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答歐陽先生問- 財經寫手應備的股票知識

2008-03-03 Appledaily

歐陽x

天大無成交難炒起

剛於去年底由創業板轉主板掛牌嘅天大石油管材(839),將申請發行1.35億股A股,集資約5億元,公司又公佈去年業績,及10股送5股紅股。送紅股基本上等於拆細股份及增流通量,惟公司同時建議兩股合併一股,唔知想點。事實上天大轉主板後成交依然疏落,多過一球成交嘅日子唔多過兩日,上周五僅22萬股易手,回歸A股又如何?無成交想炒起都難,唔增加流通量幾好消息都無用。
證據一:
第五章 股份有限公司的股份发行和转让 第一节 股份发行
第一百二十六条 股份有限公司的资本划分为股份,每一股的金额相等。
  公司的股份采取股票的形式。股票是公司签发的证明股东所持股份的凭证。
第一百二十七条 股份的发行,实行公平、公正的原则,同种类的每一股份应当具有同等权利。

greatsoup:
送紅股的確是拆細股份、增加流通量,亦有炒作派發的目的。如近期的確思醫藥(8250)。

但是為何要二合一呢?

因為中國舊時的股份是無固定票面值的,因公司法並無此規定,如當時老八股的飛樂音響,其實是五十元一股票面值的。

但其後A股上市公司因要符合標準,把股票分拆成一元一股票面值,即可能把一股分拆幾十股,以方便計算股本,甚或是降低股價。其後的上市公司亦因此為成規,要把股份變成一元一股的票面值以符合A股上市的規定。你會發覺天大石油管材是0.5元票面值,所以要2合1,變回一元票面值,方便其在A股上市。其它例子如:富力地產、東江環保。

不過,由於時間的演變,公司的股份價格愈來愈高,如洛陽鉬業,留意其票面值,其實是0.25元的,如以1元票面值上市,股價就會是40元,又如富力地產,票面值和洛鉬一樣,如果是1元票面值,就會是100元上下,又如東江環保,票面值是0.1元,股價如是1元票面值,就可能不會是幾元,是幾十元,紫金更誇張,票面值是0.1元,如果是1元票面值,股價會是100多元,如以這類價錢上市,一來因股價太高,散戶購買的意慾很低,另外炒作的股價最少要升一倍以上,股價會是上兩百元甚至三百元,炒作的成本會很高,所以不特別太有吸引力。

其實公司改回票面值,又想不用改股價,又不只是這一招,如富力地產,它曾提出以送紅股的方式,即是用資本儲備轉至股本,增加股份的數目4倍,然後把股票4合 1回復1元票面值,這樣又不用提高股價,又可以回復1元的股本,但是要有充足的資本儲備才可以,因為所需的資本儲備必需要多過轉增的股本才行,如果不是這樣,就會使資本儲備為負,是不能派息的,對一些新上市,派盡股息予原始股東的使資本儲備太少的公司來說,根本是非常吃力。

所以,新近有人建議准許,少於1元票面值的可以上市,現在已經有實例,如紫金礦業就是一例,當局已准許它以0.1元的票面值把公司上市,如確實上市,它已經創造了歷史。

另外,今次10送5的目的也有一個目的,是降低股價,如比亞箨一樣,就搞出10送28股的把戲,目的雖在拆細,但主要目的是降低股價,轉A股上市,使小股民有意慾買A股,這樣才能炒高。

但是你會發覺,為何有足夠儲備又不去增股本做10送10呢,可能公司另外有其他原因,可能若股價太低,炒作到合理價格後,PE會太高令其他A股股民不願買。

總之,今次天大石油管材2合1的目的只有一個-回A股拿錢。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873

生果報歐陽風神得過份-聯泰控股(311)、新洲印刷(377)


 


聲明:本人不是該位作家,萬勿以為吹捧某位財經寫手、又或是打起某一隻本人持有之股票之用。雖則本人又是一名類莊家打手,又是無錢的財經博客,哈哈。若覺得以上聲明是對的話,更不應看本文。


