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旧鞋玩出新时尚 修鞋匠月赚近万

1 : GS(14)@2010-11-16 23:43:24

http://www.cb.com.cn/1634427/20101116/166851.html
    老人想出妙招,将尖头改成了圆头,旧皮鞋“起死回生”,颇受爱美女士追捧。眼下进入年底,刘清云的修鞋铺每月入账8000元。
               
         
  不少人觉得修鞋入行门槛低,不过是小打小闹,赚不了大钱。可渝中区解放碑却有一位85岁的修鞋匠刘清云,没事就喜欢琢磨那些患有“疑难杂症”的旧鞋子。几年前流行的尖头鞋,如今不时兴了,放在家里不能穿,扔了又不舍得,这种鞋子如何处理?老人想出妙招,将尖头改成了圆头,旧皮鞋“起死回生”,颇受爱美女士追捧。眼下进入年底,刘清云的修鞋铺每月入账8000元。
  老鞋匠爱琢磨时尚
  刘清云的修鞋铺位于解放碑402车站旁。他12岁从长寿到主城鞋铺当学徒工,跟鞋子打交道已经73年了,如今孙子都已成家立业,按理说该在家安享晚年,“可跟鞋子打了一辈子交道,就是舍不得那些老主顾。”
  老人的鞋铺每天要接二三十双鞋子,活计做都做不完。“生意好,关键是跟着市场潮流走。”刘清云说,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鞋的档次也大不一样了,如果修鞋只停留在缝缝补补上,发展空间就很小了。眼下,每到换季他都爱逛一逛百货商场,琢磨各种各样新款式鞋子的修补问题。而眼下成为店里主要收入来源的鞋头“尖改圆”生意,就是他赶追市场潮流最先琢磨出来的。
  让旧鞋“起死回生”
  刘清云称,几年前市场上流行尖头鞋,但因为伤脚还不实用,没多久就过时了。此前,不少顾客拿着尖头鞋上门请他支招。
  鞋面、鞋底都是好的,唯独鞋头不舒服,那就换鞋头吧。可是该换个什么样的鞋头呢?85岁的刘清云专门跑到了附近的百货商场仔细研究了一番,发现时下圆头鞋最受欢迎。于是,老人就开始“尖改圆”。经他之手,整个改换过程工艺费不过花30元钱,一双过时的尖头鞋就变成了时髦的圆头鞋。
  这项服务一经推出,立刻受到追捧。尤其是去年下半年,改鞋的业务量大增,店里每天都能接到至少二十双改鞋头活计。“金融危机让大家变得节约了,改鞋头生意更是沾了光。”刘清云说,去年底,改鞋头的不少都是小白领。
  网罗四代铁杆顾客
  刘清云的修鞋铺一年中除了过年停业4天,几乎天天开门,而他修鞋的收费也几乎没有变化。一段时间来,由于改鞋生意太好,周围同行开始跟风,叫价甚至达到了60~70元一双,但刘清云还是三年前的收费,换鞋跟10元,加掌20元,尖改圆30元……
  尽管收费不多,不过10平方米的小店如今却能月入8000元。说到其中的秘诀,老人指着墙上的字幅“讲诚信、保质量”说,客人们信的就是他的手艺、他的诚信。老人说,他的鞋铺从解放初到如今,已经有四代铁杆顾客,其中一个跟他同龄的顾客住在江北鱼嘴,腿脚不能走路了,还让他的孩子来做他的生意。不少顾客更是拎着上千元一双的皮鞋,几经周折来找他。“客人们惦念的,就是我们修鞋的那份诚信。”
  成本收益分析
  房租:10个平方米400元/月
  水电费:100元/月左右
  收益:旺季8000元/月淡季3000元/月
  时代在变化,生活节奏在加快,时尚的潮流也在不断更新,哪怕就是修理一双鞋子,如果不能与时俱进的话,恐怕也要被市场淘汰,这就是85岁的修鞋匠刘清云给我们的启示。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71620

