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電商價格戰煎熬上游供應商:訂單爆棚員工抓狂

http://news.cyzone.cn/news/2012/05/18/227133.html

在圖書價格戰中讓出版社頭痛不已的零供渠道之爭在3C家電領域再次出現。記者昨日調查發現,在「史上最猛價格戰」背後,電商企業與 供應商之間也在打著一場暗戰。除了訂單大幅增加外,「渠道促銷、廠家埋單」讓供應商有苦難言。在業內人士看來,電商企業與供應商的關係可能會隨著「價格 戰」不斷惡化。

訂單爆棚 員工抓狂

訂單量從單次一兩百台提升至三四百台、發貨頻率從平均每週一次提升至幾乎每天,某個人電腦生產企業商務部門負責人羅小姐切實體會到「價格戰」帶來的銷量增長。本應每天晚上6點下班的羅小姐,已連續3天加班到晚上8點半左右,她的工作是處理京東商城、蘇寧易購和天貓平台商家等客戶的訂單。

其實,以羅小姐所在的公司規模,電商平台促銷帶來的流量增長只是家常便飯。但與以往不同的是,此次幾大電商同時在3C數碼和大小家電領域開打價格戰。

「『五一』節前,我們公司所有負責電子商務客戶供應鏈的同事在一起開了一個會佈置工作。現在,負責電商銷售的同事必須在下午3點之前下好單,這樣我們的後續工作才有可能在當天完成。」羅小姐透露,如果下單稍晚,儲運部門在發貨的時候會忙到第二天早晨。

渠道壓價錢難掙

這波「史上最猛價格戰」對生產商的影響遠不止「加班」而已。除了發貨量猛增,越來越狠的「壓價」更讓廠家心疼。「現在各家電商企業都在拼價格,對於 供應商而言,都是透支十分的資源,獲得八分的收益,因此供應商對目前的市場也會相對謹慎。」TCL電子商務公司副總經理劉文武表示。在業內人士看來,被 「蒸發」掉的兩分,就是電商企業對渠道「壓榨」的結果。

據某百貨品牌負責人透露,「渠道促銷、廠家埋單」其實是行規。「從整體上看,在企業宣稱的讓利額度中,約有一半金額需要供應商去承擔。但『一半』只 是一個整體上的比例,具體誰承擔多少讓利額度,還要看渠道商和供應商的話語權。」該人士表示,大品牌承擔的差價就會少一些,部分知名品牌甚至完全不需要為 價格戰埋單。而知名度越低、規模越小的品牌,被轉嫁的成本就會越高。「這其實就是渠道商和供應商的博弈。」

零供關係存隱患

在渠道商看來,打價格戰的時候,供應商隨之「虧本賺吆喝」是分內之事。「供應商可以在其他時間掙錢,而且今後還要在平台繼續掙錢,這就足夠了。我們本身就不保證供應商隨時可以盈利。」一位B2C平台高管表示。這種說法也獲得了家電觀察家劉步塵的認同。

但與以往不同的是,此次價格戰規模空前。劉步塵認為,從本月起,電商企業在3C、家電領域的價格戰已經開始「常態化」,並將一直持續至電商行業大格局形成。這樣一來,供應商的盈利機會將大大減少,零供關係會持續惡化,而這種局面可能要到幾年後才能有所緩解。

劉步塵同時表示,現在零供雙方面臨著雙虧的問題,但這並不是最可怕的局面。在今後的發展過程中,雙方盈利水平的不均衡更需要企業注意。「如果零供雙方一個持續虧損,另一個持續盈利,那就是不健康的零供關係。無論是渠道商還是供應商,現在都應該努力探索出一條雙贏的道路。」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3626