今日又忙,又抄報紙。

這位歐陽風先生,呢幾日非常出位,有兩隻股票被他一吹,就立刻急升30%以上,今日那隻又被他吹到爆升,連港交所都要公司出公告聲明。

7月10日,當日只有一專欄講這隻股票,就是他,雖則7日、8日都有人寫,但是他一寫就升20%,由57仙,升到69仙,公司都要出公告,真神奇。

當日專欄如下:

http://realblog.zkiz.com/greatsoup/9556

 


繼 本周初申洲國際(2313)忽然彈出之後,昨日輪到福田實業(420)發威,股價單日急升15%,收報0.98元,過去5個交易日已經累積升了42%。紡 織股翻身,似乎不是單一公司有資金追捧,而是整個行業的基本因素發生變化。福田過去多年盈利穩定,可是08年度(8月年結)忽然勁蝕3.96億元,逾半來 自縮減廠房規模帶來的支出,而截至09年2月底止半年,仍虧損1.66億元,期內剛好是海嘯後惡劣時期,產量縮減兼需求下降。為應對海外定單減少,集團已 轉向內需市場,上半年度內銷營業額增59%,至3.6億元,惟只佔銷售總額14.5%,仍有發展空間。福田最大問題還是負債過高,2月底福田淨借貸 16.62億元,淨借貸比率73%,幸好最近已籌組4.5億元的4.25年期貸款,有助解決周轉問題。


 


成交異動值得留意



棉 花 價格下跌,毛利上升,可能是成衣及紡織生產商受追捧的真正原因。搵仍未大升的相關股份,可吼聯泰控股(311),股價仍在近兩年低位徘徊,由於近日成交激 增,或有資金部署炒落後。聯泰管理層月前表示,集團截至今年5月底的業務表現與去年同期相比保持平穩,並指最近兩至三個月的廠房使用率為80%至90%, 「返單」持續,廠房使用率有望進一步提升。聯泰去年營業額升3.9%至8.32億美元,溢利跌5.5%至1183萬美元,每股盈利1.2美仙,末期息 0.145美仙,昨日收市價0.57元,往績PE僅6倍,息率5厘,兼且賬面值低至0.32倍,還有地皮升值因素未計,有心發掘有潛質大升的工業股,要趁 未炒前儲定貨。


當日公司立即出公告,聲稱現時正找投資者合作開發該地。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090710/LTN20090710398_C.pdf


董事會謹此通知本公司股東及公眾投資者有關項目(「有關項目」)的最新發 展消息。有關項目指中華人民共和國廣東省清遠市的已改變用途之土地(定義見本公司於二零零九年二月十七日刊發的公佈)的重新發展事項。誠如本公司於二零零 八年三月十日及二零零九年二月十七日刊發的公佈披露,已改變用途之土地的土地使用權已由工業用途改為商住用途。本公司目前正就重新發展已改變用途之土地制 定詳細方案。


董事會注意到近期有新聞報導載述有關項目的潛力,董事會謹此聲明,本公司正為有關項目遴選專業人士,除本公司於本公佈日期前所披露外,本公司並無就有關項目訂立任何具法律約束力的承諾。


信報戴兆兄去年寫過一篇文,就是講這家公司的潛力。


http://realblog.zkiz.com/greatsoup38/1224


筆者昨天也有討論過這隻股,glassfund的留言寫得不錯呢:


http://realblog.zkiz.com/greatsoup/9546


glassfund:


剛好我就是從事織業工作,當你明白這個行業怎樣運作後, 真是無論它們的業績如何你都不會想碰!

在眾多的織股中, 只有德永佳我覺得較好! 其他少碰為妙!

數月前,已有朋友叫我買420福田,我朋友說紡織股快炒上了,420非炒上1蚊不可,但是我一股也沒有買入。

一來我在美資buying office做,420是我其中一間供應商,我應該避嫌不碰。(在美資公司工作比較嚴,不要說買公司供應商的股票,就連買自己公司的美股,也要申報),

二來這間公司的出品,服務及管理我真是不敢恭維。它們就算連一些價錢超平且會損錢的單也樂於去接,半賣半送,為什麼? 不是好東西呢? 我不便直說, 自己想想吧!

三來,一間負債超過20億, 但仍在虧損的公司,在我眼中是沒有價值! 它們就算好市時盈利都是一年數千萬至一億左右, 20億負債很不健康呢!

最近想襯勢炒一轉紡織股的朋友,真的要嫌守止賺上損,炒完便算, 不要當作寶物去投資。好像1919之前炒波羅的海指數一樣, 快上快落!