【男潮籽】舊鞋重生 抹走老皮氣

1 : GS(14)@2016-01-22 16:38:28

【男潮籽:紳士裝修】正所謂見微知著,判斷一位男士是否有品味,除看言談舉止、筆挺西裝和腕錶外,皮鞋亦是男士着裝品味之指標。買得多自然儲落一大堆「貨仔」,若保養技術欠奉,一雙雙靚貨快速變舊,縱使身懷絕世穿搭之術也徒然,要散發紳士品味,必須學懂鞋履護理之法。


皮鞋保養,簡單說即是清潔、拭抹、補油。六隻中文字,以為手板眼見功夫,但原來要掌握這門學問,有人會索性飛到西班牙學藝。外表西裝骨骨的潘穎安(Anson),一直對皮鞋情有獨鍾,鍾意睇鍾意買,舊嘅未去,新貨便入手,結果囤積了一雙又一雙曾經相愛,卻又未捨得丟棄的「舊情人」。他靈機一觸,看中香港人念舊的情懷,便有了開設翻新皮具鞋履專店的念頭。考究幾回後發覺1940年由J. Tarrago Besc在西班牙創立Tarrago品牌系屬名門,專門生產皮鞋護理用品,便決意到當地學藝,由分析各種皮革學起至專門保養技術,一學便學了三個月。滿師後在港成立「TRG we care旭新社」,專門為皮具用品修復護理,除了皮鞋外,各種皮革用品如手袋或服裝,都提供深層清洗、翻新、修復、轉色等服務,為一些存放已久,棄之可惜的皮革用品提供重生的一日。



擦鞋如做人 心細如塵有前途

一般來說,皮革纖維易受損,若然放在又濕又曬的露台,皮鞋便會出現龜裂變色和容易發霉,如果不加以護理,不出半年便又殘又舊。皮革如同人的皮膚一樣有油脂,當缺乏油脂的時候,皮革表面就會乾裂。而日常的保養,主要分清潔除塵、補色、上油三部曲,如果皮鞋的使用率很高,Anson建議每兩周作一次保養,延長皮鞋的壽命。若閣下是繁忙之輩,可將皮鞋交予Anson,店員會先將皮鞋分類,然後以自家製的清潔劑和除霉劑清洗,再放進跟日本公司共同研發的烘乾機內,透過紫外線殺菌,待乾後才開始擦鞋工序。倘若皮鞋需要補色,維修補皮等服務則另有老師傅服侍。根據Anson所說,除了擦鞋步驟要得宜,有幾點必須注意:首先,擦鞋前先要準備好棉布、除塵刷,上蠟刷、拋光刷、皮革保養霜、鞋油、鞋蠟、防水噴霧及防菌噴霧等。另切記別偷懶不鬆鞋帶,一來令鞋舌污垢難以清除,二來鞋帶容易沾到鞋霜,看起來更髒。亦要留意上蠟刷是否以豬毛所製,由於豬毛軟硬適中,回彈力強且不易變形,適合一般牛皮皮鞋;但若然是漆皮或易刮花的皮革,便要利用柔軟有彈性的馬鬃毛所製的毛刷。而替鞋上油時應不停打圈擦亮,速度要快,力量陰柔,透過熱力將鞋油、鞋霜加快滲透皮層,效果更出眾,自然更能歷久常新。一切工序看似簡單,但擦鞋如做人,要心細如塵,剛柔並重,才能擦出光亮前途。



