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沒耐心套牢五年 甭當大馬包租公

 

2014-02-03  TCW
 
 

 

「到馬來西亞投資房地產,租金投資報酬率至少有五%」、「用低於台北市的價格,輕鬆入主日本東京」。「不到台北市五分之一的價格,就可以在柬埔寨首都金邊市中心擁有房地產」,嘉寶利建設公司總經理林献智正向著前來探詢房地產市場的投資團說。

「東協擁有全球最年輕的勞力和豐富的礦產資源支撐經濟成長,」台灣房屋全球財富中心經理王怡凱說。投資客的觸角,正悄悄的從目前最夯的日本、馬來西亞轉移到柬埔寨與緬甸,在緬甸的仰光、曼德勒,柬埔寨的金邊等大都市,可看到台灣建商與投資客的身影。

日本信義房屋光是二○一三年,就仲介了新台幣八十八億 三千萬元台灣資金前進東京,台灣房屋最近兩年則引介至少六十五億元資金到馬來西亞買房。這還不包括其他房地產業者、旅行社或移民業者帶團買房的金額。

海外置產不難,後續的管理學問才大。如同投資海外基金一樣,進場容易、退場難,除了考量資本利得外,匯率風險、貸款成數、管理費用、法令政策改變,是許多房仲業者不會告訴你的「眉角」。

眉角一:匯差風險自行負擔

「我本來在馬來西亞訂了一個仲介推薦,還帶七年包租的房子,訂房之後才發現,後續會產生不少仲介沒告訴我的費用,會影響到租金投報率,所以不玩了。」跟隨這波海外置產浪潮到馬來西亞買房的蔡小姐說。「更扯的是,二○一三年八月份我告訴仲介要退訂,一直拖到十二月才拿到錢,這段期間新台幣貶值,產生的匯率損失超過一成,誰來負責?仲介根本不理會,只會一直跟你說抱歉,那有什麼用啊!」不愉快的經驗,讓蔡小姐現在對於到海外投資房地產打了退堂鼓。

到海外置產,匯率波動直接影響到獲利表現。以馬來西亞為例,必須把新台幣先兌換成美元,然後再轉成馬幣,產生兩次匯差,這還不包括兩次的匯款手續費。錢還沒賺到,就先被扒兩層皮。如果想要在當地借款來鎖定匯差風險,號稱高達五%的租金投報率,會因為當地借款利率高,大大受到影響。

眉角二:薪資影響房貸成數

其次是貸款成數,在馬來西亞訂購了房子,不是拿房子抵押就可以借得到錢,還必須看每個月的工作薪資多寡,做為銀行放款成數依據。不少國內的「田喬仔」空有滿手現金,卻因為沒有固定薪資收入,無法在當地借款。仲介標榜的貸款可達五成、最高七成的說法,不一定能兌現。想要以小搏大、口袋不夠深的投資人,很難跨出國門。

眉角三:管理費一律房東付

把房子出租,要由誰來負擔大樓的管理費?在台灣,這筆費用大多是由房客支付,但是在國外,則剛好相反。在馬來西亞、日本,管理費可是由房東負擔。除此之外,仲介還沒告訴你的是,每年申報所得稅的費用,是一筆例行性支出,在馬來西亞大約是馬幣八百元(約合新台幣七千三百元),會吃掉一部分收益。

在日本購買公寓或是大樓,房東還要負擔修繕積立金(編按:即修繕費,提供房屋每年一小檢修,十年一大檢修所需的費用)及管理費(通常為月租的五%),而且修繕費是逐年增加。尤其遇到大檢修,需要額外貼錢支付,都不是預期中的花費。

眉角四:賣房最多扣稅三成

在海外投資房產,最怕遇到政府的法令規定,日前,馬來西亞政府唯恐房地產被炒作,宣布從二○一四年開始,限制海外投資人在當地買房的最低金額,從馬幣五十萬元(約合新台幣四百五十四萬元)提高到一百萬元(約合新台幣九百零六萬元)。

同時,還調整房地產盈利稅(編按:如同台灣實施的奢侈稅)課徵規定。之前,持有房產兩年內出售的,稅率為增值部分的一五%,持有兩年到五年內出售,降為一○%,持有五年以上出售的免徵。但從二○一四年開始,非公民持有房產五年內出售的,一律徵收增值部分的三○%,持有五年以上則免徵。法令修改的目的,就是要讓國外的房地產投資客被「套牢」至少五年,才能出場。

在日本,同樣也會課徵高額的資本利得稅。持有房產五年內出售,要課徵資本利得稅三○%,持有五年以上出售,減半徵收。「到日本買房,最好要有長期持有的準備,而且最好要有持有五年到八年的打算,」日本信義房屋社長何偉宏說。

到海外置產想當包租公、包租婆前,最好先把當地的法令、規定弄清楚,免得投資下去後,才冒出許多非預期中的費用。此外,東協國家買賣房產的過戶需時三個月,想要靠出售海外房產週轉資金的投資客,必須要把時間差考量進去,才不至於出現遠水救不了近火,還惹來一肚子氣。

【延伸閱讀】搞懂海外置產4大費用

匯差:匯率轉換次數越少越好,可減少買賣房產與獲取租金收益時,幣別轉換與手續費損失

貸款:具有匯差避險功能,短期內雖會影響投資報酬率,卻可降低未來房產出售,資金匯回時可能產生的匯差損失

養房成本:在日本、馬來西亞,住屋管理費和維護費均由房東支付,還有每年申報所得稅的例行性支出

資本利得稅:在日本,持有房產滿5年減半徵收,課徵15%。馬來西亞持有滿5年則免徵,2國5年內出售扣30%。柬埔寨、緬甸尚未制定

整理:吳美慧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90545

糟糕財報考驗投資者耐心 亞馬遜盤後股價大跌逾10%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101234

