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四川汉科:“夫妻档”创业软件系统测试

1 : GS(14)@2010-11-04 22:25:23

http://www.cb.com.cn/1634427/20101104/162567.html

除了第一桶金之外,孙亮还有个额外收获。这一战后,这对默契的夫妻几乎再没和对方提过出国留学的事,李成娟也终于决心留在丈夫身边一起创业。

  在创业最困难的时刻,孙亮的老婆挺身而出,帮助老公拿下了第一单。

  2004年,受不了原雇主官僚气息的孙亮选择了逃离,开始创业旅途。不过这段时间对他来说相当难熬,太太李成娟准备出国留学,并已得到澳大利亚几所大学的Offer,心中不舍却不愿牵绊对方,这让夫妻俩都陷入了犹豫之中。

  更麻烦的是他的生意。

  孙亮的创业领域是软件系统测试,这是个在现在看来涉入者仍不多,总需要费一番解释的业务。在选择项目时,他的标准主要有两条:市场要接受,而且得适合自己这样资金实力不强但精通技术的轻型公司运作,对比来看,软件系统测试是别人轻易想不到,但细细琢磨却肯定有用的事情。

  孙亮是成都的第一批电脑发烧友,也曾经参与了当地最早的电子商务项目。他的职业生涯中接触过各类软件公司,发现大型企业的后台往往需要庞大的操作系统,要结合硬件、软件、局域网等,但是在正式运行前往往会有一些故障,需要进行测试和分析,在之后也需要有人利用专业技术手段去监控和分析。软件系统测试行业应运而生,这类公司开发出相应的测试工具,与对方的开发过程结合起来。

  而孙亮创办的四川汉科计算机信息技术有限公司(下简称“汉科”)便需要在大型操作系统的生命周期中担当医生的角色,为其先体检并打预防针,然后帮其防患于未然。在中国,北京、上海各有一家企业从事类似业务。

  汉科倾注了孙亮夫妇所有积蓄100万元,拉了七位外企做技术的朋友一起来建立。2004年时,他们已经同叫MERCURY的美国品牌进行了合作,代理这套复杂的系统测试软件,同时在其中加入自己研发的部分,价格则是通过定价体系再叠加上服务价值,一套解决方案至少上百万元。4月,孙亮开始了商务推广。

  原以为万事俱备只差订单,却没想到差的很远。孙亮拜托外企做系统销售的朋友作为向导,对方跑了某个公司后,自己就立刻跟上,告诉对方系统测试的必要性,推销汉科的产品。几个月间大家都身兼数职,技术、销售一肩挑,风尘仆仆地跑遍了中国西部、南部的各个省市,只可惜从新疆塔克拉玛干油田到云南攀枝花,总是能碰到识货者,但对方却迟迟不下订单。

  技术人员不会做商务,这句话听上去简单而浅显,实则严肃而致命。孙亮认为客户没有找错,有资金上大项目而且眼光远大的潜在买主都没落下,与对方的沟通上也不计成本,但很快也发现自己几乎毫无市场、商务经验的问题。客户中有很多大型集团,在与汉科谈生意之前必然会考虑到风险,遭到拒绝并不奇怪。

  从有一个机会就扛上笔记本电脑满怀信心出动,到积累了近四十个意向项目依然没有订单,孙亮开始恼火。此时公司军心涣散,三个同事选择了离开。原来大家在漆黑的夜中抱团取暖,现在是每走一人心凉一下。创业前孙亮想过,这些朋友愿意冒险创业并不容易,便承诺不会比原东家薪水更少,给大家8000元的薪水,可这次战友们显然受不了零生意的日子了。

  屋漏偏逢连夜雨,汉科的储备金只剩十几万,计划出国的李成娟也早已辞掉了工作。深夜,无法入寐的夫妻俩做起来商量,把公司关掉算了,找个工作问题不大。没想到,几天后李成娟告诉孙亮,她决定帮他做汉科的商务。

  这让他眼前一亮。曾在成都某外贸公司担任副总的李成娟负责着每年几亿美元的丝绸生意,英语流利,是典型的重庆美女,在孙亮月薪10000元时就拿到了 20000元,收入从来都比自己高。孙亮知道太太有着丰富的商务经验和超高情商,却从未让一心想出国深造的她参与创业。而自己目前的状态显然让太太看不下去了。