潘穎安

客人交低皮鞋後,店員會先作初步清潔,去除明顯的污迹。

清洗後,皮鞋會放進一部由Anson與日本公司共同研發的烘乾機內至少三小時,以紫外線殺菌和消毒劑作深層清潔。



TRG we care旭新社灣仔莊士敦道181號大有商場2樓203舖


除了鞋履翻新護理服務外,旭新社亦出售專業家用皮鞋護理產品。

家中擦鞋步驟


皮鞋最好兩星期作一次保養,不想假手於人,自己落手落腳擦也不算困難,只要有適當的工具,舊鞋變新鞋話咁易。





1.鬆開鞋帶後,先用除塵刷仔細刷去鞋面灰塵,其中一隻手應深入鞋櫳,頂起鞋面的摺痕,令刷毛能將縫隙灰塵徹底除淨。





2.將適量的皮革保養霜點在皮鞋面,利用棉布或毛刷打圈按擦作進一步的清潔。





3.選擇與皮鞋顏色相同的鞋蠟(透明鞋蠟為百搭),同樣利用棉布或上蠟刷快速打圈,令鞋油滲透皮層和均勻推開,為皮鞋表面補色。



4.噴上防水噴霧,以防皮鞋遇水,因濕氣褪色變形。





5.待三分鐘,然後輕輕弄濕棉布或拋光刷,沾上鞋油,並特別在鞋頭、鞋跟等易磨損的位置加力按擦。



6.追求完美的用家可以在鞋邊位置補上專用補色產品,為褪色位置補色。7.最後噴上防菌噴霧。





8.完成前後的對比。



皮鞋護理小常識



塞報紙吸濕

皮鞋最怕遇水,因濕氣會令皮革褪色變形,處理不當便會發霉。若然不慎遇水,可以放入適量報紙在鞋櫳讓水份迅速吸乾,避免以風筒吹乾,因熱風會破壞皮革組織而變硬。




用鞋楦定形

若然皮鞋經常穿着,會因腳形、腳汗、體溫和雨水令皮鞋走樣,所以平日存放時建議塞入木製鞋楦固定鞋形,以防止皮鞋變形。



避免日日着

避免每日穿着同一對皮鞋,穿着後應將皮鞋放置在沒有陽光和通風的位置上陰乾散濕。



古法變色鞋 時裝精必備

即使護理有道,心愛的皮鞋歷久常新,但時裝潮流千變萬化,難免會有看膩一日。法國品牌Berluti第四代傳人Olga Berluti獨創的Patina古法染色技藝,便為各位男士提供新出路。皮鞋採用意大利頂級Venezia皮革所製,用家可因應喜好重新染色,若買了一雙紫色皮鞋,突然心血來潮想改為藍色,可以請品牌的調色師重新染色。收費方面,如購入的是現成貨,首次染色免費,其後每次收費$500起,視乎皮鞋的狀態;若購買的是訂製款式,可享有終身免費染色服務。過程只需約兩星期,與擁有一雙新鞋無異。所以話,約兩萬(現成)至七萬(訂製)的定價也有其道理。提提大家,雖然染色服務可將黑色改成深藍、深紫色,但想入手的男士們,最好還是買對較淺色的皮鞋,若想將黑色鞋改染粉色系,恐怕不太容易!



Alessandro是Berluti歷史最悠久的鞋款,極具代表性。鞋子以一張皮革無縫製成,非常考功夫,而且皮革表面刻有書法字迹,復古味濃。$19,100

1962年,美國普普藝術家Andy Warhol向Berluti訂製了一雙薄底皮鞋,鞋款遂命名為Andy,現已演變出多款顏色,附送的鞋楦更與鞋櫳同色。$17,900

Berluti的Trompe L'Oeil鞋款看似一對Oxford皮鞋,但其實它是一對Slip-on,以一張皮革無縫製成,並在皮革表面製造鞋帶的假象,玩味十足。$17,900



Berluti中環遮打道10號太子大廈商場M7-8號



男士最愛 新鞋推介



Dior Homme蛇皮鞋充滿質感,設計收身,但最特別還是它的鮮藍用色,皮鞋中十分罕見。$19,500(a)