順帶一提,311同420最近應該聯手合作攪緊一個project!喜歡高風險的朋友可以一博, 好消息公佈後出貨! 但輸錢不要找我,因這純屬投機炒賣, 和基本價值無關。且股價現已炒高了很多,可謂超超超高風險。我本人就不會買了!


greatsoup:

420是咁多間最不想買,294和311都唔錯,不過294那個聯營公司權益佔公司資產大半,有隱藏負債的機會,這才是我的憂慮。

311公佈業績後,我覺得已進入我的射程範圍,其後看圖覺得破55仙就博啦,大股東增持更加令我打了一支強心針,現在升了這樣多,都要等回一回才買呢。

這老牌公司,D人都是老xx,仲想有麼要求呢。不過真感謝你的辛勞。


今日,這位歐陽風先生,在股票急升後一日就寫新洲印刷,結果今日急升50%。

http://realblog.zkiz.com/greatsoup38/9560


 


新 洲印刷(377)昨日急升125%,為升幅最大股份,此冷門細價股業績增長強勁,值得研究。該公司截至3月底止全年業績,股東應佔溢利2316萬元,增長 2.05倍,每股盈利10.41仙,末期息3仙。以新洲上周五收市0.40元計,PE低至3.8倍,股息率高達7.5厘,經昨日急升,以收市價0.90元 計,往績PE升至8.6倍,息率3.3厘。新洲主營印刷及包裝產品,要研究何以業績大增,先從topline埋手。期內營業額5.97億元,增長約 11%,扣除銷售成本,期內毛利為1.3億元,增長約25%,銷售增加同時成本下降,業績當然好,但還未能解釋純利急增原因。


 


融資成本減利業績


 


分 項業績顯示,其他收益一欄出現其他虧損項目98萬元,相對上年同期則有其他收益537萬元,至於銷售及分銷成本則增約兩成至3600多萬元,行政費用微增 百多萬元,皆對純利有損,不過融資成本卻由1665萬元減至1049萬元,反映大減息後對一些負債偏高的公司業績影響相當顯著。此冷門股發行股數僅 2.22億股,昨股價未升前市值只得8900萬元左右,一隻無資產殼股,市值分分鐘都大過佢。新洲股價大升後,市值升至2億元,仍低於最新資產淨值 3.19億元,現價資產折讓約37%。翻查業績紀錄,新洲營業額一向非常穩定,除06年外,盈利紀錄也不差,股價低殘至此,應與流通量偏低加公司欠知名度 有關,以折讓價買一間業績穩定而營運槓桿正在提升的公司,買得過。不禁想起鴻興印刷(450),若不是參與衍生工具,不致將股權拱手相讓。


好一位神之寫手。


但筆者前兩天在公佈業績前後也寫過一點:


筆者評論:


http://realblog.zkiz.com/greatsoup/9465


greatsoup:

377債重一些,但盈利、派息都OK,不過就未到投資級數,當殼博都得。

....


etam:


湯財兄,吾系好明,生孖漆洲仔“債重一些”系指咩呀?

望過佢今年手貴盤數,凈資產仲有305762單位千。
單睇呢個數吾實際,再睇深啲,應收賬之類同埋應付賬之類都變大左。收嘅比比嘅都系多,但萬一Luck轆都幾擇洗。

再睇深啲,流債比流產多(311005-299916=11089單位千) ,流緊血了。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081207/LTN20081207030_C.pdf




377上半年業績。
公司現金及受限現金得3,500萬。

但銀行債項達1.6億,稅項負債2,600萬,融資租貸款2,500萬,共2.1億,

兩項相差1.75億,較總資產3億幾是不小的比重。

細看盤生意,現時的營運現金是客拖公司,公司拖供應商,得來的1,000多萬撐住的。

若公司是業績不能做大,會是非常危險,但是看應付款,公司應該今年都有增長的。

洲仔賣殼是機會總是有的,盤少貨疏。


......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090712/LTN20090712032_C.pdf




