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21cbh.com/HTML/2011-5-12/zMMDAwMDIzNzgzMw.html
籌劃2年之久的大潤發上市計劃,終於浮出水面。
5月11日,大潤發中國有限公司一位內部人士向本報記者透露,大潤發中國公司和歐尚中 國公司的「合併上市」的初步方案已經敲定,最快將於今年7月左右在香港聯交所掛牌。這一消息,也得到了台灣潤泰集團總裁特別助理、大潤發中國區發展部總經 理洪萬康的確認。大潤發中國為潤泰集團的轉投資公司。
大潤發上市計劃始於2009年。當時,洪萬康對本報記者表示,「大潤發和歐尚合併上市的事情仍在研究中,至於採取何種方式合併,目前雙方都很難取捨。」
而在兩年的醞釀之後,該計劃目前已經基本確定。上述內部人士透露,歐尚中國和大潤發中國合併上市的最終方案將在6月定稿。目前,該公司已經聘請了花旗銀行和匯豐銀行等進行上市前的輔導工作。
大潤發和歐尚合併上市,將是近年來國內綜超企業上市的第一大單。3月底,中國連鎖經營協會發佈的連鎖百強企業排名顯示,大潤發2010年銷售額高達502億元,位列綜超零售商業第一位,第二名的家樂福則為420億元,而歐尚的銷售額也高達135億元。
1996年,潤泰集團成立大潤發流通事業股份有限公司,其拓展零售業務,主要與法國零售商歐尚集團合作。當時,雙方共同成立了香港太陽控股公司,並以之為平台在大陸投資大潤發超市和歐尚超市。在太陽控股,潤泰持股2/3,歐尚持股1/3。
而在大潤發中國和歐尚中國,雙方則實施了交叉持股。在大潤發中國公司,潤泰持股2/3,歐尚持股1/3,而在歐尚中國公司,歐尚集團持股2/3,潤泰則持股1/3。
一位業內知情人士向本報記者透露,之所以出現這種交叉持股是因為,「潤泰集團在投身零售業之前主要專注於工業領域,對於零售行業缺乏經驗,同時,作為法國第2大零售商,歐尚也希望打開大陸市場」。
大潤發、歐尚合併上市
如今,大潤發中國公司上市的關鍵就在於,與歐尚中國以何種方式實現合併。據本報記者瞭解,潤泰與歐尚集團已達成共識,雙方將先成立控股公司,再以控股公司名義在香港申請掛牌上市。但在經營層面,仍將以大潤發和歐尚兩個品牌同時運作。
上述大潤發內部人士透露,目前雙方已就「合併方案」初步達成一致。即,在未來的上市主體香港太陽控股中,潤泰持股比例約為60%,歐尚持股比例約為40%。在上述知情人士看來,「相比潤泰,歐尚算是佔到了一定的便宜,因為,大潤發的盈利和單店能力,都優於歐尚。」
不過,上述大潤發內部人士稱,「目前形成的方案仍有調整的空間。最終方案將在6月確定。而最快在7月,大潤發將實現在香港聯交所上市。」
在2009年至今的上市籌劃過程中,大潤發和歐尚也經歷了反壟斷審查。按照相關規定,只要兩家公司的銷售規模達到20億元,合併涉及資金達2億元,就需經過反壟斷審查。上述知情人士稱,「該審查目前已經順利通過。」
上述內部人士透露,大潤發希望在港募集資金10億美元或者70億港元,大部分用於後續的開店擴張。據瞭解,2010年,大潤發的門店總數為155家,歐尚的門店總數為41家。
而在大潤發的擴張過程中,自建物業也是其主要的投資方向。據本報記者瞭解,大潤發目前的155家超市,單體面積平均在2萬平米,其中三分之一的物業為自有。
