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气价或提高超一成 中石油不开发票待涨?


http://www.nbd.com.cn/newshtml/20100120/20100120043122836.html


每经记者  喻春来  发自北京

        原本有望在1月份上旬出台的天然气价格改革方案并未如期出台。

        昨日(1月19日),中石油有关人士对《每日经济新闻》透露,近期中石油一直在对西气东输沿线的下游用户做提价调研。燃气公司人士称,自本月起,中石油对外销售的天然气已不再开具销售发票,此举或是为了涨价后补回差价。

        业内人士预计,气改方案下一个推出的时间点极有可能是“两会”之后。

中石油与下游沟通涨价方案

        近来,中石油在对西气东输沿线的浙江、江苏和上海等地的下游用户做提价调研。中石油有关人士表示,相关销售公司与下游用户接触,听取用户对涨价的反映,沟通涨价方案,了解下游能承受多大的上涨幅度。

        据杭州巨能燃气公司内部人士称,此次中石油沟通的涨价方案是天然气存量部分维持原价、增量部分涨价。以浙江为例,目前每年供应到位的天然气为13亿立方米,之后要逐年增加到20亿立方米,这7亿立方米的增量将要求价格上涨。

        苏州华峰液化天然气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苏州华峰)相关人士介绍,存量气指西气东输一线气,产自塔里木;增量气指西气东输二线气,主要来自中亚。

        对于涨价幅度,各公司说法不一。杭州巨能燃气内部人士称,是在目前的门站价格基础上上涨10%。南京港华燃气称,南京民用终端价格可能涨 到2.71元/立方米。《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还了解到,上海民用天然气终端价格可能涨至2.9元/立方米~3.0元/立方米。数据显示,目前南京和上海的 民用天然气价格分别为2.2元/立方米和2.5元/立方米。

        息旺能源分析师说,上述两种说法的涨幅不一致,但并不矛盾。目前,上海、浙江和江苏等地接收的为西气东输一线的天然气,属于国内的低价气 源,因此价格率先上浮。而此后的增量部分将加入西二线中亚天然气,是业内公认的“贵气”,若按照中石油价改方案——多种气源综合加权平均来计算,门站的混 合天然气价传递到终端,价格涨幅将进一步提高。

        华峰液化有关人士说:“价改后,中石油管道天然气均价可能为2元多,现在是1.5元左右,上涨近50%。”

        以往,城市天然气终端用户价格调整采用听证会的方法,常出现上下游不能联动或者联动推迟,给地方燃气公司带来损失。据悉,天然气价改出台后,上游可能调价下游可以顺调,那么燃气公司也不用召开听证会。

气改或“两会”后推出

        “我们现在是高价买气,低价出售,比较难受。”中石油有关人士对《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公司很想抓紧时间早日理顺价格,我们也只能等国家发改委的调价通知。”

        息旺能源分析师卢庆称,1月份启动天然气价改的呼声一直很高,但国家并没有实质表态,并没有出台定价机制。

        值得注意的是,华峰液化相关人士透露,1月份,中石油市场部已向下游公司发了传真,从1月份起销售的天然气不开具销售发票,可能是想等价改后,把少收的钱补回来。

        “中石油不给我们发票,我们也不会给下游用户开发票,现在就是这种局面。”华峰液化人士说道,“这样一来,整个天然气产业链上的公司直到终端工业用户都没有拿到销售发票。”对此,中石油有关人士说:“现在是只用气以后再结账。”

        2009年12月14日,中亚天然气管道正式投产通气,至此,中亚气将进入西气东输二线西段,2010年下半年将进入二线东段,年底到达广州。

        华峰液化相关人士称,中石油在原油价格最高位时买进中亚气,现在只能通过涨价转嫁给下游用户,下游用户也只能是层层涨价,最后由用气量最大的终端工业用户承担。

        对于近期中石油的提价方案,燃气公司和下游用户多持“不接受”的态度。华峰液化相关人士说,终端工业用户不只是用天然气,还使用液化石油 气、柴油、重油和燃料油等,天然气价格涨得太高,它们也会改用其他燃料。以液化石油气为例,目前液化石油气价格与天然气价格持平。如果价改后,天然气要5 元/立方米的话,折合成液化石油气的价格为7000元/吨,而现在液化石油气只有6000元/吨。

        “天然气价格现在比较敏感,国家推迟调价可能有宏观上的考虑,政府也会考虑到上下游各方的利益。”中石油有关人士表示。

        中国城市燃气协会秘书长迟国敬称,何时出台价改,“我这儿没有说法,等国家通知。”

        卢庆分析,目前涨价的时机还不成熟,再说国内面临通货膨胀压力,所以可以会推迟。

        显然,中石油提价调研是配合天然气价格改革的系列动作,天然气价改下一个推出的时间点极有可能是“两会”之后。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3921

