納智捷產銷脫節 品牌路「打滑」!
|
|
自主品牌之路難行,不只宏達電(HTC)王雪紅市占率守得吃力,嚴凱泰率納智捷(LUXGEN)突圍更戰得辛苦。 根據交通部數據所資料,二○一二年國內新車總銷量為三十六萬五千輛,車市較前一年呈現三‧三%微幅衰退。國產車各品牌當中,成績最難看的,則是二○○九年底裕隆集團正式發表的自主品牌——納智捷,三五%的年負成長率,衰退幅度居國產車品牌之首。 起步第四年,首見這樣大幅衰退並不尋常。特別是納智捷去年下半年,才再推出第一款中大型房車LUXGEN5 Sedan加入產品陣容,原本預估旺月銷售目標上看一千五百輛的該車款,未能發揮戰力拉抬整體銷售,實際單月掛牌新車數平均僅不到四百輛,這張成績單,就連納智捷汽車總經理胡開昌也坦承,確實遠低於預期目標。 新車蜜月效應失靈損失半數到手的訂單 回顧納智捷品牌成長歷程,二○○九年十月首款MPV(多人乘用車)發售,正式進軍國產車市場,隔年在另一款SUV(運動休旅車)助陣下,二○一○年銷售表現即突破萬輛,兩款車皆成為該市場級距的領先者,初生之犢令市場驚豔。二○一一年,全品牌在台銷量更進一步成長到一萬三千餘輛,遠優於整體市場成長率;然而,二○一二年銷售實績,卻回落八千五百輛水準,堪稱品牌發展首遭撞牆期。 未能隨知名度提高擴大市占率,原因出在納智捷第三款的新車上市,產、銷時程脫節,新車蜜月效應完全失靈的敗筆。 「這絕對是重傷害!」胡開昌表示,第三款LUXGEN5 Sedan早在二○一二年初台北新車大展亮相,原本預定四月即可交車,卻因完裝品質未能通過內部測試,尤其車載的宏達電手機通訊系統整合,反覆進行穩定性確認,造成上市日期一延再延,直到十月才進入大量交車階段,「很多車主實在等不及,原本接獲的兩千多張訂單,大半也都因此流失了。」 福特六和營銷體系出身,亦曾出任路虎(Land Rover)、捷豹(Jaguar)等高級車品牌大中華市場操盤者的胡開昌說,量產時程未完全排定,新產品就急著提早曝光,雖吸引人氣卻未能成功轉換為買氣,產銷計畫銜接不良,新車來不及在最具新鮮感的第一時間送達消費者手上,營造出一股作氣的聲勢,是做為自主品牌的納智捷,去年銷售成績重摔一跤之後,學到的寶貴教訓。 他指出,這類產銷協調失誤,對操作產品上市經驗豐富的國外車廠來說,並不存在,但納智捷品牌資歷尚淺,尤其又挑戰整合大量車載電腦的差異化產品路線,確實還有很多須學習的地方,「(自主品牌)這條路真的不好走。」 「愛台灣」效應遞減中型新房車陷價格苦戰 除新車上市計畫打滑,消費者回歸理性看待自主品牌,也是納智捷面對的另一挑戰。 一位日系車廠營銷主管分析,納智捷品牌登場之初,以「品牌台灣」為行銷訴求,找來宏?硈郈鴗H施振榮、宏達電執行長周永明等名人拍廣告,車款則搶進售價百萬元上下,同級車競爭對手相對較少的「藍海市場」,加上高性價比的誘因,吸引換購升級的國產車主,可說打了一記漂亮的牌局。 但到了LUXGEN5 Sedan房車上市,由於切入的是售價在七十萬元上下,競爭最激烈的國產中型房車市場,去年下半年又逢現代、本田與福特等跨國車廠,相繼發表Elantra、Civic和Focus等全新世代的競爭產品,納智捷除正式踏進了硬碰硬的「紅海市場」,以「愛台灣」為議題的一系列行銷訴求,效應也逐漸遞減。加上去年第四季景氣逆轉,龍頭車廠豐田發動價格焦土戰,納智捷除非玩破壞式價格的資源戰,否則陷入苦戰是必然的。 台大國企所教授任立中也指出,納智捷行銷主打科技配備豐富的「智慧車」,是一著險棋,因為該訴求並非其他跨國車廠所無法著墨,亦難持續突顯其差異化。對此,納智捷行銷團隊坦言,一款新車研發成本動輒七、八十億元,唯有靠提高銷量才能快速攤提,因此,當務之急LUXGEN5 Sedan仍得衝刺銷售量,但是為守住品牌價值和獲利,卻又不能掉入價格戰的陷阱,的確存在兩難。 胡開昌表示,也是在這樣的情境下,納智捷近期才會釋出高額車貸,搭配六十期零利率促銷策略,衝刺年關前的銷售表現。他強調,儘管因此將衝擊獲利,但如同寧失銷售先機也務必固守品質,汽車品牌是百年大計,維護品牌聲譽,是現階段納智捷經營團隊最優先的任務,例如,藉由不斷致力售後服務與銷售滿意度,納智捷即曾在由知名市調公司 J. D. Power發布的「顧客滿意度調查」,打敗長期居冠的豐田,摘下國產車品牌第一名。 「自主品牌是我一定要做的事,沒有選擇,」裕隆集團執行長嚴凱泰曾如此堅定的表示。而在這條不歸路上,國人也正從納智捷每次的出手,學習經營品牌的珍貴經驗。 |
最新出爐:2014年白酒數據報告[完整版產銷利潤情況首次披露]
來源: http://www.gelonghui.com/portal.php?mod=view&aid=1489
6月全國汽車產銷環比雙降
來源: http://www.infzm.com/content/110619

5月26日,工人在某汽車總裝車間生產汽車。 (新華社記者 李斌/圖)