大潤發和歐尚的加速擴張,與日益激烈的行業競爭有關。其中,沃爾瑪是其在中國市場最強勁的競爭對手。2010年,沃爾瑪營業額為400億元,而正在被沃爾瑪整合的好又多超市,銷售額則為165億元。
不過,上述大潤發內部人士表示,流通消費領域因其與民生息息相關,是中國的朝陽產業,未來仍有很大的擴張空間。
http://www.yicai.com/news/2011/06/832167.html
知情者透露,假如下周得以聆訊的話,則可以進入下一步的港交所審批流程階段,隨後排期IPO,不過一切都要看港交所的流程進行如何。
但他表示,今年年內完成上市沒有問題。此外,目前大陸地區歐尚的幾十家門店和大潤發的100多家門店都是獨立運作,所有管理和財務等都是分開的,由 於今後要一併注入SunHoldings Greater China公司打包上市,故而目前開始啟動了內部財務整合,可能會將兩者相關財務合併,同時還有很多其他內部整合問題,正在緊張進行中。
其此次上市計劃募資約10億美元,上市安排行為匯豐、瑞銀、中金及花旗等。
|
||||||
有大陸量販店獲利王稱號的中國大潤發,原本打算七月十五日風光在香港掛牌,沒想到卻在上市前一天爆出財報烏龍,甚至連南山人壽交易案都被掃到颱風尾,背後有著不為人知的角力故事。 撰文‧林讓均、梁任瑋 七月十四日,對潤泰集團總裁尹衍樑而言,恐怕是他在商場上最五味雜陳的一天。 上午,台灣金管會通過潤成投資取得南山人壽九七.五七%股份申請案,尹衍樑還來不及開香檳慶祝;不到幾個小時,下午,香港證交所就要求高鑫零售(SUN ART)須重提財報,延至二十七日上市。 高鑫掛牌、拿下南山,原是尹衍樑「大陸零售王」與他重返台灣金融業新里程碑,未料,一個數字失誤,讓這件雙喜臨門蒙上陰影。 財報錯誤延誤上市計畫 原本打算以中國零售龍頭之姿,在香港風光掛牌的高鑫,在十五日掛牌前夕臨時喊卡,主要是香港交易所接到投訴,高鑫零售招股書中的EPS(每股稅後純益)計算有問題,經過調查,港交所在最後一刻要求高鑫暫停掛牌。 高鑫零售七月上旬開始在市場募集資金,就取得逾四十一倍超額認購,凍結市場資金逾三四○億港幣,轟動兩岸證券業。如今發生這種離譜的錯誤,令中國大潤發、 歐尚高層發飆,「負責的會計師事務所(「畢馬威事務所」)不僅要抓起來打屁股,還應該要扣錢才對!」根據高鑫十四日當晚聲明,公司曾在今年六月底進行股本 重組,把一股拆成二十六股,但高鑫招股書內過去三年EPS,都是以重組前股數計算,也就是去年EPS要從人民幣四.八八元修正為○.一九元,差了近二十六 倍。 相差二十六倍的財報錯誤,震撼業界,呂張投資團隊總經理張献祥表示,中國大潤發與中國歐尚兩大集團合併,之間的股權整合與營收計算可能過於複雜,才會出現這種不該犯的錯。 這個財報烏龍也點出高鑫零售募集三四○億港幣資金背後,兩大股東潤泰與歐尚長期以來存在的衝突與矛盾。 兩大股東對上市不同調 十五年前,尹衍樑在台灣成立大潤發,面臨財務和轉型問題,歐尚適時伸出援手,雙方成為事業夥伴。當時大潤發將三分之二股權出讓給歐尚,潤泰只持股三分之一,之後又以合資形式發展中國大潤發和歐尚品牌賣場,使得大潤發與歐尚多年來都是生命共同體。 搭上中國內需成長,中國大潤發獲利躍進,五年前尹衍樑就計畫中國大潤發赴港掛牌,但香港聯交所認為中國大潤發與歐尚交叉持股,中國大潤發若單獨上市,則有向非上市公司輸送資金之嫌,因此要求中國大潤發與歐尚一併上市。 