的通路是由各個書店自己來取書回去賣,公司給予八折優惠;洪善群反其道而行,直接找通路代理商,「給他們七折,所有的書都讓他們去賣,我們既省事,接觸面更廣。」但公司內部不少人因為會擠壓到原本的利潤,大為反彈;但事後證明,雜誌的零售量瞬間快速提高,從原本的兩萬多本,不斷快速地成長,直到二○○三年達到最高將近六十萬發行量。

就在準備慶祝六十萬本里程碑時,數位化時代來臨、少子化、出國留學人數下降等因素卻開始發威,六十萬本的慶祝會沒有開成,《空英》的發行量卻從五十九萬九千份開始緩步往下掉。

「危機是促使我們不斷往前的動力。」洪善群認為,英文學習是一輩子的事,永遠都會有需求,如果紙本雜誌不再吸引讀者,那麼數位化是必然之路。

當許多傳統雜誌業都還停滯觀望,結果被數位化浪潮襲擊,《空英》快速積極地投入於數位化。過去,《空英》在卡帶的時代,一整盒卡帶售價一千三百元,轉成CD時,洪善群大膽地訂出只要一百元的價格;看似又再一次地做出「頭殼壞掉」的行為,洪善群卻為品牌創造了更大的效益,奠定《空英》在台灣英語學習龍頭的地位。

與洪善群合作多年的「就是廣告」總經理黃文博觀察,洪善群扮演兩個角色,一個是「行銷創意的經營者」,另一個是「熱情無私的傳道者」,「這兩者有時候是互相矛盾的,傳道教育比較保守,行銷創意有時必須顛覆;但是洪哥在決策時都能相信專業,放手去做。」今年八十八歲的彭蒙惠,在所有的員工眼中是全公司最熱中於新事物的,隨著年紀增長、行動已經不若以往方便的她,總是透過智慧型手機、平板電腦等工具與員工溝通,「Simon(洪善群英文名)提議的事情,我都讓他全權決定,因為我知道這些可以影響更多人,這是上帝要我做的事情!」交棒之前 要把基礎打更穩從原本單純地傳教到今天《空英》成為一個媒體,創造出相當大的影響力,彭蒙惠認為沒有洪善群是不可能做到的。

不過,在這樣不眠不休工作、飲食也毫不忌口的情況下,洪善群的身體也出了狀況。大約五年前的一次健康檢查,洪善群被檢查出肺腺癌的初期徵兆,立刻開刀切除。「大部分肺腺癌發現都已經很晚了,我很幸運,很早發現。」從那次之後,洪善群把這一切歸功於他信仰的上帝,他相信上帝對於他的生死早已有安排。

「我很幸運,很早就發現這個病,我認為這是上帝讓我還能繼續做現在要做的事情。」當然,洪善群對自己的健康也開始比較注意了,但是對於工作,他仍然一樣投入。

今年初,洪善群在另一邊的肺部也發現了很初期的癌細胞病變,第二次聽到這樣的消息,洪善群坦然接受,還與醫生商量,等把女兒的婚禮、雜誌公會舉辦的論壇活動一一完成之後,再住院開刀。

問他生病後,對人生有沒有不一樣的想法?洪善群想了一下,他說,已開始進行「接班計畫」培養《空英》的總經理接班人。洪善群要把《空英》的基礎工程架構好,將團隊帶領走向國際化,建立更廣的品牌知名度,當然,數位化的腳步也絕對不會缺席。

洪善群二○一一年接任台北市雜誌公會理事長,希望能帶領台灣雜誌業界共同面對數位浪潮下的挑戰。此外,也與藝人黃國倫成立「藝啟發光」基金會,「我希望成為別人的祝福。」洪善群期許自己有更多影響力,幫助更多人。

洪善群

出生:1947年

現職:《空中英語教室》總經理、救世傳播協會會長

學歷:文化大學戲劇系

經歷:電影、舞台劇導演、電視製作人、文化大學戲劇系助教、講師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12071

敗局:為什麽我的英語網校沒能成功?

來源: http://news.iheima.com/html/2014/1013/146666.html

i黑馬:作為國內最早一批成立的網絡教育機構,黎世安認為自己並沒有抓住在線教育的早期機會。與其同期成立的邢帥網絡學院目前學員已有5萬多人,而黎世安的強者英語學校的在冊學院不足500人。黎世安認為,英語行業培訓周期長、師資素質低和在線教育營銷是困擾他的幾大問題。

          \以我自己為例,我的強者英語國際網校,起步時間與邢帥學院差不多——都是2008年,都算中國最早期的網絡教育機構。假如按業界定義2014年為“中國網絡教育元年”,那麽我們都是從“史前的蠻荒時期”過來的。

但人家現在發展到學員5萬多人,我的學生同時在冊的500人還沒達到。

差距,那麽刺眼地擺在那里。

什麽原因?固然,邢帥得到幾次大規模融資,有錢了,發展得更容易了——但這不是理由。要看到人家在得到融資之前的規模就比90%的在線語言培訓機構大N多倍了——人家是做大了才得到融資,而不是有了融資才做大。

我先把在線語言培訓機構的數據泡沫擠擠再深談。

目前,確實有幾個在線語言培訓機構在大規模實現盈利,如:新東方在線等。但這屈指可數的盈利的機構,應該是70%依托了其自身的網下資源(含其校名的無形資產和學生資源)。沒這個“根”,僅憑以網絡對網絡的宣傳,估計這幾個機構也不會盈利,甚至虧本。

“生於網絡、發展於網絡”且大規模盈利的語言培訓機構,除了滬江網,目前還真沒聽說幾個。還得插入一句,滬江網並不是做培訓起家的。

眾多語言培訓起家的網校,沒有盈利,或者,只是微利、小利。與邢帥對比,相形見絀。

什麽原因?

1、因為教育培訓質量不好嗎?No!

以我們強者英語網校為例,已經做到了幾乎每個同學都滿意,所以才帶動身邊人來學習,本網校才得以發展。這點,讓我面對網下所謂的名牌大機構時,充滿自信——我們很多學生從那里轉來。此外,我也看到,很多頂級資質的老師們——比如在某網下大機構做過頂級名師的、在國家級大會做過N多次同聲傳譯的兼有多年教育經驗的海歸們的網上教學經營,也沒好到哪里去,很多比我們還差。

2、因為服務質量不好嗎?No!

除了上課,我們承諾也做到了:同學們可以課下隨時咨詢,幾乎隨問隨答——網上或手機。邢帥那里也不過如此。比那里更好的是,我們還主動找學生、叮囑其進展,解答其困惑——從知識困惑到心理困惑。還能讓教育者們怎樣?再做就過分了,變成“擾民”了。

3、因為價格高嗎? No!

