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王岐山:監察委實質是反腐敗機構,要對公職人員監察全覆蓋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深化國家監察體制改革試點工作領導小組組長王岐山近日到北京、山西、浙江就開展國家監察體制改革試點工作調研。他強調,要深入貫徹黨的十八屆六中全會精神,落實全面從嚴治黨戰略部署和深化國家監察體制改革的決策部署,構建權威高效的國家監察體系,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

王岐山指出,六中全會是全面從嚴治黨的再動員、再出發,國家監察體制改革試點是落實全會精神的重大舉措。十八屆黨中央從一開局就開啟了“四個全面”的新實踐。探索實踐在前,總結提煉在後,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會都是對經驗的總結,又是新的動員和部署。國家監察體制改革是事關全局的重大政治改革,體現了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國和全面從嚴治黨的有機統一。要增強“四個意識”,提高政治站位,在思想和行動上同以習近平同誌為核心的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完成好改革試點任務,厚植黨執政的政治基礎。

王岐山強調,黨的領導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最本質特征,深化監察體制改革要堅定“四個自信”。在堅持黨的領導問題上必須旗幟鮮明,決不能含糊其辭、語焉不詳。我國正處在深化改革、實踐探索的變革時期,凡是有利於黨的領導的就必須堅持和加強。全面依法治國是黨的主張,要把黨的領導貫穿於立法、執法、司法、守法全過程,使黨的主張成為國家意誌。

王岐山指出,監察委員會實質上是反腐敗機構,監察體制改革的任務是加強黨對反腐敗工作的統一領導,整合行政監察、預防腐敗和檢察機關查處貪汙賄賂、失職瀆職以及預防職務犯罪等工作力量,成立監察委員會,作為監督執法機關與紀委合署辦公,實現對所有行使公權力的公職人員監察全覆蓋。加強黨的建設、全面從嚴治黨,嚴肅黨內政治生活、強化黨內監督是最重要的標本兼治,深化國家監察體制改革目的正是完善黨和國家的自我監督,不斷增強自我凈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能力。

王岐山強調,在北京、山西、浙江先行先試,充分體現了中央的信任。信任就是鞭策和考驗,考校的是“四個意識”和擔當精神。黨委要擔負起主體責任,一把手負總責,紀委是專責,要把認識統一到中央的要求上來,聯系本地區實際,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為改革全面鋪開和制定國家監察法提供實踐基礎。有理想但不能理想化,要聚焦試點方案確定的任務,把握好動態平衡,防止過猶不及。在全國人大常委會就試點工作作出有關決定後,先完成檢察機關反貪等部門的轉隸,確保思想不亂、工作不斷、隊伍不散,推動人員融合和工作流程磨合。監察委員會履行監督、調查、處置職責,與執法、司法機關有機銜接、相互制衡,實現依規治黨和依法治國有機統一。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24807

車俊當選浙江省省長 任澤民當選浙江省監察委主任

據浙江在線報道,1月20日下午,浙江省十二屆人大五次會議第三次全體會議在杭舉行。大會采用無記名投票方式,依法選舉車俊為浙江省省長,任澤民為浙江省監察委員會主任。

資料顯示,車俊,1955年生,曾任河北省委副書記,中國新建集團公司董事長,新疆維吾爾自治區黨委副書記等職,2016年6月,任浙江省委副書記、代省長。

任澤民,1954年生,曾任中央紀委駐新聞出版總署紀檢組組長,山西省委常委、組織部部長,2009年5月任浙江省委常委、省紀委書記。

至此,北京市、山西省、浙江省這三個國家監察體制改革試點的監察委員會主任都已確定。北京市紀委書記張碩輔當選北京市監察委主任,山西省紀委書記任建華當選山西省監察委主任。

車俊簡歷

車俊,男,漢族,1955年7月生,安徽巢湖人,1973年12月入黨,1973年2月參加工作,中央黨校函授學院經濟管理專業畢業,中央黨校大學學歷。

1973年2月至1979年12月,安徽省長豐縣東方紅公社知青、團委副書記、大隊黨支部書記、三和公社黨委書記、楊公區委副書記;

1979年12月至1988年2月,安徽省合肥市中級人民法院助理審判員、審判員,辦公室秘書、副主任,刑一庭副庭長、庭長,院黨組成員(其間:1981年7月至1984年7月,在華東政法學院函授法律專業學習);

1988年2月至1989年3月,安徽省合肥市中級人民法院副院長、黨組副書記;

1989年3月至1990年12月,安徽省合肥市公安局副局長、黨委副書記;

