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富豪爆火 羅兆輝絕路

2005-1-27  NM




上週四,絕跡多時的羅兆輝再次出事,今次涉及在澳門販毒,他隨時要面對至少八年刑期。羅兆輝兩年多前,大爆富豪及明星的醜聞,成為傳媒追訪焦點。自從破產後,在香港人間蒸發,原來到了澳門投靠街市偉。本來羅兆輝可以在濠江繼續墮落、繼續快樂,可惜他口沒遮攔本性不改,甚至在新開張的「希臘神話」賭場向賭客展示「絕密」照片,終於令富豪爆火,決心清場。上週四晚上,羅兆輝與何姓女友在新世紀酒店九樓的套房,吃完簡單晚飯後,在「希臘神話」賭了幾手,便回到房間,還叫女友電召其他姊妹,開一個小型的派對。大約十時,兩名分別姓張及姓劉的內地少女匆匆趕至,四人剛「開餐」完畢,房門即被打開,數名澳門司警衝入,羅兆輝等四人嚇得目瞪口呆。司警在房內撿獲可卡因及各式吸食工具作為證物,並以販毒及吸毒罪名拘捕四人。

街市偉四千萬救急據悉司警這次採取行動,全因有人舉報。羅兆輝入住澳門新世紀酒店,已有數月,有人在酒店內吸毒及開毒品性派對,早已經是公開的秘密。而姓何的二十四歲內地女子,本來是葡京一帶的流鶯,兩個月前搭上了羅兆輝。「佢唔算靚,但係勝在玩得夠放,亦有『可樂』(可卡因)癮,神童輝好喜歡搵佢,個幾月前,就成為神童輝近身女友,大家以老公、老婆相稱。」葡京雞頭阿文透露。羅兆輝瓣瓣大癮,一旦手頭鬆動一點,就叫女友找一些朋友,開完「餐」,再搞性派對。羅兆輝雖已破產,好色性格仍是不改,只不過對手由靚女明星,變為北姑流鶯。一名酒店管房向記者表示,很多時清潔房間時都會看見羅兆輝的房內,隨處亂放一些吸毒工具。「間房好鬼亂,有時送餐入去,見佢同啲女仔都神志不清,一味喺度傻笑,有時又會攬住錫嚟錫去,不過大家都見慣不怪。」有人在酒店吸毒已是公開秘密,多月來一直平安無事,但今次卻大禍臨頭。羅兆輝每 次「開餐」後,都會變得異常亢奮,喜歡向賭客及荷官吹噓過去的威水史,當中涉及很多荒淫的私生活,而且經常提及他是街市偉(吳偉)的恩人,過去曾借他四千 萬應急。「佢話街市偉喺九七年最霉,連出糧俾伙記都唔夠,要用酒店餐券搭夠,找他搭路借四千萬應急,後來係佢自己借錢俾佢,街市偉一直冇還過。羅兆輝又自稱街市偉可以競投賭牌(○二年),皆因得他這筆巨款。」一名賭場職員憶述。

贏錢後嫖妓但記者從知情人士富哥口中,得到另一個版本,他說:「九七年初,街市偉係好手緊,佢同羅兆輝一向都幾熟,以前羅兆輝好興同朋友嚟澳門豪賭,上落起碼幾百萬。其實佢同好多個大賭廳廳主都好熟。後來街市偉想搵水喉入股賭場,羅兆輝咪做中間人,事成後,街市偉話俾佢一筆佣金,大約一百幾十萬,羅兆輝嗰陣時仲好有錢,根本唔放呢筆錢在眼內,咪當做投資,冇要到。街市偉一直好感激羅兆輝,喺佢落難之後,都想幫番佢。」○三年開始,羅兆輝已斷斷續續入住新世紀酒店,往往一住便是個多月。去年九月起,他更長駐新世紀,甚少回香港。街市偉不但包食包住,還給他泥碼到賭場消磨時間,平均每週也有一萬左右。泥碼本身並不能換錢,要賭錢贏得的籌碼才能兌換現金。羅兆輝一旦贏了錢,就會延續他在富豪時代的聲色犬馬生活。去年中,新世紀正擴建為「希臘神話」賭場,很多地方需要封閉,四處飛沙走石,酒店入住率下降,原本的酒店賭場亦未見旺場,聽眾不多,羅兆輝也說得不太起勁。

賭場展示絕密照片自上年十二月廿三日「希臘神話」開幕後,每日數千內地賭客前來,羅兆輝亦由原來的新世紀賭場,轉戰「希臘神話」。富哥說:「喺『希臘神話』有好多大陸佬都認出羅兆輝,主動同佢兜搭。佢就變得更加口沒遮攔,唔單只話街市偉欠佢錢,又話賭王淨係俾錢女人就豪爽,但就專搵啲拍檔、朋友着數。」羅兆輝更多次重提一名自認風流的富豪,近年已性無能,每次行房皆要靠食藥、打針。又誇口李嘉誠找他合作搞慳電機及洋酒生意,至於陳國強只是他的手下而已。很多內地客都津津有味地聽他吹噓。平時羅兆輝常拿一個黑色皮包出入賭場,更自稱內裡放了他和多名富豪的合照,還有一些絕密照片,說得興高采烈時,他甚至即場向賭客、荷官、職員展示照片,引起眾人圍觀。由於他說話經常語無倫次,神情迷幻,一些職員、保安私下謔稱他為「傻仔輝」。羅兆輝在「希臘神話」的出位行徑,很快開始惹人注意,認為他搞住「希臘神話」做生意,也不想富豪圈中的種種醜事被人唱通街。街市偉備受重重壓力。

神秘人保釋離去上週五下午,羅兆輝被扣上手銬到澳門檢察院進行初級偵訊,當時他仍是驚魂未定,頭髮散亂,神情頹廢,眼神呆滯。他看見記者時,手忙腳亂地以衣服掩面,十分狼狽。他和何姓女友被控販毒,其餘兩名內地女子只被控吸毒。上庭期間,三名內地女子,顯得神色自若,而羅兆輝的親友卻未見出現。到了上週六早上,法院准予三名內地女子暫離開法庭,羅兆輝則需要十日內繳交十三萬,才能保釋。初時有人以為是劉鑾雄會出手相助,上週六晚大劉與友人晚宴時,席間有人提到羅兆輝在澳門出事,大劉一臉亢地說:「呢個人同我再冇關係!」而羅兆輝前妻,身在加拿大溫哥華的鄭黛芬亦表示,已很久沒有與羅聯絡。自從○二年,羅兆輝在 傳媒大爆本港富豪的荒淫醜聞,已頓成過街老鼠,一眾富豪早跟他劃清界線。唯獨大劉及鄭裕彤二人決定最後一次幫助他,派人從法國接他回港,還給了他一筆錢, 勸他到加拿大與前妻復合,重新做人。豈料他拿了錢之後,到澳門繼續沉淪,很快就揮霍乾淨。據悉羅暫未有十三萬保釋金保釋外出,不過外間有流言說有人想幫他 保釋,並希望他離開澳門,不要再生事端。記者於事發兩日後,進入羅兆輝所居住的房間,酒店暫時未有將房間出租,他的私人物品卻被清理得乾乾淨淨。羅兆輝保釋後可以離開澳門候審,明示他在澳門,已再無他立足之地。

神秘人保釋離去上週五下午,羅兆輝被扣上手銬到澳門檢察院進行初級偵訊,當時他仍是驚魂未定,頭髮散亂,神情頹廢,眼神呆滯。他看見記者時,手忙腳亂地以衣服掩面,十分狼狽。他和何姓女友被控販毒,其餘兩名內地女子只被控吸毒。上庭期間,三名內地女子,顯得神色自若,而羅兆輝的親友卻未見出現。到了上週六早上,法院准予三名內地女子暫離開法庭,羅兆輝則需要十日內繳交十三萬,才能保釋。初時有人以為是劉鑾雄會出手相助,上週六晚大劉與友人晚宴時,席間有人提到羅兆輝在澳門出事,大劉一臉亢地說:「呢個人同我再冇關係!」而羅兆輝前妻,身在加拿大溫哥華的鄭黛芬亦表示,已很久沒有與羅聯絡。自從○二年,羅兆輝在 傳媒大爆本港富豪的荒淫醜聞,已頓成過街老鼠,一眾富豪早跟他劃清界線。唯獨大劉及鄭裕彤二人決定最後一次幫助他,派人從法國接他回港,還給了他一筆錢, 勸他到加拿大與前妻復合,重新做人。豈料他拿了錢之後,到澳門繼續沉淪,很快就揮霍乾淨。據悉羅暫未有十三萬保釋金保釋外出,不過外間有流言說有人想幫他 保釋,並希望他離開澳門,不要再生事端。記者於事發兩日後,進入羅兆輝所居住的房間,酒店暫時未有將房間出租,他的私人物品卻被清理得乾乾淨淨。羅兆輝保釋後可以離開澳門候審,明示他在澳門,已再無他立足之地。