中石油称亏本买气 终端气价或攀升

http://www.yicai.com/news/2010/11/611512.html

为了让国内用户在冬季尽量不缺气,今年我们公司亏了数亿元来进口液化天然气。”中石油集团一位管理层近日在接受《第一财经日报》采访时这样说。

随着中石油、中石化及中海油在国内建设更多的LNG(液化天然气)接收站,且境外天然气管道的不断增加,中国天然气终端价格也将攀升。

海外进口天然气现在有两种渠道,一是管道天然气,二是LNG。

管道天然气包括中哈管道以及中土管道(土库曼斯坦—哈萨克斯坦—新疆霍尔果斯),中俄西线(西西伯利亚—新疆)、中俄东线(东西伯利亚—萨哈林—黑龙江)、中缅管道(缅甸西海—中国南宁)等。今年12月,中土天然气管道有望通气,届时年输气规模将达到300亿立方米左右。

而据中石油江苏LNG项目管理层鸿先生说,我国已建成的LNG项目有中海油的福建、广东两处接收站,多方合资的上海LNG 接收站等,中石油的江苏LNG接收站,以及正在建设的中石油大连、唐山LNG接收站。其中中石油的江苏LNG接收站将在明年上半年引入商业气。

据了解,从海外引入的LNG运营其实处于亏本状态,其中中石油委托上海LNG接收站近期到港的一批(6船)天然气就要亏数亿元人民币。

此外,我国华东地区的储气库都处于在建阶段,如金坛盐穴以及刘庄油气藏储气库都要在2011年到2012年才能投产,所以储气能力不足。因而这几年,一到天然气需求较大的冬季,中石油都会采取海外临时购气的方式来补充国内气源。

不管是哪种方法,因全球经济的继续复苏、中国对天然气需求的增大以及原油价格的提升预期,海外进口天然气价今后很长一段时间内都难以降低。

在原油价格较高的情况下,现阶段中外天然气价的谈判难度自然增加了不少。目前,中俄双方还在讨论中俄管道气价,据海外媒体称,双方的价格分歧大约为0.7元/立方米,但未得到中方的证实。

而目前,由于我国的终端天然气价并不高,使中石油也不能从海外管道气的销售上赚到钱。

我国从土库曼斯坦进口、并在新疆霍尔果斯到岸的气价(西气东输二线,其沿线将经过江苏、上海及浙江)约在2元/立方米。中石油集团前述管理层的说法 是,从进入中国霍尔果斯,再到上海,整个管输费用至少要 1元/立方米。因而,西二线到江浙地区的门站成本价应是3元/立方米左右。

目前,湖州、杭州、绍兴和宁波、嘉兴的终端价(门站价+市内管输费用+其他成本等)约在每立方米2.7元~2.8元,比现有的西二线门站成本价要 低。也就是说,未来这些地方的气价可能会继续上升。但现阶段,中石油因有700亿立方米本地产天然气供给国内,所以这部分天然气的获利,使其海外气还能亏 得起。但未来,如果中国对海外气的依赖程度过大,那么国内终端气价上涨的速度将迅速加快。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9670

油價暴跌凸顯“氣價高懸” 東亞施壓液化天然氣定價機制改革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210721

原油價格在過去幾個月的下跌很有可能會對未來液化天然氣(LNG)的價格產生明顯影響。包括中國在內的五大亞洲天然氣進口國正施壓LNG定價機制改革。

油價自6月以來下跌已經超過30%,由於許多亞洲消費者已經鎖定日本原油雞尾酒(JCC)遠期合約,因此到明年第一季度之前,油價下跌的影響還不會在LNG中得到體現。LNG基準價日韓指標本周價格為11.10美元每百萬英熱單位(MBTU),和6月中旬相比僅下跌8%。

一家美國能源咨詢公司分析師Jim Jensen認為油價下跌將最終拖累液化天然氣價格。東京電力主席Naomi Hirose則表示低油價將在未來5-6個月內幫助公司降低天然氣成本。

在上周舉行的官方性質的LNG會議上,包括日本在內的東亞國家均認為傳統液化天然氣主要出口國(與油價掛鉤)應該降低價格。中石油北京經濟和科技研究所原油部門主管Dai Jiaquan在本次會議上強烈要求傳統出口國“增加競爭力”(暗指卡塔爾、俄羅斯和馬來西亞等出口國應該降價)。

111

分析人士認為,新的定價協議達成的難度可能不會太大。Wood Mackenzie分析師Noel Tomnay表示,“大家都樂意做出一些改變,因為大家都知道油價不可能一直維持在100美元水平。”

亞洲LNG價格居高不下很大程度是由於其采用與油價掛鉤的定價機制。因此他們很難拒絕來自美國的廉價LNG。不過隨著油價大幅下跌,美國的LNG對亞洲客戶的吸引力正在下降。東京天然氣公司首席財政官Kazuo Yoshino近日在出席會議時表示,如果油價繼續下跌至每桶70美元以下,那麽采用同油價掛鉤的LNG供應合同價格就將同美國LNG出口價格維持在同一水平。不過Kazuo Yoshino也表示,即便雙方價格相差無幾,他們也更願意購買來自美國的LNG,因為這樣能夠多樣化他們的供應源,有助於提升能源供應安全。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19189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