邢帥那里確實從低價起步的——每小時只有10元。

但低價並不是“法寶”。免費的都未必有人來,何況低價?說個實例:本網校在08年的時候,每月才收學生30元人民幣!學生每月付出這30元卻可以得到15次互動課、15次作業批改和不計時間的課後答疑。幾乎每天只需付出1元錢!這樣的優勢,我在潛在客戶那里宣傳很久也是應者了了,連免費試聽都不來。

即便現在我們的價格每月350元也不高(一次交清且保證中間不退款則是300元/每月),每天都有上課或批改的服務。此價格攤到每天不過10元而已。 同樣的服務,在網下那些大機構里總價格得2萬到3萬,攤到每天得50元以上,很多學生學得還是一塌糊塗、甚至輟學。

4、因為沒廣告嗎?No!

qq群、qq郵箱、論壇、微博、微信、飛信等等可用地方,都曾密集發過廣告。但基本沒大反應。別說我沒有好的“送達率”。像qq郵箱、手機飛信,那是到個人手里的,情況也沒好到哪里去。

從這些經驗看,我想就算有投行讓我燒錢,在門戶網站那里發,估計也不會理想。所以,也沒去找人要那個錢。要想成功營銷還得另辟蹊徑。

那麽,為何人家邢帥做起來了?

我認為,在教學質量和服務質量這些無差別的核心因素之外,邢帥的行業是短周期的,而語言培訓是長周期的——這是重大區別。那些photoshop之類的技術,確實可以在個把月搞定,若學上半年,那麽對比一般人,基本就是高手了。這樣的純技術學習,對心理力量的依賴是很少的。語言學習就不一樣了。

以英語為例,純零基礎的,連續學半年,才會變得有用,才會掌握吃穿住行這些“生存英語”。這半年內,還必須連續不斷且方法正確地每天紮實練習2至3小時。此後,若想“登堂入室”——達到生活英語隨便說的地步,至少還得一年。可是,人類性格之易懈怠,乃是天性。就以鍛煉身體為例,有幾個連續做到1月以上早起了?且不必討論一年以上的。英語學習的成功秘訣之一就是“連續不斷”和“每日定量”。“連續不斷”,依賴的是心理力量。“每日定量”——達到3小時左右,也是依賴心理力量。

這點,極大程度加大了英語教學的難度。老師們不但要解決知識難點,還得督導和激勵學生。如與醉人夜行,不但要給其照亮,還得扶其走路。(教高起點的短期培訓情況會有差別,如雅思培訓之類,心力方面就不必操心很多。)

很多英語培訓者們,面對此情況,於是“隨波逐流、投其所好”,只辦半期班、只教發音、教如何讀課文,會讀就算完了。但會讀有多大用處?只是“輸入”而已,最關鍵的是要“輸出”,會表達和交流。課程結束後,若學生感覺還不會“用”英語,那麽,可想而知怎麽會高評學校。人家邢帥那里,學完的東西,是可以直觀的、立竿見影用出來的、甚至直接為學生帶來工作的改變!這樣,不管是學生口碑自動傳播,還是學校主動去宣傳,難度都比英語機構容易很多。甚至其優秀師資都可自我繁殖——學幾個月就可以做老師再教同樣的東西。英語機構這麽幹早死掉了。

英語培訓的好老師、好機構當然有很多,但口碑相傳的範圍也很有限。說個真實的笑話:有個學生,曾經很早就在我的qq好友里觀察我的網校。從每月學費30元開始,就在觀望,直到三年過去了,學費漲到每月300 的時候,他才放心,決定付費報名。

總而言之,經過長期的挫折、反思、總結、對比,我發現,在線教育的營銷是“長期的鬥爭”、是社會大眾思想和習慣方式的緩慢改變的過程。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14783

好未來全資並購勵步英語 旗下三個英語品牌將獨立

來源: http://www.iheima.com/news/2015/0921/152058.shtml

並購完成後,勵步英語作為好未來旗下的獨立品牌運營,原管理團隊保持不變。除了品牌背書,好未來將通過家長幫、教師培訓、人才資源等多年積累為勵步提供全方位支持。這意味著,在競爭激烈的少兒英語市場,勵步在資金、資源、速度方面都站到了更快的賽道。以家長幫為例,家長幫800萬用戶,未來可以向勵步導流。

勵步英語起步於2009年,專註為2-15歲孩子提供全英文全學科的課程體系,擁有一整套自主知識產權的高端少兒英語課程產品,憑借差異化的課程產品及強大的教學師資管理系統,經歷6年多的發展,勵步在20多個城市建立了60多家教學中心,服務於兩萬多名學員。

“好未來在教育行業的領先地位打開了勵步想象空間,相信未來幾年,勵步有能力打造更強大的課程、教學和管理體系,從而成長為在少兒英語教育領域受尊敬的品牌” 勵步英語創始人吳穎表示。

好未來在收購勵步之後,旗下的三個英語品牌將獨立發展:樂加樂主要聚焦在k12階段對接國內外英語測評的英語培優市場,勵步將致力幫助孩子從低幼階段開始通過全英文全學科培養綜合素質,而樂外教則是個在線英語品牌,三者定位不同,互相形成有機整體,與順順留學(已披露)等一起形成產業鏈關系。

目前,好未來已經成為覆蓋-1到24歲線上線下業務的多學科並舉的平臺級教育集團。好未來董事長兼CEO張邦鑫堅持長板理論,在擴充新產品線時,選擇與領先的同行合作,“我們做自己擅長的事,用自己的長板結合別人的長板,合作共贏。此次全資並購勵步英語,除了我們在企業文化方面有很多契合點,主要看中他們在少兒英語方面的理念、課程體系、教學效果方面的創新性和生命力。”

在2016財年伊始,好未來就在業務和運營方面展現出了強勁的勢頭,其財報顯示收入和凈利潤分別達到1.29億美元和1900萬美元,分別同比增幅為45.3%和42.0%。截至2015年7月,好未來對外正式披露的投資項目已有十余項,也通過投資更好的整合行業資源,完成其教育產業的整體布局。業務範圍已實現了從-1歲延展至24歲,覆蓋了從早教、兒童、少兒、青少年到青年的整個成長過程。

隨著一系列投資的完成,新生的好未來,正在加速實現線下教育與線上教育的融合。2015年7月31日,好未來教育內部公布組織架構調整:成立產品事業群和升學服務事業群。其中產品事業群下設:學而思培優(學而思理科、樂加樂英語、東學堂語文)、愛智康、學而思網校、摩比思維館、樂外教,升學服務事業群下設:家長幫、考研幫、高考幫、班通知。

版權聲明:本文作者i黑馬i黑馬原創。如需轉載請聯系微信號zzyyanan授權,未經授權,轉載必究。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61347