澳門販毒至少監禁八年大律師石立炘指出澳門對於販毒的定義很廣,除了生產、販賣,就算分派、準備、運輸、提供工具或場地等,亦被視為販毒。就算羅兆輝只被搜出一克的可卡因,亦可以控告他販毒,一經定罪,刑期由八年至十二年,罰款由五千至七十萬。由於澳門法例規定,兩人以上一起吸食毒品,可被視為有組織販毒罪行,案中與羅兆輝一起吸毒,還有三人,假如罪名成立,刑期更重達十年至十五年。

解 構「神話」「希臘神話」娛樂場開幕日,該賭場的股東何鴻燊曾對傳媒說:「阿偉(即街市偉,『神話』董事總經理)話這裡有眾神之首,殺氣好大,可以幫我搶番 唔少生意。」顯而易見,街市偉的「神話」全靠何生支持。其實早在上年十一月十六日,「神話」已投入炒得熱烘烘的賭股行列,因本是製造、銷售電子消費品及液 晶體顯示屏等的奧瑪仕(0959),宣布與「神話」訂立諒解備忘錄,並認購「神話」股份。消息一出,奧瑪仕即由四毫半勁升至十二月中最高的四個一。而街市 偉則派了新世紀酒店副總經理陳鏡明入奧瑪仕做副主席。雖然「神話」預計第三期工程完成後,可增賭枱至五百張,但星期二收市,奧瑪仕股價插回至個七,股民若 想變出神話就要小心!

出身寒微神童輝與街市偉,兩個本來大纜扯儿的人物,卻因一單金錢瓜葛而被迫走在一起,到最後竟演變成今日的局面。但細閱他們二人的背景及浮沉,又發覺有頗多相似的地方。

羅兆輝與 吳文新二人皆出身寒微,且未受過高等教育。羅十四歲便出來打工,曾做過保安及推銷員等工作,二十一歲時轉投位於中環的滿通地產當經紀。憑着豐富的社會經驗 及善於「服侍」老細的本領,羅甚得老闆器重,一年間便升上經理之位,從此更開始他炒賣地產的傳奇;而「神童」的綽號便是九一年時,轉售重慶大廈商場後勁賺 逾四億而得來,當時羅只有廿七歲。街市偉出身石硤尾,但就活躍於旺角,據聞是跟十四K黑白無常的「老漢」搵食,因曾參與旺角街市的凍肉生意,故被人冠以 「街市偉」的花名。十多年前因牽涉入一宗毒品案,他避走菲律賓,並在菲律賓與賭業結下不解緣。「話就話八十年代响菲律賓搞娛樂事業,實情係地下賭場,不過 當時佢唔算好出名啫。」一位十四K老叔父說。後得專搞賭團的劉思仁(劉坤銘父)介紹,街市偉轉至澳門發展,八十年代在葡京開始管理貴賓廳,甚至連他的妻子 司徒玉蓮也因此涉足賭業。街市偉在○二年競投賭牌時,曾對本刊透露,新華華(投賭牌的公司)是他獨資,「我間公司只有八個字,『吳文新、吳偉、街市 偉』。」可能基於形象問題,出席「希臘神話」賭場記招會時,街市偉用的名字只是吳文新。

迅速彈起正所謂時勢造英雄,他們二人能迅速彈起,很 大程度上是因食正時勢。神童輝食正九十年代的地產狂潮,曾以「快刀手」方法炒賣皇后大道中九號四層寫字樓,為他帶來兩億元利潤。街市偉則食正賭場行賭廳制 的風氣,以前的賭場是全由博彩公司經營,但劉思仁卻度出賭廳概念及泥碼的應用。「賭廳概念係好,一來博彩公司可以降低成本,又保證到穩定收入(租金及分 賬),二來廳主可以當自己生意經營嚟賺錢。」一位賭業老行尊說,要疊碼仔銷泥碼的手法,也是劉思仁想出來的招攬生意手法。故街市偉的鑽石賭廳得以成立,也 全靠這個轉變。

性格類似雖說時勢造英雄,但又不能抹煞他們二人的搵食技巧。好攀關係,可說是他們二人的共通點,曾自爆在重慶大廈做過「扯皮條」的羅兆輝, 一直深懂討老細的歡心,也難怪他埋到不少富豪身邊。而街市偉則一直想打通大陸的關係,如曾搭上前中央軍委副主席劉華清及鄧小平女兒鄧榕,但受澳門江湖廝殺 風波牽連,他的大陸關係才被中央截斷。論及身邊女伴,羅算是風流成性,更因此而離婚。與街市偉一齊搞賭廳的司徒玉蓮,因街市偉包了一名陳姓的北姑二奶,而 與他離婚。

靠賭翻身九七年香港股樓大跌,羅的億元上市王國亦土崩瓦解,即使二千年燒炭不死,但已破產的羅唯有靠在新世紀酒店內黐飲黐食過活 及間中在賭場混日子。競投賭牌時,街市偉口氣大到說即使投賭牌失敗,仍會在新世紀酒店對出海面,花百億建人工島等,但事實是,投牌失敗後一切至今未見落 實。現時貴為「希臘神話」娛樂場主席的街市偉,可能想藉新賭場再創神話!

砂煲兄弟同燒炭○二年攜七十萬現金赴法國營救羅兆輝的章桂新,想不到在○三年一月像羅一樣,欲燒炭自殺,幸最後獲救。約四十八歲的章,原是羅兆輝在愉景灣任護宪員的上司,羅發跡後,便邀他加入自己公司幫手,燒炭前,章是羅旗下的金匡企業有限公司的副主席兼董事總經理。聽聞洋名Roger的章,因投資內地酒店失利而走上自殺之途。

@請參考>@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2107

【黑問精選】對話伏牛堂張天一:當項目爆火後,如何面對負面?

來源: http://newshtml.iheima.com/2014/1030/147328.html

i黑馬註:伏牛堂創始人張天一,90後,因為熱愛家鄉的美食,所以在帝都開了一家常德米粉店。這家店因為口味不錯,加上得到了徐小平的青睞並獲投資,一夜時間,被貼上了“90後、互聯網思維、玩轉路邊攤”等標簽,爆紅於各大媒體。那麽,爆火以後,他的創業發生了哪些變化?
 
 \黑問:因為媒體的關註,生意也隨之明顯火爆了嗎?
 
張天一:關註會帶來人流。但是這樣的人流存在一些問題:

1、非目標顧客,對產品沒有認知,所以很容易造成負面口碑;

2、影響正常的營業秩序 ;

3、這種人流的持續性不強,除非能獲得持續關註;
 
黑問:那這種正面的、負面的口碑會影響到你的經營思路和產品嗎?
 
張天一:自己的想法與輿論的博弈,完全取決於leader內心的強大與否。所謂“三人成虎”,“眾口鑠金”,輿論的力量是積極強大的,羅永浩這樣的戰鬥機都扛不住,很難說我們這樣的90後團隊會不受影響。
 
這個時代的邏輯其實就是後現代主義哲學家們的思路,懷疑一切,打倒一切。吃伏牛堂和泡郭美美很像。我能想象,有些花錢泡了郭美美的人,目的一定不是為了約後給五星好評,而是為了在人前能夠吹這樣的一句牛逼:“嗨,也就那樣。”
 
所以因為關註來消費伏牛堂、黃太吉、雕爺等品牌的客流與其說是消費米粉,毋寧說是為了花20塊錢睡一次“互聯網思維餐飲”這個公共廁所,最後再吹句牛逼:”嗨,也就這樣。”這里面絕大多數都是負面口碑,很難產生正面口碑,這和人的心態有關系。比如,無論我怎麽解釋,就是有很多人不相信十萬塊錢能夠在一個寫字樓里面接手一家轉讓小門面,他可以繼續意淫:伏牛堂會做火鍋啦,不務正業等等等。
 
