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就是剛發布的小米5,它能讓雷軍打翻身仗嗎?
來源: http://www.iheima.com/news/2016/0224/154397.shtml
導讀 : 小米公司今日在京舉行春季新品發布會,小米手機4s、小米手機5等新品一一亮相。
i黑馬 楊博丞 2月24日報道
“讓友商失望了。”小米CEO雷軍的今天開場詞有些充滿火藥味,他引述IDC和HIS等調研公司的數據稱小米手機銷量仍是中國第一。他還透露,小米4系列手機銷售累計破1600萬臺。
發布會的“開胃菜”是售價1699元的小米4s ,該手機配備了驍龍808的CPU,3GB的內存以及64GB的存儲,相對於小米4主要增加了指紋識等功能,機身顏色分別為黑色、白色、金色和藕荷色。
“主菜”則是研發18個月的小米5。談及自己的體驗,雷軍怡然自得,“自己過去幾個月一直在使用小米手機5,這三四個月的體驗是:快。”
據雷軍介紹,小米5配置了5.15英寸1080P屏幕,驍龍820處理器,4G內存、128G存儲和3000毫安電池。
而機身方面,它沿襲了小米Note的設計,不同之處在於其采取了3D陶瓷機身。該手機還配置了1600W攝像頭,支持4軸光學防抖,並且支持正面指紋、NFC和全網通。
小米5起售價為1999元,尊享版則為2699元。
小米5
2015年,可謂是小米多舛的一年,在這一年中小米的450億美元估值被質疑,而年初定的全年8000萬-1億臺銷售目標也並未完成。
的確,中國智能手機市場的增長放緩暴露了小米的弱點。在面對華為等強有力的競爭對手的時候,小米也失去了部分市場份額。而小米公司產品矩陣過多,從手機到耳機、電視、手環、音響、路由器、平衡車等等,儼然已經形成一家“百貨公司”。因此這也讓小米公司被貼上了“不專註”的標簽,遭到了各方質疑。
而雷軍在上月的小米年會上也坦稱,“這一年里說實話,我不OK。”
“我們看到了各種各樣的負面報道和批評甚至詆毀。比如說,‘我們小米手機不再發燒了’、‘小米就是個屌絲機’、‘小米的產品節奏亂了’;還有‘小米啥都做,就是個百貨公司’,甚至有友商說‘5年後,小米肯定消失’。”
雷軍也似乎找出了其中的癥結——心中有魔,“年初我們定了一個8000萬臺的銷售預期,面對這樣的市場形勢,不知不覺我們把預期當成了任務。”
對此,雷軍下的藥是“開心”和“聚焦”,其中“開心”即是去KPI,放下包袱,解掉繩索,開開心心地做;而“聚焦”則意味著聚焦核心業務,突破關鍵技術,其中就包括顯示、照相、電池等核心元器件的定制優化。
誠然,與三星華為等競爭對手相比,小米在硬件關鍵技術上還處於弱勢。去年就有分析師稱,當早期版本的高通驍龍810處理器被曝發熱時,它抑制了小米最昂貴的機皇——小米Note的售價。
盡管目前智能手機產業的發展已經步入紅海,但芯片作為智能手機構成中最基礎的部件和平臺,對於手機的成本和體驗依然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沒有自己的“芯”,而用別人的“芯”就等於自己的命脈全部掌控於他人手中,如果一旦供應鏈出現問題就會直接影響到手機的生產問題。
而無論未來是走生態系統的路線,還是智能硬件等,芯片的自控能力始終是小米回避不了且必須要跨過的門檻。
還記得2015年11月的發布會上,雷軍深情演講《我所有的向往》,在演講結束時,雷軍說:“我能肯定的,24年前,和他們一樣年輕的我,經過13個小時的火車顛簸,一個人從武漢來到了北京。那時的北京,還沒有什麽高樓,但走在北京站廣場,就不由得四顧茫然。今天是小米放下包袱,認真做產品的新起點。”
但願,小米手機5會是雷軍的新起點。
版權聲明:
本文作者楊博丞 ,i黑馬原創。如需轉載請聯系微信公眾號(ID:iheima)授權,未經授權,轉載必究。
廣東電信攜華為阿里“重金”4K 視頻能為運營商打贏翻身仗?
來源: http://www.yicai.com/news/5010093.html
在語音時代,OTT廠商的“免費”策略一度讓運營商們亂了陣腳,而到了視頻時代,面對互聯網廠商的猛攻,有著“管道優勢”的運營商能打好這場翻身仗嗎?