英語教師包天仁:成敗皆由報

來源: http://www.infzm.com/content/114116

春風得意之時,他腳踏學、商、政三界,擁有兩輛奔馳,一份全國發行1300萬份的報紙。

如今,46名教師因討要200萬保證金,在北京起訴他和教育部。

眼下,62歲的英語教師包天仁又開始第二次創業。

快15年了,包天仁仍然記得很清楚。

2001年5月29日早上7點半,他準備出門上班。門一打開,立即從門外擠進兩個男人,將他推回屋內,其中一人用東西抵著他:“這是槍,不要動”。

站在他面前的兩人頭戴禮帽,鼻梁上架著大墨鏡。一人手執獵槍,另一人手里提著葡萄酒(當地特產)的包裝箱,看著像去送禮,其實里面裝的是繩索和汽油。

“有什麽話好好說。”包天仁明白,自己被綁架了。對方提出要300萬,否則殺了他全家。經過5個小時的談判,包天仁最終被勒索走100萬元。之後,他報了警,很快破案。那兩人被槍決。

彼時,正是他春風得意之時。這位《英語輔導報》的創始人,走出了一條官、商、學“三棲”的道路。他的報紙發行量最高時達1300萬份,同時還是正廳級的通化師範學院院長,並身兼通化市政協副主席。

最近,62歲的包天仁,因為拖欠200萬元的保證金,被推上被告席。

“我們一直認這筆賬。”包天仁接受南方周末記者采訪時說,他打算逐年還清。

包天仁說,人生是個拋物線,他的前半生經歷了波峰,也跌到過波谷。走出谷底的他,謀劃在有生之年東山再起。

62歲的包天仁為了第二次創業到處奔波,今年坐了78次飛機。 (受訪者供圖/圖)

“全民英語”的黃金年代

包天仁出生在吉林通化農村。首屆工農兵大學生出身,1985年作為一名英語教師,從通化縣高中調入通化師範學院當英語助教。

包天仁回憶,他當中學老師期間起早貪黑地輔導學生,搞題海戰術,就萌生了創辦一份英語學習輔導類報紙的想法。到了大學之後,時間相對寬裕,包天仁重拾辦報的念頭。

1990年3月1日,《英語輔導報》正式試刊,一個專職編輯都沒有,只是找了一些大學老師、學生兼職,成本並不高,創刊當年就實現了盈利。創刊之初的《英語輔導報》只有內部試刊刊號,無法公開發行,他就通過郵寄的方式投遞。

1992年,報紙的發行量已經有80萬,享有一定知名度。當年教師節前夕,吉林省委一位領導到通化視察,主動要到英語輔導報社去看看。包天仁借機提出了沒有刊號的問題。當年年底,停辦的《吉林農民報》刊號給了《英語輔導報》。

雖然報紙是包天仁個人出資創辦,但國家政策不允許私人辦報,遂將報紙掛靠在通化師範學院,後者成了主管主辦單位。從法律上說報紙的性質就成了全民所有制,但事實上一直按私人所有的方式在運行。

那是一個“全民學英語”的時代。英語在1983年按考試成績的100%計入高考總分,1987年,四、六級考試在大學中全面施行。1990年亞運會成功舉辦,全社會掀起了學英語熱潮,1990年代初中國對外開放進一步擴大,留學熱不斷升溫。英語在中學課堂上的地位與日俱增。

這給《英語輔導報》提供了極大的市場空間,一創刊就迎來了黃金年代。1993年,有了公開刊號的第一年,報紙稅後利潤就達500萬元,此後幾年一直保持這個水平。

按照包天仁的說法,那幾年是“賺大錢”的時代,發行量也呈幾何級數增長。到2006年前後,《英語輔導報》旗下已有《數學輔導報》、《語文學習報》等幾十種報刊,發行量高達1300萬份,每年給地方上交的稅收達到1600萬元。

隨著報紙一步步走上巔峰,包天仁開始“露富”,1993年,剛創刊3年的報社就出資100萬購買了辦公樓。1995年又花100萬購買了1輛奔馳S320,那一年報社剛搬進老辦公樓不到2年,包天仁又著手建設新的辦公樓。

2000年,占地面積17000多平方米、歐式風格的新大樓落成。新大樓坐落在離市中心5公里遠的郊區,報社為此花300多萬購買5臺豪華大客車作為班車,除了接送員工上下班,每天中午還接送到市內逛街,那時報社給員工的福利還包括:每天免費提供三餐夥食,另加上午茶、下午茶,給剛畢業的大學生提供宿舍。

如此露富,自然樹大招風。2001年5月29日,包天仁遭到綁架,被勒索了100萬元,包天仁報案後,兩名綁架者落網,後被槍決。

被綁之後,包天仁加強了保鏢力量,但仍不改“一擲千金”的作風,2003年又花費240萬元購買了一輛奔馳S600。2005年,報社花350萬購買了中央電視臺“春晚”節目前5秒鐘的廣告時段。

《英語輔導報》是那一代中國青少年最熟悉的名字之一。 (南方周末資料圖/圖)

紅帽子與回報

財富與日俱增,包天仁的政治資本也越積越厚。

1997年5月,包天仁給國務院領導寫了一封信,提出《關於我國外語教學改革的十條建議》,國務院領導將信件批給了國家教委負責人,請他們認真組織力量進行研究。

之後,國家教委派人找包天仁,表示可以由報社成立一個外語教育研究中心,中心設在東北師範大學的國家基礎教育實驗中心下面。

1998年對“亦商亦學”的包天仁來說,可謂是飛黃騰達的一年。他從一個算不上幹部的教研室主任被破格提拔為通化師範學院副院長,一躍就成了副廳級幹部,兩年後升任院長。1998年,包天仁還評上了正教授,並在年底當上通化市政協副主席,一當就是14年。

官居正廳級的包天仁,仍然兼任英語輔導報社的社長和總編輯。包天仁自己也說,後來報社能做那麽大,和“紅帽子”是有關系的。

包天仁也懂得回報,捐資設立了全國優秀園丁獎勵資金。1998年全國大面積洪澇災害發生後,全國組織捐款,教育系統的任務是600萬,英語輔導報社一次就捐助150萬元,這也為他在教育部面前加分不少。

在與教育部的合作中,包天仁投入最多的是“中小學優秀外語教師出國留學獎學金項目”,這也是包天仁最得意的一個公益項目。

2001年,留學獎學金項目正式實施,每年選派兩三批、每批選派四十名左右中小學外語教師,到英語國家進行3到6個月的語言培訓。經時任教育部副部長韋鈺批示同意後,報社與國家留學基金委員會共同設立獎學金,項目也就成了國家項目。

15年來,國內已有1400名中小學外語老師通過該項目走出國門,他們個人只承擔往返機票費,國外的學習、生活費用都由英語輔導報社承擔。據報社向通化市工商局、稅務局提供的材料顯示,報社15年耗資五千多萬元。

