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美股盤整期漸近 “特朗普牛市”的四個問號

經歷了整整四個月的“特朗普牛市”,美股近期的動能有所減弱。截至3月8日,道指、標普500指數連續兩日下挫,為1月來首次,主要受生物科技股拖累。交易員認為美股盤整期臨近。

第一財經記者采訪多方機構後發現,當前各界對“特朗普牛市”的可持續性打了四個大問號——其一,原本利好醫藥行業的特朗普近期頻繁表示“美國人民的藥價必須下降”,會否長期利空該行業?其二,周二數據顯示,美國赤字率創下新高,這會否影響財政刺激的推行,以及所謂的“私人部門籌資方案”能否對經濟帶來很大推動?其三,高盛預計,美聯儲3月加息後,美元還可能有10%的漲幅,這是否又將抑制美國經濟反彈?其四,去年四季度以來的油價反彈是推升全球通脹、引導經濟複蘇的關鍵,而OPEC是否能堅持減產承諾?

“美股此前持續創出新高,但一些投資者仍對未來一個月的市場持謹慎態度,尤其是周四歐洲央行將公布利率決議,美聯儲3月加息概率超過90%,荷蘭又將開始大選,領先的候選人被稱為‘荷蘭特朗普’,支持脫歐。法國和德國的大選也將接踵而至。” 西方資產管理投資總監Ken Leech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

生物科技股跌幅居前

周三,美國三大股指微幅收跌,道指兩連陰持續脫離21000點,特朗普藥價論調使得生物科技股重挫逾1%。標普500指數收跌跌幅0.29%,報2368.39點;道指收跌0.14%,報20924.76點;納斯達克綜合指數收跌跌幅0.26%,報5833.93點。恐慌指數VIX收漲1.87%,報11.45。

周二美股盤前,特朗普發布推特稱:“我正在研究一個新系統,給制藥行業帶來競爭。美國人民的藥價必須要下降!” iShares納斯達克生物科技ETF收跌1.6%。

其實,在美國大選期間,生物醫藥板塊呈現衰退之勢,這主要受希拉里當時批評藥價太高影響,但是隨著選舉結束,特朗普意外獲選,很多生物醫藥公司至少上漲了9%。分析師認為,在新政府的管理下,藥價壓力會有所減緩,而且特朗普作為一個商人,其政策意向是扶植美國科技產業,而生物醫藥領域註定是重中之重。然而,如今這一假設似乎仍存在不確定性。

就估值而言,當前生物科技板塊的市盈率為33.56,遠高於標普500指數的18.47。盡管看似很貴,但分析師認為,根據過去五年的整體估值,該板塊最高市盈率曾達35.6。

貿易赤字創5年新高

特朗普“美國優先”倡議的核心就是減少貿易赤字、創造就業,而尷尬的是,最新公布的數據顯示,2月美國貿易赤字增長9.6%,達到485億美元,創下2012年3月以來的最高水平,主要是手機和能源價格上漲推動了進口總值。

對通脹進行調整後,貿易赤字從12月的620億美元上升到653億美元,1月的出口和進口均創下歷史新高。這表明貿易將再次壓抑今年一季度的GDP增速。

值得註意的是,財政刺激政策是特朗普的核心議程,然而在貿易赤字、負債率不斷擴大的背景下,美國能否真的推動財政刺激(擴大基建、減稅)?要知道,美股此前的牛市行情都是基於財政刺激的預期之下。

眼下,特朗普政策主張的矛盾也令美股左右為難。“特朗普既要財政刺激(這會推動美國經濟、助推美元),但又不想美元太強,同時還要減小貿易逆差,這是存在矛盾的。如果不想美元太強,就要通過行政性手段,例如在對美國公司減稅的同時,對進口品增稅,以此來自動減少貿易順差,實現‘再平衡’。然而,這可能會導致美國通脹擡升。”德國商業銀行首席中國經濟師周浩告訴第一財經記者。

財政刺激計劃之一的萬億美元基建計劃被命名為“私人部門籌資方案”,關鍵在於政府並不出資,其核心內容是通過稅收激勵,撬動私人資本,在10年期完成1萬億美元的基建投資。穆迪測算,基建會帶來每年0.5%的經濟增長,但1萬億美元基建投資平攤至10年,每年也就只有1000億美元,可能對經濟的增量刺激效果其實並不顯著。

整體而言,多數機構仍對美股存在期待。“我們認為美股估值仍然合理,對於去監管和公司稅改革政策尤其值得關註。盡管進展可能會較為緩慢,但是我們認為今年政府會有大動作,”Ken Leech也表示,全球經濟複蘇也仍存空間,全球通脹終於停止下滑。

美元升值空間仍存

眼下,投資者擔憂的還有美元。面對大選後美元的強勢上漲,特朗普政府此前多次“口頭打壓”,認為“強美元打擊美國經濟”。而如今,在美聯儲今年3次加息預期的引導下,美元升值空間仍然不小。

近期,高盛就大膽預言,如果美聯儲在3月加息,美元還有10%左右的上行空間。其認為,盡管市場對3月加息的預期迅速上升,但是未來兩年加息的預期目前還沒有太大的變化,即還沒被計入價格,比經濟學家們的預期水平仍然低了100個基點。因此,如果2018年再將三次加息計價,美元潛在漲幅仍然不小。

高盛認為,基於其利差模型,美國兩年期利率上升100個基點,美元兌G10貨幣就會上升大約10%。

美聯儲副主席費希爾早前對強美元的利弊進行了研究分析。他發現,強美元使得外國商品對美國消費者而言變得更便宜,將促進美國實際進口,不過匯率對於進口價格的傳導度較低,因為外國出口商更傾向於維持其在美銷售價格穩定。

相比之下,“美元上漲10%對於美國實際出口在一年後的影響為-3%,而在3年後的影響可能為-7%,”費希爾認為,“出口的滯後反應也表明,家庭和企業如果要找到其他替代品來代替變貴的美國制造產品,這可能需要花一段時間。”

油價漲勢不確定

油價也是投資者難以忽視的重點。從去年2月的27美元/桶反彈至如今的55美元/桶(布倫特),油價的持續反彈將全球各國帶出了通縮陰霾、推動經濟複蘇,而OPEC國家實行限產無疑是油價上漲的動力之一。

OPEC月報顯示,2017年1月原油產量較去年12月大降89萬桶/日,執行率已經高達90%,超出市場預期;據IEA(國際能源署),最大OPEC產油國的沙特實際減產幅度為承諾規模的116%,不過部分國家的減產努力被利比亞和尼日利亞等獲減產豁免的國家抵消。

各大機構的擔憂在於,這種限產的承諾能否繼續保持?一旦油價重回跌勢,通脹和經濟企穩的態勢或將受到影響。

在IEA看來,近期前景仍然較為樂觀。OPEC總體原油庫存在2016年四季度下降近80萬桶/日,IEA將2016年四季度全球原油需求增速預期上調至160萬桶/日,連續三季度上調;相比之下,全球原油供給大幅下降150萬桶/日,OPEC和非OPEC國家自2015年初以來首次出現產量同比下滑。這是近三年來的最大降幅。

主流觀點認為,如果2017年原油生產國減產力度持續,那麽供求關系將進一步平衡。然而,持續的高庫存以及市場對於OPEC繼續減產的觀望態度,解釋了為什麽布倫特油價自去年12月中期以來持續維持在55美元/桶上下,可見原油市場仍處於觀望狀態之中。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38716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