這其實很像早期我剛開始賣米粉的時候,很多人來問我,上來第一個問題就是你為什麽畢了業要賣米粉。其實他壓根不需要我的答案,在他的心里面壓根也不在乎我說什麽,他心里面已經意淫了一個我為什麽賣米粉的戲劇套路模板。
 
這種先意淫出某一個靶子,後打倒的邏輯挺盛行。古時候叫“劃分隊伍”,皇帝砍外戚,外戚砍太監,太監砍士大夫這種事情在中國歷史上太多了。到了今天,就是伏牛堂=互聯網思維,互聯網思維=炒作+難吃,所以綜上,伏牛堂必死。帶著這樣的事先預設劇情來,再加上路上開了三個小時車,再加上本來對米粉沒有認知,再好吃的東西大概也都可以給差評了。
 
所以這里面我認為很重要的一點就是始終要搞明白自己的根在哪里,自己從根上是個什麽玩意兒。比如我的湖南米粉,我就知道我的根兒是湖南人這個客群,兼覆蓋一些湖北、江西、四川等有吃粉習慣的人群。其它不懂米粉的非目標客戶過來,你炮轟就炮轟吧,我也不當一回事。但是要有湖南人說我的粉難吃,我就會難受了,我知道這個才是我真正在意的。
 
說了這麽多,一句話,對於鍵盤俠這種生物而言,打不絕,殺不死,也沒有必要去搭理。搭理的結果就會像老羅這樣里外里不是人。檢驗一個生意好不好的根本在於他在商業上成立不成立,因為關註帶來人流不能說明我火,關註的人流走掉了也不能因此說我會死,我們需要觀察的是,一年乃至十年後,伏牛堂是否還是好好地活著
 
至於互聯網思維雲雲,在我看來,也不重要,能夠增加流水的思維就是好思維,不能夠增加流水的思維,談它也沒有太大意思。
 
黑問:除了去消化那些刻意的負面評價,爆火對於其實還挺苦逼的創業者意味著什麽呢?
 
張天一:剛才說了,爆火的一個方面是“盛名之下,其實難副”,這是負面的。但對企業發展的正面的東西也就會來了,所謂“鳳棲梧”。資金、團隊、市場合作這些難死早期創業團隊的問題可能對一個紅了以後的創業團隊而言就都不是問題了。比如投資人,伏牛堂的投資人有險峰華興、真格、IDG,有人戲稱我們是歷史上投資人陣容最豪華的米粉店。我們從來沒有刻意找過投資人,都是抱著隨緣的心態,也把錢給融了。 但紅火以後帶來的資源井噴我覺得是挺危險的。因為大量的信息湧入進來,你不知道接多少,怎麽接,你甚至不知道哪個是資源,哪個是坑。搞得不好就搞成了一波流。因為此種爆紅對於我們這樣的創業團隊而言,多少是有點半由人事半由天的成分在里面。我喜歡讀歷史,也喜歡從里面里面琢磨伏牛堂的商業哲學和邏輯。你比如說,歷史上那麽多的草根起義者,李自成、黃巢、太平天國,都是在暴發戶似的暴增之後身死名滅,反而是不聲不響的劉邦、朱重八這樣的草更創業者最後活了下來。大概世界上的事情就是這樣,本來都應該有自己的成長周期和空間,過速催化出來多少都會有一點問題,就好像段譽猛然吸了一大堆內力要不是運氣好,就直接死掉了。 我自己信一點佛,所以我始終覺得對我們這種爆火的團隊而言運氣和腦子清楚非常重要,有多大能力就辦多大盤子的事情,搞大躍進、放衛星都會導致爆紅之後就爆死,我從來不敢說伏牛堂要開多少家店,之前寫了篇文章“伏牛堂,一年開一百家店?”說明這個意思,結果別人一解讀,直接把問號去掉,變成“伏牛堂一年要開三百家店”了,搞得現在這種文章也不太敢寫。伏牛堂到了今天我有了一點底氣,在於我把我的目標客群組織起來了,我們搞了一個在京湖南年輕人的社群——霸蠻社,我們所謂的市場和公關團隊就幹一件事情,帶著我們霸蠻社的小夥伴玩,我知道這是伏牛堂的命根子,關鍵時刻可以續命。
 
黑問:那麽對於期待自己爆紅的其他創業者,你有什麽建議嗎?
 
張天一:簡單點說就是發出自己的聲音唄。
 
我會說伏牛堂不需要媒體,伏牛堂自己就是媒體。所以順著這個思路,在有伏牛堂這個米粉品牌之前,我們先做了“伏牛堂創思維”這個微信公眾平臺,或者說自媒體。
 
只要有聲音,我自己分分鐘就能夠發出來。
 
我們這個公眾平臺上每天會受到一些投稿,很大一部分是受了這一波創業潮的啟發,互聯網人士或者大學生開始賣某一種小吃,然後把文案投到我們這里,希望我們發出去。
 
這些文案我一看,就樂了,標題清一色的“我為什麽XX了去賣XX”的結構。從一個事情上講,沒有那麽多奧妙,有的時候就只是做在前面而已,後做的只能成為跟隨者。所以我會和這些投稿的兄弟姐妹們講,你們千萬別用這個標題,不如改成“坑爹!我後悔為什麽XX了去賣XX”,可能會好一點。
 
這個玩笑背後的意思是,創業是一個特立獨行的事情,這個特立獨行、這個反潮流一定是發自骨子里面的而不是學來的,這里面的邏輯不是“因為我想不一樣,所以我要怎樣……”,而是“我本來就不一樣,所以我怎樣……了”,最後呈現在文案和行為方式上,那就是能夠抓住人的眼球。
 
另外,在這個過程中我發現,很多同學的經歷是編造或者無病呻吟,或者為了寫文案而寫文案搞出來的“類型文案”,這里面為了公關而公關,為了策劃而策劃,我認為就有問題了,沒有真情實感,讀者不是傻逼,寫出來恐怕蒙不了人。
 
當初伏牛堂的第一篇文案,寫出來的時候雖然我知道會產生傳播力,但是這個東西確實是我發米粉發到半夜三點,看著樓上外資企業的加班的人都一個個走完了,心里面很多感慨一氣呵成的,而不是為了寫而寫。所以這個文案也沒有產生於我一開始賣米粉的時候,而是我的米粉賣了幾天後。
 
一句話,兄弟,你屌,能夠一屌到底本色出演,別學羅振宇這樣認慫。那你就會不一樣,不一樣的東西,才會產生娛樂效應和傳播效應。
 
黑問:最後一個問題,想對黑問的其他用戶(均為創業者)說點什麽呢?
 
張天一:自從創業以後,朋友圈基本上換了一圈人一樣,信息類型也換了,整天充斥著投資、科技、XX項目之類的信息。好像整個世界就變成了融資、找錢、找模式這點事。
 
有時會想,我們的社會還有這麽多問題需要思考呢,宇宙還有這麽多問題要思考呢,我的人生還有這麽多問題要思考呢,這些問題好像無法在一個創業者的生活圈里面呈現。所以我覺得創業是一個挺限制視野的事情。
 
所以不妨跳出創業來看創業,我會覺得它就是一個人生經歷而已,沒有那麽神聖,也夠不成人生原動力,上市也構不成人生目標。跳出創業看創業,很多在創業過程中覺得是事兒的事其實都覺得不是個事兒了。


點擊鏈接,上黑問社區和創業者一起討論相關問題~詳情請戳:http://ask.iheima.com/?/yiwenyida/5197


3D小熊爆火背後:盤點20款讓你腦洞大開的AR技術應用!

來源: http://newshtml.iheima.com/2015/0301/149244.html

黑馬哥:近日,一只以類似3D 全息投影形式呈現的小北極熊火遍了全網,在這只萌熊背後,酷炫的AR(增強現實)技術也再次被熱議,該技術其實很早就在國外被廣泛運用,而國內,08年就將其運用於兒童教育、遊戲和營銷等領域。今天,i黑馬為大家盤點20款基於AR技術的有趣應用,一起耍起來!

編輯/卡西
 
  \3D交互體驗能讓用戶更有場景融入感,它帶來的奇幻效果正是來自AR技術的運用,來看一條有關AR的簡介:
 
AR是增強現實(AR 技術,Augmented Reality的簡稱),是在虛擬現實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新技術,也被稱之為混合現實。是通過計算機系統提供的信息增加用戶對現實世界感知的技術,將虛擬的信息應用到真實世界,並將計算機生成的虛擬物體、場景或系統提示信息疊加到真實場景中,從而實現對現實的增強。
 
更通俗一點的說法是,它是一種全新的人機交互技術,利用攝像頭,傳感器,實時計算和匹配技術,將真實的環境和虛擬的物體實時地疊加到同一個畫面或空間而同時存在。用戶可以通過虛擬現實系統感受到在客觀物理世界中所經歷的“身臨其境”的逼真性,還能突破空間、時間以及其它客觀限制,感受到在真實世界中無法親身經歷的體驗。
 
AR與VR技術有啥不同?
 
