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外管局現在干的是漢奸勾當嗎? 歲寒知松柏

http://blog.sina.com.cn/s/blog_627a300f0102e19i.html
我來說點自己對深圳外管局的感受:

最近幾年,我幾乎去深圳市所有的政府部門辦過事,說實話,我認為外管局是最垃圾的部門,服務態度那不是一般的差,是所有政府部門裡我最痛恨的,簡直比對海 關還痛恨。我去辦事時,經常看這幫人上班在炒股,估計虧得多。今年去辦事,窗口的人似乎態度好一點了,但你還是看不到一張笑臉。

深圳外管局至少有4個以上的辦公地點,經常項目在平安銀行大廈,資本項目在太平洋大廈,總部在人民銀行大廈,信息中心在竹子林,另外市民中心也有個窗口,有時候辦個事情,你要跑三個地方。

外管局的設施是最爛的,排隊呼叫系統經常壞,大廳的椅子都是凹進去的,質量明顯比農民房邊的二手貨還要差,而且髒得要命,衛生間裡手紙堆成山。往往離下班還有半小時,工作人員就已經不見了,自己的表格和業務不辦理,外包給一些公司做,然後一張表收費5元,等等。

反正外管局是單線管理,你去深圳市政府投訴都沒用。這些傢伙,如果送了購物卡給他們,態度會稍好一點,但說話做事仍然是牛轟轟的,但你又拿他們沒辦法。他們對商業銀行的人,也是這樣,銀行的人怕得要死,因為隨時可能被處罰。

外管局經常自己變更政策,然後下邊的商業銀行都不清楚,結果我們企業辦事的被害慘了。比如我上半年辦內資公司轉外資公司的業務,當時外管局的電腦系統升級 了,但中國銀行仍照著以前的操作手冊辦事,結果我們的資金進境後被卡,深圳外管局沒辦法,上報國家外管總局修改系統。等到半個月後系統修改完,匯率又變 了,我們被通知補匯差額進來,又耗了半個月,其它後續政府變更事項只能拖著,真是殺人的心都有。

現在所有人都知道,人民幣已經不再大幅升值了,甚至可能開始貶值,外匯也開始流出了,其中經常項目還有點順差,資本項目和其它項下逆差了。但是,你們知道嗎,外管局今年正在大力推行兩件事:

一是企業正常生產經營匯進來的投資款,你想結匯成人民幣,那非常難,外管局逼著各商業銀行嚴格審查每筆結匯申請,你企業要結匯,必須給發票,並且你得上稅 務系統每一張發票打印一張發票查詢真偽單,再打印發票認證清單,帶原件複印件去銀行,然後商業銀行的辦事人員逐張驗證。以前結匯也是要審核,但根本沒這麼 嚴。這個月,我們出納去了銀行申請了好幾次,還是沒結匯幾個錢,結果簽出去的支票成了空頭支票,人民銀行的行政處罰單寄了過來。

二是企業如果想償還外債,或是貿易付匯,外管局現在鼓勵你,甚至強制你快點付。但你想出去投資,那審批N多,我剛才問了一個中行國際貿易科的科長,她說目前為止她還沒有看到有企業申請購匯投資,諮詢她的都少,可能就我諮詢她。

大家看看這兩點,明明現在人民幣升值趨勢在轉變,外匯開始淨流出,但外匯局開始亡羊補牢了,甚至可以說是用政策阻攔正常外資進來,掩護外資出逃。以我過去幾年的經歷和瞭解來看,這種反過來搞的事情已經出現過很多次。

你外管局自己拿著外匯,只知道買美債,給中投的錢,07年最高位投黑石,08年最低位觀望,每次都剛剛好做反方向,有這麼巧嗎?你們就不能把外匯給我們企 業和個人來買美股和其它資源資產嗎?你既然已經審批企業增資和借外債,又不讓企業結匯成人民幣,也不讓企業方便的去海外投資,那你要企業怎麼辦,讓企業白 白的把外匯凍結在境內的賬戶不能動,沒有利息收入,沒有投資收益。

這是不是漢奸行為?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6411

徐小平:創業不僅僅為了財富 更重要的是自我實現

http://news.cyzone.cn/news/2012/08/23/231457.html

以下為著名的天使投資人徐小平先生的現場實錄:

徐小平:大家早上好!昨天晚上莫名的興奮,想著拿點什麼東西回饋給大家,想想我沒有京東,也沒有小米,但是我投了一個賣襪子的公司,我想送大家一點 襪子,突然一想,最近已經被封閉了。創業是有風險的,這家公司被封閉,這個裡邊就包含許多關於創業的經驗教訓,各種各樣的課程,所以今天來只能跟大家講一 講一些老聲常談,但是這些經驗確實是我長期以來思考的東西,希望能夠對大家有所幫助。

我做投資,第一筆投資就是從杭州開始的,2006年5月份,那個時候新東方即將上市,我遇到一個小夥子,杭州人,是杭州新東方搞 行政的,他不懂互聯網,但是他卻想創業互聯網,我也不懂投資,我卻想進入投資界,結果我們兩個一拍即合,我們第一個項目就誕生了,他是做一家社交網絡,給 我的理由是:杭州是中國的創業中心,杭州的品牌在這個時候顯示了作用。我想他在杭州,是杭州人,杭州又是2.0基地,我就投他了,後來這個社交網絡因為沒 有經驗、沒有團隊就沒有成功,但是這個小夥子秉承著當時吸引我的那一點,就是杭州人的那種創業精神,那種執著、頑強、勇敢,在做了三、四年這個社交網絡失 敗以後,他改做了教育,回到了本來的行業裡面,在當地的各種支持下,據講現在突飛猛進,去年銷售好幾千萬,今年可能會過億,有了團隊,找到了自己熟悉的方 向,最終秉承著創業者的一種精神獲得了成功。

所以來到杭州,我每次都有創業的想法、思考,創業到底是為什麼?我們為什麼要創業?從這個小夥子身上創業的成功與失敗,他到底有什麼值得我們分享的東西?這一個案例就可以寫一本書。

我早期在新東方創業,後來做投資,其實我是投的多成的少,雷聲大雨點小,但是我從來不告訴別人我失敗的項目,我的項目全成功了,失敗的都不少或者我也不記,投資人、創業者一定要有非常良好的心態。

我當年在美國的時候,有一個老太太買了一輩子的彩票,人家問她你贏了嗎?她說從來沒贏過,但是我喜歡它。無論是創業者還是投資人,一定要有這麼一種心態,這樣我們的創業人生、投資人生,我們的人生才能有意義!

第一、金錢。創業有一個敏感的東西,就是財富,很少有人旗幟鮮明的說我創業是為了錢、創造財富,但是你創業不創造財富,難道你還有其他的什麼價值?直截了當的哲學,創業就是要創造財富。但是在我們的創業者當中,很奇怪,在2006年的時候,那時候新東方上市,老虎基金、納斯達克的人問為什麼要上市?大家說增資、發展、為了更加好的服務於公眾。其實上市的一個簡單的目標這是很多人迴避說的,就是創造財富,上市有錢了。

所以當俞敏洪在路演的時候,人家就問你們為什麼要上市?俞敏洪說,我們奮鬥很久了,我們需要錢,要知道這個東西是最真實的東西。美國全球投資人聽了 都哈哈大笑,這叫真實,這叫實在。你說你創業創到最後,辛苦的不得了,數倍於人的辛苦,如果說財富不是我的主要目標肯定是騙人的。創業其實就是追求財富, 聽了是老聲常談,但是在我們的生活中這個問題很多很多,我跟許多創業者談話,那些凡是不太成功的人,總是在說我不在乎錢。在中國,往往對股份和錢撇的鐵 青,表示無所謂的人,往往是最糟糕的投資人。

