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中環在線:內房股老總異常表現 李華華

2008-04-22 AppleDaily
做內房股老總認真難,先要面對中央唔知幾時推出宏調,近排仲成日被人話「缺水(資金)」。唔知係咪呢個原因,以下兩位內房股老總表現似乎有啲異常,一個撩交嗌,一個就爆粗。碧桂園楊國強:銀行家信唔過碧 桂園(2007)主席楊國強冇跟到其他內房股老總去台灣考察,但就留番喺香港撩事鬥非。貴為亞洲女首富老竇,佢撩邊個?點解撩?咪就係恒生銀行(011) 副董事長兼行政總裁柯清輝囉!話說楊國強噚日出席貿發局個CEO論壇,同其他講者包括柯大班、紫金礦業(2899)董事長兼總裁陳景河、復星國際 (656)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郭廣昌、國美電器(493)總裁陳曉,講中國企業嘅成長同挑戰。楊國強提到做生意嘅理念,話唔會只諗好事,一定預計埋最壞嘅 情況,好似「啲樓賣唔去會點?銀行唔借錢又點?」講到銀行唔借錢呢度,佢突然爆咗句,「大家唔好信晒啲銀行家,佢哋好多時話借(錢畀你),之後又唔借!」 前排有報道話,中央閂水閘內房股大旱,唔知楊總係咪有感而發。不過,正所謂言者無心,聽者……坐喺佢隔籬嘅銀行家柯大俠,亦反應速迅,回番句:「你講嗰啲 係國內銀行咋?」許榮茂激動爆粗內房股今年跌到四腳朝天,就連曾經當炒、交到業績嘅世茂房地產(813)都不能倖免,昨收報13.54元,比舊年11月歷史高位29.05元,唔見咗一半有多。難怪主席許榮茂一講到公司前景就非常肉緊,激動到爆粗,「仆街」二字衝口而出。彈起搶答為維護公司事 緣世房噚日開記者會講業績,順帶透露計劃明年將酒店業務分拆上市,今年會先出售部份股權,引入策略投資者,明年上市再賣部份股權,等兩年都有特殊收益咁 話。華華就奇怪,世房喺上海經營緊3間酒店,都未真正有錢賺,咁心急明年搞上市攞特殊收益,唔通賣樓生意有阻滯?但又話今年打算賣樓套現170億元人仔, 增長85%o架喎。許榮茂聽到條問題即刻彈起搶答,話公司未來賣樓前景秀麗,土地成本又平云云,講得激動,佢吐咗句:「唔係因為出年仆街,就將酒店業務分 拆上市補番條數。」分拆嘅主因,係酒店資產價值被低估,要透過上市反映出嚟咁話。其實大家都明嘅,許主席又使乜咁激動呢。電郵:mailto: [email protected]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776

中環在線:國泰君安老總年薪得83萬 李華華


2009-02-10  Appledaily


 

內 地大型券商國泰君安上個禮拜俾傳媒踢爆,舊年員工薪酬連福利開支高達32億人仔,平均每人過百萬年薪,事件惹來全國嘩然,仲俾中央電視台炮轟。

噚日國泰君 安澄清,舊年員工實際人工支出只有8億人仔,比前年跌44%,高層平均人工57萬銀,董事長都只係83萬,百萬年薪只係一場美麗嘅誤會。國泰君安解釋,傳 媒混淆咗會計上「計提」同「實際發放」兩個概念,32億人工支出只屬「計提」部份,係粗略、未經審計數字,當中仲計埋社保費,其實舊年實際發放嘅員工薪酬 只有8億銀,以國泰君安3554員工計算,每人平均年薪得22.5萬咋喎。咁

又難怪傳媒咁敏感,家陣市道唔好,國泰君安作為國有控股,如果仲咁大花筒,點 會唔俾傳媒猛轟呢?前幾日,財政部已經向國企發出薪酬上限規定,國企老總年薪最多280萬,最低為2.5萬銀,按呢個計法,國泰君安老總祝幼一舊年人工都 未過新上限一半。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5835

中環在線:TVB老總「唔好唱衰香港」 李華華

2009-04-09   AppleDaily






 

自金融海嘯爆發,股市樓市近排至叫做升番啲,但我哋特首連同各級官員,繼續不厭其煩同大家講,最差時候仍然未到。平民聽到會積穀防饑,但打開門口做生意嘅,似乎有個問號喺頭殼頂!好似TVB電視廣播(511)總經理SK鄭善強,就似乎對政府呢個講法有啲存疑。

