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清潔能源技術的迷思與現實

來源: http://www.gelonghui.com/forum.php?mod=viewthread&tid=3474&extra=page%3D1

本帖最後由 三杯茶 於 2014-10-23 17:42 編輯

清潔能源技術的迷思與現實
作者:Sara Hastings-Simon,Dickon Pinner,Martin Stuchtey
本文來源:McKinsey China

全世界都處於資源革命的風口浪尖。正如我們的同事Stefan Heck和Matt Rogers所指出的(註釋1),信息技術、納米技術、材料科學和生物學的進步將會從根本上提高資源的生產力。得益於更完善、更清潔的能源技術的廣泛應用以及更適宜的商業模式的發展,隨之而來的將是新一輪工業革命,最終將推動強勁的經濟增長,並帶來明顯低於以往的環保成本。但是,我們如何才能將這一令人振奮的大膽預測與清潔能源技術近期所經歷的重重挑戰聯系在一起呢?清潔能源技術是對可以提升建築、運輸、能源、水資源和廢棄物管理行業的環境績效的各種產品和流程的總稱。過去幾年里,很多清潔能源技術的股票指數業績較差;2014年1月,美國一檔新聞節目“60分鐘時事雜誌”(60 Minutes)用一個時段對該主題進行了嚴厲的批判。2013年,加州最大的公共養老基金的前首席投資官則抱怨說,該公司的清潔能源技術投資並未經歷在虧損之後收益陡增的J型回報曲線。他說,投資實際上經歷了“L型回報曲線,也就是一直在虧損”。

那麽,清潔能源技術是否已經日落西山呢?其實不然。相反,它經歷了從高期待(通常是誇大的)到幻滅、整合、再到勝者重振旗鼓的循環,與汽車、鐵路、電梯、石油和互聯網等其他新興技術當年的經歷如出一轍。目前,許多清潔能源技術剛剛脫離幻滅或者整合階段。比如,在交通運輸領域,特斯拉汽車公司(Tesla Motors)成績傲人,而菲斯克汽車(Fisker Automotive)卻在2013年破產;在能源領域,美國太陽能源(SunPower)收益良好,太陽城(SolarCity)在2013年籌資4.5億美元,但也有上百家太陽能公司灰飛煙滅。這樣的競爭和淘汰雖然十分殘酷,但也極具代表性。盡管坎坷不斷,但清潔能源仍然保持了年均10%以上的增長率。

我們也應該關註資產負債表以外的數據。全球風力發電機組的安裝量自2006年(見圖1)以來年均增長25%。全球在清潔能源上的商業投資增加了四倍多,從2005年的近300億美元增至2012年的1600億美元。甚至中東、中亞地區石油和煤炭儲量豐富的國家也不願錯失良機,開始致力於大力發展可再生能源項目。盡管傳統能源投資巨大,但石油開采的實際成本已經翻倍,采礦業也表現平平。顯然,我們急需找到新的方法,以滿足面臨電荒的13億人和依賴木材、牛糞等傳統燃料烹煮食物的27億人的需求。



清潔能源技術並非一時流行、無法贏利的風尚。全世界中產階級群體不斷壯大,資源緊缺形勢日益嚴峻(註釋2),這兩者是最根本的需求來源,目前需求依然存在,而清潔能源技術是解決相關問題的關鍵。清潔能源技術的未來仍然迷霧重重,已有的三大“迷思”削弱了投資者的信心。

迷思1:清潔能源技術的應用和影響微不足道

錯!事實告訴我們並非如此。國際能源署稱,早在2010年,可再生能源已經占到全球總能耗的18%,且增速高於其他能源。由於邊際成本極低,可再生能源的長期前景更加樂觀。事實上,國際能源署預測,到2035年,可再生能源的份額將占新增電廠投資的60%以上。

