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想讓沉迷於手機遊戲的兒子走出家門的點子,竟催生出一款七百萬宅男宅女在全球大遷徙的手機遊戲,還讓過去稱霸遊戲機的任天堂掏錢投資、尋求合作,它是谷歌孕育出的遊戲金雞「Ingress」。 十一月十四日星期六上午,新北市板橋車站前萬頭鑽動,有穿著同樣T恤,看似同一個隊伍的群體,也有人身著旗袍與日式和服的各式裝扮,路過的民眾都停下了腳步,疑惑著這是抗議活動,還是Cosplay〈角色扮演〉? 原來,這不是抗議活動,也不是動漫人物的角色扮演,這些擠在車站外的民眾,都是為了一項手機遊戲舉辦的實體競賽遊戲而來。 這款能在周六早上動員四千名玩家的遊戲,就是由谷歌內部新創團隊「Niantic」祕 密開發的實境 遊戲「Ingress」,這款遊戲正式上線兩年,不僅在全球有一千五百萬的下載人次,甚至吸引遊戲大廠任天堂上門投資與合作。 今年剛從谷歌獨立出來的Niantic,因為任天堂的投資聲名大噪,傑富瑞集團〈Jefferies & Co.〉分析師阿圖爾.戈亞爾〈Atul Goyal〉就指出,「兩家公司的合作案,意味著手機遊戲將成為新任天堂的核心。」 掀移動熱潮 想勝出 就不能黏在電腦前Ingress到底有什麼魔力?來看看這個尚未被官方證實的數字:Ingress全球的玩家有七百萬名;上線以來,所有玩家步行的距離已達一.五億公里。 一.五億公里的距離多長?「這個距離是從地球步行到太陽的距離。」Niantic亞太區營運總監川島優志〈Masa Kawashima〉公布答案。 Ingress並非只是一款戰鬥手機遊戲,特別之處在於,這款實境遊戲在全球掀起的移動熱潮,它成功打破了遊戲就是要坐在電腦與手機前進行的傳統,並且激 勵「阿宅」若要在虛擬遊戲中得勝,必須挪動黏在椅子上的屁股,開始移動你的雙腳,走出戶外,找尋並挖掘最有利的戰鬥位置。 一位不願具名的資深玩家就說,「因為這款遊戲,我不只靠著雙腳發現自己從未注意過的地點與事物,為了贏得遊戲,我曾經在晚上走得滿身大汗,甚至為了找尋可 能贏得比賽的地點爬到山上。」這一次,為了與新北市政府合辦一年一度大型的區域實體競賽活動,川島優志特別帶著他的團隊來到台灣,並接受《今周刊》的專 訪。 川島優志說:「很多人以為Niantic就是一個遊戲公司,事實是,Niantic的中心思想是『讓大家走出去』。而遊戲,只是達到這個目標的一種方 式。」「讓玩家走出家門」的想法,催生了全球宅世代大遷徙的Ingress遊戲,而這個想法來自於幾年前一個再普通不過的周末。 原來當時Niantic的創辦人約翰.漢克〈John Hanke〉會有這個想法,是因為自己兒子沉迷於手機遊戲。他看著自己的兒子,整天都坐在沙發上,拿著手機玩遊戲,卻一點都不願意出門享受好天氣的周末時光。 於是,設計一款遊戲,讓宅世代能走出家門的想法,就在約翰.漢克腦中浮現。接著,機會來了,就在一場與谷歌創辦人佩吉與布林的會議上,有人提出約翰.漢克 主導的「谷歌地圖」和「谷歌地球」技術這麼棒,「為什麼我們不能利用這些功能,做一款遊戲呢?」這場會議中提出遊戲的想法,正好與他想做出一款改變大家生 活態度與方式遊戲的概念不謀而合,約翰.漢克就開始著手組織團隊與遊戲開發。而川島優志就是Ingress三十位元老級成員之一。 川島笑著說起自己是怎麼從谷歌設計團隊轉換到Niantic團隊的過往。 他說:「我來谷歌已經六年,內心也一直有想要改變世界的想法,但我不知道怎麼做。」就在與約翰.漢克面試時,他告訴川島優志:「要改變世界很簡單,你就讓 大家走出家門就可以了。」他的一句話啟發川島優志。「因為走出去,你就可以改變你的世界。」川島優志加入Niantic後,他馬上跟著整個團隊成員一起成 了Ingress的試玩員。 