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富家少爷舍弃百年家业,创作了爆款电影《你的名字。》,而最大赢家竟然不是他!
http://www.xcf.cn/tt2/201612/t20161207_778281.htm
导语:作为宫崎骏动画以外首部突破百亿日元票房大关的动画片,《你的名字。》近日在中国内地的上映备受关注。随着票房数的日日暴涨,笔者忍不住要扒一扒其背后的大功臣,还有这部电影背后的最大赢家。
新海诚:IT宅男到动画界大师级导演的进阶之路
在包揽了第8届Newtype动画大奖作品奖第一名、第49回西班牙锡切斯·加泰罗尼亚国际电影节动画部门最优秀长篇作品奖、第18届韩国富川国际动画节长篇竞赛部门特别杰出奖和观众奖等一系列奖项后,最新消息曝出《你的名字。》将代表日本冲击奥斯卡。
此前,日本NHK电视台就“《你的名字。》为何爆红”的问题专门制作一期半个小时的专题报道,其中就采访了导演新海诚,不过这个43岁的萌大叔给的答案是:我也不知道....也是,毕竟按照新海诚的预期,这部电影的票房仅仅是20亿日元。
1、不做动漫,就只能回家当霸道总裁了!
伴随着影片的火爆,新海诚的家世也被众人挖了出来,原来他的粑粑竟然是日本新津组(建筑公司)的社长,而新津组还是一家拥有100多年历史的家族企业。
当然,这个消息的曝光过程也还真是让人忍俊不禁~看着自己的儿子做了一部票房超过百亿日元的动画电影,新海诚的粑粑实在忍不住了,特别想炫耀一下,可是直接昭告天下有点太出风头,于是在自己公司的官网建了个页面介绍《你的名字。》。
本来人们觉得一个跟艺术八竿子打不着的建筑公司介绍什么动画片,但定睛一看,发现在导演“新海诚”后面括着几个小字:“敝社社长之子”。
一位富家少爷,舍弃百年家业,自己跑去游戏和动画行业工作,也是real任性。
新海诚的父亲新津正胜介绍,自己本打算让新海诚继承家业。为了培养儿子成为第四代社长,在新海诚大四的时候,新津正胜特别拜托东京的建筑公司社长让儿子进入公司学习历练,谁料新海诚并没有安分的呆在对方的公司,而是对制作动画情有独钟。
对于家族企业未来继承人的身份,新海诚并不care,只潇洒留下一句话:爸爸,抱歉,我有不得不在年轻时要做的工作,所以你介绍的公司我不去了。
2、从IT宅男到动画导演的进阶之路
最终,大四毕业后,新海诚选择了游戏公司Falcom,并开始长达5年的IT宅男生活:每天从早上6点工作到晚上12点,坐末班电车回家。
“感觉谁也没有看到这么努力的我,我也没有办法将自己的心意传达出去。”显然,日复一日毫无新意的普通上班族生活,并不没有满足新海诚那颗骚动不已的心。新海诚按捺不住了,于是,他开始利用休息时间搞创作。在Falcom游戏会社供职期间,除了参与了电脑游戏的程序、美工、动画与宣传影片制作,新海诚也开始自主制作动画,这一时期的作品包括《遥远世界》、《包围的世界》和《她和她的猫》等,可以算是新海诚的起步摸索阶段。
而真正令其受到瞩目的作品应该是2002年的《星之声》。
为了更好地完成《星之声》,新海诚辞了工,成为一名自由职业者,以便可以全心创作。在制作《星之声》这部影片时,新海诚独自在家关门工作了八个月,基本同外界隔绝,他一人承担了导演、剧本、演出、作画、美术、编辑等职务,只有音乐请人代劳。最终,这部影片拿下了新世纪东京国际动画片博览会优秀作品奖等众多奖项,震惊业界。后来《云之彼端,约定的地方》和《秒速5厘米》更是让新海诚成功地打开了国际市场,引起瞩目。