AR技術通常是以透過式頭盔顯示系統和註冊(AR系統中用戶觀察點和計算機生成的虛擬物體的定位)系統相結合的形式來實現的。與AR技術最大的不同是,VR技術通過佩戴硬件使體驗者完全沈浸在虛擬構造的世界中,因而多配合一些智能硬件來實現,而AR則是將一些虛擬的元素添加到現實環境中,以增強虛擬元素的真實感。
 
AR系統基本具備以下三個特點:1、真實世界和虛擬世界的信息集成;2、具有實時交互性;3、是在三維尺度空間中增添定位虛擬物體。
 
20款基於AR技術的有趣應用
 
類似於小熊的基於AR技術的應用都符合一個基本的套路,就是通過先進的AR技術讓平面圖片或卡牌“立體動起來”。用戶只需要下載相應的專用軟件,利用使用移動設備掃描AR卡,即可出現角色的立體圖像。AR技術可廣泛應用到軍事、醫療、建築、教育、工程、影視、娛樂等領域。
 
最早,它被應用於在教育領域,跟傳統紙質圖書不同的是,用戶通過手機或者平板電腦下載軟件,就可以體驗更具真實感的立體三維動畫和互動科學遊戲,這樣不僅增強使用的趣味性和交互性,還能給兒童帶來全新閱讀體驗。
 
相關的案例還包括, 2014年7月進行pre-A輪融資的兒童平臺AR學校,廣泛在幼兒園推廣的小熊尼奧,少兒科普讀物《孩子的科學》等,這些項目基本與奇幻哢哢操作相似的,都需要借助圖片來實現效果的呈現。
 
以下是一些國內外基於AR技術的趣味應用:
 
1、宜家《家居指南》
 
 \簡介:在這款應用中,AR技術主要用於演示視頻,主要是3D技術和擴增實境技術。視頻中主要的概念有兩個,一個是用戶可以通過宜家的官方雜誌作為識別卡,展示此雜誌中的宜家家居產品,並將這些產品通過增強現實技術擺放到家中的各個角落。由於AR技術是由虛擬現實演變而來的,所以AR呈現出來的物品都是3D的,通過用戶拿著手機旋轉角度,可以看清虛擬物品全貌的。
 
2、愛玩蘇菲兔
 
 \簡介:這是一款把衛生巾和AR技術結合的手機APP,用戶通過掃描一片蘇菲口袋魔法衛生巾,即有萌兔子秒現眼前!衛生巾冒出和真人互動的裸眼3D兔!同時也是自拍神器。該款應推薦iPhone4s及以上機型適用。
 
3、iButterfly

 \簡介:iButterfly是日本廣告公司電通推出的一款手機應用,它利用LBS與AR技術將商家發放廣告和優惠券的營銷活動通過捕捉蝴蝶變成了一個充滿趣味性的小遊戲。用戶可以在手機相機取景器上的現實場景中,通過前後晃動手機捕捉飛舞的虛擬蝴蝶。不同地點蝴蝶的種類不同,搜集蝴蝶的同時也收集了各種各樣的優惠,用戶還可以通過藍牙和其他人交換蝴蝶,趣味十足。抓蝴蝶還能拿優惠券,真是美哉樂哉。
 
4、McDonald’s GOL!
 
 \簡介:這是麥當勞為了響應世界杯而開發的一款AR小遊戲。麥當勞邀請了十幾位藝術家,為其設計全新的薯條包裝。用戶進入McDonald's GOL!後,用手機攝像頭對準新包裝,桌面就會瞬間變為足球場,而薯條包裝則化身球門。你可以為自己喜歡的隊伍代言,射門,得分,讓球隊在全球社交排名中不斷攀升,還可在手機里展開一場點球大戰。
 
5、Toyota 86 AR
 
  \簡介:豐田從1965開始制造跑車,2012年一月,Toyota 86繼承了該公司跑車的基因,正式面市。為了可以打入年輕人市場,Fuerte International 利用Vuforia為豐田開發了這款AR遊戲。它的原理很簡單,通過攝像頭拍攝印有“Made to Thrill”主題的圖片,就會有一輛Toyota 86出現在屏幕上。利用操縱桿,你可以控制它加速、轉彎、漂移。
 
6、Anatomy 4D
 
  \簡介:Daqrl是專註於AR產品開發的團隊,2013年6月曾獲得了1500萬美元的融資。他們集合藝術家、科學家和設計師,利用Unity及Vuforia擴展插件開發了這樣一款解剖教學應用。由於是在Unity中開發的AR應用,所以Daqrl可以直接把應用部署至iOS、Android兩個平臺。有了它,你可以隨時隨地觀察複雜的人體結構,以一種新的方式學習解剖學。
 
7、Chemistry101
 
 \簡介:這是一款設計很贊的教育類AR應用。對準寫有化學元素名或化學式的卡片,手機或平板界面就可以顯示出立體的分子結構。如果這款App還能顯示出化學反應的過程,那就更好了。開發這款AR應用的團隊同時還做了另外兩款教育類AR應用,不過目前還只有Demo,一個是Anatomy101,另一個是Geometry101。
 
8、LEGO Fusion
 
 \簡介:LEGO未來實驗室發現,孩子們喜歡與電子設備互動,於是他們開發了這款Fusion,讓孩子們重拾對LEGO的興趣。他們基於孩子們最喜歡的經營類、塔防類、競技類遊戲,開發了LEGO Fusion town master、LEGO Fusion Battle Towers、LEGO Fusion Create & Race、LEGO Fusion Resort Designer四類遊戲。最棒的地方是,Fusion還會給孩子們提出建造的任務,激勵孩子。
 
9、Horrible Hauntings
 
  \簡介:在出版業收到移動閱讀嚴重沖擊的現在,想讓孩子們老老實實捧著一本紙質書,窩在沙發中閱讀,這簡直是天方夜譚。所以出版商Tigger Global想出了書籍結合AR應用的點子。讀者可以下載應用,用iPad對準正在閱讀的書籍,屏幕上就會呈現出書中所描述的場景,以及對應的章節,用虛擬場景給枯燥的閱讀帶來一些調劑。
 
10、Moosejaw X-Ray
 
 \ 
簡介:這款應用“可以透視美女”。服裝零售店Moosejaw想讓更多人關註到自己,讓大家參與黑色星期五的活動,於是他們想到了這個點子:做一款AR應用,讓大家可以看到宣傳冊模特,穿內衣時的樣子。應用功能看似簡單,但是它的確抓準了用戶喜好“窺探”的心理,就是這個應用,讓Moosejaw在黑色星期五的銷量上漲了62%,同期增長37%。
 
11、日本東京Sunshine水族館App
 
 \簡介:在東京這種國際城市,有太多的東西吸引路人的註意,如何才能吸引路人關註Sunshine水族館呢?代理公司博報堂為水族館開發了一款結合Ar增強現實技術+GPS位置定位技術的App,用戶在東京的任何一地點打開App,就會有水族館可愛的企鵝為用戶做導航,指引用戶到水族館參觀,讓無聊的地圖導航變成有趣可愛的應用。
 
12、Sky Guide
 
 \簡介:Sky Guide是一款應用AR技術的觀星軟件,通過定位和指南針讓你通過移動設備便能觀看到浩瀚的星空。你只需將屏幕對準天空,便可以看到你想看的星星們。除此之外,Sky Guide還囊括了恒星列表、星座列表、行星列表和天體列表。並且每個星體都有自己的維基百科描述,不僅能夠看星星,還能漲姿勢。想想在霾茫茫的夜晚,拉著自己的女票,拿著pad一起看星星也是蠻浪漫的呢。
 
13、AR Dinopank
 
 \簡介:AR(增強現實),通過使用在與相機風景圖片功能,仿佛真恐龍出現,並且它能出現在你的生活場景里,3D效果的恐龍能跑會動,3D小熊瞬間弱爆了,養只三角龍,霸王龍酷炫極了。!
 