就在二○一三年Ingress正式在安卓商店上線的前一年,川島和他的團隊,已經帶著遊戲的試用版本到處走。「沒錯,我們真的是跑遍了世界。」川島笑說。 這次跟著他一起來、坐在一旁的專案經理Carlie Chiu拿出自己的手機,一邊點開Ingress頁面,一邊分享著她在歐洲各個國家玩著Ingress並且留下紀念的照片集。 成「手機醫師」 幫助憂鬱症患者與人互動 「因為這款遊戲,我變得喜歡出去認識新朋友、參與活動。」Carlie Chiu說起Ingress為自己帶來的改變。而川島也說,以前從未認真看過自己居住的城市,也因為這個遊戲,讓他認真認識起居住的城市。 還不只如此,當初因為想要讓人們走出去挖掘世界、與其他人交流而生的Ingress,甚至成了「手機醫生」。川島說,有一名憂鬱症患者,過去都沒辦法走出家門,就在他的朋友推薦他玩Ingress之後,意外的幫助了這名患者,他開始可以透過玩遊戲走出家門與人互動。 「你看這位住在西雅圖的老奶奶,她也是玩了Ingress,開始有正常運動,糖尿病的狀況大有改善。 」他指著手機裡的照片說著,Ingress達到了讓大家走出戶外的目的,甚至促成很多情侶,「還有Ingress嬰兒!」講起Ingress的意外效果,川島音量都跟著提高了。 正因為不論是谷歌的員工還是玩家,都被Ingress「驅動」而有所改變,也讓Niantic團隊更加堅信他們的信念,這也是為什麼,除了線上遊 戲,Niantic團隊也花很多時間舉辦實體活動,為的不只是要讓玩家參與實體競賽遊戲,而是提供玩家一個社交的場域,透過合作參與遊戲方式,拉近彼此距 離。 與Ingress合辦「Anomaly Day」的新北市政府表示,這項活動達成吸引海、內外民眾藉著遊戲競賽,以步行方式領略當地觀光特色的目標,同時透過Ingress的國際媒體、社群宣傳力量,加強國際對新北市的旅遊印象。 辦實體活動 號召力吸引任天堂目光 Ingress正式推出兩年,不僅遊戲本身引發熱潮,由這項遊戲衍生出實體活動,一年就有幾十場,每一場都能吸引上千名玩家參與。也就是這股號召力,吸引了任天堂的目光。 被認為布局手機遊戲腳步過慢的任天堂,今年九月宣布重大突破性的決策,將與Niantic合作推出名為「Pokémon GO」的尋找神奇寶貝遊戲,隨後在十月宣布攜手谷歌及神奇寶貝遊戲開發商Pokémon公司以三千萬美元投資Niantic。 川島透露,這項被視作任天堂跨進手機遊戲最重要一步的合作案,其實來自於一四年的一場愚人節玩笑遊戲。就在去年四月一日,谷歌在地圖上設計了尋找神奇寶貝的遊戲。 「雖然是愚人節遊戲,卻引起全世界的熱潮,那一天,大家都在問:『哪裡有皮卡丘』?」這個尋找皮卡丘熱潮,意外促成了一年多以後Niantic與任天堂的 合作,「就連當時設計這款遊戲的工程師都進了Niantic團隊。」川島說,尋找神奇寶貝與Niantic希望人們走出去探索世界的信念契合,是雙方能一 起合作的關鍵。 不過,對於什麼時候,大家可以拿著手機,在上班途中、家裡附近,甚至是旅行時尋找神奇寶貝,川島露出神祕微笑,「喔,這不能說,明年的某個時間點吧!」靠 著「讓更多人走出戶外」的信念,Ingress在短短的三年內,從一個內部會議的點子,一躍而成讓全球宅男宅女大遷移的熱門手機遊戲,並且吸引任天堂上門 尋求合作。Niantic團隊也從不局限自己的想像,他們對未來的想像很廣,不只是做遊戲,更要成為一個連結人們的平台,「現在我們才走到太陽,希望有一 天走出銀河。」川島開懷大笑。 Niantic小檔案 成立時間:2010年 負責人:約翰.漢克 亞太區營運總監:川島優志(中)主要業務:手機遊戲與軟體開發Ingress重要里程碑2012年 開發出熱門遊戲Ingress 2013年 Ingress正式登錄安卓平台2014年 7月 Ingress正式在ios上線2015年 8月 Niantic從谷歌分出,成為獨立新創公司9月 任天堂與Niantic宣布將於2016年共同推出「Pokémon GO」遊戲10月 神奇寶貝、谷歌和任天堂共同投資Niantic3000萬美元,其中包括最初的2000萬美元以及Niantic達到預定目標,可獲得的1000萬美元融 資Ingress社群力強大,與新北市政府合作的實體競賽遊戲「Anomaly Day」,吸引4000名玩家熱情參與。 撰文 / 周品均