5月5日,中國電信廣東公司宣布將投資160億元用於打造光網城市集群,並且預計未來光纖寬帶用戶規模將超過2000萬戶,而目前據第一財經記者了解,廣東寬帶用戶已經超過千萬戶,其中IPTV用戶超過百萬。“從去年9月廣東IPTV 4K業務開始規模放號,不到一年時間用戶就已經突破百萬,並且以每天上萬的速度在增長。過去十年的IPTV實踐為今天的迅速發展打下基礎,也積累了極佳的運營經驗和大量內容。”廣東電信總經理鐘平表示。
事實上,在語音收入不斷減少的同時,國內三大運營商不約而同地把目標投向了視頻領域,為此不惜重金為寬帶提速。華為中國區電信軟件業務部家庭媒體業務部總經理張曉冬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2020年,90%的流量將會來自於視頻業務,而對於運營商來說,這將成為一個可觀的收入組成。
IPTV一季度新增用戶數趕超上年總數
“據華為內部數據統計,一季度全國運營商IPTV新增用戶數接近去年全年用戶發展總數,從去年下半年IPTV市場整體增長迅猛。”華為家庭媒體業務負責人張曉冬對記者說。
“我們預計今年IPTV整體用戶數量將會過億。”張曉冬表示,視頻市場的整體崛起讓去年出現了4K盒子一度短缺的現象。
事實上,視頻領域存在著巨大的機會,這一點已經成為行業共識。
在此前的華為全球分析師大會上,華為常務董事、戰略Marketing總裁徐文偉表示,現在正是數字化轉型的關鍵時期,過去的很多暢想正變成現實。他以VR為例,表示VR要實現完美的虛擬現實體驗,每秒要處理高達5.2Gbit的數據量,時延要低於20ms,而這將使視頻領域成為一個千億美元級的市場。
而在行業人士看來,在線觀看4K視頻一般需要30Mbps以上的網速,流暢觀看要求更高。為滿足真正的4K視頻體驗,首先就需要一張大帶寬、低時延網絡的支持,這一點對於運營商來說是不可多求的機會。
從2014年底開始,廣東電信即全面啟動光纖寬帶升級工作。截至2016年5月,其寬帶用戶總數近2000萬戶,光纖寬帶用戶超過1000萬戶,其中百兆光寬用戶超過400萬戶,發展勢頭迅猛。今年1月,廣東電信發布了千兆光纖寬帶產品,廣州、深圳、東莞、佛山四個地市面向家庭和企業率先推出1000M的超寬帶和500M、200M的高寬帶,目前全省平均帶寬已超過30M。
除了電信,中國聯通在今年三月份也公布了最新的光纖化升級目標:計劃投入244億元,目前已建成全光網絡省7個、全光網絡地市118個;光纖入戶覆蓋家庭1.6億戶,較光改前提升1.1倍。
“比起互聯網廠商,運營商在視頻發展上有天然的管道優勢,一個互聯網廠商在全球的CDN節點可能比不上一個運營商在廣東省的量,而這個布點影響著消費者觀看視頻時的體驗,比如說視頻幀率可以達到每秒60幀,不會出現卡帶的情況。”張曉冬對記者說。
視頻聯盟能否“圍剿”OTT?
面對OTT視頻的強烈沖擊,電信運營商一改之前避諱態度,以擁抱態度重新布局視頻業務市場。
在發布會上,中國電信廣東公司宣布與華為公司發布全球首個超級4K P60高端機頂盒(Q22),基於華為公司融合視頻解決方案,為業界展示了4K P60/HDR超高清視頻、超高清視頻通話產品粵想家以及超高清3D遊戲等精品應用。同時,在電信的4K生態聯盟中,不乏阿里體育、科大訊飛、廣播電視臺、中國網絡電視臺等合作夥伴。
“4K視頻市場非常大,需要產業鏈上下遊的合作夥伴一起,比起互聯網廠商,IPTV在流暢度以及互動能力上都有自己的優勢。”廣東南方新媒體發展有限公司副總經理陳碩宏對記者說。
不過雖然電信運營商都非常重視視頻業務,但這一承載運營商視頻戰略的業務在推出之後並不是非常順利。相比之下,OTT視頻自2013年誕生以來,便以不可阻擋之勢進入用戶家庭,改變用戶的視頻收看習慣。美劇《紙牌屋》便是OTT視頻的代表作,其在播出的第一季度就為Netflix培育了超過300萬的用戶。
“Video流量將統治整個網絡,運營商轉型是必然趨勢。未來,電信運營商和廣電運營商的界限會越來越模糊,融合之後的運營商將能提供語音、視頻和寬帶接入等各種各樣的業務。沒有這個能力的運營商將無法在市場上生存。”華為內部人士對記者如是說。
OPPO的勝仗,華為的翻身仗,小米的敗仗
來源: http://www.iheima.com/zixun/2016/1206/160198.shtml
OPPO的勝仗,華為的翻身仗,小米的敗仗
李丕
2016-12-06 09:37
李丕,“韓坤·土星實驗室”學員,貓範科技CEO,自稱“互聯網老民工”。近期,他在黑馬學吧上,以一個20多年互聯網經歷的“老農”視角,從OPPO/vivo的崛起、華為的翻身仗談起,分享了對現今國產手機大戰的看法。