377業績一小時前已出。



財務略有改善,派息劇增,P/E 4倍,派息約7%。


但到了今天P/E已經13.5倍,息率只有2.4厘,亦到了2007年急升頂部,筆者建議不要跟進。


但實際上,印刷股中最值得買,財務最好的,老闆又可以的,就是我手上的一隻股:


http://realblog.zkiz.com/greatsoup/7003


不過今年盈利及派息有機是倒退,請留意。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9558

為什麼「騙子」歐陽坤、丁海森、盧俊卿們能夠如魚得水? 東方愚

http://www.dongfangyu.org/?p=4867

有兩句話常被中國年輕人拿來鞭策自己。一句是「出名要趁早」,一句是「三十而立」。他也不例外。出生在河南原陽縣一個普通家庭的他,18歲中學畢業 後進入民營影視學校,並開始積極尋找演出機會,20歲時就曾志偉等香港明星一起演了一部戲;21歲即畢業當年在成立自己的影視公司,並開起一間影視培訓基 地——雖然辦了兩屆就關張大吉了,但他的野心更大;25歲時搖身一變成為奢侈品行業的「專家」,而真正讓他覺得找準方向的,是以「世界奢侈品協會中國代表 處CEO」的身份在國內開疆拓土:製作榜單、會展、諮詢,以及在全國各地發展「世奢會中國Club會所」,30歲的時候他已經成為「知名人物」,頭銜多到 自己都數不過來(當然大都是自封的)。

他是誰?毛坤、毛紹坤、歐陽坤、毛歐陽坤…沒錯兒,《南方週末》的封面報導告訴我們,這是同一個人。而他聲稱根據風水師的指點改叫「歐陽坤」,正是 2008年30歲時。他希望自己飛得更高,可能骨子裡又覺得改姓氏是對祖宗的不敬,所以雖然對外的名字是歐陽坤,身份證上的名字卻是「毛歐陽坤」——一個 多麼性感又糾結的名字啊!

故事如果只講到這裡。歐陽坤或許也可以視為一個典型的有著「中國夢」的普通中國年輕人的標本,當年的「屌絲男」現在專門在富人圈裡做生意,多麼勵 志。可是,4年後的2012年,他的真實面目被揭開了,即所謂的「世界奢侈品協會」其實是「廉價」的,只是他牟利的外衣和工具,他為了使這一切看起來逼 真,一開始就用心良苦註冊離岸公司等。

一時間,他被貼上了「騙子」等標籤,成為人們嘲諷和對象。

沒錯兒,他虛假的教育經歷是在騙人,自己炮製出來的各式頭銜也讓人不齒,打著NGO名義卻幹著「收錢就讓你上榜單」的勾當讓人憤憤不平。可是硬幣的另一面是,他為什麼能夠「成功」,以至於他在奢侈品行業那吹起的大泡泡直到第十個年頭的現在才被戳穿?

值得玩味的是一些媒體,當年把歐陽坤視為行業明星,對他發佈的榜單甚至做過長篇累牘的解讀,但現在又義正詞嚴怒斥其所作所為。更好玩的是一些企業,明明知道所謂的「世奢會」名不副實但卻選擇沉默甚至交錢上榜。

說白了,在現階段的中國,世奢會有著誕生和野蠻生長的肥沃土壤。就算沒有歐陽坤,也會有慕容坤、司馬坤出現。這讓我想起來兩個人,一個是盧俊卿,一個是丁海森。前者是因女兒「盧美美」炫富而被挖出來的一名政商掮客,,其執掌的「世界傑出華商協會」——一家在香港花1萬港幣註冊的皮包公司,在內地搞 「論壇經濟」到風生水起;後者的頭銜也是讓人目不暇接:《哥倫比亞新聞評論》中文版總編輯、《世界經理人週刊》和《世界企業家》總編輯,他甚至還自己註冊 了聽起來很酷的《華爾街郵報》,而所有這些名號都是為他的斂財工程「世界品牌實驗室」開路和服務的,這是一家借經濟學家蒙代爾,同樣以搞論壇和如「亞洲 500強品牌排行榜」一類排名為主的商業機構。

盧俊卿的致富路徑被曝光後,他覺得自己很委屈。而丁海森呢,15年前媒體開始揭露其騙局,但直到今天,他仍然活得很滋潤,值得關注的的仍然是莫過於 一些媒體,明明知道丁氏排行榜真相,有時卻還是會去領獎,作為在傳媒行業品牌實力的一項榮譽。丁海森一邊經營著自己的「品牌」,一邊偷著樂,現在他旗下 「雜誌」的數目更多,不久前還搞了一個「中國10大超級豪宅排行榜」。