高官係時候收口

SK 噚日同華華等一眾傳媒朋友嚟次「善強飯局」,佢話照佢所見,TVB嘅廣告今年頭一季係跌,但踏入4月份好明顯見到好轉,而廣告某個程度係反映經濟環境嘅指 標。佢又覺得,政府係咁唱淡,會唔會嚇親喺香港做緊生意同埋想嚟香港做生意嘅人呢?照咁講,政府似乎係時候反思一下,邊個先係唱衰香港嘅罪人!講開SK, 雖然唔會見到佢喺幕前,但查實忙到好似幕後大老爺咁。好似呢排,佢就忙於同官府反映搞數碼廣播後,網絡容量唔夠嘅問題,當中牽涉到空中網絡提升呢啲咁技術 問題,希望今年底獲批。另外,佢又忙於搞擴大收視調查範圍,事關以往收視調查,只係覆蓋700呎或以下嘅住宅,但數碼廣播後,觀眾大部份係來自700呎或 以上住宅,所以,舊調查其實已經反映唔到真實情況。

唔夠水搞數碼廣播

佢話希望6月份搞得掂,但o依家業界仲未有共識,事關擴大範圍一定加重電視台成本,而o依家有人唔肯畀錢。唔知係邊個唔肯科水呢?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7233

中環在線:中石油老總冇人工收 李華華

2009-04-16  AppleDaily






 

華 華噚日講過中海油(883)董事長傅成玉嘅千萬年薪要上繳,同樣係中資油股嘅亞洲最賺錢企業中石油(857),情況亦不遑多讓,睇番佢哋新鮮出爐嘅年報, 董事長蔣潔敏竟然完全冇人工收,佢07年5月走馬上任嘅大半年都咗91.6萬(人仔.下同)啦,睇落好似好大犧牲噃。熟悉國情嘅專家同華華講,蔣總07 年所嘅未必全部自己落袋,好大部份要上繳中央,然後再由阿爺出糧加津貼。今次披露08年就「渣都冇」,唔通望住油田真係可以止肚餓?

非執董 五減一加薪

至 於副董事長周吉平,佢08年51.5萬,因為07年未到任,冇得比較。而6名受薪嘅非執行董事亦難以倖免,好似前特首董伯伯細佬董建成咁,舊年都減薪 5.68%至24.9萬;非執董之中只有蔣凡係逆市奇葩,加薪14.03%至56.9萬,唔知佢哋公司係用乜嘢準則加減薪嘞。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7357

中環在線:中鐵老總有女做傳媒 李華華

2009-04-30  AppleDaily






 

巨 型國企中國中鐵(390)照顧住廿幾萬名員工生計,董事長石大華背負嘅壓力咪話唔大,一旦國家政策有乜風吹草動,導致公司養唔起咁多員工就麻煩,隨時動搖 國之根本嘛!石總亦深明箇中道理,所以中鐵經營嘅業務層面何其廣泛,佢強調要「堅定一個思路」,即係堅持建築業上、中、下游協調發展,形成相關嘅多元化產 業結構,有咁嘅揸fit人睇住中鐵,員工都可以放心啲啩!之但係,國企管理制度或多或少窒礙企業發展,石總話,所有幹部已經係按合同聘用,中鐵每年亦會招 聘上萬名大學生,正所謂老人老辦法,新人新政策,令公司更加市場化。石大華噚日又喺業績記者會上有感而發,話對住記者朋友份外有親切感,皆因佢位千金都係 華華同行──新聞從業員,喺中央電視台做編輯,唔知會唔會近水樓台,隨時可以訪問老爸呢?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7668

老总炒矿留下巨债 “中国鞋王”霸力猝死


From


http://www.nbd.com.cn/newshtml/20090820/20090820022605514.html


每经记者  夏子航  发自上海

        多方消息来源证实,霸力集团董事长王跃进2005年后就南下广西贺州“搞矿”,“钱大多  砸  在  了  矿上,收益却不多”。“炒矿”或许就是拖垮王跃进一手带大的“中国鞋王”的罪魁祸首。

        在温州制造业复工、招工渐显暖意之际,浙江霸力(鞋业)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霸力集团)的突然坍塌使得温州鞋业一片错愕。

        霸力集团与奥康、康奈与红蜻蜓等同属温州第一批老牌知名企业,同时也是浙江皮鞋行业首家被批准组建的企业集团,还最早获得“中国鞋王”殊荣。

        “16日,双屿镇政府接到反映,多名鞋料供应商到霸力集团要求结账,这时才发现法人代表早已失去联系多日,去向不明。”温州市鹿城区双屿镇政府综治办主任李东说,霸力集团16日午间突然宣布停产、解散,“前一天晚上它还在通宵赶工。”