2016年創業黑馬正式推出創業實驗室——年輕一代創業者的創業孵化器。邀請成功企業家或投資人開設實驗室,並篩選優秀的創業者入駐實驗室。在這里,企業家和創業者將來一次轟轟烈烈的實驗,幫助創業者在企業家與投資人的肩膀上成長,和導師一起提煉、完善、梳理商業體系,讓一代創業家 的創業思想在後來者中發揚光大,成為中國創業者的陽光雨露。
目前,已開設周鴻祎·極致產品實驗室,江南春·品牌引爆實驗室,朱嘯虎·獨角獸實驗室,韓坤·土星實驗室,吳世春·獨角獸成長實驗室等20多個實驗室。
以下為李丕在黑馬學吧上的分享內容,經i黑馬 編輯整理。
和華為、OPPO的淵源
今天分享的主題是互聯網老民工眼里的手機大戰。我確實是一個互聯網的老農了,20年前做互聯網,最開始做BBS,當時我是碧海青天站的站長,這個網站當時在《電腦報》上排過前三。然後從2006年到現在一直在做互聯網視頻。
坦白說,今天的主題我們韓坤·土星實驗室,在韓國的時候和黑馬學院的小夥伴們有一個交流,談起來手機大戰的話題。我不是硬件廠商的背景,其實不能說在這上面有很豐富的經驗,只是說作為一個老的互聯網的觀察者,從我的一個角度談談理解。 正好我們土星實驗室的小夥伴也覺得這個主題比較有意思。
我是2000年的時候在美國的貝爾實驗室做研究員,算是華為同行,那時候就和華為打過很多的交道。有一件事印象很深,原來華為還小的時候,它還在向類似於貝爾實驗室和朗訊這樣的機構學習。2002年左右,我負責一個十億美金的產品,包括售前、售後、研發、采購、市場、財務,當時收到一個重要客戶,叫做西班牙電信的一個郵件,說明天我們就要在倫敦見面了,希望你們這次不要像小朋友的家庭作業,只有媽媽為之驕傲。這是發給總監及以上了,其實是一種赤裸裸威脅的語氣。收到這封郵件之後,我們整個團隊都動起來爭取拿下這個客戶。而華為那時候完全是新進入歐洲市場,但是反應快速。
舉一個例子,對於一個嚴重級別是2的問題, 在貝爾實驗室它的解決周期是60天,華為的解決周期是3天,這就是差別。也就是說,類似於朗訊、北電這樣整個的含著金鑰匙出生的王子們,如果沒有在華為這樣一個從零開始的泥腿子,小的時候把它收購或者消滅,等到體量差不多的時候,誰會更厲害呢?這個差別是毫無疑問的。
所以兩年之後,我們拿到的內部備忘錄中,有五項評測,其中有三項是華為第一,有兩項是中興第一。最後仍然是朗訊這樣的企業贏得了上述那個單子,但是實際上,華為和中興其實是第一名的,這是一個特別明顯的例子,本身也是互聯網的一個精神。
當時有個歐洲的銷售問我,說我就不明白大家都是全球采購,為什麽華為能夠比我們便宜一半?實際上這都是由大量的研發工程師和降低毛利來實現的。我們那時候做高速產出的產品,歐美的廠商一直要求100塊的售價,毛利潤要70%以上,而華為相當於只有一半的價格,它的毛利其實是在20%左右。但是他們就理解不了,在同樣的情況下它怎麽能賣得這麽便宜,這些是歐美國家根本就做不到的。
這是我和華為的一個淵源。
我和OPPO也算是有淵源。我和OPPO的四大金剛之一,其實是很好的朋友,包括我也和OPPO不同層級的代理商和供應商有過相對深入的一些接觸,對他們的工作精神和相應的一些工作的協同方式、打法有一些了解,他們之間的這樣種緊密度是一般人根本就做不多的,包括讓每一個經銷商,每一個供應商都能夠實實在在地賺到錢,而且他們相互之間合作的緊密度非常之深,這是他們致勝的一個很重要的原因。
OPPO成功秘訣
回到手機大戰。現在來講,華為的量是第一的,華為之後就是OPPO。 但實際上OPPO和vivo的打法是非常相近的,這兩個的量加起來比華為還要大,他們兩個都是段永平系(i黑馬註:段永平系步步高集團董事長),但他們構建的文化是一個能夠分立的文化。
OPPO和vivo都是段永平最早出資,但現在他占的股權比例已經到了10%以下,就是非常善於來給自己帶的兄弟們進行分享,這也是OPPO和vivo為什麽能夠成功——它也把大部分的利益分給了經銷商和它的代理商。
OPPO和vivo的特點,作為旁觀者,我的理解第一個叫極致產品 。如果你不和他們接觸的話,你不能想象實際上他們在產品這方面要求非常之高,如果產品出現任何的瑕疵,整個這一批都要廢掉,他們對於工藝的要求也非常高,富士康都很難滿足他們的要求,所以他們是自建廠。其實你們查查專利,會發現這一個看起來只是給二三線屌絲用的手機,品牌廣告滿天飛的飛機,實際上它在研發方面非常舍得投入,比如說它用4A的充電,它能夠做到充電的時候手機是全涼的,而且穩定性也非常高。它先把產品在它力所能及的範圍內做到極致。