亞馬遜周四發布的二季報大幅不及預期,致公司股價在盤後交易中跌逾10%。 亞馬遜二季度每股虧損達到27美分,而路透社統計的市場共識預期為15美分。盤後交易中,亞馬遜股價大跌近10.5%。 對於第三季度,亞馬遜示意可能會虧損更多。該公司預計,三季度的運營虧損在8.1億美元到4.1億美元之間,同樣大幅低於華爾街分析師的預期。 今年以來,亞馬遜股價已跌近10%,因為投資者對該公司以不贏利為代價換取長期快速增長的模式日益顯得懷疑。 實際上,過去十年中,亞馬遜一直有著業績不及預期的傳統。其中,營收不及預期的情況達到了66.8%,每股盈利不及預期的情況也有56.4%。而且,在盈利公布後的幾天里,股價的波動極大。據Bespoke投資集團的數據,這一波動平均值達到了9.5%。此前兩次公布了盈利報告後,該公司股價分別下跌了9.9%和11%。 那麽亞馬遜的二季報究竟有多遭呢?不妨看下主要的指標吧: 截至二季度末,亞馬遜過去12個月(LTM)的運營利潤跌至0.8%,很可能至少是金融危機以來的新低。 、 (圖一:亞馬遜的運營利潤,點擊放大) 二季度,亞馬遜的兼職人員創紀錄地上升到了132,600,同比大增37%。然而,公司的全球凈銷售額增長卻跌回了22%,同樣是近幾年的新低。 (圖二:亞馬遜員工和全球凈銷售額同比增速) 以下為亞馬遜過去近四年的運營和凈利潤: (圖三:亞馬遜的運營和凈利潤) 單看運營利潤率的話,二季度為-0.1%,是金融危機以來的第三次負值: (圖四:亞馬遜的運營利潤率) 為避免季節因素的影響,不妨看下過去5年同期的表現,那麽運營和凈利潤的趨勢就一目了然了: (圖五:2010-2014二季度運營和凈利潤) 不過,到目前為止,趨勢向壞最明顯的是運營利潤率: (圖六:2010-2014年二季度運營利潤率趨勢)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07384

美聯儲高官:美聯儲在加息問題上應極具耐心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208642

周三,芝加哥聯儲主席Charles Evans和克里夫蘭聯儲主席Loretta Mester就貨幣政策發表講話。Evans表示,美聯儲對加息應極具耐心,哪怕通脹略高於2%也是可以容忍的,認為“相當長時間”措辭妥當。Mester認為應修改前瞻指引中“相當長時間”措辭,但稱這不足以令她在9月會議上投反對票。

evans20140925

華爾街見聞網站對Mester和Evans講話要點進行了整理。

關於美國經濟:

Mester:預計今年下半年和明後年美國經濟增速都可達到3%。這是美聯儲官員中頗為樂觀的GDP預期。

Evans:預計未來美國經濟增速可達到3%。

關於前瞻指引:

Mester:認為美聯儲應修改前瞻指引,“相當長時間”的措辭可能會傳達錯誤的信號。Mester表示,貨幣政策必須與實際經濟狀況和對未來經濟預期相結合。不過Mester稱,反對“相當長時間”的措辭不足以讓她在9月FOMC會議上投反對票,不清楚美聯儲10月會議上是否會放棄“相當長時間”的措辭。

Evans:美聯儲最終將修改前瞻指引,但目前他個人認為“相當長時間”的措辭是合適的。

關於加息:

Mester:寬松政策仍然是合適的;加息時間取決於經濟數據。

Evans:認為“早加息好於晚加息”的觀點非常不妥當。美聯儲對收緊貨幣政策必須有耐心,只有在對勞動力市場和通脹有信心的情況下才能加息。這意味著若屆時通脹略高於2%,也是可以容忍的。Evans認為,美聯儲加息幅度不應太大,這樣可以減輕對經濟複蘇的影響。加息時,美聯儲應爭取有12個月的時間來觀察進展情況。緩解加息擔憂的一個方法就是將加息幅度放小。

關於通脹:

Mester:預計通脹在2016年底前返回到2%水平。

Evans:3%~4%的薪資增速不太可能引起通脹,當前通脹溫和上升態勢是可控的,即便通脹略高於2%,也會上下波動,給經濟造成的成本不會太大。

關於勞動力市場:

Mester:勞動力市場已經取得了巨大進步,預計將進一步改善,明年底時失業率或達到5.5%。

Evans:勞動力市場仍存在大量閑置,預計在通脹達到2%之前,勞動力市場先實現充分就業。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13281

港交所行政總裁李小加:滬港通啟動需要耐心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209869

隨著港交所公告滬港通啟動沒有時間表,市場預期滬港通10月啟動的想法正式落空。

周一港交所行政總裁李小加就滬港通發表演講稱,滬港通尚未得到批複。滬港通對中國內地和香港都很重要,滬港通啟動需要耐心。

交易所並非是最終決定者。港交所已準備好,上交所也已準備就緒。滬港通是香港繁榮的關鍵。

港交所行政總裁李小加還通過電話會議表示,交易所在滬港通的角色是“修橋建路”,已完成準備工作,但滬港通何時開通非由他”按鈕“。他稱不知悉滬港通的開通時間,亦不願作出猜測,但他認為滬港通無論對本港及內地都是意義重大的項目,個人相信滬港通推出只是時間問題,而非”會否“的問題。對有報道指滬港通無限期擱置,李小加稱不清楚有關報道的消息來源。