        目前,温州市鹿城区双屿镇政府已经派驻工作组稳定霸力集团,当地出入境管理机构则证实,霸力集团创始人、法人代表兼董事长王跃进已在8月7日离境前往澳大利亚。

霸力曾经辉煌

        霸力集团创始人、法人代表兼董事长王跃进早在1993年就因策划打造长达2.05米的当时世界最大男式皮鞋而一举出名,霸力集团2002 年的产值即达到1.5亿元。但多方消息来源证实,王跃进2005年后就南下广西贺州“搞矿”,“钱大多砸在了矿上,收益却不多”,炒矿被认为极大地消耗了 王跃进一手带大的鞋业。

        王跃进是温州第一批鞋企老板之一,初中毕业跟随舅舅学习制鞋。1984年,他创办鹿城跃进皮鞋厂,此后成立霸力皮鞋厂,1994年,王跃进组建霸力集团,据“鹿城公务网”企业库的资料显示,霸力集团注册资金4030万元,资产总额1.14亿元。

        “10年间,能把当初的跃进皮鞋厂打造成后来的霸力集团,王跃进是付出了极大努力的,而且他有创新力,也很有事业心。”温州市鞋革行业协会秘书长谢榕芳指出。

        据霸力集团此前披露资料显示:2002年,其产值就达1.5亿元,曾有5条生产流水线。

        霸力集团网站昨日已经无法访问,但温州鹿城公务网上依然显示着它曾经的辉煌:“霸力集团”是经浙江省工商局和温州市人民政府批准组建的浙 江省皮鞋行业首家企业集团,系浙江皮革行业重点骨干企业,早在1993年首届中国鞋王杯大赛中就夺下“中国鞋王”和“创新鞋王”称号。

资金紧张早现端倪

        谢榕芳叹息道:“6月温州鞋革行业产销都有回暖,想不到霸力集团会在这个时候出事。”不过谢榕芳指出,“但王跃进2005年后就逐渐把重心转到了炒矿上,平时也多待在广西贺州,霸力集团的制鞋业务基本全由其妻打理。这之后,霸力集团就开始走下坡路了。”

        据双屿镇政府综治办主任李东介绍,霸力集团此前并无倒闭苗头,出事前一天晚上还在通宵加班,16日当日上午也还在生产,“那天来了很多鞋料供应商闹着要结清货款,霸力集团感觉没有办法了,午间开完会后就去车间宣布停产并向法院申请破产。”

        温州当地鞋料供应商赵锋近两年的近半生意都靠霸力集团,“霸力集团的老牌地位确实让人放心,但现在回想,它实际上早出现了资金紧缺的迹象。”

        赵锋说,霸力集团自2008年金融危机严重时起就很难及时支付货款了,“2008年年底的时候,霸力集团甚至还不得不以货抵债,一双鞋抵债60元。”

        进入2009年后,赵锋的两万多元货款始终未能讨回,“直到16日它出事,我还在一直给它供货。”

        据李东介绍,霸力集团在温州共有3处厂房,最高峰时期有1000多名员工,“出事时就只剩200多位员工了,双屿镇政府出事当天就派出稳定工作组,并补发了员工工资,相关经贸、劳动人事和公安部门也都已介入。”

负债过亿

        据悉,霸力集团的银行贷款在1亿元以上,其中4000万元由一家知名服装企业提供担保。温州鞋料商会秘书长朱世灏昨日向  《每日经济新 闻》记者指出,保守估计,霸力集团对当地鞋料供应商的欠款应该在700万元左右,“正向会员单位统计霸力集团欠款总额,商会准备起诉霸力集团。”

        记者经公开资料查询获知,王跃进旗下的浙江霸力集团贺州矿业有限公司成立于2005年,注册资金2000多万元,经营多种矿石,王跃进任董事长。

        但王跃进旗下的矿山业务经营状况至今仍是个谜,仅有的广西媒体报道显示:2006年10月12日,霸力集团因涉嫌非法开采贺州白面山矿 段,贺州市国土、安监等多个部门对其开采的矿场进行了查处整顿;在《贺州市政府2006年“十一五”规划纲要报告》中,霸力集团与当地政府合作开发的项目 又出现在该报告的显要位置。

        权威信息来源显示,王跃进所掌控的霸力集团在广西、温州两地银行负债在1亿元以上,“其中大部分资金用于矿产投资。”

王跃进已离境

        在当地人眼中,王跃进一直被认为为人豪爽、敢闯敢拼且有想法。

        王跃进几次策划就让人不得不佩服:1993年,王跃进用7张牛皮造出当时世界上最大的一只男式皮鞋,长2.05米,此举令霸力鞋业名声大 噪。两年后,霸力集团又造出最大的女式皮鞋,长2.4米。2001年,他用38张牛皮造出巨无霸皮鞋,长6.38米,高2.29米,宽2.28米,重达 1.028吨。