14、口袋動物園
 
 \簡介:口袋動物園是一款與AR結合的早教類應用,通過卡片或馬克圖識別出各種各樣的動物幫助兒童學習。產品的出現讓廣大兒童們足不出戶便可以在移動設備上看到各種各樣的動物,而這一方式也徹底顛覆了傳統卡片學習,給孩子們帶來了全新的體驗。
 
15、魔眼Junaio瀏覽器
 
 \簡介:魔眼瀏覽器可以將移動設備的相機變成一只充滿魔力的眼睛。用魔眼掃描圖片,你能夠看到養眼的模特走到你面前表演時裝秀,神秘的古埃及陵墓讓你虛擬漫遊,點擊地面可以打開法老石棺,動感的跑車開出屏幕讓你把玩等等!而你也將會看到肉眼看不到的數字信息,諸如商戶、優惠、生活、服務信息等,一個AR瀏覽器便可以實現這些全部功能。
 
16、Starbucks Cup Magic
 
 \簡介:星巴克推出了一款專為聖誕咖啡杯量身定做的Starbucks Cup Magic增強現實App。目前推出了iOS和Android手機版,用戶可以在當地星巴克將手機攝像頭對準聖誕節特別版馬克杯以及其他近50種相關產品,屏幕上就會顯示出豐富、活潑又可愛的聖誕節日動畫主題,如松鼠、小狗、狐貍、溜冰手和雪橇男孩兒等虛假角色供玩家選擇並與現實中的星巴克聖誕產品進行互動。用戶還可以把增強現實畫面保存。
 
17、Layar Reality Browser:AR實景瀏覽器
 
 \簡介:Layar Reality Browser是一個AR(增強現實)移動應用程序,用來發現你周圍的信息世界。Layar使用增強現實(AR)技術,顯示智能手機的視野,發現炫“層”數字信息分享給你的朋友們。目前Layar,僅可用於Android和iPhone設備。打開app,朝著某一個方向開啟攝像頭,虛擬屏幕上即可看到一個地理地標,然後進一步詳細了解。用戶可以看到出售的房屋,流行的酒吧、商店、該地區的旅遊信息,雜誌和廣告海報等。
 
18、AugMeasure:增強現實量尺工具
 
 \簡介:AugMeasure利用照相功能就可以測量你眼前的物品的長度,具有自動對焦檢測分辨率及縮放比例;支持cm/dm/m 和 inches/feet等單位;可隨時隨地測量身邊任何物品的長度、寬度,角度和面積等功能。每次想要量東西,不用四處找尺,只要拿出iPhone就搞定了! 遺憾的是AugMeasure只能量小尺寸的物品,有30厘米/12英寸的測量限制。對房地產經紀人、工程師、木匠、建築師、建築工人、服裝設計師等來說實屬必備工具。
 
19、Yocli:增強現實實景選取顏色
 
 \簡介:Yocli是一個簡單的增強現實實景選取顏色應用程序,旨在建立最簡單的方式來捕捉你身邊的顏色。讓用戶輕松保存為十六進制代碼的顏色。並支持通過電子郵件或Twitter與朋友分享你捕捉的美麗顏色。目前推出了iOS和Android版本。
 
20、Häagen-Dazs Concerto Timer
 
 \簡介:哈根達斯官方推出的一款利用實境增強功能(AR)的軟件,在你等待冰激淩解凍的過程中可以打開軟件,對準冰激淩盒的蓋子,會出現一個拉小提琴的美女,如果再買一個一起來就會再出現一個大提琴大叔,待悠揚婉轉的旋律結束之後,你就可以享受美味的冰激淩啦。
 
本文盤點部分綜合來源:CSDN;DEMO8;蠶豆網
 
本文為i黑馬綜合編輯,如需轉載請添加微信zzyyanan。

朋友圈爆火的這些偶像,是如何收獲崇拜的?

來源: http://www.iheima.com/top/2016/0720/157537.shtml

朋友圈爆火的這些偶像,是如何收獲崇拜的?
李靖 李靖

朋友圈爆火的這些偶像,是如何收獲崇拜的?

這是一個誕生偶像比誕生黑科技還快的時代。

不知從何時開始,我們經常在朋友圈看到這樣的新聞:

誰誰,不想當房奴,90後小夫妻回到古村,釀最美的酒,種最好的菜,睡在最愛的人身邊。

誰誰,放棄幾百萬年薪,只為造一把保護環境的勺子。

這篇文章,李叫獸就帶你重新思考:這些偶像為什麽能被崇拜?如何成為這種偶像?

一、偶像是一種商品,而我們很需要他

一個普通人,為什麽需要偶像?我們為什麽喜歡在朋友圈里,轉發90後小夫妻放棄房奴身份、回歸農村生活的消息?

我們知道,任何一種事物持續存在,一定是因為它滿足了某種用戶需求——就像椅子的存在是因為其滿足了人們“坐”的需求。

而“偶像”的存在,也是因為它滿足了我們“心理替代”的需求——我們看到別人回歸農村生活,建立了相同的幻想,以替代自己實際回歸農村生活的體驗。

之所以有這樣的效果,是因為神經科學近些年發現,人大腦情緒表現有兩個重要特征:

(1)想象體驗和真實體驗是相似的——你幻想自己去勇敢揭露黑幕,和自己實際這樣做,在大腦情緒體驗上,是分辨不出來的。

在一組實驗中,心理學家讓一群人幻想吃奶酪,結果發現腦部的反應和真正吃奶酪的人類似。更神奇的是,幻想吃奶酪的人結束幻想後,甚至食欲也得到了一定的滿足。

(2)他人體驗和自己體驗是相似的——因為鏡像神經的存在,我們看到一個與我們相似的人行俠仗義,和自己實際行俠仗義,情緒體驗也是一樣的。

在一組實驗中,看到別人賭博贏錢,和自己賭博贏錢,檢測到的大腦反應也非常類似(只不過程度有所不同)。

(PS.之前聽說的某父親因為年輕時想當公務員當不上,就百般逼迫自己孩子考公務員,也是相似的需求——看到自己孩子當了公務員,和自己當年真的成為了公務員,其實情緒體驗類似。)

正是大腦的這種設置,才讓我們可以在各種欲望之中得到一定的平衡,通過自身幻想以及觀看他人的行為,來獲得一定程度上的欲望滿足(即使沒有實質上的獲得)。

很多人想獲得性但實際上又難以低成本獲得,於是有了Porn(色情片)。

很多人想獲得快意恩仇、大殺四方的體驗又迫於法制,於是有了被稱之為ActionPorn的粗暴動作片。

同樣,日常繁忙工作的白領們,要背房貸,要升職,要養家庭,要維持社會身份,總有很多想做但不能做的事情,於是有了很多“行為偶像”:去回歸農村,去麗江開旅館,去勇敢反對無恥的制度,去證明女性的平等……

而當我們去轉發、支持、關註這些偶像的時候,也相當於獲得了跟自己實際付出行動去做類似的情緒體驗。

如果說為替代“性體驗”而產生的商品是“Porn”,那麽這種為了替代“做出某些想做卻不能做的行為”而產生的商品,就可以叫“Behavior Porn”了。

過去我們經常講KOL(KeyOpinion Leader,關鍵意見領袖),那麽現在就不得不提一種新的領袖——KBL(KeyBehavior Leader,關鍵行動領袖)了。 

二、為什麽他們會成為“關鍵行動領袖”?

我們知道,關鍵行動領袖(也就是本文所定義的“偶像”)之所以存在,是因為他們滿足了人進行心理替代的需求——我們一直想鼓起勇氣去辭職創業,但迫於各種內心的壓力,沒有做出這樣的行動。而此時有人這樣做了,我們進行看電影式的角色替換,並且幻想,也獲得了類似於自己實際去做的情緒體驗。

那麽這些人成為這種偶像的關鍵是什麽呢?

其中的關鍵就是,讓大眾覺得:“我做了你想做的事情,但我和你唯一的區別就是克服了某種心理阻礙。”

比如我認識的一個“關鍵行動領袖”王辣辣,因為放下一些世俗的工作去泰國賣酸辣粉,結果火了,並且得到很多人的崇拜。

因為這些崇拜者(很多是在一線城市工作的白領文藝女青年),也一直想要去風景優美的地方開店,也跟王辣辣身份、形象等類似,但就是迫於某種心理阻礙因素(比如生活壓力或者不願意付出努力),而沒有去做。

這個時候,她們看到王辣辣去做了自己一直想做但沒做的事情,就容易產生崇拜、支持等情緒,從而進行一定的“心理替代”,獲得跟自己實際去做類似的情緒體驗。

去做別人想做卻不能做的事情——這是成為偶像的關鍵。

那麽是不是只要做了“別人想做但不能做的事情”,就能成為偶像?

