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遭勝華「開除」 錢國維靠宸鴻站起

2012-10-08  TCW




台股今年的每股獲利王宸鴻科技(TPK),九月二十五日在摩根大通與野村證券等承銷團隊的合作下,同時發行全球存託憑證(GDR)、可轉換公司債(ECB),順利從海外募得四億三千六百二十萬美元資金。

三天後,因為市場對宸鴻籌資反應熱烈,摩根大通與野村證券隨即追加發行三千萬美元可轉換公司債,將總籌資金額推升至四億六千六百二十萬美元(約合新台幣一百三十六億元),規模之大,近年來罕見,僅次於去年中鋼超過八億美元的全球存託憑證與聯電的五億美元可轉換公司債。

如果,再加上宸鴻去年四月發行的四億美元可轉換公司債,以及宸鴻大股東寶德(Balda)的兩次鉅額交易釋股,共計五億一千三百萬美元,宸鴻這兩年來在資本市場的運作有十三億美元的案子。

這個盛況只有過去的台積電可比擬,也就是說,誰拿到宸鴻這個客戶,等於在投資銀行圈的企業籌資(ECM)稱冠。

靈魂人物錢國維》合作默契佳,成主力承銷

宸鴻成了台股籌資王,背後的最大贏家,就是摩根大通台灣區總裁錢國維。因為宸鴻上市後相關的四件企業籌資,摩根大通就拿下其中三件、總金額高達十一億八千五百萬美元。

「從哪裡跌倒,就從哪裡爬起。」錢國維拿下宸鴻的過程,就是這句話最好的詮釋。

原本,錢國維是宸鴻競爭對手勝華科技二○一○年三億美元籌資案的主辦投資銀行。錢國維從二○○四年開始深耕勝華,做過兩次海外籌資、一次購併案,卻因為同公司菜鳥分析師發出一份勝華的「減碼」報告,讓勝華決定「開除」摩根大通,這等於狠狠的在錢國維臉上賞了一巴掌。

當年,錢國維才拿下富邦集團購併凱擘案,登上該年度的投資銀行購併王,但這個喜悅卻掩蓋不了在外資圈鬧得沸沸揚揚的勝華事件。

錢國維主掌摩根大通十年,是國內投資銀行圈最資深的負責人,如何揮別勝華事件?他選擇從跌倒的地方再爬起來,目標就是勝華對手:宸鴻。

勝華事件約六個月後,宸鴻準備發行四億美元的可轉換公司債,成為當年度投資銀行爭搶的大魚。花旗銀、日月光出身的宸鴻財務長劉詩亮個性重情義,他遴選投資銀行的標準,除了重視投資銀行背景與能力,更重視互動與信任。

為了打響宸鴻在國際資本市場上的名號,當時野村證券台灣區負責人翁明正是劉詩亮在花旗時的主管,而錢國維是劉詩亮再興中學小一屆的學弟,憑著這層關係與信任,野村與摩根大通成了宸鴻的承銷商。

一位美系投資銀行主管表示,每家企業在遴選海外承銷團隊的做法都不太一樣,有的喜歡辦選美比賽,一次找十幾家投資銀行來標案,但宸鴻的做法是「合作默契」至上,除非犯了什麼大錯,否則「一試成主顧」的機率很高,可見錢國維、翁明正和劉詩亮在籌資過程培養出極佳的默契。

因此,宸鴻的兩次海外籌資,承銷團隊成員都是摩根大通與野村證券,而摩根大通在宸鴻大股東寶德的三億一千九百萬美元釋股案中,扮演主力承銷商,則透露出錢國維能在摩根大通台灣區負責人寶座上,一坐十年的秘訣。

關鍵兩小時奪標》讓利八千萬元,搶下鐵票

時間,拉回今年二月二十四日星期五下午一點半,宸鴻對四家投資銀行發出大股東釋股案邀約,規定三點半截標。

由於當時歐債風暴正衝擊全球市場,加上台股二月二十七日因為二二八假期不開盤,等於想玩宸鴻釋股案的投資銀行,得先拿出近百億元現金吃下宸鴻股票,四天後才能賣掉。

這三天的國際市場風險,全由投資銀行自己埋單,而要不要玩?只有兩個小時時間決定。

由於風險高,以香港為亞太總部的各大投資銀行開出的折價費率都在四%以上,錢國維卻大筆一揮,主動將折價費率由四%往下砍,決定送出二.八八%的標單,等 於少賺三百萬美元(約合新台幣八千七百萬元),表達力挺宸鴻的態度。錢國維曾向友人說,「賭就要賭在對的地方,我開三字頭就可以贏,但開出二字頭,才會讓 客戶記得當初是誰挺他的。」