当时的背景CG已经显示出新海诚的美学追求。此后,他加入动画公司ComixWaveFilms,通过《言叶之庭》等作品确立了自己的风格。
要说我们最熟悉的影片,莫过于2007年的《秒速5厘米》,一幕幕的经典画面让多少人哭成狗,自此就成了新海诚的脑残粉。看过他作品的人都知道,影片塑造的人物情节都相当唯美,很多人甚至直接把他的漫画拿来当桌面壁纸,新海诚也就得了个“壁纸狂魔”的称号。

图说:新海诚历年作品
但不得不说的,新海诚的早年作品过于注重诗意,一定程度上忽视了剧情的缜密和完整。这也是他的电影容易遭到一些影迷诟病的地方——华而不实,甚至有点矫情病。说起这点,笔者想插播一句,有人说新海诚是“日本郭敬明”哦~(别打我,不是我说的)。
不过,这次的《你的名字。》有了一个相对扎实的剧本,在流行的换身+穿越故事框架下,各种奇幻设定也有了说服力,粉丝们大呼“诚哥终于会讲故事了~”
如果此前新海诚主要火在小清新圈,那《你的名字。》则彻底让新海诚火到了全世界,甚至有人直言,凭此片新海诚将正式踏入当今日本动画界大师级导演的行列。
3、下一个宫崎骏?
《你的名字》之前,新海诚的作品大多以开放性或悲剧结局收尾,主人公之间或失去,或错过,最终都没能够在一起,但《你的名字。》却意外地有了一个相对比较团圆的结局。对此,新海诚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坦言,自己先前的作品确实刻画了很多初恋失败的故事,这是因为他觉得人生中初恋也好、梦想也好,失败肯定比成功更多,得到的人总是少数,“所以像《速秒5厘米》要表达的其实是就算我得不到梦想,得不到初恋,但我们还是要坚强地活下去。”
而改变他创作思路的,是2011年的日本大地震。
“大地震之后,大家的心态开始转变,危机感加深。在这样的情况之下,我在想日本人到底需要什么样的作品。所以选择这个剧本,也是想在观众需要、社会环境和自己的想法三者之间寻求一个平衡点。”新海诚解释说,他将结局设定得比较光明,希望能给观众一些勉励和希望。“《你的名字》要表达的,是那种哪怕得不到手,我也要无限地追下去,直到得手为止的冲劲。”
那么这部影片是否戳中了日本人的软肋?200亿日元的票房或许是最好的说明了吧。
在日本,新海诚是第二个票房超过百亿的动画导演,第一个是宫崎骏。由此便出现了这样一种声音:新海诚会不会成为下一个宫崎骏?
对于外界冠以的“宫崎骏接班人”封号,新海诚是拒绝的,“我的动画不会像宫崎骏的一样,每天去冒险、拯救地球。过好日常生活才是最重要的。虽然真实生活中,戏剧性的事情一件都没有,可是对于普通人来说,在列车里和喜欢的人说一句话,也会产生感情的起伏,我想做的,就是表达出这种起伏。”
这话倒也实诚,和大宗师宫崎骏相比,新海诚的“格局”似乎说不上大。他最喜欢的主题是——初恋,作品里着重表现的都是少男少女的情感。而“虐恋”也常常令观众哭得死去活来,此前最为国内观众熟知的《秒速5厘米》,堪称失恋男女的眼泪榨汁机,而网友在推荐其新作《你的名字》时,写下的荐语是“女生哭化妆,男生狂飙泪~”
能不能接班宫崎骏,老爷子还没有钦点,但是从票房上看,目前倒是接上了班。
扒完了《你的名字。》这部电影的大功臣,我们再来扒扒这部电影背后的利益链!
这部电影最大赢家是谁?