  巧的是,摆在他们眼前的是一个对方已经立项,离成功只有一步之遥的项目。成都的国家软件产业(成都)基地公共技术支撑平台软件测试平台正在筹备建立,其中必定需要软件测试的业务,孙亮明白,这个家门口的机会非常适合汉科进行发挥。结果一家北京公司却闯进来,完全是代理国外产品,老总有海外IT背景,将软件测试作为一个副业,从经验、资金实力、团队情况来看,都有实力横刀夺爱,而且还早早放话,启动了价格战。

 两家公司都需要这个大单作为强心剂。抱着“必须搞定”的念头,孙亮和李成娟设计了一套针对测试平台的技术与商务方案,孙亮负责主要策划,把词串好之后他们直接找到了项目负责人、被称为成都CIO的成都市信息办主任刘勇。这个项目最初由孙亮和另一位同事负责,自己做销售,同事解释技术,现在李成娟加入,就由她主要发言,自己作为工程师提供技术支撑。结果对方看到夫妻创业组合倍增好感,汉科首战大捷。

  竞争对手闻讯也去拜访了高新区的领导。接下来就是走量了,这对夫妻更勤快地在家与对方办公处穿梭,甚至采用了跟踪战术,把领导的时间表弄个一清二楚。而在叙述上,李成娟找到了突破口:汉科有一定的技术实力,对产品功能能够吃透,而且作为小公司可以迅速为对方解决问题,承诺只要down机立刻来检查,而那家北京公司却要走过完成流程。

  商业世界存在太多运气的成分,在李成娟出马之后,事情出现了转机,软件测试平台的订单终于在11月降临,300万元的金额超过了自己原来100万元的预期。

  接下来,这对创业伉俪又在几个月内拿下了攀钢集团等几个百万元大单,瞬间云开雾散。这其中微妙连孙亮也不知如何总结,只是觉得,汉科在冥冥之中一直在等待着女主人李成娟的加入,6个月来种下很多希望,最终还是需要太太与自己组合完成。成都IT圈开始流传李成娟的故事,对这样一位女创业者的出身好奇,殊不知她只做过丝绸生意,却能在几日之内拿捏住商务的共通之处,从门外汉深入到复杂的系统测试领域。

  除了第一桶金之外,孙亮还有个额外收获。这一战后,这对默契的夫妻几乎再没和对方提过出国留学的事,李成娟也终于决心留在丈夫身边一起创业。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71414

中國光大水務(前金迪生物科技、漢科環境)專區

1 : GS(14)@2018-08-04 01:14:00

https://www.ebwater.com/s/about.php
網站
2 : GS(14)@2018-08-04 01:14:32

[realblog]http://realblog.zkiz.com/greatsoup/8118[/realblog]
3 : GS(14)@2018-08-04 01:14:49

http://finance.sina.com.cn/110/2004-10-11/482.html
本集团从一九九二年十一月开始在中国从事环保业务, 经营保温物料和环保产品。买卖的产品为废水与污水处理厂用的设备与配件。预期在中国政府对环保问题日益关注下,高质废水处理产品及服务需求势必上升,因此本集团在一九九三年六月与专业研究废水处理技术的公司 - Shanghai AD订立协作安排。根据这项安排,Shanghai AD负责进行本集团指定的研究和开发项目,而本集团则提供研究所需资金。研究产生的知识产权全部归本集团所有。Shanghai AD承办的其中一项研发项目就是本集团的BMS (Best Micro-organism System) 生物处理技术。
4 : GS(14)@2018-08-04 01:16:01

http://business.sohu.com/20111227/n330314104.shtml
  被“偷走”的上市公司

  一场状告媒体的官司,一桩股份转移的奇案,

  一段反目成仇的合作,一家仍未解封的公司。

  《中国经济周刊》特约记者 严信|北京报道

  一篇新闻报道,引发一起名誉权官司。

  去年7月19日,《财经》杂志发表了一篇题为《金迪生物“千局”》的报道,其中叙述,香港上市公司联康生物(00690.HK)实际控制人梁惠民,涉嫌做局海外上市公司金迪生物,借助个人团队,使用冒签等方式,使金迪生物原控股股东荣克敏丧失了几乎全部股权。

