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小敗局】草根化妝品創業者自我反思:我把所有能犯的錯誤都犯了

http://www.iheima.com/archives/45984.html

起步:做什麼都能賺錢

我是92年開始創業的。也不能叫創業,只能叫打工。那個時候因為家裡窮,農村的孩子,早早的讀完一個高一就跟著一個親戚出來站做化妝品店,就是站櫃檯,差不多做了一兩年,還是掙不到太多錢,所以,我決定自己出來開一個化妝品店。

當時開一個化妝品店的成本需要兩三萬,我沒有那麼大的本金,所以找親戚借了點錢,然後去找了幾個櫃檯,又到外面去賒銷了一點貨物,我的化妝品店就在湖北的小縣城開張了。那個時候其實都沒想什麼商業模式管理團隊這些,那個時候在鄉鎮縣城根本就沒有這樣化妝品店,所以我很輕鬆的就積累了一筆資金,每年收入幾十萬。

這樣陸續的我就做到了02年,那個時候當你做到賺了錢的時候,你就很自然的想要去賺更多錢,所以,我自己陸續的到02年開了三家店面的時候,我就決定開始拓展加盟店擴大自己的規模。

我的生意從這個時候開始有突破的,也是從這個時候開始走向一個錯誤的方向的。當時我的心態就是想要賺塊錢。所以,當我自己的店的口碑做到很好的時候。我決心放開了去做加盟,而沒有想著要去做直營店,所以我當時一口氣就做了40多家加盟店,擴張速度非常快。

我的想法很簡單:多開店就能多賺錢。然後我做的加盟模式也非常清晰,所有的加盟店都用我的門店招牌,然後,所有加盟店的貨物都從我這裡供貨,我不要他們加盟費,我主要依靠跟他們供貨而賺錢,我當時覺得這個模式一切看起來都沒錯。

在開始做加盟的第一年效果還是非常好的,我那年的銷售額做到了1000多萬,這個時候,我覺得自己已經做的不錯了,所以,我又花精力去做了很多其他的事情。

我的興趣點可以說十分的廣泛,陸陸續續的我在經營著這些化妝品店的生意的時候,我又自己開了一個寬帶公司,電腦維修公司,都是和化妝品項目一起做的,結果這讓我分散了很大的精力,等到了07年我回過頭再來看我的化妝品生意的時候,突然發現自己的這個生意沒法再做下去了。

我去我的加盟店去看,我不由得大吃一驚,這些所謂的我的加盟店早就已經不再賣我所供的產品了,而且對我的供貨也不再信任了,我的加盟店其實已經死了,只是我當時沒有察覺,我從當時一年還能賺錢,到最後發現,我不但賺的錢沒有了,而且早年自己開單店的數百萬元現金都給賠上去了,我失敗了。

反思:能犯的錯誤都犯了

那段時間,有一兩個月,我沒有出家門,也什麼事情都沒做,只是呆在家裡面反思自己。我突然發覺,我把一個人在創業的過程之中能范的錯誤都犯了,我要是不失敗都很難。

仔細的反思自己,自己的生意之所以從當初很紅火的一年能賺100多萬,到最終所有加盟店不再要我供貨,我的所謂加盟形同虛設,我至少了犯了以下幾個致命錯誤:

第一:商業模式或者說經營方向一開始就錯了。我自己這麼多年化妝品經營的經驗本來已經證明了我是可以做好化妝品這個生意的,但是,最終我卻沒能做成,就是因為一開始就不該做所謂加盟,因為我對加盟不懂,根本沒法控制這些所謂的打著我的品牌旗號的店面,我以為可以靠供掙錢,沒收加盟費,結果,所謂的這個加盟模式根本就走不通,我到現在後悔當初應該做直營。

第二:低估了人性。我那個時候很輕易的相信人,哪些我的大大小小的幾十家加盟店的老闆,我太容易對它們信任了,沒想到他們會背叛我,偷偷地去賣別人家的貨物,結果我的競爭對手偷偷地用一個更低的折扣讓他們賣貨,很快他們就背叛了我的體系。

第三:步子邁的太快,導致管理混亂。我們當時用很快的速度做加盟,一下子開到了43家店,但是相應的配套的這些東西沒有做到位,根本就沒有團隊管理的這些概念,只知道快點賺錢往前衝,忽視了做團隊管理與建設,身邊後來提拔的管理者或者財務這些都是從我下麵店面上來的,但是他們已經不能在經營思路上給我以建議了。

第四點:我自己的問題,興趣太廣泛了,我現在能領悟得到一次只做一件事情這句話了。我那個時候在做我的化妝品生意的時候,還陸續的做了很多其他項目,不只佔用了我的資金,而且極大分散我的精力去做我的化妝品生意。

第五點:不太懂供應鏈和貨物管理。當時下面的加盟店的需求我理解的不清楚,搞不清楚自己需要備多少貨物,結果導致了我大量的庫存,這也成為我生意失敗的核心點之一。

第六點:一直都是單干,沒有好的合夥人。也跟我們那個時候沒有所謂的合夥人這個概念有關,那個時候就知道自己要賺錢,不知道需要做團隊這些,雖然早在9幾年我就自己掏錢去讀了MBA。

第七點:也是我認為的最重要的一點,那個時候自己創業做事情,還是憑著小聰明在做事。覺得用戶像傻子。舉個例子,那個時候我們帶著促銷隊去幫下面的產品做促銷的時候,我們當時有兩個選擇給客戶推薦的話,比如一個國際知名的玉蘭油,它的利潤會低一點,另外一個不知名的品牌價格低一點,但是利潤也會高很多,我們就不會想著跟用戶去推薦玉蘭油這個好產品,所以那個時候根本就不想著有回頭客用戶體驗這些,結果這樣子做下來,這些店一個個回頭客都沒有了。還有就是誠信這個東西,真的以前是沒有領悟到,覺得這個東西就是一個大道理,沒什麼。就覺得人人都能領悟,但是沒有幾個人可以真正的做到這點的。再舉一個例子,比如,薄利多銷這個例子很多人都懂,但是有多少能堅持。

這麼多的反思滯後我深刻的領悟到信義這兩個字才是真正創業和生意之本。

題後記:我問余濤,失敗一次之後會痛苦嗎?他淡定的說,傳統行業生意就是要有抗擊打能力,那次失敗之後他又嘗試做一個垂直行業網站有功網,他說他不是一個輕易就放棄的人。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68899

安達康總裁:創業者會犯的8個錯誤

來源: http://new.iheima.com/detail/2013/1220/57288.html

i黑馬見過不少創業失敗的實例,人們往往只看到了大多數成功創業公司風光,卻忘了那些死去創業公司的教訓。張兵在2002年從世界500強高管轉身成為一位創業者,他認為這兩種角色最大的不同在於創業者的不確定性,不像在企業任職,走的路是知道下一步該怎麽走,所以也曾迷茫過。張兵說:“創業就是付出很多卻回報很少,有那麽一段時間你會獨自躲在墻角靜默,無法真正去關心別的事情,沒有社交生活、沒有太多機會陪伴家人和朋友。你的世界圍繞創業而轉,內心幾近崩潰卻要裝出一副我很好的樣子。”當談到創業心得時,張總表示“現在的創業者,無論在哪個行業都容易犯8個致命的錯誤,曾經我也犯過”太早尋求媒體合作如果你是一個正在尋求媒體的創業者,最好先問問自己為什麽要找他們?你準備好面對媒體沒有?什麽樣的內容能幫你達到目的?如果產品和商業模式都還未確定,最好不要去找媒體,否則死得很慘。不肯自己花錢做創業自己出資創業的人很少,大部分都靠外部投資。但是接受別人的投資就意味著花錢由不得自己,你花的每一份錢投資人都在監督。而且有了投資人以後,退出獲得的回報比例也會減少。如果你最開始就自己出資,你可以在沒有投資人壓力的情況下摸索商業模式並獲得發展。一旦你能自給自足,往後就有更多籌碼和投資人談判。如果沒有別人控制你的公司,你也可以在任何時候進退,不用擔心最後被掃地出門。單槍匹馬作戰,或者太多合夥人做過創業的人都知道創業有多艱辛,沒有人是萬能的,為了不年紀輕輕就過勞死,最好找一個合夥人,為你分擔工作。想單槍匹馬奮鬥不行,創始人太多了還是不行。很多人喜歡和朋友一起創業,但是人多了,你的股份也少了。比如有四個朋友創業,如果你們平分股份,那麽在融資之前你就只剩25%的股份。關鍵是意見分歧的時候,或者大家出力不一樣的時候,關系會出現裂痕,所以有許多創業公司一開始有好幾個合夥人,最後就剩下來一個。頻繁參加活動一些創業者為了去做宣傳,或者多去認識所謂的行業人士而頻繁參加行業活動,交換名片,但是在產品還沒成熟的時候,過早地參會只會浪費你太多的時間,吃力不討好。你需要把花在產品上的時間和花在活動上的時間作合理分配,權衡得失。缺乏交流、無視批評有的創業者往往覺得自己很厲害,所以目空一切,聽不進別人的意見,甚至對員工的抱怨和用戶的批評熟視無睹,嚴重缺乏交流,這是一件相當危險的事情。創業者應該適當的時候要有愛誰誰的態度,但是大多數情況下,應該是謙虛的,聽得進別人意見和建議的。該賣不賣一個明智的企業家懂得應該何時舍棄。有些創業者自認為很厲害,別人出資100萬收購其產品的時候,他不肯賣。這雖然是個讓人欽佩的決定,有時候卻也顯得愚蠢。不過關於這點,見仁見智,很多公司就自己堅持到最後,發展成為一家大公司。為了生存而說謊某些創業者為了繼續生存下去,可能會向投資人和記者撒謊,說自己的產品有多好發展有多快、多有前景。有的投資人會深入的去驗證你的話是否屬實,有的可能正好就沒有關心那麽多,於是相信你了。最後的結局就是,如果你失敗了,你可能失去了更多,比如下次融資的機會。浮躁不安有的時候,投資人可能會給你壓力,然後你就迫不及待的想交出一份滿意的答卷,這時候遭殃的就是你的產品了。不同的創業公司增長的速度是不同的,不應因為壓力而盲目擴大規模。 相關公司: 數據來自 創業項目庫 作者:張兵 | 編輯:weiyan | 責編:韋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85504