當然不是,你做的事情必須具備“可模仿性”——讓人覺得他們之所以沒能做到你做的事情,只不過是因為某種自身的心理障礙(比如不夠努力),而不是因為一些難以控制的因素(比如有背景)。

比如,為什麽即使在前幾年百度市值超過阿里的時候,崇拜李彥宏的人也遠遠沒有崇拜馬雲的人多?

152468828

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大家覺得馬雲的成功更多是領導精神、奮鬥、魄力等,而覺得李彥宏的成功是因為掌握了牛逼的搜索技術。

普通人要學習和模仿馬雲,覺得好像很簡單,只需要克服某種心理阻礙就行了——比如更加奮鬥,更加慷慨激昂。

而要學習和模仿李彥宏,那就看起來麻煩多了,學習技術至少要買本C++的書來看吧,還不一定看得懂。

這就意味著,馬雲作為偶像,具有很強的“可模仿性”,而李彥宏,並沒有多少可模仿性。

崇拜偶像,就是為了在內心進行“模擬”,以獲得和自己實際去做類似的情緒體驗,而你不具備這種“可模仿性”,又怎麽成為偶像呢。

再比如,說到最崇拜的投資人,只要是金融圈以外的人,估計10個人會有9個人會說是巴菲特。

是因為巴菲特是最牛基金經理嗎?自然不是。

實際上,很多人沒聽說過“詹姆斯·西蒙斯”,他是一個很偉大的量化投資基金經理,他投資的長期回報率並不弱於巴菲特,甚至有的年景收益率比巴菲特還要高。

那民眾為什麽不崇拜西蒙斯呢?

一個很重要的原因是:巴菲特崇尚“價值投資”,講究的是投資哲學,按股不動,看價值;而西蒙斯崇尚量化投資,需要精密的數學分析和大量的模型推算。

對普通民眾來說,這兩個人都做到了“他們想做但不能做的事情”,但區別就在於——可模仿性不同。

巴菲特可模仿性高,民眾覺得要模仿巴菲特,更多是偏“心理”的因素(比如相信長期價值、相信趨勢的力量),只要自己在內心克服了這些阻礙,自己也能行。

而西蒙斯可模仿性就差太遠了,普通民眾可能不願意去研究什麽叫做“回歸模型中的序列相關性”。

所以,如果要成為行動領袖,一個關鍵就是要讓人覺得:我跟你一樣,都沒有資源,沒有技能,唯一的區別就是我勇敢去做而你不去做(比如馬雲的魄力),或者我有某個信仰你沒有(比如巴菲特對長期價值的信仰)

這樣就具備了可模仿性。(雖然大家並不是真的去模仿)

那麽你應該如何尋找這些“別人想做但沒做的事情”?

三、成為“關鍵行動領袖”,如何尋找那些“想做卻沒有做的事情”

我們有太多想做但沒有做的事情,如果有個跟我們看起來相似的人,主動去做了這件事,我們就會支持、點贊,在內心奉其為偶像,以獲得真實做這件事類似的“情緒體驗”。

李叫獸在這里就列舉幾種最簡單的尋找方法:

1、想做某件事,但迫於長期目標

有些事情,我們一直想做,但迫於某個不得不堅持的長期目標,最終沒有去做。如果有人能夠直接放棄這個長期目標,去做這件事,我們就會產生崇拜。

比如攢錢買房,對一線城市的人來說是一個不得不堅持的長期目標,為了完成這個目標,我們犧牲了很多其他的價值——比如不得不選擇高薪穩定的工作、不得不克制消費、不得不仔細管理家庭的財務。

我們想掙脫房奴的身份,但又無法做出實際的行動。

這個時候,如果我們突然看到:

《不想當房奴,這對城里的90後小父親回到500歲的農村,釀最美的酒,種最好的菜,睡在最愛的人身邊》

於是就通過轉發、點贊、支持甚至崇拜等行為,完成了“心理替代”,獲得了自己真實在做這件事的類似體驗(前面提到過,看到別人某件事,和自己實際做這件事,能獲得類似的體驗)。

看了這個事件後,大部分人不會真的不買房,但內心不免釋懷了幾分,感覺有了後路(萬一真買不了房,我也不會比這對夫妻更差啦)。

所以,要成為某個方面的“行為領袖”,可以不斷尋找人們苦苦堅持的某個長期目標。

畢竟,任何人在辛苦堅持某個長期目標(比如學業、升職、買房等)時,總有為了這個目標而犧牲的東西,總有那麽一剎那,想著要是不用完成這個目標就好了。

而作為行為領袖,你就可以扮演他們理想中的這個自我,放棄某個長期目標,滿足他們的幻想。

這樣的例子有很多:

《逃離時尚圈,她帶著一大家子從巴黎到農村,成了世上最美的農婦》——放棄辛苦的職業目標(來自公眾號“有束光”)

《不滿教育體制高中輟學,他靠稿費一年收入上千萬》——放棄高中生辛苦的高考目標(ps.這是李叫獸改寫的韓寒故事)

《北大出身,不求收入卻只求詩和遠方,如今他的作品讓億萬人春暖花開》——放棄餐具職業競爭的長期目標(ps.這是李叫獸改寫的“海子”的故事)

2、想做某些事,但迫於行動成本

在社會上,我們一直在被要求履行各種責任,比如愛國、環保、懲惡揚善、孝敬爸媽等,但迫於行動成本太高,最終沒有去做。

這個時候,如果有人能夠願意承受巨大的行動成本,去做這件事,我們就會產生崇拜、支持。

比如,“環保”是我們應該做的事情,也想做,但行動起來的確很麻煩(難不成讓我辭職去種樹)。

不過,這不做的話,又有負罪感——作為一個高素質公民,怎麽能不為環保做件事呢?

很簡單,轉發這樣的文章,崇拜這個人並且進行內心的角色替換就行了:

《為了幹掉全球垃圾,他發明能吃的勺子,沒想到卻被1500W吃貨瘋搶到脫銷》

此時,這個偶像就相當於一種獨特的“情緒商品”,讓我們可以通過支持行為,獲得和自己實際做這件事類似的體驗(當然強度不同)。

一旦轉發這樣的文章,進行鼓動、支持和崇拜,就瞬間感覺自己也是一個環保的人,多年對環保不做貢獻的碌碌無為感,也就減少了。

所以,想成為某個方面的“行動領袖”,可以不斷尋找人們本應該做,但因為行為成本太高最終沒有做的事情。

這是因為對於這些任務,我們追求的往往不一定是實際效果,而是一種“我做了這件事”的心理佐證

比如很多簡單粗暴的愛國行為(抵制肯德基)就是這種。

我們知道,對愛國來說,在需求側做些努力(比如抵制肯德基,選擇吃國貨),遠遠不如在供給側做些努力效果好——比如努力學習、提升自己的技能、更加勤勞地工作,從而生產出更好的國貨,提高中國制造在國際市場的競爭力。

但為什麽每次出現了這些事件,大家的第一反應不是加班或者學習技能,而是去做這些事?

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抵制肯德基行為成本更低。

所以,為了引領人們的行動,你需要不斷尋找:人們本來應該做哪些事,但是因為行動成本太高沒有做?

然後讓他們通過“支持你”,來低成本地滿足這個需求。

比如:

《這個姑娘發明了一本可以喝的書,改變了6.63億人的命運》——支持她,低成本滿足慈善需求

mp51496011_1451492479442_3

《放棄超模與蘭博基尼,這位年輕的哥譚首富,竟然為了懲治罪犯而體驗監獄》——支持他,低成本滿足懲惡揚善的需求(ps.李叫獸改編的蝙蝠俠故事)

《大部分人在論壇嘴炮愛國,但這位北大美女卻用五星紅旗設計衣服,震驚巴黎時尚圈》——支持她,低成本滿足愛國需求(ps.這個故事是李叫獸編的)

《誰說消費者任人宰割,這位40歲的英語老師在500強企業樓下,一錘砸掉質量不合格的冰箱》——支持他,低成本滿足維權需求(ps.改編的羅永浩砸冰箱故事)

3、想做某件事,但迫於自我設限

我們有很多想實現的夢想,但迫於自己內心給自己設置的局限(比如我沒有背景,再努力也沒有用的),就是不做出行動。而如果有人能夠打破這種“自我設限”,去做這件事,我們就會去支持、崇拜。

比如很多女性把性別當做局限,認為“女人學不了技術”、“女人爭不過男人”,從而放棄對一些目標的追求,而打破這一自我設限,主動去追求的人,就會被當成偶像:

《沒有她就沒有wifi,這個史上首位全裸出境的艷星,最後卻自學成了喬布斯一樣的技術大神》

在日常的生活中,“自我設限”的行為有很多,而要成為“行動領袖”,就可以考慮:你的成功,打破了哪種常見的自我設限?