很明顯,不是我們的智商不夠高,不是我們的甄別能力有限。在消費主義盛行,和「重名號、輕內在」的商業文化中,排行榜上的虛擬名次,和以「最XX」 為噱頭的各式獎頂,有時像偉哥、有時則像大麻一樣為從下至上的市場主體所尊崇;而當有政府官員來為這些排名捧場或有意無意「正名」時,整個國家就呈現出一 種「留一半清醒留一半醉」的半癲狂半魔幻色彩的特徵。

這種癲狂和魔幻吹出的色彩斑斕的泡泡,就像股市裡的遊戲。交錢上榜者好比上市公司,歐陽坤、盧俊卿和丁海森們便是「股市紅嘴」(相對於黑嘴),收人 錢財,幫人吹牛。但股市是個零和遊戲,靠炒作而噴發的股價終有一天掉頭向下甚至一瀉千里,那時真正的埋單者便是中小散戶,它們對應的是市場上的普通消費 者。當然上述三人當中,盧俊卿要比歐陽坤和丁海森更甚。前者玩轉政商關係,從一開始就是在侵佔公共利益。而後兩者只不過是商海中的「深度鑽營者」,有的時 候遊戲的特徵便是「願者上鉤」。

當「世奢會」成為眾矢之的時,歐陽坤曾拿胡潤說事:「胡潤給中國企業家排名,因為他是洋人,大家相信他,我作為一個中國人給世界奢侈品牌排名,大家 就說我是騙子。」這個邏輯乍聽起來有一定合理之處,胡潤也曾說過在他受到威脅時,他的外國人的身份無形中起到一定的保護作用。但如果把胡潤制榜的商業密碼 歸結於他是個外國人,要麼是高估了外國人身份的能量,要麼就是在偷樑換柱。

胡潤當年從和《福布斯》合作發榜,到單獨制榜,到同樣包含有民營企業品牌價值榜在內的一系列胡氏榜單的現在,13年過去了,他榜單這一塊業務的商業 化程度其實還是蠻低的。4年前我和胡潤合作出版一本圖書時,曾有兩三家機構找到我,希望我幫其諮詢一下胡潤是否可以把其中一個或幾個榜單「外包」給他們。

我沒有去幫著打聽,因為我瞭解胡潤是典型的歐洲人的價值觀,視工作為一種樂趣和生活方式,而不是單純的實現財富積累的工具。但到中國人這裡,一切都 變了,中國人做事非常有目的性,熱衷於「技術路徑」上的「創新」和「突破」,如果像歐陽坤一樣找到實現通達路徑之前的人生幾多崎嶇,就更加注重「投入產出 比」,希望短時間內賺個盆滿缽滿以彌補當年吃過的苦,所以就算再給歐陽坤以機會,他一樣學不來也不會學胡潤那一套。

(本文系週末畫報專欄。上文三張插圖均來自網絡,自上而下分別為歐陽坤、盧俊卿、丁海森。)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4540