2005年6月10日,剛任吉林省省長不久的王瑉到通化視察,就去了英語輔導報社。當過大學副校長的王瑉與包天仁相談甚歡,邀包天仁一起吃晚飯。

2007年,報社成立了黨委。而包天仁本人並非中共黨員。

改制受阻失而複得

英語輔導報此後幾年的發展順風順水。2007年11月,吉林省發出了重點文化產業發展的實施意見,明確提出推進英語輔導報社的股份制改造、盡快實現上市。

這次改造最終失敗。英語輔導報社在法律上是全民所有制性質,但通化一直知道它是民營企業,在報社的陳列室,就擺放著通化市政府頒發的“民營企業納稅狀元”的牌匾,吉林省政府也給它頒發了“納稅超千萬元民營企業”的牌匾。

“要改制,首先要定性,到底是國企還是民企。”時任通化工信局局長、現任通化市人大常委會副主任的王紹紅告訴南方周末記者,多次論證後,報社被確定為國有企業,否則就不存在改制一說。

具體的方案是,包天仁個人出資成立“天仁報業有限公司”,再以公司的名義從通化師院購買英語輔導報社。2009年12月11日,通化師院、通化市財政局、天仁報業公司三方簽署了產權轉讓交割書,根據協議,天仁報業公司需支付297萬元。

接下來發生的事讓包天仁措手不及——最後關頭,吉林省沒有批準。

“……省里在審定它的改革方案時,發現與國家相關法規有抵觸。按現在我國對報刊出版的法律法規,不允許民營資本進入核心的編輯出版領域,所以它的改革就進行不下去,就撂下了。”2012年在接受媒體采訪時,吉林省新聞出版局報刊處處長姚玉和說及此事。

“我們還是沿著工業企業那一套走,知道不符合政策,改革就改不下去了。”通化常務副市長翟憲枝對南方周末記者說,她當時分管文教工作。

改革失敗的同時,報社又遇上了前所未有的經營下滑。

從2008年開始,新聞紙開始漲價,很快價格翻了一番,報社每年印刷成本增加了數千萬。而隨著大中小學的課改,教材、考試也開始多樣化,報社人員成本也大幅增加。

但包天仁看來,這些都是可以克服的因素,關鍵是那幾年報社管理層發生內鬥導致經營不善,“這是我的責任,用人失察”。

短短兩三年時間,曾經風光無限的英語輔導報社,到2011年已開始拖欠員工工資。“如果當時改制成功,就可以融資了。”包天仁惋惜地說,最後他請求通化市政府協助解決報社的困難。

2011年5月9日,通化市政府工作組進駐報社。孰料,工作組第一件事就是免掉了包天仁的社長職務,任命他為名譽社長,此後將近一年的時間,失去對報社控制權的包天仁,大多時間都住在鄉下的妹妹家,與一條小狗為伴,偶然參加國內一些學術活動。

作為當時的分管領導,通化市常務副市長翟憲枝對南方周末記者說,當時因為報社欠薪,已有員工到市政府上訪,對地方來說,維穩的責任很大,所以就派駐了工作組。“免去包天仁的社長職務,主要是因為他身體不好。”

通化市審計局形成的審計報告稱,包天仁存在“貪汙國有資產”、“用公款購買住宅”、“在報社核銷個人生活費用”等問題。包天仁反駁:報社是我自己幹起來的,國家沒有投入一分錢,不能用國有企業的標準來要求我。

但申辯不能阻止通化市對他采取進一步的措施,通化市甚至一度協調檢察院,要抓他。

2012年5月,通化市政府找通化師院,希望他們接手報社,但遭到了師院的拒絕。通化師院院長康學偉解釋:2009年交割時,報社的資產還有297萬,但幾年之後,報社已經負債,院方無法接收。

康學偉還強調,雖然學院是主管單位,但報社從來沒向學院匯報過工作,也沒上交過一分錢利潤。即便如此,康學偉仍表示,“如果上級現在下個文件讓我們管,我們也可以管,但要對報社資產進行審計”。

2012年5月18日,通化市政府將報社“還”給了包天仁,通化師院仍是名義上的主管主辦單位。可謂失而複得。

一年坐了78次飛機

此時,報社已經負債累累,原來七百多名員工只剩下兩百多人,裁員就賠償了幾千萬。盡管它仍宣稱,自己擁有四百余萬份的發行量。

中國司法文書網上,包天仁和《英語輔導報》作為被告人的兩起官司赫然在目。那是兩位曾在報社工作過的員工,因為被他拖欠區區5000元的入職保證金而起訴。報社都敗訴了。

報社的老辦公樓,也在包天仁“下臺”期間被出售,“我們強大時印刷費可以先印後付,但現在必須得先預付印刷費,人家才能給我們印報紙。”包天仁很是感慨。

在報社所欠債務中,包括中小學外語教師的出國保證金五百多萬。出國前,老師們每人需繳納3萬到5萬元保證金,按照約定,老師們按期歸國,並回原來學校工作2年後,可以拿回這筆保證金。

從2001年到2010年,保證金都按時如數歸還。但2011年之後,由於報社的動蕩,保證金開始無法退還。據包天仁介紹,欠下的都是2008年到2011年之間的出國保證金,涉及120多人。

2014年,16名教師在北京將英語輔導報社、東北師範大學和教育部告上法院後,包天仁曾提出按月歸還,兩到三年內還清,被教師們拒絕後,英語輔導報社籌集58萬元一次退還了欠款。今年9月,又有46名教師在北京起訴,雙方都在等待法院的判決。在此期間,教育部否認與此案有關。

包天仁對南方周末記者說,不管法院怎麽判,他都認這筆賬,會想辦法慢慢還,但一下子拿不出那麽多錢。

盡管有保證金的欠款風波,但出國留學項目一直沒有中斷。從包天仁2012年重新掌權到現在,又有三百多人分8批被送出國培訓。每個出國教師仍須繳納3萬元保證金,只是退還時間改成了回國後半個月之內,每名教師自己需支付4萬多元學習、生活等費用(很多都是學校給予報銷),報社再補貼1萬多元。

複出後,包天仁到處尋找與教輔有關的新項目。去年,他在國內坐了75次飛機,今年已坐了78次。

這一次,通化市政府的態度開始改變。12月15日,通化市常務副市長翟憲枝告訴南方周末記者,新一屆市政府已經決定幫助報社渡過難關,爭取早日在新三板掛牌。吸取上次失敗的教訓,這次報社將不再謀求整體上市,只對經營部分進行運作。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78557