近日,中汽協發布最新數據,6月汽車產銷分別完成185.1萬輛和180.3萬輛,比上月分別下降5.8%和5.3%;與上年同期相比產銷量分別下降0.2%和2.3%。該月,我國汽車產銷量同環比雙降,且汽車銷量降幅更大,企業庫存繼續上升。主要原因是乘用車產銷下降明顯。
1-6月,汽車產銷分別完成1209.5萬輛和1185.0萬輛,比上年同期分別增長2.6%和1.4%。月度累計增幅繼續回落,比上年同期均回落7個百分點。
新能源汽車高速增長
據中汽協統計,6月新能源汽車生產1.9萬輛,銷售2.1輛,同比分別增長2.7倍和2.4倍。其中純電動汽車產銷同比分別增長3倍和2.7倍;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產銷同比分別增長2.1倍和1.8倍。
1-6月新能源汽車生產7.6輛,銷售7.3輛,同比分別增長2.5倍和2.4倍。其中純電動汽車產銷同比分別增長3倍和2.9倍;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產銷同比分別增長2倍和1.9倍。
在其他汽車銷量下滑跡象明顯情況下,新能源汽車產銷卻逆勢上揚,中汽協常務副會長兼秘書長董揚向人民網表示,政策的長期穩定是重要原因,2016年-2020年的補貼政策讓企業看到了穩定的政策走向,更加堅定了新能源汽車的研發和投入。
其次,政府各部門之間在推動新能源汽車發展方面都有比較好的配合。另外,市場對新能源汽車已經有了一定的認可度,推廣起來比較容易。
乘用車產銷低於同期
作為汽車的主要部分,6月,乘用車產銷分別完成158.7萬輛和151.1萬輛,環比分別下降5.3%和6.1%;同比分別下降0.7%和3.4%,這也是今年以來的首次同比下降。
除春節因素影響外,上次產銷同比雙下降為2008年12月份。
1-6月,乘用車產銷分別完成1032.8萬輛和1009.6萬輛,比上年同期分別增長6.4%和4.8%,增幅分別回落4.7和6.3個百分點。
分類型來看,與上年同期相比,SUV產銷繼續保持高速增長,分別為47.55%和45.94%;MPV產銷增速超過15%,分別為16.4%和15.3%;轎車產銷分別下降4.4%和5.9%;交叉型乘用車產銷分別下降17.7%和19%。
“與上年同期相比,轎車結束增長,交叉型乘用車降幅略有加大,SUV和MPV增幅趨緩。”中汽協行業信息部主任陳士華向《21世紀經濟報道》表示,“6月份乘用車產銷下滑,雖然與2008年的數據類似,但2008年是全球經濟危機爆發造成經濟下行,今年國民經濟的放緩與2008年不同,汽車產業發展中也能看到轉型升級痕跡。”
味全砸2億博形象 將啟動產銷透明系統
|
|
去年黑心油事件,「全民滅頂」成共識,味全也成為被抵制對象。事發至今,味全已連續三季虧損,今年第一季業績更較去年同期下跌二•八成,虧損近三億元。而味全股價也重挫,從一四年九月事件爆發的四十三•七元,跌至目前二十二•五元(八月四日收盤價)。 抵制對味全造成嚴重損失,經營階層近一年來都在苦思,該如何贏回消費者的心。籌備三個月的「博回形象」記者會,終於在八月三日舉行,會中展示了台灣首創的「產銷透明系統」的鮮乳。 消費者用手機掃瞄林鳳營鮮乳包裝上的QR Code,就可知這瓶鮮乳來自的區域、該區有幾頭牛,及第三方核驗報告。 味全執行長蘇守斌解釋,選擇從林鳳營開始,正是因為「林鳳營」就代表著味全。味全計畫未來兩年,將再投入一到兩億元,要讓所有產品都能進入產銷透明系統。 董事長李鳳翱也宣示,「全產品溯源」、「配方簡單化」、「品質與國際接軌」的三大行動。味全自啟動源頭盤點至今,原物料品項已縮減三成、供應商數量縮減四成、產品品項亦從八五五項減少至六三二項,透露其嚴格管控供應鏈的決心。 看來,記者會有備而來,只不過,這些行動是否真能挽回消費者的心,讓營運成績回升?還是備受考驗。 (黃家慧) |
新能源車產銷量創月度新高
來源: http://www.yicai.com/news/2015/11/4710598.html
新能源車產銷量創月度新高
第一財經日報 楊海艷 2015-11-12 06:00:00
10月國內新能源汽車產銷量再度暴漲,工信部數據顯示,我國新能源汽車生產5.07萬輛,同比增長8倍;另中國汽車工業協會的數據顯示,10月新能源汽車銷量創下月度新高,達34316輛,同比增長5倍。
10月國內新能源汽車產銷量再度暴漲,工信部數據顯示,我國新能源汽車生產5.07萬輛,同比增長8倍;另中國汽車工業協會的數據顯示,10月新能源汽車銷量創下月度新高,達34316輛,同比增長5倍。
市場的火爆程度超出業內預期,浙商證券在其近期發布的研報中,將2015年新能源汽車銷量目標調至33萬輛,較此前的預計數字增長32%。按照業內預計,到明年新能源實現50萬輛的銷量應該“全無壓力”。
中國在短短兩年的時間內超越美國,躍升為全球第一大新能源汽車市場,按照國家規劃,到2020年,新能源汽車的保有量將達到500萬輛。
