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香港投資者不看好A股? A股ETF資金流出創記錄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211452

中國國內股市傲視全球的漲勢會否持續下去?至少香港的交易所交易基金(ETF)投資者似乎對此毫無信心。

根據彭博匯總的數據,在截至11月28日的兩周,投資者從規模57億美元的南方富時中國A50 ETF撤資約8.45億美元,創出該基金2012年成立以來最大流出規模。上周,在上證綜指創出三年新高之際,97億美元的安碩富時A50中國指數ETF資金流出達5.85億美元,為2009年以來最多。

投資者從這兩只跟蹤中國內地股票的最大ETF撤資之際,上證綜指上月飆漲11%,在彭博跟蹤的93個基準股指中表現最優。中國啟動滬港通放開內 地股票市場及中國央行意外降息後,A股相對於H股的溢價升至16個月來最 高水平。

“最近幾周,我們看到了中國經濟增長放緩的跡象,”S&P Capital IQ駐紐約共同基金研究主管Todd Rosenbluth昨天接受電話采訪時說。“投資者希望降低自己的風險敞口。”

中國11月份制造業PMI降至3月份以來最低水平的數據發布後,上證綜指昨天下跌0.1%,終結了七連升走勢。在中國央行兩年來首次降息後,該指數上周上漲7.9%,創出2010年10月以來最大單周漲幅。

此外,雖然香港的A股ETF預冷,但是美國的同類產品卻十分火爆,根據數據編纂機構Markit,在11月美國投資者向在美上市的中國ETF就投入了2.59億美元,使得這些基金一躍成為凈流入狀態。

所以也有分析認為因香港投資者入場的時間更早,在滬港通真正開啟後,香港投資者反而開始撤回部分資金,因此前炒作滬港通概念已經使得A股和港股出現較大漲幅。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21700

新興市場大潰敗:多國貨幣暴跌 資金大規模流出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212003

currency-contagion-emerging-markets-2014-crash-dollar-option-trading-technical-analysis-sentiment-etf-education-forex-currency-sector-active-investor

繼俄羅斯盧布、馬來西亞林吉特等新興市場貨幣創下多年新低後,印尼盾/美元周一盤中創下十六年新低。

路透數據顯示,印尼盾/美元周一一度報12,685印尼盾,為1998年8月以來最低水平。以該匯價計算,印尼盾日內跌幅為1.9%,年內跌幅為4.3%。

彭博社報道稱,隨著美國開始加息的概率增加,抑制了投資者對新興市場資產的需求。印尼財政部的數據顯示,截止12月11日,海外投資者本月已拋售了10.09萬億印尼盾(約7.95億美元)的印尼國債。

瑞穗銀行亞洲和新興市場交易團隊首席交易員Shigehisa Shiroki告訴彭博社,“企業年末對美元的需求,加之近期債券市場的拋售,拖累了印尼盾的表現。”

印尼資產規模最大的銀行Bank Mandiri 的公債部門主管Royke Tumilaar告訴路透社:

美國繼續發布正面經濟數據,這進而打壓了印尼盾匯率,由於外資在印尼資本市場中的占比較高,導致我們真真切切曝露於美元走強的風險。

印尼10年期政府公債收益率周一升到8.203%,上周五報8.087%。

大崩潰

不僅是印尼盾,近期新興市場貨幣幾乎全線崩潰。

華爾街見聞網站介紹過,彭博追蹤20種新興市場貨幣關鍵匯率的指數於上周一跌至2003年4月以來最低點,今年跌幅達10.2%,以此速度繼續下滑可能創2008年以來最大年度跌幅。彭博調查策略師的預測結果顯示,23種新興市場貨幣之中明年有15種下跌,其中領跌的是阿根廷比索和捷克克朗。

管理1.6萬億美元資產的摩根大通資產管理公司駐倫敦新興市場債券主管Pierre-Yves Bareau 12月初接受彭博采訪時表示:

新興市場正遭受增長放緩、大宗商品價格走低和出口疲弱之苦。我們預計(新興市場貨幣下跌)不會改變。

俄羅斯央行上周四晚宣布加息100個基點至10.5%,屬於市場預期範圍之內。然而,盧布不僅未漲,反而暴跌,並創下歷史新低。當前美元/盧布交投於58.3的歷史高位:

QQ圖片20141215141708

同樣受累近幾個月油價暴跌的還有馬來西亞貨幣林吉特。馬來西亞是亞洲最大的石油和天然氣出口國收入減少。投資者擔心不斷走低的油價損及該國出口收入,林吉特本月初的跌幅創1997~98年亞洲金融危機以來之最。

印度盧比周一盤中下跌0.7%,至62.7100,刷新10個月新低。

實際上,自中國央行11月下旬宣布降息後,人民幣的貶值壓力也在凸顯。上周三人民幣開盤價格偏離定盤價達1.1%,為6月來最大跌幅。上周四,央行公布人民幣中間價為6.1153,升至2月20日以來最高,連續第5個交易日上漲;但當日美元/人民幣即期匯率收盤在6.1886,創出5個月收盤新高(人民幣的5個月新低)。

截止上周四,2014年人民幣對美元貶值2%,為2009年以來首次出現。 人民幣兌美元今日收盤報6.1912,為7月25日以來最低,較上周五收盤價格6.1869下跌0.05%。

匯豐貨幣策略師Ju Wang上周表示,“中國並不想介入貨幣戰爭之中,因此選擇較強的人民幣定盤價。但是市場認為,在一系列基本面數據疲軟的情況下,中國最終還是將被迫選擇人民幣貶值。”

資本外流

華爾街見聞網站10月介紹過,國際金融研究所(Institute of International Finance, IIF)的數據顯示,10月份里投資者(非本國居民)從非洲、拉美、東歐、亞洲股市合計撤出90億美元。

因中國經濟增速放緩及美國貨幣刺激政策臨近結束,投資者對全球增長失衡的緊張情緒增加,對新興市場的熱情也逐漸降溫。

FTSE新興市場指數包括中國、巴西、印度等國,自9月初以來下跌了超過10%。

“總體來說,新興市場流入資金停滯,”IIF首席經濟學家Charles Collyns稱,“最近幾天市場有逐漸穩定的跡象,但是我們預計因美聯儲加息預期的存在,市場避險行為將繼續。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23690

新興市場遭遇“結束QE風波”以來最大規模資金流出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212625

全球金融機構協會IIF的估算數據顯示,本月新興市場投資組合的贖回資金高達115億美元,去年美聯儲暗示將結束QE震動全球市場以來,新興市場從未出現如此大規模的資金外流。俄羅斯貨幣危機和國際油價暴跌激化了投資者對新興市場資產的避險傾向。

IIF數據顯示,本月新興市場投資的流失資金之中,債券相關資金為78億美元,股票為37億美元。如下圖所示,唯一資金凈流入的新興市場地區位於亞洲,比如印度的債券和股票。最受打擊的當屬新興歐洲市場國家。