1、光线押宝
《你的名字。》是光线传媒成立彩条屋后第一部引入的动画电影。
根据此前媒体的报道,光线传媒引入《你的名字。》的版权费用大概为1900万元。而光线旗下的猫眼为《你的名字。》在预售之初就进行了大规模票补,每张在8.1~10.1元不等,吸引了大量25岁以下对价格较为敏感的年轻人群,成功助推预售首日票房超过3000万元。
从预排片来看,《你的名字。》首日场次已超过6万场,甚至高于光线今年力推的《大鱼海棠》首日4.36万场的排片。此外,译制、送审、宣发的总费用预计超过1100万。
除了票补和排片的大力度投入,上映前刷爆朋友圈的新海诚同款滤镜,也算是光线传媒旗下猫眼宣发较为成功的案例之一。
利用统一风格场景的带入,引入受众关注影片的同时,以唯美风为传播点迅速带动用户参与互动,这也是继Prisma之后,又一款备受推崇的“人工智能”滤镜。
而第三方B站和万达开展的多达11万张的大规模送票活动,虽然是B站自掏腰包刺激会员业务,但这一合作无疑大幅拉升了该片的关注度。
作为后起的动漫巨头,成立于1998年的光线传媒,内部最初并不是十分看好这部影片,而新海诚的电影风格,也一直被视为过于小众,缺乏话题度,不具备国民性。但在《你的名字。》预告片阶段,光线果断介入,在电影仍未上映时就进入了洽谈,才得以在较短时间引进国内。
当然,排除影片本身的支撑,如新海诚的长期口碑积累、二次元粉丝群的庞大、在日销售的爆发式票房铺垫,更重要的原因是,当时对光线来说更优先考虑的目标,包括《海贼王》在内的知名IP,基本已经被国内其他公司买下。
在竞争激烈的影视行业,片源标的的选择,背后往往都是上亿资金量的较量。
《你的名字。》当前的成绩是,首映日票房在进口动画里仅次于《功夫熊猫3》(内地票房10亿元),已超过《大鱼海棠》的首日票房(票房5.65亿元)。
假设《你的名字。》最终内地票房介于两者之间,即8亿左右。按照国产片分账比例来计算,制片方和发行方合计可得43%,放映方得57%(影院50%、院线7%)。但因进口片须有特定发行方全权代理(中影或华影),所以实际上“批片”版权方最终仅可获得票房收入15%-25%之间,因此,如果此次成功押宝,加上之前盛传的新媒体版权费5000万,扣掉版权费用1900万,税费、审查费、发行成本(代理费、拷贝费、译制费、发行费等)、宣传成本等,那预计将给光线传媒带来1.6-2.2亿元的纯利。
而之前一直备受关注的海贼王电影《航海王之黄金城》,从双11上映至今,票房仅刚过1亿元。

数据来源:豆瓣电影
2、断臂求生的光线还有什么?
2015年,光线传媒宣布停止原有的电视节目制作板块业务,全面布局影视及动漫领域,也被视为一个时代的结束。
曾经的光线传媒,凭借《中国娱乐报道》(现更名为《娱乐现场》)起家,成为民营节目制作市场的先行者。而当“电视养电影”的状态过去后,面对无法突围的电视业务,光线选择了一刀切,全面解散电视团队。
就在同一年,王长田宣布成立彩条屋影业,两年来投资了包括彼岸天、蓝弧文化、玄机科技、通耀科技等在内的 13 家公司,横跨三维动画、二维动画、漫画、游戏、国外版权等,这其中也包括了《大圣归来》导演田晓鹏的十月文化,和最终力导引入《你的名字。》的日本通耀。
光线转型似乎丝毫没有犹豫,力度稳、准、狠。
2015年三季报显示,光线通过其孙公司香港影业认购了日本通耀配发的普通股份,持股比例为19%,并委托通耀代理其在日本所有的业务。通耀在日本拥有东映的机器人少女、万代的数码宝贝、双叶社蜡笔小新、三丽鸥的HelloKitty等诸多著名IP。
有消息称,预计于2017年夏天在日本公映的《西游记之大圣归来》就将由通耀负责日本发行,并由吉卜力工作室的宫崎骏之子宫崎吾朗担任日语版监审。这一合作将极有可能促进《大圣归来》的日本票房爆发。
除了《你的名字。》,通耀还帮光线拿下了手冢治虫《怪医黑杰克》的电影和网剧的中国改编权。2015年11月,光线向一家名为 Access
Bright 的公司增资,成为后者的股东。AccessBright 成立于2011
年,业务主要针对中国智能手机市场发布游戏,此次和光线传媒达成协议后,双方将共同制作电影和电视剧:与手塚制作公司(TezukaProductions)一同制作手塚治虫的漫画《怪医黑杰克(Black
Jack)》的中国版电视剧和电影;使用《蜡笔小新》和《Hello
Kitty》等日本人物角色发布游戏,同时与光线开展影视作品制作、发行和艺人经纪业务。
日本作为当下最大的动漫产业国,在中国拥有相当庞大的稳固粉丝群体。通过投资日本动漫公司实现和日本市场无缝对接,无疑将为未来引入日本动漫,埋下了重要的一笔。
3、立足动漫的光线,最大的爆点在哪里?