        2002年,霸力集团又制造了一双“大鞋”,由身高2.45米的巨人王峰军穿上,并聘请王峰军为形象代言人,这些都被视为王跃进的经典营销策划。

        但目前,各方已经无法联系上王跃进。据悉,出入境管理部门已经证实,王跃进已于8月7日离境,前往澳大利亚。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0403

老总李荣生被抓 苏州大方借壳陷困境


From


http://www.nbd.com.cn/newshtml/20091014/20091014031431172.html


每经记者  李凌霞  发自深圳

        苏州大方本来希望通过借壳去香港上市,以谋求更广的融资渠道,但上市愿景未能实现,现在却陷入了生死存亡的窘境。《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昨天从权威渠道获悉,前几天还自称上当受骗的苏州大方董事长李荣生因涉嫌巨额诈骗,已被郑州警方在广州抓获。

李荣生广州被抓

        《每日经济新闻》12日晚间从相关渠道获悉,苏州大方特种车辆股份有限公司及郑州市大方实业有限公司法人代表李荣生因涉嫌诈骗罪,于当天19时22分在广州被警方抓捕。

        据称,李荣生涉嫌通过上述两家公司对苏州及香港多家投资机构进行系列巨额金融诈骗,包括意图诈骗中国建设重工集团及保兴发展控股有限公司 (01141,HK),涉嫌诈骗金额高达2亿元人民币。郑州公安机关接到举报后设立专案调查,此时李荣生则已经“失踪”20余日。

        昨天,一位接近该案的知情人士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透露,李荣生是在广州意图利用假护照等证件外逃时,被郑州警方在广州市公安机关的配合下当场抓获的。目前,李荣生以及协助其外逃的团伙已经被拘留,公安部门缴获了李荣生的假护照等外逃证件。

        事实上,作为苏州大方的老总,李荣生已经有许多时日没有在公司出现,而该公司一位负责市场方面的副总昨天在接受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采访时也表示,公司方面从9月底就已经联系不上董事长李荣生,也是在13日才接到公安部门的通知才得知老总被抓的事实。

苏州大方生产经营已瘫痪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获悉,在十一黄金周期间,一封苏州大方公司的“紧急求救书”在网络各大论坛以及有关博客上传播,该信落款为“苏州大方特种车股份有限公司以及郑州大方实业公司全体员工”。

        该信表示,2009年9月28日下午,苏州大方及郑州大方两家公司在所有银行的账户都被郑州市经济技术开发区公安局冻结,这令公司财务立即陷入瘫痪状态,生产经营无法进行。该信指出“如果银行账户继续冻结,两家公司都将倒闭”。

        苏州大方负责海外市场的经理黄敬辉昨天下午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由于相关账户被冻结,苏州大方相关的生产运营基本处在瘫痪状态,一些已签订的合同如何完成成了问题,且后续的订单也不敢签,“可以说公司到了生死存亡的地步了。”

        黄敬辉称,目前苏州大方并不知为何郑州警方要冻结账户,“公安机关要调查老板涉嫌违法的行为,我们对此没意见,但因此导致苏州大方公司的账户被冻结,从而影响到公司的经营,我们觉得很冤。”

        另外,昨日记者从相关方面获悉,为了维护苏州大方公司运作及员工的稳定,目前苏州市政府已经与苏州大方的其他股东达成协议,成立了托管小组以对苏州大方的相关事务进行管理。

        据了解,苏州大方由李荣生于2005年12月创立,是知名的特种车生产基地。2006年研制成功我国第一台2500吨模块式液压动力平板 运输车;2007年研制成功我国第一台公路铁路两用车;去年研制了我国第一台多功能组合式起重机,今年成功研制多台液压动力平板运输车并车技术。财务数据 显示,苏州大方2008年的产值近4亿元,净利润3000多万元;2009年截至目前的产值近7亿元,净利润7000多万元。无疑,苏州大方是在苏州当地 具备一定影响力的民营企业。

李荣生的“骗与被骗”

        令苏州大方陷入上述窘迫境地的,源于该公司此前的一项借壳上市计划。

        据了解,苏州大方公司为了更好的发展、完成因没有大量资金而不能进行的一些大项目,一直期望通过上市等渠道获得一个融资平台。而在今年上 半年,在持有苏州大方部分股权的一家名为“汇富东方”的管理基金董事长余秋池的牵线搭桥下,李荣生计划将旗下拥有的郑州大方及苏州大方进行打包上市,而操 办上市大方公司上市事宜的,则是熟悉香港资本市场的汪晓峰,他们当时决定将李荣生旗下相关资产注入至保兴发展(01141,HK)这个壳公司中来,以实现 上市目的。