新興市場,股市,債券,俄羅斯,油價

如下圖所示,本月新興市場資金流入最多的三個國家分別是印度、印度尼西亞和巴西,排名墊底的三個國家分別是烏克蘭、匈牙利和泰國。

新興市場,股市,債券,俄羅斯,油價

IIF發布上述數據的報告作者Robin Koepke認為:“12月是今年新興市場投資資金流最疲弱的月份。過去幾周,投資者對新興市場的情緒明顯惡化。資金流疲弱可能體現出,在俄羅斯貨幣危機和油價大跌的背景下,避險情緒普遍增加。”

IIF報告還提到,新興市場企業債與美國BBB級企業債的息差本月顯著增擴,突破210基點,創一年來最高水平,而今年6月底只有約140基點。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25545

外管局:資本流出系“藏匯於民” 未來跨境資金將繼續雙向振蕩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214363

中國外管局周日發布了2014年的跨境資金流動監測報告,報告稱“藏匯於民”而非外資撤離是我國資本流出擴大、外匯儲備少增的主要原因。未來“貿易順差、資本流出”的格局會更加常態化。

外管局提到,2014年全年跨境資金流動重現“鐘擺式”的雙向波動。一季度跨境資金延續了 2013 年底的大規模凈流入態勢,二季度凈流入勢頭明顯放緩,三季度轉為凈流出,四季度跨境資金流出壓力有所上升。

22F7E53F-C610-4DD6-8810-82D0B20C1ECD

華爾街見聞曾提到過,去年全年的資本和金融項目(含誤差與遺漏)逆差達到 960 億美元,至少是1998年以來的最大規模赤字。

這引發了資本外流的擔憂。但在外管局今天發布的報告中提到,鑒於我國外來證券投資和其他投資負債項下均表現為凈流入,而其他投資資產項下凈流出大幅增加,所以,從國際收支角度講,“藏匯於民”而非外資撤離,是我國資本流出擴大、外匯儲備少增的主要原因。

具體數據如下:

2014 年前三季度,直接投資凈流入 1375 億美元,較 2013 年同期增加 23%,表明我國對長期資本的吸引力仍然較大;非直接投資(包括證券投資和其他投資)凈流出 684 億美元,2013 年同期為凈流入 846 億美元。

其中,我國對外證券投資凈流出 13 億美元,2013 年同期為凈流出 56 億美元;外國來華證券投資凈流入 617 億美元,同比增長 56%。我國對外的貸款、貿易信貸以及持有的境外存款等資產凈增加 2297 億美元,同比增加 1.71 倍;我國企業等對外負債增加,其他投資項下對外負債凈流入 1008 億美元,較 2013 年同期下降 25%。

C8519F88-80D2-48EA-9F1E-C5804E3D9236

報告還特別提到美聯儲退出QE對跨境資金流動影響有限。外管局認為,QE退出增加跨境資金流出,但這是對前期大規模流入的糾正,有利於促進國際收支趨向基本平衡。而且這沒有改變我國全年國際收支、外匯供求趨於基本平衡,外匯儲備略有增長的總格局,境內外匯市場流動性充足,沒有出現恐慌性的囤積外匯,目前的資本流出規模是可承受的。

“隨著人民幣匯率形成機制市場化改革推進,央行逐步退出常態式外匯市場幹預,‘貿易順差、資本流出’的格局會更加常態化。”外管局稱,“今後一段時期,中國將繼續呈現跨境資金有進有出、雙向振蕩格局。”

報告指出,在2015年中國跨境資金流動將面對諸多的不確定和不穩定因素中,較確定的方面包括:實體經濟相關的外匯流入依然保持穩定、外需將繼續緩慢恢複、經濟增速仍處於世界較高水平,有利於維持中國對長期資本的吸引力等。

不確定的方面有:人民幣利率繼續高於主要國際貨幣,但由於影響因素日趨多樣化、複雜化,跨境資本流動仍可能出現較大波動。從國內看,市場還可能會對經濟增長和金融風險等問題產生擔憂,本外幣利差收窄將加速企業資產負債的幣種結構調整。

外管局稱,外匯管理部門將進一步完善人民幣匯率市場化形成機制,保持人民幣匯率在合理、均衡水平的基本穩定。

“為保持跨境資金流動基本穩定,要做好保證匯率制度靈活性等多個問題。”報告指出,“作為應對內外沖擊的應急手段,匯率可以在短期內保持相對固定,但絕不能長期不變,否則可能背離經濟基本面,導致失衡和扭曲不斷積累。”

外管局表示,“今年外匯管理部門將有序提高跨境資本和金融交易可兌換程度,大力發展外匯市場,建立健全宏觀審慎管理框架下的外債和資本流動管理體系,不斷創新完善外匯儲備經營管理和運用,推動國際收支基本平衡,促進經濟平穩健康發展。”

另外,在提到境內企業境外上市籌資規模明顯增長時,報告以專欄的形式特別指出,在紐約證券交易所上市的阿里巴巴是 Alibaba Group Holding Ltd,該公司註冊在開曼群島,實際是特殊目的公司。統計口徑上,該公司是境外企業而非境內企業,因此不屬於境內企業海外上市範疇。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32402

是逃頂還是另有布局?海外資金驟現2000年來最大單周流出

來源: http://www.gelonghui.com/portal.php?mod=view&aid=2251

本帖最後由 jiaweny 於 2015-4-26 15:34 編輯

是逃頂還是另有布局?海外資金驟現2000年來最大單周流出
作者:李慧勇、李一民

結論或者投資建議:

EPFR資金流向數據顯示,4月16日-4月22日,全球資金本周大幅流出,刷新2000年以來最大單周流出量。當周錄得38.14億美元凈流出,上周短暫凈流入2.25億美元,回顧歷史上類似的流出規模曾出現在2007年3月(32.38億美元)、2008年1月(26.37億美元)以及2014年12月(24.77億美元)。

本輪外資的大幅撤出其實不是突然才開始,實際上從2015年3月起的周均流出量早已達到18億美元級別。上周日央行宣布降準100bp,可能會被海外資金理解為政策放松預期的兌現,此外恒生AH股溢價延續升勢,適當減持A股轉配H股已成為外資普遍認可的操作方向。同期,受也門局勢影響,本周油價大幅上揚,這些都進一步拉動國際資本流出新興市場。本周四公布的匯豐中國制造業PMI跌至49.2,創下12個月以來新低,顯示中國經濟環境進一步惡化,行業通縮壓力上升。外資在全球配置中更加看重基本面與風險收益比,謹慎情緒加劇,流出中國的趨勢可能還會延續,從本周的銀行結售匯、銀行代客涉外收付款、外匯占款等多項數據均可驗證。

原因及邏輯:

中國市場方面,本周全球資金大幅流出。4月22日當周錄得38.14億美元凈流出,為2000年以來最大單周流出量,上周為凈流入2.25億美元。截止4月22日當周,四周均值為流出16.69億美元,而上期均值為流出13.09億美元。資金大量流出中國股票ETF,當周錄得35.95億美元凈流出,為2002年以來單周最大流出量,上周為流入3.37億美元。資金流入中國債券,當周錄得2.67億美元凈流入,上周為流出0.35億美元。

香港市場方面,全球資金連續第五周流入香港股票,但規模有所減小。4月22日當周錄得0.24億美元凈流入,上周為流入4.86億美元,四周流入均值2.23億美元,上周均值為2.29億美元。本周資金繼續流入香港股票ETF,4月22日當周錄得0.69億美元凈流入,上周為流入4.48億美元。

滬港通方面,4月17日-4月23日,港股通額度共使用103.97億元,較上一周小幅下降;滬股通額度共使用29.61億元;4月17日-4月23日,港股通日均使用額度為20.79億元,滬股通日均使用為5.92億元,均不及上周水平。

匯率方面,受本周央行降準影響,人民幣小幅貶值,本周四人民幣即期匯率收於6.1980,較上周四環比上升0.2%;由於人民幣將參與IMF的SDR評議,央行竭力維持人民幣匯率穩定,本周四美元兌人民幣中間價報6.1281,較上周四下調24個基點。雖然外部環境不佳,資金流出壓力加劇,但我們仍預計接下來央行會盡力維持人民幣幣值穩定,人民幣匯率將在現有水平上震蕩。

受經濟數據影響,全球資金本周大幅流出中國股票。4月22日當周錄得約38.14億美元凈流出,為2000年以來最大單周流出量,上周為凈流入2.25億美元。截止4月22日當周,四周均值為流出16.69億美元,而上期均值為流出13.09億美元。


4月22日當周資金大幅流出中國股票。全球資金小幅流入中國債券,中國債券4月22日當周錄得約2.67億美元凈流入。這反映市場預期未來中國利率會繼續走低。


[1] EPFR統計下,流入中國股票/債券的資金是指全球基金投資於主營業務收入來自於中國的公司發行的股票/債券的資金流向,而所謂資金流向是指該基金的凈投資額按該基金投資於某類資產倉位折算後得到流入該類資產的資金,剔除了基金資產增值和匯率變化,並統一折算成美元。其中,流入中國股票的資金包括QFII、RQFII等外資以及中國ETF投資於A股、B股和海外上市的中國概念股的資金部分,而流入中國債券的基金包括QFII、RQFII等外資投資於中國債券、點心債券、熊貓債券的資金(90%左右投資A股)。滬港通統計詳見圖17
[2]四周均值計算為向前移動平均,當周數據為上周三到本周三。

受流動性釋放的沖擊,中國的牛市行情仍在繼續,本周上證指數站上4400點,再一次刷新7年內新高。


全球資金連續第五周流入香港股票,但額度有所縮小。4月22日當周錄得約2396萬美元凈流入,上周約為流入4.86億美元。恒生指數高位震蕩,截止4月22日收盤時,恒生指數收於27933.85點。


本周資金大幅流出中國股票ETF。4月22日當周錄得約35.95億美元凈流出,為2002年以來單周最大流出量。


資金本周繼續流入香港股票ETF,4月22日當周錄得約6931萬美元凈流入。


金融仍是外資最為青睞的行業,工業、IT、醫療等占比快速增加,現金、能源、電信等占比快速降低。


金融仍是外資最為青睞的行業,工業、IT、必選醫療等占比快速增加,現金、能源、電信等占比快速降低。


3月資金流入材料、工業、醫療、IT、電信和其他等行業,現金、能源、可選消費、必選消費和公用事業則出現流出。註意到現金出現大幅流出。


3月資金流入材料、工業、醫療、IT等行業,現金、能源、可選消費、必選消費、電信、金融、公用事業和其他則出現流出。


3月資金繼續流出中國股債,但規模環比2月大幅上升,3月外匯占款數據繼續呈現資金大幅流出的格局,跨境資金流向不盡如人意。

3月中美利差在2月的基礎上大幅上升。隨著美聯儲加息的逐步確定,美元進一步走強,國際大宗商品價格繼續其下行趨勢。反觀國內,經濟下行的風險和連續的貨幣寬松政策進一步強化了人民幣走弱的趨勢。


3月美聯儲總資產在2月的基礎上微幅上升,隨著美聯儲加息的臨近,美聯儲總資產的大幅擴張時代或將漸行漸遠。但隨著歐央行QE的啟動和全球寬松大幕開啟,全球流動性有望進一步寬松。

3月FOMC顯示官員們就6月加息是否加息意見存分歧,但總體已做好了2015年內加息的準備,因此隨後美元走強,非美貨幣和大宗商品普跌。


3月中國政府信用CDS有所上升,體現了投資者對中國經濟下行風險的擔憂,全球投資者認為中國債務違約風險因此而有所提高。


本周,受美國新屋銷售數據不及預期影響,美元指數下行,人民幣即期匯率小幅貶值,即期與中間價偏離幅度小幅回調,但仍維持在較高的水平,即期匯率逐漸離開了跌停板,顯示人民幣貶值壓力有所緩解,中間價確定仍以隨行就市為主。我們預測即期與中間價偏離幅度將會延續目前的態勢並逐步縮小。


本周人民幣即期匯率繼續小幅貶值。由於5月份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將審議是否將人民幣納入特別提款權(SDR),而這也將是人民幣國際化道路上的重要一步。在此之前,雖然人民幣仍然面臨巨大的貶值壓力,中國政府應該會盡力維持其匯率穩定,尤其是把握、住中間價的指導作用。


[3]人民幣收盤價對中間價偏離幅度=(即期匯率/中間價-1)*100,在人民幣升值過程中,偏離幅度為正代表匯率波動由中間價帶動,為負代表匯率波動由市場帶動。貶值過程中則反之。


4月17日-4月23日,港股通額度共使用103.97億元,較上一周小幅下降;滬股通額度共使用29.61億元。4月17日-4月23日,港股通日均使用額度為20.79億元,滬股通日均使用為5.92億元,均較上周水平有所下降。


[4]正如我們在註釋1中說明的一樣,EPFR統計的流入中國資產的資金流向,是指在基金產品募集書中明確說明分配於中國市場的投資份額(FundAllocation),乘以該基金當期已使用的總規模(Fund Flows),考慮到倉位與申贖情況進行折算,得到流入中國資產的資金(Country Flows)。這一計算方法在2014年11月17日滬港通開通前後並沒有調整。由於全球資金是否使用滬港通僅僅是渠道方式的變化,與原定的產品投向並無關系,因此我們猜測EPFR的統計數據是包括了滬港通的資金流動,卻很難單獨剔除出來做分析,建議仍以滬港兩地交易所官方數據作為跟蹤基準。