有一次我們去投一個基金,這個人說我準備做到40歲的時候,賺到幾千萬美金我就搞教育,這個時候我跟新東方另外一個創始人王強當時就很生氣的講,我 說你這個心態反映了中國創業者一個最糟糕的東西。教育是需要錢,美國幾百萬的大亨賺到錢以後,都投給教育,投給圖書館。我和王強一拍桌子講,你就一輩子賺 錢,教育交給我們。這個東西,由於基本價值觀的扭曲,這個就導致了許多人做事沒有一種永恆的追求。這個人是好朋友,我們最後也投他了,但是我們說我們一定 投你,但是你一定要把對財富的追求當成一種終身追求,當然你做到80、90歲,像巴菲特一樣全部捐出去,當然更崇高。

怎麼看待財富是非常重要的,怎麼使用財富呢?這是你的錢,我們不管,你可以像比爾蓋茨一樣使用財富,你也可以像張朝陽一樣使用財富,你也可以等新東 方一上市就宣佈辦一個民辦學校,總之創業一個核心的東西就是一定要有正確的創業的價值觀,而這個價值觀呢,創業者創造財富。中國人的思維裡面,李嘉誠說過 一句話,創業,財富只是一個成績單,你做好你的作業,創業就是做好你的事,而財富只是一個成績單。但是大家想一想,哪一個人做作業不是為了成績單呢?不是 為了一個年終好成績。這是第一個問題。

第二叫自我實現,自我實現是創業者最高境界的人生奮鬥,你當然可以在一個企業裡面做一輩子高管,你也可以在任何一個機構裡面追求你的興趣愛好,在某 種意義上,科研、協作本身就是一個創業,把某種東西從無到有做起來,我講馬斯諾的五層論,中國整個民族還沒有完成第二層的追求,當然杭州由於民營經濟高度 發展,可能第二層次已經實現了;那麼第三層次是愛與歸屬感,創業邦,我查了一下字典,邦是國家的意思,大家聚集在國家的旗幟下,我們形成一個國家,這個國 家幹嘛呢?創業,這裡面就是一種歸屬感。第四是尊嚴,我在團隊裡面做的比較高。但是最高層面是自我實現,什麼是自我實現?你想做的事做成了,包括想賺的錢 用做教育的人,在財富中死去的人是可恥的人,必須把這個錢對社會有用,這叫自我實現。我想講,自我實現,通過創業,無論你做的多大或者多小,一個小小的夢 想,幾個人跟著你一起做,毫無疑問這是人生的最高境界。

我昨天跟雷軍談,他說我這麼多年參與了金山的創建,創建了卓越網,也賣給了亞馬遜,做投資也做的很不錯,但是心靈中依然有某種未曾滿足的渴望,這個渴望是什麼呢?其實就是自我實現,而這麼一種渴望,無論是已經創造了財富,已經有了成功了,或者雷軍或者其他的許多人,包括剛剛大學畢業、中學畢業或者小學畢業那樣的人,想做一點事,成就一點事業,可以說是一模一樣的。

這是美國Branson,非常成功,這就是自我實現。但是創業者最可怕的是設立一個不可能的目標,然後去追求,我想在創業當中我們要立一個力所能及的目標,在做的時候,天上海有一個更偉大的地方,但是創業要腳踏實地,本身就是實現自我。

這個實現當然是最終的自我實現,這就是蘋果(PPT),最近我轉發一個微博,裡面有蘋果的廣告,瘋狂的人往往是推動世界改變的人,聽到這個聲音當時 有點悲傷。結果在他的追悼會上,放他的音樂,我們突然意識到這個人已經不在了,但是他創造的東西和我們在一起,他獲得了永生。從秦始皇到今天人們都在追求 永恆,而在創業裡面我們才能真正實現追求生命意義的永恆存在。

第三條是自由,我覺得這是創業最偉大的東西,所謂創業,一個人創造企業,無論是一個人、兩個人還是一萬、兩萬人的時候,你的世界裡面你是最高的權 威,你不聽從於任何人,你做的事,按照自己的意願,按照團隊的利益,按照社會的價值在追求一種東西,這是創業的可以說最高境界,也是這個時代創業的一個重 要的探索的價值。

這幾年來,北方飯桌上,大家往下一坐就在爭執,我前幾天碰到一個人,他們說北京人一坐下來就對一下北京政治局常委的名單,為十八大什麼時候召開安排 一個日期,也就是大家過多的捲入了政治的一些思維,為什麼呢?因為國家的發展、中國的未來取決於政府的進步改革開放,但是只有創業是國家鼓勵、社會需要、 個人能夠參與中國偉大復興的一個努力,據說中國已經復興了62%,但是如果每一個人創業,我認為就是在62%裡面增加了62.1%、62.2%。設想一 下,如果中國沒有那些民營企業,比如沒有三大物聯網,那中國可能只實現了61%,如果多幾個企業,再多幾個新東方,可能就變成了62.5%,所以創業承載 著偉大的社會責任。

我剛才講金錢、自我,這個傳統的是個人主義,是一種自我的實現,其實今天的中國,當你創業,當你具備了事業,當你不再需要吃國家的稅收,當你不再依 賴國家的資源,當你能夠自己養活自己並養活一群人的時候,其實這個時候你為推動中國的進步就做了重要貢獻,所以我想這是中國的最大主題,所謂的「國退民 進」。這個時候的年輕人我們能夠做的就是用我們的努力、智慧、才華、精力以及我們想追求財富、實現自我的這麼一種最偉大的動力,來創造一個夢想,而這個夢 想,我們就能夠為中國的「民進國退」,為中國的市場經濟、社會進步做出一些重要的貢獻。所以創業絕不僅僅關乎個人,創業實際上就是社會的進步。

再次鼓勵各位大膽的創業,也祝願中國的創業事業能夠越來越好,謝謝!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6490

古永鏘解密併購土豆:難談的是違約金

http://www.eeo.com.cn/2012/0825/232527.shtml

經濟觀察報 記者 楊陽 8月24日凌晨零點34分,是王微宣佈從「土豆」退休的時刻。這位生於1973年,做 過投資、寫過小說、編過話劇也帶領過一家公司登陸納斯達克的年輕人,宣佈在2012年的七夕之夜「退休」——王微在自己的微博中稱「下一個有趣的夢裡再 見」。土豆網的股票,將於24日夜裡停止交易。

4天前,優酷(NYSE: YOKU)和土豆(NASDAQ: TUDO)合併一案在香港獲股東大會高票通過,這樁合併案至此劃上了句號。

20日下午,古永鏘出現在記者面前,此時他已是優酷土豆集團的董事長兼CEO,和他從投行工作時就認識的創業老友劉德樂則從優酷總裁升任到了優酷土豆集團總裁。合併後,優酷土豆集團號稱掌控著近80%網絡視頻用戶。

通過近五個月的緊張推進,在資本市場上從不手軟的古永鏘終於再次通過資本的紐帶讓優酷土豆集團可以在幾年內都將保持市場第一位置。在他看來,視頻公 司要想盈利只有一個簡單的邏輯,即馬太效應,大者恆大,優勢資源向市場份額第一的大公司集中,形成規模優勢即可均攤成本,達到盈利。

一直小心翼翼怕在合併的過程中出一點紕漏的古永鏘現在終於可以鬆一口氣,在視頻「富二代」的大軍壓境下,優酷選擇第一時間將土豆收入囊中,既沒給「富二代」們機會去「攪黃」這次合併,也沒給土豆反悔的機會——違約金1億美元。

一步必走的棋

宣佈合併時,關於「王微並不情願放棄土豆」的猜測被證實是子虛烏有。也許這本就是一個生意的時代,在商言商,王微也希望在價值最高時賣掉土豆,這是視頻公司持續虧損下的必然選擇。