  此文一出,影响广泛。

  梁惠民认为,《金迪生物“千局”》一文歪曲事实,严重侵犯其名誉权,遂将《财经》杂志及该文两位作者告上法庭,索赔30万元。

  广东省东莞市第三人民法院于今年8月9日一审宣判,认定《金迪生物“千局”》一文整体上并无严重失实,驳回原告梁惠民的诉讼请求。

  之后,梁惠民又提起上诉。

  《财经》杂志代表律师浦志强告诉《中国经济周刊》,此案二审11月24日在东莞市中级人民法院开庭。浦志强表示,《金迪生物“千局”》一文中,除“2005年至2007年间,因在澳门赌场‘出千’,梁惠民遭遇大举追讨,四处躲避”的表述存在细节性失误外,整体报道并无失实。该案法院未当庭宣判。

  为更真切地了解案情细节,本刊记者多方寻访梁惠民,希望他接受采访,最终无果。

  但该案的另一位核心人物——荣克敏向记者讲述了他与梁惠民之间的恩恩怨怨。

  一段绵延数年的往事又浮出水面。事实上,《金迪生物“千局”》诉讼未了的同时,文中所报道的“千局”也尚未尘埃落定。

  托付上市

  荣克敏,香港商人,出生于无锡荣巷,曾入伍从戎。1992年,荣克敏创办金迪生物,总部设在上海,拥有先进的污水处理技术,在全国各地承揽城市污水处理的建设工程。

  到了20世纪末,国内建设污水处理厂的模式发生了变化,通常是以BOT形式,也就是“建设者垫资投建,验收后政府收购”的方式来进行。这使荣克敏资金十分吃紧。他萌生了让金迪生物上市融资的念头。

  1999年,经战友介绍,荣克敏结识了梁惠民。他发现梁惠民在运作公司上市方面“很有一套,有一支专业团队”。2000年,梁惠民旗下的高宝绿色(00274.HK)成功上市。至此,梁惠民旗下已经有两家公司在香港上市。于是,荣克敏把推动金迪生物在港上市的计划托付给梁。

  金迪生物公司在上海,香港证券部门要派人到金迪生物核对、办理各类文件,接待费用不菲。荣克敏说,梁惠民建议他在广东东莞设立一家公司,并把研究团队和实验室迁过去,专门配合上市计划。

  荣克敏接受了这个建议,他于2001年全额出资在东莞成立了创思生物技术工程(东莞)有限公司(下称“创思生物”),担任法人代表、董事长。据《财经》报道,创思生物总经理由梁惠民介绍的陈刚担任。创思生物挂牌之后,其主要任务就是接待香港来客。日常管理均由陈刚及梁惠民团队负责,而费用则由荣克敏从上海拨付。

  据报道,2003年,就在金迪生物在港上市前夕,突生变故,会计师和保荐人双双因自身过去的造假丑闻暂停业务,金迪生物在港上市一事搁浅。无奈之下,2004年2月,金迪生物转道新加坡上市。

  按照设计,荣克敏在百慕大注册了Bio-Treat Technology limited(金迪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试图在新加坡上市。据荣介绍,该公司的发起人股东构成如下:荣克敏夫妇通过两家离岸公司持股62%,其余则由梁的属下和其上市公司等持有。2004年2月16日,Bio-Treat Technology limited在新加坡主板上市,股票代码SIN:B22。上市后,公众股占30.25%,荣克敏持有的股份摊薄为42.54%,梁惠民团队共计持有27.21%。

  12亿蒸发

  对于荣克敏和梁惠民二人的交集,金迪生物上市仅仅是开端。

  据荣克敏称,梁惠民在金迪生物仅为私人顾问身份,并无任何正式职务。但是,随后公司内却出现了很多由梁惠民签发的文件。荣说,一开始他为“顾全大局”一再隐忍,直到2004年4月,二人翻脸。

  2004年4月初,金迪生物股价突然大跌。当月20日,荣克敏前往新加坡与机构投资人见面,他介绍了公司业绩和未来的发展规划,试图给市场打气,阻止股价一路狂跌。

  荣克敏介绍完情况之后,忽然有基金经理质问道:为什么金迪生物不顾全体投资人的利益,而把上一年的利润分配给公司管理人员?荣克敏发现了不对劲,因为他并没有签署过这样的文件。