1990年12月至1993年5月,安徽省合肥市公安局局長、黨委副書記、書記;

1993年5月至1995年3月,安徽省合肥市委副書記;

1995年3月至1999年5月,安徽省合肥市委副書記、常務副市長(1993年8月至1995年12月,在中央黨校函授學院經濟管理專業學習);

1999年5月至2000年1月,安徽省合肥市委副書記、代市長;

2000年1月至2001年3月,安徽省合肥市委副書記、市長;

2001年3月至2001年10月,安徽省合肥市委書記;

2001年10月至2003年1月,安徽省委常委,合肥市委書記;

2003年1月至2005年3月,安徽省委常委,合肥市委書記、市人大常委會主任;

2005年3月至2006年11月,河北省委常委、政法委書記;

2006年11月至2008年5月,河北省委常委、組織部部長;

2008年5月至2008年9月,河北省委副書記;

2008年9月至2010年5月,河北省委副書記,石家莊市委書記;

2010年5月至2010年8月,新疆維吾爾自治區黨委副書記,新疆生產建設兵團黨委書記、政委,中國新建集團公司董事長;

2010年8月至2015年4月,新疆維吾爾自治區黨委副書記,新疆生產建設兵團黨委書記、政委,中國新建集團公司董事長,中央新疆工作協調小組成員(2010年9月,明確為正部長級);

2015年4月至2016年6月,任新疆維吾爾自治區黨委副書記,中央新疆工作協調小組成員(正部長級);

2016年6月,任浙江省委副書記、代省長。

十七屆中央候補委員,十八屆中央委員。

任澤民簡歷

任澤民,男,漢族,1954年5月生,貴州省貴陽市人,大學學歷,經濟學學士學位,經濟師,1978年6月加入中國共產黨,1970年9月參加工作。

參加工作後在貴州省貴陽市裝卸公司當工人,後任公司團委書記

1978.11-1982.08 入貴州財經學院工業經濟系學習

1982.08-1986.07 後任勞動人事部計劃勞力局幹部,勞動力管理局企業勞動力管理處副處長

1988.07-1992.08 任勞動部勞動力管理和就業司企業管理處處長

1992.08-1993.12 任勞動部勞動力管理和就業司副司長

1993.12-1994.07 任勞動部勞動關系與監察司副司長

1994.07-1998.06 任勞動部勞動關系與監察司司長

1998.06-2001.04 任勞動和社會保障部法制司司長

2001.04-2005.02 任中央紀委駐新聞出版總署紀檢組組長、黨組成員

2005.02-2009.05 任山西省委常委、組織部部長

2009.05- 浙江省委常委、省紀委書記。

十六大代表,十六大當選為中紀委委員,十八屆中央紀律檢查委員會委員。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33307

蔡奇當選北京市長 張碩輔當選北京市監察委主任

據中新網報道,北京市第十四屆人民代表大會第五次會議20日閉幕。經大會選舉,李偉當選北京市人大常委會主任,蔡奇當選北京市市長,張碩輔當選北京市監察委員會主任。

北京市第十四屆人民代表大會第五次會議20日閉幕

北京市人民代表大會是地方最高國家權力機關,擁有立法權、監督權和重大事項決定權等。市人大常委會是其常設機關。

新任的北京市人大常委會主任李偉,1958年1月出生,江蘇張家港人,現任中共北京市委常委、宣傳部部長。

李偉曾任中宣部副秘書長兼全國宣傳幹部培訓中心主任、全國宣傳幹部學院常務副院長、黨委書記,國家廣電總局副局長、黨組成員,中華全國新聞工作者協會副主席,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副局長、黨組成員。

新任的北京市人大常委會主任李偉(圖:千龍網)

新任北京市長蔡奇,1955年12月出生,福建尤溪人,現任北京市委副書記、市政府黨組書記、北京冬奧組委執行主席、黨組副書記。

蔡奇曾任福建省委辦公廳綜合處副處長、辦公廳秘書(正處級)、辦公廳副主任,福建省三明市委副書記、副市長、市長,浙江省衢州市委副書記、市長、市委書記、市人大常委會主任,臺州市委書記,杭州市委副書記、市長,浙江省委常委、組織部部長、常務副省長,中央國家安全委員會辦公室副主任、常務副主任(正部長級)。2016年10月,他出任北京市副市長、代市長。

新任北京市長蔡奇(資料圖)