數據之外,新能源汽車的使用途徑也在不斷地突破,新的商業模式正在崛起。全國乘聯會秘書長崔東樹在“2015第3屆鋰電新能源產業國際高峰論壇”上公布了一組數據。在2012年,新能源汽車主要集中在運營、旅遊客運以及非運營領域,在當時,有23%的車型被用作出租和客運車輛,而到今年,這一數字已經下降至3%;2012年,非運營車輛在總銷量中占比僅為73%,而今年已經占據94%,新能源汽車的私人化市場取得一定進展。與此同時,市場新能源租賃模式正在興起。
.jpg)
不過,崔東樹也認為,“冷靜來看,國內新能源汽車行業的優勢是局部的,整體情況與海外主流車企相比,仍有一定的差距”。從數據上看,今年下半年國內新能源汽車市場的暴漲在一定程度上緣於新能源商用車的推動。前8月純電動商用車市場同比暴漲近8倍,遠高於乘用車市場。
從購買動因上看,如美國這樣的國家,購買新能源汽車的推動因素主要是市場化因素,如油價的高低等,而中國則完全依賴於政策驅動,比如在限購和非限購城市,新能源汽車的市場接受度反差非常明顯。新能源商用車體現出“補貼化”趨勢,圍繞補貼的“胡蘿蔔”而動。
從市場格局來看,國產新能源汽車的中低端化趨勢較為明顯,而在高端車型領域,隨著各地補貼政策的放開,外資品牌正在蓄勢尋機搶占市場。在插電混合動力車型方面,雖然比亞迪秦前9月的銷量已超越雪佛蘭Volt,但在純電動領域,國內車企單一車型的銷量還不能與特斯拉和日產聆風等車型相匹敵。
在純電動車領域,A00級(微型)和A0級(小型)車增長迅速。來自全國乘聯會的數據顯示,9月,A00級純電動車銷售6513輛,1~9月累計銷售3.08萬輛,同比增長73%;A0級純電動車銷售2641輛,1~9月累計銷售1.71萬輛,同比增長818%。相對應的,純電動A級車和B級車銷量占比較小,前9月A級純電動車累計銷售5462輛,而B級車僅為189輛。在2012年,純電動車在A00級(微型)車市場上的占比僅為0.2%左右,截至今年前三季度,這一數據已經上升至16%。10月國內新能源汽車銷量排名第一的便是吉利康迪熊貓這樣一款A00級別車型。
所以從某種意義上說,國內純電動汽車依然是在靠經濟性取得市場,雖然這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中國消費者的消費特征。但是也要看到,在康迪、眾泰和知豆等小型車憑借性價比占據市場的同時,包括寶馬、沃爾沃、大眾等外資企業正在加速對中高端市場的搶占。崔東樹認為,如果國內車企不能在中高端市場上做出布局,那麽未來整個新能源市場的消費格局也會類似於傳統車市場。中高端市場被合資或外資占據,而自主品牌則只能在中低端市場徘徊。
與此同時,電動車產業鏈和市場化中還存在一些問題。崔東樹表示,比如說目前市場上車樁的發展不匹配,現有車樁比僅為6∶1,且開放給私人用戶的不足20%,更何況現有的充電樁兼容程度並不高。其次,各個地區的新能源行業發展不平衡,且缺少可持續發展的商業模式。
與此同時,北汽新能源汽車股份有限公司總工程師俞會根也表示,目前整個行業的產業鏈還未能形成一個合力。在他看來,如果各個細分領域的企業都能形成一股合力,那麽不僅可以促成整個行業的規範,還可以通過規模化降低成本。
編輯:一財小編

更多精彩內容
關註第一財經網微信號
社企當平台 小林村梅農加薪五倍 高雄甲仙 歸鄉遊子蔡松諭 建立產銷新模式
2016-05-23 TWM
|
|
三十四歲前,蔡松諭是一個到台北打拚的小林子弟;三十四歲後,他扮演小林重生推手。先是引領「日光小林」重建,之後找來企業家出資成立二○二一社會企業, 他打造的「老梅經濟圈」提供更多就業機會,讓回鄉不再與失業畫上等號。 七年前的「八八風災」,國境之南的高雄甲仙小林村幾近滅村,讓當地像是從時間的齒輪脫落般無法向前;直到一個在台北創業的法律青年返鄉,重生契機有如種子發芽。 高雄杉林區「日光小林」是個充滿陽光的地方,道路兩旁小洋房色彩繽紛,迎面而來的居民笑著招呼路過熟人。這裡,是小林滅村後遷移居民的重生之地。 省道台二十、二十一線(目前改編為台二十九線),風災前是全台最大青梅產區,日光小林正坐落於此。青梅曾是小林村兩大特產之一,風災卻讓梅園摧毀、產業凋零。 蔡松諭回鄉七年,現在是「二○二一」社企執行長,他不只用商業力量讓當地青梅再種回來,也讓梅農每公斤收入成長近五倍,並創造三十位在地人的就業機會,讓小林梅產品賣進高鐵、上市集團天蔥。如今,吸引了百佳泰董事長簡添旭及交大校友為主的交大天使俱樂部投資。 「只有一個念頭,家鄉需要幫忙」引入商業力量,梅產品賣進高鐵、天蔥「一個念頭,家鄉需要你幫忙!」小林村土生土長的蔡松諭,說出支撐自己為小林打拚的唯一原因。 七年前,法律系畢業的蔡松諭在大台北創立的法律顧問網站才順利上線一個月,莫拉克颱風一夕改變他的命運。他的母親、二哥罹難,童年家園與父親奮鬥六十年當地最大的老雜貨店也不在了……,「我所有的回憶,與小林村一起埋葬。」