歐尚反客為主,成了中國大潤發赴港掛牌的成敗關鍵,但歐尚母集團經營策略保守,對於上市興趣缺缺,雙方對上市與否不同調。 不過,尹衍樑仍不斷加快展店腳步,近三年大舉在二、三線城市攻城掠地,只要有二十萬城市人口就開店。○九年以四百億人民幣營收,打敗原中國量販龍頭家樂福,成為中國量販店新霸主,每年營收都有二○%以上的成長。 為了大力扶植中國大潤發這隻金雞母,尹衍樑更加積極進行掛牌計畫,甚至不惜對歐尚做出讓步,儘管歐尚在中國只有四十一家店,但尹衍樑還是讓歐尚在高鑫零售 持股達五一%,大潤發僅持有四九%。不只如此,連未來高鑫零售的執行長都讓歐尚中國董事長梅思勰(Bruno Robert Mercier)當,做足面子裡子給歐尚。 尹衍樑的兩個讓步,終於讓歐尚點頭答應上市。但中國大潤發綁歐尚上市,在市場卻有雜音,因兩者獲利能力有別,卻整併為「高鑫零售」掛牌,張献祥分析,這不僅加深了投資人分析的困難度,而且連最基本的獲利數字都發生錯誤,短期恐怕會讓投資人卻步觀望。 南山人壽投資案受牽連 根據高鑫七月十四日公布配股結果,中籤率高達六成,等於抽兩手就可中一手,並沒有外界傳聞般搶手;不過,受到延後掛牌影響,逾一.七萬名散戶須於七月十八 日至二十日確認是否繼續認購。香港券商表示,「已接到不少台灣客戶反應『還沒上市就出槌,氣不好,』考慮要放棄;高鑫打掉重認的機率滿高的,未來若洽特定 人認購,充滿很大想像空間。」另一個讓投資人卻步的是,香港新股認購可向銀行與券商融資,成數最高達九成,延後兩周上市的空窗期,投資人還是要照繳利息, 「投資人還沒賺到蜜月期甜頭,就要先拿錢出來繳利息,實在是『虧很大』。」香港券商指出。 對於投資人的疑慮,大潤發表示,目前中國大潤發有一五六家店、歐尚有四十一家店,兩者合計一九七店,預計到今年底,中國大潤發將擴增為兩百店;也就是今年底前,高鑫零售集團至少將再擴增四十四家店,前景依舊可期。 不過,計畫趕不上變化,高鑫零售上市喊卡的時間點,剛好遇上潤成投資購買南山人壽的節骨眼,金管會要求潤成提供三百億元現金或等值資產,存放於主管機關認 可的銀行保管帳戶,且十年不能動用;潤成提供潤泰集團持有六.八八%高鑫持股做擔保,因此,高鑫延後兩周上市,也將成為尹衍樑吃下南山人壽的最大變數。 高鑫零售 資本額 :24.67億港幣 (新台幣91.44億元)董事長: 鄭銓泰(潤成董事長)首席執行官兼執行董事:Bruno Robert Mercier (梅思勰,歐尚中國董事長)募集股數:11.43億股發行價格:每股7.2港幣募集金額:82.36億港幣 (新台幣305.28億元)高鑫零售股權結構複雜! 潤泰高層個人股東 10.67%潤泰 49% 吉鑫 51% 歐尚18.91% 59.16% 11.26% 高鑫零售 100% 大潤發大賣場 100% 歐尚大賣場 資料來源:高鑫零售 |
|
||||||
與潤泰合資高鑫零售的歐尚集團, 市場橫跨全球十二國,去年營收高達一.七八兆新台幣。 這個名氣遠不如沃爾瑪、家樂福的零售巨擘,究竟是如何從法國一家祖傳紡織廠,成為宰制 當今兩大新興市場的零售之王? 撰文‧周岐原 店面開張的時候,衣著樸素的傑拉德.穆利(Gérard Mulliez)正忙著招呼;這家由廢棄工廠改裝而成的一百多坪店面,無論怎麼看前景都不甚光明。