當被問及滬港通延期是否與香港抗議活動有關時,李小加稱不作推測,但滬港通何時推出要綜合考慮技術安全、投資者信心及市場穩定等因素。他稱香港事件暫時對香港大部分經濟環境的影響不大,金融市場仍有序運作,但倘若香港事件長時間持續,香港付出的代價將愈來愈大。

港交所10月26日晚間公告滬港通最新進展稱:至今各方已就實施滬港通作好技術準備。然而,截至本公告日期,香港交易所尚未取得啓動滬港通的相關批準,因此並無實施滬港通的確實日期。當有關滬港通啟動的時間表有任何重大進展時,香港交易所將適時刊發進一步的公告。 

據香港證監會與中國證監會於2014年4月10日的聯合公告所述,從聯合公告日期起至滬港通正式啟動,需要約六個月時間準備。因此,市場預期滬港通會於2014年10月開始運作。

實際上,滬港通推遲並非毫無征兆。按照港交所行政總裁李小加今年8月的說法,“滬港通”將在10月份某個星期一啟動,啟動前兩星期,監管機構將作出公告。而10月17日,李小加的口徑改為:“ 滬港通的實際開通時間需要由兩地監管機構決定,是否開通前兩周公布並不重要。”

《香港商報》近日援引不具名消息人士稱,受“占中”影響,“滬港通”已被無限期擱置。而上交所也已取消原定於25日舉行的滬港通開通彩排儀式。

據《香港商報》:

本月初“占中”初現時,原訂在港推行的一系列有關“滬港通”的宣傳活動就已取消,包括官員訪港行程,上交所在港的采訪活動等等。當時還只是計劃暫時推遲,擇機再做,但隨著局勢一發不可收拾,推遲已變成暫時不考慮做了。

不過,針對滬港通可能無限期延遲的說法,人民網發文稱,資深人士表示,滬港通屬於國家既定政策,不可能無限期推遲。中國人民大學金融與證券研究所副所長趙錫軍也認為 “滬港通”推出是早晚的事情,投資者無需多慮。

據人民網報道,一位監管層人士說,按照公告的時間點,“滬港通”技術條件等目前已經準備就緒,至於何時推出有待進一步確認。

仍有分析師預期滬港通年內有望啟動。

信誠證券聯席董事張智威分析認為,即使滬港通未必可在本月或下月推出,12月也是合適的時機。目前歐美股市動蕩,香港本地風波又起,延遲推出勝過倉促上陣。而且12月是基金經理粉飾成績的傳統季節,或有利於做好市況,給滬港通開通帶來適合的時機。

第一上海證券首席策略師葉尚誌也預計,滬港通年內推出機會仍高。他認為,市場不用過分解讀滬港通或擱置的消息,畢竟滬港通由國務院總理李克強提出,而且與滬港通相關的準備工作已做好。

QQ截圖20141026193155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16595

【方家說】制度轉軌需要歷史耐心

來源: http://www.infzm.com/content/105219

作為制度經濟學一個分支的“轉軌經濟學”,興起於20世紀80-90年代,當時,原來實行計劃經濟的國家紛紛開始了向市場經濟轉變的過程。

轉軌經濟學與“制度變遷”(古典制度經濟學當中描述從一種制度向另一種制度轉變過程的概念)的差別在於,歷史上的制度變遷發生時,人們不知道自己究竟會向、要向什麽樣的目標模式轉變。而“轉軌經濟學”描述的是從一種已經存在的制度向另一種已知的、已經存在的制度進行轉變的過程。

這其實可以使我們更加清楚地理解鄧小平的一句名言“摸著石頭過河”——要過河,要去彼岸,這是知道的,不知道的僅在於如何過河,所以要摸著石頭加以探索。彼岸的很多細節我們可能也還不是很清楚,但是大致上,當時出國訪問過的領導人們知道我們要搞一個什麽樣的制度。“市場”這個概念很早就作為一個目標模式提出來,是能說明很多問題的。

這也說明,我們正在進行的,是一場歷史上很特殊的制度變革。

從20世紀90年代開始,一大批國家開始了體制轉軌的過程,用簡單的歸類法,可以說存在兩種不同的轉軌方式,一種是以俄羅斯為代表的“大爆炸”式的激進改革,另一種是中國的漸進式改革。那麽,兩種方式有沒有一個孰優孰劣的問題?