「在外地工作的青年,失去親人、失去家,回來大家聚在一起,才有家的感覺。」當時擔任自救會、重建會會長,一面向政府爭取自主重建,一面觀察到返鄉青年找不到工作的困境。 風災後第一個春節,蔡松諭向農會批了最後一批小林產的梅子來賣,讓村民勉強有點收入好過年。 其後三年,蔡松諭帶領村民做手工皂、麵包、果醬賺取薄利,他心想這些產品毫無特色:「大家都做一樣的東西,難道我只能賣悲傷故事嗎?」入不敷出的他動念離開,太太也支持他回台北打拚,「該處理自己的事了,我該想清楚拿什麼養自己。」「連老天爺都要我別放棄」陳釀老梅膏,激發利潤回饋梅農想法但命運繼續來敲門。「年輕人,這就是你家鄉梅子做出來的!」八八風災三周年當天,傅培梅公益信託執行長潘秉新送他一瓶「元梅屋」老梅膏,他尋覓到的老梅膏生產者、元梅屋創辦人簡添旭這樣告訴他。 原來十年前,簡添旭聽聞高雄山區梅子不噴藥,便收購當地梅子,再用日本買來的技術製作老梅膏。梅子一醃就要十年,蔡松諭剛好碰上第一批上市的老梅,他心想:「連老天爺都要我別放棄!」一般中間商向農民收購青梅,價格落在每公斤六至十元,再由農會將梅鹽漬成梅胚,以每公斤約三十五元賣給元梅屋製作老梅膏。蔡松諭提議教導小林梅農鹽漬技術,將利潤直接回饋,這樣不只能提高農民收入,也能活化當地幾乎消失的梅子產業。 「這是人生一大樂事!」簡添旭相信老梅膏的競爭力,也認可蔡松諭振興當地梅產業的理念,主動掏出六百萬元協助成立社企,簡添旭表示,「蔡松諭是個很會抓住機會的人,而且講話讓人動容,後來增資,所有人都心甘情願出錢。」蔡松諭要用在地經濟讓小林更好的努力,不只大老闆買單,也在當地青年心中發酵。 二○一三年,當地只有一名農民接受契作,第二年增為八位、第三年二十五位。契作農田超過五十公頃,年收購量達二十萬公斤青梅。蔡松諭提升梅農收入,目前四分之一契作梅農為年輕人。 三十多歲、過去曾是通訊業者約聘工的高基福同樣因風災返鄉,他說自己和兩兄弟打算把梅胚當事業經營,一年如果順利,能有一七五萬元收入,現在正積極整理荒廢梅園。 「與好市多洽談,未來很有機會」新產品青梅飲闖關,尋找產業新契機去年,二○二一社企年營業額達一千兩百萬元,三年來成長超過三倍,但因前期投資高、通路受限,產品過去只靠獨家代理在Jasons等高檔百貨超市銷售,還未達損益兩平;隨著去年底結束獨家代理後積極布局通路,今年旗下產品老梅酥將成為高鐵商務艙指定商品,並推出車廂禮盒,濃縮梅露已經賣進上市餐飲集團天蔥,能見度有望再放大。 蔡松諭為擴大規模、早日虧轉盈,正研發只要少許老梅膏、再加上當季青梅全果等配方的新產品「青梅飲」,替自己和當地農民找出路。「目前已與好市多談,這關過了,未來就很有機會!」他透露,今年第一季營業額已達六百萬元,是去年兩季加總,預估全年營收有望達三千萬元。 他的大夢還不僅於此。兩年前,他計畫結合社區景色,在日光小林旁打造觀光農場,成為像南投鳳梨酥品牌「微熱山丘」一樣的觀光景點,挹注在地更多就業機會,為此還把資本額一次擴大九倍、增資到六千萬元,成為全台最大資本額的社會企業。 二○二一成敗備受關注,蔡松諭說:「以前小林居民都來我家雜貨店買東西,取之於哪裡就用於哪裡,所以是時候要回饋了,我已經做七年,應該也會一直做下去……。」採訪這天,陽光正炙。肩扛重責的他臉上掩不住疲憊,但一會又打起精神,神采飛揚說著小林村的故事,他要抓住每一個讓小林走出去的機會,「小林村民就像向日葵,在惡地也能生長,有陽光就有希望。」小林村重生的故事,未完待續。 撰文 / 黃家慧 |
一顆奇異果的跨國產銷學
2016-07-25 TWM
紐西蘭為奇異果打造了一套完整的生產、行銷模式,不僅保障農民收入, 更讓種植技術輸出,獲得更大利潤,是台灣農產品加值的極佳學習典範。 台灣芒果年產值七、八十億元,出口只約五億元。顯然具在地生產比較利益的農產要能成功出口外銷,不能只靠技術與勤勞。 像台灣一年吃掉三億顆的紐西蘭奇異果,全年全球銷售量達四十億顆。台灣是其第四大市場(前三大為歐洲、日本、中國),平均每個台灣人一年吃十三個紐西蘭奇異果,個人消費力全球第一。 紐西蘭為奇異果組織了一家單一品項、單一品牌、且具專賣權的出口公司Zespri,其股東組成就是近三千位紐西蘭奇異果農,依其農場栽種面積持比率股份。Zespri的實際營運則由駐紐西蘭及歐、亞各大市場國的專業行銷管理團隊負責,是規模約二五○ 人的中小型企業。 Zespri以成本加上些微利潤,向果農收購所有生產的奇異果。每年三到四月奇異果採收期將屆時,Zespri以每盤(約三.六公斤)二至二.五紐幣向果農購買,建立契作制度。收購價除供果農支付採收工資與包裝、運輸等採收期間之支出,僅餘極微基本「生產利潤」。 但Zespri統一集貨、分級、包裝,銷售後進行每月結算,扣除一○%行銷預算及八.五%管理費用後,將當月盈餘所得依據各果農╱股東供貨量多寡,分配予每一果農每盤幾毛至一元多紐幣的「行銷利潤」。