英語教師包天仁:成敗皆由報

來源: http://www.infzm.com/content/114116

春風得意之時,他腳踏學、商、政三界,擁有兩輛奔馳,一份全國發行1300萬份的報紙。

如今,46名教師因討要200萬保證金,在北京起訴他和教育部。

眼下,62歲的英語教師包天仁又開始第二次創業。

快15年了,包天仁仍然記得很清楚。

2001年5月29日早上7點半,他準備出門上班。門一打開,立即從門外擠進兩個男人,將他推回屋內,其中一人用東西抵著他:“這是槍,不要動”。

站在他面前的兩人頭戴禮帽,鼻梁上架著大墨鏡。一人手執獵槍,另一人手里提著葡萄酒(當地特產)的包裝箱,看著像去送禮,其實里面裝的是繩索和汽油。

“有什麽話好好說。”包天仁明白,自己被綁架了。對方提出要300萬,否則殺了他全家。經過5個小時的談判,包天仁最終被勒索走100萬元。之後,他報了警,很快破案。那兩人被槍決。

彼時,正是他春風得意之時。這位《英語輔導報》的創始人,走出了一條官、商、學“三棲”的道路。他的報紙發行量最高時達1300萬份,同時還是正廳級的通化師範學院院長,並身兼通化市政協副主席。

最近,62歲的包天仁,因為拖欠200萬元的保證金,被推上被告席。

“我們一直認這筆賬。”包天仁接受南方周末記者采訪時說,他打算逐年還清。

包天仁說,人生是個拋物線,他的前半生經歷了波峰,也跌到過波谷。走出谷底的他,謀劃在有生之年東山再起。

62歲的包天仁為了第二次創業到處奔波,今年坐了78次飛機。 (受訪者供圖/圖)

“全民英語”的黃金年代

包天仁出生在吉林通化農村。首屆工農兵大學生出身,1985年作為一名英語教師,從通化縣高中調入通化師範學院當英語助教。

包天仁回憶,他當中學老師期間起早貪黑地輔導學生,搞題海戰術,就萌生了創辦一份英語學習輔導類報紙的想法。到了大學之後,時間相對寬裕,包天仁重拾辦報的念頭。

1990年3月1日,《英語輔導報》正式試刊,一個專職編輯都沒有,只是找了一些大學老師、學生兼職,成本並不高,創刊當年就實現了盈利。創刊之初的《英語輔導報》只有內部試刊刊號,無法公開發行,他就通過郵寄的方式投遞。

1992年,報紙的發行量已經有80萬,享有一定知名度。當年教師節前夕,吉林省委一位領導到通化視察,主動要到英語輔導報社去看看。包天仁借機提出了沒有刊號的問題。當年年底,停辦的《吉林農民報》刊號給了《英語輔導報》。

雖然報紙是包天仁個人出資創辦,但國家政策不允許私人辦報,遂將報紙掛靠在通化師範學院,後者成了主管主辦單位。從法律上說報紙的性質就成了全民所有制,但事實上一直按私人所有的方式在運行。

那是一個“全民學英語”的時代。英語在1983年按考試成績的100%計入高考總分,1987年,四、六級考試在大學中全面施行。1990年亞運會成功舉辦,全社會掀起了學英語熱潮,1990年代初中國對外開放進一步擴大,留學熱不斷升溫。英語在中學課堂上的地位與日俱增。

這給《英語輔導報》提供了極大的市場空間,一創刊就迎來了黃金年代。1993年,有了公開刊號的第一年,報紙稅後利潤就達500萬元,此後幾年一直保持這個水平。

按照包天仁的說法,那幾年是“賺大錢”的時代,發行量也呈幾何級數增長。到2006年前後,《英語輔導報》旗下已有《數學輔導報》、《語文學習報》等幾十種報刊,發行量高達1300萬份,每年給地方上交的稅收達到1600萬元。

隨著報紙一步步走上巔峰,包天仁開始“露富”,1993年,剛創刊3年的報社就出資100萬購買了辦公樓。1995年又花100萬購買了1輛奔馳S320,那一年報社剛搬進老辦公樓不到2年,包天仁又著手建設新的辦公樓。

2000年,占地面積17000多平方米、歐式風格的新大樓落成。新大樓坐落在離市中心5公里遠的郊區,報社為此花300多萬購買5臺豪華大客車作為班車,除了接送員工上下班,每天中午還接送到市內逛街,那時報社給員工的福利還包括:每天免費提供三餐夥食,另加上午茶、下午茶,給剛畢業的大學生提供宿舍。

如此露富,自然樹大招風。2001年5月29日,包天仁遭到綁架,被勒索了100萬元,包天仁報案後,兩名綁架者落網,後被槍決。

被綁之後,包天仁加強了保鏢力量,但仍不改“一擲千金”的作風,2003年又花費240萬元購買了一輛奔馳S600。2005年,報社花350萬購買了中央電視臺“春晚”節目前5秒鐘的廣告時段。

《英語輔導報》是那一代中國青少年最熟悉的名字之一。 (南方周末資料圖/圖)

紅帽子與回報

財富與日俱增,包天仁的政治資本也越積越厚。

1997年5月,包天仁給國務院領導寫了一封信,提出《關於我國外語教學改革的十條建議》,國務院領導將信件批給了國家教委負責人,請他們認真組織力量進行研究。

之後,國家教委派人找包天仁,表示可以由報社成立一個外語教育研究中心,中心設在東北師範大學的國家基礎教育實驗中心下面。

1998年對“亦商亦學”的包天仁來說,可謂是飛黃騰達的一年。他從一個算不上幹部的教研室主任被破格提拔為通化師範學院副院長,一躍就成了副廳級幹部,兩年後升任院長。1998年,包天仁還評上了正教授,並在年底當上通化市政協副主席,一當就是14年。

官居正廳級的包天仁,仍然兼任英語輔導報社的社長和總編輯。包天仁自己也說,後來報社能做那麽大,和“紅帽子”是有關系的。

包天仁也懂得回報,捐資設立了全國優秀園丁獎勵資金。1998年全國大面積洪澇災害發生後,全國組織捐款,教育系統的任務是600萬,英語輔導報社一次就捐助150萬元,這也為他在教育部面前加分不少。

在與教育部的合作中,包天仁投入最多的是“中小學優秀外語教師出國留學獎學金項目”,這也是包天仁最得意的一個公益項目。

2001年,留學獎學金項目正式實施,每年選派兩三批、每批選派四十名左右中小學外語教師,到英語國家進行3到6個月的語言培訓。經時任教育部副部長韋鈺批示同意後,報社與國家留學基金委員會共同設立獎學金,項目也就成了國家項目。

15年來,國內已有1400名中小學外語老師通過該項目走出國門,他們個人只承擔往返機票費,國外的學習、生活費用都由英語輔導報社承擔。據報社向通化市工商局、稅務局提供的材料顯示,報社15年耗資五千多萬元。