在我看來,中國與俄羅斯的差別,首先在於舊體制的覆蓋程度有很大的不同。前蘇聯幾乎90%的國內生產總值來自國有計劃部門,幾乎所有的勞動力都加入了統一的社會保障體系。而1978年的中國,國有部門只占國內生產總值的不到60%,享受統一社會保障的只有占勞動力總數18%左右的國有企業職工。在俄羅斯,如果不改革國有部門,把勞動力和生產力釋放出來,非國有經濟就不可能發展。在中國,由於大多數勞動力都在非國有的農業部門,只要實行了農業改革,允許鄉鎮工業和服務業在市場上發展,就可以在先不進行國有部門改革的情況下,就開始非國有經濟的發展,通過“雙軌制”的方式,使新體制成長起來,逐步為改革舊體制創造條件。

其次,中國與俄羅斯在經濟發展階段上有著很大的差別。前蘇聯基本實現了工業化,人均收入水平較高,國民受教育水平較高。而1978年的中國仍屬於一個相當落後的發展中國家,這就決定了中國的制度改革必須隨著經濟的發展而逐步展開。俄羅斯盡管開始階段會有較大的陣痛,卻相對容易引入發達國家的一些制度要素,可以較快地實現轉軌。在這個意義上,中國與俄羅斯的差別在於發展階段的差別。

另一個重要的因素,是歷史背景的差異。俄羅斯本來就是一個歐洲國家,宗教、文化、政治、法律,與西歐和北美有著諸多的共性,可以較大限度地發揮“後發優勢”或實現“知識外溢”,比較容易以一種簡單的方式移植西方的制度。而中國在過去兩千多年的歷史上與西方有著太多根本性的差異,從政治制度到宗教文化,走過了極不相同的歷史路徑。在一定意義上,中國的體制改革,不是簡單的轉軌,而是一個大方向基本明確前提下的“適應性體制創新”。幾百年後,各國的制度可能趨同(西方國家也一定要不斷改革和調整),但是各國走過的路徑,卻可能因歷史背景的差異而各不相同。

總之,確實存在一些可以稱為“中國特色”的東西,確實存在具有中國特色的制度轉軌。差別主要在於各國的起始條件不同、發展階段不同、歷史背景不同,而不在於孰優孰劣。

就體制改革與經濟發展的關系而言,中國與俄羅斯的差別在於:俄羅斯是一個經濟已經較為發達的國家實行制度改革,而中國既是一個經濟落後的發展中國家,又是一個體制轉軌國家。正因如此,我們要充分估計中國“雙重使命”的複雜性,充分認識到中國改革與發展的長期性。沒有發展,我們的制度就不可能完善,而沒有制度變革,我們的發展就會因效率低下而困難重重。

中國一個重要的後發劣勢在於,人們往往會用發達國家比較完善的市場經濟制度來直接對比我們當前的制度缺陷,並不認真思考發展階段的差異和歷史背景的差異。許多我們現在面臨的問題,發達國家在歷史上與我們類似的發展階段中同樣存在過,但是當下的人們不會進行這種歷史的比較,而是每每做著當下“橫斷面”的直接比較,由此提出各種超越歷史的訴求,各種“大躍進”或“體制趕超”的主張就會層出不窮。作為經濟學者,我們的一個重要責任,就在於提醒人們要有足夠的“歷史耐心”,直面一個落後國家可能面對的發展與改革的特殊問題和特殊困難,積極推動改革,同時堅持以一種平和的心態走過我們必須走過的歷史階段。

(本文為《制度改變中國》(樊綱著)序文節選。作者為北京大學、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教授。)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17280

需要耐心 xuyk的博客

來源: http://blog.sina.com.cn/s/blog_610b154e0102v55t.html

    我在10月24日小文《莫忘初衷》中最後說:“我們在股市中長征,常常走著走著,而忘了出發時的初衷與目的。”

    可不是麽?新股民朋友小T,入市2年不到,他把安全放在第一位,重倉於銀行板塊,持有多只銀行股。

    小T善於學習與思考,眼界逐漸開闊,他最近驀然發現,大盤股在熊途中爬行了7年,而中小盤股竟然已經走了2個來回的牛熊了呢!媽的!中小盤股的機會顯然比大盤股多得多啊!於是乎,小T打算把一半的銀行股換成中小盤股。前天他與我探討此事。

    針對小T的具體情況,我談了這些意見:

    一、中小盤股比大盤股活躍,在結構性行情推動下,它們確實已經走了2個大級別波段(有人稱之為牛熊波段),當前差不多正好又回到了歷史的最高處。現在,你把低位銀行股換到高位板塊中去,這樣做是不是妥當呢?如果你有慧眼,發現哪只更有潛力的中小盤股,那你盡可以調換過去,但問題是,你投資時間不長,真有這個能耐嗎?

    二、大盤股盡管個體巨大(好比大象),上漲的機會比中小盤股要少得多,但大象終會起舞,而一旦起舞,驚天動地,氣勢磅礴,屆時就怕你看得目瞪口呆,不知所措呢!迄今,群像仿佛昏睡了7年,但每過一天,就意味著離它們醒來更近一天。

    三、你想優化股票配置,這當然是對的,也是很有必要的,但股票投資是一項被動生意,只能順應市場變化,遵循大數法則,做大概率事情,因此,想要大比例增添中小盤股,目前可能不是個很好的時機,或許只能等待它們回調充分一點才行,不宜大舉冒進。

    總之,投資方法不能與你的投資理念和投資體系相矛盾,你投資銀行股的初衷及目的是,考慮到買入安全與未來成長。這也就註定要求你,需要看得更遠,需要更加耐心,“十年磨一劍”。即使以後要配置中小盤股或創業板股,也同樣需要充分耐心地等待。

    投資不是百米沖刺,而是跑馬拉松,比的是耐心與耐力,等待是其中最重要、最精髓的一個環節。

    “對!一步步來!”小T說。

 

大盤(紅綠)與代表中小盤股的中證500(灰色)百分比坐標的月K線走勢圖:

需要耐心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17393

[重磅乾貨]揭密股市賺大錢的方法——看好後耐心持有! 億利達

來源: http://xueqiu.com/2164183023/32892479

想在股票市場賺大錢,持有股票的本領要下苦功去學,不管你是否有水平研究指數,是否有水平選擇股票,真正能使你賺大錢的真功夫就是如何持股。

1:耐心:“成功的農夫絕不會在播種之後,每隔幾分鐘就把他們挖起來看看長的怎麽樣,他們會讓谷物發芽,讓他們生長。”
2:人性的弱點“恐懼”:止損易,止盈則為難中之難,難在獲利後那種害怕得而複失的複雜心態
3:解決的方法:制定規則,執行規則。好的公司買價低一路持有不要管其他任何因素的幹擾耐心等待正確的時機和耐心坐等的重要性!

