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大學生秘撈做老闆 為小作家自資出書60日回本

1 : GS(14)@2010-08-30 21:40:03

2010-8-21 iM   

他愛看書,更愛寫書。

正當身邊的大學同學都恃着自己青春無敵,終日沉迷享樂的時候,他已當上老闆,單靠兼職生意,每月賺取逾2萬元。

他就是年僅21歲的墨出版社老闆Chris(王柏勤)。「很多人明明是很有潛質的作家,但往往因為覺得出版書籍麻煩,最終放棄出書念頭」。

他誓要改變港人的想法,為港人實踐出書夢。今年4月,他與同樣熱愛寫作的大學同學Sherman,投資逾4萬元,於上環開設自資出版社,提供一條龍的出書服務,開業兩月,生意已極速回本。

做作家出書無疑是很多人的夢想,但對年紀輕輕的Chris來說,這早已不再是夢,而是個人簡歷上的一項成就。進入大學的初期,高考物理科奪A的Chris 對這科目仍然念念不忘,幾乎能把物理公式一一都背誦出來。他心想,將自己的知識集結成書與師弟妹分享,既可賺取外快,又能幫助更多人,於是毫無疑慮下便開始撰寫物理天書。「當時的我對印刷方面是零知識,竟然用Microsoft Word排版,用小畫家畫圖,現時想起也覺得笨!」那時的Chris只埋首寫書,沒在意到專業及先進的排版及畫圖軟件存在。

覷準小量印刷生意可為

花了大約1個月,書本內容已撰寫完畢。「我最初把書拿到本地的廠房印刷,印約100本,每本成本接近100元。」有貨在手的Chris急不及待把製成品放上拍賣網,每本以200元出售,不消半個月已賣清光,原來大家對物理科的A級成績都虎視眈眈。「之後我一印就印300本,成本便降至每本約20至30 元。」成本大大下降,利潤自然倍升。拍賣戶口只運作半年,他就已賣出近500本天書,純利高達7萬元。最後,更有買家出價購買他整個拍賣網戶口和原稿,這樣轉手生意,他又穩袋3萬元。短短的半年間,Chris已吸金近10萬元,並奠定了其後自家出版生意的基礎。

小子志氣高昂,就是不信香港地之大,只有大型出版社才可幫人自資出書,更可況自己已擁出書的經驗,於是大膽一試,「香港的自資出版社不算多,但每間都要求客戶一次性印刷數百本,就算派街坊也派不完。」,他深信小量印刷在港有利可圖,便決心自己搞生意。一次機緣巧合,Chris與大學同學Sherman談及想創立小型自資出版社的計劃,豈料Sherman竟舉腳贊成,更立即商討生意細節。兩人老友鬼鬼,而且同為愛書之人,份外合拍。

「Sherman爸爸在上環有一間棄置了的辦公室,他一知道我們的生意計劃,毫不猶豫便免費借出給我們做生意。」正是這個誘因,促使兩人幹一番事業。為了把出版生意發揚光大,兩人購置了逾萬元的電腦,配置一系列的專業軟件,更聘請圖像設計高手好友Alex擔任創意總監,順道教導兩人的排版技能,亦以 Freelance形式聘請大學文學院的好友Katie和Mannus擔任「出書專員」,負責教導客人寫作,講解書本印刷及設計的基本程序。

經過多月的密集訓練,Chris和Sherman已化身排版高手,完成商業登記後,出版社便正式開業。生意的投資額逾4萬元,兩人各支付一半,省卻了租務及裝修費用,Chris笑言「好抵」,對生意更信心十足。

北上印刷慳錢碰釘不斷

低投資、富經驗,是否就奠定生意的勝利?非也。雖然出版社一開業,便接到朋友介紹的生意,但難關亦接踵而來。「一開始時,我們打算找內地的廠房印刷,因為印刷費連交通費都是香港的一半,但後來才發現有文化局的問題。」在內地印刷書籍,原來要經過當地文化局的嚴格檢測,內容既要符合標準,圖畫又不能有所渲染。要完成整個程序,相信已是數個月後的事,最後Chris還是選擇交由本港的廠商印刷,至少質素有所保證。