2005年6月10日,剛任吉林省省長不久的王瑉到通化視察,就去了英語輔導報社。當過大學副校長的王瑉與包天仁相談甚歡,邀包天仁一起吃晚飯。

2007年,報社成立了黨委。而包天仁本人並非中共黨員。

改制受阻失而複得

英語輔導報此後幾年的發展順風順水。2007年11月,吉林省發出了重點文化產業發展的實施意見,明確提出推進英語輔導報社的股份制改造、盡快實現上市。

這次改造最終失敗。英語輔導報社在法律上是全民所有制性質,但通化一直知道它是民營企業,在報社的陳列室,就擺放著通化市政府頒發的“民營企業納稅狀元”的牌匾,吉林省政府也給它頒發了“納稅超千萬元民營企業”的牌匾。

“要改制,首先要定性,到底是國企還是民企。”時任通化工信局局長、現任通化市人大常委會副主任的王紹紅告訴南方周末記者,多次論證後,報社被確定為國有企業,否則就不存在改制一說。

具體的方案是,包天仁個人出資成立“天仁報業有限公司”,再以公司的名義從通化師院購買英語輔導報社。2009年12月11日,通化師院、通化市財政局、天仁報業公司三方簽署了產權轉讓交割書,根據協議,天仁報業公司需支付297萬元。

接下來發生的事讓包天仁措手不及——最後關頭,吉林省沒有批準。

“……省里在審定它的改革方案時,發現與國家相關法規有抵觸。按現在我國對報刊出版的法律法規,不允許民營資本進入核心的編輯出版領域,所以它的改革就進行不下去,就撂下了。”2012年在接受媒體采訪時,吉林省新聞出版局報刊處處長姚玉和說及此事。

“我們還是沿著工業企業那一套走,知道不符合政策,改革就改不下去了。”通化常務副市長翟憲枝對南方周末記者說,她當時分管文教工作。

改革失敗的同時,報社又遇上了前所未有的經營下滑。

從2008年開始,新聞紙開始漲價,很快價格翻了一番,報社每年印刷成本增加了數千萬。而隨著大中小學的課改,教材、考試也開始多樣化,報社人員成本也大幅增加。

但包天仁看來,這些都是可以克服的因素,關鍵是那幾年報社管理層發生內鬥導致經營不善,“這是我的責任,用人失察”。

短短兩三年時間,曾經風光無限的英語輔導報社,到2011年已開始拖欠員工工資。“如果當時改制成功,就可以融資了。”包天仁惋惜地說,最後他請求通化市政府協助解決報社的困難。

2011年5月9日,通化市政府工作組進駐報社。孰料,工作組第一件事就是免掉了包天仁的社長職務,任命他為名譽社長,此後將近一年的時間,失去對報社控制權的包天仁,大多時間都住在鄉下的妹妹家,與一條小狗為伴,偶然參加國內一些學術活動。

作為當時的分管領導,通化市常務副市長翟憲枝對南方周末記者說,當時因為報社欠薪,已有員工到市政府上訪,對地方來說,維穩的責任很大,所以就派駐了工作組。“免去包天仁的社長職務,主要是因為他身體不好。”

通化市審計局形成的審計報告稱,包天仁存在“貪汙國有資產”、“用公款購買住宅”、“在報社核銷個人生活費用”等問題。包天仁反駁:報社是我自己幹起來的,國家沒有投入一分錢,不能用國有企業的標準來要求我。

但申辯不能阻止通化市對他采取進一步的措施,通化市甚至一度協調檢察院,要抓他。

2012年5月,通化市政府找通化師院,希望他們接手報社,但遭到了師院的拒絕。通化師院院長康學偉解釋:2009年交割時,報社的資產還有297萬,但幾年之後,報社已經負債,院方無法接收。

康學偉還強調,雖然學院是主管單位,但報社從來沒向學院匯報過工作,也沒上交過一分錢利潤。即便如此,康學偉仍表示,“如果上級現在下個文件讓我們管,我們也可以管,但要對報社資產進行審計”。

2012年5月18日,通化市政府將報社“還”給了包天仁,通化師院仍是名義上的主管主辦單位。可謂失而複得。

一年坐了78次飛機

此時,報社已經負債累累,原來七百多名員工只剩下兩百多人,裁員就賠償了幾千萬。盡管它仍宣稱,自己擁有四百余萬份的發行量。

中國司法文書網上,包天仁和《英語輔導報》作為被告人的兩起官司赫然在目。那是兩位曾在報社工作過的員工,因為被他拖欠區區5000元的入職保證金而起訴。報社都敗訴了。

報社的老辦公樓,也在包天仁“下臺”期間被出售,“我們強大時印刷費可以先印後付,但現在必須得先預付印刷費,人家才能給我們印報紙。”包天仁很是感慨。

在報社所欠債務中,包括中小學外語教師的出國保證金五百多萬。出國前,老師們每人需繳納3萬到5萬元保證金,按照約定,老師們按期歸國,並回原來學校工作2年後,可以拿回這筆保證金。

從2001年到2010年,保證金都按時如數歸還。但2011年之後,由於報社的動蕩,保證金開始無法退還。據包天仁介紹,欠下的都是2008年到2011年之間的出國保證金,涉及120多人。

2014年,16名教師在北京將英語輔導報社、東北師範大學和教育部告上法院後,包天仁曾提出按月歸還,兩到三年內還清,被教師們拒絕後,英語輔導報社籌集58萬元一次退還了欠款。今年9月,又有46名教師在北京起訴,雙方都在等待法院的判決。在此期間,教育部否認與此案有關。

包天仁對南方周末記者說,不管法院怎麽判,他都認這筆賬,會想辦法慢慢還,但一下子拿不出那麽多錢。

盡管有保證金的欠款風波,但出國留學項目一直沒有中斷。從包天仁2012年重新掌權到現在,又有三百多人分8批被送出國培訓。每個出國教師仍須繳納3萬元保證金,只是退還時間改成了回國後半個月之內,每名教師自己需支付4萬多元學習、生活等費用(很多都是學校給予報銷),報社再補貼1萬多元。

複出後,包天仁到處尋找與教輔有關的新項目。去年,他在國內坐了75次飛機,今年已坐了78次。

這一次,通化市政府的態度開始改變。12月15日,通化市常務副市長翟憲枝告訴南方周末記者,新一屆市政府已經決定幫助報社渡過難關,爭取早日在新三板掛牌。吸取上次失敗的教訓,這次報社將不再謀求整體上市,只對經營部分進行運作。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78569

51Talk無憂英語在“資本寒冬”登陸紐交所

來源: http://www.infzm.com/content/117720

6月10日,51Talk無憂英語的海報懸掛在美國紐約證券交易所門外。(新華社/路透/圖)

6月10日晚,在線教育平臺51Talk無憂英語(以下簡稱“51Talk”)在美國紐約證券交易所(NYSE)上市,股票代碼“COE”,發行價為19美元。

在首個交易日里,51Talk的股價最高在20.84美元,最低在18.84美元,當天收盤價18.98美元。

51Talk成立於2011年,創始人兼CEO叫黃佳佳,江蘇南通人,畢業於清華大學日語專業。他在2011年剛創業時拿到了新東方元老、真格基金合夥人徐小平的天使投資。後來雷軍擔任董事長的順為資本,以及DCM和紅杉等著名國外風險投資機構也投資了51Talk。