另外,年底公司結算營收與分配盈餘,還會再分配給果農。 因為只有果農才可以認Zespri股票,且依其農場面積作為認購股份的基數。在如此制度設計之下,生產者不會想投機而扭曲契作合約意義,因為生產者本身也兼具備「運銷商」背後的老闆身分。 為了滿足全年供貨的需求,填補紐西蘭奇異果產季外的空窗期,Zespri於北半球尋找適合生產的環境,Zespri發展技轉在日本、韓國及義大利授權栽種,獲得授權收入。 但這三個國家只做內銷,且產季不同,不會影響紐西蘭果農奇異果的外銷量,反而可以豐富收入來源。 農產加值要成功,不是農業技術好、農家努力就行,品牌行銷技術、組織制度技術(產銷職能分工,產權結構統整)更不可或缺。 撰文 / 李仁芳 |
蘇州金龍騙補5.2億元 新能源汽車產銷預期降低
來源: http://www.nbd.com.cn/articles/2016-09-17/1039146.html
財政部的調查結果中,蘇州金龍在2015年提前辦理了機動車行駛證,多申報中央財政補助資金51921萬元,是5家被點名車企中涉及騙補數額最大的一家。
在新能源“騙補”的黑名單上,金龍聯合汽車工業(蘇州)有限公司赫然在其中。
財政部的調查結果中,蘇州金龍在2015年提前辦理了機動車行駛證,多申報中央財政補助資金51921萬元,是5家被點名車企中涉及騙補數額最大的一家。
蘇州金龍是上市公司廈門金龍汽車(12.060, -0.20, -1.63%)集團股份有限公司(600686.SH)(以下簡稱“金龍汽車”)的控股子公司,金龍汽車間接持有其45%股權。9月9日,金龍汽車發布公告,就蘇州金龍騙補一事做出說明。公告稱,蘇州金龍將直接減少2016年歸屬於母公司凈利潤31542.01萬元,將會對公司2016年經營業績造成較大影響。截至目前,蘇州金龍尚未收到有關部門的正式處罰文件。《中國經營報》記者隨後致電金龍汽車董秘辦,截至發稿對方並未接聽電話。
有牌無車
目前,騙補的問題企業主要涉及四種情況:有牌無車、有車缺電、標示不符、關聯方及經銷商閑置。按照財政部通報,這四種騙補行為都將按照騙補金額的50%進行罰款,蘇州金龍為此將面臨罰金2.6億元。
蘇州金龍屬於“有牌無車”的騙補企業,而“有牌無車”也是最明顯的一種騙補行為。有業內人士透露,作為客車企業,蘇州金龍在上牌過程中鉆了空子:車尚未生產,而牌照已經可以通過非正常途徑在車管所登記在冊,然後便可以憑借上牌數量申報極其豐厚的補貼。
按照財政部通報公布的數據可以計算出,蘇州金龍騙補新能源汽車1683輛,共涉及申報資金51921萬元,平均一輛客車可以獲得高達30.85萬元的國家補貼。按照財政部的補貼政策,根據客車的不同車長,所獲得的補貼也不相同:6米~8米可獲得國家補貼30萬元,8~10米的補貼40萬元,10米以上補貼50萬元。
記者查閱《2016年江蘇省新能源推廣應用省級財政補貼實施細則》與蘇州市新能源汽車補貼標準發現,根據車長和續航里程不同,江蘇省純電動客車最高補貼15萬元,蘇州市則與國家標準按照1:1的比例進行補貼。因此,對於一輛長度超過8米的客車,有可能獲得將近100萬元的補貼。
財政部發布的通報顯示,蘇州金龍自2016年起被取消了中央財政補貼資格,工信部將問題車型從《節能與新能源汽車示範推廣應用工程推薦車型目錄》中予以剔除。而蘇州金龍何時能夠恢複執行中央財政補貼政策存在不確定性。
業內人士分析稱,金龍客車在電動客車沒有出廠就可以輕易申請到補貼,也從側面反映出國家在政策監管方面確實存在漏洞。
據了解,蘇州金龍在遭到“點名批評”後,緊急召開高層會議,會議稱“因受補貼款不能發放、重罰的款項以及其他環節的流失,蘇州金龍或面臨直接經濟損失超8億元人民幣”。廈門金龍董事長黃蒓表示,此次經濟損失帶來的嚴重後果將完全依靠企業自身挽回。
調低預期
高額補助帶來了市場的非正常增長。2015年11月,中國新能源商用車單月銷量超過全球其他國家銷量總和。一個月後,新能源商用車單月銷量達到57800輛,而這一數字在2016年6月為6218輛,僅僅半年時間,銷量激增9.3倍。有業內人士分析認為,由於2016年國家開始實施的新能源補貼退坡政策,因此許多有意騙補的新能源汽車企業都集中在去年年末“狠狠撈上一把”。
2016年1月,工信部等4部委宣布啟動新能源補貼專項審核調查。核查範圍包括近三年內獲得過國家補貼的全部新能源汽車生產企業,這次調查長達9個月之久。9月8日,財政部的騙補名單發布,第一只“靴子”落地。
一位汽車行業分析師告訴記者,大規模車企鋌而走險騙補的核心原因是補貼誘人,“企業之前沒有預料到國家會查處如此嚴格”。
值得關註的是,9月9日,中國汽車工業協會助理秘書長許海東在月度數據發布會上表示,中國汽車工業協會調低今年新能源汽車產銷量預期至40萬輛,在年初中汽協預期這一數字是70萬輛。一位汽車行業分析師告訴記者,中汽協是依據2015年新能源產銷數據推導出今年70萬輛這一預期目標,而去年數據中包含企業為多申報補貼偽造或尚未實際完工的數據。監管核查力度全面加強,調低預期是必然。