開業初期,定單接過不停,Chris和Sherman齊齊做到金睛火眼。負責排版及印刷工作的Chris試過落錯order,錯誤地填寫了印刷資料,把紅色寫錯為橙色,幾乎連累客人的書本封面遭殃;又試過不慎地在封面的圖畫上留了白邊。幸好印刷廠的技術人員做事細心,致電Chris詢問清楚,才不致闖出大禍,蒙上損失。不過自此以後,他處事便更加謹慎,每項程序都再三檢查,不容錯失。

難關一個接一個,出版社的命脈被僅有的客源限制着,「現時都是以Friend搭Friend的形式宣傳,客人往往來自朋友及大學同學的親屬。」Chris擔心終有一天會用盡友情牌,因此決定於網上刊登廣告,吸引更多年輕的客戶。

家長望子成龍促成商機

戰勝挑戰,Chris經營生意亦開始得心應手。他透露現時每月都維持3至4單生意,主要為中、小學生出版散文集及小說。「作為父母的,往往以子女為榮,看見他們能出書,是最驕傲的事」,原來這些家長都不太在意服務的收費,毫不吝嗇6,000多元為子女印刷30本約100頁的散文集。對於現時學生的寫作能力,Chris坦言十分厲害,有些客人不只中文寫作能力強,連英文寫作也難不到他們。曾有一位小學生的家長,自資為女兒出版兩本中文及英文的散文集,沒料她的語文水平竟達中學水準。不過另一邊廂的Katie則有相反的經歷,「有一次家訪一位中學生家庭,發覺他的作文都很『小學生』(水平)」,但她明暸家長的期望,最終都順應家長的要求,挑選當中最優秀的文章集結成書,亦曾有家長找Chris替女兒出書,好讓她在中學面試時能把書本帶給老師閱讀,增加老師對女兒的印象分。家長深信,有書在手,無論對老師,抑或家長與子女,都是有利而無害。

謝絕通俗推廣閱讀文化

「我們最與別不同的是,我們提供的不只是印刷,而同時是給予意見及指導。」Chris揚言像曬相店為客戶出相集等的出版社在市場上有無數,但會給予客人指導及挑選作品的就只有他們。整本書的編排、內容、結構基本上由作者決定,作品版權亦歸作者所有,這亦是Chris最引以為傲的地方。他們唯一堅持的是,謝絕一切粗俗、不雅或抄襲的作品。

現時每月賺取逾2萬元,對兼職的他們來說,已心滿意足,但他們更渴望的是推廣人人出書的文化,更多香港人可以養成閱讀、寫作的習慣,「台灣和日本等地的閱讀文化很厲害,人們乘車時都會拿着書本,甚至現時流行的電子書。」原來,小子的理想比天高。

----------------------------------

創業Tips

自資出版社3大優勢

1.低成本

Chris與兩位合夥人事事親力親為,並以Freelance形式以時薪聘請所有員工,有生意才須支薪,又不用負擔強積金。而且,寫字樓由父親免費提供,租金全免,減輕不必要的雜費。

2.競爭少

小量印刷的自資出版社在港少之有少,出版社不必特別減價以吸引顧客,相反只要稍為宣傳,客源便相繼而來。

3.作者自主

Chris的出版社從作者的原文選材,編輯、校對全部由作者主導,出版社主要在旁提供指導。完成後作品版權會歸作者所有,作者有權利選擇別的出版社加印。

﹏﹏﹏﹏﹏﹏﹏﹏﹏﹏﹏﹏﹏﹏﹏﹏﹏﹏

如何分身做兼職老闆?