耐心的益處。等待正確的機會可以增加成功的可能性。你不用常常處於市場中。像埃德溫.洛弗熱在他的經典著作《—個股票經紀人的回憶》中說的,“在任何地方、任何時間都做錯事的是純粹的傻瓜,而華爾街的傻瓜認為他必須在所有時間都交易。”著名投資者吉姆.羅傑斯對做交易時的耐心做了更生動的描述:“我只管等,直到有錢躺在墻角,我所要做的全部就是走過去把它撿起來。”換句話說,除非他確定,交易看起來簡單得就像撿起地上的錢一樣,否則就什麽也別做。
坐等的重要性。耐心不僅在等待正確交易時很重要,而且在保持正在運作的交易時也非常重要。不能適時地從正確交易中獲利是獲利受局限的關鍵因素。我再一次引用洛弗熱在《一個股票經紀人的回憶》中的話:“從來不是我的思考替我賺大錢,而是我的坐功。明白了嗎?我一動不動地坐著。”比爾.埃克哈特在這方面的評論尤其使人難忘:“一條常見……但卻是完全給入誤導的格言是,獲利不會讓你破產。這恰恰說明了許多交易者是怎樣破產的。業余交易者破產是因為遭遇到大的損失,職業交易者破產是因為只獲得小的利潤。”

人性的弱點——人的本性不是努力去擴大收益,而是努力去擴大獲得收益的機會!!將收益盡量擴大,而不是將獲勝次數盡量擴大。埃克哈特解釋說,人的本性不是努力去擴大收益,而是努力去擴大獲得收益的機會。這表明,我們不能集中致力於最大限度的收益(和損失)——這個缺點導致了不能優化績效的結果。埃克哈特坦率總結道:“交易的成功率在統計績效時是最不重要的,甚至可能是和績效成反比。”傑夫.亞思,一個非常成功的交易者,論述同樣的命題:“有一個基本觀念對,,玩撲克和股權交易都適用,我們的主要目的不是要贏對手多少次,而是把獲利盡量擴大。”

“這里讓我說一件事情:在華爾街經歷了這麽多事情,在賺了幾百萬美元,又虧了幾百萬美元之後,我想告訴你這一點:我的想法從來都沒有替我賺過大錢,總是我堅持不動替我賺大錢,懂了嗎?是我堅持不動!對市場判斷正確絲毫不足為奇。你在多頭市場里總是會找到很多一開始就做多的人,在空頭市場里也會找到很多一開始就做空的人。我認識很多在適當時間里判斷正確的人,他們開始買進和賣出時,價格正是在應出現最大利潤的價位上。他們的經驗全部跟我的一樣--也就是說,他們沒有從中賺到真正的錢。能夠同時判斷正確又堅持不動的人很罕見,我發現這是最難學習的一件事。但是股票作手只有切實了解這一點後,他才能夠賺大錢。"摘自《股票做手回憶錄》

最難的功夫——自我控制
成功的交易者總是張著兩只眼,一只望著市場,一只永遠望著自己。任何時候,最大的敵人,就是你自己。校正自己,永遠比觀察市場重要。
向控制自己下功夫!心理控制、行為控制的重要性怎麽強調都不過分,只要能過這一關,就成功一半了,這點做不到,其他部分做的再好都沒用。
要成功首先要有能力控制自己的行為。做不到這一點,無人能幫你。也不可能邁出這最後半步。

知和行的問題。我話說重一點:實際上還是一知半解的原因。無知,無謂行;一知半解,難行;真知(跟市場盡量融為一體,以自己的視角讀懂市場),易行。

拿不住單,從市場的角度看,是對市場趨勢的發展過程細節波動理解不深刻造成的。如果中間趨勢的發展一切都在我的“掌控”中,那還有什麽拿不牢的?

在市場有利的時候,你必須學會習慣於獲利,這是區別交易者是否成熟的一個重要標誌。假設你的成本是8元,市場價格現在是80元,但是仍然低於其本身的價值,你是否會堅定地持有?很多的交易者在獲利的時候惴惴不安,而虧損的時候卻心安理得,這樣如何能夠長期穩定的獲利?

向控制自己下功夫!對賠錢的恐慌常使人違背原則,具體表現是經常止損割肉,頻繁交易。追求做得正確比老想著賺錢賠錢更重要!