上述分析師還告訴記者,現行政策補貼是靠納稅人的錢補貼企業,而這實際上是不可持續的。在未來,政府要放棄自己的“保姆”身份,采取更具市場化機制的政策激勵企業發展。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每經網首頁
臺灣康師傅公司元旦已解散 不再生產銷售方便面
1月2日晚間,據中國臺灣網官方微博消息,頂新集團證實,臺灣康師傅決議自2017年1月1日解散。頂新集團公共事務室副總表示,臺灣康師傅食品股份有限公司過去業務僅是進口生產設備,並出租給味全委托生產,2015年爆發油品事件後,臺灣已不再生產銷售康師傅方便面,因此,基本上已無任何實質營運業務。
臺灣頂新集團是一個以食品制銷為中心企業集團,旗下品牌包括康師傅、德克士、味全、全家FamilyMart等,同時頂新還涉及糧油、地產、社會公益等行業。2014年10月,臺灣檢方查獲頂新旗下正義公司以飼料用油混充食用豬油的案件,波及下遊上百家食品企業。由於同為頂新集團旗下企業,康師傅公司食品用油情況也成為社會關心的焦點。
康師傅相關負責人當時向記者回應稱,康師傅與臺灣味全、正義公司、頂新制油均為獨立經營法人,沒有直接關聯。國務院臺辦在隨後舉行的例行新聞發布會上也做出澄清,自2013年以來大陸方面未從臺灣進口過食用豬油脂。
工信部苗圩:今年新能源汽車產銷量有望比去年增長30%
來源: http://www.nbd.com.cn/articles/2017-10-20/1155398.html
十九大新聞中心舉辦“走新型工業化道路”黨代表集體采訪記者會。工業和信息化部黨組書記、部長苗圩回答了關於新能源汽車健康發展的相關問題。
苗圩表示,去年在新能源汽車發展過程中,出現了少量企業鉆政策的空子進行騙補,我們已經對五家汽車制造企業進行了查處並處理。同時,修改完善了補貼政策規定,再加上去年年底,財政補貼政策退坡,退坡以後一段時間確實對新能源汽車的發展有一些影響。但騙補是少部分企業非法的行為,大部分企業還是好的。
苗圩指出,在去年政策調整後,年底產銷量出現大幅度沖高,今年年初大幅度回落。但是到三季度,我國新能源汽車又恢複到正常發展的階段,1-9月份累計產銷量比去年同期都增長了30%以上,現在我們月產銷規模接近8萬輛,如果不出意外,今年年底可能會比去年大概有30%左右的產銷量增長幅度。“下一步,我們還要密切關註這個產業的發展,采取各種有效措施,扶持這個產業發展。9月28日,我們剛剛公布了雙積分管理辦法,這就是支持新能源汽車發展的具體政策措施。”苗圩說。
1月庫存預警創新高 今年汽車產銷恐現深度調整
來源: http://www.nbd.com.cn/articles/2018-02-04/1190001.html
近日,中國汽車流通協會發布的“中國汽車經銷商庫存預警指數調查”VIA(Vehicle Inventory Alert Index)顯示,2018年1月汽車經銷商庫存預警指數為67.2%,環比上升19.5個百分點,庫存預警指數位於警戒線之上。1月份的指數數值創2016年以來的最高值。中國汽車流通協會副秘書長郎學紅表示,考慮綜合因素的影響,2018年我國汽車產銷恐現深度調整,汽車廠家和經銷商應該早做應對。
1月市場需求出現了斷崖式下跌
2018年1月庫存預警分指數調查圖表顯示,2018年1月市場需求出現了斷崖式下跌。郎學紅分析其原因認為,首先由於購置稅優惠政策退出,2017年底集中購買透支了1月的消費需求。其次,春節臨近,外地打工者提前返鄉,導致需求下降。第三,1月份全國範圍的冰雪天氣,也影響了消費者到店量。另外,經濟下滑,物價上漲,本該在年底拿到的錢卻沒拿到,導致消費者購買力下降,也是影響1月份市場的主要原因。
此外,庫存指數環比上升,經營狀況指數下降,說明經銷商庫存壓力加大。去年12月,汽車廠家全年銷售任務基本完成,今年1月以後,要求經銷商提車比較高,也導致經銷商庫存壓力增加。各個經銷商開年就開始大力度的促銷,這是很少見的情況。
從區域指數情況看:1月份全國總指數為67.2%,北區指數為72.7%,西區指數為67.2%,南區指數為50.9%,東區指數為63.4%。1月份,各區域庫存預警指數均較12月大幅上升,位於警戒線以上。同時值得註意的是,去年12月全國各區域庫存預警指數基本維持在同一水平,但今年1月各地區指數拉開明顯差距。郎學紅認為,北區指數驟然升高,是由於東北地區經濟相對欠發達,近幾年人員外流嚴重,市場需求明顯不足。而南區仍然保持在50%左右的數值,是由於其經濟比較發達,人群購買力比較強。可以看出,當市場出現比較大調整時,市場分化會更加明顯。
從分品牌類型指數看: 2018年1月合資品牌指數和自主品牌指數均較12月大幅上升,進口&豪華品牌指數與上月基本持平。不難看出,購置稅優惠政策退出僅對合資品牌和自主品牌影響較大,豪華品牌幾無影響。