出版社開業不久,即與Chris的大學考試碰個正着。要同時兼顧學業和生意,Chris想出一條好蹺,就是把當時大部分的定單都推前在考試前的兩星期內完成。Chris形容當時的生活「極其辛苦」,早上花費5、6小時溫習,連午餐都無暇進食,便要立即趕回出版社繼續煩瑣的排版工作,及與Alex及 Katie等開會,這又花上了半天。就算完成排版後回家,Chris仍要乖乖「Stand by」,因為印刷廠隨時在深夜時分致電詢問書本資料。

這段時間Chris過著鐵人的生活,但先苦後甜,後來考試期間就只剩下一張未完成的定單,每天只須騰出一至兩小時處理公務,其餘時間都能集中溫習。他表示,客戶們大都體諒他們,亦樂意遷就交貨的日期,但他仍希望精益求精,如期交貨。而現時處於暑假檔期,Chris表示時間較容易分配,可一嘗全職做老闆的滋味。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70559

自資60萬重辦兒歌頒獎禮唐韋琪搵譚玉瑛開騷

1 : GS(14)@2015-05-12 23:18:47

■唐韋琪昨日與曾廣平大談將於8月舉行的兒歌演唱會的構思。


在TVB三大兒童節目《閃電傳真機》、《至NET小人類》和《放學ICU》播放的全盛時期,擔任兒童節目主持人的唐韋琪,將於8月下旬以「我們兒童時的集體回憶」為題,在香港理工大學賽馬會綜藝館舉辦3場「唐韋琪 I See you演唱會2015」兒歌演唱會。



■唐韋琪(左)已邀得譚玉瑛參演。資料圖片

■譚玉瑛與蓋世寶曾多次在兒歌頒獎禮中合演,她們今次將可以再同台。


■曾做過《閃電傳真機》主持的黎芷珊亦是嘉賓之一。資料圖片

曾廣平召兒童組開工

創作班底是以TVB兒童節目前監製曾廣平為首,帶領一班被TVB滅門的兒童組幕後工作人員參與是次製作,還有兒童節目台柱譚玉瑛、黎芷珊、蓋世寶和杜大偉等參與演出。昨日唐韋琪在其位於佐敦的才藝訓練中心接受訪問,她說:「今次自資超過60萬元,希望將過往兒歌頒獎禮重現幕前。」她表示推動兒歌是多年來一個不死的夢想,她說:「我唔一定做大明星,因為我團火仲喺心入面支持兒歌,兒童係一定有,所以我可以喺呢個範疇去做一啲嘢。」唐韋琪夥拍金牌監製曾廣平製作一個以「兒歌金曲頒獎典禮」為藍本的演唱會,帶大家重溫由《430穿梭機》到《ICU》不同年代的經典兒歌。曾廣平說:「我哋一路感情好,舊年同唐韋琪傾過呢個idea,覺得TVB每年有個兒歌金曲頒獎禮好受歡迎,自從兒童組解散後,幕後幕前有換人,冇晒以前嘅影子,感覺係冇咗嘅兒童節目,都想令觀眾懷念吓,所以唐韋琪搵我,二話不說就答應。」曾廣平透露譚玉瑛到時會與大家玩遊戲和傾心事,黎芷珊和蓋世寶都會載歌載舞,唐韋琪則安排了兩首日文歌《聖鬥士星矢》和《男兒當入樽》。至於唐韋琪的首本名曲《長腿叔叔》,她表示因為唱得太多,可能會改唱其他歌,其中一首必唱的是最近大熱的《小太陽》。採訪:卓寶花 攝影:葉君海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entertainment/art/20150512/19143871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90273