順為從2012年就開始關註51Talk,當時51Talk正在發展菲律賓外教業務。但順為覺得在線教育的市場還處在早期,就沒有參與51Talk的A輪融資。後來順為資本創始合夥人兼CEO許達來發現,順為的一個投資人通過51Talk學外語,於是順為參與了51Talk的B輪融資。

作為一家B2C在線教育平臺,目前51Talk擁有付費學員超過十萬,全球外教團隊6300余人,員工2000多人,年課程量達730萬節。它的主要收入來自學員付費,而且會員介紹用戶的比率非常高。所以51Talk的賺錢能力很強。招股書顯示,51Talk在2013-2015年,毛利率分別為57.1%、57.5、61.4%,2016年一季度即達到63.6%。

專註真人外教一對一在線英語培訓,是51Talk的一個重要標簽。不過,最近一直在觀察和投資在線教育項目的金種子創投合夥人雷中輝則認為,在線教育的核心是知識分享。而知識分享的最好形式是一對多,效率會更高。但雷中輝認為,51Talk目前最大的優勢是在一個還沒有完全爆發的市場,占有了一定的市場地位,並且通過上市,實現了一次品牌提升。

這次51Talk融資總額只有7240萬美元的一個主要原因是資本市場不太好。

51Talk的此次融資包括4560萬美元A類普通股、2000萬美元基石投資、以及投行行使“綠鞋機制”的680萬美元融資,共融資約7240萬美元。其中,這2000萬美元的基石投資者,主要是老股東DCM和紅杉資本。

"綠鞋"是超額配售選擇權制度的俗稱,由美國波士頓綠鞋制造公司1963年首次公開發行股票(IPO)時率先使用而得名。綠鞋機制主要在市場氣氛不佳、對發行結果不樂觀或難以預料的情況下使用。目的是防止新股發行上市後股價下跌至發行價或發行價以下,增強參與一級市場認購的投資者的信心,實現新股股價由一級市場向二級市場的平穩過渡。

“現在中國公司去海外是個非常難受的事情。”雷中輝對南方周末記者分析說,對於最近赴美上市的中國公司來說,出現綠鞋機制實屬無奈。在他看來,這一年去美國上市的中國公司很少,一是中概股在美國整體表現不好,二是有些中概股在私有化時,被美國投資者質疑沒有保障投資人的利益,造成最近中概股在海外的形象比較差。

許達來對南方周末記者表示,目前在線教育市場確實處在培育期,但他認為市場前景非常巨大。順為作為投資人,有足夠的耐心和信心。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00831

學習兩千小時依舊啞巴英語 人工智能能幫上忙嗎?

塗鴉化作、裸磚墻紙,每個會議室都以不同國家的名字命名,隨處可見的懶人沙發,一樓二樓間懸空的巨大吊床,當然還有令人垂涎的美食,以及可供健身的體育設施,在“流利說”的辦公室處處散發著濃郁的谷歌風。

“流利說”是一款利用語音評估技術進行英語口語學習的移動應用軟件,它可以像Siri一樣陪用戶練習英語口語,並對發音進行打分和解析,用戶可以進一步學習標準發音和發音技巧。

僅僅上線三年多,流利說用戶量達到3000萬,獲得摯信資本、GGV、IDG在內的B輪千萬美元投資,成為語言學習類APP中的黑馬。

在線教育儼然已是紅海一片,2015年國家對外公布的在線教育投融資數量為199起,融資金額高達20.3億美元,中國在線教育首次超過美國,成為全球在線教育最熱的投資市場。

具體到英語在線教育產業而言,51Talk、VIPABC、新東方在線、滬江網等為代表,市場格局已初步形成。如何在日漸多元的市場競爭中撕開市場缺口,構築自身競爭壁壘,是每一個初入者需要考慮的問題。

將“練習”產品化

與大部分做教育應用的團隊不同,“流利說”是一個無教育背景、強技術基因的團隊。流利說創始人王翌為普林斯頓大學計算機系博士,曾在美國谷歌擔任產品經理,負責計算機網絡和雲設施等工作。CTO胡哲人曾在美國互聯網大數據公司Quantcast任資深軟件工程師。

“團隊基因決定我們是技術驅動型的公司,與傳統教育的距離感讓我們能夠從新鮮的視角去看教育這件事情,思考技術在教育中能否扮演一個重要的角色,是否具有顛覆性的商業模式。”王翌表示。

反觀2012年,適逢移動浪潮興起,小米、蘋果等移動終端設備銷售大熱,從Siri到Google Now,蘋果、谷歌等巨頭也在推動語音識別時代的到來。

在王翌看來整個英語在線教育是一個非常低效的市場,“學生投入大量時間收獲甚微,老師被剝削的嚴重,工資很少,教育公司賺了錢卻也叫苦不叠,原因在於將大量成本用於營銷,其中所有的價值都是不對等的。”

王翌堅信口語的提升主要靠說,練習大於說教,目前市場大多英語教育產品核心賣點都是外教,將學好英語等同於外教,背後的隱形利益鏈條是外教可盈利,而練習被忽略的原因在於難以規模化、標準化,其次難以賺錢。

以口語為入口,不依賴老師的情況下,借助語音識別技術,將英語練習規模化、標準化、產品化成為流利說的發力點。早期的“流利說”更像一個應用學習工具,用戶可以跟著雙人對話錄音,對著手機麥克風模仿錄音里的發音和語調,應用將根據單個詞的發音、句子里的停頓位置和聲調對用戶發音進行打分,並標出發音不準確的單詞。

整個評價過程完全依靠計算機算法在手機上完成,評分機制的引入是“流利說”最大的亮點。“流利說”使用的打分算法是基於GOP(Goodness of Pronunciation)算法,即利用事先已收集的語音發音方式,將用戶的發音與已經收集的語音做一次強制對齊,把強制對齊得到的似然分數值與收集的語音做一個比較,利用這個似然比(likelihood ratio)作為發音好壞的評價。

“我們收集了數千美國人近萬小時的錄音,提取音節的最小單位音素,總結統計特征與規律,搭建打分模型,根據這個模型進行發音比較。”流利說首席科學家林暉介紹道。林暉曾在谷歌擔任研究科學家,負責語音識別、自然語言處理、深度學習及大數據挖掘算法研究,“流利說”的整套語音分析算法由他完成。

英語教育之“重”

工具型產品的可替代性往往是所有產品類別里最強的。除了提供碎片化口語練習之外,無論是出於對用戶沈澱抑或商業變現考慮,科學系統化的教學內容終究是繞不開的環節。

“一些環節可以通過技術將其量化,但越深入這個行業你會發現有些環節終究無法用互聯網的‘輕’來取代的。”王翌直言。

在和許多知名出版社溝通後,王翌發現絕大多數教材都是針對線下教室教學的傳統教學場景編寫的,並不適合學生面對移動設備學習的場景。為此流利說決定邁出了將公司做“重”的第一步,組建內容團隊,研發一款適合移動學習模式的系統課程。