“我希望彩条屋在接下来3年能冲击国产动画半壁江山。”光线传媒总裁王长田说。
彩条屋的成立,将光线推到了国内动漫巨头的位置,但如何站稳这一位置,还要看接下来的布局,是否能真正把握住用户的痛点。
除了票房外,动画电影最大的金矿在衍生品市场。目前美国电影产业的收入构成中,票房只占整体约30%,剩下的70%源自衍生品市场。而中国的情况则正好相反,80%的收入来自票房,衍生品不足20%。在衍生品市场相对可圈可点的是作为国内动漫界五巨头之一的奥飞动漫,其产业延伸之路值得光线借鉴。
2010年收购嘉佳卡通频道后,奥飞动漫成为国内唯一一家实现动漫全产业链运营的企业。奥飞动漫的玩具营收从2012的7.3亿元增长至2014年的12.5亿元,毛利率从37%提升至45%。作为对比,非动漫玩具营收从2.8亿元增长至3.2亿元,毛利率维持在33%。
加之在当下IP为王的时代,奥飞动漫坐拥“喜羊羊与灰太狼”、“铠甲勇士”、“巴啦啦小魔仙”、“开心超人”、“倒霉熊”、“十万个冷笑话”、“嫁人就嫁灰太狼”、“太极鼠”、“功夫料理娘”等超强IP,后续较长一段时间都可持续发力。
而另一背靠庞大用户量迅速崛起的强劲对手腾讯,也日渐成为国内动漫产业中的一方巨头。
去年11月,国内曾传出腾讯向B站投资2亿元的消息,但至今未得到双方回应。而在今年3月,腾讯动漫又宣布与B站合作,联合出品至少20部动画。除了与国内二次元网站的合作,腾讯动漫也不断与日本动漫厂商合作,配合腾讯影业和腾讯游戏,腾讯的动漫产业生态已渐渐成型。
而随着手游的高速发展,基于动画或者影视作品改编从而获得低成本的进入渠道,正成为诸多动漫影视公司寻求的捷径。根据腾讯的一份IP改编手游报告,有IP的手游下载转换率是没有IP的2.4倍,有IP的手游整体收入是无IP收入的2倍。
面对强劲的竞争对手布阵,光线的定位,似乎也较为清晰:看好相对更有支付能力的以成人为受众群体的动漫市场,立场于打造中国的皮克斯。
上游,光线收购IP,签约知名作家和漫画家;中游,成立彩条屋影业,投资13家动漫公司,垂直发展动画;下游,成立网络院线“先看”,全面布局整个电影生态圈。据悉,先看网络院线的估值已超50亿元。而在最为赚钱的游戏领域,光线以动画片和游戏的合流,也放大了手上IP的价值。
这其中,包括基于游戏《我叫mt》、《梦幻西游》、《龙之谷》推出的动画电影;将与通耀科技合作打造《AKB0048》、《蜡笔小新》 《Hello Kitty》、《命运石之门》、《大叔鸡蛋》、《机器人少女Z》、《约会大作战》、《数码宝贝》8款游戏。
仅今年前三季度,中国移动游戏市场实际销售收入就超过589亿元,守着游戏金矿,游戏公司能为动漫IP开出天价支票。市场人士曾爆料称,顶尖IP、头部IP改编动漫的授权费可高达数千万元。一款月流水3000万元的游戏,如果热度持续9个月,总收入就是2.7亿元。根据当下行情,动漫IP版权方通常可以获得5%到10%的版权费,动漫公司就有上千万元甚至数千万元的收入。
IP的循环再生,光线玩得不错。但面对激烈竞争的市场,光线目前为止最大的短板在于没有一款衍生品爆款。如何充分挖掘《你的名字。》背后衍生品市场的价值,乃至如何快速拉高竞争格局,重点提升高利润率板块,或许是光线当下最紧要的目标。
國庫現金存款被瘋搶 強監管不會舍棄流動性