        2009年6月12日,汪晓峰在英属维尔京群岛注册的私人公司——中国股权投资有限公司与郑州大方签订股权转让及增资合同,根据该合同约定,中国股权投资公司受让李荣生在郑州大方74%的股份,再向郑州大方增资3781.95万元。

        而正是这份股权转让及增资合同,引发了后来的整个案件与相关纠纷。李荣生近期向外界表示,“当时说好的郑州大方实业有限公司74%的股 份,只是为上市方便而让汪晓峰代持,但因为汪没有签订代持协议而弄假成真。”李荣生表示,因为意识到自己上当受骗,才终止了后来的整个上市程序。李荣生认 为,整个上市过程是  “陷入了一场早已布置好的陷阱中。”

        不过,《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昨天联系到中国股权投资有限公司的代理律师,得到的却是另一种截然相反的说法。该律师表示,在6月12日,中 国股权投资有限公司与郑州大方股东签订了  《股权转让及增资协议》后,中国股权投资有限公司在7月14日就已经将3781.95万元人民币的增资款项, 由公司的香港账户以等价港币的方式汇入郑州大方外汇账户,并在验资后取得了新的中外合资企业《工商营业执照》,依法依协议变更了工商注册股东档案。而在此 过程中并不存在“代持股份”之说。

        而苏州大方黄敬辉昨天在接受采访时,尽管一再认为李荣生是因为上当受骗而致使郑州大方大股东地位丧失,但他也承认,“从书面来说,中国股权投资有限公司汪晓峰持有郑州大方股权没有漏洞。”

        另外,有关报道引述苏州大方的代理律师太平洋中证律师事务所的李晓东律师的观点,认为外资收购方以非法占有为目的,以帮助苏州大方在香港 上市为诱饵,利用李荣生不熟悉上市业务的操作规则和方法的弱点,在未支付真实对价的情况下,隐瞒否认其代持李荣生持有郑州大方股份的事实,骗取李荣生与外 资收购方签订《股权转让协议》的虚假合同,造成1000万元和价值3761.92万元的股权无法收回。

        昨日本报记者试图联系李晓东律师以获得相关回应,但是截止记者发稿时,仍未得到李晓东律师的回复。

案件扑朔迷离

        按照协议规定,在中国股权投资有限公司取得新的合资营业执照3个月内(即9月25日前),中国股权投资有限公司还应向李荣生支付其余 1865.762万元股权转让款。然而,在2009年8月24日,中国股权投资有限公司却收到了一封来自郑州大方桥梁机械有限公司  (以下简称郑州桥 梁)的书面举报材料,这令整个事件又出现大的转折。

        该份材料指出,第一,李荣生与中国股权投资有限公司的股权交易中,故意隐瞒了郑州市二七区法院于2009年5月受理的郑州桥梁14名股东 起诉郑州大方对郑州桥梁虚假出资的法律诉讼事实。第二,2007年4月及2008年1月,作为郑州桥梁董事和苏州分公司总经理的李荣生,在未经郑州大方董 事会和股东会批准的情况下,利用职务之便,分两次伪造文件和股权转让协议,骗取苏州市高新区工商行政管理局核准变更登记,分别非法侵占了郑州桥梁所持有的 苏州大方46%和10%股权(合计56%股权,5600万元),且至今未向郑州桥梁支付该伪造协议所陈述的股权转让款。第三,苏州大方的产品涉及的部分知 识产权系郑州桥梁的专利。

        中国股权投资有限公司方面认为,是李荣生为了骗取3781.95万元的增资款项,在签订郑州大方相关股权收购协议中,隐瞒重要事实,存在明确的故意欺诈行为。

        中国股权投资有限公司方面的代理律师昨日告诉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在对郑州大方进行了财务和法务调查后发现,公司此前支付的 3781.95万元增资款项已经被李荣生转移至其个人的其他公司,同时郑州大方约4000万元~5000万元巨额账外资产和其他大量未开发票账外收入也被 李荣生转至其个人名下,而李荣生涉嫌对这些资产和收入偷逃纳税。

        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原本该是合作伙伴的双方因为种种原因  “翻脸”,而该案件也变得扑朔迷离,到底谁是谁非暂时无法定论。记者昨天从郑州市公安部门了解到,目前该案正在侦查审理过程,不方便透露相关进展。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1906