在極致產品的前提下,它又做了極致的市場 。極致的市場是幾乎所有主要的綜藝節目基本都會有OPPO和vivo鋪天蓋地的廣告,它只做頭部的廣告,只在最牛逼的視頻節目上才會做廣告。當廣告的投入到達一定的量,其實你會發現它的費用就會變成資本,因為它變成了品牌進入了人們的心智。尤其在現在這個生產過剩的時代,最稀缺的並不是最優秀的產品,最稀缺的是一個產品在用戶心中相應的準確定位。
這兩個前提,讓它有了一個很高的毛利 。如果我沒有記錯的話,大概一臺OPPO手機的平均毛利是132美金(將近一千塊錢),華為的Mate系列和P系列,毛利也很高,大概在120美金左右。只有高的品質和高的定位才可能有高的毛利,有高的毛利之後,它又用這些錢做了極致的渠道。不斷地在進行正向的循環。
同時,它在不同的區域和經銷商、采購商進行相互的入股,通過相互的參股把大家利益捆綁在一起。他們對渠道商人品有嚴格要求,任何人在這個遊戲規則中有任何違反遊戲規則、不講信用等等行為會立即被踢出這個體系,也會喪失這個賺錢的機會。靠高的毛利維持整個體系的良性運轉。
華為的翻身仗
其實華為打的是一個典型的翻身仗。 以前華為的特點就是做運營商生意,我不做終端,哪怕做也全是運營商市場。運營商市場就是當初典型的千元機,代表著低質、低價,所以過去大家只知道華為是一個純2B的品牌,沒有人說它是2C的品牌。
華為轉型難度非常之大。後來它成立獨立的榮耀團隊、獨立的網上銷售,完全重構了它的銷售體系,重新定價,重新定位,這非常之難。諾基亞其實就死在當自己有一個利潤非常豐厚的主營市場的時候,它不太願意去做自己的左右手互博的事情,不願意打新的產品,打自己利潤很豐厚的產品線,這是很自然的,因為它是上市公司。作為一個上市公司它必須對股東負責,對股東負責的話就必然不能看到銷售額的下降,不能看到利潤額的下降,這就鑄成了一個企業的基因。
而華為它正好是一個非上市公司,它有大量的決策能夠快速地執行,可以通過革自己的命來解決問題。它獨立了相應的品牌,然後減少運營商的銷售,同時借助自己的運營商關系,去做更好的渠道。
其實它也是極致的產品,為什麽? 因為華為手機利用了自己在基站基礎上的優勢,使它的通訊信號足夠的好,使它和基站之間的通信非常好,再加上它的成本控制,采用了自己的芯片。
就好像一個全新的消費者品牌,重新進入消費者的心智之中,華為確立了自己商務機的主打定位 ,使得它再利用自己的運營商的渠道——它的傳統優勢,和基站的強勢,然後把產品在全球各地推廣,所以它的銷售量有了很大的進步。
小米的敗仗
小米三年前450億美金的估值,用粉絲營銷這種全新的方式,贏得了大量米粉、鐵粉的心。我個人覺得,它的轉折點就是在它450億估值之後,它就有了一個對賭,有了一個相應的承諾,就是說它必須要有銷量,所以它退出了紅利。
在產品過剩時代,最稀缺的實際上是人們心智中的定位 。紅米把整個小米定位就降到了“屌絲中的戰鬥機”這樣一個定位,價格低就使得它的整個供應鏈的選擇、部件的選擇到售後體系都很差,所以也會使得它的返修率大大提升。相應也就使得它有了一個屌絲的定位外加一個不太好的用戶口碑,它消耗了當初小米在做粉絲營銷時候產品的勢能。
有人問該不該有一款定位屌絲的手機,肯定應該有,而且它會成為一個爆品,但是它不應該在小米的體系之內,它應該看起來和小米的品牌沒有太直接的關系。很多人分不清紅米和小米,使得它把整個小米的定位都拉低了。所以,實際上這是一個定位的戰爭。 因為大家認為它是高性價比的東西,但是現在又因為它過於屌絲,以致於用戶不想被彰顯,所以小米在手機,在主戰場上,打了一個敗仗。對小米來說是一個很大的遺憾。
前 景
我相信中國的產品一定會成為世界上銷量最大的,一定會贏了所有的其他國家 (的產品)。因為互聯網就是真正的核心理念就是網聚人的力量,這是互聯網的真諦。網聚人的力量只有中國和美國,這兩個國家的產品創新,一個是以產品創新建廠,一個是以技術創新建廠。美國因為技術創新,它是一直走在前面,但是現在產品創新,我們的用戶體量比它要大得多,也就更容易進行產品創新和產品打磨,而且已經落了全世界幾條街了。
叢林法則之下,你唯一能贏的機會是比別人跑的快,要想比別人跑得更快,你必須在產品創新上,在商業模式創新上做得更極致、更好。
互聯網根本的邊界不是技術,不是防火墻,而是文化。 華為、OPPO和小米等他們之間的手機大戰,從長線角度來講,他們擁有自己的核心技術,擁有自己的成本控制能力,並且有各自的定位,他們在印度、東南亞攻城略地,實際上也是在海外帶來更多的中國力量。手機,作為硬件設備,是最容易跨越文化的障礙。
我非常看好中國的手機占領全世界。
[本文作者李丕,i黑馬原創。如需轉載請聯系微信公眾號(ID:iheima)授權,未經授權,轉載必究。]
手機
互聯網
贊(...)