清潔能源的影響也因行業和地域的不同呈現出顯著的差異。在一些行業,清潔能源技術徹底改變了產業格局,比如LED技術在照明業風生水起;而在另一些行業,清潔能源雖然滲透率稍低,但仍對產業結構和市場動態產生了深刻影響。比如美國的電力行業,傳統商業模式依賴基礎設施投資,而分布式太陽能發電滿足大部分新增需求的潛力將徹底顛覆這一模式。隨著更多人將太陽能電池板安裝在屋頂上並增加了新裝機容量,對電力公司的需求增長將放緩。為響應這一趨勢,一些電力公司也盡量說服監管機構,允許其將對能源效率或者可再生能源的投資納入費率基準中。此外,頁巖氣已占美國天然氣產量的40%(很大程度上替代了火力發電),這直接導致批發電價下跌,吞噬了已放松管制的電力公司的收入和利潤。

認識到清潔能源技術的多樣性也很重要,不能一概而論。我們在分析了16種重要的清潔能源技術後發現(註釋3),盡管過去十年里每一種技術都有所進步,但有些表現卻更為突出。其中先進建築技術、高級農業、食品生命周期優化、電網分析、電網級規模存儲、智能交通、新一代汽車、太陽能光伏、非常規天然氣和水處理技術,將會真正顛覆既有的產業格局。其他一些技術也有巨大的發展潛力且能獲得成功,但是不會對現狀產生顛覆性影響。

迷思2:清潔能源技術的應用效果不盡如人意

確實,部分領域的利潤空間有所收縮:比如,中國的太陽能電池板生產商已經把歐美很多高成本的對手擠出市場。另外,融資渠道有限和補貼減少也延緩了技術應用,一些大企業已經開始縮減在清潔能源技術領域的投資。

但清潔能源技術在眾多領域的表現遠遠超出預期,且技術革新和制造升級也壓低了能源價格。陸上風電場、太陽能光伏和鋰離子電池的成本下降速度超出很多行業觀察家的預期,並仍在持續下降。在技術創新和商業模式變革的推動下,來自陸上風電場設備的發電成本僅為15年前的一半。在照明市場,LED技術由於制造成本和價格的降低而取得市場份額;過去5年里,超高效LED燈成本下降超過85%。電力儲存成本也從2009年的1000美元每千瓦時下降至2012年的500美元每千瓦時,降低約一半。在廢水利用、垃圾分類、厭氧分解領域都出現了類似的轉變趨勢。

美國居民為太陽能光伏發電支付的總安裝成本也在快速下降,從2008年高峰系統容量每瓦接近7美元下降到2013年的不到4美元。我們估計到2020年,這一價格將降至1.6美元(註釋4)。總而言之,清潔能源技術的經濟競爭力日益增強。

迷思3:清潔能源行業依賴於監管支持

過去,成本、融資渠道、市場進入方式(廣義角度)(註釋5),和政策法規四大要素必須齊頭並進,才能帶來清潔能源技術的成功推進。

但隨著市場不斷成熟,這些因素的相對重要性也在發生變化:當清潔能源技術找準競爭優勢,政策法規也就不再具有決定性作用。以LED照明為例:2013年,LED燈管的銷量已經占據多家大型照明設備制造商的大半份額,甚至在白熾燈仍被廣泛應用的市場也是如此,且到2015年,這一數字可能將提高到80%以上。

太陽能的發展態勢為持續推行政策法規的必要性同時提供了正反兩方面的證據。由於預算限制,一些國家已經取消或者削減太陽能補貼,但這一領域仍然保持增長,不過速度有所放緩。舉例來看,德國為鼓勵可再生能源生產下調了上網電價補貼,其能源轉型戰略(即應用可再生能源,拋棄化石燃料並逐步淘汰核電的長期項目)因此增加了不少困難,但可再生能源的使用量仍在增長。從全球範圍來看,太陽能裝機量自2006年以來年均增長率已達到57%。值得註意的是,政策法規的突然調整可能帶來需求的大起大落,但卻不利於在穩健的基礎上發展一個行業。不過更重要的是,雖然監管支持可以推動並且過去一直有助於清潔技術的推廣,但在很多行業,這已不是最關鍵的成功要素。

因為,不僅僅是清潔能源技術本身在不斷革新進步,相關的商業模式、融資方式和管理方法也變得更加成熟。比如,一些清潔技術公司通過發行債券或是第三方融資等做法,在獲得低成本資金來源的方式上做出了重大創新。