長線交易
長線交易完全不同,如果說短線交易者是藝術家,則長線交易者就是工程師。藝術家進行藝術創作,充滿興奮和激情,而工程師進行工程卻充滿艱辛和挑戰,因為工程需要長期努力,中途會出現意想不到的情況。長線交易更註重理性,而不是激情。長線交易理論上更適合廣大投資者,因為他註重理性,但也正是因為他太理性和客觀,就會失去每日交易的興奮,形成一種孤獨和更需要忍耐力的交易行為,有點像苦行僧,這種清苦讓很多人重新加入到短線交易行列中去。

長線交易追逐趨勢,認為趨勢是自己唯一的真正的朋友,是自己利潤的來源,他不重視價格的日內波動,認為價格的日內波動幾乎和自己沒有關系,這也會讓人覺得你麻木不仁,甚至像個傻子,他也不重視第二天行情會怎麽走,他只重視趨勢是否結束。長線交易者持倉的忍耐力絕非一般投資者所能理解,也非一般投資者所能承受。市場有一種誤解,認為長線交易者之所以能夠長期持倉是因為他能預測到市場的趨勢和終點所以才能放心長期持有!這真是一個天大的誤解!其實長線交易者跟你一樣不知道市場的未來走勢,他只是遵守紀律跟蹤趨勢。

守紀律長期持倉要忍受常人不好理解的痛苦,可以說長線獲利就是漫長的市場折磨所換來的!

痛苦1:市場的大幅波動可以輕松地吃掉原有持倉的大部分利潤,最難以忍受的是這種回折往往還是你認為確實要發生的,也就是說你眼睜睜地看到利潤回去,這就如有人在你有準備的情況下搶走你的錢一樣,這種痛苦你理解嗎?你能接受嗎?

痛苦2:長線交易者要放棄很多認為必然有把握的獲利機會而換取長期利潤。

痛苦3:長線交易的機會較少,市場一年之中大部分時間都在震蕩,震蕩之中長線交易者有時一直在虧損,並且往往都是在持倉獲利的情況下轉為虧損的,這種折磨足以擊跨任何人!這些情況說起來容易真做起來會超出你想象的難!

痛苦4:長線交易最重要的是保持客觀和遵守紀律,在很多情況下要放棄你自己鮮活的思想和判斷,但結束一次成功的長線頭寸卻可以獲取令人羨慕的回報,這也是長線之所以令人向往的原因。

長線交易有一個最大的特點:虧小贏大,他不重視盈虧的次數比例,而重視盈虧的質量,這是他與短線交易的最本質區別!

要做藝術家還是做工程師?要做長線還是做短線?這個選擇應該不是很難。

想在股票市場賺大錢,持有股票的本領要下苦功去學,不管你是否有水平研究指數,是否有水平選擇股票,真正能使你賺到錢的真功夫就是如何持股。

你在心靈和精神上似乎有很多負擔,對股票短期的漲跌過於敏感。其實是你的腦子里有很多沒有經過深思熟慮、實踐證明的就已經接受下來的主觀成見。

長線持股的關鍵是誠實面對自己,努力消除心靈深處的那些交易障礙,最終開放自己,解放自己。你的心理障礙有哪些???

以上所說的,很多人不重視,或不好理解,甚至是嘲笑,但告訴你們一個事實:美國交易巨子查理.丹尼斯每年95%的利潤來自5%的交易次數!

如何解釋這樣的操作理念與結果
——其實,炒股,只是等待的藝術。
“日勤用腦、貼心市場、手則少動”的藝術。不比別的,只比這個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18635

波士頓聯儲主席:美聯儲應在通脹上升前對利率保持“耐心”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210507

波士頓聯儲主席Eric Rosengren周一表示,在出現“更強證據”顯示物價上升之前,美聯儲不應該上調短期利率。

“貨幣政策制定者應當對退出寬松保持耐心,直到明確我們正在走向實現2%通脹和最大可持續就業的雙重目標。”Rosengren在華盛頓與李大學(Washington and Lee University)演講時表示。

盡管Rosengren並沒有說他預計美聯儲會加息,但他警告稱,能源與商品價格下滑,工資上升緩慢,而且美元強勢,都會讓通脹上升到2%的目標水平面臨困難。他表示,通脹實際水平可能會在未來一段時間內“遠低於目標水平”。

這是Rosengren在上一次美聯儲在10月底舉行的FOMC會議後首次發表的公開講話。他是美聯儲最堅定不移支持采取激進措施刺激經濟的官員之一,目前在FOMC並沒有投票權。

在10月底的FOMC會議後,美聯儲決定終止QE購債計劃,但仍重申將短期利率在“相當長一段時間內”維持在接近零的水平。

多數美聯儲官員預期將在2015年加息。許多關鍵官員預測,這一時點可能會是明年中期,市場也普遍這麽預期。

但美國持續不散的低通脹讓這一前景變得複雜。明尼阿波利斯聯儲主席Narayana Kocherlakota表示,他投票反對了美聯儲結束QE的決定,因為通脹持續低於2%的目標水平。

美聯儲通常看的通脹指標是PCE(個人消費者支出),該指數9月同比僅增1.4%,延續了長期以來的物價疲軟態勢,與許多發達經濟體的癥狀相似。美聯儲官員一直預測,物價壓力會上升,它們也表示,通脹預期相對穩定也讓他們更相信經濟與就業增長的同時,通脹會回到美聯儲想看到的水平。

對此,Rosengren表示,重要的是美聯儲維持高度寬松的貨幣政策,直到實際物價壓力開始上升。

“無法實現明確的通脹目標將會損害央行可信度。”Rosengren表示,通脹疲軟意味著央行的短期利率必需維持在非常低的水平,這讓美聯儲在經濟遇到新問題的時候幾乎沒有進一步刺激的空間。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18685

耐心,耐心,再耐心 漁_夫

來源: http://xueqiu.com/5774757064/34046280

        回顧了一下自己的投資歷程,發現回報最高的都是耐心最好的時候。耐心在投資中如同金子一般地寶貴讓自己耐心耐心再耐心是投資者必須要做的一件事。在我看來,買得便宜是最重要的,買到便宜的好公司,時間是最好的催化劑,不要害怕失去機會。怎麽才能更有耐心?