自資拍葉問紀錄片美國功夫迷:太喜歡詠春

1 : GS(14)@2016-07-15 05:16:30

電影中,詠春派宗師葉問豪氣十足地說:「我要打10個!」讓人印象深刻,現實生活中是否真的發生過?一名在紐約習武、從小迷戀功夫的美國人里克特(Alex Richter),為了深入了解偶像葉問傳奇的一生,也不希望後人只能從商業電影中認識這名武術大家,特別由紐約跑到香港,拍攝紀錄片《一個真實的葉問》,希望為「一代宗師」留下歷史印記。駐紐約記者:鄭柏齡《一個真實的葉問》日前在紐約影像博物館(Museum of Moving Image),首次播出長約兩分鐘的試片,獲全場觀眾掌聲。里克特接受《蘋果》專訪時指,中國功夫巨星在電影、小說影響下,背景已經失真,「我太喜歡詠春,不願看到有關葉問的歷史逐漸流走」。美國社會流傳這樣一個笑話,詠春大師葉問英文名為「Ip Man」,由於「IP」為電腦術語,《葉問系列》電影經常被網民惡搞,例如加入高科技情節。今年2月,里克特與攝製隊飛往香港,展開兩星期首階段的拍攝工作,在師公梁挺協助下,里克特找到五名年過古稀、葉問離世前親自教授過的學生,並取得大量有關葉問的口述歷史資料,其中包括上述提到,英文名由Yip Man錯譯為Ip Man的典故。英屬香港時期,葉姓英文拼音一向被翻譯為「Yip」,葉問亦不例外,武術書、詠春族譜上皆見「Yip Man」名字。惟里克特取得葉問1963年身份證顯示,其名字被寫成「Ip Yat」,他解釋,原因是當年為葉問簽發身份證的英國官員不懂中文,葉問亦不諳英文而造成文化誤會。又例如甄子丹在葉問電影中,以一敵十對抗日本軍人、在茶樓餐桌與洪震南對戰等,里克特說,兩段事都從未發生過,「打日本人是在中國最賣座的劇情」,電影只是把葉問角色神化,加強戲劇效果。他擔心長此下去,葉問會成為另一名虛構電影人物,如鐵甲奇俠(Iron Man)、超人等。事實上,里克特月前在紐約武館與兩名年輕華裔學生談話,提到黃飛鴻及他正在拍攝的葉問紀錄片,「兩名學生竟然跟我說:『原來黃飛鴻是真實存在的?』」Richter坦言,連中國學生對自己社會歷史亦一知半解,更加深他完成葉問紀錄片使命感。葉問紀錄片攝製隊年內將回到香港取材,多拍攝一個月,目前正尋找投資者提供資金。里克特料最快今年底至明年初完成製作,暫時未聯絡院線合作,但有意在網上電影平台如Netflix上播放。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international/art/20160715/19696188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03819

【專題籽】英人自資30萬修村屋 執「垃圾」建文物館

1 : GS(14)@2016-12-27 12:32:53

英國人Paul Mushy愛在香港村屋執垃圾,收收埋埋好多文物,更在荔枝莊開設民族文物館,免費供遊人參觀,但發展商已收回他租的兩間屋,文物館現已關閉。



【專題籽:易零壹綠】酒埕、石磨、農具,眼前一些舊式日用品,都是一名英國人Paul Mushy,在香港不同村屋拾回來,很多人覺得他瘋癲,執執埋埋多達幾百件「垃圾」,他卻笑稱:「這些垃圾可保留文化。」並興致勃勃地向記者展示其中一件:「這是個陷阱,應是捉野生動物用。」雖未必了解它們屬於哪年代,但無損他探究文物用途之好奇心。



荔枝莊位於新界東赤門海峽東南岸,關於這地方的歷史記載甚少,這裏有一條逾二百年歷史的客家村,原居民主要姓許及李,現時住了數人,都是非原居民,包括五十多歲的Mushy。他把這些「垃圾」放在其中一間村屋,成立民族文物館,讓更多人認識客家村傳統文化。香港人如此走寶,外國人這麼識貨,他語帶體諒回答:「可能外國人有不同視野,用不同方法欣賞事物。相反對待自己的文化,當我在英國,我也會覺得這些東西一文不值。」他欣賞客家人工作勤勞,農具造工精細,驚嘆客家人從前用石頭建屋,蘊藏無盡智慧,「他們謀生遠走他鄉,留下這些村屋,我住在這裏,要做一些事表達對他們的尊敬之情。」