(/申萬宏源)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42048

法拍屋大王游世一:政府打房,投資人乾脆換賭場玩 國人瘋海外買房 一年流出740億元

2015-05-11 TWM
 
 

 

受政策打房、國內不動產價格漲到高點、投報率偏低等影響,國人紛紛「錢」進海外,去年海外不動產交易金額就高達七四○億元,這股商機連「法拍屋大王」游世一都看好,卻也反映出台灣資金外流的嚴重現象。

撰文‧梁任瑋

海外不動產投資熱,熱度有增無減,去年交易金額再創新高達七四○億元,較前年成長八五%。今年第一季,成立不到三年、專門經營海外不動產銷售的亞太國際地產,就賣出五百戶馬來西亞預售屋,銷售金額達五十億元。

這股商機連「法拍屋大王」、寬頻房訊總經理游世一都看好,暫時放下法拍市場,去年底入股台灣最大的海外不動產房仲公司亞太國際地產,持有一成股權,投資金額五千萬元。

現象一:大戶轉戰

法拍屋大王入股亞太國際

游世一表示,「全世界又不是只有中華民國一個賭場而已,現在政府打房到最後是全民皆輸,投資人乾脆換一家賭場玩。」三月初,亞太國際舉辦喬遷典禮,現場來了房地產各大業者,當日,沉寂已久的游世一就以亞太國際股東身分現身,備受矚目。

亞太國際地產總經理秦啟松證實,單單今年前三月,公司就成交五百戶馬來西亞的預售屋,「其中有一半是台灣人買的,其餘客源來自香港、澳門、東南亞投資客。」台灣人錢進海外的國家,從四年前的東南亞、日本,已跨足到歐、美、澳等地,去年,亞太國際總銷金額高達一六○億元,其中有八十億元是賣馬來西亞預售案,成交戶數高達一千五百戶,其次是澳洲、英國,銷售規模不輸給台灣大型建商一年推案量。

據了解,游世一主要是看好秦啟松去年開始在台灣房仲業建立起一個「聯銷平台」,亞太國際負責開發商品,同業扮演銷售通路角色,各家房仲公司都可以介紹投資人給亞太國際,把餅做大之後,秦啟松幾乎沒有敵人,也成為台灣最大的海外不動產房仲公司。

此外,游世一在房地產業資歷長達二十多年,其擁有豐沛的人脈正好與秦啟松互補,所以亞太國際去年底擴大營運規模增資之後,雙方一拍即合。

外商商仲業者第一太平戴維斯總經理高銘頂說,台北市房價動輒一坪一百多萬元起跳,在新版房屋稅上路後,持有成本已與海外不動產差距縮小。

第一太平戴維斯統計,去年台灣赴海外投資不動產金額高達七四○億元,有一半是購買海外住宅,以單戶平均投資金額一千萬元計算,戶數將近四千戶,逼近台北市中山區一年的買賣移轉件數,這又是另一個台灣資金嚴重外流的管道。

現象二:房仲兼賣

高達八十個品牌搶食大餅

「錢一直往外流到海外投資,最少十年才會回台灣。」游世一向友人透露,以前買海外房地產的都是散戶,現在連財團都去海外投資了,包括國泰、富邦、宏泰人壽都積極在英國買商辦大樓、找物件,等於把台灣最安定的力量連根拔起,不但財政部課不到稅,也將動搖台灣國本。

資金出走的背後,來自於台灣房屋持有成本持續攀升、交易量創新低,房仲業者為了求生存,各大連鎖品牌近年紛紛赴海外開發案源,回台內銷給台灣人。

除了選在五星級大飯店舉辦產品發表會,每周還有區域說明會,每月再帶團到海外考察,可見海外投資不動產商機的潛力驚人。

像秦啟松原本是台灣房屋加盟店的店東,四年多前,台灣房屋開始布局海外市場,派秦啟松赴馬來西亞打頭陣,沒想到一戰成名,業績愈做愈大;一二年,他乾脆自立門戶成立亞太國際地產,專營台灣人投資海外不動產;去年開始甚至外銷台灣預售案,包括新潤、鄉林、富旺建設都有配合,成為一個國際聯銷平台。

近五年,國內各大房仲業者積極銷售海外不動產,其中,信義房屋一○年即布局日本市場,是同業最早;大師房屋則以美國、日本、澳洲為據點;台灣房屋一二年也正式成立海外事業部,以東協國家為主;其餘包括二十一世紀不動產、全國不動產、東森、中信房屋等也不缺席;僅剩永慶房屋、住商不動產海外據點仍以中國為主。

「過去三、四年,房仲店數暴增,兼賣海外預售案至少讓業務員不會失業,但目前台灣銷售海外預售案的業者,至少有七、八十個品牌,甚至連旅行社、跑單幫業者都參一腳,素質參差不齊,枱面下交易糾紛頻傳。」一位房仲業者指出。

台灣資金外流危機衍生出的另一個現象是,有不少台灣人因自備款不足,向銀行申請自有住宅增貸,搬錢去海外投資,「若投資有獲利都沒問題,最怕的是一旦海外房地產套牢,最後是血本無歸,連台灣的房子都賠進去。」業者透露,海外房地產普遍存在交易資訊不透明的問題,甚至有黑心房仲賺差價賣給台灣人,從中賺取暴利。

大師房屋董事長陳建慶表示,到海外投資不動產本來就存在風險,投資人除了慎選登記在案的房仲公司、發展成熟的國家,下手前也一定要打聽當地房價行情、明查暗訪價格,才不會成為冤大頭。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44412

跨境資金流向監測周報:流出幅度放大 改善還需等待

來源: http://www.gelonghui.com/portal.php?mod=view&aid=2584

本帖最後由 jiaweny 於 2015-5-18 18:01 編輯

跨境資金流向監測周報:流出幅度放大改善還需等待
分析師:李慧勇,李一民

EPFR資金流向數據顯示,5月7日-5月13日,全球資金本周連續第四個星期大幅流出,且額度大幅放大。5月13日當周錄得26.83億美元凈流出,上周為凈流出7.40億美元。4月中國經濟數據走弱與資本市場開始寬幅整理,中國央行宣布下調基準利率25個基點,我們認為都是導致本周資金大幅流出的主要原因。本周公布的美國PPI和零售環比數據均低於預期,顯示美國經濟並未如之前所預期的一樣強勢轉暖,市場據此對美聯儲首次加息時間的預期正逐步後延,我們認為這是一個預期修正的過程,因此美元指數會繼續在目前位置向下整理。結合4月外占繼3月大幅下降後回歸正增長的情況來看,我們預計繼續促成資金大幅外流的新因素正在減少,一旦預期修正過程結束後有望迎來拐點。
全球資金本周連續第四個星期大幅流出,且金額大幅擴大。5月13日當周錄得26.83億美元凈流出,上周為凈流出7.40億美元。截止5月13日當周,四周均值為流出22.83億美元,而上期均值為流出15.56億美元。另據報道,自去年下半年股市上漲以來,“國家隊”中央匯金公司持續贖回上證180ETF等藍籌風格ETF,顯示外資與主力對中國股市繼續采取減持行動。