上海中介暂停扩张 老总热盼“房产税”出台


http://epaper.nbd.com.cn/shtml/mrjjxw/20100514/629327.shtml


 每经记者 杨羚强 发自上海
在上海地方版细则出台前,上海房地产中介已经暂停扩张。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昨日(13日)采访了 多家上海房地产中介公司,发现其成交量比4月份均大幅下跌。以上海最大房地产中介公司——中原地产为例,成交量下跌了将近8成。其他房地产中介公司目前也 是处境艰难。多家二手房中介门店传出零成交的消息。那些只有一两家房地产中介的公司索性关门歇业。
但记者昨日采访上海中原地产董事总经理谭百 强时,他却令人吃惊地回答称,希望上海正拟订征收的“房产税”能早日开征。他认为在市场消化完政策影响后,成交量可能重新反弹。而这也成为很多房地产中介 行业人士的共同愿望。
中介暂停扩张
“据我所知,上海普陀区已有一家拥有十多家门店的房地产中介公司被整体转让,另有一些只有一两家门 店的中介门店已经关门。”谭百强说,在这样的环境下,中原地产也已经开始修订了原先的扩张计划。原先计划在今年扩张至300家门店的中原地产,今年新开的 中介门店已不会有预期那么多。
据《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了解,除了中原地产以外,上海其他的二手房中介公司目前都已暂停了增开新店的计划。不过 碍于面子,大部分房地产中介公司都不愿意承认,仍是一味地强调会扩张,会增加人手。
而当记者问到“公司是否能接受亏损”时,这些房地产中介公 司却往往顾左右而言其他,仅表示公司已为可能出现的亏损准备了足够的“粮草”。
但这些 “粮草”显然并不足以“过冬”。
上海易居 房地产研究院课题组昨日向《每日经济新闻》发来预测报告称,上海版房地产新政实施细则将会显著抑制上海商品住房的投资和投机需求,同时还将对首次置业需求 以及改善性需求产生明显影响。
另外,房地产新政所引起的人们关于未来房价走势预期的调整,将会使住房需求方普遍产生浓厚的观望情绪。在这种情 况下,商品住房需求会延迟释放,课题组预计至第4季度底之前,房地产宏观调控政策将保持收紧态势,商品住房需求将会保持在相对较低水平。
而此 前上海一家房地产中介公司的门店经理曾表示,只要连续三个月业务量不足4月17日前的50%,中介门店肯定亏损,公司肯定会关闭门店。
老总热盼 “房产税”落地
事实上,在过去的二十多天时间里,上海房地产中介曾努力争取房东降价卖房。
21世纪不动产上海区域的一位分析师介 绍说,温州投资客5月份在中远两湾城演出了大幅降价的 “大甩卖”,不仅挂牌量翻了一倍,而且挂牌价有2000元~3000元/平方米的大幅折让。
信义不动产分析师朱平平也介绍,最近两天热传的“房产税”,曾令信义不动产旗下的中介门店迎来了一波挂牌潮,挂牌量增加了10%。拥有七八套二手房的业 主,在消息出台后曾打算降价5%挂牌。
但是,尽管房东着急降价卖房,但却始终无人愿意接手。
谭百强说,买方之所以不愿出手,是由 于政策还没有出尽,买卖双方的心理价格差距很大,这使得中介很难促成买卖双方的成交。
上述21世纪不动产区域分析师说,索性降价降到底,成交 量反而能够得以回升。以上述中远两湾城为例,2009年初的房价为17000元~18000元/平方米,与现在的价格相比差距明显。很多购房者认为,温州 投资客至少有4000元~5000元/平方米的折让空间。
已经落下一只靴子的上海楼市,正等待着另一只靴子的落下。
谭百强认为, 上海房地产实施细则和可能出台的“房产税”,就是另一只“靴子”,一旦落下,市场在忍受短期阵痛后,成交量又能迅速恢复。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5541

中環在線:朱鎔基一門三傑做老總 李華華

2010--5-25  AD






 

太子黨究竟幾有 實力?睇睇中銀香港(2388)噚日發佈嘅新聞稿,同埋上市公司通告就知一二!中銀宣佈,委任朱燕來(圖)做集團助理總裁,除咗直接report俾總裁和 廣北之外,仲會協助同支持其他三個個人銀行、企業銀行同金融市場業務嘅副總裁。

呢個最新上位嘅大內總管,其實响2001年10月已經加入咗 中銀香港,做緊發展規畫部總經理,依家仲係中銀香港附屬,南洋商業銀行同南洋商業銀行(中國)嘅非執董。

最重要嘅係佢嘅背景,佢老竇係大名 鼎鼎嘅前國務院總理朱鎔基,而大佬朱雲來就係中國國際金融公司(CICC)嘅總裁,依家朱小姐由總經理「升呢」,同老竇阿哥一齊做「朱總」,中銀香港有人 做董事發通告就一啲都唔奇怪,但係有人做助理總裁都要發通告公告天下,就可以見到佢哋幾咁重視朱小姐。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5781