古永鏘一直對外界把他和王微形容為兩種人耿耿於懷。「我們兩個人一直認為很像的地方比較多。例如求學、工作過程、愛好都特別像。他也是十幾歲走到國 外,也是在美國待了一段時間,包括工作也是進入技術和媒體領域,也是對資本有一定瞭解,他也讀MBA,我也讀MBA,兩家公司做到第一第二,我覺得這種緣 分不是偶然的。潛移默化,兩家公司的文化也不是差別很大,其實是70%很像,大家都喜愛這個行業、重視執行、提倡多元化、開放。當然也有不同,優酷土豆會 求同存異,保留各自的文化特色。」古永鏘說。

作為古永鏘在投行工作時起就是好友的劉德樂也稱,創業者、企業領袖之間如果沒有人格上的相投是很難談成的,境界不一樣的人沒有辦法談,包括知識結構、眼光等因素。

土豆上市融到的1億多美元並不夠它支撐兩年以上時間,無論王微還是員工都清楚,土豆再賣一次是必然發生的事,只不過是下家是誰的問題。而古永鏘早就在盤算著要用上市融來的錢去做收購,甚至在優酷上市前就已經考慮這一步棋。

這樣的未雨綢繆並非杞人憂天,2011年前後迅速崛起的「富二代」搜狐視頻、愛奇藝和騰訊視頻以咄咄逼人的態勢擠佔著優酷和土豆的份額。

數據諮詢機構Hitwise公佈了2012年7月國內主流視頻網站市場份額排名。優酷網、搜狐視頻和迅雷排行前三,其中,搜狐視頻增幅最大,以 4.32%的速度迅速攀升,與第三名逐漸拉開顯著的競爭差距,在總體市場中的份額達到了14.48%,佔據了視頻網站收視排行第二的交椅。

市場格局在悄然變化,而在所有優酷可以收購的視頻公司中,土豆網在古永鏘眼中「最美」。

愛上「土豆」

在古永鏘看來,儘管虧損,但土豆網在所有視頻公司中虧得最少、品牌最好且用戶數最大。古永鏘與王微關於合併的接觸早到優酷上市之前。由於當時雙方都 不是上市公司,客戶資源、技術資源等信息均不放心透露給對方,且當時的王微還是希望土豆能夠自己上市。而古永鏘試圖將一家視頻公司納入懷中的行動一直都沒 有停止——最多的時候是「四角戀愛」,同時幾家都在談。

事實上,正是優酷在資本層面的幾次成功操作,導致土豆的路看起來愈加坎坷。

2008年,金融危機前后土豆採取了放棄流量廢水(指不能變現的那部分流量)的策略以保生存;古永鏘則利用融來的錢在帶寬和推廣上持續投入,慢慢在市場份額上超過土豆,成為行業第一。

2010年,優酷先於土豆上市,成為中國視頻第一股,市場第一的份額幫助優酷股價一度上漲到49美元。上市之後,古永鏘從美國回北京見的第一個人就是王微。土豆網首席戰略官、也是王微的同學於洲形容這次見面為,兩人都感慨萬千。

優酷上市了,財務透明。但土豆還沒有,雙方接觸後仍然感覺沒法談——土豆也正在準備上市。當時還是優酷CFO的劉德樂表示,沒有上市的公司就很難估計資產淨值,這次也是由於無法準確估值問題,並未能達成一致協議。

2011年4月,古永鏘決定增發——因為當時的CFO劉德樂從美國資本界得到的風向是,環境將越來越差。果不其然,此後針對中國概念股的做空報告頻 發,資本界對中國概念股降溫。而此次增發卻讓優酷吸金4億美元,儘管其中有小部分投資人退出,優酷手上的現金流仍然達到6億美元。

此次吸金不但讓優酷具備了接下來中國概念股在被打壓過程中的「冬衣」,也消耗了市場大多數投資人的投資熱情,而土豆正是在這樣的艱難環境中走向紐約——8月份上市的土豆只融到了1.74億多美元。

2011年8月土豆上市那天,古永鏘給王微發了一個短信,表示祝賀。王微很快就回了:「回北京見」。

此後古永鏘和王微在此期間的溝通一直不斷,雙方在大方向上其實已經「談得差不多」。

2012年春節後,對優酷最有利的時機到了。行業版權成本飆高,泡沫不斷放大。古永鏘覺得最重要的內容已談得差不多了,就找了有投行背景的董事李世默做橋樑,跟土豆的符績勳正式談合併。

以李世默和符績勳為代表的「優酷土豆第三次」正式接觸發生在2012年2月16日,雙方就合併的方式、董事會席位及分手費問題等達成共識,制定了談判的大致流程和時間表。

2月23日,土豆在香港開董事會,雙方人馬飛赴香港見面。24日,雙方就「合併」達成共識。25日,古王二人各自回董事會徵求意見——雙方開始走正式程序。

事實上,整個過程中雙方最難談的不是合併的方式,也不是董事會席位,而是談判的最後一項,分手費。

土豆方面希望越高越好。「其實我們也是一樣的。要足夠的高,足夠的大。」古永鏘說,這樣才能保證雙方都有誠意不會輕易反悔,同時對外界也是一個警戒——這麼高的分手費,一些第三方公司也就不好來攪和了。

最後這個價格定在1億美元。

合併貴在人心

在宣佈合併之前,優酷、土豆的市場部門正在版權上鬥得不可開交。

集團高級副總裁、土豆網首席戰略官於洲透露,2012年3月12日下午5點,是優酷土豆高層雙方籌劃的披露時間,在兩家公司內部,所有員工也是當天才知道。

三天之後的3月16日,兩邊前30名管理層,總共60人在北京郊區封閉見面,誰都不談工作。「這些人原來是相望於江湖十多年,相互瞭解之後,大家關 起門來挺感慨。我們把他們分組對對碰,按照業務部門分組,大家坐在一起相互瞭解,就是誰在那邊做著什麼事情,大家互相找共同點,相互瞭解。那天我們也組織 了一些遊戲。」於洲回憶。

在這場會面之後,就是真刀真槍的調整。

先人後事一直是古永鏘特意強調的,這是合併中的原則。古永鏘試圖通過極致的溝通讓員工順利適應,例如員工下午茶、北京土豆優酷籃球賽、桌游等聯誼活動在優酷、土豆交替進行,每週還要考慮到上海和廣州的員工。

雙方在宣佈合併第二周成立了一個合併委員會,並定於每週二開例會,地點輪流在優酷北京、土豆網北京及上海。這樣的溝通讓雙方找到了很多「感覺」—— 例如雙方的研發隊伍討論了各自的廣告投放效應算法,最終發現土豆的算法更好;而在媒體資源庫上,則是優酷的更靠譜,土豆只是有一個相對簡單的媒資庫。溝通 的結果就是,土豆不用做了,媒資庫直接打通,不需要再重複。

這正是古永鏘希望看到的,讓合併帶來實在的協同效應。節約出來的人力可以去幹之前想做而因人手不夠無法做的:視頻搜索、數據挖掘。

從3月12日宣佈合併到8月20日,這五個月對於優酷土豆來講時間異常緊迫。古永鏘擔心的並不是合併案的程序問題,而是如果耽誤得太久,將有很多人可能從觀望轉為放棄,以及不可估計的變數。

還好,這樣的情景在雙方管理層的共同努力下並沒有發生。幾乎每名土豆高管都在與古永鏘的一對一談話後接受了新的安排——劉德樂稱,除了土豆原COO王祥云離職外,其餘30個總經理以上級別的都留下來了。

古永鏘為合併設定的時間是不能拖過8月底。「再晚,如果拖到9月底就太長了。」古永鏘怕的是,員工對未來自己的定位、職責範圍不清楚,他就沒有明顯的方向,他的行動也不知道往哪個方向。

時至今日,優酷和土豆的合併闖過了董事會、美國證監會和股東大會三道關口,並且同時完成了組織架構的梳理和人員的分工剝離。合併之後,原土豆網首席 戰略官(CSO)於洲變為集團高級副總裁兼任土豆網CSO,原土豆網CFO余濱升為集團高級副總裁兼任土豆網CFO,王微將擔任優酷土豆集團董事。合併後 的優酷土豆共有20位高管(VP及以上),其中優酷高管有12位。

經濟觀察報:在整個合併過程中,你花時間最多的是哪些方面?