調查顯示,經銷商對2月的預期依然不樂觀,經銷商預計2月庫存指數會繼續走高,市場需求指數會繼續下降。
因此中國汽車流通協會建議,經銷商要根據實際情況,理性預估實際市場需求,合理控制庫存水平,以防庫存壓力過大,導致經營風險。
今年車市恐現深度調整
郎學紅強調,今年1月經銷商庫存預警指數的飆升並不是偶然現象,必須引起重視。除政策因素、天氣因素、節假日因素外,消費者購買力支撐不足是最重要的影響因素,其影響延續時間也更長。
郎學紅介紹,2009年我們的課題組曾對中國汽車市場進行了遠期預測,預測至2050年。當時課題組以成熟國家汽車市場發展軌跡為參考,參照恩格爾系數和千人汽車擁有量等一系列的指標,設定了每個國家的汽車普及元年並研究了美國、德國、日本和韓國汽車市場起步到普及、飽和的發展階段。
研究結論非常令人吃驚:所有國家在汽車普及元年的第八年到第十年會出現一次深幅調整,這個三角形的下滑,會出現一個深度的調整。當時課題組設定2010年為我國汽車普及元年,所以我國汽車市場將在2018年到2020年之間出現一次深度調整。2017年如果沒有刺激性政策,可能這個深幅調整就已經到來了。
“我們認為2018年的市場會很嚴峻,並不是我們想象的3%,或者是5%的低增長,市場的情況有可能比這樣的判斷更加嚴峻。無論是廠家還是經銷商,面對調整中的市場,都要註意把產品和服務繼續下沈,下沈到三四線以下的城市,甚至是縣、鄉消費群體,這些地方還會有汽車需求廣闊的空間。我們更要重新定義汽車的銷售、售後服務。經銷商的業務是不是僅限於汽車的銷售和售後服務。”郎學紅說,“此外,廠家和經銷商還要加大對二手車的布局、融資租賃的布局,關註出行、大數據,甚至是人工智能領域,我們看到一部分經銷商已經行動起來,經銷商已經參與到新能源造車新勢力中,參與到人工智能領域的投資。”
2月我國汽車產銷量環比同比均呈現兩位數下降
來源: http://www.nbd.com.cn/articles/2018-03-11/1197957.html
記者從中國汽車工業協會9日舉行的月度發布會獲悉,受春節假期影響,2月份我國汽車產銷量總體水平較低,環比同比均呈現兩位數下降。
據中汽協會秘書長助理陳士華介紹,2月,我國共生產汽車170.57萬輛,環比下降36.55%,同比下降20.82%;銷售171.76萬輛,環比下降38.86%,同比下降11.12%。其中,四大類乘用車品種產銷環比和同比均有下降,商用車類的客車和貨車產銷環比和同比呈不同程度下降,其中客車銷量降幅更為明顯。
1至2月,我國汽車產銷達439.37萬輛和452.67萬輛,汽車產量同比有所下降,銷量呈小幅增長。今年前2個月,我國本土品牌汽車銷量排名前十家企業依次為上汽、吉利、長安、東風、長城、北汽、一汽、廣汽、江淮和奇瑞。與上年同期相比,上汽、吉利和廣汽銷量呈兩位數較快增長,其他企業有所下降。上述十家企業共銷售193.33萬輛汽車,占中國品牌汽車銷售總量的82.87%。
四川經濟一季報:白酒產銷火熱 出口大增30.3%
延續去年穩定增長的態勢,四川經濟連續第六個季度保持8%以上的增長。
4月18日,四川省統計局發布數據顯示,一季度四川省實現地區生產總值(GDP)8590.2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同比增長8.2%,增速比全國平均水平高1.4個百分點。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618.5億元,增長3.3%;第二產業增加值3949.3億元,增長7.4%;第三產業增加值4022.4億元,增長9.9%。
其中,規模以上工業41個大類行業中有35個行業增加值保持增長。其中,酒、飲料和精制茶制造業增加值增長13.8%,非金屬礦物制品業增長8.5%,汽車制造業增長4.7%,計算機、通信和其他電子設備制造業增長8.6%,石油和天然氣開采業增長7.7%。
從主要工業產品產量看,發電量增長6.3%,天然氣增長0.3%,農用氮磷鉀化學肥料下降23.3%,白酒增長15%,啤酒增長3%,汽車下降8.4%,平板玻璃增長1.3%,集成電路下降23.6%,電子計算機整機增長11.6%,移動通信手持機(手機)下降30.4%。
從數據中不難發現,酒業尤其是白酒市場的火熱對四川經濟產生積極的促進作用。
四川省統計局總經濟師熊建中向第一財經記者表示,前幾年四川白酒尤其是高端白酒市場低迷,2015年開始恢複,去年下半年到今年一季度增幅明顯加快。酒、飲料和精制茶制造業占四川規上工業10%左右的份額。前幾年電子信息產業增長很快,現在酒、飲料、精制茶行業份額和增速都是前列。