租屋修復 花費不菲

Mushy在24年前來港,曾於中文大學水上活動中心工作,當時常常往荔枝莊玩水上活動,喜愛這裏環境優美,決定遷居至此,還多租一間屋作為文物館,共花了五年復修。為了保留原建築特色,遇到不少困難,「房子已倒塌,屋內有很多白蟻,我要搬走舊屋頂,保留瓷磚,我找中大學生協助洗瓷磚,再用新的木頭及舊瓷磚砌屋頂。」建築材料及運費等,都花費不菲,復修兩間屋共花三十萬元,遠超出預算,他後來遇上嚴重交通意外,也阻礙了民族文物館的復修。除了自己的家,Mushy更向政府成功爭取,改善鄉村周邊設施,包括於馬料水碼頭增設郵箱,倡議修建小路及修復山泥傾瀉的斜坡,真是出心出力。


暫存於粉嶺聯和市場

竭力的守護,也敵不過發展商的魔爪,Mushy租的兩間屋,已被業主收回,兩間屋及這幾百件文物何去何從?他表示曾聯絡康文署,而他們沒興趣接收文物。現在Mushy已回英國,照顧年事已高的母親,幸好他的朋友早前召集了40多位義工,替他把文物搬往粉嶺聯和市場暫存,日後讓文物館重生。香港一些客家村,因五十至七十年代,很多原居民移居外國謀生空置多年。有外國人像Mushy復修客家村,安居村內。例如白沙澳下洋,1918年興建的京兆世居是一級歷史建築。英國人Toby租住部份大宅,三十多年來復修工程從沒間斷。諷刺的是,我們的文化要借助外來勢力才能保存,身為香港人,要懂得珍惜他們的心意,亦應努力保存及傳承自己的文化。



另一英國人Toby三十年前搬往白沙澳下洋的京兆世居居住,並進行復修。

他撿回來的文物包羅萬有,包括農具及石磨等。

Mushy租了荔枝莊村兩間村屋,共花了三十萬元復修,費用由他一力承擔。


龍舟教練胡梓康幫忙把文物從荔枝莊搬運至粉嶺。

這個生了銹的工具,估計是從前農民捕獸或野豬時使用。

Mushy家中的灶頭,保存良好,但煮食已改用現代人的煤氣爐。

記者:梁慧琳攝影:劉永發編輯:劉曉丹美術:楊永昌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su ... t/20161227/19877502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20237

任達華自資出影集

1 : GS(14)@2017-01-14 12:25:41

任達華、區瑞強、林敏驄及劉玉翠等昨日在香港粉嶺高爾夫球會出席「仁濟慈善高爾夫球賽」,華哥擔任開球禮嘉賓,他認為藝人應為香港及慈善服務,並透露今年書展會推出攝影集:「希望畀香港多啲正能量,鼓勵吓大家。預計影八十張相,全部係自資嘅,不過未計到幾多錢。」他表示早前到長洲、大澳及旺角取景,問到太太琦琦及女兒會否參與?華哥說:「我想由佢哋揸機影,喺佢哋嘅鏡頭下影,個女都有陪我周圍去玩。」



■區瑞強(左四)年中會開個唱紀念出道四十周年。

另外,區瑞強表示6月舉行演唱會紀念出道四十周年,他說:「我想搞大佢,每晚有四、五個嘉賓。其中一晚係仁濟之夜,每晚都有唔同受惠機構,部份收益會捐畀弱勢機構。」採訪:盧妹攝影:陳慧安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entertainment/art/20170114/19896103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22654

林德信自資出碟唔靠父

1 : GS(14)@2017-04-09 10:49:45

林德信和黎曉陽昨日在尖沙嘴分別舉行音樂會,仍未簽約唱片公司的林德信打算自資出碟,他表示不靠父蔭,亦不用父親林子祥幫手:「唔使爹哋幫手,我handle到。」林德信與姜麗文相熟,提到姜麗文在舊愛鄭俊弘公開新戀情後在社交網透露精神和情感透支,他說:「冇留意,等我傳訊息畀佢,唔好咁緊張。」他亦認識鄭俊弘,但拒評論對方是否花弗。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entertainment/art/20170409/19984332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29843

【小店精神】小店自資10萬出相集 老闆:明知冇人買都要出!