散戶容易犯的十個錯誤 宇森1638

http://xueqiu.com/9927500791/27423942
這是宇森以前在網上找到的資料,下面的錯誤,不少也是宇森曾經犯過的,希望大家留意。


     第一:投資分散  

有一種理論說不要將雞蛋放到一個籃子裡面,這樣說有分散風險的意思,這本來沒有錯,可是我們看到許多散戶沒有正確的理解這個意思,我曾經在散戶大廳裡看到有一個人拿個小本子在看股票行情,探過頭去看,呵,足足有14、5支,再一打聽這為仁兄的資金不過5,6萬元,以5,6萬元買這許多股票,難怪要用本子來記,這樣做有很大的弊病:(1)這麼多的股票肯定使持倉的成本要上升,因為買100股肯定要比買1000股付出的手續費要貴。(2)你不可能有精力對這許多的股票進行跟蹤。(3)最糟糕的是這樣買股票你就算是買到了黑馬也不可能賺到錢,說不定還要賠,因為一匹黑馬再大的力氣也拉不動裝著10頭瘸驢的車,這是很自然的事情!

  建議:學習毛的軍事理論-----集中精力打殲滅戰!

  第二:沒有合理的安排持股結構

  是上邊哪個例子,我仔細一看,那14,5支股票還就真的像是一個娘生的,此話怎講,因為這14,5支股票居然都是同一個屬性的,要麼就都是大盤股,要不就都屬於同一行業,要麼就都是科技,要麼就全是ST,可以看出這個仁兄的持股結構是扁平的而不是立體的,他不懂持倉要講究立體性,投資和投機結合,短線和中長線結合等等,我實在看不出他這和把雞蛋放進同一個籃子有什麼區別。更糟糕的是很可能這些個裝蛋的籃子底還是漏的。

  建議:去解放軍指揮學院進修,充分理解海陸空兵導彈兵等多兵種作戰的現代立體戰爭理論!

  第三:地主心理

  什麼是地主心理,就是不勞而獲的心理,不是認真的研究策信息,行業信息,也不想認真的學習股票投資的技術理論,總是想抄近道,一天到晚的跑到市場上打聽小道消息,什麼那支股票誰做莊了,哪個公司要重組了,國家要公佈什麼策了之類的,夢想著有一天聽個大金娃娃回來,從此一朝暴富,子孫三代衣食無憂,還就真的過上了地主的日子,遂了心願,豈不知道天底下本沒有這樣的好事,就是有也輪不到散戶來享受,往往是打探到消息之日就是你散戶被套之時。

  建議:保持勞動人本色,兢兢業業,勤勤懇懇,認真學習,不斷進步,這才是修煉成地主的正路。

  第四:沒有耐心

  有幾種典型的行為:

  1:不會空倉,嚴格的說是不願意,每天在市場裡不是買就是賣,反正是不能閒著,好像是不買就會錯過了黑馬,5萬的資金1年恨不能做出500萬的交易額,這個行為券商最歡迎,我估計您要是把交割單往券商的桌上這麼一拍說「以後每天給沏一壺高茉如何?」哪個券商肯定說「你來,我每天龍井伺候」,這也罷了,給券上打點工也算是為國家做了貢獻,可是就怕這種急切的心態你黑馬沒有騎到,到是回回牽頭瘸驢回家,不是賠了夫人又折兵。

  2:看不得別人賺錢,別人的股票漲了而你的股票沒動,著急,就是自己的股票比別人的股票漲的慢了還是著急,憑什麼呀,你賺錢我看著,你賺大錢我賺小錢,不行,於是乎一咬牙一跺腳,我豁出去了,我買了追你哪個漲的快的,結果是剛追進來的第二天就回調,而自己剛賣的卻開始飛奔而去,不在回頭,想想心裡哪個氣呀哪個悔呀,恨不得抽自己兩兒大嘴巴子,可是一想疼呀,結果就是巴掌落在了兒子閨女的屁股上,反正自己沒有疼,就接著追漲跌,永不停息!

  3.總想一朝暴富,所以就天天想騎黑馬,連夜裡也嚷嚷著我的馬我的馬,如同神經了一般等等。

  建議:去學學釣魚,研究魚是怎樣釣上來的,明白耐心是有回報的道理,然後回來做股票

  第五:太貪心,不懂放棄

  如果你有100個女子可以娶,而她們也都可以嫁你,你其實選擇一個最好的就行了,如果你每一個都想要,怕就不是享受齊人之福了,累也累死你,就算你身體好,怕也要煩死你了,其實這個毛病和第四個表現是一樣的,之所以還要說,是為了換一個角度,問題說的更清楚些,你的印象也更深!坐電梯,直到坐暈了,開始大罵莊家混蛋王八蛋,痛快了一番又去做,全然不知道反思自己,下次接著犯!這是不知道放棄一些利潤。追漲跌,全無目的,好像是看著總像是別人的「老婆」好看著別人的股票漲了,而自己手中的股票還躺在那裡不動,於是乎休了它,集中了全部身家去撲到哪個漲了的股票中去,沒有想到剛剛入哪個本來漲的很好的股票忽然在那裡打起了鞦韆,忽悠的 你頭暈目眩,這個時候回頭去看,哪個剛剛被休的股票卻黑馬奮蹄絕塵而去。於是扼腕,於是嘆息,於是恨自己,然後再割,然後在追,錢沒有賺到,到是練就了一身「長跑」的功夫。這是不知道放棄一些機會。

  建議:找一個好老婆,然後好好疼她

     第六:太小心,不敢贏利  

這個問題和上邊的問題一樣,是一個問題的兩面,有人說了,誰和錢有仇呀,還就真有,你看沒有看見過這樣的情形,有個人好不容易騎上個黑馬,開始哪個美呀,可是沒有美兩天開始心裡嘀咕了,不對呀,該有回調了,它怎麼不調呀,越想越有問題,別是莊家下的套吧,我到底賣不賣呀,於是口也幹了,舌也燥了,手心也冒汗了,腳也發軟了,逢人就問,見人就講,哎,我說哥們,知道什麼什麼股票嗎?有什麼消息沒有,這是怎麼了呀一直漲,趕到這天股票回調了,心裡想我趕緊跑吧,跑出來了,第二天股票接著調整,心裡又開始美,又是逢人就說,見人就講,怎麼樣哥們我說它有問題吧,我前天就跑了,話還沒有說完,第三天股票漲了,可是黑馬奔騰,絕塵而去,再想追,追不上啦,回頭一看,自己掙的那個不過是一把毛,肉全讓莊家吃去了。於是嗚呼,然後哎哉,最後大罵莊家真他媽狡猾,其實不是莊家狡猾,是你太笨。

  建議:這個錯誤說到底還是因為自己技術不精,對股票研究的不透徹,建議加強學習,還有一個原因就是以前被莊家嚇著了,所謂1年被蛇咬,10年怕井繩,所以沒有事情的時候還可以多唱唱:「愛拼才會贏」,不要總是哥呀妹呀的喪失了革的鬥志!

  第七:老太太的毛病-------磨嘰

  這個毛病我沒有統計過是不是常見,但是肯定有,而且會誤大事!本來在家裡研究的好好的,對一個股票很有信心,可是到了要買了,心裡又開始嘀咕,醞釀了半天還是決定買,要不低點報價吧,誰知道就因為1毛錢股票沒有買到,結果第二天股票就封上了漲停板,腸子都悔青了,見人就講,我本來研究好了的,誰知道就少報了1毛錢,1毛呀,我要多報1毛多好,成了祥林嫂,那為也好不了那裡去,明明看著股票不妙,可是心裡卻想著怎麼盤中也有反彈吧,結果多報了1毛沒有賣出去,結果第二天跌,好不容易等跑了出去,利潤已經沒有了大半,也是逢人就說,整個的一個祥林嫂。

  建議:多做研究,相信自己,最好回家看看《水滸》深刻領會該出手時就出手的道理!