就連過去與宸鴻有合作過的野村也不敢這麼積極,最後宸鴻釋股案就由摩根大通獨力吃下。結果,假期過後台股開盤,宸鴻股價大漲,錢國維順利將宸鴻股票配售給國際機構投資人,讓宸鴻、大股東寶德、摩根大通呈現「三贏」。

錢國維敢為了客戶更改香港總部傳來的條件,也因為在摩根大通任內,分別在二○一○年登上購併王、二○一一年搶下籌資王,讓他更有籌碼力挺客戶。

在歐債風暴當下,又主動少賺三百萬美元,讓宸鴻可說成了錢國維的鐵票,因此這次超過四億六千萬美元的海外籌資案,摩根大通再度成為大贏家。

今年到九月底為止,高盛證券拿下五件籌資案,件數雖最多,但總籌資金額不過五億八千萬美元,而摩根大通光靠宸鴻這一個案子,就幾乎可以與高盛打成平手。除 了宸鴻,摩根大通今年還有廣達與國泰金控海外企業籌資等指標案,至今已累計八億八千三百萬美元籌資金額,領先第二名的高盛三億美元,幾乎篤定錢國維今年將 蟬聯台灣投資銀行「籌資王」寶座。

【延伸閱讀】4件案子,摩根大通就拿下3件——宸鴻上市後企業籌資內容

日期:2011/4/14種類:可轉換公司債承銷金額(億美元):4承銷商:摩根大通野村證券

日期:2012/2/29種類:鉅額交易承銷金額(億美元):3.19承銷商:摩根大通

日期:2012/6/30種類:鉅額交易承銷金額(億美元):1.94承銷商:瑞銀

日期:2012/9/25-28種類:全球存託憑證╱可轉換公司債承銷金額(億美元):2.362╱2.3承銷商:摩根大通野村證券

【延伸閱讀】摩根大通逾8億籌資金額奪冠——今年以來投資銀行企業籌資前5名

1.摩根大通交易金額(億美元):8.83件數(件):4

2.高盛交易金額(億美元):5.81件數(件):5

3.野村證券交易金額(億美元):4.14件數(件):2

4.花旗環球交易金額(億美元):3.13件數(件):4

5.瑞士銀行交易金額(億美元):3.12件數(件):3

註:統計至2012年9月30日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8547

一○一董座改選前夕因舊案遭收押 林鴻明涉掏空 宏國剛站起又被打趴?

2012-10-08  TWM




一向給人處世圓融、政商人脈實力堅強的林鴻明,如今卻因為一件舊案被收押,重創宏國集團近年力圖翻身的形象,更成為「五百億元償債傳奇」的諷刺。

撰文‧梁任瑋

二○○九年九月,林鴻明代理台北一○一大樓董事長八個月後,終於真除坐上大位。當時,他與最大民股股東頂新集團董事長魏家二董魏應交,分任董事長、副董事長,兩人就任微笑的合影,登上各大媒體。

這是一九九九年宏國集團爆發財務危機後,宏國第二代林鴻明代表家族在商場上少見的風光。而身為長子的林鴻明,更被視為「家族中興」的代表人物,外界也咸認沉潛近十年的宏國集團,隨著五百億元負債陸續清償,將恢復往日元氣。

九月二十七日,台北一○一股東會前一天,挾著過去三年輝煌戰功,外界一致認為林鴻明將在股東會的董監改選投票中,順利續任董座。未料,十三年前的一樁舊 案,讓林鴻明在一瞬間從光鮮的雲端墜入難堪境地。涉嫌掏空上市公司金尚昌,林鴻明遭檢調收押,讓原本應該是慶祝連任的鏡頭,轉變成收押禁見的不堪畫面。

擔任董座 讓一○一轉虧為盈林鴻明涉嫌掏空金尚昌,不僅打亂一○一董座布局,也讓才剛從低潮站起的宏國集團,再度跌了一跤。而這一跤,更讓許多業界人士對林鴻明的家族中興大業感到不勝唏噓。