5月13日當周資金繼續大幅流出中國股票。全球資金小幅流入出中國債券,結束了持續三周的流入格局,5月13日當周錄得約4045萬美元凈流出中國債券。在持續寬松貨幣政策的背景下,這一結果與我們的預期一致。上周錄得全球資金流入中國債券2134萬美元。

本周上證指數維持震蕩格局,在上周日宣布降息後,上證指數在周一隨之上行,之後不斷小幅下挫,勉力維持在4300點左右。多空雙方博弈激烈。自今年2月份以來,上證指數與全球資金流向持續背離,值得關註。


全球資金連續第八周流入香港股票,而額度有所減小。5月13日當周錄得約0.33億美元凈流入,上周約為流入0.94億美元。四周均值為1億美元,上周均值為2.14億美元。恒生指數繼續在27000點到28000點範圍內震蕩,且呈現出下行趨勢。

本周資金連續第四周大幅流出中國股票ETF,額度大幅擴大。5月13日當周錄得23.73億美元凈流出。而上周為流出5.40億美元。

本周資金連續第八周流入香港股票ETF,5月13日當周錄得約0.14億美元凈流入。

金融仍是外資最為青睞的行業,可選消費、電信等占比快速增加,現金、材料、醫療等占比快速降低。


3月資金流入材料、工業、可選消費、必選醫療、IT、電信和其他等行業,現金、能源、金融和公用事業則出現流出。註意到現金出現大幅流出。

3月資金流入能源、必選消費、IT、電信、公用事業、其他等行業,現金、材料、工業、可選消費、醫療、金融則出現流出。

4月資金繼續流出中國股債,規模環比3月大幅上升,4月外匯占款數據的表現小幅回升,繼3月份大幅下降,宏觀數據顯示4月外貿順差規模擴大以及資本外流壓力減小。

3月中美利差在2月的基礎上大幅上升。美聯儲首次加息時點隨著美國經濟增長走弱而變得更加不確定。近期油價有所反彈,美元也因首次加息時點的預期延後而有所走弱。

3月美聯儲總資產在2月的基礎上微幅上升,隨著美聯儲加息的臨近,美聯儲總資產的大幅擴張時代或將漸行漸遠。但隨著歐央行QE的啟動和全球寬松大幕開啟,全球流動性有望進一步寬松。

4月FOMC並未提及加息時間,顯示官員們就6月加息是否加息意見存分歧,但總體已做好了2015年內加息的準備。

3月中國政府信用CDS有所上升,體現了投資者對中國經濟下行風險的擔憂,全球投資者認為中國債務違約風險因此而有所提高。

本周,受3月貿易帳數據大幅低於預期和首次加息時點預計較6月份推遲影響,美元指數走弱,人民幣即期匯率小幅升值,人民幣即期匯率下降0.1%。綜合來看,人民幣貶值壓力有所緩解。我們預測即期與中間價偏離幅度將會延續目前的態勢並逐步縮小。

本周人民幣即期匯率小幅下調。由於5月份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將審議是否將人民幣納入特別提款權(SDR),而這也將是人民幣國際化道路上的重要一步。此外,人民幣一旦大幅下跌,企業將難以償還美元債務。佳兆業美元債務違約後,煤炭進口商永暉控股成為了第二個美元債務違約的企業。中國經濟轉型過程中,同樣需要盡力避免壓低人民幣。如果讓人民幣貶值,中國將回到出口依賴型經濟的老路。因此,雖然人民幣仍然面臨巨大的貶值壓力,中國政府應該會盡力維持其匯率穩定。

5月8日-5月14日,港股通額度共使用47.02億元,較上周有所下降;滬股通額度共使用4.90億元,也遠遠不及上周水平;港股通日均使用額度為9.4億元,滬股通日均使用為0.98億元。


來源:申萬宏源研究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45711

發改委:東北每年流出180萬人報道不準確

來源: http://www.yicai.com/news/2015/08/4679490.html

發改委:東北每年流出180萬人報道不準確

一財網 劉菁 2015-08-31 11:40:00

180萬人是十年流出而不是一年流出,這樣的人口外流規模和比例與中西部有些省份相當

針對“東北每年流出180萬人”的說法,國家發改委回應稱,這一報道不夠嚴謹,準確地說,是180萬人是十年流出,而不是一年流出,這樣的人口外流規模和比例與中西部有些省份相當。

下一步針對如何留住人才,發改委將研究包括分配激勵機制等在內的措施。

在8月31日的新聞發布會上,東北老工業基地振興司司長周建平表示,前不久部分媒體多次報道“東北人才凈流出,每年流出180萬人”,我們看到以後也進行了研究,覺得這個報道有點不嚴謹或不夠準確。

“我們查了2010年全國第六次人口普查的數據,東三省常住人口是1.095億,與2000年相比,東北流出了280萬人,流進了100萬人,也就是說凈流出180萬人。這180萬流出不是一年的,是十年的,這樣的人口外流規模和比例與中西部有些省份是相近的。”

周建平說,東北的人才流失,特別是企業的一些中高端人才流失確實是存在的,這不必隱諱。所以,下一步在如何留住人才這一塊,發改委將研究一些措施。

他表示,東北如何吸引人才、留住人才、用好人才,主要的抓手和切入點就是要建立起切實體現人才創造價值的分配激勵機制,能夠把他的貢獻和收益掛鉤起來。現在像國家在中關村自主創新示範區實行的股權處置、股權分配等政策,我們都在向相關部門建議,把一些好的政策拿到東北來先行先試。除了待遇,戶口落地問題、子女就業問題、環境問題等都要系統研究。

編輯:劉菁

更多精彩內容
關註第一財經網微信號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58750

前三季跨境資金階段性流出 未來降準仍有空間

來源: http://www.yicai.com/news/2015/10/4701122.html

前三季跨境資金階段性流出 未來降準仍有空間

一財網 記者 徐燕燕 實習記者 陳洪傑 發自北京 2015-10-22 21:50:00

國家外匯管理局副局長王小奕在發布會上表示,今年以來或者去年下半年以來,我國外匯資金確實呈現了一定的流出趨勢。但不意味著是資本外逃。他稱,在過去一段時間,為了避免人民幣貶值,央行確實對外匯市場進行幹預,但更多的是市場自主行為。人民幣不具備長期貶值的基礎。

國新辦周四舉行“2015年前三季度外匯收支數據有關情況”新聞發布會,相關數據表明,2015年前三季度我國跨境資金流動波動加大,並呈現階段性流出的態勢。代表性的特征是:銀行結售匯和代客涉外收付款總體均呈現逆差。