古永鏘:整個合併過程中花的時間最多的是在人的方面,例如瞭解員工的動機、想法、理想。合併前,我和劉德樂分工明確:產品和業務歸我,內容、大後台 和財務是劉德樂出馬。而合併後,人和文化則分派給了於洲。我們制定了一個原則就是先人後事,我以前在搜狐時曾經歷過三次合併,都沒成功。要想大家握握手就 說一起幹了,其實沒那麼容易,對互聯網公司來講人是最關鍵的。

經濟觀察報:優酷和土豆合併後是否會達到預期的協同效應,結構如何調整?

古永鏘:現在,優酷和土豆按照前後端來劃分業務,屬於面對用戶的業務就分開運營,讓用戶感受到兩者間的差異化,比如內容頻道的編輯和推薦以及內容審查等是分開的。但到了後端成本運營段,就合在一起,例如研發、帶寬、版權等是一套班子。在版權上是可以節省很多成本的。

經濟觀察報:如果優酷和土豆是同一套影視劇內容採購人馬,採購來的兩家網站又都能共享,如何保證差異化?

古永鏘:優酷和土豆其實內容上都分為三部分,有媒體合作的內容,有用戶上傳的內容,也有自制內容。自制內容肯定是兩邊很大的差異化。如勵志向上的 「牛人盛典」這樣的內容還是優酷獨有的,土豆已有了自己獨具特色的映像節,這兩個就不同。此外在UGC(即用戶生成內容)部分,兩個不同的用戶群上傳的內 容還是不一樣的。網站的編輯會根據各自的用戶特點來決定前端電視劇推什麼內容,相對來說土豆還是年輕些。

經濟觀察報:視頻網站的兩大成本一個是版權,一個是帶寬,那麼在帶寬這部分能節省多少,大概會降下來多少?

古永鏘:這個比例很難說,肯定有,但是版權內容上的成本下降比帶寬更明顯,因為我們的流量還在上漲。

經濟觀察報:視頻領域已今非昔比,搜狐視頻、愛奇藝和騰訊視頻這三家資金後盾都很強大,未來你們如何抵禦競爭?

古永鏘:現在我們集團化。我們看阿里這幾年的發展,阿里巴巴、支付寶、淘寶、天貓都發展得很好。一個公司的基因強在什麼地方?世界是公平的,你強的地方自然帶來弱的地方,隔行如隔山,如果我們合併資本運作,也有不好的案例。

如果懂行的人跨到另外不懂行的領域,相對來講就會矛盾,包括語言的溝通不一樣,判斷錯誤,收購不成功的也很多。我覺得不單純是資金的問題,還有DNA和核心競爭力。

優酷土豆集團就是要只圍繞一件事——視頻做功課,例如我們的搜索、我們的自制劇等,增強核心競爭力。在三網融合的大背景下,各種各樣的屏幕出來,我們也將圍繞每個不同屏幕去做訂購的產品。本身說云也好,媒資庫也好,所有分發系統,所有這些都可以服務於各個系統。

經濟觀察報:未來優酷土豆集團是否會收購別的視頻公司,現在有沒有在接觸的,比如上游掌控版權的公司?

古永鏘:我們還是比較開放的,追求規模效應,現在優酷土豆集團已掌握穩居前兩位的視頻品牌,網絡視頻用戶總覆蓋近80%,還擁有龐大用戶群、多元化內容及強大技術平台。至於合併,剛才講的幾個因素,人和性價比,這三個都要對得上。

事實上,合併土豆之前,我們幾家之間都有溝通。客觀來說無論從用戶規模、品牌認識、美譽度也好,現金規模、收入規模、盈利時間表,在選擇的幾家中土豆都是最好的,土豆看優酷也是最好的。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6625

投資成功到底更多依靠的是常識概率還是專業性判斷? 天涯路

http://xueqiu.com/2324897839/22190787
從歷史業績分析,銀行股(以招行為例)歷史複合增長率30%+,在A中名列前茅,相當於一名學習成績始終保持在年級前5名的好學生。喝酒吃藥股(以云南白 藥為例)歷史複合增長率也在30%+,相當於一名學習成績保持年級前3名的好學生。(其實兩者歷史業績表現差不多,但是喝酒吃藥股投資者肯定不承認,所以 就假定喝酒吃藥股更優秀好了。)
     招行現在5倍市盈率,1倍市淨率,roe在20%+,分紅率在30%左右,那麼只要未來招行不出現長時間的業績衰退或者虧損破產,那麼長期持有招行一定 是盈利的。(即使未來招行業績下滑一半, 年分紅收益率也在3%以上,年淨資產增加也在8%以上);這就如同預期學習成績在前五的好學生未來學習成績依然會保持在年級前80%,不會掉到年級最後 20%。
      云南白藥pe將近30倍,6.5pb,roe也在20%+,那麼繼續持有云南白藥並盈利的前提必須是云南白藥如預期一樣繼續保持20%~30%乃至更高的 複合增長,否則一旦業績增速不如預期,結果必然是估值下跌甚至戴維斯雙殺。這就如同預期年級前3的好學生學習成績未來繼續保持在年級前3名。
      僅用常識和統計數據分析,一名歷史成績始終保持在年級前5名的學生,其未來學習成績繼續保持在年級前80%的概率一定遠遠高於一名歷史成績年級前3且未來繼續保持在年級前3名的概率。也就是說歷史業績優秀的銀行股,未來不會出現業績長時間衰退或者虧損破產的概率要遠遠高於同樣歷史業績優秀的吃酒喝藥股繼續保持20~30%業績增速的概率。
       我之所以只買銀行、建築這樣的歷史業績優秀且估值極低的股票,很重要原因就是根據上述的常識。我認為這樣歷史業績優秀且低估值的股票未來不會淪落為垃圾 股、虧損破產股的概率屬於大概率事件。只要這些股票不淪落為垃圾股,那麼我就一定是會賺錢;如果市場悲觀預期落空,銀行股依舊保持高增長,那麼戴維斯雙擊 產生的投資收益率要遠遠高於投資喝酒吃藥股的收益率。相反,我之所以不買20~30倍的吃酒喝藥股,是因為我自知買這種股票並賺取的前提是必須是能夠確定 該股票可以繼續保持N年的高成長,而我深知自己是沒有這個本事的,因此我選中這種股票並賺錢的可能性一定屬於小概率事件。一個是只要業績不出現大幅下滑虧損就可以賺錢,另外一個是必須業績年年高增長才能賺錢。哪個賺錢的概率更高虧錢的概率更小,我認為答案是顯而易見的。
      而吃酒喝藥股投資者之所以寧肯買20~30倍pe,5~6倍甚至10多倍pb的股票也不買5倍pe、1pb的銀行股,本質上是因為他們不相信統計數據和概 率也不相信常識,他們只相信自己的專業性判斷。他們認為自己對投資的行業瞭如指掌(所謂能力圈),可以看到行業未來5年甚至10年發展狀況。他們非常自 信,認為自己不看好的股票未來一定會如預期般業績下滑、虧損和破產,而他們看好的股票,一定會如預期一樣年年保持高增長。他們認為自己看好的學生繼續保持 年級前3名的可能性要遠遠高於他們不看好的學生學習成績能夠保持在年級前80%的可能性。

投資成功到底應該依靠常識、統計數字、概率,還是應該依靠投資者的專業性判斷呢,我們只能拭目以待,讓事實來回答了。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6909

中國股市得的是陽虛症 阿童木

http://www.ltkdj.com/bbs/viewthread.php?tid=83192
古人云不為良相,便為良醫,針對中國股市而言,我們敬愛的郭主席離著良醫或者良相的標準還差點,我這樣說是有根據的。

