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後由 晗晨 於 2015-6-1 20:14 編輯 瑞東集團(376):阿里系第三駕馬車的現在與未來 作者:格隆匯 西湖客 阿里系在海外的資本運作動作越來越頻繁和精彩。繼阿里影業(1060)、阿里健康(241)雙雄雙雙市值過800億之後,阿里系在香港的第三個資本運作動作果熟蒂落:5月29日,香港投行瑞東集團(376)發布公告,稱公司對部分投資者以每股2港元的發行價配股發行19.42億股,總金額達到38.85億港元,占擴大後公司總股本的81%。其中雲峰基金(馬雲和虞峰聯合創立的投資基金)的控股子公司認購13.42億股,占發行後的總股份的56%,表明阿里系正式入主瑞東(376)。 瑞東(376)相信大家並不陌生,這是香港資本市場超級大佬高振順在09年收購的一個頻臨破產的殼公司,之後經過高振順5年的苦心調整經營,最終成為老高資本運營的旗艦公司,並在2014年第一次實現了盈利,之後的事情大家都已很清楚了:2015年5月,公司迎來了超級大佬阿里和馬雲的進駐。 今日複牌後瑞東股價一天暴漲了151%。各路人馬,唏噓者有,贊嘆者有,當然還有更多的看熱鬧者。但作為一個投資者,我們更應該在別人看熱鬧的時候,去認真思考其中的價值邏輯和投資機會。即便機會可能不在眼前,但時刻準備著,總是沒錯的! 話不多說,直接進入主題! 雲峰入主,只有兩種可能 1、 借殼上市,但雲峰已用大量的現金收購,令這一種可能在縮小。 2、 入主瑞東,致力於改造集團業務,打造海外投資平臺。 從雲峰基金以及馬雲一貫的風格來看,後一種可能性偏大。 結合瑞東目前的投行牌照和資源情況,未來一個周期內,可以想象的業務基本就是經紀業務、投行業務、資管業務、咨詢顧問業務,至於未來會不會涉及保險、銀行等等,目前看還較為遙遠,而資管、投行、經紀業務是瑞東集團通過目前所擁有的優勢,能夠較為順利的開展的! 下面這張圖,是我對未來一段時間瑞東業務與阿里系可能的優勢資源整合猜測圖: ![]() 當然,瑞東可以打造這些業務,但凡事都有輕重緩急,打造全能型金融平臺是一個中長期的戰略,為山九仞,非一日之功,在長遠的戰略周期中,步步為營是多數戰略家會采取的策略,古往今來,商場、戰場皆是如此! 發展經紀業務為競爭生存之根本! 從操作可行性層面來講,經紀業務最適合成為瑞東的後方基地,也是引入阿里這個流量大王後最有彈性的業務之一。無論何種競爭,先得生存之本為重中之重,進可攻,退可守,才可立於不敗之地!對於瑞東集團,綜合性金融集團為徐圖進取之道,而經紀業務,則為安身立命之本! 經紀業務最重要的客戶的規模(客戶數量和客戶資金規模)。用互聯網的思維就是流量為王,瑞東之後發展經紀業務有哪些優勢呢? 1、阿里巴巴集團掌握海量的互聯網流量數據,在內資南下做港股漸成趨勢之時,阿里集團做個順水人情對此引流並不難。(雖然阿里平臺的流量並不一定完全符合瑞東,但耐不住阿里平臺掌握的流量大啊,100個人里面有1個人炒港股,引到瑞東來,都將是一個非常龐大的客戶群) 2、本次收購股份,為公司註入了巨大的現金流!根據公告,本次共獲得投資者股份認購額為38.85億港元。那麽公司將會有足夠的現金去開展融資貸款業務。 顧問和咨詢業務將會錦上添花 瑞東自從高振順入主以來,擅長的也並非在傳統證券經紀業務,而是涉及資本運作的顧問咨詢業務,這與公司大股東高振順的背景有較大關聯。高振順是香港“殼王之王”,其經手的上市公司經典重組案例不勝枚舉,在香港資本市場人脈甚廣,且其本身的在資本運作這一方面的手法也非常漂亮,基本最後都屬於是多贏的局面! 