分享到:
全球頭條丨特朗普欲掀匯率戰 蘋果靠iPhone打響翻身仗
——CNBC——
【蘋果財報亮眼 iPhone扭轉頹勢】蘋果公司周二盤後發布假日季業績報告,好於市場預期。其中季度營收784億美元,創歷史最佳紀錄,扭轉了此前連續三個季度的銷售下滑局面,每股收益3.38美元,市場預期3.22美元。分類別看,上季度共售出7820萬臺iPhone,預期7630萬臺,銷售額543.78億美元,單臺平均售價694.57美元,較上季度的619美元明顯提升,CEO庫克表示市場對於iPhone 7 Plus的需求十分旺盛;Mac電腦售出超500萬臺,營收達72.4億美元,超越應用軟件與服務等衍生服務成為公司第二大收入來源;衍生服務業務(App Store, iTunes, Apple Music, Apple Pay及 iCloud)營收為71.7億美元,同比上升18%,相當於Facebook上季度的營收規模,其中App Store的營收超過了Google Play 2倍。現金頭寸2460.9億美元,創紀錄新高,相當於斯里蘭卡去年GDP總額。此外中國區銷售同比下滑12%,較上季度下滑30%有所好轉。受此利好刺激,公司股價盤後上漲3.1%報125.13美元。
——金融時報——
【特朗普幕僚指控德國利用“低估”歐元獲益】周二美國總統特朗普首席貿易顧問納瓦羅(Peter Navarro)指責德國利用“嚴重被低估”的歐元加強其貿易優勢,這番表態幾乎預示著特朗普或將掀起匯率戰。納瓦羅稱,德國在歐盟內部的優勢地位是美-歐間跨大西洋貿易和投資夥伴關系(TTIP)面臨困境的原因。德國正在使用一個嚴重被低估的歐元來剝削美國及其歐盟夥伴。歐元就好像一個隱含的德國馬克。歐元的低估值使德國優於其他主要合作夥伴。納瓦羅指出,德國與歐盟及美國間貿易結構的不平衡性是造成歐洲內部經濟發展不平衡的原因,TTIP不過是披著雙邊貿易協定外衣的多邊協定。納瓦羅的觀點反應了特朗普的立場,在特朗普就職前接受媒體采訪時他就曾表示,歐盟不過是德國的工具,並預測英國脫歐會帶動其他成員國效仿,歐盟可能會因此解體。
——BBC——
【特朗普內閣成員投票因民主黨議員抗議推遲】因周二美國參議院經濟委員會民主黨議員拒絕為特朗普提名的衛生及公共服務部部長人選普萊斯(Tom Price)和財長努欽(Stephen Mnuchin)投票確認,兩人的任命被迫推遲。民主黨方面給出的理由是兩人在個人資產方面表述不夠透明,即普萊斯在醫療保健公司的個股交易情況及努欽之前在OneWest銀行的工作經歷。此前特朗普宣布解雇代理司法部長耶茨(Sally Yates),因其下令司法部人員不得在法庭上為特朗普的“禁穆令”提供辯護,提名司法部長人選塞申斯(Jeff Sessions)的投票表決也因故中斷。
【印度承認“廢鈔令”傷害經濟】印度發布本國《經濟調查報告》,認為“廢鈔令”等措施確實減緩了印度的經濟增速。去年11月8日,印度總理莫迪宣布廢除大面額500及1000盧比紙幣,這一原本旨在打擊腐敗、黑錢及非法現金窩藏行為的“妙計”卻在現金短缺的背景下遭遇各方猛烈炮轟,“誤傷”印度經濟。報告預測,截至今年3月的2016-2017財年,印度經濟增速為7.1%,較上一財年的7.6%出現明顯回落,2017財年則有望回升到7%-7.75%。印度財政部長賈特里(Arun Jaitley)希望印度經濟能從三月份起回歸正軌,印度向市場投放的現金將逐步到位。
——華爾街日報——
【《超級馬里奧酷跑》為任天堂帶來5000余萬美元收益】根據任天堂周二發布的數據,公司首款手機遊戲應用《超級馬里奧酷跑(Super Mario Run)》取得了不錯的成績,從去年12月上市以來為公司帶來了5300萬美元的利潤。任天堂表示,這是公司從遊戲硬件產品向移動端遊戲的有益嘗試,超過5%的下載用戶支付了9.99美元的通關費用。不過任天堂總裁君島達已(Tatsumi Kimishima)對此成績並不滿意,認為該款遊戲應該獲得兩位數的支付率。按計劃任天堂將在今年3月推出可在平板電腦及Android系統中運行的《超級馬里奧酷跑》。
——Reuters——