  第八:不會割肉

  這個錯誤有兩個方面:第一不願割,第二不會割 。都說會割肉的是爺爺,此話信然。

  先說不願意割的,我曾經看到有散戶的朋友手裡的股票被套了2,3毛錢,分析這個股票後知道它還要調整很長的時間,我就勸他說割了吧,你猜他怎麼說,「割肉,我不割,那不是賠了,我就不信它漲不起來」,看看吧,後來真的漲起來了,而且還賺了幾毛錢,可是一直拿了半年,雖然最後是賺了錢,但是他付出了極大的時間成本和機會成本,嚴格意義上說這樣的操作在股票市場上是賺不到錢。再說不會割肉,這種人一般喜歡心存幻想,總是按照自己的設想而不是市場的信號做事情,說白了就是不尊重市場,有點像是我知道我錯了,但是我就不該,明明分析技術指標一隻股票已經破位,可是總是幻想著它能漲回來,我不賠了我再賣,結果呢?!到了不割也得割的時候也割了,像我知道一個人億安80的時候不割,到了50也割了,損失了很多。割肉一方面是為了保存資金實力,一方面就是提高資金的使用效率,歸根結底還是綜合考慮了時間和機會成本的。

  建議:去拜豬師傅為師,搞明白,肉(股票)不割,排骨(利潤或者利潤的機會)怎麼賣的道理,相信會有收益!

  第九:不能正確處理和莊家的關係

  先申明一點的是我不評論莊家的好壞,其實在我的頭腦裡沒有莊家的概念,我喜歡用主力資金量來說這件事情,我們知道,一個股票上漲,內因可能是這樣那樣的利好,可是外因確實是主力資金的介入,我們應該承認的是莊家比散戶有信息,研究,資金,人員等個方面的優勢,明白了這個道理,你就知道教你擒莊莊的學問純粹是害你,因為那是找死,莊家是這個市場的贏家(雖然它可能不光彩),我們就要像贏家學習,不但要學習,而且要站對位置,什麼是正確的位置----就是加入到莊家的隊伍裡,跟著它,順著它指引的方向前進,如果你怕其他的散戶罵你,你可以自己解釋成你是打入莊家內部的「尖刀」。總之你想要在這個市場生存發展,賺錢是硬道理。

  建議:調整對待莊家的心態,向莊家學習,向主力致敬!

  第十:以為以上錯誤距離自己很遠者。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90617

投資大眾最容易犯的18個錯誤 石麒麟

http://xueqiu.com/7747145153/28501191
威廉·奧尼爾(William J. O'Neil)是美國著名的成長型公司投資大師。奧尼爾曾提出著名的CANSLIM選股法則,並創出26個月賺20倍的驚人紀錄。1984年奧尼爾創辦《投資者日報》,成為當時唯一可以與《華爾街日報》相抗衡的投資日報。奧尼爾曾經指出投資大眾最容易犯的18個錯誤:

1. 大部分投資者對於股票投資還沒入門,因為他們沒有建立一套好的選股標準。他們不知道怎麼去發掘牛股,結果選擇了一些表現平平而非真正領漲股的三四流股票。

2. 在股票下跌過程中買入。這必然帶來悲劇結果。買入下跌中的股票看起來似乎是撿了便宜,因為它比幾個月前價格要低。舉個例子,我有一個朋友在1981年3月以19美元買入了International Harvester,理由是股價已經急劇下挫,似乎非常便宜。他在這只股票年內低點附近買入,原以為可以大賺一筆,結果事實上這家公司陷入了嚴重困境,當時已經到了破產的邊緣。

3. 更糟糕的習慣是在股票下跌過程中攤低成本。如果你在40美元買入一隻股票,然後在30美元加倉,你的平均成本是35美元。但這種做法相當於在虧損和錯誤頭寸的基礎上繼續加注,屬於非常業餘的投資策略,可能造成嚴重虧損。

4. 買低價股。普通投資者有一種錯覺,好像持有更多股份、而且是100或1000這些整數似乎感覺更好。但實際上,你買入30或50股價格更高、更優質的公司將會帶來更好的回報。重要的不是你能夠買多少股票,而是你一共投資了多少錢,以及用這筆所能買到的最好商品。2塊、5塊或10塊錢的股票的確吸引了很大,但大部分股價10美元以下的公司要麼過去表現很糟糕,要麼最近出現了什麼問題。選股與買東西一樣,你不可能用最低的價格買到最高檔的東西。

5. 投資者初入股市時,往往希望大賺一筆。他們急功近利,疏忽了基本的準備工作,也沒有耐心去學習基本的方法和技巧,而是想找到不用研究思考就可以快速賺錢的簡便方法。

6. 喜歡聽小道消息、故事和投資顧問薦股。換句話說,他們等於是將自己辛辛苦苦賺來的錢押在別人的一兩句話上,而不是花時間去搞清楚自己到底在做什麼。

7. 部分投資者因為分紅和較低的市盈率買入一些二流股票。分紅沒有市盈率那麼重要,實際上,一家公司分紅越多,其經營可能越弱,因為它可能需要支付較高的利息去貸款以彌補分紅造成的資金損失。當然,低市盈率也可能意味著公司過去的業績很糟糕。

8. 許多投資者喜歡買那些自己熟悉的股票。但是,僅僅因為你曾經在通用汽車(34.51, 0.29, 0.85%)公司工作,並不意味著通用汽車就一定是一隻好股票。

9. 大部分投資者沒有能力辨別信息和建議的優劣。他們往往把朋友、經紀人或投資顧問視為投資建議的可靠來源,殊不知這些信息來源可能正是導致其虧損的罪魁禍首。

10. 大部分普通股民不敢買創新高的股票。他們感覺價格太高了,然而個人的感覺和意見遠沒有市場本身那麼準確。

11. 小虧損不出場,變成大虧損。當股票出現小幅虧損的時候,大部分沒經驗的投資者都會頑固地繼續持有,一廂情願地希望價格能夠漲上來,最終虧損越來越大、損失慘重。

12. 虧損的股票抱著不放,賺錢的股票小賺就跑。這與正確的做法剛好相反。

13. 過於關心避稅和手續費。你的首要目標是從股票中賺取淨利潤,一心想著避稅,反而會錯過許多賺取利潤的機會。至於佣金與做出正確決定和及時採取行動相比,更顯得微不足道。股票投資相比房地產投資有兩個優勢,就是交易的佣金比較低,流動性比較強。

14. 過度參與期權投機。很多人都希望通過期權快速致富,而且採取高風險的錯誤做法,全部集中在短期低價期權,而事實上這種期權相比較長期期權反而波動性更高、風險更大。

15. 大部分新手都喜歡採用限價單的方式買入和賣出,很少以市價買賣。這種操作方法很糟糕,限價單很容讓你錯過上車的機會或及早拋出以降低虧損的機會。

16. 部分投資者很難做出買入或賣出決定。他們經常猶豫不決,因為他們自己也不確定自己到底在做什麼。他們沒有投資計劃,沒有一套交易體系或準則,所以總是不確定應該做什麼。

17. 大部分投資者很難客觀看待市場。他們總是抱著各種期望,有各種偏好,不去傾聽市場的意見,而是被自己的希望和個人意見所左右。

18. 投資者經常被一些小事情所影響。比如拆股、提高分紅、消息發佈、券商或投資顧問的建議等等。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94812

SENSE隨筆140613理性犯的錯 掌門天地

http://www.tangsbookclub.com/2014/06/13/sense%E9%9A%A8%E7%AD%86140613%E7%90%86%E6%80%A7%E7%8A%AF%E7%9A%84%E9%8C%AF/

SENSE隨筆140613
理性犯的錯
Create執筆

日常生活中往往出現一些 看起來最合理的結論,其實卻是錯的。

人類經常憑感覺作出歸納性思考: 球迷看籃球比賽時會認為找到手感的球員總能連續命中、車主會認為一洗車天就會下雨、保健人士會認為喝醋能減輕關節炎帶來的僵硬感、旁人看來領養了孩子的不育夫婦容易生育到自已的孩子…..