       首先,我們要相信自己千辛萬苦分析出來的企業,企業不太可能馬上就衰敗了,往往即使要衰敗還是有一段時間的。假設你三年前買入招商銀行,除了價格稍微貴一點點以外,其他的邏輯都不太是錯的。但中途太多人走人了,沒有思考繼續以更低的價格買入。而是去相信了宏觀經濟上令人恐怖的一些情況。永遠記住,當一些事情讓你害怕的時候,想想這個是不是鬼故事,是不是狼來了的故事。你要相信99.5%都是這些故事。

       然後,不要把100%以內的漲幅當成上漲,50%以下的跌幅當真的下跌。我一般情況下會把300%看成是否要買賣的標準,你忍受不住,就怎麽也要達到100%才可以考慮賣吧,不然抄賣白粉的心,最後賣了一個粉絲的價幹嘛?不要害怕漲上來的股票跌回去,跌回去更好,讓你有機會再買到好企業。舍得才能有大得。能做到自己買的股票不大幅下跌,就很成功。

       其次,徹底放棄波段的思維。波段思維可能讓你暫時盈利增加,但萬一讓你失去了一個漲10倍的機會,最後會後悔得很。如果你相信市場是不可以預測的,那你更應該放棄波段的思維。如果英要說很長一個周期是一個波段的話,那就做這樣一個波段就好了。

       接著,了解所處的現狀。如果你知道現在是處於一個新周期的開始,那麽就會有很大的勇氣繼續拿著。多看看市場的氛圍,要知道春天來了,是不會馬上就過去的。

        最後,如果實在沒辦法,把帳號密碼隨便改一下,然後交給自己的老婆或者老媽保管,看看幾年後賬戶會如何。


       檢查一下自己的持股周期,如果半年內沒有賣出過,說明你有點點門道了;如果1年沒賣出,那麽有點小成;3年沒買出,開始悟道了……通常我認為連半年都沒有持股持到的,是投資沒入門的。一個股票從低估,到合理,再到遠遠高估,市場不太可能一兩個月就完成的。

     如果有一個股票,讓你等待3年,然後未來10年可能讓你漲10倍甚至50倍,為什麽不願意等待呢?

      最後向那些在某些股票上堅守著的股民們致敬,股市中的錢,應該也必須要流向你們。


$上證指數(SH000001)$ $招商銀行(SH600036)$ $阿里巴巴(BABA)$ $瀘州老窖(SZ000568)$ $貝因美(SZ002570)$


@今日話題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23626

美聯儲12月FOMC聲明:對加息應有耐心 勞動力市場進一步改善

來源: http://www.guuzhang.com/portal.php?mod=view&aid=941

美聯儲12月FOMC聲明:對加息應有耐心 勞動力市場進一步改善

周三,美聯儲12月FOMC聲明稱,維持聯邦基金利率目標區間在0~0.25%不變;美聯儲對貨幣政策恢複正常化應保持“耐心”,強調這種說法與此前QE結束後維持低利率“相當長時間”措詞的立場一致;勞動力市場進一步改善;密切監控通脹。

FOMC聲明第一時間要點匯總:

FOMC稱,在加息問題上應保持“耐心”。
FOMC稱,“耐心”表述與此前“相當長時間”表述立場是一致的。
Fisher,Plosser,Kocherlakota投了反對票。
FOMC聲明中未提及近期全球市場劇動。
勞動力市場進一步改善,勞動力資源利用率不足的狀況在繼續好轉。
通脹水平低,部分是由於能源價格下滑。



美聯儲在聲明中稱,對貨幣政策恢複正常化應保持“耐心”,強調“耐心”之說與此前QE結束後維持低利率“相當長時間”措詞的立場一致。盡管近期全球市場劇動,美聯儲改用“耐心”措詞,表明對美國經濟充滿信心,以及明年采取加息政策的決心。

美聯儲在聲明中的這一變化基本符合此前市場預期。過去幾周市場就開始普遍預期美聯儲可能在12月利率決議上對政策聲明進行修正。不少分析師預期,美聯儲可能在本次聲明摒棄“相當長時間”的措辭,取而代之的是采用“耐心”。

不過,主流媒體對聲明中的這種變化解說不同。《華爾街日報》在文章中敘述為美聯儲保持“相當長時間”陳述,而彭博稱美聯儲摒棄了“相當長時間”陳述。之所以媒體有這種分歧,是因為美聯儲在聲明中措詞略有含糊,先是敘述為對貨幣政策恢複正常化應保持“耐心”,再解釋稱這種說法與此前QE結束後維持低利率“相當長時間”措詞的立場一致。

美聯儲公布了季度經濟數據預測。其中顯示,17名美聯儲官員中,有15名預計明年首次加息,9月會議上為14名,6月會議上為12名;2名官員傾向於2016年加息,與9月會議人數持平。美聯儲官員們對聯邦基金利率中位值的預測低於9月,表明雖然有更多委員預計明年加息,但他們認為加息方式將更為溫和。2015年底,聯邦基金利率中位值為1.125%,9月時為1.375%;2016年底,聯邦基金利率中位值為2.5%,9月時為2.875%;2017年底,聯邦基金利率中位值為3.625%,9月時為3.75%。