【特朗普會見藥企巨頭:快降藥價】美國總統特朗普周二會見了默克、強生、禮來、諾華等六家藥企高管,要求他們著手降低藥品價格,並擴大在美生產規模。特朗普重申政府為醫改項目付出了許多,藥價到了非降不可的地步,雖然部分國家的貨幣匯率貶值使有些藥企將生產活動外包,希望你們還是將生產計劃搬回國內。為了平衡降低藥價對企業的沖擊,特朗普許諾將讓美國食品和藥物管理局(FDA)加快審批程序,鼓勵企業創新,同時其他國家必須公平地分擔藥品研發成本。
——Bloomberg——
【股神傳奇依舊,巴菲特大選以來買入120億美元美股】在上周五接受美國主播和著名脫口秀主持人查理·羅斯(Charlie Rose)采訪時,巴菲特表示自去年11月份的大選日以來,他麾下的伯克希爾哈撒韋公司(Berkshire Hathaway)已經買入了價值120億美元的股票。對巴菲特來說,這代表著一種投資策略的改變,這是因為他在去年11月份的頭9天時間里凈賣出了美國股票,當時希拉里看起來將可在大選中獲勝。據監管文件顯示,在去年前9個月時間里,該公司買入了價值52億美元的股票,同時賣出或贖回了價值約為20億美元的股票,截至2016年9月30日為止,伯克希爾哈撒韋所持有的股票投資組合的總價值為1025億美元。巴菲特還向羅斯表示,他對美國經濟將可實現4%的年度增長持懷疑立場,這是特朗普此前宣稱的目標。“這個目標是相當高的。”巴菲特說道。“2%(的加速增長)將會帶來奇跡。”
國產品牌翻身仗:用中國方案順利解決別國的問題
“過去,從德國進口一臺設備需要耗資3億元人民幣,而如今,中國出口的這一設備價格大約為2億元人民幣。” 在首屆中國自主品牌博覽會上,一位來自中國中鐵股份有限公司(下稱“中國中鐵”)的工作人員向第一財經記者介紹。
他所說的設備是盾構機。這款被譽為“世界工程機械之王”的設備是基礎建設,尤其是交通基礎設施建設中必不可少的設備之一。2001年前後,中國中鐵用於基建開發的裝備有95%依賴進口,僅盾構機一項,一年就要花費超過50億元。
篳路藍縷,以啟山林。從幾乎全部依賴進口到自主研發盾構機,形成品類齊全的盾構機/TBM(巖石隧道掘進機)家族,並將訂單拓展到海外16個國家和地區,中國中鐵用了近15年。
大理-瑞麗鐵路高黎貢山隧道項目外景。(來源:中鐵工業官方公號)
中國品牌走出去
5月10日,首屆中國自主品牌博覽會(下稱“品博會”)在上海舉行。中國自主品牌“走出去”模式的不斷創新,代表著中國制造向中國智造的轉變,也代表著“中國品牌,世界共享”理念的再定義。
中國中鐵高新工業股份有限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易鐵軍對第一財經記者介紹,從2001年至今,多年來,中鐵裝備作為“中國品牌日”概念源頭企業,除了持續加大關鍵技術、核心零部件的科研攻關,在“走出去”上亦是不遺余力。
“2011年,馬來西亞是中鐵裝備走出去的第一站;2014年,中鐵裝備還出口至意大利。”易鐵軍說。
公開資料顯示,目前中鐵裝備盾構/TBM訂單累計達到765臺,出廠623臺,出廠盾構/TBM已累計安全順利掘進1200多公里。同時,還創造了世界首臺馬蹄形盾構機、世界最小直徑硬巖TBM等產品。
易鐵軍向記者分享了一個頗有意義的案例。他介紹,黎巴嫩首都貝魯特嚴重缺水,當地市民不得不購買昂貴的桶裝水維持生活。2014年,黎巴嫩政府宣布了一項浩大、迫在眉睫的隧道工程——大貝魯特供水項目,項目總預算3.7億美元(約合23.4億元人民幣),工期數年。然而大貝魯特地區屬於喀斯特地貌,施工難度非常大,打穿引水隧洞的直徑只有3.5米——全世界範圍內也沒有如此小直徑的掘進設備。
不過,中國中鐵卻做到了。
其旗下的中鐵裝備在2015年研制出兩臺世界上最小直徑的巖石隧道掘進機,讓當地居民看到了告別昂貴桶裝水的希望。兩臺設備分別於2016年8月、9月從中國始發運至貝魯特。
這也是在黎巴嫩首次使用全自動的TBM施工,黎巴嫩政府項目業主尤為重視。他們為兩臺TBM起名為“麗雅號(léa)”和“雅斯米納號(Yasmina)”,前者代表慷慨、正直、開放,後者代表勇敢、果斷、活力。