2012-11-23 歐陽 濟南

http://blog.sina.com.cn/s/blog_9eb77a950101efd7.html

今天查了一些有關興業、民生和招商的資料。南京和寧波明天再看了。


1、興業的特色在於同業業務。
同業資產主要由存放同業及其他金融機構款項、拆出資金、買入返售金融資產三項組成,其中前者可能為主動存放,利率較後兩者低,而拆出資金受監管要求,比例不得高於銀行各類存款餘額的8%,因此同業資產的高收益關鍵看買入返售資產的配置。
同業負債主要由同業及其他金融機構存放款項、拆入資金、賣出回購金融資產款三項組成。其中前者為被動負債,利率較後兩者低,而且拆入資金受監管要求,比例不得高於銀行各類存款餘額的4%,因此同業負債的低成本關鍵看吸收同業及其他金融機構存放款項的能力。
興業的優勢就在於:低成本的同業負債和高收益的同業資產,64%是買入返售資產,僅有6.4%是存放同業(這個收益率低),同業存放佔78.5%。這個是民生和招商都比不上的。民生在同業負債方面還行,但在同業資產端還是略差一籌。招商在同業方面最弱,2012年第三季度,同業業務首次出現萎縮,似乎招行也不打算在這方面和興業競爭了。其次,興業的同業配置從來都是借短配長,拉高利差。
2、興業之所以能夠有穩定增長的低成本同業存放款項,得益於他們和同業特別是城商行、信用社之間的同業往來。尤其是,興業多年來打造的「銀銀平台」,充分開展同業代付、同業代理清算、櫃面互通等業務,合作網點超過15900家,並且,通過對部分小銀行進行IT系統的科技輸出,通過IT系統進行合作關係的綁定,為興業帶來了穩定的同業存放資金。
3、興業通過較低的成本收入比和同業業務消耗較少資本,獲得了趕超招行的加權風險資產收益率。(評價資本消耗水平的指標)。
4、興業這方面做的確實不錯。但對於銀行傳統的業務就不那麼可觀了。

 

民生現在在小微貸款和同業上都比較發力,現在處於發展的高峰期。
招行現在應該說低成本的獨門優勢依然保持,但競爭也非常激烈,目前狀況比較艱難。3季度已經在同業方面壓縮了。興業的資本消耗水平已經超過招行,民生正在趕上。招行的非利息收入也未見大的增進。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40119

2012-11-27 農行 歐陽 濟南

http://blog.sina.com.cn/s/blog_9eb77a950101el2r.html

今天看農業銀行。
由於網點的數量以及地理分佈的原因,其相對於其它銀行有一些天然的優勢。
1、低存款成本,個人和企業均是如此,而且存款結構非常健康,活期佔多。看縣域金融的數據,農行近5年都深深紮根於縣域,絲毫沒有退縮的意思。在縣域吸收40%的存款,卻只發放30%的貸款。這可能跟縣域沒有較合適的貸款對象有關把;在縣域的貸存比只有43%;
2、收益率還不比工、建低,以致淨利差在五大行中最高,並且優勢還逐步加強;

 

雖然有優勢,但劣勢也很明顯:
1、成本大,超過招行;對利潤衝擊很大;
2、不良率高,不良達到1.39%,其中,縣域達到1.69%。由於高不良,農行提了高額撥備,進一步吞噬利潤;
3、由於網點分散,但縣域的收入佔總收入38%(挺大),造成了人均存貸都不能和其他銀行相比,分別僅有20萬和12萬。

但是感覺農行也沒有那麼差,如果能壓縮成本,壓縮不良(農行的不良真的有那麼多嗎?),憑藉著天然的高利差(這個是核心競爭力,很難短期內實現),也還是可以關注的。他目前的撥備很高,並且還一直在上升,達到4.12%。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40343

2012-12-3 歐陽 濟南

http://blog.sina.com.cn/s/blog_9eb77a950101eut9.html
今天上午在琢磨修正銀行ROE的東西,終於把從資產項出發和利潤項出發的兩個東西對起來了2012-12-3 <wbr>歐陽。

下午開會又強調了一下,在討論對淨利潤的修正時,還是要考慮整個撥備的變動,而不只是非減值貸款撥備的變動,因為中國的五級分類其實主觀性太強,跟管理人的當時想法有很大關係,所以,把這些統統不考慮,一起加進來,則樣算會比較保守一些的。

然後在估值上,除了要考慮每股淨資產,還要考慮每股撥備,這裡也是全部的撥備,撥備雖然不能以槓桿放貸,但在危機時可以和淨資產一樣彌補壞賬,也就是說,撥備雖然不能進攻,卻能防守,說的很有道理。

晚上先是在網上準備置辦點衣服鞋,哎,也挺花時間的,要不停的把圖片點開看,中意的還要跟店家諮詢直到最後的討價還價,挺費工夫的。哎,要不是實體店貴的離譜,真不想在這上面買,眼睛都看花。一些大牌子的網購還是比較少的,尤其是高級男裝、女裝都是比較少的。尤其是高級男裝,試想一下,哪位成功男士會在網上購物?麻煩不說,去實體店那種優越享受的感覺也沒有了。

我還是非常樂意在網上購買一些生活用品的,無需像服裝這樣還擔心合不合適,那這樣的話,超市以後的命運就不好說啦。除非生鮮佔比大。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40732