1 : GS(14)@2017-06-11 16:09:38

重新裝潢的Storerooms,環境比以前光亮,有一隅是專屬於展覽之用。



在香港,小店日漸趨多競爭加劇,日子久了都會墮入樽頸位,動彈不能。所以只好謀求另一出路,就是改革,展開一個新的方向。四年前,屹立於旺角的小店Storerooms,從只是店主Eden儲物室,再成為主力售賣復古衣物的小店,期間做舉辦過跳蚤市集和音樂會,直至上月中為改革而重新裝潢,希望接下來是能為不同設計師和藝術家舉行展覽,更推出主題性的商品。今次,Eden更推出了相集,視為改革的其中一個項目。



展覽《Flowers are Everywhere》,展出法國藝術家crayolamode的畫作,合作商品。

是法國藝術家crayolamode畫給Storerooms畫作,並衍生了《Flowers are Everywhere》的主題名稱。



Storerooms自家服飾品牌Roomswear新一季的主題是以花是無處不在,遂名為《Flowers are Everywhere》。Eden說原本只是找Miss Bean擔任攝影師拍產品目錄,後來再細看照片,發覺照片都很美。Miss Bean一直都能擁有自己的相集,而且他們渴望做一些屬於自己又喜歡的項目,便決意出版。
Eden對於Miss Bean十分欣賞,從第一季的Roomswear都交托給她,直至今季,亦只說了花是隨處不在的概念和開心的感覺,就讓她全權負責。他從相片看到了Miss Bean的細膩,更鍾愛她融入了生活細節,而且二人都擁有共同特質,就是看見美麗的事物,總想把它狩獵回來,所以對Miss Bean是毫無保留的信任,讓她獨自到英國拍攝,給予寬闊的自由度。



這是Eden和Miss Bean最喜歡的畫作,沒有特別原因,只是純粹的喜歡。

這是Roomswears第一季的服裝照,由Miss Bean操刀。



Storerooms把來自不同的人結合來,看似是偶遇,但其實是緣份吧。是次相集的拍攝除了Miss Bean,同行的還有自動請纓的拍攝短片的Daniel和服裝造型師Tina,他們純粹希望能一同製作一個有趣的項目。相集的另一靈魂人物法國藝術家crayolamode,他原是Storerooms咖啡室的客人,當時在咖啡室看見一個鐵罐盛載着一株鮮花,便把這情景畫下,再上載到社交平台。Eden留意到此事,並開始跟crayolamode聊天,更邀請他為新一系列畫下20幅畫作,當中輯錄在畫集,現在也在店中舉辦展覽和推出相關的商品。相集籌劃半年,可以不理高昂的成本,一直堅持下來,靠自己做認為對和喜歡的事,確實是不易呢。有時候,我們會很容易受這個大氛圍影響,而變得迎合討好別人,逐漸失去了原有的獨特性,從此便淹沒在大趨勢中。改革可以是一條出路,但堅持才是真正的出口吧。如Eden所說,如果一本籌備多時,當中所投入的人力和心思,其他260元已很便宜了,若然有人說是很「離地」,那這個城市也無藥可救了。記者:陳煥欣攝影:王國輝2017果籽繼續認真知味。識買惜用。行以求知。好事多為。重修舊好。緊貼果籽報道,即like:http://fb.me/AS.AppleDaily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su ... t/20170611/20051961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35356

15億增常額教席 12億補助自資學士生教育界袋住先「有問題未解決」

1 : GS(14)@2017-07-06 23:40:23

■政府擬撥款資助合資格學生報讀自資學位,料3.5萬人受惠。黃耀興攝



【本報訊】特首林鄭月娥昨公佈50億元新增教育開支詳情,首階段利用其中36億元推多項措施,最大筆開支涉15億元,用作增加中、小學常額教席,料幫助2,350名合約教師轉為常額,其次是花近12億元,以類似學券形式補助合資格自資學士課程學生,每人每年獲3萬元資助。教育界議員葉建源形容教育界訴求終獲回應,但幼師薪級表、教師同工不同酬、BCA等問題尚待解決。記者:周婷林鄭月娥昨早首次出席行政長官答問大會,宣佈第一階段推出約36億元教育經常開支,涵蓋中、小學及專上學界,首先,她提出中、小學常額教師教席每班增加0.1個教席,即共增加2,350個常額教席。以一間開30班的學校為例,可獲3個新增常額學位教師教席;中、小學特殊教育需要統籌主任試驗計劃也會恒常化,可增840個教席。