商業模式創新也貫穿於清潔能源技術的各個領域。水處理公司提供可以減少過濾技術資本支出的租賃服務方案,從而鼓勵過濾技術更快速的應用。通過更高效地利用汽車所有權,拼車服務減少了歐美地區數百萬噸的碳排放。跨行業廢物利用的舉措使得一個行業的廢棄物可能成為另一個行業的有效原料,比如經過石膏處理的蒸汽以及釀酒後剩下的麥糟等等。迄今為止,幾乎每個參與其中的公司均反映,商業模式創新有助於利潤的增長和碳排放量的減少。整個行業也在使用信息技術來降低能耗。比如C3 Energy等公司將出售電力設備軟件作為一項服務,分析從電網中收集的數據,從而幫助客戶完善電網運營和提高資產利用率,由此增加利潤。簡言之,綠色商業正在從更完善、更具創意的管理實踐中獲益。

夥伴關系和進展

大公司日益重視清潔能源技術。比如,全球最大的汽車制造巨頭與規模小但快速發展的電動汽車公司,類似戴姆勒與特斯拉,建立夥伴關系。美國國防部與可再生能源制造商合作進行異地能源生產;歐洲石油巨頭道達爾對太陽能電池板供應商SunPower進行了控股投資。此類夥伴關系不僅有助於產品更快上市,也可以為小公司提供低成本的融資渠道。

已經證實了自身經濟價值和實用性的先進建築技術在激增,在一些市場它們已經成為新建築必須采用的標準,智能化的水傳感器情況也是如此。水處理技術的價格和能源需求在下降,但投資不斷加強。過去十年里,智能電網硬件得到了廣泛應用;隨著公司不斷了解如何利用大數據和分析工具,這一領域將變得更加重要,谷歌近期以32億美元的價格收購Nest Labs公司也印證了這一點。新一代汽車初露端倪,預示著它們將成為當代人的首選座駕。

我們正在見證行業的日趨成熟以及經過驗證的管理實踐的普遍采納。成功的清潔能源技術公司通過專註於卓越運營、營銷、銷售和分銷來提升自身產品的競爭力。適用於所有制造企業的原則(比如通過精益制造降低采購成本和提高生產效率)對於清潔能源技術也日益重要,客戶細分、渠道接入和定價等方面的管理實踐也是如此。隨著企業不斷升級改造,它們還將面臨其他改善機會。

清潔能源技術的未來趨勢可能會加速、放緩甚至出現倒退。但是不可能所有技術都以失敗告終,畢竟很多技術目前已經進入新的階段,管理實踐成為關鍵的成功因素,而監管支持或者補貼不再是決定性因素。那些真正取得成功的清潔能源公司將高度顛覆老牌企業,包括(或特別是)那些受到良好保護的企業。資源利用和商業模式的重大變革即將來臨。

當然,一些清潔能源技術公司將會以失敗收場,也有一些技術會因為不達標而被淘汰。但是這些起起落落都是商業的特性,優勝劣汰是商業進步的必要環節。盡管個別公司會破產,但無論是從實際角度還是作為投資機會,清潔能源技術都不會消亡。我們可以肯定地說:清潔能源技術沒有迷思。

註釋:

1. 有關其觀點的更多內容,請參見“Are you ready for the resource revolution?”,麥肯錫季刊,2014年3月,文章總結了Heck和Roger新書中介紹的部分創新想法。書名 Resource Revolution: How to Capture the Biggest Business Opportunity in a Century,紐約,New Harvest出版社,2014年。

2. 參見Richard Dobbs、Jeremy Oppenheim和Fraser Thompson所著的“Mobilizing for a resource revolution”,麥肯錫季刊,2012年1月;以及“Resource Revolution: Meeting the world’s energy, materials, food, and water needs”,麥肯錫全球研究院,2011年11月。

3. 先進建築技術、高級農業(種子、農藥、抗旱劑)、生物能源、電網分析、新一代汽車、太陽能光伏、非常規天然氣、廢物回收利用、風電、高級生物燃料和生物基化學品、碳捕捉和封存、食品生命周期優化、電網級規模存儲、智能交通、智能化的水傳感器和水處理。

4. 欲了解更多信息,請參見David Frankel、Kenneth Ostrowski和Dickon Pinner所著的“The disruptive potential of solar power”,麥肯錫季刊,2014年4月。

