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買”盛況不再 日本國會廢除賭場禁令欲吸引外國遊客
昨天,日本下了一個大賭註。
15日,國會眾議院在激烈的爭論聲中通過了一項延宕已久的法案,廢除了賭場禁令,為賭場經營合法化鋪平了道路。按照這一法案,日本將允許在國內綜合度假區內設立賭場,以吸引投資和各國遊客。

在日本流行的一種類似賭博遊戲的“彈球盤”
而堅定支持賭博合法化的,正是日本首相安倍晉三。早在2014年,安倍就參觀了新加坡的賭場度假村,稱期待能成為日本經濟增長戰略的“亮點”。
有分析稱,無論對希望吸引中國等國際遊客的安倍晉三政府,還是一直覬覦日本賭博市場的國際巨頭來說,該法案的通過都是一項重大的勝利。
支持者認為,允許賭場在日本合法經營將幫助實現安倍到2020年吸引4000萬遊客的增長戰略目標。部分源於來自中國的激烈競爭,隨著消費電子等產業勢頭減弱,旅遊業已經發展成該國一股強大的勢力。今年,日本吸引了超過2000萬外國遊客,其中許多是來自中國的新興中產階層。
自1999年日本開始就賭場合法化進行辯論到今天,大量國際賭客,尤其是富裕起來的中國人,帶著大量資金湧向了亞洲最早開放賭場的澳門和新加坡。現在,日本希望靠賭場吸引更多的中國遊客和他們的錢包。
不過,也有反對者指出,因中國經濟增長放緩、過度投資,亞洲博彩業的發展總體上已經失去了勢頭,而日本把賭博合法化將犯下同樣的錯誤。另外,除澳門和新加坡外,韓國和菲律賓也在興建自己的賭場,吸引著同一群中國人。
賭場合法化在民間也很受質疑。一些媒體評論稱,此舉相當於“打開潘多拉的魔盒”。此前,日本已有些合法的賭博活動,如賭馬等。一種類似賭博遊戲的“彈球盤”也遊走在灰色法律地帶,生意非常紅火。他們指出,日本已經是個賭博成癮率極高的國家,合法化賭博不僅會增加這一趨勢,還會帶來有組織犯罪等社會問題。
根據日本廣播公司的民調顯示,44%的日本民眾反對賭場合法化,支持的人只占到12%,另有34%的人舉棋不定。此外,在野黨也對解禁博彩業表示強烈反對。
“你們(安倍晉三政權)準備打破從古至今天皇決定的事情嗎?日本嚴禁賭博是傳統,近代立法精神也繼承這一傳統,我不明白為何要打破它?”日本眾議院議員憤怒地表示。
那麽,日本執政黨為何頂著重重壓力,也要打開“賭博”這個潘多拉的盒子呢?原因很簡單,日本經濟持續下滑,博彩業可以來救火。
此前,日本經濟的重要動力在於中國遊客的“買買買”,但如今盛況卻不再。近來有媒體報道稱,日本多家百貨“一夜回到解放前”,外國遊客營業額同比減少兩成以上。有分析認為,中國遊客的“爆買”時代正在終結。

中國遊客此前爆買場面
失去了中國遊客,日本十分著急。《紐約時報》中文網15日標題稱,“不能光靠中國人‘爆買’,日本打算解禁博彩業”。報道稱,日本多年來十分羨慕大量金錢流入澳門和新加坡的華麗賭場,更眼紅那些中國消費者。