2012-12-5 交行 歐陽 濟南

http://blog.sina.com.cn/s/blog_9eb77a950101exg5.html

今天看交行。上午做品牌,就沒看完。

暫且以下幾點:

1、這是一家撥備計提最穩定的銀行,其他銀行均在2008、2009年大幅調整撥備,而交行沒有;

2、貸存比最高的銀行,超過各類國有大行和股份制銀行;
3、零售業務沒有突破,對公業務佔比持續增長,對公業務增速快於零售業務;
4、債券佔比下降,增速緩慢,這是多家銀行2011年來的現象;
5、存款不足,同業負債大,同業的資產收益率比招、中行都要低,但同業負債的成本卻比這兩者要高。
6、保險收入,工行沒有披露「其他業務收入」的細項,建行披露了,建行2011年才有保險收入,8.79億,2012年半年高達27.89億。招商自2008年來有一點,比較穩定,沒有什麼增長,均維持在3.5億左右。交行的保險收入自2010年來有,2010年6.89億,但2011年只有4.33億,今年半年有4.26億,不是很穩定。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40735

202-12-6 交行 歐陽 濟南

http://blog.sina.com.cn/s/blog_9eb77a950101ez17.html



今天繼續看交行。

交行各方面的情況表現都還算可以的。

當然與工、建、招是沒法比的。

從ROE上就差一點,息差相對低一點,成本控制還行;

息差低,主要是成本高,這和工、建、招的關鍵差距;

但是交行在撥備的提取上是非常穩健的,且撥備率和招行持平,每股撥備最高,這可以彌補其在盈利上的一點弱勢,當價格便宜很多時,仍舊可以考慮。現在交行PB低於工行30%差不多。

交行自數據披露來的核銷率是最低的,說明資產質量還是比較過硬的。

對修正ROE的4個影響因素,
(1)當年所賺取的淨利潤;
(2)可供出售金融資產(主要是一些債券,還包括各類公司股權)的公允價值變動淨額以及與其相關的所得稅影響:這一項和銀行配置有關;
(3)撥備的變動:通常來講,銀行在最景氣的年份會大額提取撥備以平滑糟糕年份的利潤,而在不佳的年份會少計提撥備(這種情況尤為明顯),這樣,在不景氣的年份,撥備的變動就會相對較小,不同的銀行撥備變動的幅度還是有很大不同;
(4)股東權益的變動:這一項除了和上述各項都有關係外,還和融資、分紅有關。

在2009年各家銀行除了中行的修正ROE都有一個下滑,其中招行的下滑幅度最大,交通次之,工、建都很小,建行還有微幅上升。
原因就在於:
(1)淨利潤的增幅很重要,即使在不景氣年間,大銀行的利潤增幅還是要遠遠快於小銀行。招行的淨利息收入下滑幅度要遠超過工、建、交。交行的淨利潤沒有工、建增幅大,原因在於,交行的撥備沒有下降,卻仍在小幅增長。
(2)可供出售金融資產的變動,這一項絕對額不會太大,影響也就不如那麼重要。不過在2009年招行和交行在這一塊確實出現了比2008年更大的下降和虧損,但建行,在2008年甚至還獲取了高額收益,工行的情況和2008年差不錯,還是大行的投資能力強?
(3)撥備這一項正如上所說,在年景較差的時候,變動會比較小,但每個銀行的變動幅度很很不一樣,比如交行,下降的就非常小(1.8%),但其他銀行就不一樣了,工、建、中分別下降53%、23%、38%。撥備的計提一方面影響上述的淨利潤,另一方面就是在調整過程中,影響這個撥備的變動,但顯然撥備的變動對最後修正淨利潤的影響要遠小於淨利潤本身的變動幅度,所以在把兩者一起加上考慮後,還是工、建的修正淨利潤受益更大。
(4)最後是股東權益和淨利潤、可供出售金融資產變動、融資和分紅都有關係。比如說2009年融資項的變動對中行的股東權益變動影響就較大,導致中行2009年的ROE出現上升狀況。

總之來說,還是淨利潤穩定增長、撥備不出現大的調整的銀行ROE會比較平穩,能做到這兩點的,大銀行還是佔優勢。 另外,從風險上考慮,低成本的銀行也佔優勢。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40736