時間拉回一九九九年,台灣房地產不景氣,轉投資事業過多的宏國集團,因資金周轉不靈爆發財務危機。五百多億元的負債如骨牌般兵敗如山倒,也讓當年在建築業 「喊水會結凍」的宏國集團積極瘦身,關係企業《大成報》、職籃宏國象一個接著一個收攤;中聯信託被RTC(金融重建基金)接管,僅剩凱撒飯店與台北一○一 仍留在手中。

宏國集團出現財務危機後,林鴻明被外界視為家族代表人物,而他的確也是林家三兄弟中最活躍於商場的一位。

身段柔軟、個性圓融是朋友對林鴻明的第一印象。早年宏國關係企業橫跨營建、金融、觀光、育樂,加上舅舅謝隆盛擔任過國民大會議長,讓林鴻明建立起綿密且深厚的政商人脈關係。

在商場歷練三十幾年的林鴻明,承襲三重幫父執輩做生意一套獨特的經營哲學。「他會先問對方『你想賺多少錢?』了解對方立場後,才決定是否繼續談下去。」一 位認識林鴻明二十年的房地產業者說,他對廠商很「阿莎力」,該給的錢不會東扣西省,因此大家都很喜歡和他往來,讓他廣結善緣;以這次他遭收押為例,他的朋 友依舊站在保護立場,口不出惡言。

完整承襲了家族的人脈實力與經營哲學,林鴻明自然成為宏國集團力圖中興的核心人物。當時手中仍握有中聯信託經營權的林鴻明,將一○一大樓視為東山再起的重要管道。

林鴻明是台北一○一大樓的建造發起人之一,在大樓完工後以大股東的角色擔任首屆總經理,儘管隨後中聯信託遭接管,林鴻明還是可以取得官股信任,升任董事長,足見他對於這個職位的經營。

林鴻明升任一○一董事長後,不但擔任官民共治的溝通橋樑,也力行開源節流政策拚獲利,為了撙節管銷,他全面更換一○一設備為節能建築,大幅節省能源支出。

在開源部分,將購物中心全部改裝為頂級精品專門店,除了滿足本地金字塔頂端消費族群,更吸納三○%觀光客上門。此外,辦公室出租率、租金逐年提升,三方並進,終於在前年中繳出「轉虧為盈」成績單。

儘管台北一○一至今財務壓力依舊不輕,但搭上近年政府開放陸客來台觀光商機,一○一大樓成為兩岸民間互動的最佳平台,不僅長年接待政府外賓,連中國官員參 訪團來台,都一定得登上觀景台。甚至有此一說,「想要做陸客生意,第一個要打通關的就是林鴻明。」可想而知,一○一董事長這個位置人脈關係的廣泛。

背負中興重責 鋌而走險?

有了一○一大樓作為基礎,林鴻明的家族中興大業順利展開。原本代表宏國集團精神的北市敦化北路宏國企業總部大樓,○四年部分樓層遭法拍,地下室、十五、十六樓產權落至台壽保手中。○六年一度有買家向宏國集團出價七十億元整棟購買,後來因林鴻明的母親林謝罕見反對作罷。

為了不讓母親傷心,○八年林家三兄弟甚至出錢向台壽保買回三個樓層,相關人士指出,「目前整棟宏國大樓產權都完整掌握在林鴻明家族手上,頗有收復失土意 味。」另方面,有別於其他豪門總是上演兄弟鬩牆戲碼,林鴻明與兩個弟弟之間感情非常團結,對於母親也是出了名的孝順。例如母親近年積極投入德霖技術學院教 育與企業建教合作事宜,三兄弟均動用在房地產業的人脈,引進師資到學校。

業界人士感嘆,身為三重幫林家第二代,中年面臨家道中落危機的林鴻明,肩上壓力比家族中的任何一個人都大。也許是在商場上載浮載沉三十年的經歷,讓林鴻明始終披著一層保護色,「熱絡但難以交心」是朋友對他的形容。

金尚昌掏空案的後續發展仍待司法調查,但林鴻明的友人評論:「如果真有不法情節,那麼,或許是外界給予他『少主中興』的期望太高,才讓他選擇鋌而走險之 路,以至於最後『呷緊弄破碗』。」隨著檢調將宏國家族涉嫌掏空的案子曝光,「十年償債五百億元」的少主中興之路,從勵志故事變成了醜聞,看似再起的宏國集 團,是否隨著林鴻明涉掏空案件再被打趴,就有待時間觀察了。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8560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