|
||||||
從印尼飄洋來台,他進到鐵工廠,每天在火花中與焊槍為伍,一做就是四年,但鐵工下班後的真正身分,其實是才華洋溢的作家…… 二○一二年,家鄉在印尼的王磊(Justto Lasoo)直到來台灣的前一天,才知道要落腳在台中豐原的鐵工廠。為了讓自己能堅強面對新的生活挑戰,Lasoo入境隨俗,取了有三個石頭的中文名字,他說:「王磊,就是『石頭王』的意思。」 若留在家鄉,王磊一個月頂多賺一萬多元台幣;但在台灣,一天工作連同加班經常超過十個鐘頭,每月就可以賺到三萬元。他說,「來台灣就是要努力工作賺錢,才能好好照顧家人。」 宿舍小房間裡,一張單人床和書桌,就是王磊的全部家當。桌上的筆記型電腦,是他轉換為「文青」的另一個世界。「每次當我(用印尼文)寫作的時候,心裡的感受就會釋放出來,什麼都可以寫,就感覺很快樂。」鐵工的粗獷和文青的細膩,在王磊身上,沒有反差,只有驚奇。 寫出遊子心聲熱愛創作 還向總統投書 下班後第一件事,王磊會換上印尼傳統服裝,做回穆斯林(編按:Muslim,指伊斯蘭教信眾)的自己。打開筆電的瞬間,壓力頓時放下,思鄉的情緒如泉湧不歇。「現在寫的,是講一個移工,很想念印尼的爸爸。就像有時候,我會想念我爸爸一樣。」 每一個獨自來台打拚的靈魂,總能透過網路文章的交流,互相撫慰。「雖然我們都是一個人,但是寫故事出來分享,就感覺有很多人在一起。」這是王磊愛上寫作的最大原因。 王磊甚至成立了印尼筆社台灣分社,鼓勵更多和他一樣的移工參與創作。「工作時,勞動是義務;創作時,就是自己想要的勞動。」 當然,寫作有時還可以為自己的權益發聲。 今年台灣總統大選前,王磊在媒體用印尼文投書了一封「給未來總統的信」,提及穆斯林祈禱的自由、固定休假的權益(尤其是看護工作)、降低仲介費等,期盼新領導者,能為外來移民帶來正面的改變。 年初,王磊的新書《我在福爾摩沙找到一道光》出版,網友們紛紛下訂。適逢周日,他提了一大袋新書,從豐原搭車來到台北車站大廳,準備交給訂書的朋友。從事看護的優妮捧著新書說,「在台灣工作的印尼人看這本書,會覺得自己不是一個人辛苦,可以激勵人心、給大家加油。」 除了寫作,王磊也透過演講,和移工朋友分享自己的心路歷程。在《印尼之聲》雜誌的教室裡,王磊台上講述生活點滴、台下笑聲不斷,現場互動熱絡。 激出正面力量經常演講 分享心路歷程 《印尼之聲》雜誌負責人沈天德表示,「起初王磊以讀者的身分寫信來,我們發現他很會寫作,就邀他來當特約作家,有時也請他來激勵一下印尼移工朋友。」 有空的時候,王磊還會參加歌唱比賽、登山活動,用行動認識台灣這片土地。他說,「很多美好的事物、風景,要親身體會,才能深刻感受。」 儘管異國生活充實而忙碌,每當夜深人靜,王磊最想念的,還是家人,「只有打電話時,才感覺比較踏實。」新婚不到一年的他,談起相隔兩地的妻子,一臉靦腆的笑容。 在炙熱的工廠,焊鐵工是支撐王磊文青夢的現實身分,他從書寫找到樂趣,把寫作當激勵人生的動力,未來返國仍會筆耕不輟。暫拋文青夢,回到工作的日常,坐在工廠小板凳的他,專心凝視著焊接點,每一次的火花,都得精準到位;一如他每一回的書寫,都能寫進心底。 (本文與大愛電視台《大愛全紀錄》合作,影音檔:https://youtu.be/8NA5_y2586I,本系列完) 撰文 / 孫沛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