《沒有180cm,也沒有18cm,這個黃種人僅靠衣品就讓歐美人繳械投降》——人種問題的設限(來自公眾號“杜紹斐”的故事)

《誰說人老了就不行?這群打折吊瓶身患癌癥的老人,訓練6個月,騎摩托車環遊臺灣》——年齡問題的設限(來自大眾銀行的廣告)

《不高不富不帥的普通英語老師,靠這3個決定,創造千億市值的大公司》——背景、長相等問題的設限(李叫獸改編馬雲故事)

4、想做某件事,但迫於群體規範

活在社會上,我們有無數被迫遵守的“群體規範”(比如下級服從上級),從而無法做某件自己想做的事情。如果有人能夠打破這種“群體規範”,去做這件事,我們就會支持、崇拜。

比如我們經常被人要求無理由幫忙,好像不幫的話自己反而理虧了,非常想直白地大罵一頓(你個傻X,老子再也不幫你了),但迫於群體規範沒有這麽做(中華文化中的“不傷和氣”規範)。

這個時候如果有人主動做出行為,帶你去罵、去反駁,你就容易支持TA。

而且更神奇的是,你看TA去反駁去罵,和自己實際上鼓起勇氣去做這件事,獲得的情緒體驗是類似的。

再比如,百度出了劉超事件後,可能百度公司很多人都想罵這個人身居高位能力卻不高,出去給公司丟臉。

但迫於群體規範(公司團結的規範),可能很少有人真正去做。

這個時候,如果你是百度的員工,看到這個人真正去做了,就油然而生一種支持感:

還有,我記得我小學時候,得到很多同班同學的崇拜,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不斷挑戰老師的問題、當眾質疑老師講的一些理論,從而打破了這種規範。

所以,如果你發現大家因為某種群體規範,而無法去做自己想做的事情,你如果打破這種規範,就容易得到支持,成為“行動領袖”。

5、想做某件事,但迫於外部形象

很多事情,我們一直想做,但迫於覺得沒面子,最終沒有做。如果有人放棄了這些外部形象,真正去做了,我們就容易產生支持和崇拜。

比如很多人想展示真實的自己(例如素顏),但迫於形象,卻很少去做。

這個時候能放棄形象,真正去做,就容易得到支持,成為“行動領袖”。

澳大利亞的一個網紅Essena o’neill就是這樣,她本來在ins上有57W粉絲,整天秀美好生活美麗外表。

21st_1144_2_175167219156d69754e131a

但突然有一天,她認為這些“秀生活”的都太虛假了,於是打算放棄,開始素顏出鏡,分享真實的生活。

14875_151105134923_1

結果得到了大量的支持、贊賞和崇拜。

所以,你可以去發現:有哪些事情,是我們一直想做的,但迫於形象沒有去做的?

如果別人迫於形象不好意思一個人去看電影(意味著社交糟糕),那你就一個人去看電影。

如果別人迫於形象不好意思買廉價的衣服,那你就買廉價而簡單的衣服,追求真實的自我。

搜狗截圖16年07月20日1114_1

(PS.當年的凡客體就是這麽做的)

當你這麽做之後,就更加容易收獲支持。

6、結語

如果無法成為“關鍵意見領袖”(KOL),那麽不妨成為“關鍵行動領袖”(KBL)

獲得支持,一定不是因為你大量的走穴演講,而是因為你做了哪些別人一直想做但沒有做的事情:

•    想做某件事,但迫於長期目標

•    想做某件事,但迫於行動成本

•    想做某件事,但迫於自我設限

•    想做某件事,但迫於群體規範

•    想做某件事,但迫於外部形象

當你做了這些事情,普通人就更容易獲得心理的滿足——因為看別人做某件事並建立幻想,和自己真正做這件事,體驗類似。

說明:

本文所定義的偶像,是“因為對行為的崇拜和支持”而產生的偶像,而因為大眾喜歡顏值、喜歡某個作品而火的明星,不在討論範圍內。

偶像 關鍵行動領袖
贊(...)
文章評論
匿名用戶
發布

《人民的名義》爆火、達康書記被炒糊,我還是說說影視投資的冰與火

來源: http://www.iheima.com/zixun/2017/0412/162537.shtml

《人民的名義》爆火、達康書記被炒糊,我還是說說影視投資的冰與火
讀娛 讀娛

《人民的名義》爆火、達康書記被炒糊,我還是說說影視投資的冰與火

比起錯過投資爆款劇,更讓影視資本心塞的是海外收購出現波折。

本文由讀娛(微信ID:hanguoxingyule)授權i黑馬發布,作者居龍見

內影視市場正經受著冰與火的雙重刺激。

火的表現之一是反腐神劇《人民的名義》突然成為人們口中的談資,不就達康書記說兩句似乎就顯得跟不上時代,隨著電視劇的持續播出,由其激發的話題熱度一直不減,甚至是被炒糊(無處不在的吳剛)。

而業內投資者卻似乎沒有從中得到多少慰藉,更多人談論的是資本遭遇寒冬,其中又以參與電影投資的虧損尤甚。“很多人都撤出了,95%以上虧錢。”有業內人士如此總結。

《人民的名義》這把火,到底是不是虛火?資本寒冬真的是寒冬嗎?其背後的真相值得進一步追問。不過,參與影視市場投資的玩家的確免不了有些尷尬:為什麽幾十家投資方紛紛放棄,卻讓幾家名不見經傳的民營企業享受了《人民的名義》走火的榮耀?遊擊隊守株待兔收獲紅利,正規軍海外出擊卻接連受阻,未來影視市場投資者該如何選擇?

遊擊隊:撿漏者成最後贏家

隨著《人民的名義》熱播,其當初尋找投資的一些細節逐漸披露出來。據制作方透露,最初感興趣的投資機構有幾十家,有一些已經簽了協議,但最後還是選擇了退出。由於自2004年之後反腐劇實際上被凍結,拍過3000多集電視劇的導演李路在籌資路上備受煎熬。其接受采訪時表示,此前接觸數十家大公司,有國企、民企、上市公司,影視界領軍公司,都在不同階段跑路。他笑稱要寫寫50家兄弟姐妹沒敢投的故事。

而目前豆瓣8.6的評分,輿論反響之熱烈,無疑令此前退出的投資者後悔不已。一張數據海報顯示,截至4月5日,該劇播放量超過10億,其中13、14集收視率均破2,大數據六網第一。據制作方透露,該劇投資1.2億,最終由湖南衛視2.2億價格買下,投資回報率高達83%。

1111

撿漏的5家影視業內新手成了最後的贏家。其中演員高亞麟的公司天津嘉會在1億盤子中占比40%(此前跟投嘉會的米倉資本沈振也由此大火一把),導演李路的弘道影業占10%,大盛國際和上海利達影業各占15%,最後入局的是北京正和順影業。這些公司中,只有安曉芬操盤的大盛國際名氣稍大,該公司此前與長富匯銀聯手設立影視基金,準備投資多部電影,《人民的名義》也是安曉芬投資的第一部電視劇。

2222

《人民的名義》成為爆款,主流投資者顯然看走了眼。事後分析,讀娛君(ID:hanguoxingyule)認為其大熱背後有以下幾個原因。

首先是填補了現實題材劇的空白。目前國內影視劇都是小鮮肉霸屏,演員就那麽幾張面孔,題材都是玄幻、仙俠類,時間長了觀眾自然審美疲勞。而反映社會現實問題的題材由於尺度難以把握,很多投資者避之唯恐不及。因此這類作品非常稀缺。《人民的名義》切中當下反腐這一社會普遍關心的熱門話題,可以說其火爆的背後部分折射了人們對社會熱點問題的關註度。

其次,高端的編演陣容與主管部門加持完美合體。編劇周梅森是知名的反腐作家,出演的演員也多是老戲骨。值得註意的是,該劇得到主管部門的加持。除了最高檢影視中心掛名外,廣電總局在創意創作階段也大力支持。此前中紀委也曾表示,目前反腐劇太少了,應該每年推出幾部。最近廣電部門更是將其列為主旋律推薦劇目。

另外,該劇能盈利部分得益於演員片酬在業內並不高,在演員片酬高達預算過半的當下,這無疑也節省了成本。

正規軍:錢投哪兒了?