恒生前老總墮落之路

2003-4-3  NM




恒生銀行前總經理壽明,因收受客 戶兩隻鑽石勞力士錶及現金共六十七萬元,向對方提供十成按揭貸款,因而被廉署檢控。上週三,他被裁定收受利益罪成,判處入獄四年。今年五十六歲的壽明, 「紅褲子」出身,十八歲加入恒生由練習生做起,三十多年來不斷攀升,最終坐上這間全港第二大市值銀行的第三把交椅。然而他最終因貪污瀆職,淪為階下囚,為 今年剛慶祝成立七十周年、一向講求信譽及穩健的恒生銀行,寫下不光彩的一頁。上週三早上十一時,是壽明和其前下屬,信貸部經理盧沛成,以及行賄他們的歐江 國際董事何小海判刑的時刻,灣仔區域法院九樓,早已擠滿聽審人士。當三名被告由懲教處人 員帶出犯人欄時,只見昔日的恒生總經理壽明,臉色蒼白,眼袋又深又黑,雙手被扣上手銬,木然無表情。他身旁的前下屬盧沛成,當見到太太和兒子到來,忍不住 隔着犯人欄捉住兒子的手,激動得不斷流淚。壽明見狀,只無奈地拍拍盧沛成的膊頭。而壽明的太太和獨子,早已移居加拿大,案件由開審至今,也沒出現聽審。歐 江國際董事何小海,去年已因詐騙銀行信用狀而被判刑九年,今次他行賄罪成被判刑三年零三 個月,可與早前判刑同期執行。盧沛成在此案的參與較少,判囚二十一個月,而主角壽明則重判四年。法官蔡慧蘭說:「他的行為,破壞銀行多年來的誠信,更影響 香港作為一個金融中心的聲譽,對恒生銀行造成二億八千三百萬元的損失。雖然今次判罪,令他失去二千二百萬元的退休金及前途盡毀,但仍須重判。」

貪 字踏上不歸路聞判後的壽明表現冷靜,慢慢走上階下囚之路。壽明曾經貴為恒生銀行第三號人馬,居行政總裁鄭海泉和副行政總裁陸觀豪之後,如今可謂一無所有。 自九九年六月被停職以來,他已喪失每月十七萬薪金及八萬元房津,以及二千二百萬元的退休金。他十年前購入的半山曉峰閣豪宅,在出事後一年已賣掉。坐監前, 他與母親和妹妹,報住有十多年樓齡的屯門兆隆苑居屋單位。記者於壽明被判罪後翌日,上門找其八十七歲母親,她不久前動過眼部手術,以微弱的聲線向記者說; 「我唔想講啦。」壽明被判刑的消息,在恒生銀行內是忌諱,職員沒高談闊論。曾與壽明共事的貸款部職員,只竊竊私語:「佢點會只為兩隻勞力士錶同幾十萬就咁 蠢呀!」壽明自九四年起,掌管企業銀行部,與企業客戶關係密切。該部門員工指,壽明喜歡佔小便宜,例如有次壽明向其中一客戶訂購家居用品並要求送貨。送貨 當日,應門者是一位操不純正廣東話的北方佳麗,她對貨品諸多不滿,並要求退貨,壽明於是着下屬跟進。「雖然佢有俾番錢,但係買嗰一千幾百蚊貨,自己喺街買 都得啦,佢都好意思要個客送上門!但嗰次就俾我哋知道,佢有個北方佳麗。」

替炒家開水喉而恒生中人更流傳,這北方佳麗正由歐江國際所介紹, 在溫柔鄉中,壽明逐步行入歪路。歐江國際大股東何紀椿,自八十年代已開始炒樓搵錢,十年間買賣半山御花園、大坑柏景臺、北角賽西湖等二十個物業,為他帶來 近八千萬利潤,當時全部物業均由新華銀行提供信貸。直至九四年,歐江轉與恒生來往,當年歐江以近一億四,買入會展中心十七樓全層寫字樓,並透過恒生尖沙咀 加拿芬道的市場部主任黃大偉(已潛逃往加拿大),向恒生申請十成按揭貸款。黃大偉把歐江的申請,交由壽明「把關」的信貸部分析,初部獲得信貸經理盧沛成批 核。由於貸款額遠高於物業一般的七成按揭成數,故不獲他的上司、信貸部助理總經理陳德榮批核。後來作為總經理的壽明,趁陳德榮放假,向歐江批出這筆貸款。 而何紀椿為答謝盧沛成和黃大偉,向各人贈送價值由三萬到五萬不等的勞力士錶。不到一個月,歐江又向恒生申請按揭貸款,以二億三千萬購入會展中心二十六樓。 陳德榮同樣不贊成,壽明並在其他同事面前,直斥他「無膽鬼,有生意唔識做」。最終恒生以八成六按揭額向歐江貸款,何紀椿事後向壽明贈送一隻鑲有紅寶石、價 值十九萬五千元的男裝勞力士,及一隻女裝的勞力士錶。自此,歐江與壽明的「合作」無間斷。