   現在的中國股市是在07年陽亢上火的基礎上,被當時的管理者吃了瀉火的藥,並且累加外圍經濟冬天的環境受了風寒,傷了真陽,08年底又給服了補藥,本來 應該是溫補,結果一個4萬多億經濟刺激計劃,搞成了大補,再好的身體也經不住這樣大寒大熱的折騰,中國股市結果是元氣大傷,到現在還沒有復原。新主席上台 之後,展開了一系列救治措施,可惜的是措施不得力,一個好端端的中國股市治成了陽虛症,而且是越來越厲害,正如現在中國的西醫制度,一個小小的感冒愣給治 成了肺炎,而且還在一味的打吊瓶,如此下去中國股市國將不國了。

   在解讀中國股市病症之前,我先定義幾個名詞,然後簡單的用中醫治病理論和原則分析一下中國股市癥結所在,以及如何救治,可能觀點有些偏頗,但是也是對市場一 番愛護之心,畢竟是皮之不復,毛之焉存!中醫上講究陰陽調和,身體健康,陰陽協調的關鍵在於心神的寧靜安祥,但怎樣才能做到這一點呢?這是一個關鍵。曾子 曰:吾日三省吾身,孔子曰:不二過。在這裡古聖先賢已為我們指出了如何做到這一點,可是今人大多為慾望所奴使,不知道如何去協調陰陽,其結果,百病叢生, 形容枯槁,以致其命不終。中國股市之陰陽:合理的制度規則為陰,合法合規的資金流為陽;適合於中國股市制度的建立能夠正確的引導合規的現金流穩步的流入流 出股市,最終得出中國經濟健康發展的碩果。而讓中國股市陰陽調和更重要的是管理者要心神安定、心態平和,不能近功急利,暴發戶心態來搞運動,出成績,需要 假以時日,順其自然。

中醫上講究當心神處於寧靜安祥之時,人體的陰[陽]氣才會安寧平和,陰精才不會外洩而滋潤五臟六腑,於是陽氣便會堅固緻密,保衛體表不受外界邪氣侵犯。體 衛無外邪之氣入內,陰精也就越平和,越平和陽氣才能越安寧溫和。而陽氣越安寧溫和,陰精越是寧靜,陽氣也就更加平和正大。如此陰陽協調。全身的經脈就會受 到陰陽二氣的溫煦營養,才能柔韌靈活,精神受到它的滋養而更加神采奕奕,智慧與日俱增,骨骼便會堅固正直,筋脈柔和靈便,氣血充足流暢,骨肉豐滿,皮膚緻 密,身體才會健康強壯。

如果陰精受到損失,而不加以滋補的話,則會出現陰精不能制約陽氣,而使陽氣亢盛,就會出現氣血急速,精神亢奮煩躁不安,脈疾數博動有力,於是陽氣過於強盛而不緻密必然消耗陰精,如果長期如此,就可造成陰精枯竭,陰精越虛虧陽氣也就越發顯得旺盛,陽氣越旺盛,陰精就越虛虧,這就好比水太少了不能熄滅旺盛的火勢,所以陽氣獨亢,陰氣便不能正常生長。

反之,陽氣如果受到虧損又不加以滋補,則陽氣不能制約陰精,而使陰氣過盛,就會使五臟之氣失調而得不到滋潤,以致九竅閉塞不通,手腳冰涼。陰的性質柔和寧 靜,陽的性質剛而躁動。這就像人吃了五穀雜糧之後,氣清者氣轉化為營衛之氣,散發到肌肉紋理和皮膚之中,保衛人體,抵抗邪氣。濁陰之氣,向內運行於五臟, 如營氣灌溉五臟六腑,起著營養的作用。清陽之氣充實到四肢,使四肢溫度正常,運動輕便靈活,濁陰之氣歸於六腑,飲食水谷中的營養才能消化吸收,糟粕才能排 出體外。如果人體中脾臟(脾為後天之本)的陽氣下陷而不上升,就會產生五穀不化的腹瀉病。胃中的濁陰之氣堵塞在上,而不下降就會產生胃院填滿,腹中發脹。 這就是陰陽的規律失常反映出來的一種病理現象。

當然陰與陽可以相互轉化、滋生,又可以相互制約和消耗。比方說,飲食五味滋養了形體,而形體強盛又可以使陽氣充足,陽氣充足,便可以吸收營養,生成陰精。 陰精盈滿就可以保持人體的活動旺盛。正因為陰精的產生,依賴陽氣的作用,所以消耗一定的陽氣。形體的強壯則需要飲食五味,反之,人體有了旺盛活動,才能產 生陰精。陽氣充足,才能保持形體強壯。五味太過,必然損傷形體,陽氣過於旺盛,又是會消耗陰精,五味與陰精是生成陽氣的物質基礎,而陽氣又會被不適當的飲 食五味所損傷。陰陽在人體內,應該是相對平衡的。如果陰氣偏盛了,陽氣必然受到傷害。同樣,陽氣要是偏盛了,必會制約陰氣的生長,陰氣就會受到損害。而陽 氣偏盛,會表現為發熱,陰氣偏盛就會使人寒冷,或者發生寒冷性質的疾病。

複製了那麼多中醫陰陽的辯證理論,為的就是讓大家看懂現在中國股市的狀態,中國股市目前的制度完善是有市以來最強大的時間段,強大到以前定下的交易規 則,可以隨心而動,不講究原則。這就是陰氣強勢,但是陽氣不足,也就是入市資金嚴重不足,雖然資金不足和經濟環境有關係,但是不應該是全部,更重要的是嚴 重失衡的資金供求關係,也就是資金供遠遠小於求,不講市場內產業資本大小非的拋售套現,更重要的是IPO仍未停止,更是加重了這個供需矛盾的發生。本來是 一個健康的市場,偶染風寒,喝點紅糖薑湯就能修正過來,現在是不斷地寒性吊瓶點滴(打擊投機資金、肅清內幕交易),導致陽氣更加衰竭(投機資金外流);加上新股發行,夜生活頻頻,管理者目光短淺,小病搞成了大病。

從另外一個角度企業質量去說,好的企業為陽,差的企業為陰,互為補充,資金大量囤積在差的企業,屬於陰盛陽衰,也就是說好的企業太少,更應該壯陽,嚴把審 核關,讓更優秀的企業進入到這個市場,這也是一種陰陽調和的關係。你把陰性的企業都砍光了,陽性企業隊伍沒有合理髮展,資金的選擇只能是流出,這也是大小 陰陽循環的相互制約相互發展的關係。

由此,我認為引導更多的資金進入市場,暫停發售新股是當前的重中之重,不能為了短期利益,犧牲長期目標。一味的滋陰不壯陽不是解決問題的辦法,更應該的是先壯陽,後滋陰,陰陽循環生生不息。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8159

高速路上延伸的是廉政還是腐敗

http://magazine.caixin.com/2012-11-09/100458341.html

「讓廉政在全省高速公路上延伸」,是曾經擔任河南省交通廳廳長、如今正在服刑的張昆桐的名言。他的前任曾錦城和後任石發亮也都因貪腐而被定罪、判刑。中間只隔了一位順利陞遷的安惠元,同一職位上的第四位落馬者董永安又出現了。

  這一系列腐敗案使我們不得不追問:是什麼原因使得四個人在同一位置接連跌倒?前車之鑑為何未能防止類似事件的反覆發生?