清醒地思考世界是一個寶貴而困難的過程, 我們必須用心培養這種能力。 隨意關閉我們的批判性思維, 可能會使我們徹底失去它, 從而損害我們準確認識世界的能力。

社會心理學家 吉洛維奇Thomas Gilovich將人類常犯的思維謬誤分成三類:

1〈無中生有〉 對隨機數據的錯覺
運動界充斥了大大小小的數據, 其中一項是上文提到的 “籃球比賽的連續命中 on fire”。

到底是否真的有 “手感”的存在影響球員的連續命中? 從NBA球隊費城76人1980-1981賽季紀錄, 得出相反的結論: 球員在前一次命中後再次命中的概率是51%, 在前一次投失後再投命中的概率是54%, 而連續2次命中後再命中概率是50%, 連續2次投失後再投命中率概率是53%。 連續3次命中後再命中概率是46%, 連續3次投失後再投命中概率是56%。籃球場上成功是不能孕育成功的

統計學上, 每次投射都是個別事件, 結果則是一連串的隨機事件。但人偏向對隨機無序的數據給予解釋。人們普遍預設一套 “信心影響表現”的理論去看球賽: 對於無規律現象, 通常沒注意或沒記住。 更甚者對於連續命中後的投籃 “進入籃筐但彈出來” 這種常見現象也解釋為 “差點命中”。而對於連續命中後的投失則被認為是 “手冷了”。

2〈管中窺豹〉對不完整、不典型數據的誤解
“我親眼見過”,  “我知道有人就是這樣做的”, “這樣例子你經常看到” 這類句子經常出現在生活之中。 上述提到 “不育夫婦會更容易生育到自已的孩子”就是一個佳例。

觀察背後隱藏著一種信念: 一個特定的觀念獲得了己有證據的支持, 它就是正確的。 出現謬誤的原因是人並不總能辨別必要證據和充分証據。對那些充其量只能暗示某些觀念也許正確的數據, 人們往往印象過於深刻。

這種思考可以通過一個2X2的表格去呈現。 A代表領養並最終生育的夫婦總數, B代表領養但未能生育的夫婦總數, 如此類推。要充份論證領養行為能否最終導致懷孕的結果, 就要將領養后生育的可能性 A / (A+B)與未領養而生育的可能性C/ (C+D)作對比。但人們過於相信A及D的出現。
140613a

主因是人們傾向於尋找確認信息。 在對某些特定觀念或假說的相關信息進行收集而不是簡單對比時, 人們會表現出過於關注肯定的或確認性事例的傾向, 而同時傾向於越過那些可能否定觀念的信息。

3〈先入之見〉對模糊、不一致數據的偏頗評價
生活是一連串交易,於現代生活中, 這些交易更加講求速度。 若要提高完成工作的速度, 那麼精準度通常會有所損失。 人們做判斷和決定時會運用各種非正式規則和策略, 從根本上把問題簡化, 以便不用耗費太多的努力, 承擔太多的壓力。 「簡化」是來自減少需要考慮因素的數量,從而把推理變得簡單。

有個簡單又有趣的例子可以解釋我們的期待如何影響了所見所知。 這例子與黑色的負面印象有關。 電影發明以來, 壞人都是以頭戴黑色帽子的形象出現的。另外亦有說法表明過去20年的欖球及曲棍球比賽中, 身穿黑色隊服的隊伍受罰次數明顯高於平均水平。 這出自心理學研究: 對世界上各種文化背景的人們進行研究顯示:幾乎在所有地方, 黑色都被看作邪惡和死亡之色。

對於模糊的訊息, 我們只是簡單地運用頭腦中的先入之見來進行認知。相反, 與先入之見不一致的訊息會受到更多的嚴格檢查。

針對球賽賭徒的一項實驗指出, 賭徒對輸贏的評價方式完全不同。 賭徒傾向為失敗開脫, 例如某某運氣好, 結局不該是這樣, 自己不該輸。相反, 他們傾向於對贏的結果作出加強性評價:這一結果是理所當然的, 本來就該這樣。

賭徒會花大量時間仔細檢查自己失敗經歷, 對輸錢經歷的記憶要優於贏錢經歷。 這與我們的直覺以及許多心理學理論相矛盾: 人們通過有選擇地記住成功, 忘記失敗,來保持對未來生活的信心。

事實上人們在處理與自己觀念相悖的信息時並不如大眾想的那般輕描淡寫,對矛盾的信息會進行特別仔細的檢查, 而不是簡單忽略。 仔細審視的最終結果要麼被認為資訊過於雜亂而沒有意義, 要麼被重新定義, 歸入損害較小的類別之中。 這種處理方式幾乎沒有對我們固有的觀念系統產生任何影響。****

賭徒不是把 “賭輸”看作 “沒法贏”的信號, 而是把它看作 “差點就贏了”, 那麽,需要做的永遠只是戰術上的微調, 而不是戰略上的改弦易轍。

 

參考:
《理性犯的錯: 日常生活中的思維謬誤 How we know what isn’t so, The fallibility of human reason in everyday life》(2013) Thomas Gilovich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02216

創業者初期會犯的5個錯誤及如何挽救

來源: http://newshtml.iheima.com/2014/1110/147590.html

2007 年的時候,Clark Benson 在賣掉了他的公司 eCrush 後,面臨著兩個選擇:他可以選擇休假或者開始創辦自己的第 5 家公司——Ranker。Ranker 是一家眾包評價網站,用戶可以在這個網站上對所有的東西進行評價,比如電影、運動員等任何東西。出於自身的壓力,Benson 選擇了後者。照他的話來說,這個選擇導致了巨大的錯誤。
 
“在經歷了 12 年完全投入創業的生活方式之後,我卻沒有拿出足夠的時間在這次創業過程中進行足夠的思考。當這些壓力聚集在一起,讓我焦頭爛額的時候,我也沒有拿出足夠的時間來思考要打造的團隊和所需的資源的更多細節。”Benson 說,“我有一個超棒的概念,我希望在我做出來之前,別人都沒法實現它。”
 
Benson 承認,這是他所犯下的錯誤中的第一個,但犯錯的竟是一個擁有 20 年創業經驗的創始人。不過現在,他的公司 Ranker 每月已經有了 1900 萬獨立訪問用戶,被用戶認為是消費數據和評價內容的藏寶庫,深受用戶的喜歡。為什麽犯了那麽多錯誤還能取得這樣的成功呢?在本次獨家訪問中,Benson 將分享他曾經犯下的 5 個最大的錯誤——他也看到過其他創始人在創業中犯過同樣的錯誤——以及他是如何挽救這些錯誤所帶來的後果的。
 
 
對於創業企業來講,招聘“聰明的”工程人才是錯誤的。
 
因為在初創階段,招聘人才是一件挑戰性極強的的事情,創業者經常會在高薪資深工程師身上過分投資,然而這些工程師卻不一定是適合初期創業環境的人。非技術創始人在招聘技術員工的時候尤其要小心,那些在簡歷中寫的天花亂墜的應聘者更要下功夫審查,甚至可以邀請外部工程專家或者顧問來面試他們。Benson 不僅自己沒有技術背景,而且他創業的地方也在遠離家鄉的洛杉磯。Benson 不是洛杉磯本地人,所以他沒有很好的人脈來尋找優秀的工程師。
 
“我花了很多時間來面試高級工程師,面試中的一些問題甚至我自己都不知道答案是什麽。”他說,“我招聘的時候根據自己獲取到的有限的外部建議、我自己的感覺以及自己內心的疑問‘我喜歡這個人嗎?我能和他一起工作嗎?他們真的這麽聰明嗎?’反正我沒有測試他們的編程水平。”
 
最後出問題了他才發現,這些看起來很聰明的人並不意味著是那種執行動作快、叠代開發速度快的人。“我任由內心和直覺來促使自己做出倉促的決定。”Benson 說,“不應該勉強接受一個人來完成一項工作。”
 
“短期內招聘了錯誤的員工將會在長期時間里帶來雙倍的麻煩。”
 
他親身經歷了這些麻煩:Benson 花了大價錢聘用了一名 CTO,而他自己則負責從事產品和運營工作。他認為公司需要一位工程領導來監督開發團隊。
 
他說,“這是創業初期犯下的最大的錯誤。”最後,此人不僅僅不適合 CTO 的職位,而且他的專長和弱項也使其在創業初期顯得可有可無。在 CTO 離職的時候,Benson 發現他完全可以教自己如何有效地管理工程團隊。因此,在初創階段不要招聘到錯誤的資深員工,因為他們不僅僅成本高,而且如果他們犯了錯誤,那麽肯定是大錯誤。最好能在團隊內部自己提拔領導,自己培養領導。
 
除此之外,還有一些在招聘聰明的工程師方面會遇到的陷阱。你也許認為他們懂行、懂得如何進行產品開發,認為他們自己不需要監督就能幹活。Benson 現在知道了微管理並非健康的管理方式,而且沒交給員工具體的任務截止日期也會導致災難。
 
“當我問最近有什麽新進展的時候,我的工程師會說’哦,我正在做,快做完了,這是原型。‘”他說。“我對他們擁有的知識非常自信,所以按照他們的要求又給他們額外一個月的時間來完成這個項目。”
 
這是一種又快又簡單的燒錢方法。因為 Benson 並沒有對技術項目設置截止日期,因為他對 CTO 過於自信而 CTO 卻沒有完成任務,所以整整花了一年的時間,Ranker 才上線。即便那樣,在產品上線之後,還是出現了很多工程問題。你需要設置確切的產品時間線,讓參與項目的每個人都同意這樣的時間安排,然後下手去做。
 