雲峰基金是PE公司,馬雲和虞峰在資本界更是人脈廣泛,馬雲在香港也算耕耘多年,阿里集團和雲峰基金未來將會有大量的資本運作,資本大佬的聯手預計將進一步帶動公司顧問和咨詢業務的強勢發展! 投行業務將是後備力量 可以想見都是,隨著中國資本市場的開放,以及企業的國際化需求,未來仍將有大量的企業赴港IPO以及增發配股業務,而投行業務從來都講究人脈和實力,而香港本土券商在內地企業IPO方面,缺乏人脈關聯,港資券商是心有余而力不足!但雲峰入主之後,會為這項業務帶來豐富的想象力。 雲峰的背景是大陸10多個知名的企業家,包括馬雲、史玉柱、江南春、沈國軍等等大佬!其背後的人脈關聯一般人只能望其項背! 當然,一切都是可以想象的,包括其他的業務,如保險、銀行、信托、融資租賃等等,甚至於未來雲峰借殼上市,都是可以想象的,即便目前來看,這種可能很小! 對於其業務的綜合計算和估計 38億港元現金的湧入以及後續雲峰基金的背書,讓瑞東有了擴展的實力,其在凈資產規模方面將超越英皇和耀才等香港本地傳統券商,業務規模向其看齊或者超過他們並不為過(其實我的理解,瑞東未來的對標對象斷然不會是英皇和耀才這些香港本地券商,PK對象至少應該是中信、海通這些大型的內資券商)。 ![]() 由於券商是一種依賴於資本規模的行業,因此凈資產的規模基本也就決定了公司業務的規模。從幾家具有代表性的港股券商股的數據來看,營業收入與凈資產的比例大概在(0.3-0.4):1左右,ROE的中值水平在15%左右。以此來估計瑞東的營收規模,預計將會達到15-19億之間,凈利潤會在7.35億港幣左右。考慮到2015年以來,港股的火爆行情以及內資南下的背景,預計瑞東的業績還有較大的升幅! 對於故事,你該如何判斷? 毫無疑問,雲峰基金入主,給予了瑞東集團極大的故事想象空間,但故事實現的概率是需要咱們自己去判斷的。不管出於何種原因,如果你不相信這個故事會成為現實,那麽請不要參與投資!判斷故事的水分程度,肯定首先要去判斷講故事的人,其次是看這個故事的合理程度! 1、馬雲大產業布局的風格讓人值得期待 雲峰基金是馬雲、虞峰聯合眾多企業大佬聯合創立。馬雲一貫的特點在於產業布局,取勢而後優術!之前的阿里健康和阿里影業都是最好的證明。根據瑞東最新的公告,公司後續大概率會有進一步的資產購置計劃,以馬雲的風格,這並不會僅僅只會是個承諾! 2、雲峰的大藍圖 雲峰基金成立於2010年,基本由中國一群最為成功的創業型企業家所創立,包括馬雲、史玉柱、劉永好、沈國軍、江南春等等10多名鼎鼎大名的企業家。目前的布局主要在於醫藥、互聯網以及消費這三塊,對於金融布局明顯不足。 ![]() 所以,瑞東應該算是其在海外金融方面,第一次大的並購,一舉獲得控股地位,大展宏圖的意願還是值得期待! 估值如何參考,各位需仔細思考 算上新發行的股份,瑞東此時的市值已經達到543億,加上本次所得的38億港幣現金,公司的凈資產將在49億左右,那麽公司的PB講達到11倍,如果以傳統的金融企業估值,這已經算是非常高了!但虧損階段的阿里影業和阿里健康都分別有761和891億市值,瑞東的估值是不是就真的高呢? 所以,是參照傳統企業的估值體系,還是參照阿里雙雄的估值體系,這個得各位自行判斷! 總結來看,大量的現金收購股份,公司業務整合將會盡快展開無疑,加之經紀業務的門檻不高,預計不久之後,業績方面就會有所反應;而加上公司在咨詢顧問業務方面固有的優勢以及大股東的金融背景,這項業務同樣值得期待,其他如資管業務、投行業務將會成為公司業務發展的後備力量。所有,整體來說,公司的未來是很值得期待的。 但股票投資,是擇時和擇物的合並選擇。基本面解決擇物的問題,而擇時則是時點估值問題,而公司是參考金融企業的估值方法,還是參照阿里雙雄的估值方法!