  以高速公路為比喻來談腐敗問題是個很好的切入點,因為嚴重腐敗在中國恰恰是與經濟的快速增長同步發生的,而腐敗的重災區也恰恰是以高速公路為代表的基礎設施建設和城市化發展等領域。河南省連續七年高速公路建設的里程數居全國第一,這也是帶動經濟增長的重要因素之一。取得這樣的成就,財政資源和信貸資源的傾斜是主要原因。

  《宋史·列傳第五十一》記載張觀嘗言:「利之所在,百姓趨之,雖日殺於市,恐不能止,請弛禁以便民」。張觀在這裡所講的道理,是說鹽市有厚利,禁止私煮的法令再嚴,也無法阻止百姓鋌而走險,不如取消禁令,方便民眾。當下中國的樓市、路市等,同樣是「利之所在」,但卻不是一般老百姓能夠涉身取利的地方,政府權力的深度介入使得這裡成為「官、商逐之」的特殊場合。由於利益巨大,即使是嚴刑峻罰也無法阻止官員前腐後繼。

  但解決之道顯然不是「弛禁以便官」,而是:即使不能引入完全的市場競爭機制,也應引入公開透明的行政決策程序,使得想要拿地、拿建設項目的商人不能與官員私相授受、暗通款曲。

  關於腐敗與經濟增長之間的關係,學界有不同觀點。

  1964年,美國哈佛大學教授納撒尼爾·萊夫在一篇題為「通過官僚腐敗實現經濟發展」的文章中指出:如果一個社會有龐大的官僚系統,經濟行為多受官僚決策之掣肘,那麼,一定程度的腐敗(也就是商人繞開法定程序直接從官僚那裡購買對自己有利的決策)可能有助於經濟增長。這個命題的政策暗示是:要麼精簡官僚機構,要麼允許「有效率的腐敗」。

  中國改革開放以來的現實在一定程度上印證了腐敗與經濟增長可以互相促進這一命題,但正如反腐問題學術權威蘇珊·羅斯-阿克曼所指出的那樣:腐敗是一種瘟疫,人類無法把它控制在經濟上有效率的範圍之內。

  一旦容忍腐敗,它就會侵蝕社會的肌體,瓦解公正和信任等良性社會所賴以為基的價值。更何況,經濟總量增長不是一個健康社會所應追求的唯一目標,增長成果的合理分配也是政府應當考慮的重要政策目標。

  哥倫比亞大學政治學教授呂曉波在一篇影響甚大的英文文章中,建構了一種政府角色、經濟發展與官僚紀律之間關係的類型學。

  根據呂曉波的分析,如果一個社會有廉潔守紀並且富有效率的官僚系統,那麼,(1)倘若它奉行政府主導的經濟發展政策,就會變成國家資本主義-發展型社會(比如二戰之後的日韓)或國家社會主義-再分配型社會;(2)倘若它奉行市場主導的經濟發展政策,就會變成規制型社會或自由放任型資本主義社會。

  反之,如果一個社會有腐敗亂紀的官僚系統,那麼,(1)倘若它奉行政府主導的經濟發展政策,即會變成一個「新傳統主義行政國家」(也就是「四舊」披上新外衣的官本位社會)或者是「分贓式社會主義社會」(也就是以再分配的名義為統治集團謀福利的社會);(2)倘若它奉行市場主導的經濟發展政策,就會變成世襲寡頭型國家或分贓式的資本主義社會。

  在呂曉波看來,改革開放中的中國繼承了一個紀律鬆弛、效率低下、任性武斷的官僚系統,如果不設法馴服和改造政府官僚,無論採取何種經濟政策,都無法避免小集團瓜分財富、多數人利益被忽視的局面。

  社會科學家的主要工作是發現事實並對其間的因果關係作出分析和解釋,上述重要文獻並未提出相關的政策建議。但作為規範科學的法學,卻不得不在認清事實的基礎上提供解決問題的備選方案。這些方案無不包含在「民主」和「法治」這兩個大的制度框架之內。

  首先,依靠官僚系統內部監督機制難以遏制腐敗蔓延勢頭,這已經在一系列重大腐敗案中得到了充分展示。中國的黨紀國法之網不可謂不密,執行法紀的官僚部門不可謂不多,但除了這種辦法,更需要依靠民眾的監督。正如毛澤東在其著名的「窯洞對」中所指出的那樣:「只有讓人民起來監督政府,政府才不敢鬆懈。只有人人起來負責,才不會人亡政息。」

  其次,從「負責」這個概念中,我們可以看到反腐機制的另一個要素,那就是責任分配。中國目前的制度設計,使得官員對上而不對下負責,許多在地方上搞得民怨沸騰的官員,由於得到上級「賞識」而青雲直上。現有的各種「問責」規定,又往往側重於在發生重大惡性事件之後,常規化、具體化、對地方民眾訴求具有回應性的問責機制有待確立。

  再次,腐敗的發生和惡化有一個過程,提早發現腐敗跡象對社會和官員本人都有好處,而最容易發現腐敗的人必然是腐敗者身邊的人。鼓勵和保護「內部爆料者」的法律規則必不可少。

  最後,反腐不如防腐,營造廉潔清明的為官環境十分重要。河北巨貪李真曾經點出了要害:不腐敗你就當不了官。有些賄賂不能不收,如果你拒收,那麼你「推出去的不是金錢,是友誼,是支持」,是仕途上的同盟者。

  防腐的最主要手段就是陽光,是將利益瓜葛和官員財產公之於眾、接受監督的官員財產申報和公示制度。微博等網絡媒介的發展已經使得部分官員「被公示」,「表哥」楊達才和「房哥」蔡彬的落馬就是很好的例子。政府應採取主動,盡快推出相關制度。■

  作者為香港大學法律學院助理教授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9764

麥可‧波特啟示錄 好教練不一定是好選手 司徒達賢:破產的是大師,不是理論!

2012-12-10  TWM
 
 

 

全球策略大師麥可‧波特的顧問公司Monitor倒閉,可給了全球一個震撼教育,波特叱吒三十年來的理論也都被大肆檢討。然而,管理學權威司徒達賢卻當頭棒喝:「公司靈不靈和理論靈不靈是兩回事!」該檢討的,是我們長久以來看待「大師理論」的錯誤態度!

撰文‧楊卓翰

因人廢言,是華人社會一個常犯下的謬誤;在管理學界,更是如此。哈佛策略教授麥可.波特(Michael Porter)創立的顧問公司Monitor十一月申請破產,在管理學界引起洶湧大浪。因為波特正是過去三十年的策略大師,如果他的公司都經營不善,又要我們怎麼相信他所提出的管理學理論?

價值鏈才是波特的真正價值因此波特最有名的「五力分析」最近被拿出來鞭屍,而長期發表波特論文的《哈佛商業評論》,甚至哈佛商學院都被拖下水。「可惜Monitor沒有早點破產,這三十年來管理學院的學生就不用再被五力分析給荼毒了!」︽富比世︾專欄作家丹寧(Steve Denning)除了數落波特,更主張全球商學院應該即刻停止教授波特的理論。顯然,波特現在不但公司不保,影響世界三十年的理論,也將毀於一旦!

不過,Monitor的破產與波特理論的價值,這麼就能輕易畫上等號嗎?「兩回事!在好的時候把他捧得跟神一樣;壞的時候,就把他講得一文不值,這種心態很不健康。」政治大學商學院講座教授司徒達賢直率地評論。他曾二度幫波特的書寫序,也曾在美國與波特會面;國內研究波特的管理學者中,就屬司徒達賢最具權威。

「教授與企業家的關係,就像拳擊教練與選手的關係。教練可以發揮你的所有潛能,讓你變成世界級的選手。」但是講到上場,又是另一回事,「我可以指導你,不代表我可以打敗你。你要我上場,兩秒鐘,砰!」司徒達賢指出,創業也有各種條件,例如執行力、產業專業知識這些成功條件,教授不一定會有。

「而且,波特推出五力分析時是一九七九年,他那個時候是三十二歲,怎麼可能有人三十二歲就寫不容質疑的聖經?會不會考慮不周?一定會。」司徒達賢早在波特《競爭策略》的序裡就強調,大師絕不是理論顛撲不破,而是他的「見人之所未見」。司徒認為,波特的原創價值不會被輕易磨滅,特別是眾人爭論的重點「五力分析」,只是波特理論架構中的一部分。