他說,“一般在產品開發了 120 天後、銀行賬戶里少了幾萬塊錢的時候,創始人就會清醒過來。”“Ranker 到現在為止一共拿到了總計 500 萬美元出頭的投資,對於這個數字跟 Ranker 的流量和複雜程度來說,太少了。我們並沒有亂花錢,我們充滿幹勁、朝氣蓬勃,但是未對開發成本進行審核也差點讓產品在上線之前將公司殺死。”
 
談到在創業初期招聘工程人才,Benson 給出了以下建議:
 
如果你沒有很強的技術背景,多找幾個人來一起審核應聘者。他們可以是顧問、導師或者投資人給你推薦的人選。你或許會可以邀請你非常欣賞的技術人員來(但是你無法承擔讓他們加入公司的成本)和你一起面試應聘者。
 
如果你在當地沒有人脈,要額外小心。如果你在當地對技術人才並不是十分了解,那麽你已經處於不利地位。“工程背景上有太多細微的察覺,你只能從簡歷中看出 30% 來。”當你在新的城市創業的時候,“你不能再依靠自己的人來來獲取優秀人才推薦。”Benson 說,“所以,最好的辦法就是等待別人把人才推薦給你,而非覺得公司需要這麽一位人才而花錢去宣傳招聘。”花點時間來打造當地的人脈網絡,多去見見人,從別人口中獲得推薦。你需要一位在當地信得過的專家。
 
CTO 不會在項目推遲時覺得不舒服。尤其當你是非技術創始人的時候,你需要找到一位工程領導。這位工程領導應該懂得某項工作要花費多少時間,對優先級高的任務尤其清楚,如果某個員工負責的項目延期了,他知道該怎麽處理。“公司的 CTO 需要知道如何安排任務優先級,讓員工對任務安排感到舒服。讓他們把最初的經歷放在打造最小可行性產品上。”
 
你需要一位能親身實踐的工程領導。你在創業初期招聘的工程領導會花費大量的時間來評價別人的工作或者是在需要完成任務的時候又突然來了幹勁,自己寫了一大段代碼。如果你踐行精益創業,那麽實踐這一點就再正確不過了。但如果這位領導疏於管理,對工程師每天做的工作參與不多,他們很難完成自己任務,那麽趕緊開了他。
 
不需要租一間很大的辦公室。
 
創業者總是這麽認為:“我的公司很快就會壯大,所以需要為新人準備很多座位,這件事可不能成為前進路上的障礙。所以,為什麽不租一間大辦公室呢?”這就是 Benson 在 2008 年找辦公室時的邏輯,於是乎他就樂觀地租了一間很大的辦公室。
 
事後諸葛亮,他現在建議創始人在創業初期利用好共享辦公空間能帶來的生態環境。他說,“這些空間能夠同時容納多個團隊度過 3-6 個的時間。”任何小規模的創業企業都可以在這里短暫停留。
 
在開辦新公司的時候,你需要保持積極樂觀,但並非以犧牲真實情況為代價的打腫臉充胖子。你真的需要更大的辦公環境嗎?你真的能像預想的那樣很快就招到人嗎?有太多事情不是你能控制得了的,所以還是把註意力放在可以控制的事情上為好。上一次創業退出成功之後,Benson 承認他對 Ranker 的成長過於自信,然後 08 年次貸危機就爆發了。
 
“運氣太差。突然之間,我不能再靠 Ranker 的概念來融資了,我需要獲得更多的流量,但是經濟環境惡化後,融資的難度更大了。公司處於一個新的環境中,做任何事情都得自己掏腰包。”他說,“當你知道有很多外部事情是你沒法幹預的時候,將直接影響公司創業的進程,你需要把控制公司資金消耗率這件事放在首位。”
 
“速度和執行已經不是關鍵。能夠看到企業的未來才是最關鍵的事情。”
 
一次勝利可以帶來更多勝利,但是有時候可能會帶來短視心理和驕傲心理。Benson 說,“用自己的錢在經濟困難時期開辦公司會產生很多困擾。這需要花很多年的時間來保持公司高高在上的姿態,而我也開始變得謙卑。”
 
花了太多的時間來思考產品。
 
Ranker 和其他數據型網站一樣,需要處理大量的數據集,用戶會添加自己的評價,然後網站在數據庫中加入豐富的數據。這麽做會帶來許多工程難題。雖然 Ranker 的系統天生就如此複雜,Benson 還是花了不少時間在一些邊緣特性上,投入了大量時間來進行所謂的“產品思考時間”。
 
“你需要返回去,看著數據和早期用戶行為來決定將要打造的產品特性,用戶行為包括了查看消費者從哪些途徑來到你的網站、他們離開網站後去了哪里、他們現在使用什麽產品等等。”
 
Ranker 的核心概念就是基於眾包評分的、多主題領域的、用戶自己投票評價的系統,Benson 認為如果能將用戶可以評分的選項深入下去是一個很不錯的決定。
 
他說,“這個決定只對我來說不錯,不過我們還是做了這個特性,它或許現在還躺在某一處代碼里。我意識到,這麽做違反了我們投票系統簡單的特點,而且我們在簡單投票系統上已經做得很好了。”
 
“除非已經有了幾十萬用戶,否則早期往產品里添加的特性必須是這個產品不能缺失的特性。”
 
Benson 說,如果你決定給現在的產品添加新特性,你需要犧牲一些東西。否則,你將面臨特性繁多、複雜操作的問題。
 
如果你是創始人,你很有可能會這麽思考企業的未來:在很遠的未來,你看到了你心目中完美產品的樣子,你認為現在就把那些功能加進來是一件很簡單的事情。對產品未來有見地是一把雙刃劍。想要避免犯這樣的錯誤,你需要對產品和商業有清楚的、及時的認識,自己的公司現在處於什麽階段。
 
在為產品加入任何新特性之前,Benson 給出了以下建議:
 
首先,孤立核心產品的需求。建立一個可以對需求進行優先級排序的機制,然後集中解決高優先級的事項。人們為什麽來到你的網站?在 Ranker 的例子中,人們來到這個評價網站是想尋找與他們興趣相關的東西。就這半句話就已經足夠複雜了,用戶群接受這一功能之前,沒有必要開發新的領域。
 
在準備花時間考慮長期功能之前先停止思考。叠代開發公司未來藍圖上的細節是很誘人的,但是你的時間和註意力需要用來解決當下出現的問題。如果你思考出來的功能不能在未來的 45 天內真正實現,那麽就把它放在「日後再說」列表中。
 
將任何你知道的、所有的、詳細的、有關功能的討論對話都記錄下來,留著以後使用。所以參與開發突破性產品的員工都對產品未來的可能性感到興奮,樂於討論未來。你不希望打擊他們的積極性,但是你也不想過早地開發一些現在來說沒用的功能。「討論一些不緊急的功能可以輕松地占用那些興高采烈的談話人 90 分鐘的時間,最後一天結束時發現這群人浪費了一個半小時。將這種討論縮減到 15 分鐘,可以這麽對員工說『不錯,我們先把它放在核心概念的路線圖上,等開發進程接近它的時候再詳細討論,』然後他們便會回去工作了。」即便有人想利用自己的業余時間或者工作中的一小部分時間來完成一個無關緊要的新特性開發,你仍舊需要把註意力放在核心產品上,直到有了足夠的流量後再去考慮這個新特性。
 
忘記產品和工程耗時需要加倍。
 
“我從未體驗過一個能及時上線產品的科技環境。”
 
有許多原因導致產品不能及時上線,並不能說是某個人的錯誤。Benson 說,「在產品發布時認為這款產品是沒有 bug 的」,這種想法在一開始的計劃和思考時就是失敗的。
 
“在 Ranker 的前兩年里,我問到員工任務的截止日期後,就會想‘太好了!現在我知道到了某年某月,我們就會達到某個階段。’隨後我們就錯過了截止日期,然後得到經典的回答‘哦,我們還需要處理一點事情。’這里給一個經典的理由:還有一些 bug 我們需要解決一下。我犯的錯誤就是產品並沒有及時上線,因為從來就沒有產品能及時上線過。”
 
Benson 從之前的創業企業 eCrush 學到了這麽一個原則:如果你的產品截止日期順延了 1 倍的時間,你所支出的成本也額翻倍了,使你破產的幾率也增加了一倍。
 
“我覺得存在很明確的線性關系。”他說,“不能說一定是成本加倍,但肯定會多支出 40%-150%。雙倍原則是一個可以幫你節省成本的好標準。學起來並不難,但是忘起來容易。”
 
現在,為了確保他自己沒有忘記,Benson 會在單獨設置一個日歷來記錄任務預計什麽時候完工,產品預計什麽時候上線。這樣一來,他就可以在項目未能及時完成做好緩沖。“其中包括運營成本和給員工的工資。”他說。“你需要將所有的時間表都做的很真實。”
 