Tod's黑色亮面皮鞋,膠製鞋底特別輕身,即使長時間走路也不減舒適。鞋面另綴有裝飾性的鞋孔和雕花一般的翼紋,添上一股英倫氣息。售價待定(b)

百年英國皮鞋品牌John Lobb享負盛名,每對皮鞋均經過190個工序做成。這對灰藍色的皮鞋,表面有漸變色的效果,鞋頭的兩塊皮革以豬毛在皮革中間縫合,技術相當仔細。$23,000(c)



(a)Dior Homme尖沙嘴北京道1號一樓B101(b)Tod's Men Boutique中環置地廣場G19-20舖(c)John Lobb中環香港文華東方酒店閣樓M5店



記者:許志勇攝影:潘志恆編輯:黃仲兒美術:孔文彬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su ... t/20160122/19461338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94814

筆值一哂:贈舊鞋好過直接捐款

1 : GS(14)@2017-12-10 23:52:04

我一直很欣賞正生書院的辦學精神,當然還有陳兆焯校長的處事作風,過往亦有幸與該校學生組隊參與毅行者,甚至遠赴極地跑超馬。所以去年知悉學校有一運動鞋募捐活動,自是急不及待在我司同作呼籲,然後短短時間已收集到兩大袋運動鞋(我捐出的且就是當日完賽南極100公里賽的那對),單是一家公司數量已達校長最初所定四五十對的目標。不過捐鞋這件事又豈止我知,尤其透過媒體報道,不少有心人亦同響應發起捐贈活動,正是一發不可收拾,最終在學校及時叫停後點算,總共收到超過四千對鞋!之後校方又得費一番功夫將餘鞋轉贈其他有需要人士。經此,我對實物捐贈的安排難免會「睇定少少」。最近又有一家本地社福機構聯同教會組織呼籲要收集舊鞋遠送非洲,消息宣佈後坊間反應同樣踴躍,相關帖文廣泛轉載,而大批大批的舊鞋亦不斷送往收集點,機構差點應接不暇。最後點算,總共收到8萬6千多對鞋!遠遠超過原先預計的3千對,需要整整4個貨櫃才可將全部鞋子付運。活動反應熱烈,惟社交媒體上同有熱議。譬如說,有人會質疑受贈地區的民眾「係咪咁需要有對鞋?(原文照錄)」,我非當地原居民,也沒實地考察,但我知道是次募捐是由一位在該地區工作了幾十年的神父提出,我想他總該比我或其他網民更清楚民生所需吧。而另一個訪問當中,有位義工亦講述買一對鞋子要花費當地人1/3個月的人工,而他們的收入幾已全用於購買糧食上。那?舊鞋「到位」的成本又是多少?根據機構計算運輸及其他開支,每對舊鞋承惠4.3元,最重要是毋需受惠者負擔!另有意見怎?不直接捐錢?還要「運送物資唔環保」,我想那位仁兄大概是一邊啖着雜扒飯,一邊留言,卻從未記畜牧業方是碳排放元凶。至於直接捐款當然最有效率,而且可以好有「效率地」被濫用挪用。事實上,在管治不透明、集權專制的地區,這只會造就貪腐良機,適得其反。近年內地每有天災,港人慈善捐款大減,中港矛盾外,對於「善款」去向的保留莫不是重要原因。當然我也會明白,有些時候就是我們買得太多,再加上土地問題,送贈舊乜舊物,不過抱着「大掃除」心態。既為一己過度消費開脫,又自我感覺良好的幫到人,更可騰出空間以迎接新貨抵家,如此划算的贖罪行徑,何樂不為?至於閣下若然真的不屑這些小恩小惠的送暖行徑,何不選擇資助一些有長遠發展計劃,協助弱勢社羣增加收入,更生紓困的慈善機構,從基本着手扶貧,總好過惟以「批評」當善舉。王利民



來源: https://hk.finance.appledaily.co ... e/20171207/20236907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45142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