「大膽一點說,所有會說五力分析有用或沒用的人,就是沒仔細看波特。」司徒發出質疑:「大家都一直在攻擊他的五力分析,我就覺得好奇怪,五力是他的策略重點嗎?怎麼會呢?就是名字取得響亮,大家印象只知道這個而已。」波特當初以產業經濟學的角度切入策略管理,歸納出如規模經濟、進入障礙等企業獲得超額報酬的方式,取名為五力分析,寫成《競爭策略》一書。從來未曾有人將這些特性應用在企業策略上,波特也因此一炮而紅,成為多數人了解波特的終點。然而,這卻只是波特理論的起點。

一九八五年,波特出版了《競爭優勢》。在這本書中,他闡明五力分析也僅止於分析,不過是讓自己比對手了解五種競爭力。企業真正的競爭優勢,源自於「它能為客戶創造的價值」,並且導出一套用「價值鏈」來分析企業競爭力的理論。

價值鏈就是把企業創造價值的活動,切成一段一段的流程,確認每一單位的「價值」與「成本」,找出創造價值最具優勢的部分強化、捨棄賺不了錢的部分。最後決定企業價值鏈的,就是客戶,因此企業優勢也就在於能幫客戶降低成本、創造價值。

「這個架構,比起五力分析更深、應用更廣,用這個架構去解釋很多其他的事情。」除了司徒自己就延伸波特的架構建立了「策略矩陣」來分析公司的管理流程,宏碁董事長施振榮在一九九二年提出的「微笑曲線」分析產業鏈上中下游的價值,也和波特的價值鏈理論不謀而合。

不過司徒不邀功:「價值鏈是他的原創。沒有他,策略矩陣我也想不出來。所以,我們應去學別人的優點,不是去挑缺點。」

問題在硬套理論的那個人

「像很多人說五力沒辦法分析現在的網路產業,但是用價值鏈發展出來的策略矩陣就可以。例如Google做出Content(網路內容),廣告主就是他的顧客,Google一樣要用價值鏈分析市場,做出差異化,光套五力分析當然行不通。」司徒分析,波特還有許多例如群聚概念、企業社會價值(CSV)等實用的理論,也都能夠活用在網路時代的產業。

「問題不在理論,而是在硬套的那個人。」司徒最後指出,「所有的理論,當你只會硬套的時候,你會發現它都不好用,這不應該是國內企業學習的態度。」他呼籲學界和企業界,應該要將知識內化後,才能解決問題。再用自己的智慧「不因人廢言」,可能才是波特讓我們學到更重要的一件事。

麥克.波特的價值鏈是什麼?

企業基本設施

人力資源管理

技術發展 (差異化優勢)

採購

為客戶創造的利潤

採購原料

(可能有成本優勢) 生產作業

出貨後勤

(可能有差異化優勢) 行銷與銷售

售後服務

→挖掘並保持企業擅長的成本優勢及差異化優勢,才能比競爭者更能創造出客戶的價值資料來源:天下文化《競爭優勢》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41095

迎戰電子商務與房地產泡沫挑戰 王恒:有些事情能做成,靠的是機會

2013-01-07  TWM  
 

 

歷經一九九三年到九八年的艱辛經營期,金鷹集團總裁王恒更加堅信,「做強」比「做大」更重要。他直言,企業一旦做大而不強的話,就會像浪淘沙,每三年就會被汰換一次。

撰文‧周岐原

當中國經濟面臨巨大的轉型壓力,專注發展中國百貨市場的金鷹集團總裁王恒,仍絲毫不鬆懈地為下一波消費力道成長儲備動能。身為經營者,王恒對中國內需商機的細微轉變有什麼觀察?曾經在台灣、美國、中國三地生活的王恒,認為台灣未來還有哪些產業契機?二○一二年十二月,《 今周刊》發行人謝金河率團赴南京專訪王恒,在這場近四小時的專訪中,王恒為我們一一解答。以下是訪談摘要。

《 今周刊》問(以下簡稱問):你當年考察中國各地,最後為何選擇南京?在新街口鬧區興建第一棟大樓時,曾遇到什麼困難?

王恒答(以下簡稱答):南京真是得天獨厚。第一,這裡學校多、人才供應比較穩定;第二,以前南京沒什麼工業,應酬很少,你可以專注在事業上,因為當年實在也沒人找我們應酬。

九二年初我們正式落腳南京,當時中國金融業轉投資公司,命名必須以「金」字開頭,我心想美國正好有一種很威武的老鷹叫金鷹,所以公司就取名為金鷹。結果宏觀調控之後,工商銀行脫鉤(不再合作)、不參加了。大樓蓋起來,因為定位太先進,當時平均房價一平方米才四千元人民幣,我們光造價就達七千元人民幣,你當然不能賣,一賣就要破產了,只能想其他辦法。

餐飲、娛樂比重將增加

從一九九三年到一九九八年,這段期間經營得比較辛苦,直到九九年公司的資產與現金流才開始好轉,進入比較快速發展的階段。有這段經歷,讓我們在方向上還是認定「做強」比「做大」更重要。做大而不強的話,就會像浪淘沙,每三年就會被汰換一次。

問:你提到未來金鷹百貨將朝「全生活定位」經營,屆時新店面與現有店面會有怎樣差異?

答:在餐飲、娛樂業比率會特別不一樣。現在這兩者面積太少,餐飲、娛樂業面積大概平均只有五%,未來應有二○%。

業態與業種範圍也要放大,像我參觀很多國外的百貨,「生活用品」氣氛很重,我們則是「禮品」居多。人的消費習慣正在改變,通常冬天這個季節來逛街,在國外的百貨裡圍巾、帽子、手套琳琅滿目,到我們的商場,沒有一個Function(部門)代表這種氣氛。

問:引進ERP(企業資源規畫系統),是你在美國經商得到的觀念嗎?網購對百貨業衝擊很大,你怎麼看電子商務?

答:我們是中國第一家所有流程都採用ERP規畫的百貨公司,原來在考慮引進ISO認證時,發現零售業管理的標準流程從理論變成日常工作流程,還是有很大距離,加上看傑克.威爾許(前奇異集團執行長)的著作,書上也談到這概念,才委託SAP(思愛普)做這個東西。

現有的電子商務最難解決的,是這些公司基本上沒有商品部門,全都是工程師;採購人員相對弱,所以對客戶需求沒有分析,亂買了之後再用廣告、折扣去亂促銷,我覺得現在這個電子商務模式無法產生客戶忠誠度。消費者不認識網站只認識商品,只是瀏覽網路時被觸動而已。

台灣優質服務業仍有機會

問:你認為百貨業未來發展趨勢是什麼?

答:業態上的轉變,可能是購物中心和百貨會慢慢結合,其他公司已經出現這個趨勢,他們的分店都大得像購物中心一樣。另外,零售業目前線上、線下(實體)的經營模式一定會出現創新,兩者效益應該進一步整合;也許兩年後,無論客戶在線上或離線,都可以來購物。

問:你考慮過接班問題嗎?

答:我有兩個女兒,但我不會請第二代來跟我一起打拚。他們都在美國成長,在中國,管理我們這種傳統企業最難,在這個基礎之上,他們可以去延伸、去創業,不見得要接班。

問:在你規畫中,未來十年的金鷹集團會是什麼樣子?

答:我想,至少可以維持地區性佼佼者,特別是南京的布局,房地產、商業百貨是領先。假如日後,我們沒有受電子商務及商業房地產泡沫影響,還能夠維持現在獲利的話,十年之後,應該還可以維持全國性的地位。

長期來看,我們作為地區Leader(領導者)與全國佼佼者是有把握,但有沒有可能做得更好?真的要看運氣,到了我這年紀,我看有些事情能做成,原因就是時間與機會。

問:你認為台灣產業還有哪些機會?