太忙碌而沒有關註市場變化。
 
Ranker 在 Facebook 崛起的時候上線,但卻沒有搭上 Facebook 這個流量大戶。與此同時,移動領域的發展,尤其是 iPad 的流行,在獲取、留住用戶上也顯得重要。這一切都在發展變化,但是 Benson 不想浪費他工作中的每一分鐘。“我太專註於打造 Ranker 了,每天幾乎就只在家和辦公室之間穿梭。醒來後的每一秒鐘都在筆記本前工作。我沒有時間來做其他事情。”他說。
 
更重要的是,他也沒有時間來關註 Facebook。Benson 沒有時間像普通消費者一樣用平板電腦來瀏覽網頁。他也沒有時間來用應用程序進行娛樂。他沒有意識到的是他的網站以後就要靠應用程序支撐。“早期的有很多時候我們落後於市場的腳步,因為我沒有時間來像我們的消費者一樣進行思考。”
 
不論你需要做多少工作,你仍然需要留意所在的領域內的技術進步。“我們現在有了殺手級的移動網站,但是如果我在日常生活中更頻繁地用它的話,我們可以提前三到四個月發布那個反應功能。”他說。
 
“我漏掉了人們體驗網站的方式,因為自己沒有時間來上網。”
 
Ranker 現在已經足夠大,整個團隊可以追蹤、幹上潮流,這是因為產品開發已經不再是之聽從 Benson 一個人的建議。
 
你的創業企業需要“站在潮流的最前排”。即便你的公司規模很小,每個員工忙到喘不過氣來,你的生活中肯定還有一些人對潮流、趨勢有深刻了解的人,然後他們會來對你產生影響。
 
“你的朋友中會有人對各種科技潮流都有深刻的理解。他可以是你的朋友、配偶、孩子或者任何你信任的人。”他說,“但是讓誰來留意科技新聞呢?讓誰來發現剛發布的新產品,找出所有人的註意力都在上面產品上(尤其是那些和你所在的市場相關的產品),然後再作為真實的用戶來體驗他們的產品。作為技術創始人,我們處於一個永遠不斷創新的環境,每天工作的時間也就那麽多。你需要知道你所在的世界都發生了些什麽事。”
 
Benson 說,堅持不懈是創業者應該具備的優良品質之一,但是堅持有時也會領你走上錯誤的道路,甚至是死路。“如果你對所做的事情太過熱情,你會錯看所處的環境。就我們而言,這種事情發生過。唯一阻止這件事發生的方法就是熟悉自己的短處,銘記規劃的藍圖。然後找到可以信賴的朋友或顧問來幫你看那些你沒有時間去看的東西,或者是競爭對手不願意讓你看到的東西。”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18531

錘子做錯了什麽?羅永浩講述硬件創業不能犯的錯誤

來源: http://newshtml.iheima.com/2014/1207/148209.html

\躲過了霧霾,換來了萬里晴空,這對頗受爭議的錘子來講,不知道是不是一個好的兆頭。不過,對於羅永浩的粉絲而言,天氣、環境這些因素都不會影響他們對羅永浩的擁躉。

一位從上海來的粉絲就向新浪科技表示,之前原本已經定了17日的機票,即便延期到了12月,他仍然重新安排了時間,趕了過來。從現場的觀眾來看,男女比例大約在3:1,在新浪科技隨機采訪的觀眾中,多數都是上班族,換而言之,基本是受“老羅語錄”影響的80後。

下午1點鐘,這些觀眾已經擁擠在國家會議中心門外的演講宣傳背板前排隊留影,當然這其中也夾雜著倒賣門票的黃牛。在黃牛那里,這場演講的門票最高已經炒到了800元,這也從側面反映了羅永浩個人品牌的影響力。

羅永浩深知自己個人的品牌影響力,但他也曾對新浪科技表示,他個人的影響力對於錘子並沒有起到很多積極的作用,希望通過弱化他個人的品牌來緩解錘子的壓力。基於這一想法,便有了今天《一個理想者的創業故事》的最後一次演講。

通過演講的全程不難發現,這次羅永浩的演講,不僅僅是羅永浩將個人品牌系列演講的終結,更是其品牌向錘子科技過渡的開始。

到底做錯了什麽

此前,錘子T1的16GB 3G版本售價為3000元,而32GB版本要3150元,4G的32GB版本售價為3500元。而後錘子經歷了降價,3G版16G容量的降為1980元,3G版32G容量的降為2080元,4G版32G容量的降為2480元。

從幅度上講,錘子一次性降價30%左右。逼錘子做出這一調整的是,錘子手機下降的出貨量,這一點羅永浩本人並未否認。他也承認,從5月份之後,錘子面臨了很多產品細節上的問題。

“實在等不了,一定支持你的T2”,這類的話在錘子發布3個月之後並不少見,用羅永浩自己在演講時的話,“每當看到這樣的話,心里都在滴血”,數碼新品的關註熱度通常只能維持 3 個月左右,有許多有換機需求的用戶,由於等貨的時間過長而選擇了其他品牌。

令羅永浩萬萬沒想到的是,拖累手機的不是T1這款產品,而是像集線器、附送的小螺絲刀等這類小東西的品控問題,影響了整體出貨。羅永浩透露,在最初的這3-4個月里,錘子T1的逃單率從最初預定的2%,上升到了近90%。

羅永浩認識到,對一個新品牌的首款產品來說,更廣泛的用戶基礎和更多的口碑傳播是極其重要的,而較長的供貨期並沒有讓更多的人體驗到產品,從而影響了產品上市早期的口碑傳播。

吃過了苦頭,羅永浩說為了避免重蹈覆轍,避免產能等諸多“家醜”暴露在鎂光燈之下,錘子在T2發布會時,將囤貨10萬以上再召開發布會。

為何好鬥

在錘子遇到這樣或那樣的問題後,羅永浩認為,媒體和輿論對於他個人以及錘子的評價開始發生了變化,“在做錘子之前,對於我個人的媒體輿論基本都是正面的,但做了錘子之後就不一樣了”。

在這次演講中,羅永浩表達他已經認識到了做企業家的責任感,這種責任感的直接影響就是,羅永浩自己已經將個人的微博賬號的密碼,交給了媒體公關部門,每條他個人微博發出的內容都需要經過該部門的審核。

對此,羅永浩笑稱,“交出了微博,占用個人時間減少了,生活質量明顯提高了”,“真沒想到做手機還不能說話了”。

他在現場回顧了過往自己對一些媒體的口無遮攔而付出的代價,他自己對一些錘子負面的報道總結為,錘子與媒體之間缺乏足夠的溝通和相互的了解。

對於他本人的口無遮攔,羅永浩總結為“刻薄、好鬥”,他反思這與自己從小生活在東北有直接關系,羅永浩自稱,“從骨子里就是能為個人榮譽大打出手的人”。

白色T1發布

對於先遭供貨不足,後遭降價嘲笑的錘子,羅永浩依然“天生驕傲”的公布了T1從發售到現在的銷量,截止到12月5日晚,錘子T1賣出了122063部,在錘子的用戶中,39%由iPhone用戶轉化,17%由小米用戶轉化,13%由三星用戶轉化。

他還透露,在現有第三方渠道中,T1在天貓的好評是4.5分,京東的好評率是94%,並在天貓雙十一購物節中,在2000元以上的手機中排名第二,第一名是華為的Mate7。

同時在演講過程中,白色版T1首次公開亮相,羅永浩自稱這是一款“我見過的最好的白色手機”。白色版Smartisan T1手機於今日正式開始接受預訂,支持中國移動和中國聯通的 2 / 3 / 4G 網絡,內置 32GB 存儲空間,售價2480元。

白色版 Smartisan T1 手機將搭載最新升級的 Smartisan OS 1.3 操作系統,在 Smartisan OS 1.1 的基礎上新增功能 63 項,優化細節 46 項,修複系統漏洞若幹。此前購買了黑色版 Smartisan T1 手機的用戶,可以通過 OTA 的方式將手機升級至最新版系統。

對於T1整體的預期,羅永浩承認很難達到他自己50萬的水平,但還是能夠達到投資人20萬的要求。而對於T1只是一款“粉絲手機”時,羅永浩反駁道,“沒有一款兩三千塊的手機能賣到10萬臺以上”。

羅永浩強調媒體口中的“粉絲”包括現場觀眾,“他們不是我的粉絲,他們是某種信念、某種價值觀、某種思想、某種人生態度的粉絲,他們來到現場,是知道從我身上能看到這些東西”。

對於創業做錘子,羅永浩總結道,“如果我們成功,很大程度上,這是正派、體面、原則性和理想主義的成功:因為價值觀方面的原因,我們得到了太多不合一般商業邏輯的支持和幫助;如果我們失敗,可以肯定,這是商業能力上的不成熟,跟我們沒有采取流氓手段獲益沒有絲毫關系,更談不上理想主義和情懷的失敗”。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22263