  荣克敏说,他当即就找来陈刚、梁惠民对质此事,但梁说,如果此事捅出,股价会跌得更惨。

  最终,荣克敏未向新加坡证监部门和警方举报此事。同时,荣克敏修改了原来比较容易被仿冒的签字笔迹,并嘱咐律师,以后所有文件必须传到上海由其本人签发。

  另外,据《财经》报道,荣克敏将出售上市公司部分股权的收益投入他本人2002年成立的金爱生物技术工程(上海)有限公司(下称“上海金爱”),并着手逐步将创思生物的业务重心转移至上海,以增强自己对公司的掌控能力。

  但荣克敏的举动并未获得实际效果。没过多久,他就被“自己签署的文件”给炒了。

  2006年10月3日,金迪生物发布公告称:东莞市宝盛环保投资有限公司(下称“宝盛环投”)已从“荣氏家族基金会”购得股份,成为公司新的大股东。

  宝盛环投的法定代表人为何汝凤,前任法定代表人实为梁惠民。

  荣克敏称,在外汇管理部门并无该收购项目的审批文件,一家内资企业如何绕过外汇管理部门,收购了境外上市企业的股权?荣克敏还告诉记者,当时,他持有的金迪生物股权价值12亿港元。

  2006年10月11日,金迪生物又发布公告,荣克敏辞去非执行董事局主席职务。荣克敏称,有人伪造了他的辞职信,并且,2007年3月,荣克敏提交的“董事会决议”等七份材料,被华东政法学院司法鉴定中心鉴定为“伪造签名”。

  “辞职”被公告,荣克敏被正式踢出了金迪生物董事局。而此时,金迪生物向十几家银行和投资公司相继贷款逾11亿港元。此后两年,由于拖欠贷款,金迪生物用于抵押的公司资产悉数转归债权方控制。到2009年年报发布时,荣克敏在金迪生物仅余1.88%的股份。

  “如今,那1.88%的股份,也不知道在哪里。”荣克敏说。

  追讨艰难

  荣克敏的股权是如何被转移的?他认为:可能性只有“冒签”。

  “冒签”,这种简单到笨拙的手段,如何在这起纠纷中被一再使用?

  荣克敏说自己被“冒名”,始于更早前的2002年,也就是梁惠民团队刚刚开始帮助金迪生物启动上市计划的时侯。

  据《财经》报道,香港警方针对荣克敏举报,调查出的一批“荣克敏账户”表明,在2002年—2006年间,“荣克敏”在香港各银行共设立12个假冒账户、开具68张空头支票。荣克敏向法庭提供的个人出入境证明,在12个账户开设的12个日期中,有11个日期他不在香港。

  12个假冒账户如何在荣克敏不知不觉中设立?荣克敏认为,一定有人在银行替梁惠民团队当内应。据这些“荣克敏账户”资料,多家银行经手者是同一人,此人在2002年至2006年间曾先后供职于华比银行、华比富通银行、中信嘉华银行和富邦银行。

  荣表示,这些假冒账户在随后被梁惠民团队用作“套现”。

  如上文所述,金迪生物向十几家银行和投资公司相继贷款逾11亿港元。荣克敏认为,在宝盛环投获得金迪生物股权后,就全部质押给香港的银行,获得贷款11亿港元,且变成宝盛环投的收入;之后,宝盛环投再将这笔收入,以股票收购价款的形式汇往香港的“荣克敏账户”;再假冒荣克敏签字,签出支票,通过“银行内线”转账到梁惠民指定的账户。

  荣克敏在新加坡就“上市公司股权被转移”提起诉讼。尽管新加坡高等法院提及此案是“有预谋的商业诈骗案件”,但因涉案公司不是新加坡公司,涉案人员也不是新加坡公民,新加坡高等法院2007年1月9日裁决,荣克敏“不应在新加坡展开诉讼”。

  荣克敏试图重新掌控公司,但他发现,所有的努力似乎都找不到“着力点”:东莞、香港、上海、新加坡、百慕大、维尔京群岛,公司关系复杂而分散。而这样的“完美股权结构”正是当年梁惠民的资本团队一手设计的。

  荣克敏追讨之难还在于,转移股权、冒用签名,在可以获得的各项证据中,都不能直接找到梁惠民的名字。“我在新加坡起诉时,也只能起诉他手下那几个人。”

  梁惠民其人

  荣克敏在追讨其股权时,对象直指梁惠民。梁惠民究竟何许人也?

