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藥商行賄疾控官員獲刑15年 中標價近出廠價5倍

http://www.21cbh.com/HTML/2012-1-23/xMNDIwXzM5NzAxMA.html

藥商王尊合在4年多的時間裡,先後向北京市多家區縣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結核病防治所(下稱結防所)相關負責人行賄,總數高達307萬餘元,進而打通全 市8個區縣結核病防治所。此案曾引致全市結防所大動盪,多名受賄醫生因此獲刑。昨天記者獲悉,王尊合因犯有行賄罪、對單位行賄罪以及對非國家工作人員行賄 罪,被市一中院數罪並罰終審判處有期徒刑15年,並處罰金10萬元。

U盤記錄行賄詳單

2010 年5月,房山檢察院反貪局接到群眾對王尊合行賄的舉報,將王尊合控制,並意外發現其隨身攜帶了一個U盤。U盤中除了存有銷售藥品記錄,還發現了一個名為 「結核丸資金流水賬」的文件,詳細記錄了其多年的行賄清單。該文件除了記錄行賄現金數額等,還包括送購物卡、電話卡、過節費、送剃鬚刀、買餐券、分髮香煙 等。

據王尊合到案後寫的「悔過書」中稱,他原是一名結核病醫生,從醫院辭職後,曾在醫療器械公司工作,後來開始做醫藥代理,並掛靠在一家醫藥公司名下代理銷售甘肅天水岐黃藥業有限公司生產的「勞克」牌結核丸。

王尊合的妻子沒有職業,孩子只有4歲,對於自己是否會被抓他感覺「像中獎的概率,因為大家都這麼幹」。

中標價近出廠價5倍

王尊合說,2005年他從國家藥監局網站查詢到了「勞克」結核丸,便給廠家打電話聯繫代理,這種結核丸出廠價是12元/瓶,在北京市場的中標價(即採購價)57.4元,醫院零售價是66元/瓶。

王尊合稱,一般宣講都達不到好的競爭效果,於是他開始給人回扣。

起初,王尊合曾去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胸科醫院推銷,找到兩個主任讓他們提出用藥申請。經過正常程序,結核丸通過醫藥公司順利進入胸科醫院銷售。藥品進入醫院後,他在開展藥品宣傳工作的同時,按照向醫院銷售的潛規則承諾醫生返利。

多名結防所醫生獲刑

宣 武區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結核病防治所所長王金玲是此次醫療人員獲刑最高的。據其稱,最初王尊合到辦公室來說推銷結核丸藥,「我說要進新藥必須通過藥事委員 會,後來臨床醫生提出申請,在藥事委員會上我就提出了我們結防所想進這種藥,這次藥事委員會是我主持的,大家同意」,之後進藥給所長每瓶8元,按進藥量給 門診大夫每瓶7元。

最終,法院以行賄罪、對非國家工作人員行賄罪和對單位行賄罪,數罪並罰,決定對王尊合執行有期徒刑15年,並處罰金人 民幣10萬元。除王尊合外,包括房山區疾控中心結核病防治所(科)負責人郭小柳等至少8名醫療人員也分別因受賄罪獲刑。王尊合的刑期高於此前已經被判刑的 多名受賄者。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0790

“應對疫苗短缺 需要各方合作” 訪原美國疾控中心國家免疫項目負責人蘭斯·E·羅德維爾

來源: http://www.infzm.com/content/111939

蘭斯·E·羅德維爾 (who中國官方博客/圖)

美國實施疫苗儲備計劃,優先儲存那些使用範圍廣且只有一個廠家生產的疫苗。

與南方周末記者交談時,蘭斯一直強調,中國的預防接種其實比美國覆蓋面更廣——美國並不存在惠及所有適齡兒童的一類疫苗,只有符合特定條件的人群才能得到政府免費疫苗。

但美國在管控疫苗數量、防止疫苗短缺方面做出的努力值得借鑒。大量文獻顯示,美國學者很早就開始研究疫苗為什麽短缺、怎樣才能防止短缺,而美國的疫苗儲備計劃在上世紀80年代初就已開始。

美國是如何應對疫苗供給危機的?南方周末記者為此采訪了世衛組織中國代表處免疫規劃專家、原美國疾控中心國家免疫項目負責人蘭斯·E·羅德維爾(Lawrence E. Rodewald)。

南方周末:在美國疾控中心任職期間,您是否經歷過疫苗短缺?

蘭斯:2000年,我成為國家免疫項目部門負責人,那一年美國出現了大規模的疫苗短缺,麻疹、水痘、白喉等,這些不同種類疫苗在同一時間發生短缺,簡直是一場災難。

後來我們了解到,那次大規模短缺是因為FDA對疫苗生產企業的質量要求提高,企業需要停產做技術改變,再重新生產,這種間歇性停產造成了大規模疫苗短缺。

還有一次是在2008年,美國一家大企業的生產線出現問題,一年內無法生產HIB疫苗。當時還有另一家公司也生產該疫苗,但遠不能滿足全國需求。HIB疫苗因此短缺了兩年。

南方周末:當時你們是怎麽應對的?

蘭斯:拿2000年的短缺來說,剛開始我們是有一些儲量,不過很快就被用光了,此時疾控中心必須做出一些臨時的建議和調整。

比如美國學校規定,學生必須註射某些疫苗,才能入學。我們提醒一些州,必須改變他們的入學標準,讓暫時沒有註射疫苗的孩子入學,並且在疫苗恢複供應後,保證他們去補充接種。

當破傷風疫苗嚴重短缺,我們不得不停止給青少年做日常免疫,只將這批疫苗用在急診室。

南方周末:如何建立有效機制來應對類似的短缺?

蘭斯:應對疫苗短缺需要各方合作。2000年後我們開始建立溝通機制,疾控中心和FDA互相派人參加對方的會議,隨時監控短缺的情況和持續時間。

相關企業也得參加這些會議,一旦某些質量標準發生變化,企業不應該感到驚訝,因為他們可以提前知道這個會發生。在應對短缺的時候,企業也得隨時通報未來數月能生產多少疫苗,以便我們設計臨時的免疫計劃。

此外,FDA和疾控中心都有一份疫苗短缺名單,這份名單是在網上實時更新的,名單後會說明疫苗短缺的原因。

我們還開發了一個疫苗儲備計劃,儲存足夠供應六個月的疫苗,優先儲存那些使用範圍廣並且只有一個廠家生產的疫苗。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63836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