本次會議上,有三名官員投反對票。其中兩位為鷹派委員達拉斯聯儲主席Fisher和費城聯儲主席Plosser。他們希望美聯儲能更早加息。另一位是明尼阿波利斯聯儲主席Kocherlakota,他是超級鴿派委員,希望美聯儲不急於改變前瞻指引。

被稱為“美聯儲通訊社的”《華爾街日報》記者Jon Hilsenrath撰文稱,美聯儲FOMC聲明加入了“將繼續密切監控通脹變化”措詞,這意味著美聯儲擔憂與石油關聯的通脹下跌;雖然耶倫強調通脹下滑是暫時的,大部分官員也認為經濟將熬過這一短暫時期,但之前美聯儲並未在聲明中表明正在監控通脹,且美聯儲經濟預期中的通脹預期也大幅低於9月,這似乎表明在就業市場與通脹之間,美聯儲的決策有偏向通脹指標的趨勢。

FOMC今年12月對經濟前景的預期:

預期2015年底聯邦基金利率中值為1.125%(9月時為1.375%)。
預期2016年底聯邦基金利率中值2.5%(9月時為2.875%)。
預期2017年底聯邦基金利率中值為3.625%(9月時為3.75%)。
預期2015年GDP增速2.6%-3.0%(9月時為2.6%-3.0%)。
預期2016年GDP增速2.5%-3.0%(9月時為2.6%-2.9%)。
預期2017年GDP增速2.3%-2.5%(9月時為2.3%-2.5%)。
維持美國長期GDP增長預期在2.0-2.3%不變。
預期2015年底失業率在5.2%-5.3%(9月時為5.4%-5.6%)。
預期2016年底失業率在5.0%(9月時為5.1%-5.4%)。
維持2017年底失業率預期在4.9%-5.3%不變。
維持長期失業率預期在5.2-5.5%不變。
預期2015年PCE通脹在1.5%-1.8%(9月時為1.6%-1.9%)。
預期2016年PCE通脹在1.7%-2.0%(9月時為1.7%-2.0%)。
維持2017年年底核心通脹率預期在1.8-2.0%不變。



12月FOMC聲明中文全文:
10月會議以來,美國聯邦公開市場委員會(FOMC)得到的信息顯示,美國經濟活動溫和擴張,勞動力市場進一步改善,新增就業人數穩健,失業率繼續降低。總的來說,勞動力市場的一系列指標顯示,勞動力資源利用率不足的狀況在繼續好轉。家庭支出以溫和速度增長,企業固定投資在上漲,但房地產部門複蘇仍然緩慢。通脹水平仍持續低於美聯儲長期目標,部分是由於能源價格下滑。基於市場的通脹指標顯示通脹預期進一步下滑,基於調查的更長期通脹預期仍保持穩定。   

與美聯儲的使命相一致,FOMC委員會尋求就業水平最大化和價格穩定。委員會預計,在適度寬松的貨幣政策下,經濟活動將以溫和速度擴張,勞動力市場指標會朝著美聯儲的目標方向發展。委員會認為,經濟活動和就業市場的風險接近於平衡。委員會預計,隨著勞動力市場進一步改善、能源價格走低等暫時性因素消退,通脹將逐漸朝著2%的水平前進。委員會繼續密切監測通脹走勢。

委員會重申,為支持就業最大化和價格穩定,將聯邦基金利率維持在0~0.25%是合適的。對於將聯邦基金利率維持在0~0.25%有多久,委員會將評估實際與預期情況,看是否朝著美聯儲最大化就業和2%通脹目標前進。委員會在評估過程中,將考慮廣泛的信息,包括勞動力市場情況、通脹壓力指標、通脹預期和金融環境發展的相關信息。基於對這些因素的評估,委員會仍認為,對於將貨幣政策恢複正常化應保持耐心。委員會認為,這種指引與此前聲明中提及的“在10月資產購買計劃結束後,將聯邦基金利率維持在當前目標範圍內相當長時間是合適的”說法是一致的,特別是若通脹預期持續低於2%,且更長期的通脹預期牢牢受固。然而,若未來信息顯示,勞動力市場和通脹的改善速度快於委員會預期,則美聯儲可能早於預期提升聯邦基金利率區間;反過來,若上述兩個方面的改善速度慢於委員會預期,則美聯儲可能晚於預期提升聯邦基金利率區間。

委員會維持所持有債券到期再投資買入的滾動投資原則。該政策下,委員會將持有大量長期債券,可以使整個金融市場獲得寬松的貨幣條件。

FOMC貨幣政策中投票贊成行動的人是:主席耶倫(Janet L. Yellen, Chairman);副主席杜德利( William C. Dudley, Vice Chairman);Lael Brainard;Stanley Fischer;Loretta J. Mester; Jerome H. Powell;Daniel K. Tarullo。投反對票的是Richard W. Fisher,他認為盡管委員會應對貨幣政策恢複正常化保持耐心,但10月以來美國經濟表現進一步好轉,比委員會預想的更好,加息的合理時間應更早;投反對票的還有Narayana Kocherlakota,他認為在持續低通脹和基於市場的長期通脹預期下滑的背景下,可能無法達到2%通脹目標,有違委員會的信譽度;投反對票的還有Charles I. Plosser,他認為考慮到經濟改善情況,聲明中前瞻指引部分不應強調多長時間,不應強調當前前瞻指引與此前立場一致。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24134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