為了應對白酒業的深度調整,2015年,四川省出臺了《關於促進白酒產業轉型升級健康發展的指導意見》。2017年,又出臺了《關於推進白酒產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加快轉型升級的指導意見》,提出到2020年,力爭四川省規模以上的白酒產業主營業務收入達到3500億元,白酒產量在全國比重穩定在30%以上,主營業務收入、利潤占全國的比重提高到40%左右。
四川一季度經濟數據還有一大亮點就是進出口依然保持高增長:今年一季度,四川外貿進出口總額1182.7億元,同比增長25.7%。其中,出口額595.5億元,增長30.3%;進口額587.2億元,增長21.3%。
實際上,近幾年四川進出口走出一個V字形曲線。2008年國際金融危機之後,富士康等企業落戶四川,帶動進出口猛增。不過,隨著國際市場需求持續疲軟,從2015年開始出現外貿大幅下降,到2016年年底才有觸底跡象,2017年,四川省全年實現外貿進出口總額4605.9億元,比上年增長41.2%。
熊建中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四川外貿有三個特征:一是以加工貿易和一般貿易為主,這占外貿總額的86.7%;二是外商投資企業對進出口起到支撐作用,一季度,外商企業進出口813.4億元,增長27.6%;三是主要是機電產品,一季度占進出口的84.7%。
以英特爾、富士康等為主要進出口企業的這些特征,會不會使得四川在中美貿易爭端中受到影響?熊建中向第一財經記者表示,四川還是以內需為主導,內需對四川的經濟的貢獻率一直穩定在99%左右。四川的外貿依存度只有12%。因此對四川影響不大。
產銷安全美容產品 港廠新出路 電腦商打破電子行業夕陽困局
1 :
GS(14)@2018-03-19 04:23:28【明報專訊】個人電腦市場持續疲弱多年,很多業者面對業務萎縮問題都一籌莫展。然而,有以電子及電腦產品業務起家的港商靈活轉身,開設護膚及美容產品連鎖店,甚至涉足生產有關產品!
剛達製品有限公司(Kontoy Products Co.Ltd.)總經理趙善雄和老闆洪劍峯留意到,近年有些女士喜歡使用一種能夠輕微高速震動的黃金棒來為面部美容(作用是通淋巴、瘦面、改善眼肚和魚尾紋等)。然而,市場上很多產品都仍然有一些缺點。例如,大部分微震美容黃金棒,包括一些日本和韓國品牌的產品,都是以黃銅鍍金製成,由於電鍍工序的技術限制,要使用小量的鎳。然而有些人可能會對鎳有敏感。
至於內地品牌的產品,更令人擔心,可能還有其他金屬成分的污染(例如鉛),以及含金量不足(並非24K)、鍍金膜較薄、不夠耐用和安全等等。因此,有些女士其實是處於想用又不敢用的猶豫狀態。
改良同類產品 主打安全
趙善雄和剛達製品有限公司項目經理林高偉研究後,想出方法改善這種產品的設計缺陷。首先,是改用醫療用不鏽鋼作底材。然後,再使用無鎳的電鍍技術鍍上24K金。這樣產品就可以完全不含鎳和不含鉛,提高安全性。
此外,他們採用每分鐘震動多達7000次的微型馬達,震動頻率比很多日本和韓國品牌產品採用的每分鐘震動6000次的微型馬達要高。
林高偉強調,無鎳電鍍技術其實不太普遍,他們也找了一段時間,才找到一家港資的內地廠可以代為處理這個工序。品質控制和測試方面,亦非常嚴格。例如,購入的微型馬達會抽查1%作壽命測試,試驗能否連續「煲機」600小時或以上。若抽樣測試不過關,就會整批馬達扣下來。
組裝完成後的微震美容黃金棒,亦需要作全檢,全部都會連續「煲機」1小時,看看有沒有噪音。若有噪音的話,就不能出貨付運,需要拆開重新組裝,然後再作測試。
計劃在電子展及工展會展出
經過大約3個月,該公司研製出自家的微震美容黃金棒,由去年底開始在香港組裝,以「他他拉氏」(清朝光緒皇帝最寵愛的珍妃的姓氏)的自有品牌推出,在萬保剛集團旗下的美容產品零售店wishh!上架。零售價則定於540港元,保用3年。這個價錢與日本同類產品超過1000港元的行貨價相比,有相當的競爭力。
冀發展成內地遊客港手信
雖然宣傳不多,但據wishh!透露,截至3月初,「他他拉氏」微震美容黃金棒已賣出了大約600支。粗略估計,購買者當中,香港人和內地遊客各佔一半。
趙善雄表示,由於去年底才成功研製「他他拉氏」微震美容黃金棒,故趕不及報名參加去年底的工展會,失去了一個重要的宣傳機會。因此,該公司計劃,在今年4月份的貿發局電子展中展出這款產品,希望能夠打開出口市場。此外,亦準備參加今年底的工展會。
傳統上,內地遊客來港大多購買港產食品作為手信。wishh!表示,公司希望以「他他拉氏」微震美容黃金棒作開始,逐漸推廣以港產美容儀器作為手信的概念,並相信這個市場長遠有一定的潛力。
攝影 劉焌陶
明報記者
[薛偉傑 企業創富]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2227&issue=201803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