樓價狂瀉露端倪何紀椿還指示兒子何小海,成立空殼公司, 與友人製造虛假交易,然後向恒生申請逾九億元的信用狀,以增加物業按揭成數。九四至九七年間,歐江透過恒生按揭的物業近三十宗,涉及金額近五億七千萬,都 是海怡半島、御花園、愉景灣等當炒住宅物業。壽明到法國旅遊,曾由何紀椿送出頭等機票,以及支付共五萬元旅費,二人都會相約在文華東方酒店作「交收」。恒 生職員更相傳,每次壽明外遊,歐江都會介紹女伴相隨。壽明貪污的醜陋面目,隨着九八年金融風暴令樓價狂瀉六成而逐漸現形。歐江於九八年起,未能如期還按揭 貸款,恒生內部就揭起賬簿來查看,事件才得以被揭發。九八年度恒生企業銀行業務出現五億四千萬元營業虧損,由盈轉虧(九七年賺十三億),作為企業銀行業務 的主管,壽明難辭其咎。及至九九年六月,廉署正式邀請壽明協助調查,從此他與恒生三十五年賓主之情就畫上句號。而這位由紅褲子出身,攀上恒生第三把交椅的 銀行家,令名譽董事長利國偉大跌眼鏡。

尖沙咀分行打江山壽明自十八歲中學 畢業後便加入恒生銀行當練習生,對零售及押匯業務都熟識。他不斷自修,八九年成功考取香港銀行學會理事會成員資格,兩年後升為營業處主任,駐守尖沙咀加拿 芬道分行。當時恒生的貿易融資業務,分為幾個小組負責。壽明的加拿芬道分行,是九龍區貿易融資交收中心,他當日被稱為「標頭」。那時候,壽明已經很懂得與 客戶交往。「每逢過年,他都會叫啲伙記幫佢約客戶拜年,過年過節啲客送禮在所難免,而壽明嘅下屬都好識做,幫佢約咗客就算,到時候唔會一齊去拜年,免得尷 尬或麻煩。」壽明舊同事說。不久,恒生把所有貿易融資隊伍統一合併,並搬往總行,由壽明執掌整個貿易融資部。

上司下屬齊墮馬九六年,由董事長利國偉一手扶植的行政總裁歐肇基,升為副董事長, 大權在握,新一代領導層亦旋即上位,陸觀豪任副行政總裁,另外莫偉健、黃建群和壽明任總經理。恒生在歐肇基帶領下,作風變得積極進取,尤其積極拓展企業融 資,更由壽明主理企業銀行及國內業務,其中貸款予中資企業較積極,如九六年向中旅國際、上海實業等安排共數以十數億計的銀團貸款。在歐肇基掌政期間,恒生 的貸存比率大幅上升,由九四年百分之四十,升至九七年百分之六十。壽明跟着歐肇基上位,然而歐肇基於九六年,以內購形式,以特惠價三千五百萬向客戶之一的 熊谷組,購入玫瑰園獨立屋;出入揸保時捷跑車,與一貫銀行家踏實的作風有別。歐氏於九八年三月突然請辭恒生,其後壽明亦因收受利益,而被迫停職。壽明今次 被判入獄,銀行界人士都表示唏噓,「只差三年就退休,有成二千萬退休金,佢真係戇居啦!」一華資銀行家說。

主謀背景歐江國際的大股東是何紀 椿,也是本案主謀,他是浙江溫州人,其叔父輩在台灣生產尼龍絲。七九年何紀椿才由國內到港,靠轉口尼龍絲返大陸而賺錢。歐江國際成立於一九八八年,寫字樓 設於尖沙咀東海商業中心,同鄉黃作民說:「佢對人都幾闊綽,之前只知道他在半山有好多住宅收租,還經營江南邨酒樓,成日請人食飯。」何紀椿與公司一名廿多歲上海女子搭上後,太太陳美蓮便跟他離婚,二人育有兩子一女,何小海是長子,現在服刑。何紀椿在兒子被捕前已潛逃國內,在杭州及上海經營地產,生活仍逍遙。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2340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