  美国华盛顿债券和交易委员会于2002年4月4日发布的“诉讼公告”17458号文件显示,2002年3月26日,哥伦比亚地方法院对被告梁明镜(梁惠民曾使用的名字)及其兄梁燮华,作出最后判决,判令两人返还1624万美元非法所得,并支付1723.5万美元的判决前利息。同时,对两人每人罚款10万美元,并终生禁止担任上市公司主管或董事。

  美国华盛顿债券和交易委员会指控,1990年至1993年间,纳斯达克上市公司 MTC电子技术公司前任董事长兼总裁梁明镜,与该公司董事会成员梁燮华一起,从事虚假披露和会计造假,利用“哄抬股价、逢高卖出(pump and dump)”的方式操纵股票,非法获取超过1600万美元。

  1998年1月29日,该委员会向法院提交了诉讼材料。但在其后的三年时间,被告逃避接收法院传票。2001年2月6日,法院批准了该委员会的请求,将传票在香港媒体刊登。

  2002年3月26日,哥伦比亚地方法院开庭,梁氏兄弟二人仍未到庭,法院作出了缺席审判。

  《财经》杂志还就此报道,案发后,梁氏兄弟利用伪造的孟加拉国护照潜逃,而香港某家银行温哥华分行的职员Ronald W. Driol,因为在此案中扮演中间人角色,被判监禁11年。

  2010年,梁惠民在香港也遭香港廉政公署起诉。

  香港廉政公署控告,联康生物(00690.HK)实际大股东梁惠民涉嫌在2005年8月至2007年7月期间,以高价格(12.9亿港元)将三家内地公司出售给上市公司联康生物,涉嫌串谋诈骗联康生物的股东及投资者。

  案情显示,在此期间,梁惠民隐瞒自己为这三家位于东莞、深圳和北京的公司实际控制人的事实,继而伪造会计文件,以抬高这些公司的价值,并安排联康生物以总计12.9亿港元的价格将其收购,联康生物以现金及发行新股支付收购代价。收购代价中部分现金及发行新股被转回给梁惠民,他因此从中获利。

  被起诉后,梁惠民获准保释外出。他被要求在上报的地址居住、于离港前24小时将行程通知廉政公署、在回港后24小时内到廉政公署报到、每周向警方报到一次,以及不得骚扰控方证人等。

  此外,综合多家媒体报道,梁惠民还拥有多本外国护照,多张内地身份证。“还乡证”姓名时为梁惠民,时为梁明镜,证件上的出生日期也不统一。

  上海金爱的连环案

  梁惠民遭到香港廉政公署控告,荣克敏很高兴,“因为他的资产被冻在那里,内地判决生效后,我就可以去申请赔偿了。”

  但他没想到的,在内地,一系列官司缠着他,让他脱不了身。

  这一系列官司都围绕上海金爱——上市公司股权几乎全部丢失后,荣克敏于2002年开始布置的上海金爱成为他仅存的资产。因为“诉讼很费钱”,荣克敏不想丢掉这最后的堡垒。

  但陈刚等人却围绕上海金爱在东莞、上海两地提起了连绵不断的诉讼。“他们就是为了牵制我的资金和精力,让我不能再在香港起诉、索赔。”荣克敏如此认为。

  上海金爱,母公司是注册于英属维尔京群岛的Bio-treat Resources limited(金迪资源有限公司,下称“金迪资源”)。按照股权结构,属于上市公司的“重孙系”,但实际股权转让手续尚未履行。

  2004年为配合上市公司在江苏昆山承揽大型污水处理项目,荣克敏通过上海金爱借给昆山开发区6800万元。

  2007年2月24日,陈刚代表金迪资源致函上海金爱和荣克敏,称免去荣克敏在上海金爱的一切职务。这份文件由陈刚、马正海、黄剑军和崔军四人签署。此前的1月12日,金迪资源任命除黄剑军外的三人为上海金爱的董事,并任命范慧军为法定代表人。