【閉市論門道】散戶常犯的錯誤 騎行夜幕的統計客:

http://xueqiu.com/2480001764/39799212
騎行客在雪球上堅持每日發文已有一月。期間收穫大量熱心球友的評論。無論評論得對或錯,褒或貶,騎行客儘可能保留其原來的面目,不刪帖不拉黑。真理越辯越明。尤其是股市這個沒有絕對對錯標準的地方,百家爭鳴方讓人兼聽則明。騎行客一貫的原則是,用正能量投資A股市場,相信中國經濟的未來;用靈活的手段炒股,低買高賣利益最大化;用理性控制風險,確保在市場中活得更久活得更好。有些評論騎行客無法回應,是因為價值觀不同。雪球不是新鮮事物,在雪球之前就有股吧,股吧之前就有財經媒體。無論在什麼樣的載體裡,最受追捧,揚名立萬的往往是「一味唱多」的人。而「一味唱多」的人大多自己不炒股,比如財經節目嘉賓,券商明星分析師。真正把自己的大多數資產投資於股市的人,時刻都在權衡風險。炒股票不考慮風險只考慮收益的人,要麼是新手,要麼是賭徒。

北京的春天很短。北京領導下的A股也是由寒冬直接進入盛夏,在陽春三月裡已然沸騰。雪球各家談的多是牛市買買買,騎行客願意充當反面教材,給市場和股民潑點冷水,也平衡一下罈子裡的氣氛。

對於建設性的評論,騎行客儘可能從技術的角度解答。或釋疑,或辯論,或改正錯誤。分析的方法角度可以不同,歸納演繹的結論可以不同,但分析的過程在一段時間內卻存在唯一客觀的標準。這是大家辯論的基石。根據我們現有的認知範圍,去探索更多未知的領域,反過來修正我們現有認知的不足。這是一種科學精神,適用於任何領域。所以,對於有些缺乏科學精神,或是違反辯論規則的評論,騎行客無法一一回應。

於是就有了此文 – 騎行客歸納總結了散戶由於認知上的不足,所常犯的錯誤,以作為無法一一回覆的補償。

【錯誤一】過去代表未來 – 典型的說法「你說有風險的股票過去已經上漲了兩倍三倍,照你的說法肯定滿倉踏空」

經常做經濟分析的人都會預測GDP、預測行業增速、預測企業盈利。騎行客看過的成千上萬份分析報告99%都是預測未來會重複當前的趨勢。行業過去五年20%增長,未來三年也會保持15-20%的增速。公司過去三年平均市盈率50倍,我們給公司未來兩年的市盈率估值也是45倍、40倍。

根據牛頓第一定論,在沒有外力的情況下,物體會保持其當前的運動狀態。這或許是一切過去代表未來理論的祖師爺。然而,無論是經濟、行業或是企業,不斷地受到來自國家政策,產業興衰,競爭演變的外力作用。過去往往不代表未來。股價更是漲多了要跌,跌多了要漲。股民們一味把目光投向近期漲幅巨大,上躥下跳股性好的股票,覺得未來還能繼續漲,是很危險的事情。新入市的股民經常會問,「這股盤了這麼久老不漲,是不是沒戲了?」用一句話回答叫,「善有善報,惡有惡報,不是不報,時候未到。」

【錯誤二】凡事都問利好利空 – 典型的說法「銀行存款保險制度落地是不是利空銀行股,利好保險股啊?」

騎行客的回答是,絕大部分市場上的信息既不是利好也不是利空,而是無關。股評家的特點是收市後分析今天為什麼漲為什麼跌,漲是由於哪個消息利好,跌是由於哪個消息利空。於是就出現了如下的笑話:「牛市裡漲是因為此消息代表利空出盡,熊市裡跌是因為同樣的消息大大地利空。」如今,我們每天都處於信息爆炸的海洋裡,每天問各種信息利好利空,真不如在熊市的時候買完一隻股票,然後忘了它,把兩三年內市場上一會兒利好一會兒利空的新聞當耳邊風,到頭來保管賺得更多。

最後回答銀行存款保險制度,無論有沒有這個制度,16家上市的股份制銀行都不可能破產。銀行存款保險制度在決策層中醞釀始於5年前,去年底在媒體上開始宣傳,時至如今正式推出,對市場的影響已屬「無關」(見騎行客的消息面文集深入探討http://xueqiu.com/2480001764/32115835)。至於對保險股的影響,看看上市的保險公司的收入和能從銀行這裡賺到保費的數量級比較吧。在美國收銀行存款保險保費的是FDIC,並非任何商業保險公司。

【錯誤三】大小不分 – 典型的說法「XX股票有XX概念,要漲」

當我們分析上市公司進入某一新領域時,一定分析其自身的體量。$樂視網(SZ300104)$  當初做電視是利好,因為彼時其市值不到百億,而網上付費視頻的行業規模與電視機行業差很多。同樣這也是為什麼那麼多借殼上市的股價都能狂飆突進,因為殼公司本身盤子小,裝入的資產體量大,或者公司本身盤子中等,裝入的資產體量巨大,如$成飛集成(SZ002190)$  ,$信威集團(SH600485)$  。所以在上市公司進行資產重組或投資時,分析其本身的體量(市值),和重組/投資的規模(金額)之間的比例關係異常重要。這是目前絕大部分散戶日常看的新聞當中所沒有的。只看定性,不做定量分析,謬之千里。這同樣解釋了為什麼盤子小的公司(20-30億左右)有點風吹草動的概念,無論投資規模,股價都很容易飈(見騎行客的短線文集http://xueqiu.com/2480001764/39622372)。而給銀行發券商牌照如同給恐龍一根玉米,反應寥寥。

【錯誤四】左右互搏 – 典型的說法「$蘇寧云商(SZ002024)$  做O2O,利好」

當一家上市公司已在所處領域做到行業領先,佔據市場相當份額(10%或20%以上)時,其應對新進入者對自身業務衝擊時所做的轉型 – 就是左右互博。因為,如果新模式是有效的,不可避免地侵蝕原有自身的業務;如果新模式無效,則浪費投資。蘇寧/國美做電商,做O2O就是最好的例子。同樣,$格力電器(SZ000651)$  為應對小米侵蝕其白電份額而去做手機,$工商銀行(SH601398)$  、$招商銀行(SH600036)$  為應對餘額寶搬走它的存款而把原有的信用卡商城拓展成電子商務平台,也只是一種簡單粗暴的「敵人殺到我家裡來了,我也用一部分資源去包抄它的老家」的黔驢之技。這裡左右互博的不是外部的市場,而是自身的資源。

【錯誤五】公開信息當內幕消息 – 典型的說法「據說這家公司要收購XX」

市場上總是不缺有人來神秘兮兮地跟你說「內幕消息」。騎行客曾居於投資的十字路口(橫跨VC、PE二級市場),每天車來車往的小道消息自是聽得特別多。據騎行客統計,90%以上的內幕消息屬於公開信息。聽消息的人都應認真查一查上市公司的公告,最方便的當屬巨潮(http://www.cninfo.com.cn。有些內幕消息是在「股價異動信息」中已被澄清的,有些則是在併購重組申報審批的進行過程中,還有的則已披露意向性協議。無論處於那種狀態,公告中披露的內容都比線索人神秘兮兮地跟騎行客講的要詳盡。把公開信息當內幕消息炒,仍然有50%上漲的可能(牛市中是90%)。但你知道的這點內幕信息,實在比市場大資金知道的公開信息還要少。勝算也就聽天由命吧。

黑夜給我們黑色的眼睛,不是讓我們在黑夜中繼續抓瞎,而是讓我們去尋找光明。把自己的命運交付給50/50的幾率,還是扼住命運的咽喉,這是你的選擇。$上證指數(SH000001)$  $創業板指(SZ399006)$  @今日話題 @方舟88

連載中,加粉持續關注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38339

【閉市論門道】散戶常犯的錯誤(續篇)- 買賣那點事兒 騎行夜幕的統計客

http://xueqiu.com/2480001764/39888727
一轉眼到了假期的最後一天。小長假太短,休市的時間更長才好。如果股市像房地產市場一樣不是每天開盤,看不到價格上躥下跳,一定會有更多的人賺錢。騎行客白天是不看盤的,但每逢交易日收盤後,總會瀏覽一遍自己持倉和關注中股票的股價,大多數時候是徒勞地耗費一點時間和腦神,以物喜或是以己悲。股市如果一週甚至一個月只開一次盤,興許我能有更多的閒情逸致享受生活吧。

今天就來談一談散戶因股市每天開盤,每時每刻鼠標一點就可交易所常犯的錯誤:

【錯誤六】目標價設得過低 – 典型的做法「一漲個5-10%就賣」

買一支股票,無論是自己分析的,朋友推薦的,消息聽來的,總是投入過一些時間和精力的。騎行客買入一支股票前至少要分析三個小時。而且每買一支股票的背後都至少排除了5-10個其它標的。排除這些股票另需花上三個小時。就算是朋友推薦的,消息聽來的,維繫老友的時間,打點消息源的花費,算下來也不會少。總之,一隻股票買下去的背後是每個股民不菲的時間和精力投入。在漲了5-10%之後,就落袋為安,投入產出比過低。在牛市中,這種錯誤尤為明顯,在下一個標的無以為繼前,因稍漲了點就清空手中持倉,看著大盤呼哧呼哧地漲,手中無貨乾著急。這比滿倉踏空還要可悲。