楊潤雄:學費水平受監管

專上界別則有兩類學生受惠,在文憑試考獲「3322」成績、於指定自資院校就讀學士課程,或修畢副學位課程後升讀相關院校自資銜接學士的學生,每人每年可獲3萬元免入息審查資助,新學年料有3.5萬人受惠。教育局局長楊潤雄指出,若把這筆開支用於增加八大學位,受惠人數會減少,而且自資院校具彈性,可調動課程回應市場需求,目前無打算利用今次撥款增加八大學位。對於外界擔心上述資助或致院校濫加學費,楊潤雄昨強調,當局已跟15間院校達成協議,相關課程的學費水平須受監管,如果學費加幅高於該年度的物價增長,院校需要提出理據供教育局審批;上述資助額也會根據生活指數定期提升。高中畢業生人數未來數年將持續下跌,部份收生不足的院校或遭淘汰。對於政府大手筆資助學生會否變相補貼表現欠佳院校,楊潤雄強調,學生是按興趣、需要選擇院校及課程,相信「唔會引致原先冇人讀(的院校),令佢有人讀」。他又強調,所有獲資助的課程已通過學評局評審,達到一定學術水平。


政府避談會否擱置BCA

林鄭月娥競選特首時,曾承諾擱置小三BCA(前稱TSA),楊潤雄昨主動提及,BCA是教育局後續檢討的重點項目之一,但他沒有正面回應來年會否擱置,但他「個人相信BCA提供到數據,幫助學界同學校嘅學與教發展」,社會一直討論的是操練問題;他強調會先檢討今年推行BCA的情況,再跟持份者商討。反對小三BCA的「家長聯盟」代表昨早計劃向林鄭示威,但林鄭出席答問大會前,不願意親自接信,聯盟對此表示遺憾。聯盟促林鄭不要走數,應先擱置BCA,並成立新檢討委員會諮詢各界意見。立法會教育事務委員會將於下周一討論新增上述開支項目。楊潤雄表示,如獲委員會支持、會爭取在今屆立法會會期內,在財委會通過撥款,並在9月新學期落實;局方尚未決定餘下14億元新增開支的具體用途,未來會繼續跟持份者討論。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news/art/20170706/20080603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38115

自資院校受惠 預料收生人數升

1 : GS(14)@2017-07-07 02:28:17

【本報訊】行政會議昨日「拍板」通過新增50億元教育經常開支,教育局局長楊潤雄稱今日將會公佈詳情。新增開支中,料第二筆最大撥款用於補助合資格的自資學位課程學生,每年每人補助額為3萬元。恒生管理學院校長何順文指出,新措施料能吸引個別考慮海外升學的學生「回頭」,估計報讀該校的人數較去年增長15%至20%。


學費將貼近八大


新措施料惠及約10間合資格頒授學士學位的自資院校。恒管校長何順文相信各院校不會因政府提供補助而亂加學費,因「我哋都要面對市場競爭」。現時自資院校加學費毋須審批,何相信政府將有相應機制監察加學費的頻率及水平。何補充指,恒管超過95%學生的文憑試成績達「33222」要求,只有極少「破例」個案,料新措施可惠及大部份學生。他相信新措施會嚴守「33222」要求,對「差少少」才達標的學生,未必可酌情處理。恒管二年級生蘇同學正是例外,他在文憑試中文科考獲2級,但其他學科成績不俗,入學後首年須參加中文加強課程。蘇現年交74,000元學費,如獲補助、學費將貼近八大,可減輕經濟負擔。他期望新措施惠及透過重考、額外課程獲同等學術水平的學生。此外,楊潤雄昨被問及國家主席習近平訪港言論會否影響國民教育,楊指習僅重申港人作為中國人應有的態度,與目前國民教育及《基本法》教育一致,「睇唔到有需要再特別去處理嘅問題」。■記者周婷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news/art/20170705/20079602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38235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