雷曼倒閉五週年祭:6個令人抓狂的事實

http://wallstreetcn.com/node/56715

2008年9月雷曼倒閉,誘發了大蕭條以來最嚴重的金融危機。當時大家都認為,雷曼倒閉已經足以給世界一個足夠大的教訓,整個世界都應該好好思考如何整治並重新架構這個在危機前近似瘋狂的金融體系。但5年後今天的金融體系似乎變得更加瘋狂了,以下是FT編輯Gillian Tett總結的6個令人抓狂的事實:

  1. 大銀行變得更大了,而不是變小。當雷曼倒閉時,很多西方銀行都已經變得規模龐大,以致於「太大而不能倒」,造成風險高度集中的事實,已經使納稅人感到憤怒。改革者要求分拆銀行,使得它們規模變小,並創造必需的風險分散化。一些金融官員,比如說達拉斯聯儲主席Fisher,繼續要求推進重大的改革行動。但正如著名投資者Henry Kaufman指出的,在銀行世界裡,特別是在美國,已經變得比過去更為集中化了。這是令人不安的,特別是因為沒人知道監管者究竟會如何關閉一家大型銀行。

  2. 影子銀行世界正在接收更多的業務,而不是更少。當雷曼倒閉,監管者突然發現,他們一直無視了非銀行系統領域,使得一些高風險的業務蓬勃發展。鑑於這樣,你可以會預期,這些影子銀行業務應該會收縮。但回頭一想:根據金融穩定委員會(FSB)的數據,從2008年開始,影子銀行規模已經從59萬億美元發展到67萬億美元。同時,影子銀行很可能會繼續膨脹,因為收緊的銀行監管正在把越來越來的業務推向非銀行世界。FSB堅持,它已經更好地監控這些影子銀行活動;我們只能希望這是真的。

  3. 系統依賴投資者對央行的信任,已經達到了史無前例的地步。導致上次信貸泡沫的一個誘因是,投資者過分信任央行官員的能力——包括保持低通脹和理解金融創新怎麼工作的能力。理性的邏輯可能會顯示,在雷曼倒閉以後,這種麻木的信任應該會消失。但事實並非如此:最近推高各種各樣資產價格的投資者,正是相信央行官員知道QE效用何在的樂觀投資者;儘管之前沒有人嘗試過推出如此大規模的QE,也沒人知道怎麼退出QE。

  4. 富人變得更加富有。雷曼危機引發了對富人階層不滿度的上升:因此出現了茶黨、佔領華爾街活動和其它抗議團體。但這並沒有導致富人的財富減少。相反,QE政策帶來的一個結果是,其拉升了資產價格,因此使持有大量資產的富人階級受益,加劇了貧富分化。比如說,英國央行計算得出,QE政策40%的好處流向了最富有的5%人群,包括那些銀行家。

  5. 金融家被起訴了,但不是因為信貸泡沫。在雷曼倒閉以後,政治家要求起訴銀行家,開始的時候的確看起來很可能發生。畢竟,在90年代美國爆發存貸款危機以後,接近2000名金融專家被判有罪。然而,2008年以後,的確有很多高端金融家被戴上手銬,但一般都不是因為信貸泡沫問題導致的(比如說,麥道夫因為龐氏騙局、Rajaranam因為利用專家網絡內幕交易)。

  6. 房地美和房利美仍然活著,而且活得很好。回到2008年,看起來不言而喻的是,兩房情況的不斷惡化正是延誤改革所致的;實際上,正是2008年8月這些國家支持的房地產融資機構出現的危機,引發了連鎖效應,最終導致了雷曼倒閉。但5年以後的今天,房地美和房利美的「地盤」比過去更大了,佔了美國抵押市場份額的超過90%,而之前只有60%。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75260

8條讓你抓狂的理財箴言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207957

pot

華爾街日報資深理財編輯、曾在花旗銀行任財富管理業務主管的Jonathan Clements基於自己的親身經歷,總結了令他最深信不疑的理財智慧。有些可能會與你的常識相悖,但都是他的肺腑之言:

1、你永遠不知道股市和利率的變化方向,而且沒有任何人知道。與其預測回報,投資者還不如花點時間削減投資成本,合理避稅,以及控制投資組合風險。

2、投資主動型共同基金是你噩夢的開始。McGraw Hill Financial研究了美國13類股票基金的表現後發現,只有14%至39%的基金的回報超過了該行業的基準收益。

3、用傭金來補償投資顧問是個巨大的錯誤。沒錯,支付資產某個比例的傭金看起來確實很便宜。但這這會讓顧問們選擇更頻繁的交易和更高的交易品種。

4、只有傻子才欠信用卡的錢。除了緊急情況,永遠不要使用信用卡,除非你有把握每次都能全額還款。

5、不要做預算。書呆子們總喜歡做這種繁瑣的工作。其實,你只需要確保每個月存足夠的錢就行了,沒有必要做預算。

6、儲蓄使人致富。為了自己退休之後能夠過得舒適,你每年至少應該存下10%的收入,並保持30年。

7連10%都省不下來?那你或許不應該買新車,不應該買第二套房,或者為你的孩子支付大學費用。

8、買保險是徹頭徹尾的浪費。如果某天你符合了補償條款,這意味著要麽有人死了,要麽你房子被燒了,或者出現了其他可怕的災難。如果你的經濟能力足以承擔這個損失,那麽這說明你過度保險了。你或許應該換一個保險,或則幹脆取消它。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11107

美國通信巨頭抓狂了 谷歌正自建美國移動網絡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214754

GoogleNetwork

早些時候業內有傳言稱,谷歌可能考慮進軍無線移動網絡領域。目前,該消息已經被證實。

英國《金融時報》報道稱,谷歌公司正在美國布局自有的移動網絡,提升其在全球互聯網接入領域的地位。

負責Chrome和Android業務的谷歌高級副總裁Sundar Pichai本周一在出席移動世界大會(MWC)期間表示,公司將在年底之前開始測試自己的移動網絡運營服務。

對於這項業務的規模,Sundar Pichai表示,其規模較小,並非想要與美國的四大無線運營商展開競爭,而是旨在展示運營商能夠采納的技術創新。

盡管Sundar Pichai否認谷歌將在無線運營領域發起挑戰,但這無法阻擋市場對谷歌雄心的猜測。部分人士認為,一直被Verizon、AT&T、Sprint和T-Mobile美國所長久掌控的美國無線網絡服務市場可能受到沖擊。《金融時報》就表示,在通信巨頭創新步伐緩慢的當前,此舉可能令谷歌由此崛起為美國通信企業強有力的競爭對手。

Sundar Pichai還稱,傳統的移動運營商並不會將谷歌打算測試的移動虛擬網絡運營商服務(MVNO)視為對其核心業務的一個威脅。實際上,公司目前正在同許多運營商合作,為將服務測試推出市場做準備。

谷歌正與規模較小的Sprint和T-Mobile洽談在MVNO業務的合作。這引發了通信巨頭的強烈反應。

今年早些時候,美國四大無線運營商之一的Verizon一位高級執行官就警告,一旦小型運營商與谷歌發生任何合作,其將引發的用戶無線網絡流量增加都將使得他們的通信基建設備承受壓力,這樣一來,所有在線用戶都將面臨使用的無線網絡服務不合格的風險。

不過,谷歌也可能在無線移動網絡領域中遭遇一些障礙。一些分析人士認為,美國在該領域的帶寬速度和承受能力方面趕不上很多歐洲國家,這可能對谷歌在該領域的業務模式形成制約。因為無線運營商都希望接入自家網絡的用戶越多越好。

谷歌希望向用戶展示,他們能夠提供比現有移動運營商更好的服務。

至於如何開展移動網絡業務,美國知名科技博客、全球最大在線出版社之一的美國The Next Web網站認為,從目前的情況來看,谷歌是想將它在移動設備尤其是Nexus設備上的戰略複制到網絡服務領域。

Sundar Pichai並未透露新的無線移動網絡是否將擴展到美國以外的地區。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34051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