5. 廣義的市場進入方式包括各類將產品和服務交付給客戶的活動(比如營銷、銷售、分銷、定價和渠道管理),以及公司采取的商業模式、與成熟業者建立的夥伴關系和一系列可用的產品等。(來自承樹投資)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16166

SEC指控中國能源技術欺詐 高管盜用4000萬

1 : GS(14)@2012-04-26 22:33:38

http://sec.gov/litigation/complaints/2012/comp-pr2012-74.pdf
原文

http://news.imeigu.com/a/1335209161067.html
新浪財經訊 北京時間4月24日凌晨消息,美國證交會(SEC)週一指控中國能源技術有限公司(SinoTech Energy)(CTESY)虛報資產價值,其高管可能侵吞了數千萬美元公款。

SEC表示,中國能源技術曾承諾將其在2010年11月的IPO中籌集的1.20億美元資金用於購買水平液壓鑽機。但該公司後來僅以不到1700萬美元購買力11台鑽機,卻聲稱購買了價值9400萬美元的16台鑽機。

此外,該公司董事長劉慶增(音譯,Qingzeng Liu)承認從公司賬戶盜用了4000萬美元,而該公司管理層試圖向投資者隱瞞這一情況。

SEC還指控該公司CEO辛國強(音譯)與前CFO張伯勳(音譯)涉嫌欺詐。

中國能源技術2010年11月在納斯達克上市,後因涉嫌財務造假收到納斯達克退市通知,2011年11月退至粉單市場。(漩磯)
2 : GS(14)@2012-04-26 22:34:02

http://sh.wenweipo.com/?viewnews-6515
 中國能源技術公司遭SEC指控

  早報訊 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23日指控中國能源技術有限公司(下稱「中國能源技術」)虛報資產價值和首次公開募股(IPO)資金的使用,使得高管抽走上千萬美元資產。路透社稱,這是查緝在美國上市中國企業賬務問題的行動之一。 SEC指控說,中國能源技術在財務報表和新聞發佈中誇大了主要運營資產,特別是對公司業務非常重要的橫向液壓鑽機,欺騙了投資者。


  根據SEC的指控文件,中國能源技術曾在2010年11月的IPO註冊文件中承諾,將耗資1.2億美元收購橫向液壓鑽機。此後該公司聲稱購買了價值9400萬美元的16台橫向液壓鑽機,而實際卻只購買了價值不到1700萬美元的11台此類鑽機。出售這些橫向液壓鑽機的,是位於路易斯安那州的一家名叫Lake Charles的公司。

  同時,SEC還指控該公司現年50歲的董事會主席劉慶增(音譯)在2011年秘密地從該公司主要銀行賬戶中國農業銀行盜用了至少4000萬美元公款,而公司管理層試圖隱瞞這一情況。

  SEC還指控中國能源技術首席執行官(CEO)辛國強(音譯,Guoqiang Xin)和前首席財務官(CFO)張伯勳(音譯,Boxun Zhang)欺詐。

  中國能源技術是一家集石油勘探、鑽采工藝及石油開發工程等技術服務為一體的石油技術服務公司,曾用名為天津新高地科技發展有限公司。該公司2010年11月在美國納斯達克交易所上市,IPO發行價為8.50美元。上市首日,該股股價下跌19%,此後一直走低。

  去年9月,中國能源技術的審計師安永華明會計師事務所辭職,並撤回審計意見。當年,該公司因涉嫌財務造假被納斯達克交易所摘牌,並於同年11月退至粉單市場(櫃檯市場,OTC)。

  美國當地時間4月23日,該股股價收盤報5美分,下跌1美分。
3 : GS(14)@2012-04-26 22:34:17

http://cablenews.i-cable.com/web ... .php?news_id=382567
最 新 一 間 為 總 部 設 於 天 津 的 油 田 服 務 公 司 「 中 國 能 源 技 術 」 。 入 稟 狀 指 , 這 間 公 司 2010 年 底 上 市 時 , 本 來 聲 稱 集 資 的 1.2 億 美 元 , 大 部 分 都 會 用 於 採 購 液 壓 鑽 探 機 。 但 實 際 上 , 只 撥 近 1900 萬 美 元 , 向 路 易 斯 安 那 州 一 間 供 應 商 訂 購 十 五 部 鑽 探 機 , 而 最 後 只 付 予 1600 萬 美 元 , 故 只 購 得 十 一 部 。 該 公 司 其 後 說 謊 , 指 已 花 費 9000 多 萬 美 元 購 買 十 六 部 鑽 探 機 。