2012-12-12 友誼 歐陽 濟南

http://blog.sina.com.cn/s/blog_9eb77a950101f8kn.html

白天把廣州友誼幾個店的具體情況和整個廣州市的商圈交通等查了一下。

環市東路的情況最好,按經營面積算,在2009年大概是196,應該快趕上北京雙安,北京雙安在2009年按經營面積坪效在208。這比王府井成都的情況略好,成都王府井,按建築面積在2009年是96。考慮到建築面積和經營面積大概差個60%左右,環市東還要稍好點。

武廣是6.1萬平經營面積,2011年收入25.7億。情況還沒有環市東店強。環市東路2011年收入在22億左右,經營面積2.66萬平。

王府井廣州按建築面積,2009年是50,這個就比友誼店要差遠了。王府井廣州偏老城區,現在人流還是蠻旺,但收入不高,3.3萬平,2009年收入6.14億。

友誼店環市東,自有,比較高端,人流不是特別大,但由於品牌高端,收入大,佔收入的50%左右;正佳廣場,租賃,人流現在是廣州最旺的,但品牌大眾化,走量,佔收入22%,並且未來租金壓力大,這個物業是一家民企的,這家民企現在還有其他項目,資金壓力會比較大。時代店位置不行,規劃也不怎麼好。國金店現在還是人氣差了一些,不過新城都是高端人士聚居地,未來潛力還是不錯的。南寧現在也面臨激烈競爭,並不是南寧市場的百貨老大。佛山剛開業,位置很好,廣州地鐵1號線直接連到佛山這個門店,並且這個店簽的是15年,而且租金較低。

目前公司的人工壓力還未體現。

南館和國金的租金很高,並且租期短。

公司現在的估值可能存在一定低估。

市值36億,負債15億(其中預收8億),這樣總共是51億;

手上現金+短期理財26億;

物業價值:(報表上固定資產1.5億,長期待攤1.4億,投資性物業7800萬),按照環市東和時代廣場的估值,給4萬1平(總店的位置很好),這自有面積4.16萬平(這還只是經營面積),16億,再加上還有6萬平的出租物業,僅新中國大廈一項,一年租金及費用收入1億,按10%的租金回報率,有10個億【不過這項權屬現在還不明晰】。公司帳面上還有些別的非現金非物業的,大概5億。

賣的刨掉稅,這一共加起來就是50.5億。這個是最保守的估算呢。比如沒有按建築面積算,比如除了新中國大廈,公司還有別的出租物業。比如針紡大廈就位於上下行街,這是最古老的步行街。

當然,風險還在於這新中國大廈是不是公司的。

 

晚上看金橋。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41246

20121211 廣州友誼 歐陽 濟南

http://blog.sina.com.cn/s/blog_9eb77a950101f6jn.html

今天繼續看廣州友誼,明天還需一點時間總結和諮詢。

公司業務挺簡單的,這麼多年一直專注百貨,也沒幹其他別的,在商場裡面有一點點超市。

公司一共7個店,只有2家是自有,78%的面積是租賃。

公司各方面情況都挺好的,總店的坪效很高,現金流情況特別好,無負債,預收不錯,費用控制良好,毛利率穩定,管理層穩定且有激勵機制,分紅高且穩定。

但未來可預見的壓力也非常明顯:

1、租賃物業面積大,租賃的這幾個物業的位置來看,未來的租金壓力不可小覷,這在2011年已經凸顯,未來只增不減,尤其是租賃物業的租賃期限很短,只有6-7年。正佳廣場貢獻22%的收入,但是是租賃的。

2、最近兩年集中新開門店,是否能快速培育起來,國金是高端的,但位置在新城,待定。

3、老店的增速下滑,南寧的增速下滑,不知是短期狀況還是長期?如果是,那內生增長能力就弱很多;

4、新中國大廈每年貢獻1億的租金收入,但這塊物業的權屬還沒最終落實,存在風險;

5、自有的物業中,時代廣場表現糟糕,時代店雖說也處在天河路,但2006年時代廣場整體經營管理不善破產後,除廣州友誼時代店自有面積以外的廣場物業遭銀行拍賣,目前時代廣場經營缺乏整體規劃,影響了時代店的經營情況。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41262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