近日財政部國庫現金存款招標利率狂飆30個基點,創兩年來新高,再次透露出商業銀行“差錢”的窘況。金融去杠桿的大背景下,金融機構資金利率在不斷擡升,銀行負債和資產收益率全面倒掛。
央行在一季度的貨幣政策執行報告中,首次提及了貨幣政策和金融監管之間的協調,強調高度重視防控金融風險,加強金融監管協調,有機銜接監管政策出臺的時機和節奏,穩定市場預期,把握好去杠桿和維護流動性基本穩定的平衡,有序化解處置突出風險點,切實維護國家金融安全。
海通證券首席經濟學家姜超在最新的研究報告中表示,金融安全是央行政策底線。由於監管密集出臺,導致前期市場波動加大。隨後一行三會統一協調監管的加強,央行需要保持流動性平穩適度。
金融機構“錢緊”
上周五(5月19日)財政部、中國人民銀行以利率招標方式進行了2017年中央國庫現金管理商業銀行定期存款(二期)招投標,中標利率是4.5%,較上次利率上浮30個基點,利率水平創2015年以來的新高。而最近的一次國庫現金定存招標在今年3月16日,當日央行和財政部600億元3個月國庫現金定存中標利率4.2%,較此前一次利率上浮125個基點。
國庫現金招標就是國家的財政收入通過招標的方式存到商業銀行,以利率招標即誰的利率投標高就給誰,所以國庫現金招標的利率是一個市場利率,而並非政策利率,一定程度上能夠反映商業銀行的資金面情況。
中信證券首席固定收益分析師明明告訴第一財經記者,這背後說明銀行負債端缺錢,缺存款。
來自央行的金融數據顯示,今年以來人民幣存款的增量在逐月減少,和去年同期相比也不可同日而語。2017年4月人民幣存款增加2631億元,同比少增5692億元。4月末人民幣存款余額155.91萬億元,同比增長9.8%,增速分別比上月末和上年同期低0.5個和3.1個百分點。2017年一季度人民幣存款增加5.06萬億元,同比少增3506億元。3月末人民幣存款余額155.65萬億元,同比增長10.3%,增速分別比上月末和上年同期低1.1個和2.7個百分點。
“從去年年底開始,資金成本就開始上行,根據我們銀行的測算,去年三季度負債端成本在3%左右,到今年一季度已經到4.5%以上,上行的幅度超過100個基點。”某股份制商業銀行同業部門人士告訴第一財經記者。
5月22日,一年期shibor報價4.3024%,已經高於上海銀行間市場的一年期貸款基礎利率(LPR),直逼央行一年期貸款利率4.35%。“1年期的shibor是一個相對滯後的變量,實際上,銀行負債和資產收益率全面倒掛的情況早就已經發生。”明明對記者表示。5月22日,銀行間質押式回購利率六個月期限為5.02%,三個月為4.85%。
明明稱,這主要是因為金融去杠桿和監管的影響,把負債端的價格推高,倒逼商業銀行減少資產端,實現去杠桿的效果。
前述股份制銀行同業人士也告訴本報記者,隨著去杠桿的政策基調的確立,去年年底開始,央行的流動性開始大幅收縮,尤其是中小銀行的感覺越來越緊。他所在的銀行作為一級做市商,按照過去的慣例,可以在流動性緊張時向央行申請進行流動性“支持”,但從去年年底開始,“不像此前那般有求必應了”。此外,最近兩個月以來,監管針對同業連續發文,打擊資金套利,隨著同業市場的泡沫被擠壓,同業資產回落比較厲害,金融機構的平均利率都在上行。
強監管不會舍棄流動性
國庫現金招標利率和政策利率之間存在怎樣的關系?國庫現金存款招標利率飆升是否意味著“變相加息”?在金融去杠桿的大背景下,未來央行是否會進一步提高政策利率?