由於股市工作日每天開市,交易時間連續競價,股價在單位時間內的價格波動尤為顯著。5-10%可視為股票在短期(三個月以內)的正常波動。如果我們買股票把目標價設在股票短期正常波動的範圍之內,則可視為在賭場裡賭大小。因為短期內上漲或下跌5-10%的概率各是50%。從概率上來說,用過低的目標價炒股,長此以往就像在澳門玩百家樂輸了押翻倍,再輸再押翻倍,看上去最後總能贏點蠅頭小利,只要來一次黑天鵝就能讓你的利潤全數吐出

【錯誤七】過於短線 – 典型的做法「今天買了明天不漲後天就賣」

股市的交易成本看似很低,一人多戶放開可預見在激烈的競爭下費率會全部降至萬三甚至萬二。一次買進賣出成本也就是不到千分之一。但讓我們考慮一下,如果交易過於頻繁,譬如持股全都不超過三天,那麼一年下來,買賣的次數將達到100次,交易成本是10% = 100*0.001(交易成本)。對資金量小的散戶而言,成本極有可能會更高,因為佣金有個底線是5元。也就是當單筆買入低於2.5萬元時,假設佣金是萬分之二,佣金最低總是5元。

讓我們來設想一個5萬元的小賬戶,喜歡同時買10只股票,平均單筆買入是5000元,超短線交易,假設一年換倉100次。則每年的買賣是10*100*2=2000次,每次佣金最低都是5元,則一年的交易成本在10000元以上,佔賬戶的本金比例>20%!所以券商最喜歡超短線頻繁交易。

對於小資金而言,分散+超短=自殺,每年交易成本就超過20%,市場上能活下來的大概只有三十幾歲就禿頂的徐翔和電腦(程序化高頻交易)。對於大資金而言,超短等於每年你的本金先從90%起步,做到P2P的收益率,才拿回餘額寶的現金。有個券商營業部老總不願公開的數據,全部賬戶中能做到穩定盈利的,短線不到10%

【錯誤八】下跌後不止損 – 典型的說法「大不了給女兒做嫁妝」

A股對老百姓其實是很「仁慈」的。這跟我們一黨執政有關。股市裡虧光了還能罵GCD。所以證監會「千方百計」不讓公司退市,為的還是喜歡投機的老百姓的血汗錢能得到保全。即便如此,A股依然是熊長牛短。即便套牢的錢不會像國外那樣在公司退市後,灰飛煙滅,損失的也是青春,機會成本,和更多經驗的積累。下跌後不找原因而採取鴕鳥政策,或者乾脆眼不見心不煩的人根本就不該來股市。你是來送錢的麼?每一次下跌後的止損都是最好的教訓,只有傷了痛了,揭開傷疤,尋根問底,自身才能變得更強。用一句,「反正沒賣就是沒損失」,騙得了自己騙不了媳婦兒。

還有一種危害很大的價值派思維,叫「越跌越買」。在騎行客看來,「越跌越買」只適合股市中不到5%的人,機構中不到20%的– 真正能把企業價值判斷地八九不離十,並且對自己的判斷能夠依據時勢的變化而及時作出改變的少數分子。一般是水平越臭,越不願認錯;真正的高手,像索羅斯那樣,承認錯誤空翻多只需要一秒鐘。自認為水平不是頂尖,還是老老實實止損吧,千萬別拿「學巴菲特,做價值投資」當擋箭牌。

【錯誤九】成本價拋售 – 典型的做法「買入上漲後下跌,或下跌後上漲,在成本價拋售」

有了目標價,有了止損位,你在成本價附近著什麼急?遊樂場裡的龍船大家都玩過,隨著一次一次地震盪越來越高,就好像股價的波動,勢能一次次轉換為動能,回到原點(成本價)是很頻繁的。

很多人在漲的時候,沒到目標位,乾著急,然後掉頭向下,跌回成本了,覺得趨勢還要跌,於是急急忙忙平倉。那你還要止損位幹什麼呢?止損位就是幫你在逆向波動時逃命。不該逃命時逃命,只會錯過下次來得更猛烈的上漲

同樣地,還有很多人在跌的時候,滿心焦慮滿臉愁容。好不容易等到股價回升到成本位了,就平倉,心裡想,還好沒虧,卻錯過了股價的主升浪。來股市是來賺錢的,不是來保本的。有止損位保命,買完後就忘了成本,下跌期間不必憂慮,耐不住寂寞就等不來輝煌,最可惜的是黑夜你都熬過去了,卻倒在了黎明前。成本價上千萬別把籌碼交出來!

【錯誤十】一到目標價就拋 – 典型的結果「牛市來了,才賺了20-30%,已經空倉了,接下來只能瞎買」

90%的券商研報把股票的目標價都設在當前價格上面的20-30%,2000點時如此,現在如此,當年6000點時也是如此。究竟什麼是目標價,賣方想讓你買的時候的目標價完全是唬人的。設太高怕你不信,太低怕你沒興趣,25%正好。究竟目標價該是什麼,是企業的公允價值?剛才說過價值判斷的正確方法95%的人都不掌握,剩下5%掌握的人意見還不一致。今天做的估值,隨著明天形勢的變化還會調整。牛市裡股票的價格全部都在自身公允價值的上方。所以,目標價是買入時的參考,交易紀律才是核心。當掌握估值的方法以後,不要去買那些股價明顯高於公允價值的股票,還自以為是在投資。不是不可以投機,投機有投機的方法。最忌明明是在投機,自以為是投資

對估值不清楚,對整體市場的牛熊沒概念,或者就是投機已被高估的股票,都能通過交易紀律保護自己(關於交易紀律的詳述http://xueqiu.com/2480001764/32544505)。而最好的方法,是在企業被低估時買入,市場處於熊市時入場(後者對散戶而言更容易掌握,請參見騎行客的專述http://xueqiu.com/2480001764/38456736)。然後,忘了目標價,繫上「交易紀律」的保險帶,不斷在趨勢市的快車道上飛馳。你覺得巴菲特當年買中石油,是把目標價定在800%嗎?

最後還是重複一遍騎行客說了很多次的老話,股市是正和的http://xueqiu.com/2480001764/32317902)。所以交易紀律也應用「正和」的理念去配套,止贏(目標價過低或一到目標價就拋售)不止損,還是止損不止贏,這是區別絕大部分散戶賠錢還是賺錢的標準

$上證指數(SH000001)$   $深證成指(SZ399001)$   $中小板指(SZ399005)$   $創業板指(SZ399006)$   $恆生指數(HKHSI)$   $納斯達克綜合指數(NASDAQ)$   $道瓊斯指數(DJI30)$   @今日話題 @方舟88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38698

沒有壓力下犯的錯⋯⋯談資源股 巴黎的價值投資

來源: http://parisvalueinvesting.blogspot.hk/2015/08/blog-post_6.html

巴黎:

在看下文前想朋友先清楚,筆者是說過去的幾個月,因為我的錯是發生在幾個月前,我也但願自己買這支股票之前能夠番看我的舊作"大學沒有教的股票價值投資"修訂版第210頁,或者是自己Blog內2009年3月4日所出的文"匯豐的錯與巴菲特的錯"。

http://parisvalueinvesting.blogspot.hk/2009/03/blog-post_375.html

那篇文我曾以旁觀者角度說巴老買入油公司ConocoPhillips 是一個不應犯的錯誤,因為Benjamin Graham在"證券分析"一書中已經使用過石油公司業績和雜貨店公司業績的比較,去解釋以石油公司週期性的盈利P/E計算投資價值,並不能像雜貨公司的代表性高。

任何一間企業唔多唔小一定會受外來情況影響,但價值投資人就係最唔想買太受外來影響的公司,道理是很簡單,當你看完一份年報後,仍然覺得"還有一件事"應該要知但未知,咁你為何不放棄它呢。

現在筆者組合中就有兩支資源股是要由"別人決定"它們的損益表數字,而呢個別人居然唔係神華和中海油的管理層,如果你做生意,會唔會夾錢下註一間管理層答唔到你咁重要問題的公司呢?

如果自己唔懂,在贏輸面對自己無利情況之下落註,贏了只是幸運,輸了是應該,咁呢個就是賭而唔係投資,賭的東西我係唔識答的,我亦不想自尋煩惱,所以我係唔會再評論資源股的。

最近有朋友好像很有興趣,但我不知點解有咁多distressed 股唔買,係都要想買D自己唔識的石油股。

其實你都見到過去的股神認錯,今年己出清Exxon,亦睇住有高空擲物我走埋去衰左並走左一半隻海油,照計都應該知驚,但如果你咁都睇唔識驚,我點教你呢:)

買股票目的是想賺錢,而唔係要去挑戰難度,証明自己樣樣皆能,買資源股要走去理埋人地中東、南美、俄羅斯⋯⋯的事,呢D難度咁高既野唔啱我。

你估我真係好得閒:)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56001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