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庄家的选时

http://www.yicai.com/news/2011/02/675105.html

中国的哲学思想和军事思想中以及社会的许多方面,都非常广泛地讲究一个条件:天时、地利、人和。并还排有一定 的顺序,叫做“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许多英雄豪杰也常常有“生不逢时”的感叹,据说三国的周瑜就曾叹息过:既生瑜,何生亮。这都是说明做一件 事、执行一个计划、成就一番事业,时机或者时运是很重要的。

而股市的庄家在选择时机进场坐庄时,一般主要会考虑以下一些因素:

宏观经济面、政策基本面。在正规的教科书中,叙述证券市场的一个重要特性是:国民经济的晴雨表。也就是说,股市的状态,在很大程度上或迟或早地都将 反映国民经济的状况。从投资的角度而言,上市公司的经营状况,是二级市场股价的根本基础。同时,好的经济环境,也会吸引更多的投资者介入市场,并且能够鼓 舞市场参与者的信心,当然,这就非常有利于庄家的操作。但庄家必须对宏观经济形势有一定的前瞻性,需要在经济形势即将走出低谷之前动手。

大势中途调整时。由于准备不足,有些庄家在大行情之前没有动手,只好借助于上涨之中的调整伺机介入。这样的做法虽然显得仓促,成本相对也会较高,但 毕竟是一种较好的补救方式。这也是造成大势上扬过程中往往出现大幅震荡的原因之一。其实大多数中小投资者的操作方式和进场的时机也是如此。

从个股层面上来考虑,庄家有时会利用上市公司的利空消息进场。因为绝大多数投资者非常敏感消息、题材的偏多、偏空,而庄家则乘机夸大、渲染这种效果。借助利空打压吸筹和借助利多拉高出货,是庄家最常用、最基本的操作手法。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2276

創業者的選方向之痛

來源: http://www.iheima.com/zixun/2017/0612/163544.shtml

創業者的選方向之痛
金沙江創投 金沙江創投

創業者的選方向之痛

在“選方向”這件事情上,很多創業者都曾踩過這些“坑”。

來源 | 金沙江創投(ID:GSR-Ventures)

 作者 | Jie/Jefferson

很多創業者在創業初始階段都會經歷“選方向”的痛苦,看似創業機會很多,市場廣闊,但弱水三千,到底該取哪一瓢?

在無限不確定領域做一個相對確定的選擇,這個過程很煎熬,但卻又非常重要,這意味著任何一個方向性的決定都將會對之後一系列行動產生根本性的影響,包括要進入的市場、服

務的人群、解決的問題、面對的競爭和困難、戰略戰術選擇、技術要求、團隊配置等等。而恰恰是如此關鍵的第一步,很多創業者往往並不太重視,或者下決定過於草率,這也會為之後項目遇挫或失敗埋下伏筆。在“選方向”這件事情上,很多創業者都曾踩過以下這些“坑”。

我要當風口的“豬”

看到某個模式剛剛火起來被炒熱,就認為有前景有市場,於是滿懷一腔熱血,找幾個誌同道合的朋友,匆忙間就開了張擼起袖子幹起來。2011年的團購、2013年的O2O、2014年的智能手環、2015年的個人助理“Magic”,2016年的直播和單車大戰,2017年的充電寶之爭等等,一個領域可能幾個月時間就湧入了幾十家創業公司。

41

追風口熱點的“好處”是避免了思考方向的折磨,創業者只需要全力以赴做執行,開足馬力向前沖。然而,追風口的公司,在經歷過持久而殘酷的淘汰賽之後,絕大多數都化作了陪跑的炮灰最終消失。

在我們看來,“風口”其實一開始並不存在,只是某個領域率先跑出了幾家公司,因順應社會趨勢、洞悉用戶需求並提供好的解決方案而擁有很好的市場反饋與發展速度,於是資本開始下註加持,讓大家看到了可能存在的“廣闊市場”和巨大的“發展潛力”,然後一大波新的創業公司和各路資本競相跟進,所謂的風口就這樣被吹了起來。

但創業者們需要明白的是,現在市面上所有百億美金身價的獨角獸們,幾乎沒有一家是“追風口”追出來的。

在金沙江投資名單中那些表現優異的公司,如去哪兒、餓了麽、滴滴、小紅書、映客、OFO等都不是。

42

相反,他們都有一些共性特征:對用戶需求的深刻理解,對市場趨勢的獨立判斷,對戰略戰術的篤信,以及面對重大困難挫折的堅持不放棄。他們的想法在早期可能不被人認可,但之後卻引領了整個領域的興起。所以,如果想要打造偉大的公司,創業者最好還是沈下心來思考和探索那些少有人走的路。大家都看到的路,不是給創業公司走的。要想不被巨頭碾壓,只有另辟蹊徑。