6000張原創手繪插圖,超過30000道題目的題庫,22000多句美國播音配音,“流利說”的“懂你英語”產品由此誕生。更為重要的是伴隨2.75億分鐘用戶學習行為的記錄以及31.9億句龐大錄音數據庫的沈澱,為流利說的自適應學習系統提供了最重要的數據支撐,也為產品研發提供了新的思路。

例如根據後臺數據統計顯示,42%的人曾把[r]發錯成[l],將eat fresh讀成eat flesh,在環境噪音、口音、英語學習水平等多維度不可控因素下,數據的積累會讓機器更易判斷出用戶發音錯誤。

再具體到每個學習個體而言,長時間的學習數據跟蹤,其發音常常出現哪些問題,如何進一步提升,也可以做進一步的細化分析,未來千人千面的英語學習場景將成為可能。“隨著學習的進展變化,各個努力值的變化,數據引擎會為用戶制定個性化的學習路徑匹配算法。”“流利說”首席產品官翁翔堅解釋道。

從最直接的用戶說英語的語音數據,到用戶在學習課程過程中的各種行為,“比如是否反複聽錄音,學習的路徑選擇順序,每個用戶在非學習情況下的社區數據也對我們分析起到了很大的作用。”胡哲人補充道。

學習類APP如何商業化

如何調動用戶的積極性,在無外教監督之下也能提升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將枯燥的口語練習變得“有意思”,“流利說”引入了遊戲機制。效仿憤怒的小鳥等遊戲,用戶需在闖關之後才能解鎖進入下一個話題,闖關成功給予金幣獎勵。

此外針對不同階段的用戶群體,設定了不同類型的排行榜,例如金幣榜是跟據每句話得分的高低進行累計排名,闖關耐力榜則是對連續闖關天數的累積排行,每日速度榜更關註每天的闖關次數。“從不同維度切入是為了照顧到每個階段學習者的積極性,通過反饋和激烈措施優化學習目標。”王翌表示。

遊戲化的產品機制設置

從工具、內容到社區再到系統課程的打造,用戶量雖然不少,但如何提高用戶轉換率,變現往往是工具類產品,尤其是重知識輸出類產品最大的挑戰。

“懂你英語”算是“流利說”第一個產品商業化的嘗試,標準版產品定價為99元/月,白金版售價是9個月9880元。在商業化渠道拓展方面,流利說也與淘寶教育搭建了英語的商業化體系。

在王翌看來,相較於其他在線教育產品,流利說並沒有直接從交易環節切入進行盈利,而是先打造工具和內容,積累用戶後再進行商業化嘗試,漏鬥式商業變現方式使得流利說的變現成本低了很多。

從免費到付費,流利說是否跨過變現的門檻,實現商業閉環,投資人也在觀望,但可以肯定的一點是,知識正在告別免費時代,人們越來越願意為“專業”付費。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03583

開網約車還得英語好!倫敦要求司機必須通過語言考試

據外媒報道,從10月1日開始,倫敦的來自非英語國家的司機想要上崗,首先必須通過語言考試。

倫敦交通局稱,司機必須能夠用英語與乘客就車費或者安全等問題進行溝通,這是最基本的要求。確保每一位司機在待客的同時可以很好的用英語和客人交流,這一項舉措會為英國的網約車發展帶來積極的推動作用。倫敦交通局同時強調,要獲得倫敦正式的黑色出租車司機牌照,對語言流利度的要求還要更高。

要通過上述考試,需要掌握的語言能力大致相當於以英語為母語者九歲到十一歲的水準。考試包括兩小時的閱讀和寫作,以及簡短的口語和聽力測試。這甚至比英國入籍英語測試還難,後者只測試口語和聽力。

不過很多的司機表示,他們只要會流利的口語和別人交流就行了,書面考試是完全沒有必要的,這顯得太過誇張。

作為倫敦最大的網約車雇主之一,優步已向所有倫敦客戶發出電子郵件,請求他們呼籲倫敦市長Sadiq Khan重新考慮此事。優步表示,新法規將影響到數千正在申請新執照,更換舊執照的司機。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09868

英孚教育報告:你的英語也許比你上司好

​跨國公司因其涉及的業務範圍和地域範圍更廣,其員工的英語水平更高?大型公司能以豐富的資源帶給員工更高的英語熟練度?高級管理人員的英語水平高於級別次之的管理人員?

英語培訓機構英孚教育在評估了全球40個國家和地區、16個行業、2000多家公司、超過50萬人的英語能力水平後卻得出了不同的結論。
 
高管反而落後於職員

人們通常會認為公司高層的英語肯定極好。但英孚在今日發布的第六版英語熟練程度指標報告卻發布了相反的觀點。

上述這份報告發現,在所有接受調查的公司高級別人員中,除了安防行業以外,高級管理人員的英語水平均低於其下屬管理人員的英語水平。此外,就所有行業而言,高級管理人員與普通職員相比,前者的平均英語熟練度也較低。

高級管理者英語水平之所以較次於級別次之的管理人員,有兩個原因:一是由於年代差異所造成,其二是這些公司更加成熟,高級管理人員在過去不需要掌握英語技能。

英孚方面認為,對於分數較差的行業,企業領導者應該意識到,勞動力(尤其是高級管理人員)英語熟練度低會讓企業在國際競爭中處於劣勢。高級管理人員的英語熟練度相對較低,這導致企業難以自上而下地提高英語能力。


大企業英語不如中小型企業
 
去大公司應聘,往往會被問英語水平如何?

但實際上根據英孚的調研,大型公司的業務範圍往往覆蓋全球,但營業額在100億~600億美元之間的中小型公司的英語水平高於營業額在600億美元以上的公司。

對此現象的一個合理解釋是,後者更重視對英語技能的投資,以便獲得競爭優勢。大型公司樣本的英語熟練度較低的另一個原因可能是,與上一個現象的原因類似:這些公司更加成熟,高級的管理人員在過去不需要掌握英語技能。

研究結果表明,大型公司為實現全球擴張,需要加大語言能力培訓,而對於已實現全球化的大型企業,員工語言能力出現兩極分化。盡管大公司業務遍及全球,但這些公司中的大量員工僅在國內工作,基本不需要用到英語。而小公司難以做到專業化分工,員工和管理人員都必須具備全面的技能才有可能獲得晉升。

歡迎親們在留言區暢所欲言,並在第一財經客戶端參與提問區的互動哦,您可以到App Store、各大安卓市場搜索“第一財經”或掃描下方二維碼下載第一財經客戶端。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23586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