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德華傷後內地首"現身" 笑稱票房“拜托老鐵
來源: http://www.nbd.com.cn/articles/2017-04-27/1099312.html

4月26日,電影《拆彈專家》首映禮在京舉行。導演邱禮濤攜主演姜武、宋佳、姜皓文、吳卓羲、蔡瀚億等悉數到場。男主角劉德華雖因傷未能親臨現場,但特別錄制了多段VCR向影迷“匯報”近況,這也是華仔受傷後首次在內地公開露面。
視頻中,黑衣白襯衫的華仔依舊帥氣逼人,一上來就向大家報平安,表示自己恢複得很好,很快就能完全站起來,還不忘幽默調侃:“我還是那個很帥的劉德華!”。精神大好的他在養傷之余不忘緊跟網絡潮流,笑稱:“我是老大,票房就拜托老鐵了!”
談到拆彈,劉德華認為拆彈專家與大眾熟悉的刑偵警察不同,他們的工作更加危險,也更加孤獨:“拆彈是一個非常孤獨的職業,拆彈組的no.1和no.2是分開工作的,在炸彈現場其實只有no.1可以進去,在整個封鎖區域里面只有他一個人。”談到電影主題“用生命保護生命”,劉德華稱:“電影會讓人感受到溫暖,不僅僅是警匪片、動作片,更是‘文藝片’”。
首映禮上,劉德華在戲中兩位“相愛”、“相殺”的對象——姜武和宋佳也攜手亮相。姜武介紹自己的角色是一位將爆破當作藝術的“變態”通緝犯,也是劉德華的頭號死敵。姜武坦言對片中密集的槍戰戲和爆炸戲相當陌生:“大學以後就沒演過了...拍這個戲受了不少驚嚇。”
談到“對手”劉德華,姜武笑稱二人在戲中“相殺”,在戲外卻是“相愛”,並隔空喊話華仔:“江湖寂寞,希望華哥早日康複”。劉德華也在視頻中盛贊姜武是一個有厚度的演員和不可多得的好對手,並正式邀約希望在其他類型的電影中再度合作。
戲中,宋佳的角色是“拆彈專家”的女朋友Carmen,這也是她繼《我的特工爺爺》後,二度與劉德華搭檔情侶。問及做“超人女朋友”的感受,宋佳表示二人合作非常“舒服”,更直言:“沒有女演員能拒絕跟劉德華在戲里談戀愛”。她還回憶了在拍攝Carmen被犯罪分子塞入汽車後備箱的戲時,劉德華怕她受傷,便代替道具師親自上陣,每一條膠帶都是他親手纏上的。這一細節讓她既感動又溫暖。
雖然戲中的“拆彈專家”劉德華因傷未能到場,但一位現實中的“真拆彈專家”——閆群警官卻空降現場,與觀眾分享了大量一手“拆彈”故事。閆警官從警23年,共拆除炸彈27枚,平均每年都要面臨不止一次的生死考驗。閆警官還將平時拆彈時所穿的專業“拆彈服”帶到了首映禮現場。據他透露,全套裝備重達35公斤,要求3分鐘內穿戴完畢。接著,姜皓文、吳卓羲等主創在現場幫閆警官完成了換裝,親手感受了一把拆彈服的重量。
導演邱禮濤認為,《拆彈專家》不是傳統意義上的香港警匪片,而是一部反恐大制作,並稱影片緊張程度“十年未見”。博納影業總裁於冬還透露,為了讓爆炸場面更加真實,片中的“紅磡隧道”為1:1等比還原。這也讓影片成本一路飆升,從計劃的1億升到了最後的1.8億。
笑稱愛本土十分正常
1 :
GS(14)@2016-10-13 08:02:45【本報訊】近年香港不少年輕人支持港獨,令北京相當緊張,曾俊華在紐約出席當地演講時,也有出席者提出港獨問題,曾指香港是中國不可分割的一部份,港獨不應是議題;但又笑說「愛本土」行為十分正常,「上海人覺得上海菜最好吃,天津人也一樣(愛天津)」。
指50年大限花言巧語
港獨與本土議題肯定是下屆特首需面對的挑戰。《端傳媒》委託中大傳播與民意調查中心顯示,在自稱本土派的受訪者中,曾俊華獲59.3%壓倒性支持,梁振英只得4.1%,顯示曾較得到認同本土意識人士支持。曾俊華在紐約出席演講被問到港獨問題時,表明香港是中國不可分割的一部份,但認為愛本土十分正常,同場的一名90後香港留學生隨即追問曾有關2047年的「50年不變大限」。曾強調《基本法》不會「過期」,「『50年大限』只是花言巧語(rhetoric)」,他又指到2047年時,「中國會更加像香港,多於香港更加像中國」,因中國會加快各方面改革。曾俊華在演講後會見傳媒時,被問到其民意雖獲年輕人支持,但年輕人對香港前途感憂慮,缺乏向上流動。曾說自己大學畢業後,當時經濟不好,搵工困難,缺乏方向。他認為社會能做的就是多了解年輕人,「大家抱一個比較包容心態,多溝通,咁樣係幫助到,雖然未必解決所有問題,但肯定係一個好好嘅第一步」。■記者鄭柏齡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news/art/20161013/19799543
大排翅被笑稱「烏冬翅」
1 :
GS(14)@2017-04-05 23:44:13【本報訊】上商廚房是行內滬菜殿堂,菜式設計以足料新鮮、入口舒適及創意見稱,像紅燒大排翅,翅針粗幼度被新世代年輕食客笑稱「烏冬翅」,可見份量十足;另一熱菜清燉獅子頭,鮮而不膩,沒有傳統滬菜濃油赤醬重口味,呷一口湯已覺齒頰留香。望着桌上擺放的食堂新作──竹笙釀燕窩,上商常務董事兼行政總裁郭錫志自信說:「呢款菜式我哋做得好過出面星級食府!」
■樟茶鴨
■清湯牛腩
邵逸夫榮智健曾為座上客
上商食堂名氣響,招待過的資深賓架、董事及官商政要,如過江之鯽。該行每數個月舉行一次董事會,會後例必聚首食堂午飯,像前董事邵逸夫及利孝和等,以往經常出席。據聞「六叔」飲食習慣相當隨意「乜都食」,上商儲蓄銀行董事長兼上商董事榮鴻慶,則鍾愛羅宋湯、清蒸東星斑配碗白飯,其堂姪榮智健(中信泰富前主席),亦曾是座上客。畢生服務上商、鞠躬盡瘁的前董事長史寶楚,由參與食堂創立到發揚光大,一直是靈魂人物。郭錫志說,對方是美食家,其飲食文化亦隨着年紀閱歷,不斷演變更新,配搭出來的效果「真係好好食」。隨上海師傅學藝的上商大廚杜滿桂,服務該行逾40年,他指一頓滬菜,通常冷熱盤合共八道。滬菜四時特色,他認為主要分野在配搭蔬菜上,如冬天吃冬筍及塔菜,以往滬菜亦用鯉魚烹調,同樣冬天為佳。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financeestate/art/20170405/199802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