短期走勢,對於大部分不掌握內幕的投資者,都是難以判斷琢磨的,阿里影業在公布趙薇進入這一利好之後,股價持續走低,普通投資者有大把機會買得比趙薇還低,這種情況持續了超不多一個月之久。 但一個月後的股價走勢,大家去看看K線圖就知道了。 無論如何,兩個超級大佬的握手,各自強強的優勢資源結合,以及中國資本輸出的大背景,讓阿里系在香港的第三只股票瑞東集團(376)擁有很多的想像空間。我們可以且研究,且觀察。 利益聲明:本文內容和意見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作者的信息來源於公開渠道,並經過合理推斷。作者未持有該公司股票。作者提供的信息和分析僅供投資者參考,據此入市,風險自擔! 格隆匯聲明:文章系格隆匯會員個人文章,代表其特定立場和看法,不代表格隆匯觀點。格隆匯作為免費、開放、共享的海外投資研究交流平臺,並未持有任何關聯公司股票。轉載本文,請務必註明來源“港股那點事”及作者。 |
i黑馬訊(張光巖)10月14日消息,本周一,著名主持人魯豫在北京主持“能量傳播說明會”,宣布此前登陸A股失敗的能量影視傳播股份有限公司,正式亮相新三板。魯豫作為能量傳播公司董事、持有4.56%股份,成為公司第五大股東,同時主持人周立波也持股2.81%,成為公司的大腕股東。
能量傳播公開轉讓說明書顯示,能量傳播去年每股收益0.42元,以30倍市盈率計算,每股12.6元,魯豫持有325萬股,價值4095萬元;周立波持有200萬股,價值2520萬元。
據i黑馬了解,能量傳播一直專註在視頻節目內容的研發與制作上,其業務線以電視欄目為主,包括《魯豫有約》、《壹周立波秀》、《我為喜劇狂》、《超級演說家》、《我是演說家》等。
《魯豫有約》從2002年在鳳凰衛視開播,到今天為止已經13年。一直有觀點稱2004年成立的能量傳播就是為《魯豫有約》而設立的公司。
但據能量傳播去年沖刺A股時公布的公開說明書顯示,2012年以來《魯豫有約》整體收視份額有所下降,2013年也沒有新的突破。同樣,曾經爆火的《壹周立波秀》的輿論熱度、受捧程度也大不如前。
《魯豫有約》的時代過去後,魯豫對能量傳播的未來還有信心嗎?在說明會上,魯豫以公司股東的身份表達了自己的態度:她堅信能量傳播在資產規模與營業收入將是新三板影視又一黑馬。
登陸新三板後,能量傳播將有一系列規劃。除了更加專註於大型原創節目的策劃與制作方面,公司也將瞄準電視臺以外的其他播出平臺,積極拓展品牌節目在移動客戶端的影響,開發設計移動端APP等。
版權聲明:本文作者張光巖,i黑馬原創。如需轉載請聯系郵箱[email protected]授權,未經授權,轉載必究。
*ST中發12月27日晚間公告,2016年8月1日至12月26日期間,紫光集團及其一致行動人紫光通信、西藏春華、西藏通信、健坤投資通過上海證券交易所證券交易系統買入中發科技 7,926,300 股股份,占中發科技發行在外的全部已發行股票數量的 5.00%。
交易完成後,紫光集團及其一致行動人紫光通信、西藏春華、西藏通信、健坤投資共持有中發科技 23,769,268 股股份,占中發科技發行在外的全部已發行股票數量的15.00%。公告顯示,紫光集團有235,000股股份購入價格在16.87至17.32元/股,有7,691,300股股份購入價格在20.21至23.50元/股的價格區間內。
另外,公司同時公告,2016年6月29日至12月26日,公司實際控制人瑞真商業及其一致行動人合肥市鑫德房地產開發有限責任公司、安徽省文一資產管理有限公司、安徽文一籃球俱樂部有限公司、 安徽瑞泰置業有限公司通過上海證券交易所集中競價交易系統累計增持公司股份 2,673,400股,平均增持價格為22.29元/股,累計增持比例達到1.69%。本次增持後,瑞真商業及其一致行動人持有公司股份34,359,449股,占公司總股本的比例為21.69%。