《紐約時報》中文網截圖
博彩業帶來的巨大利潤,也深深吸引了日本。據日本官方估計,若是以賭城作為觀光資源,可為其帶來每年1.5億日元的利潤。此外,還可以吸引五萬億日元的外資,制造10萬個就業機會。
日本生產力中心(Japan Productivity Center)的數據顯示,去年日本彈球盤行業收入超過了2000億美元,而內華達大學數據顯示,同期美國博彩業收入僅為400億美元;澳門博彩監察協調局數據顯示,澳門同期收入為290億美元。
法國里昂證券本月一份研究顯示,在日本人口密集的地方開設兩家綜合性賭博度假村,就足以帶來100億美元的收益;若賭場遍布日本各地,該行業的潛在價值將高達300億美元。
而這次日本寄希望於,中國人能從“爆買”變為“爆賭”。
“2013年日本大張旗鼓地推行‘安倍經濟學’,現在已經窮途末路了。如今,安倍政權打算在日本各地設立賭場,以吸引更多的中國遊客。”安倍身邊的國會議員表示,安倍政府期待2020年東京舉辦奧運會的那一年度,成為日本經濟複興的嶄新開端。
不過,取消賭場禁令不意味著任何人都可以在日本開設賭場。據《紐約時報》報道,日本政府可能會向兩到三家集賭場、酒店、會議中心、購物中心於一體的綜合性度假村發放牌照;另外,對競標、發放牌照過程以及賭場運營的監管細節,預計國會將於明年出臺單獨的法律。一些分析師因此認為,賭場真正在日本開始營業可能要等到2023年。
中國遊客劇減20%,韓國免稅店盛況不再陷客源荒
曾像潮水般湧入韓國的中國遊客,突然退潮。
以中國遊客較常到訪的濟州島為例,據韓國濟州觀光協會統計, 今年春節長假期間,訪問濟州島的中國遊客為42880人, 相較去年春節長假跌幅近兩成。
並非因為中國遊客春節都“宅”在國內。國家旅遊局的數據顯示,2017年春節期間,中國公民出境旅遊總量約615萬人,同比增幅近7%,再創歷史新高;與此同時,有研究稱在2017年春節期間,中國遊客在境外旅遊的消費額超過1000億元。
“說走就走”與“想買就買”依然是中國人出遊的主題,但是韓國在旅遊熱門榜單上的排位在下降。除了最熱門的泰國遊經久不衰,日本也搶走了韓國的風頭。日本國家旅遊局發布的數據顯示,今年1月,訪日的中國內地遊客增長33%,增至約63萬人;中國香港遊客增長48%,增至18萬人。

泰國在春節出境遊市場拔得頭籌,日本熱度升溫。圖為曼谷街頭年味濃濃
原本是一場全球旅遊行業的大狂歡,不過對於許多新開的韓國免稅店來講,這個春節卻有些“不好過”,甚至說“有些痛苦”。
第一財經記者走訪發現,在春節黃金周期間,韓國多個免稅店的停車場已經很難看到往日“旅遊大巴車”排隊進場的盛況。“感覺進入停車場的大巴車數量至少減少了1/3。”管理員告訴記者。
中文迅速領明洞
一直以來,韓國因為地理距離較近、韓流文化及韓式美妝的流行等因素,成為最受中國遊客喜愛的旅遊目的地之一。
2011年的“十一”黃金周,是韓國的旅遊業的轉折點。“此前的韓國旅遊市場,主要是以日本遊客為主;相比之下,中國遊客還是比較小眾的市場。”在韓從事導遊工作的金先生向第一財經記者表示。
金先生是一位韓國人,他在韓國大學就讀中文專業,此後喜愛中文的他便投身到導遊工作中。“事實上,在我十年前考取中文導遊證件(觀光通譯師資格證)時,考取中文導遊的申請者非常少,絕大多數的申請者都會考日語或英語;當時的明洞,基本上都是針對日本遊客的店鋪,店員大多數會講日文”。金先生回憶道。
統計數據也印證了金先生的說法。據韓國旅遊發展局的數據顯示,2011年訪韓的遊客中,日本遊客為302萬人次,而中國遊客僅為187萬人次。不過,在2011年的‘十一’黃金周期間,“將有七萬人次中國遊客訪韓”的消息,著實“嚇到”了韓國旅遊業者,要知道當時首爾的客房總數僅為6萬間左右。
“也是從那個國慶節以後,中國遊客開始以迅猛的速度增長,並很快超越日本遊客;明洞的店鋪,很快從日文牌匾更換為中文牌匾;在首爾的化妝品店,中國留學生逐漸代替日本留學生,成為‘打工’的主力軍;而也是從那個時候開始,中文開始迅速占領明洞。”金先生說。
2012年國慶節期間,訪韓的中國遊客超過10萬人次;2013年,訪韓中國遊客數量正式超越日本遊客,至今兩者之間的差距每年仍在不斷拉大。
中國遊客激活免稅店產業
中國遊客的到來,曾經助推了韓國相關產業的繁榮。這從韓國央行——韓國銀行的統計數據可以看出端倪。2011年,韓國的國際旅遊收入首次超越100億美元大關,此後保持著穩步增長;2016年,這個數字已上升至170億美元,其間年平均增速超過10%。
韓國旅遊發展局更在一份報告中指出,若包括間接的經濟效果,中國遊客訪韓所帶來的經濟效益為220億美元(約合1510億元人民幣),為韓國貢獻了1.6%的GDP(國內生產總值)。
中國遊客的到來,還為韓國的免稅店產業帶來生機。
據韓國免稅店協會統計,2016年全年,韓國各大免稅店的總銷售額突破8萬億韓元(約合486億元人民幣)大關,相較2012年的3.65萬億韓元增長達142%。韓國免稅店產業的市場規模位居全球第一,其次為英國、日本及泰國;樂天免稅店作為單一連鎖店,更是全球三大免稅店之一。