國家外匯管理局副局長王小奕在發布會上表示,今年以來或者去年下半年以來,我國外匯資金確實呈現了一定的流出趨勢。但不意味著是資本外逃。他稱,在過去一段時間,為了避免人民幣貶值,央行確實對外匯市場進行幹預,但更多的是市場自主行為。人民幣不具備長期貶值的基礎。

分析人士預測,面對跨境資本持續流出的局面,央行將繼續采取包括公開市場操作、SLO、MLF和PSL以及降準等多種手段維護銀行間流動性基本穩定。

跨境資金階段性流出

前三季度,銀行累計結售匯逆差1.88萬億元人民幣(折合3015億美元),累涉外收付款逆差4139億元人民幣(折合636億美元)。

2015年前三季度,按美元計價(下同),銀行結匯同比下降6%,售匯增長31%,結售匯逆差3015億美元,月均335億美元。前三季度,銀行代客涉外收入同比增長1%,支出增長6%,涉外收付款逆差636億美元,月均71億美元。

解釋具體原因,王小奕在前述新聞發布會上表示稱,收付款逆差明顯低於結售匯逆差,主要體現了我國市場主體在境內的本外幣資產負債結構調整,包括收匯不結匯而選擇存款方式保留外匯的情況,以及購匯增加外匯存款、償還境內外匯貸款等。

王小奕提到,今年以來或者去年下半年以來,我國外匯資金確實呈現了一定的流出趨勢。但這種跨境資金外流是有具體原因的,不意味著是資本外逃。

“當前的資本流出與恐慌性資本外逃存在本質區別。首先,主要反映了外匯資產由央行持有轉向企業和個人持有,也就是大家所說的藏匯於民,企業和個人更願意持有外匯或者對外投資。同時,銀行為應對今年以來遠期結售匯逆差的需求,也購入了大量的外匯頭寸,今年前三季度銀行外匯頭寸凈增加了1000多億美元,企業和個人外匯存款增加了500多億美元。其次,在‘一帶一路’戰略等推進下,國內企業對外投資意願明顯增強,‘走出去’步伐加快。今年前三季度,非金融類對外直接投資累計873億美元,同比增長16%。最後,部分外匯流出反映為企業主動減持了一部分對外債務,降低了自身的高杠桿經營風險。總的來說,當前的變化都是正常的,不屬於資本外逃。”王小奕表示。

國際上來看,招商證券首席宏觀分析師謝亞軒表示,有兩方面原因導致中國跨境資本流動形勢。一方面是全球均缺乏新的增長點和新的投資機會,這導致在全球領域的國際貿易量萎縮,直接投資低迷,相應的貿易信貸、跨國銀行業務、離岸債券和收購兼並杠桿融資等國際資本流動普遍比較不活躍。另外一方面,美聯儲貨幣政策的不確定帶來明顯的全球去美元杠桿過程。

王小奕認為,應理性看待當前的國際收支波動,短期的跨境資本波動是在市場不同預期下產生的,從基本面來講,我們對國際收支運行的長期穩定還是有信心的。

匯率波動主要是市場自主行為

自8月11日新匯改以來,人民幣匯率出現大幅貶值,美國官方公布的報告預測,中國為避免人民幣貶值,在三季度曾大規模幹預匯市。

對此,在前述新聞發布會上,王小奕作出回應稱,任何國家央行對外匯市場的幹預都是存在的,但總體來講,三季度匯率波動主要是市場主體的自主行為。

“美國財政部最近剛剛公布了半年度的《國際經濟與匯率政策報告》,從媒體的相關報道看,美國財政部不再認為人民幣大幅低估,這是一個重要信息。過去的報告一直認為人民幣匯率有所低估,需要升值。”王小奕表示,對於美國官方所預測的,中國曾在三季度大規模幹預匯市,他認為可以從兩個層面來看:一是任何國家央行對外匯市場的幹預都是存在的,當然會采取不同的方式。總體來講,三季度匯率波動主要是市場主體的自主行為。“今年前7、8個月,人民幣一直面臨貶值壓力。8·11匯改對中間價形成機制完善後,有幾天市場出現了非理性的波動。當中間價在基本完成了一次性的矯正後,市場逐漸穩定下來。國內市場上買賣外匯的主體為銀行、企業等,當外匯供給不足時,央行需要進入市場補充流動性,這也是8月份儲備有所下降的一個原因,但不屬於大規模的幹預,而是根據市場需要為穩定市場情緒進行的正常交易。”

二是進入9月以及10月以來,市場趨於穩定,這也是市場自我矯正的一個過程。當人民幣匯率預期趨穩,大家也認可人民幣不存在長期貶值的基礎,相關的過度投機交易就減少了,這也是正常現象。

中國民生銀行首席研究員溫彬告訴《第一財經日報》,實際上自8·11匯改以來,央行已經在逐步減少對外匯市場的幹預。他對本報記者表示,央行幹預外匯市場主要通過中間價和匯率日間波幅來實現。自2005年匯改以來,人民幣兌美元匯率的日間波幅已經在逐步放寬。2013年,央行行長周小川表示,央行要逐步退出常態化幹預,今年8月11日,央行宣布對人民幣匯率中間價形成機制進行改革,使得匯率的形成更加市場化。我國高層也在多個場合表態,接下來人民幣匯率日間波幅有望進一步擴大。

王小奕繼續表示,下一步,影響儲備的因素確實是多方面的,用儲備彌補市場短期缺口是正常的需要,也是一國貨幣當局必須要履行的職能。但當市場穩定後,市場供求將趨於自主調節。

根據央行近期公布的數據,9月末,國家外匯儲備余額為3.51萬億美元。9月外匯儲備余額減少432億美元,連續五個月下降,8月曾創下減少939億美元的最高單月紀錄。分析人士稱,這是由於人民幣貶值,人民銀行通過外儲來進行幹預,並表示在未來一段時期內,外儲還將呈減少的趨勢,但降幅逐步收窄。外匯局在《2015年上半年國際收支報告》中稱,匯率、價格等估值變化是外儲下降主因。

王小奕表示,儲備下降也是事實,但目前還在可控範圍內。

降準仍有空間

未來國際資本流動形勢有望好轉嗎?面對跨境資本持續流出的局面,央行將采取怎樣的貨幣政策?