  据《财经》报道,此函同时发至昆山开发区管委会,要求其将欠款6800万元归还给金迪资源。

  同年7月11日,获悉对手意图的荣克敏以上海金爱名义在苏州中院提起诉讼,要求昆山开发区管委会结付欠款。

  2008年1月3日,苏州中院出具一份民事调解书,认定荣克敏为上海金爱法人代表。荣克敏执有效文件,与昆山开发区管委会达成和解。

  但东莞、上海两地新的诉讼,废掉了苏州中院的“调解”,荣克敏的上海金爱资产再度悬空。

  创思生物向东莞中院提起诉讼,称创思生物2004年11月24日委托Bio-treat Resources借给上海金爱1000万美元,其中6700万元人民币至今没有归还,要求东莞中院令上海金爱归还。

  随即,东莞中院立案,并立即向上海市一中院发出公函,委托上海市一中院协助冻结上海金爱账户,并于2008年10月对苏州开发区管委会的“待偿资产”进行诉讼保全。

  荣克敏提出,即便有1000万美元的借款,也属上海、香港两地的企业往来,东莞中院并无管辖权。

  但上海金爱账户依然在封。

  2010年10月14日,广东省高级人民法院作出终审裁定,认定东莞中院没有管辖权。但同年10月28日,东莞中院在终审裁定已出的情况下,又查封了上海金爱账户。

  上海的诉讼则围绕“谁才是上海金爱的法人”。

  2008年1月8日,陈刚以上海金爱法人代表名义向上海市一中院起诉荣克敏,要求归还公章、营业执照及财务章等。在荣克敏提交了全套法律文件后,陈刚于当年2月2日撤诉。

  但三天后,上海市一中院又以同样的原告、案由、诉求立案,这一次,荣克敏败诉。

  荣克敏向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裁定,上海金爱法人代表为荣克敏,原审法院裁定与法律规定程序相悖,发回重审。

  2010年1月5日,上海市一中院再次立案,案由、诉求相同。次日,上海市一中院裁定查封上海金爱公章、营业执照及财务章等。

  荣克敏说,这一系列反反复复的诉讼纠缠,搞得自己焦头烂额,即便梁惠民已被廉署立案起诉,但其一手策划的对自己的“围剿”却仍在进行。
5 : GS(14)@2018-08-04 01:16:49

http://finance.ifeng.com/hk/gs/20100726/2444416.shtml
金迪生物千局:前公安部长助理郑少东涉嫌卷入
6 : GS(14)@2018-08-04 01:17:14

http://www.sharesinv.com/zh/articles/30027/

汉科环境科技重整旗鼓,展翅高飞
企业摘要 | 2012年04月13日
相关股 :
文 : 李金婷
  
特写 (96)
简介
文 : 王秋莹
  
特写 (100)
简介
(译:杨佳文)
从金迪生物科技(Bio-Treat Technology Limited)摇身成为汉科环境科技集团(HanKore Environment Technology Group)后,公司如今犹如一只浴火重生的凤凰,准备展翅高飞。

2011年5月,公司不仅更换了名字,其运作也交由一支新的管理团队接掌,领军的正是现任董事长陈大伟。

陈大伟是于2009年12月透过其投资公司Giant Delight为金迪生物科技注资约7,060万元以进行重组,从而参与公司的运作。其中逾60%的款项是用于偿还金迪拖欠的可转换债券金额,余数则充作营运资本和资本开支。

陈先生在业内拥有丰富的经验,令公司受益良多。在加入汉科之前,他创立了北京瑞沃卢森科技有限公司,其业务是提供环保和污水处理方案,拥有逾30种水处理技术。

除了更换领导班子,公司也引进了新的投资者,其中包括在新交所上市的宝德集团(Boustead Singapore)、苏州创投集团(通过华源国际投资)、德州资本(Dezhou Capital,通过Firstree集团投资)以及古玉资本。

苏州创投是一家主权天使基金投资机构,在中国管理大量资金并具有品牌影响力。德州资本是中国9家上市企业的大股东,其中两家为水处理公司(Xinrong和Hongcheng水务)。古玉资本的创办人林哲莹曾任中国商务部服务贸易司副司长,也是中国与世贸(WTO)针对开放水处理业务条例的谈判的主要成员之一。