上述權益變動未導致公司第一大股東或者實際控制人發生變化。
A股
*ST中發獲紫光系第三次舉牌,緊逼*ST中發大股東
沈寂近半年的紫光系,再度舉牌*ST中發(600520),不僅罕見發動紫光系主要下屬公司參與舉牌,還高調表態未來1年內將繼續增持,與大股東持股比例差距有望進一步縮小。
12月27日晚間,*ST中發(600520)公告,8月1日至12月26日,紫光集團及其一致行動人紫光通信、西藏春華、西藏通信、健坤投資買入公司792.63萬股,股權占比5%。交易完成後,紫光系與一致行動人共計持股15%。
紫光方面表示,擬於未來12個月內繼續增持。同時,承諾在本次增持後6個月內不減持本次增持的公司股份。
從2016年初紫光系開始積極圍獵“殼”公司。紫光集團董事長趙偉國曾對媒體表示入股系財務投資。截至三季度,紫光系入股上市公司約20家,但構成舉牌的上市公司並不多,且很少出動西藏春華、西藏通信、健坤投資全面參與舉牌。相比之下,紫光系1月便出面舉牌*ST中發,並不斷增持,而股價從首次增持至今已經上漲約24%。披露顯示,本輪紫光方面增持合計斥資約1.73億元,買入*ST中發集中在12月,成交價20.21-23.5元/股,增持成本相比8月已經擡高。
面對紫光系增持,*ST中發大股東一致行動人瑞真商業6月24日進行增持反擊,鞏固控股地位,合計持股比例升至20%,並表態自2016年6月29日起12個月內,增持公司股份不少於總股本的1%。截至12月26日,大股東及其一致行動人已增持至總股本的21.69%。
作為安徽本土最大的房地產企業文一集團掌門人,2016年6月周文育控制的瑞真商業以1.5億元代價,收購上海宏望100%股權,獲得三佳集團70%股權,實現間接控股*ST中發。11月瑞真商業進一步受讓三佳集團30%股權,從而實現間接持有三佳集團全部股權。
隨著紫光系與*ST中發大股東三佳集團方面持股比例差距已經再次縮小。*ST中發後期股權爭奪走向值得關註。
宏磊股份獲自然人陳家榮舉牌
12月27日,宏磊股份(002647)公告稱,陳家榮於2016年12月15日至2016年12月26日,通過自身證券賬戶增持增持宏磊股份的股票10,987,181股,占總股本的5.0037%,是繼牛散景華、二股東深圳民眾創新控股有限公司後又一位大比例增持宏磊股份的投資人。陳家榮表示,舉牌宏磊股份是作為長期投資,並不謀求上市公司控股股東的地位。
陳家榮為京基實業控股有限公司(簡稱“京基實業”)創始人,京基集團副總裁,目前京基實業主營業務為證券交易與投資控股,其投資還將拓展到文化、金融等領域。12月15日,美圖公司在香港交易所主板掛牌上市,京基實業斥資約9.3億港元認購1.09億股,成為美圖公司的最大基石投資者。
值得註意的是,宏磊股份實際控制人在2016年4月完成更換,其主營業務由傳統的銅業運營轉型為第三方支付與互聯網金融。2016年9月,宏磊股份14億元收購廣東合利子公司廣州合利寶90%股權。廣州合利寶擁有國內僅有的23 家全國性第三方支付牌照之一,是廣州市唯一的全牌照支付企業。
綠地集團金融版圖擴張,已獲第三方支付牌照
在收購杭州工商信托19.9%股份、全資擁有綠地(亞洲)證券後,綠地集團金融版圖擴張並未止步。
12月27日,有媒體報道稱,綠地集團已經收購了一家第三方支付機構——山東省電子商務綜合運營管理有限公司(簡稱“山東電子商務公司”),占股50%以上。
央行官網顯示,山東電子商務公司法定代表人(負責人)為董新建,業務類型為互聯網支付,業務覆蓋範圍為全國。