“因為免稅店初期需要大規模的投入,因此初期免稅店主要是附屬於高檔酒店旗下,成為提高酒店品牌價值的措施之一;而這個行業真正成為‘寵兒’的時間,並沒有多久。”來自韓國高麗大學政經學院的李國憲教授向第一財經介紹道。
由於奢侈品品牌的引進、通關報稅等方面需要積累經驗,即便是三星、韓進這樣的韓國大型財閥,在免稅店行業也曾經多次“栽跟頭”。三星集團的釜山新羅免稅店、首爾樂園免稅店與釜山樂園免稅店曾相繼關店,韓進、AK等大型財閥甚至最終選擇終止旗下免稅店。
但中國遊客的大規模湧入,徹底激活了韓國免稅店行業,也是這個行業從“雞肋”變成真正的“寵兒”——韓國免稅店行業的“兩大巨頭”樂天、新羅的銷售額增速,超過了其主營的高端酒店業務。
韓國免稅店行業開啟了高速發展期,對中國遊客的依賴程度也在不斷增大。
中國遊客早已取代日本遊客,成為韓國免稅店的“最大金主”。除了人數眾多,相比於日本遊客,中國遊客更加“慷慨”。據韓國一家信用卡公司統計,2015年中國遊客在韓期間的人均消費額為2319美元(約合15900元人民幣),相較日本、美國等其他國家的遊客高出近一倍。
“訪問免稅店的韓國公民及外國遊客的人數比約為2∶1,但外國遊客一般占免稅店銷售額的七成以上,”韓國免稅店協會運營本部負責人金先生告訴記者,“其中絕大多數來源於中國遊客。”
受此影響,韓國先後於2015年和2016年進行了兩次免稅店特許牌照的競標,而各大財閥為了能夠獲得運營權,可謂是拼盡全力。例如,在競標階段,三星集團會長李健熙的長女李富真更是親自“上陣”,表示其對於免稅店行業的期待與關註。
據第一財經記者了解,韓國關稅廳對外競標的名額中,分配給大型企業及財閥的名額有兩個;其余首爾市區一個名額及濟州一個名額,均分配給了中小型企業。而申請運營權的大型企業就有七家,其中既有三星集團的新羅免稅、樂天集團等已經擁有免稅店的企業;也有像衣戀集團、韓華集團等毫無運營經驗的企業。
最終,三星集團旗下的新羅免稅店與現代產業合資的HDC新羅免稅、韓華集團的蓋樂利亞免稅、鬥山集團的DOOTA免稅與哈拿多樂旅行社為大股東的SM免稅分別獲得了首爾市區新免稅店的運營權;而樂天新世界免稅店、樂天免稅店總店重新獲得了運營權。
這個春節盛況不再
各個免稅店摩拳擦掌,準備大幹一番。不過讓人意想不到的是,原本期待滿滿的春節黃金周,卻成為了這些新免稅店的“噩夢”。
一位免稅店負責人私下向第一財經記者透露,其所在免稅店在春節期間的銷售額只能說是“勉勉強強”;而據她了解,甚至有一家新免稅店在春節期間的銷售額比去年同期跌了近四成。
中國遊客確實減少了,今年春節假期期間, 受到影響最大的韓國景點正是濟州島地區。