謝亞軒表示,過去的六個季度,中國的國際資本外流規模應該是在5000~7500)億美元這樣一個區間內。考慮商業銀行的外匯準備金和央行外匯儲備的收益,央行外匯儲備的絕對下降規模要小於這個區間。當前,資本流動低迷期可能會持續一段時間,在此期間,國內更可能是央行供應外匯流動性給個人和企業增加持有外匯資產,或者減少持有外幣負債。但是,謝亞軒指出,不用過度悲觀,未來全球國際資本流動和中國國際資本流動形勢好轉的前提是美聯儲貨幣政策帶來的不確定下降和全球增長速度的企穩回升。

溫彬認為,從直接投資的層面來看,未來跨境資金的流動更多是向好的。從短期的資金流動來看,會是雙向的。一方面,美聯儲加息,資本項目開放的進一步推進,會增加境內投資者海外資產配置的意願和渠道,使得資本流出。但另一方面,中國的債市、外匯市場都在進一步對外開放,而境外機構對中國境內的資本市場也有很高的投資熱情,這個角度來說,有利於資本流入。

溫彬對本報表示,未來央行將在穩健貨幣政策前提下,既有總量政策的變化,也有結構性貨幣政策的調整,搭配使用。“從總量來說,最近幾個月 資本項目是凈流出,體現在我們的外匯占款負增長的態勢,從這個意義上來講,進一步降準有空間。利率方面,進入四季度以後,在宏觀經濟里面出現了一些變化,與降準相比,降息的可能性要小一點。”同時,央行也會進一步加大公開市場貨幣的操作力度,為實體經濟提供金融支持。

謝亞軒也表示,面對跨境資本持續流出的局面,預計央行將繼續采取“池子”對策。靈活使用包括公開市場操作、SLO、MLF和PSL以及降準等多種手段維護銀行間流動性基本穩定。10月21日,央行采用MLF投放1055億元主要是對沖外匯占款持續下行帶來的影響,表明央行維護流動性合理寬裕的明確態度。未來存款準備金率的向下調整仍然存在空間,以活化基礎貨幣和提升貨幣乘數。

編輯:呂值渺

更多精彩內容
關註第一財經網微信號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66062

連平:美聯儲一旦加息會對中國資本流出產生持續壓力

來源: http://www.yicai.com/news/2015/11/4707959.html

連平:美聯儲一旦加息會對中國資本流出產生持續壓力

一財網 周艾琳 2015-11-06 00:34:00

連平在接受《第一財經日報》專訪時表示:“美聯儲加息對全球各個經濟體帶來的影響不盡相同。對中國來說,很重要的影響可能會聚焦在資本持續流出壓力方面。所以我們需要有一個前瞻性和綜合性相協調的政策安排來應對這一發展趨勢。”

人民幣國際化進入了新的發展階段。從資本和金融賬戶角度看,人民幣國際化步伐正在加快,因此美聯儲加息所帶來的“溢出效應”也進一步受到關註。

近日,2015金磚論壇暨第四屆全球房地產金融峰會在上海召開。交通銀行首席經濟學家連平在接受《第一財經日報》記者專訪時表示:“美聯儲加息對全球各個經濟體帶來的影響不盡相同。對中國來說,很重要的影響可能會聚焦在資本持續流出壓力方面。所以我們需要有一個前瞻性和綜合性相協調的政策安排來應對這一發展趨勢。”

第一財經日報:在你看來,美聯儲將在何時加息?

連平:說到全球金融的平衡,我們一定會把目光投向太平洋兩岸的兩個大國的央行,去看看他們在幹些什麽,或者說想要幹些什麽。中國的貨幣政策在2014年第四季度以來已經持續向松調整,連續降息降準。目前很難說降息通道已經結束,但空間已經較為有限。而在美國方面來看,加息這個話題一再被討論。我認為,美國加息影響事實上不是一個點,而是一個過程。就是從它說考慮加息開始,對全球經濟的趨勢性影響已經開始了。

說到全球的金融平衡,大經濟體之間金融平衡以及央行政策指向非常重要。這里談談我個人對美聯儲加息對中國資本流動的影響。

美聯儲什麽時候加息?影響因素首先是美國國內就業、物價和經濟增長狀況等,同時似乎對全球市場的變化也越來越關註,也就是說它不會全然不顧世界經濟走向而一意孤行。加息的棋子真正落下來,就表明美國經濟總體運行的趨勢越來越明朗,也就是說朝著好的方向發展。經濟往上走,各方面的數據越來越好,這種情況下未來有可能進一步加息,走上加息通道的可能性通常是存在的。而從其影響來看,事實上從2014年初這個過程就已經開始了,對中國經濟已經產生了影響。

日報:具體而言,美國加息對中國有什麽影響?

連平:我們要關註三大方面——出口貿易:有利有弊;債務:影響總體可控;資本流出:持續壓力。

美聯儲加息對中國經濟的影響,看法眾說紛紜。加息了,美元會進一步走強,這對我們的出口有利也有弊。因為人民幣可以對美元適度的貶值,但人民幣和美國的匯率難以脫鉤,因而很難對美國形成諸如歐盟、日本以及其他發展中國家采取的大幅度貶值。這是因為中國對美國的貿易順差確實較大。鑒於歐元和日元大幅貶值,美元走強於我國對歐盟和日本出口不利。美聯儲加息、美元升值,中國的美元債務會受到影響。但由於中國國際債務總量比較有限,所以我認為影響總體是可控的。相關的微觀經濟主體還可以進行自我調節。

在此想重點討論加息這個過程開始之後對中國資本流動的影響。我認為,鑒於中國的實際狀況,美聯儲一旦加息,如果未來的趨勢比較明朗,會對中國資本流出產生一定的壓力。

第一個原因是,經過改革開放三十多年,中國事實上是一個資本持續流入後積累很大的國家。中國外匯儲備最高的時候將近四萬億美元,外匯占款接近30萬億元人民幣,其實這都是資本持續大規模流入的真實寫照。由於經濟增長放緩、投資回報率趨勢性降低以及風險逐步增大,2012年以來資本流出我國的步伐有所加快。我國外匯儲備沖高後開始回落,外匯占款減少,就是再清晰不過的佐證。而2014年以來美聯儲加息動議則給我國資本流出帶來了新的推動力。未來如果美國利率走上上行通道,則這種壓力將會持續增大。

第二是中國境內的資產價格偏高並有可能進一步走高。比起全球主要經濟體尤其是周邊國家,中國一二線城市的房產價格已經不低並在持續走高。雖然目前股市泡沫談不上很大,然而在流動性非常寬松、利率水平很低的條件下,股市有再次大幅上漲的可能性。不動產和權益類兩大類資產價格很高會導致境內外投資者產生獲利了結的動機。而美聯儲加息和美元走強意味著美元資產價值的提升,這必然會推動資本流出過程。

第三是中國已經邁開了作為資本輸出大國的步伐。當下很多企業,包括國有企業、民營企業都有要在全球來合理配置資產的需求,資本輸出總量遂越來越大。直接投資輸出已經和輸入旗鼓相當,接下來將是輸出超過輸入。這是趨勢性的重大轉折。這表明在境內要素成本上升和資產泡沫增大的情況下,中國這個經濟體已經產生了很大的資本輸出需求。此時如果美國進入加息過程,其結果毫無疑問會起到推動資本流出中國的作用。