截至目前,該公司工商登記信息尚未發生變更。工商登記信息顯示,山東電子商務公司註冊資本1.01億元,其股東為山東藍海領航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山東藍海領航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股東則為邦尼集團有限公司。
至此,“房企金融三巨頭”(恒大、萬達、綠地)均已完成對第三方支付的布局。早在2014年12月,萬達出資20億元收購快錢,占股51%;2016年9月,恒大收購廣西集付通支付,並更名為廣西恒大萬通支付。上述第三方支付機構的業務類型均包括互聯網支付。
此前,綠地金融持有上海農商行4%股份、錦州銀行3.84%股份,持有杭州工商信托19.9%股份,並全資擁有綠地(亞洲)證券。12月21日晚間,綠地集團公告稱,出售所持上海農商行4%股權,由覽海控股接盤,股權轉讓款為18.9億元。
資本圈
中信建投首席經濟學家周金濤因病去世
被業界稱作“周期天王”的中信建投證券首席經濟學家周金濤12月27日因病去世,年僅44歲。
作為中國康德拉季耶夫周期理論研究的開拓者,周金濤曾因為成功預測了次貸危機,即所謂的康波衰退一次沖擊而聲名鵲起。2015年之後,周金濤成功預測了全球資產價格動蕩,並在2015年11月預言中國經濟將於2016年一季度觸底,大宗商品將出現年度級別反彈。
周金濤出生於1972年7月29日,1998年7月畢業於南開大學,獲世界經濟專業碩士學位。1998年7月至2009年12月,周金濤先後就職於渤海證券和長江證券;2010年1月進入中信建投證券,先後擔任研究發展部行政負責人和首席經濟學家。
周金濤曾預測,2016年四季度到明年初對中國資產是風險釋放階段,到了2017年下半年才可能有超跌反彈的機會。中國另一個財富機會將出現在2018年到2020年之間,這會是一個中周期的低點,也是中國房地產周期與庫存周期的低點。
2016年,周金濤抱病帶隊參與新財富評選,最終中信建投策略獲得2016新財富策略研究第五名。
今日輿情
根據新財富輿情小夥伴們的監測,從12月27日21時到12月28日11時,共有23條負面新聞登上今天的“上市公司負面新聞榜”,涉及24家上市公司。登上今日負面新聞榜首的是格力電器。
作為A股市場中的明星品種,與格力電器有關的消息都會受到投資者的密切關註。12月22日至12月27日的短短4個交易日當中,格力電器兩次出現超過千萬股的大宗交易,而且從22日的折價交易變為昨日的溢價交易,這不禁吸引了市場各方的目光。
12月27日,深交所披露的大宗交易數據顯示,格力電器以25.12元/股的價格成交1023.43萬股,成交金額為2.57億元。25.12元/股的成交價格較格力電器前一交易日的收盤價格24.62元溢價2%。
值得一提的是,12月22日格力電器也曾出現在深交所披露的大宗交易數據當中。12月22日,格力電器是以21.78元/股的價格成交1902.83萬股,成交金額為4.14億元,該成交價格較12月21日的收盤價格24.2元折價10%。
公司負面新聞熱度TOP10
整合自證券時報、Wind、彭博環球財經、和訊股票、新浪財經、中國證券報、新財富輿情中心
股市有風險,投資需謹慎。本文僅供受眾參考,不代表任何投資建議,任何參考本文所作的投資決策皆為受眾自行獨立作出,造成的經濟、財務或其他風險均由受眾自擔。
新財富酷魚正在積極建立和讀者、合作夥伴的聯系,你想獲取更多有價值資訊嗎?你想成為我們網站的作者嗎?你對我們的網站的更新有什麽建議?請掃描以下二維碼聯系我們的主編(本微信號不洽談廣告投放事宜,加的時候請註明“新財富+您所在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