為了讓新賣場更顯眼,傑拉德刻意選擇「A」開頭的店名, 好讓客戶查詢電話時,容易由前面的字母排行找到;但當時二十九歲的他沒想到,有一天自己會成為世界級零售商的董事長。這是一九六一年,這一年,現任美國總 統歐巴馬出生,台灣證券交易所正式成立。 半個世紀之後,傑拉德竟然成功了。他一手打造的零售通路,在全球擁有逾一三○○家門市、二十六.二 萬名員工,去年營收高達四二五億歐元(約一.七八兆新台幣)。這就是和潤泰集團共同成立高鑫零售的另一大股東──歐尚集團(Auchan)。 論 經營版圖,傑拉德一手打造的歐尚集團,足以和沃爾瑪(Wal-Mart)、家樂福(Carrefour)、特易購(TESCO)、麥德龍(Metro) 等,並列世界級的跨國零售品牌;但歐尚的知名度,卻遠遠不如上述這些公司,最主要的原因,就是穆利家族長年的低調作風。 低調生活 為保隱私狀告貝努瓦根據估計,穆利家族目前持有的資產總值逼近六千億元新台幣,是當前法國最富有的「華麗一族」。除了歐尚集團之外,穆利家族另外投資世界 最大的運動用品通路迪卡儂(Decathlon),汽車維修通路諾拉托(Norauto),以及信用貸款公司等事業,投資領域相當廣泛。但外界對這個豪族 的認識,卻和他們的身價極不相稱。穆利家族鮮少在媒體前曝光,曾有一位經濟學家貝努瓦(Benoit Boussemart),打算出版一本介紹穆利家族的專書,結果引來傑拉德對貝努瓦提告;雖然最後訴訟不成,但可見穆利家族對保護隱私的重視,幾乎到了寸 步不讓的程度。 其實,傑拉德原本協助家人經營祖傳的紡織業,直到五○年代晚期,歐洲紡織業面臨轉型,傑拉德無意間發現,剛剛在北美洲興起的 大賣場頗受歡迎,前景似乎十分看好,這才讓他對零售業產生興趣。 傑拉德設想:位在市郊、附設大型停車場的自助式商店,遲早會橫掃傳統雜貨 店,成為消費者選購商品的主流通路。於是在籌得經費後,傑拉德在法國北部的盧貝(Roubaix)開設第一家歐尚賣場,不過開業初期,歐尚的生意卻頗為慘 澹。傑拉德一邊苦思改善之道,一邊尋求外界意見;在友人建議下,傑拉德決定改採薄利多銷的折扣銷售模式,果然讓歐尚一炮而紅。 策略見效後, 傑拉德立即乘勝追擊,把「單價越低、營收越高」的信條奉行到底,連售價相對較高的威士忌商品也不例外,一律大打價格戰。結果在不久時間內,歐尚便一躍而成 整個盧貝市生意最好的折扣商店,從此走上擴張之路。 儘管已經貴為千億身家的大老闆,傑拉德看起來仍是當年那位小生意人,言談謙虛,生活樸 實,甚至帶點小氣。正因如此,傑拉德被外界冠上「法國山姆.華頓(Sam Walton,沃爾瑪創辦人)」的綽號。經營事業時,傑拉德力求降低負債,平時則習慣儉約度日。他奉行的生活態度,深深影響整個穆利家族。曾經專訪傑拉德 的作家古邦(Betrand Gobin)就比喻:「你絕不會見到他們去地中海邊度假,也看不到他們競拍高價藝術品來收藏。」回憶起和傑拉德見面的經過,古邦印象深刻。他指出,傑拉德 的辦公室陳設簡單,只擺設幾張廉價桌椅,桌面滿布灰塵,連暖氣也沒裝;而在長達五個小時的採訪中,傑拉德幾乎講完全場,身為客人,古邦不僅沒時間上廁所, 連一杯水也沒被招待。由此不難想像,傑拉德的「儉樸」達到什麼程度。 低調經營 堅持股票決不上市事業一律不上市,是穆利家族從未改變的堅持。自從二○○六年,高齡七十五歲的「長老」傑拉德正式退休,這個幾乎「隱形」的家族即啟動接班 計畫,推派成員接任各事業的高層位置。