我只幹“牛逼”的“大事”

很多創業者身上都有“情懷”光環,認為創業的目的是為了改變世界,改善人們生活,為社會創造價值。這是非常好的特質,然而有時候也因為有了這樣的“包袱”,反而在選方向上容易偏頗,一心只關註改變世界的牛逼idea,或者只想做有“大市場”的領域。這里就容易犯兩個錯誤,一個是對該創業方向難度的低估和自身綜合實力駕馭該方向的高估,另一個是容易闖入競爭的大紅海或者巨頭潛在拓張的領地。殊不知,“見縫插針”才是創業最好的“切入點”。

43

就拿無人駕駛來說,它的確擁有一個“光明的前景”,對人類未來生活的發展變化意義重大。從2015年開始,除了Google、百度之前就已開始深耕外,市面上漸漸出現了一批無人駕駛領域相關的初創公司。然而,也是從2016年下半年開始,傳統大車廠、一級供應商、芯片公司還有互聯網巨頭等紛至沓來,用重資投入、合作、收購等方式讓這個領域在技術還遠未成熟的節點上就開始了加速競爭態勢。

無人駕駛領域需要巨大規模的技術研發、資金量和資源支持,創業門檻非常高,單純有技術研發能力的創始人,如果缺少相關領域較多的經驗積累,沒法找到足夠多的錢來燒,背後沒有強勢資源的合作與站臺背書(比如車廠),沒有可落地的試驗性應用場景使用,比較難網羅到一批有相關研發經驗的優秀人才加盟,那麽這條創業之路註定艱難無比,空有堅定的信念是無法幫助公司活到無人駕駛領域真正興起的那一天。

我是“好牛”,我不吃“回頭草”

“熟悉的地方沒有風景”,汪國真的詩可以這麽寫,但創業者也這麽想,很可能會錯過自家身後一片濃郁的森林。很多創業者在創業之前都或多或少地積累了一些行業相關的經驗和資源,可一旦辭職準備創業,仿佛就要跟過去徹底告別。在找方向時陌生領域的神秘感和與之伴隨的興趣總是會刺激著創業者的荷爾蒙,於是開始了創業的“大膽試錯”。等到該犯的錯都犯了,該趟的坑也都躺了後,回過頭可能才驚訝地發現,自己原來工作的領域竟然跑出了一兩家明星級的創業公司。

44

這不是杜撰,而是前兩年創業圈火熱時發生的事情。對於不太熟悉的領域,創業者往往會有一種“初生牛犢不怕虎”的勇氣和沖勁。外行經驗有時或許能幫助他們更加全面獨立地看到這個領域存在的機會,另辟蹊徑去探索,但也有可能不符合實際,從頭到尾整個過程都大錯特錯。外行創業風險很高,成功與否既與創始人素質高度相關,又需要一些運氣的成分。

而對於之前熟悉的領域,創業者或許會因為長期浸潤而失去了創業沖動和熱情,變得更為審慎和理性,也較難跳脫原有思維框架束縛。但在熟悉的領域創業,經驗往往能幫創業者避開深坑,使用巧勁做到事半功倍,前期積累的行業人脈資源也會在某些關鍵節點上發揮出重要作用。“好牛該吃回頭草”- Why not?

我們在過去遇到過很多創業者,綜合素質很不錯,但在創業方向的選擇和探索上要麽找不到感覺,要麽做起來很吃力。也有一些公司在第二次、第三次甚至多次換了方向後,終於開始步入正軌,快速茁壯起來。

創業有很高的風險,也有很高的機會成本,這並不是一個適合“大眾”的遊戲,在方向的選擇上也決不能“從大眾”、“隨主流”、“憑感覺”。

45

方向很重要,創業者必須要去想,要客觀分析、審慎思考、獨立判斷,要了解社會趨勢、市場情況、競爭態勢,分析用戶需求、切入點、增長潛力、成本結構、盈利情況,綜合評估這個領域是否適合自己發揮優勢去搏一把。要避免感性的沖動,不要等到失敗回頭複盤時再發出感慨“選擇比努力更重要。”

我們是金沙江,助力下一個獨角獸!

創業者 選方向
贊(...)
文章評論
匿名用戶
發布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51908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