本次北京市人代會,還首次選舉了北京市監察委主任。

根據全國人大常委會決定,在北京市、山西省、浙江省開展國家監察體制改革試點,試點地區監察委員會由本級人民代表大會產生。監察委主任由本級人民代表大會選舉產生;監察委副主任、委員,由監察委主任提請本級人大常委會任免。

北京市監察委主任張碩輔,1965年8月生,湖南長沙人,現任中共北京市委常委、市紀委書記。

他曾任湖南省益陽市委副書記,水利廳黨組副書記、副廳長、黨組書記、廳長,湖南省婁底市委副書記、代市長、市長,永州市委書記,湖南省副省長,雲南省委常委、省紀委書記。

北京市監察委主任張碩輔(資料圖)

據了解,新設的監察委員會將與黨的紀律檢查委員會合署辦公。檢察機關將撤銷查處貪汙賄賂、失職瀆職及預防職務犯罪等部門機構,職能整合、人員轉隸至監察委員會。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33311

專訪鄭永年:新設監察委將促進政商“親”“清”關系制度化

在18-20日舉行的中國發展高層論壇期間,新加坡國立大學東亞研究所所長鄭永年就政商關系、國企改革等問題接受了第一財經采訪。

鄭永年表示,最理想的政商關系就是習總書記提出的“親”和“清”的關系。而隨著監察委等新的制度設計出臺,中國所提出的“親”“清”的關系不只是概念,而是一種制度化的關系。

第一財經:您參與討論的分組會的主題是新型政商關系與反腐敗,您認為比較理想的政商關系是怎樣的?

鄭永年:習總書記給“政商關系”指明了一個方向,他多次提醒中國的官員千萬不要既想當官,又想發財。這句話非常重要。我想,最理想的政商關系就是習總書記提出的“親”和“清”的關系。

無論是商和政結合在一起,還是政和商結合在一起,都可能會導致悲劇。所以,政商關系很重要,要處理好政商關系。建立在個人關系之上的政商關系容易腐敗,而建立在政府和企業界兩個實體之間的關系才能更陽光透明。

鄭永年

第一財經:新加坡是反腐極為嚴格的國家,有什麽值得借鑒的經驗?

鄭永年:新加坡的政商關系很容易理解,就是政府和企業界的直接關系,兩個群體和實體之間的關系,這是可以制度化的,可以傳承的。新加坡是親商的環境,在對優質資本競爭激烈的世界大環境里,親商的環境有利於吸引優質資本。

另外一方面,新加坡實行高薪養廉。如果政府公務員的工資太低,只要有權力,各種潛規則都有可能被使用。但只增加公務員工資是不夠的,人的欲望是無窮的,這就需要其他制度配合。在中國,這就需要黨紀國法的限制。十八大以後,中國的反腐敗走上制度性的軌道。隨著監察委這種新的制度設計的出臺,“親”“清”的關系不只是概念,而是一種制度化的關系。

第一財經:中國國企改革正經進入深水區,您對國企改革有什麽期待?

鄭永年:改革由易到難,進入深水區很正常。觸碰既得利益越來越大時,阻力也大。

對國有企業的認識要解放。國企的所有權和管理權可以分開。企業就是企業,有市場化特性,不能綁架制度。目前,中國國有企業市場化不足,市場化空間還很大。

國企巨額虧損時國家大量補貼,造成國家負擔過重。業績不好的“僵屍企業”應該淘汰。

第一財經:一帶一路提出三年多了,如何更好地激發企業參與的積極性?

鄭永年:“ 一帶一路”是中國的倡議,早期政府的聲音大一點是應當的。

大規模的基礎設施建設由國有企業領頭,而完全由國有企業支持則有能否持續的問題,這就需要民營企業參與。例如高鐵由國企建設,而沿線周邊的開發權可以讓渡給民營企業做。

不僅中國的民營企業,還有當地的民營企業可以共享,例如東南亞很多民營企業已經加入或者準備加入“一帶一路”建設。很多靠自身已經“走出去”的民營企業對當地情況十分了解,希望有更多鼓勵民營企業加入的措施,“政府搭臺,企業唱戲”。

第一財經:您認為當前中國的城鎮化處於什麽水平?還存在哪些問題亟待解決?

鄭永年:大城市太大,優質資源過分集中,使越來越多的人口聚集到大城市。戶口制度改革沒有跟上,造成了城市的鄉村化。盡管很多農民工長期在城市工作和生活,他們的二代也已經成長起來,但他們還沒有被整合進城市。幾乎在所有的大城市中都存在著“城中村”和城市農民的現象。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41987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