影視界主流投資者集體看走眼,是過於謹慎還是商業化操作的失敗?從有經驗的投資方來看,《人民的名義》失敗的風險的確太高,黑天鵝事件不得不防。另一方面,該劇制作方不打廣告,也沒有與視頻平臺商談合作,只是埋頭於劇作質量的打磨,某種程度上少了資本方的幹涉,商業化色彩也沒有那麽濃重。這是否反證了國內目前影視產業過分商業化的弊病與不足?

回答這些問題前,先看看這些影視投資領域的正規軍都把錢投哪兒了。所謂的正規軍,有圈內圈外之分。圈內主要是影視公司、電影專業管理人員的投資基金。圈外從進入渠道看,可以分為直接投資、私募基金投資、通過理財產品進行的投資。

正規軍投向首選毫無疑問是海外收購,尤其是針對好萊塢的收購。資本參與到好萊塢電影產業鏈的各個環節。從收購電影院線到電影制作公司,不一而足。以萬達為例,其為布局電影產業鏈進行多筆海外並購。2011年,萬達集團以26億美元收購美國第二大院線AMC,2015年,22億收購澳洲第二大院線Hoyts,2016年以35億美元並購傳奇影業。另外AMC又經過兩次收購,目前以663家影院、8380塊屏幕成為全球最大的電影院線。

王健林的野心顯然不只是這些。他把目光瞄準了好萊塢最核心的資產——電影制作公司。收購好萊塢六大之一擺上了王健林的日程。王健林曾表示,目標是收購好萊塢六大制片公司中任意一家,感興趣的不只是派拉蒙,而是好萊塢六大中的所有。他認為這是他打造電影帝國的必要一步。

投向之二是參與合作拍片。業內一種意見認為,目前電影行業里不確定性最小的就是投好萊塢電影,可以先去投資他們的項目,再把好萊塢的運作技術帶進國內。2015年,華誼與好萊塢STX娛樂啟動三年合作拍片計劃,制作影片不少於18部;2016年9月,萬達集團宣布與索尼影視娛樂旗下公司達成協議,首次批量參與投資好萊塢大片;阿里影業則在2015年參與投資《碟中諜5》之後,於去年與好萊塢制片公司skydance合拍《飛虎隊》。最近的例子是微影與光大控股趕末班車成為《攻殼機動隊》的聯合投資方。萬達為吸引好萊塢制片公司,在去年萬達電影大會上還宣布,對使用萬達青島影視基地進行拍攝的好萊塢電影制作人補貼40%制作費用,這筆補貼將由萬達與青島市政府共同設立的基金來支付。

投向之三是參與批片。由於進口電影配額限制,只有中影與華夏有資格參與進口大片運營,其它民營企業只能采用批片方式切入國外大片的運作。所謂批片,即內地片商買斷影片的內地發行權,國外版權方不再參與中國票房分成的電影。批片早期利潤很高,如3000萬美元成本的美國電影,早期買斷版權僅需15萬美元左右。而2010年的《敢死隊》以50萬美元買斷,在國內獲2.16億元票房,更是極大刺激了批片市場的勃興。去年底的數據顯示,國內批片票房總額已超過43億元,單片產出超億元。

除了上述海外投資,影視公司在國內投資主要方式有聯合設立基金、投資院線、與制片人設立合資公司等。以部分影視上市公司為例,在設立基金方面,當代東方2016年5月聯合國泰元鑫設立10億元的院線並購基金;唐德影視同年3月設立影視基金管理公司;皇氏集團2015年9月與上海賽領資本設立10億元的股權基金。投資院線方面,當代東方今年3月收購威麗斯影院管理公司34%股權;此外還有中影5億收購大連華臣70%股權,萬達收購世茂院線,阿里10億入股大地院線等。在參與設立內容制作公司方面,唐德影視與知名制片人黃洪設合資公司,控股賈曉亮的偉盛影視51%股份;新文化今年初出資10億參投周星馳旗下公司PDAL等。

從上述梳理可見,雖然此次在《人民的名義》投資上失手,但並不能由此認為影視資本“不務正業”。實際上,國內大的影視產業鏈公司還是頗具雄心,從內容制作,到宣發、營銷乃至院線都有資本進行收購整合。從另一方面來說,《人民的名義》成為爆款,恰恰暴露了目前國內影視工業化程度的不足,資本紛紛退出,正說明其投資不確定性太大,其制作既缺乏充分的事先市場調查,也沒有穩定的籌資機制,更沒有完片擔保等制度為其保駕護航,似乎唯一可依賴的只有若隱若現的權力擔保。

投資遇冷與工業化的希望

比起錯過投資爆款劇,更讓影視資本心塞的是海外收購出現波折。

由於海外收購監管政策趨於嚴格,影視巨頭土豪式收購開始受阻。萬達繼去年9月收購派拉蒙遭拒之後,今年3月份又傳出其10億美元收購美國電視劇制作公司DCP交易告吹。DCP方面稱,由於萬達未能履行其合同義務,交易自動終止。而上影、華樺傳媒與派拉蒙10億美元的融資協議也遇阻,截至目前上影方面仍未付出首期1.4億美元資金。不過這兩家公司仍出現在最近播出的《攻殼機動隊》聯合出品方名單中。

3333

收購遇阻的背後,是監管政策收緊的風向。今年兩會期間,央行行長周小川已經表示,有的對外投資事情做得很急,有一部分跟對外投資的產業政策要求不符合,比如投體育、娛樂、俱樂部,對中國也沒有太大的好處。4月10日,新華社報道,國家外管局通報部分企業及個人外匯違規案例,特別指出:有企業國內債臺高築卻非要借債到海外收購,更有企業轉型步子太大,在國內生產鋼鐵的企業卻在海外投資影視公司,國內開餐館的卻在海外收購網遊公司。萬達似乎正屬於債務不少卻大肆海外收購的典型。

而目前影視行業的低迷也讓影視資本玩家們高興不起來。由於這幾年票房年增速兩位數的刺激,大量逐利資本洶湧進入影視產業。資本的進入,一方面壯大了影視市場的容量,產業鏈的各環節開始初步的整合,影視市場的基本要素逐漸形成。但另一方面,資本裹挾之勢似乎不可阻遏,票房註水、保底發行失效、演員片酬虛高、大部分投資者虧損等行業亂象為整個行業點了“世林贊”。 

部分業內人士認為,出現這些行業亂象的根本原因還是資本盲目沖擊下的行業失序。目前影視投資出現兩極化現象:具有商業價值的頭部內容,資本紮堆進入,而商業價值不明的項目無人問津。這部分是因為投資人判斷一部影視作品價值的手段很有限,主要是根據同類作品前期市場表現、卡司陣容等做經驗性評估,缺乏好萊塢工業化的嚴格風險評估工具。

由於資本瘋搶少量優質內容,導致的一個現象是優秀導演、演員話語權增大,這部分導致演員片酬居高不下。制作人的小圈子文化,也意味著這個行業生態比較封閉,圈子里的核心資源不開放,交易不透明。穩賺的項目,沒有人想給外人分一杯羹。

為了爭搶稀缺的優質資源,投資方想出了保底發行的方法。只有靠著這種方法,才能拿到頭部內容,接觸到核心的資源。去年《美人魚》保底18億,票房33.9億,這一度刺激了保底發行開始流行。而保底價也逐漸失控,多起保底慘案不時傳出。如去年《封神傳奇》保底10億,最後票房慘淡只有2.84億。

一切的不理性似乎只有依靠時間來冷卻。資本多次觸礁之後,有的選擇退出,有的則冷靜觀望。參與遊戲的各方都在反思,對於資本方而言,他們意識到只有增強辨識、培育優質IP資源的能力,不再盲目跟風投項目,才能收複失地。而要獲得這個能力,還得學會好萊塢影視工業化的流程,從市場調研,到完片擔保、完片保險等多個環節建立制度化的流水生產線,盡量減少投資過程中的死角與陷阱。

《人民的名義》 影視市場
贊(...)
文章評論
匿名用戶
發布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