答:近來我每兩、三個月會回台灣一次,我發現台灣很多商業模式越來越有啟發性,未來兩岸交往越來越密切,台灣一部分有服務概念、有品牌包裝的服務業,相當有機會。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42659

為啥火起來的是特斯拉,不是比亞迪? 堅持持

http://xueqiu.com/8611692086/23881241
特斯拉對比奔馳銷量

  美國的特斯拉電動車終於火起來了,在豐田普銳斯的混合動力之後,純電動車終於有了不可忽視的銷量。4月銷量超過了奔馳S,位居美國豪華車之首。

  特斯拉電動車從技術上看,和以前的電動車比並沒有技術非常高不可攀的地方。

  從成熟程度看,深圳全天候當出租車出苦力的E6要更高一些。

  說高速,東京大學的8輪鋰電池試驗車有接近10年的歷史了,而且佈局和特斯拉如出一轍。

  但是,火起來的是特斯拉

  純電力車因為產業鏈的問題,充電,電池成本,重量一直都是問題。

  讓它和普通燃油車比有成本上的競爭力,需要很長的里程,需要政府補貼,深圳的E6出租車就是例子。

  如果要達到高性能,日本人證明需要很高的成本,價格競爭力不足。

  但是特斯拉在技術不成熟,產業鏈不配套的情況下,找到了一個很好的切入點,富人的奢侈品。

  奢侈品的最大賣點是展示和炫耀,而非使用。

  一個奢侈品可以做的不好用,做的很醜,但是只要它價格出位,相對於其他產品有區別,不同質化,它就有市場。

  而電力車沒有發動機的震動,扭矩可以做的很大,有很好的加速性能,重心可以做的很低。這些優點足以讓它承擔起奢侈品的差異化。

  至於充電產業鏈不配套,電池成本高,電池循環壽命等問題,對富人來說,靠,這些都不是問題。

  富人有多輛車,這個電動車並不是唯一代步車,而更像一個大玩具。更重要的是它可以給車主貼上精英,環保的標籤。

  看特斯拉電力車有點像最早的手機,摩托羅拉的大磚頭因為技術不成熟賣的很貴,沒想到恰恰因為貴,成為了身份的標誌,反而熱銷了。

  至於早期的手機又大又笨,掉話率高等等問題,在身份標籤面前都不是問題。

  後來諾基亞的Vertu,同樣是低檔量產機的電路板,並不好用,但是這不妨礙Vertu賣高價,而且賣的出去。

  有Vertu的自然還有一個iphone或者安卓機日常使用,Vertu本身好用與否並不太重要。

  二、苦逼的比亞迪

  比亞迪e6 外觀 (2).jpg

  相比之下,比亞迪就很苦逼了,技術出身的船伕老總讓比亞迪的電動車一門心思搞技術,高壓高速電動機,提升功率重量比,做安全性夠高,循環次數更多的磷酸鐵鋰電池。

  但是比亞迪的眼光始終在低端市場,在燃油車替代,在成本控制優勢。

  其實低端用戶要求是最多的,車貴了不行,充電不方便不行(富人有自己的車庫),可靠性要求高,要干粗活,要跑爛路,

  綜合下來的限制,純電動車就很難做。電動車的優勢只剩下了省油安靜,其他優勢都被成本給縮水掉了。  其實就技術而言,比亞迪是掌握電機,控制,電池的核心技術的,而特斯拉是買18650筆記本電池來攢車的。

  但是結果呢,市場不認你搞技術的,誰管他電池哪裡來得呢,秀車又不是給人秀電池。

  三、品牌包袱和血統

  比亞迪.jpg

  特斯拉是新公司,沒品牌包袱。找來的合作夥伴是蓮花,雖然沒落,好歹曾是跑車貴族。雖然沒有大眾找布加迪那麼誇張。

  比亞迪品牌是收購一個超低端的福萊爾,成名是超低價的F3、F0,還背著山寨豐田的包袱。貴族氣質是沒有的,品牌包袱反而很重。

  改車標改的也很不理想,當年步步高選擇OPPO品牌,查了幾十種語言,這個發音不能有不好的歧義。比亞迪才不講究這個呢。船伕就是個工程師腦子 安徽人的實誠。

  這麼重的品牌包袱,就是你收購了奔馳,只要敢換上比亞迪的車標,立馬貶值到三分之一甚至五分之一的價錢。

  四、山寨個特斯拉吧

  最近看到比亞迪在拆蘭博基尼了,估計是想山寨一把特斯拉,出個電力超跑。其實比亞迪手裡的電機電池技術不弱,不考慮成本,上幾個大功率電機,百公里加速進個4秒問題不大。但是操控性沒跑車公司的合作是不行的。

  更關鍵的是掛不上貴族的血統,即使出個頂級性能的跑車,掛比亞迪的車標也沒人承認。背那麼重的包袱,不如成立個新公司,或者換個新品牌。

  新公司一定不能在中國註冊,就去英國,意大利這些老歐洲的地方註冊,白人崇拜是人家幾百年全球揍人揍出來的,在中國全球揍邊一圈之前是改不了,現實要承認。

  新公司可以在中國造零件車身,動力總成,各種配件,甚至預裝成幾個大模塊,但是最後的總裝一定要在註冊地。

  汽車去北美賣,北美對新品牌車不那麼保守,有車庫的多,充電方便。有特斯拉的基礎,而且沒有比亞迪的燃油車,不存在市場衝突的問題。

  就怕弄個掛BYD的模仿蘭博基尼的超跑,在國內賣,恐怕還是花了很大力氣被人笑成山寨。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55668

潘石屹自述:合夥人最重要的是互補

http://www.iheima.com/archives/42096.html

我和張欣結婚後就辦了一個公司,大概從結婚,辦公司這都是前後半年之內完成的事情,最困難的是前面兩件事情,家事、公司的事情攪和到一起,差一點兒就離婚了。我記得我們結婚兩年,辦公司兩年的時候,我跟我老婆幾乎是天天吵,見面就吵。有一次她說不行了,她走了,回英國去了,我就開著一個車,帶著行李把她送到,往首都機場走,走到半路我們倆又吵起來了,她說你把車停下來,我停下車,她拿著行李打出租車走了,一個月沒任何聯繫。我想這一段婚姻要畫一個句號了,公司就更不用說了。這可能是我們危機最深的時候。

一個月之後她給我打電話,她說她還是想回到中國來,希望不要參與公司的事情。所以,夫妻之間創業確實是一個很艱難的事情,她就說她在家裡面生孩子吧,公司的事情就不管了。我說行吧,我就湊合著往前做吧。

在這個做的過程中我有這樣幾點體會。第一點體會就是找公司合夥人的時候,不要是同學一個班的,這實際上是一個敗筆,你會的他也會,你不會的他也不會,經歷和知識結構是差不多一樣的,不要在一起做合夥人,最重要的是要互補,你會的他不會,他會的你不會,這樣的話才是一個很好的合作人的基礎。我看到這一點,我跟我老婆是完全不一樣的,我老婆是海歸,我是土鱉,她從西方來,我從西北來,所以,完全不一樣,我們就互相看對方的長處。第一步就是互相欣賞對方。第一步就像花園裡的花一樣,我儘管是個小草,可是作為花能夠欣賞我還是不錯的。

我記得參加我老婆婚禮的一天,我老婆一個最好的朋友派他妹妹過來,我老婆這個朋友從來沒見過我,就打電話問他妹妹,張欣找了個老公怎麼樣,他妹妹唱了歌,「沒有樹高,沒有花香,只是一棵無名的小草」,小草和樹要能夠互相欣賞。這是第一個階段。第二個階段只是互相欣賞不夠,我現在最深的體會就是兩個人應該合為一體,就像一束光一樣,他是一束光,我是一束光,兩束光合在一起,就分不出來彼此了。年輕人要一邊結婚,一邊要跟自己的老婆創辦公司的時候,一定想這條道路是一個很艱苦的道路。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56649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