第四是當下貨幣政策走向與美聯儲恰好相反。央行已經六次降息,五次降準,貨幣政策效應具有二個季度以上的滯後性,2015年下半年以來政策調整效果會更多地在明年顯現出來,2016年市場利率水平將進一步明顯下降。大洋彼岸利率要往上走,而我國的利率則往下走。這樣一來境內外利差收窄會非常明顯。前一陣子中美之間同期國債收益率利差只有1.5個百分點左右,過去很長一段時間是3個百分點以上。如果未來美國加息我國再降息,利差必然會進一步收窄,從而容易帶來中國資本流出的壓力。

第五是人民幣貶值預期。盡管“8.11”人民幣匯率調整了一次,目前基本平穩,但在經濟明顯放緩和國際收支順差格局改變的背景下,市場上擔心人民幣未來還會有趨勢性貶值。貶值預期會給人民幣資產價格帶來下行壓力,增強資本流出的動機。

最後一個重要因素是我國資本金融賬戶開放步伐加快。長期以來,我國資本和金融賬戶開放主要是放開境外的資本流入,之後也逐步放開資本的流出。當下開放實質是要放松資本流出限制。近日,上海自貿區推出“金改40條”,其中第一板塊就是資本和金融賬戶開放。在較高的資產價格水平、較多境內資本積累以及較為強烈的要去境外投資的需求情形下,資本流出的一道屏障就是資本和金融賬戶的管理。在這方面的管理雖然7個大類、40個項目中35個都已經基本放開,剩下來的5個是最關鍵的,是控制和影響資本流出十分重要的手段。毫無疑問,放松資本流出限制,開放資本和金融賬戶是我國經濟外向發展的必然,是大勢所趨,但放松管制的結果也會使得資本流出更加便利。

此時,美國一旦開啟加息通道,2016年以後的兩三年很可能是我國面臨資本流出壓力較大的過程。2015年以來,尤其是下半年,外匯占款負增長,為彌補資本加大流出帶來的流動性不足和貨幣供給缺口,近一年左右的時間已五次降準。很顯然,貨幣政策面臨新的前所未有的挑戰。

對於這種趨勢性的變化,我認為不必過於擔憂。未來一個時期,資本流出壓力整體上還是可控的。原因主要在兩個方面,首先是中國經濟的基本面較好。雖然經濟增長下行壓力依然較大,但總體上來說,“十三五”期間GDP在6.5%至7.5%區間運行的可能性較大。總體上看,中國經濟保持中高速的增長還是有能力的。中國的財政狀況也比較好,比美國、歐盟和日本都好,而且好很多。中國的金融體系運行總體上還是比較平穩的。我國外債的規模較小。亞洲金融危機的時候東南亞一些國家出現很大的問題,貨幣急劇貶值,很重要的原因就是盲目舉借了大規模外債。我國外債水平總體控制得較好。

日報:在這一背景下,中國如何做到資本流出整體可控?

連平:風險可控的第二個方面考量,是對整個經濟體有的放矢地、合理有效地綜合性調控和管理。這方面首先是保持經濟平穩的增長,而經濟平穩增長主要依靠兩大政策:財政政策和投資政策。目前基本上也是這樣做的,但力度和執行力不夠。財政今年赤字比去年擴張了一些,但在上半年沒有得到較好地推行和落實。明年財政赤字可以在2015年的基礎上進一步擴大。目前經濟運行的狀態要求財政政策更好地發揮調節作用,而且調節作用的效果應該提升,尤其是結構調節方面應更好地體現效應。

投資政策需要更加前瞻和有力。2013年以後經濟下行壓力不斷增加,其中有兩方面重要原因:房地產投資持續大幅回落和基建投資欲振乏力。未來在規劃上要有充分的前瞻性,同時要發揮中央和地方兩個積極性。

貨幣政策向偏松方向調整要註意把握好度。未來如果說資本流出的壓力比較大,可以繼續降準來對沖流動性增長速度的下降。目前的市場利率水平已經降到本世紀以來的最低水平。從降低實際利率的角度看,似乎利率仍有下降空間。但我們仍應註意這樣一個事實,即中國經濟體的基本格局與過去大相徑庭,過去沒有資本大規模流出的後顧之憂,因為在中國境內沒有多少外來資本,而當下則絕然不同。未來我國利率水平跟美國之間保持一定程度的利差仍是很有必要的,這樣有助於維持資本流動運行平穩,不給資本流出帶來更大的壓力。

據報道,最近俄羅斯維持基準利率11%不變,與發達經濟體之間的利差很大,其目的是維持匯率穩定,防範資本大規模流出。盡管我國的相應狀況要好得多,但我們也應考慮維持一個合理的利差。近來降息的步伐相對比較快,可能隱含一個考慮,那就是當美國加息棋子落下來以後,再去頻繁運用降息工具就不合適了,除非遇到非常特殊的情況。的確,環境變化以後再大力度運用降息工具的負效應不得不加以考量,未來降息會比較謹慎。

匯率政策應當發揮穩定資本流動的功效。人民幣出現趨勢性貶值,在增大人民幣資產價格回落壓力的同時,可能會對資本流出帶來更大的壓力。這兩者之間的關系是互相影響的。在當前經濟條件之下,如果資本流出的壓力很大,可以利用匯率工具做出應對。比如說階段性的貶值,通過一定程度的匯率調整,妨礙資本的流出。但趨勢性貶值顯然會增大資本持續流出的壓力,這方面有許多國際經驗教訓,我國當引以為戒。

其實,從2012年以來,人民幣隨市場供求關系出現波動,階段性的升和貶的運行格局已經出現。而“8.11”一次性的貶值改變了人們對未來運行軌跡和政策導向的預期。未來仍應在供求關系的影響下,繼續維持階段性的升值和貶值,總體保持小幅度的波動。這有助於資本流動的平衡,對整個經濟體也是利大於弊。

資本和金融賬戶開放既要積極又應審慎,目前開放的步伐是在加快。這次上海自貿區“金改40條”中有關資本和金融賬戶開放的制度安排,我認為還是比較審慎的。比起當年東南亞一些發展中國家金融自由化以及日本當年金融自由化的步伐來說,顯得相對較為謹慎。

我認為,未來我國的資本和金融賬戶開放會按照審慎的思路向前推進。關鍵時候風險管控的舉措會有進一步創新,制度安排會進一步加以完善。中國在對付跨境資本流動和國際風險方面已經積累了一定的經驗,但我們不應盲目樂觀。在全球新的經濟金融環境下,中國作為第二大經濟體,經濟開放的規模越來越大;未來的影響主要在於資本流動,後者可以給經濟體帶來各個方面的沖擊,尤其是金融方面的沖擊,可能會帶來一系列意想不到的後果。“十三五”期間我們應更加關註風險,尤其是經濟國際化條件下的系統性金融風險。國際經驗表明,盲目樂觀和應對出錯是危機形成和擴散的重要原因,所以我們需要更加審慎地予以應對。

編輯:林潔琛

更多精彩內容
關註第一財經網微信號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68495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