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止目前為止,國務院兩次會議決定的減稅降費措施,合計加起來達到了7000億元,後續還要出臺一些減稅降費的政策措施,如實施個人所得稅改革,要進一步支持小微企業發展,采取稅收優惠政策等。從今年開始還要進一步加大支持力度,預計全年減稅降負將超過1萬億元。
在4月11日博鰲亞洲論壇的“稅改:‘搶跑’經濟的競爭力”分論壇上,中國財政部副部長程麗華介紹了上述情況。
圖片來源:博鰲亞洲論壇年會網站
福耀玻璃董事長曹德旺是該分論壇的演講嘉賓之一。同臺參加“稅改:’搶跑’經濟的競爭力”分論壇的演講嘉賓還有:澳大利亞前副總理兼財長彼得·卡斯特羅(Peter Costello)、曾擔任巴基斯坦財長的巴基斯坦前總理肖卡特·阿奇茲、印度工商聯合會秘書長桑賈亞·巴魯(Sanjaya Baru)和華夏新供給經濟學研究院首席經濟學家、中國財政部財科所原所長賈康。
“我們可以看到,去年在減免增值稅、保險費五險一金規劃方面都做了不少事情。”曹德旺說。他呼籲稱,中國如果要減稅,不要減大企業的稅,要給小微企業減免。
程麗華表示,深化稅制改革面臨的困難和挑戰有增無減。
“從國際看,當今世界正在經歷新一輪大發展、大變革、大調整,不確定不穩定因素依然很多。伴隨著經濟化、市場化、全球化,產品生產模式、企業組織形態以及國際貿易模式都發生了巨大變化,給國際稅收秩序帶來了空前挑戰,各國更加註重國際稅收協調與合作。從國內看,中國經濟發展進入了新時代,以由高速增長階段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加快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解決發展不平衡、不充分問題,這些都對稅制改革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程麗華說。
程麗華介紹,下一步我們(中國財政部)將按照十九大報告,關於加快建立現代財政制度要求,在中央與地方財政關系,預算制度、稅收制度,地方稅體系等方面進行配套改革,並全面實施和加強績效管理,這將是1994年稅制改革以來又一次全面稅制改革,使改革後的財稅制度進一步適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的要求,適應我國社會主要矛盾變化的要求,適應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要求,適應經濟由高速增長轉向高質量發展的要求。
程麗華還介紹了建立既符合中國國情又適應國家治理現代化要求,又更具國際競爭力的現代稅收制度體系,推動實現更高質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續的發展的主要有四個方面的考慮:
一是進一步優化稅制結構,既立足當前又著眼長遠,堅固稅收調控和籌集財政收入功能,逐步優化稅制結構,深入推進增值稅改革,構建更加公平簡潔的稅收制度,推進房地產稅立法和實施,建立綜合與分類相結合的個人所得稅制度。
二是進一步落實稅收法定原則,新開增稅種一律由法律進行規範,將現行由行政法規規範的稅種上升為由法律規範,同時廢止有關稅收條例。
三是積極穩妥推進健全地方稅體系改革,考慮稅種屬性,區分稅基流動性特征,合理確定地方稅種,適當下方稅權,逐步培育地方主體稅種,導致地方財力穩定增長,促進區域協調發展。
四是推動建立國際稅收新秩序,繼續拓展和深化全球稅收治理合作,創導和推動國際數值協調發展,推動建立公平公正,包容有序的國際稅收制度體系,營造全球公平競爭的稅收環境,促進全球經濟公平增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