陈大伟说:“德州资本在视察了我们的厂房和业务后便决定投资。”他认为,公司是凭着其水处理项目及厂房,以及在管理水处理厂方面的高水平而吸引到这些股东。

这些新主要股东将为公司带来强大的网络,以及在中国拓展业务所需要的专门知识。它们所注入的资金已在去年帮助公司完成了其资本重组计划,并清偿金迪遗留下来的2亿零600万美元的可转换债券造成的债务。在杠杆比率减低之下,其财务状况已大幅改善。

陈大伟说:“水资源将变得稀少,而水处理领域的入行门槛高。在强大的内部管理层领导之下,公司如今能赶上中国水处理领域的发展状况。”

汉科认为未来的5至10年为中国水务领域的增长黄金期。因此,它计划在3年内将其水处理量增加至目前的3倍,并在5年内增加至目前的5倍。

新管理层已开始为达致上述目标而铺路,因为其多个在进行中的项目都已迈入新的阶段。

2012年1月,公司与三门峡工业园展开第二项合作计划,获颁一份建造-营运-拥有(BOO)合约,负责一个每日总量达15万吨的水供项目。2012年2月,它在礼泉县展开一个建造-营运-转移(BOT)项目,每日的污水处理总量可达6万吨。公司也在同个月份展开咸阳污水处理厂的第二期项目,以将其每日可处理污水量翻倍至20万吨。

公司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取得如此重大进展,因而在中国水网(www.h20-china.com)设立的水业十大新锐企业奖中排名第二。中国水网是中国水业中最具影响力和权威的电子媒体。值得注意的是,胜科工业的一家中国子公司排在第十位,排名不及汉科。

新管理层也令公司的财务业绩持续改善。在截至2012年6月30日的财政年度里,上半年的收入年比提高了40%,其净利则增加了26%。

公司的良好表现及所取得的成就,令投资界开始对它另眼相看。但是,除了金迪所留下的历史包袱外,公司仍面对一些问题。

公司最新的业绩中包含了一些减值、注销和其他特殊项目。投资者对这些项目的规模有所顾虑,担心它们在接下来的季度中是否还会出现,同时也在揣测这样的情况会持续多久。

敏锐的投资者则看出公司的现金似乎正在减少,而它从营运活动中取得的净现金却没有显著增加,这显示公司似乎需要筹集更多资金以应付其债务。

基于新加坡的投资者大都对龙筹股有所警惕,汉科务必要符合企业信息披露标准,同时展现出更高的透明度,投资者才能更加了解减值项目的详情,以及与之有关的事项和情况。

此外,基于金迪之前令投资者失去信心,汉科必须如实地向外界说明它对未来方向和风险的评估,从而取信于投资者,让他们知道公司为达致其设定的目标而拥有一个全盘的可行计划,这样它才能如愿成为真正的浴火凤凰。
7 : GS(14)@2018-08-04 01:17:26

http://news.cnstock.com/news,gg-201406-3044650.htm
 [摘要]光大国际昨宣布,将光大水务投资注入新加坡上市的汉科环境科技,交易代价58.1亿元人民币,汉科将以股份支付。

  6月3日,据香港经济日报报道,光大国际(00257)旗下光大水务投资将借壳在新加坡上市。

  作价58.1亿人币 折让41%

  光大国际昨宣布,将光大水务投资注入新加坡上市的汉科环境科技,交易代价58.1亿元人民币,汉科将以股份支付。交易完成后,光大将持有汉科79.21%股份。

  汉科将向光大水务控股配发及发行19.4亿股股份,每股作价0.703新加坡元,较汉科停牌前收市价1.19新加坡元,折让41%。

  光大将提名不少于4人出任汉科董事,并有权提名汉科董事会主席,汉科则将有不少于4名董事辞任。

  光大国际指,光大与汉科致力成为中国最大型污水处理公司之一,交易完成后,光大国际将拥有32间污水处理厂,公司相信,交易将产生庞大协同效应,并给予光大污水处理业务一个独立融资平台。