明明告訴記者,政策利率和市場利率相互影響,但是以此推測未來央行要不要加息,並不準確,是本末倒置,央行的貨幣政策目標是經濟增長和幣值穩定。
央行在2017年第一季度貨幣政策執行報告中強調,下一階段的貨幣政策“高度重視防控金融風險,加強金融監管協調,有機銜接監管政策出臺的時機和節奏,穩定市場預期,把握好去杠桿和維護流動性基本穩定的平衡,有序化解處置突出風險點,切實維護國家金融安全。”
明明表示,今年一季度由於貨幣政策收緊和監管趨嚴,對市場產生了一定的影響,報告做出以上的強調表明央行不願意看到暴力去杠桿。在去杠桿的背景下,貨幣政策與監管政策要保持平衡,貨幣政策不能太緊,監管政策要註意節奏。
此外,報告提出,宏觀審慎評估(MPA)已成為“貨幣政策+宏觀審慎政策”雙支柱金融調控政策框架的重要組成部分。
“在本輪去杠桿背景下,監管層希望通過央行貨幣政策緩收緊與監管政策強監管共同配合引導杠桿最終實現溫和有序去化。在此背景下,央行貨幣政策將繼續保持穩健中性,為去杠桿提供中性適度的貨幣環境。同時,監管政策的重點應該放到完善長期機制和註重逆周期調節上,約束金融機構的行為。”明明告訴第一財經。
5月12日,在貨幣市場利率已經連日趨穩、流動性得到緩和的情況下,央行繼續開展中期借貸便利(MLF)操作4590億元,無逆回購操作,其中6個月MLF操作665億元,1年期3925億元,操作利率與前期持平。單日凈投放資金量刷新了2016年1月份4100億元的紀錄。
今年開年以來,央行也多次在市場流動性的“危難之時”施以援手。1月20日,央行通過“臨時流動性便利”操作,為在現金頭房中占比高的幾家大型商業銀行提供臨時性流動性支持,操作期限28天,資金成本與同期限公開市場操作利率大致相同,大約釋放流動性6300億元。
今年1月到4月,央行對金融機構開展常備借貸便利(SLF)操作共2409.01億元,4月末常備借貸便利余額為102.72億元。
海通證券首席經濟學家姜超在最新的研究報告中表示,金融安全是央行政策底線。由於監管密集出臺,導致前期市場波動加大。隨後一行三會統一協調監管的加強,央行需要保持流動性平穩適度,這在一季度貨幣政策執行報告中已經表述得較為明確,意味著目前市場流動性可能較長時間內處於區間震蕩格局,金融安全是央行政策底線。
方正證券首席宏觀分析師任澤平表示,未來央行在呵護市場流動性方面,工具主要是公開市場操作,以7天的逆回購及1年的MLF為主,同時由於8月將有600億元特別國債到期,央行可能會在市場上購買國債或地方債來對沖這一影響。
此內容為第一財經原創。未經第一財經授權,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轉載、摘編、複制或建立鏡像。第一財經將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如需獲得授權請聯系第一財經版權部:021-22002972或021-22002335;dujuan @yicai.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