穆利家族曾協議,允許成員交易彼此名下股權;由於事業眾多,而連同旁系親屬在內,整個家族人數逼近六百人,因此想賣 股權者並不難找到買家。 家族唯一的明文限制,是任何股東不得將持股轉讓給無親屬關係者。他們的想法是,對家族生意感興趣的人往往只想賺一 筆,盡快獲利了結;既然開放很難帶來正面效益,不如乾脆﹁關上大門﹂。目前看來,設下這條「家法」,確實維持了經營權的完整性。 儘管穆利家 族嚴防外來資金,他們對待員工卻十分大方。自一九七七年起,歐尚集團對員工實施利潤分享制,開放部分股權給同仁認購。去年度財報顯示,在中國、法國、俄羅 斯等九國任職的員工,一共持有歐尚一一.八%股權,總人數多達十三.七萬人,相當於集團員工數的五二%。 在傑拉德掌舵,與家族通力合作下, 歐尚的零售通路已經在全球十二個國家扎根。雖然在中國市場,歐尚量販店的數量或知名度都不如大潤發,台灣投資人對歐尚更頗為陌生,但集團的全球布局策略, 其實十分綿密。除了在法國本土有五十年穩固的經營基礎,歐尚最重要的擴張策略,就是往消費動能較大的新興市場拓展事業。目前,集團已有半數營收來自海外市 場,尤其是俄羅斯和中國這兩塊「金磚」,更是歐尚布局的關鍵所在。 低調擴張 默默吃下東歐市場在中國市場,歐尚、大潤發合組的高鑫零售,已經成為中國最大的量販事業體;在中國量販店滲透率仍偏低的情況下,後續成長力道仍十分可觀。 但這只是外界對歐尚版圖的部分認知,其實在俄羅斯,以至於整個東歐市場,歐尚也已經默默取得主導地位。 經過近十年奮鬥,歐尚成為全俄羅斯最 大外資量販店,年營收近二千億新台幣。其他世界級量販通路中,沃爾瑪與特易購並沒有進駐俄羅斯,家樂福則在○九年時,黯然宣布從當地撤資。歐尚採取遍地開 花策略,在烏克蘭、匈牙利、羅馬尼亞、波蘭等地陸續開店,打算「通吃」東歐市場的意圖相當明顯。 五十年,從一家廢棄工廠改裝的商店,躍居橫 跨全球、營收近二兆元的零售帝國。極端儉樸的傑拉德,和低調神祕的穆利家族,連手把歐尚打造為具有世界競爭力的消費通路,以穩固的股權結構、和專注新興市 場的經營腳步來看,歐尚傳奇勢必還會持續下去。 歐尚、家樂福 龍爭虎鬥50年儘管同是法商,創業時間只差兩年,歐尚與家樂福這兩個雄踞零售業的老牌集團,經營理念卻十分不同。連商標顏色,兩者都恰巧選擇一紅一藍,宛 如軍事演習對抗的「紅軍」與「藍軍」,非分出高下不可。 比較版圖,家樂福毫無疑問占了上風,透過特許加盟、直營與合資等多元模式,家樂福經 營近一萬個銷售據點,員工人數接近50萬人。總共只有一千多個據點的歐尚,看似落後於人,不過論賺錢的基本功,硬底子的歐尚卻將家樂福遠遠拋在身後。 從 集團財報分析,去年歐尚總營收425億歐元,僅僅是家樂福一半不到;然而,歐尚的稅後純益卻有7億歐元,也就是1.6%的稅後淨利率,這相當於家樂福的4 倍之多。如此驚人的獲利成果,有80%以上全由大股東穆利家族分享,也難怪他們不僅拒絕讓股票掛牌,還拚命維護個人資訊,繼續低調賺大錢! 法 商兩大量販巨擘戰力比較創立時間 經營版圖 銷售據點 員工(萬人) 2010年營收(億歐元) 2010年稅後純益(億歐元)歐尚 1961年 12國 1331 26.2 425 7 家樂福 1959年 32國 9500 47.5 901 4 資料來源:歐尚、家樂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