  汉科9个月蚀逾5千万人币

  光大水务投资于江苏及山东,共拥有21个污水处理项目及4个再用水项目,汉科在中国则有11间污水处理厂位于北京、陜西、河南等地。惟截至3月底止9个月,汉科由盈转亏,共录得亏损5,208.8万元人民币,而2013财年盈利9,946.5万元人民币。
8 : GS(14)@2018-08-04 01:17:35

http://www.bastillepost.com/hong ... F%E4%B8%8A%E5%B8%82
光大國際(0257)光大水務「借殼」新加坡上市,以58.11億元人民幣,向新加坡上市的漢科,出售旗下光大水務控股,而漢科將配發等值的股份作支付。完成後,光國將持有漢科經擴大已發行股本約79.21%。



光國現報10.42元,升0.55元或5.57%,成交金額1.05億元。



漢科集團在內地擁有11個市政供水及污水處理投資項目,投資及運營環保水務板塊,於中國北京和江蘇、山東、陝西及河南省均有業務,合約總設計處理能力為每日157萬立方米。



光大國際指,繼出售事項及收購事項後,集團將運營合共32間污水處理廠,並可於與集團運營之類似地區造成龐大協同效應,並容許集團於北京、陝西及河南等地區開拓新商機,經濟規模擴大將有助集團之污水處理業務。
9 : GS(14)@2018-08-04 01:17:48

https://read01.com/zh-hk/MeAQnz.html#.W2SM9FUzYdU
6月3日,據香港經濟日報報道,光大國際旗下光大水務投資將借殼在新加坡上市。

作價58.1億人幣 折讓41%

光大國際昨宣佈,將光大水務投資注入新加坡上市的漢科環境科技,交易代價58.1億元人民幣,漢科將以股份支付。交易完成後,光大將持有漢科79.21%股份。

漢科將向光大水務控股配發及發行19.4億股股份,每股作價0.703新加坡元,較漢科停牌前收市價1.19新加坡元,折讓41%。

光大將提名不少於4人出任漢科董事,並有權提名漢科董事會主席,漢科則將有不少於4名董事辭任。

光大國際指,光大與漢科致力成為中國最大型污水處理公司之一,交易完成後,光大國際將擁有32間污水處理廠,公司相信,交易將產生龐大協同效應,並給予光大污水處理業務一個獨立融資平台。

漢科9個月蝕逾5千萬人幣

光大水務投資於江蘇及山東,共擁有21個污水處理項目及4個再用水項目,漢科在中國則有11間污水處理廠位於北京、陜西、河南等地。惟截至3月底止9個月,漢科由盈轉虧,共錄得虧損5,208.8萬元人民幣,而2013財年盈利9,946.5萬元人民幣。

版權聲明:本網註明「來源:中國水網」等字樣的文字、圖片內容,版權均屬中國水網所有,如若轉載,請註明來源。同時本網轉載內容不代表本網觀點。編輯:曲宏斌


原文網址:https://read01.com/MeAQnz.html
10 : GS(14)@2018-08-04 01:18:20

http://infopub.sgx.com/FileOpen/ ... App=IPO&FileID=3181
前身招股書
11 : GS(14)@2018-08-04 01:21:02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 ... TN20131230846_C.pdf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 ... TN20140602016_C.pdf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 ... TN20141110824_C.pdf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 ... TN20141111192_C.pdf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 ... N201808031709_C.pdf
注資及分拆
12 : GS(14)@2018-08-07 07:52:25

http://www.hkexnews.hk/APP/SEHK/ ... ls-2018080301_c.htm
招股書
13 : GS(14)@2019-02-26 23:55:24

http://www.hkexnews.hk/app/SEHK/ ... ls-2019022501_c.htm
again
14 : GS(14)@2019-04-20 17:24:44

http://www3.hkexnews.hk/listedco ... TN20190416764_C.pdf
上了
15 : GS(14)@2019-04-25 07:11:15

http://www3.hkexnews.hk/listedco ... TN20190424723_C.pdf
招股
16 : GS(14)@2019-04-30 09:04:39

http://www3.hkexnews.hk/listedco ... TN20190430058_C.pdf
建議中國光大水務有限公司
於香港聯合交易所有限公司主板
獨立上市
最終發售價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50943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