據韓國濟州觀光協會統計, 今年春節長假期間訪問濟州島的中國遊客為42880人, 相較去年春節長假的51385人, 跌幅接近兩成。
濟州觀光協會負責人介紹說,該地區的中國遊客因為團體遊客占比較高,因此非常容易受到來自團體遊客數量降低的影響。
受此影響,在今年春節期間,僅有行業龍頭樂天等極少數免稅店,獲得了來自春節黃金周的“紅利”。
而對2015~2016年進入免稅店市場的五家新免稅店來講,除了新世界免稅店和HDC新羅免稅店外,韓華蓋樂利亞免稅店、DOOTA免稅店和SM免稅店都面臨著超過200億韓元的大幅虧損;韓國輿論認為“穩賺不虧”的免稅店產業,也正在接受著前所未有的挑戰。
據第一財經了解,新免稅店之一的韓華蓋樂利亞免稅,去年營業虧損額超過400億韓元,不得不決定所有高管降薪10%、全體員工返還當年度的獎金;這與此前進入免稅店市場時,每股股價立刻上升30%的期待相比,無疑令投資者失望。
但與此同時,也有新進入市場的免稅店開始盈利。
與韓華集團同時進入免稅店市場的新世界免稅店,憑借位於明洞的優越地理位置和針對散客的營業戰略,從去年5月開始營業以來一直保持著盈利,而就在2017年1月,該免稅店的銷售額突破750億韓元,盈利額超過12億韓元。
不過,無論是正在盈利的新世界免稅,還是仍在虧損的韓華蓋樂利亞免稅,免稅店市場仍然無法放棄。
新世界免稅店近日宣布,其引進的博柏利(Burberry)、路易威登(Louis Vuitton)等高端品牌將於今年內開始營業,同時也策劃在江南地區開設第二家門店。
不過,也有聲音稱,應該修改韓國現階段政府過度幹預免稅店的政策,才能夠成為救治免稅店行業的藥方。
一位行業人士向第一財經記者吐槽說:“相較於中國、泰國等國家在扶持免稅店產業;韓國政府卻在阻攔免稅店產業的健康發展。”他表示,事實上,政府不斷地幹預免稅產業,並收取過高的特許牌照費用,這才是阻攔新免稅店發展的絆腳石之一。
爭奪中國散客得靠“韓流”?
2016年訪韓中國遊客總人數達806萬人次,同比增速為4%,其中散客比重約占70%,呈現快速上升趨勢;相較於2012年散客比重僅為45%的情況,發生了較大幅度的改變。韓國旅遊發展局的統計也顯示,截至2015年訪韓中國遊客中20~39歲遊客占50.4%,超過了一半。
去年,韓國仁川“4500人同吃炸雞啤酒”的盛況轟動一時,但這樣大規模的中國團隊遊客,現在幾乎難以見到。
此前曾經在新聞中將中國遊客直接音譯成“遊客”的韓國媒體,也開始轉換說法,以“散客”一詞,表示與此前赴韓的團體遊客的年齡結構、消費傾向的不同。

韓國仁川“4500人同吃炸雞啤酒”派對已再難見到。
“這是訪韓中國遊客的結構從團體遊客向散客所變化的結果。”李國憲表示,“這種變化的根源,一方面源自中國《旅遊法》的實施所帶來低價跟團遊的逐步減少,以及近期中韓關系的‘不穩定性’影響了許多準備跟團赴韓中國遊客的心理;另一方面,中國遊客趨於年輕化的趨勢正在不斷加深。”
韓國釜山旅遊發展局的一位高層人士向記者詳盡分析了散客與隨團遊客旅遊方式的迥然不同——他們攜詞典和智能手機光顧韓國人青睞的美食店、熱門購物地點及服裝店;20~39歲中國散客的美食消費比較大方,購物時更加註重周圍的點評和性價比,並從社交網站中獲取旅遊信息;另外,這些人群受到韓流文化的影響較深。
在此影響之下,韓國免稅行業也開始尋找新的出路。
“我們在很早以前,就開始將目光聚焦於巨大的‘散客’群體,並且定下目標‘打造赴韓的外國遊客能夠享受購物、文化演出、展示等一站式服務的新地標’。”在幾家新進入市場的免稅店中,HDC新羅免稅店是首個收回初期投資並開始盈利的免稅店。該免稅店的負責人在接受第一財經記者的采訪時表示:“根據這個目標,對中國遊客進行網紅營銷、社交網絡定向推廣等符合受眾的營銷模式,並與韓國大型演藝制作公司合作,在免稅店入口處打造‘韓流明星一條街’,銷售韓流明星的周邊產品。”
而在韓國,這並不是第一例試圖將購物與韓流文化連接起來的案例。
早在數年前,樂天免稅店便開始每年舉辦“樂天家族演唱會”,邀請當年度韓國最火的歌手為購物遊客開演唱會。活動持續至今,已成為了樂天免稅店的一大“招牌”。
韓華蓋樂利亞免稅店的負責人在接受第一財經記者的采訪時表示,近期以來的日銷售額穩定在12億~16億韓元左右,這個數值相較剛開業時有巨大的提升;相信隨著中國遊客數量的增長,很快將會“扭虧為盈”。
李國憲則不那麽樂觀。他說:“事實上,除了擁有知名度的大型免稅連鎖之外,絕大多數中小型免稅店的經營模式嚴重依賴旅行社跟團遊;而隨著跟團遊比例的降低以及擁有全新消費模式的‘散客’數量提升,這對於免稅店此前的盈利模式,也提出了巨大的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