2018年3月2日,世界最小直徑硬巖掘進機“雅斯米納號”的刀盤緩緩破巖而出,標誌著黎巴嫩大貝魯特引水工程施工難度最大、距離最長的2號隧道順利貫通。預計到2019年,整個引水隧洞項目可投入使用,將基本解決貝魯特用水問題,總計約160萬人口將從中受益。
在黎巴嫩貝魯特,世界最小直徑TBM實現隧洞第一階段貫通。(來源:中鐵工業官方公號)
工業和信息化部科技司副司長沙南生在品博會上談到,制造業是中國國民經濟的主體。工業品牌建設是中國品牌發展的重要組成部分。
一直以來,大型工業品牌在社會關註度上總是不及一般消費品牌。不過,它所創造的社會意義卻是不言而喻的。沙南生總結了過去幾年在推進工業品牌建設過程中的體會:正確認識“大而不強”,堅持推進高質量發展;倡導品牌培育,重在增強能力;堅持企業品牌和集群品牌、區域品牌協調推進,全面提升我國的品牌能力;堅持企業主體,政府積極作為。
中國中鐵董事長李長進透露,“這些年來,我們大力地推動企業的創新戰略。我們現在有三個國家級實驗室:一是高速鐵路國家建造實驗室,二是橋梁工程建造國家實驗室,三是地下工程掘進國家實驗室。”此外,中國中鐵打造了11個國家級的技術中心、7個國家級的研發平臺,擁有2.2萬多名高級工程師以及17.4萬名工程技術人員。
他認為,需要用中國的方案來解決別國的基礎設施建設問題。當中國標準、中國技術得到了國際認同,也就提升了中國品牌的地位。
“至少要虧損八年”
對於工業企業來說,理念和自主創新是其“走出去”的關鍵。但對於一般消費品來說,保證質量則是品牌長青的基礎。
“我們曾經做過一個關於中國的產品和服務的調查。66.7%的消費者認為,要想成為國際知名品牌,首先要提升產品和服務的質量。”在品博會上,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質量管理司司長黃國梁談道。而針對中國遊客出境遊大量購物以及通過海淘購買國外的名牌產品,他們也進行了原因分析,發現71.4%的消費者是基於“國外品牌質量信得過”,是理性消費,當然也包括個別的炫耀性消費。
“提升質量,是鑄就品牌的重要原因。”黃國梁表示。
“海爾砸冰箱”的故事即是對質量追求的重要例證。1985年,一位用戶來信反映海爾冰箱有質量問題,於是時任廠長的張瑞敏突擊檢查了倉庫,發現倉庫中不合格的冰箱還有76臺。
面對這些不合格產品,張瑞敏做出了令人震驚的決定——開一個全體員工的現場會,把76臺冰箱當眾全部砸毀。而且,是由生產這些冰箱的員工親自來砸。那時候,正是物資緊缺的年代,76臺正品冰箱的價值不言而喻。
不過也正是這一把大錘砸醒了海爾人的質量意識。如今,張瑞敏早已不是當時集體小廠的廠長。作為品牌價值超過千億的海爾集團董事局主席、首席執行官,他在品博會企業對話中說到,其實創品牌,是非常非常艱巨的一件事。“為了創中國自己的品牌,創中國的世界品牌,我們從上世紀90年代末走向國際市場,到現在差不多三十年時間。過程中我體會最深的就是兩點:一是觀念,二是模式。”
時報廣場上的中國國家形象宣傳片。(來源:網絡)
他介紹道,國際上有個規律,如果要在國外創造一個品牌,那至少要虧損八年,就是八年的投入期。而在很多國家樹立品牌的過程中,海爾不僅僅是賠8年、砸進去超過百億元,只為建立一個網絡和獲得當地用戶的信任。
“這不是金錢能買到的,必須靠時間,慢慢地去讓用戶認識你。所以,我們現在做到了國際市場上中國品牌同類產品(份額)最高。其他的有很多還是做定牌加工、代工,因為可以保證利潤、現金流,但這是比較短期的做法,與創品牌是背道而馳的。”
此外,他還分享了由海爾創造的“沙拉文化”模式。顧名思義,就像西餐的沙拉一樣,沙拉里可以有各種不同的蔬菜,這些蔬菜就代表了各國不同的文化,而沙拉醬是統一的。“沙拉醬”就是海爾模式,就是“人單合一”。所謂“人單合一”,就是讓員工和用戶融合到一起去。
國際能源巨頭殼牌中國集團主席張新勝表示,要做一個行業領先的品牌,有三點非常重要:一是要理解時代與社會的使命;二是把這個使命落實到每一天、每一件事;三是要不斷創新、與時俱進。
遼寧“三年打一個翻身仗” 多地加快擴大有效投資