證 監 會 表 示 , 誇 大 這 批 設 備 的 價 值 , 亦 等 於 誇 大 公 司 整 體 資 產 值 , 最 終 影 響 到 財 務 報 表 的 真 確 性 。 當 局 決 定 同 時 民 事 起 訴 公 司 行 政 總 裁 和 財 務 總 監 , 涉 嫌 詐 騙 投 資 者 。

另 外 , 美 國 證 監 會 亦 起 訴 中 國 能 源 技 術 的 董 事 長 劉 慶 增 ( 譯 音 ) , 指 他 承 認 去 年 曾 經 盜 用 公 司 帳 戶 4000 萬 美 元 , 既 無 任 何 記 錄 , 而 且 更 一 直 留 任 董 事 長 。

與 嘉 漢 林 業 相 同 , 中 國 能 源 技 術 亦 是 被 正 沽 空 股 分 的 研 究 機 構 發 現 造 假 數 。 美 國 股 票 研 究 公 司 Alfredlittle 去 年 八 月 中 已 經 提 出 報 告 , 指 中 國 能 源 技 術 的 主 要 客 戶 、 供 應 商 和 入 口 中 介 都 可 能 是 空 殼 公 司 , 聲 稱 掌 握 的 技 術 令 人 質 疑 , 並 指 帳 目 有 造 假 嫌 疑 。

事 件 拖 公 司 累 股 價 由 4 美 元 急 跌 到 1 美 元 以 下 ; 被 納 斯 達 克 交 易 所 停 牌 ; 九 月 核 數 師 安 永 請 辭 ; 本 年 一 月 更 除 牌 , 餘 下 場 外 交 易 。 但 被 起 訴 消 息 釋 出 後 , 股 價 再 跌 51% , 每 股 到 2.7 美 仙 。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78976

自學研究再生能源技術 微型風電機組起家

1 : GS(14)@2016-12-16 08:11:36

【明報專訊】59歲的Lucien Gambarota是意大利出生的法國人,除了擁有化學學士學位,亦對物理、工程、電子等有興趣,透過自學和自己做實驗,學到多方面的知識。他以往從事玩具業,1987年移居香港。

2005年夏天,他接獲一張電費單,發現每月的電費高達7800元,他認為住家沒理由要付這麼高的電費。於是,他由2005年底開始研究可再生能源技術,最初主要研究海浪發電技術;但為加快實現收入,後來改為研究風力發電技術。

他成功研發出風力發電機組(品牌稱為Motorwind),其特點是可以使用多個微型風車(直徑約26厘米),像砌積木般製成一個發電機組,體積可大可小。這些微型風車以尼龍製成,非常輕巧,而且更以齒輪相連,來提高整體的轉動效率。因此,只要風速達每秒2米或以上,即可以有效發電。

該公司的風力發電機組全部在港組裝,而所需的微型風車,則向內地的塑膠廠訂造。雖然該公司只有粉嶺一個面積不大的工場,但其風力發電機組已累積賣到45個國家和地區,客戶包括中小學校、一般住宅、建築地盤等。

擬研發太陽能「篤篤」

成功研發太陽能單車之後,他表示覺得「太陽能三輪車」可能有市場前景,因為三輪電動單車本身不太重,但除了三個車輪之外,還有一個車廂連車頂可以鋪設太陽能光伏板,應該足以充電推動它行走。

現時,泰國、印度等國家,普遍使用稱為「篤篤」(Tuk-tuk)的三輪摩托車作短程載客交通工具,這些國家的陽光資源豐富,大有機會用太陽能三輪車取代現時的「篤篤」。

Gambarota表示,對自己的工程能力很有信心,相信要研發出太陽能三輪車,沒有什麼困難,「即使我自己投資,也能夠做出來;但當然,若有其他投資者出資,會做得更快」。

[企業創富]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9421&issue=20161216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19257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