今年上半年,在基建投資回落的情況下,固定資產投資增速創下了19年來的新低。不過,下半年,多地正加快擴大有效投資和補短板的進度,固投增速有望回升。
遼寧省日前印發《遼寧省加快推進項目建設著力擴大有效投資實施方案》(以下簡稱《方案》)目前已正式印發。根據該方案,2018年至2020年,全省固定資產投資每年保持雙位數增長,用三年時間打一個翻身仗,為遼寧全面振興提供有力的經濟支撐。其中,2018年固定資產投資完成7100億元,增長10%。
在具體舉措上,遼寧將以項目為中心擴大有效投資。括實施產業結構升級項目、基礎設施項目、鄉村振興戰略項目、抓好招商引資項目四個方面。其中,在產業結構方面,將推進100個以上智能制造及智能服務試點示範項目建設,依法依規認定20家省級服務性制造示範企業,組織實施50項工業強基重點項目。加快培育高新技術企業,全省高新技術企業數量增長50%以上。
同時,推進軍民融合深度發展,加快沈陽、大連、葫蘆島市軍民融合特色產業基地建設,抓好自主燃氣輪機、海洋核動力平臺等軍民融合示範工程,大力發展民用航空、高技術船舶、衛星應用等項目。
在基礎設施方面,遼寧將加快推進沈陽桃仙機場二跑道、沈陽至白河高速鐵路等一批項目建設。加快沈陽、大連市地鐵建設。
在西南的貴州,8月15日,貴州省省長諶貽琴主持召開專題會議,研究加快全省重大項目建設工作。她強調,要深入貫徹中央穩投資的重大部署,狠抓擴大有效投資,集中力量加快重大項目建設,奮力推動全省經濟平穩健康發展。
會議提出,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投資是貴州省穩增長調結構、補短板強弱項的有力抓手,是打贏脫貧攻堅戰、推動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支撐。要牢固樹立抓發展必須抓投資、抓投資必須抓項目的理念,把握趨勢、搶抓機遇,準確把握中央宏觀政策的方向和重點,全面對接中央政策取向和投資方向,找準擴大有效投資、推進重大項目的切入點和突破口。
貴州省社科院研究員茍以勇對第一財經分析,西部地區的基礎設施短板仍然有很多,需要加快補足這些短板。這些短板主要是在綜合交通設施和城市基礎設施方面。其中交通基礎設施是當前西部地區最大的短板,包括機場、公路、鐵路、水利、電信、電力等方面都都有大量的欠賬和短板需要加快補齊。
在河南,近日,河南省人民政府辦公廳印發《關於省政府領導分包推進重大項目責任分工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為加快推進河南省重大項目建設,著力穩增長、擴投資、促轉型,推動我省經濟高質量發展,省政府篩選了76個引領帶動能力強、關系全省發展大局的重大項目,由省政府各位副省長負責分包推進。
隨著下半年我國在基建“補短板”領域深耕發力,一系列關系國計民生的重大基建工程料將陸續上馬,基建和固投增速都有望回升。
國家發展改革委秘書長、國民經濟綜合司司長叢亮在15日國務院新聞辦舉行的吹風會上介紹,將推進建設和儲備一批重大項目。
叢亮說,對接發展和民生需要,加強重大項目儲備,重點是在補短板、強弱項、優化結構、促進轉型升級等領域,儲備一批、開工一批、建設一批、竣工一批重大項目。叢亮說,比如技術領域、民生領域的一些短板,而這些領域的短板實際上跟最終需求是非常貼近的,所以既擴大了有效投資需求,也滿足了消費需求,能夠形成良性循環,這不會形成新的產能過剩和新的債務問題。
此內容為第一財經原創。未經第一財經授權,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轉載、摘編、複制或建立鏡像。第一財經將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如需獲得授權請聯系第一財經版權部:
021-22002972或021-22002335;[email protected]
責編:汪時鋒
Next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