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新浪系隱現 視頻業或成寡頭遊戲

http://news.imeigu.com/a/1331748780180.html

土豆優酷合併背後,新浪的身影在閃爍。

知情人士透露,一個半月前,新浪曾差點將土豆全盤接下,如今落入他手,看似遺憾,但結果可能更好。因為,新浪與優酷之間也有資本遠親,這可能為它的視頻業創造了另一種空間。對於正處於商業化前沿的新浪微博而言,反而可能是利好。

但這似乎將視頻業推入一個寡頭的遊戲中。

新浪的好買賣

CFO出身的曹國偉看來可以洗刷「投資污點」了。

新浪是在去年8月土豆IPO之際分兩次高價入股,總計花去6640萬美元,拿下土豆9.05%股權,成為該公司第五大股東。但土豆自上市之日破發後,股價一路低迷,新浪的投資也陷於虧損。

在此之前,新浪還投資了麥考林同樣遇虧。有人戲稱它為「活雷鋒」。

不過,這或許不能等量齊觀。去年8月,互聯網資深評論人士洪波就表示,新浪入股土豆網跟入股麥考林完全不同,後者可視為投桃報李,還沈南鵬一個人情,前者則更多是出於新浪自身的戰略考量。

如今,土豆優酷合併後股價都呈大漲態勢。尤其是土豆連漲3天,股價從15美元左右直躥至42.5美元。借此,新浪的投資也迅速轉為浮盈逾4000萬美元,儼然變身為一筆好買賣。

它得到的不僅僅是投資收益,很快還將順勢成為優酷股東。新浪對此態度淡定,該公司PR負責人對本報表示:「就是這樣,沒有特別需要說明評價的內容。」

實際上,土豆一度曾非常接近與新浪「合體」。據一位知情人士透露,約一個半月前,雙方合併只剩最後簽約,但仍不願出售的王微臨時反悔,使得交易泡湯。

但其他機構股東出售意見依然堅決,他們立即著手繼續尋找新的併購方。最終,土豆董事會決定接受與優酷合併。

有人為新浪感到可惜,覺得它錯失了拿下土豆,一舉進入視頻業第一集團的機會。分享傳媒CEO江瀾則認為,相比整體吞下土豆,對新浪而言如今的狀態是更好的結果。

全額接盤土豆並提供相應溢價,新浪沒那麼多錢,更何況還將背上土豆的虧損包袱。而如今,它仍扮演新公司股東身份,為其微博內的UGC視頻分享應用贏得了視頻業內最為龐大的用戶群,將有益於其增強微博流量變現基礎。

「想吃雞並不需要自己蓋養雞場。」江瀾說。另一家視頻業巨頭CEO也說,新浪目前需要重點投資微博,在兩大燒錢領域中面對強敵拼血投入顯然並不是最優選擇,立足微博平台對外通過投資關係廣羅資源更佳。

眼下,新浪自身也開始提升其商業化進程。上月底,曹國偉透露的微博貨幣化進程包括:今年第二季推基於用戶資料和興趣的新廣告系統,下半年推自助廣告系統,並上線移動客戶端廣告系統。

此時,借助資本紐帶,視頻領域合作空間遽然放大,對於新浪而言可謂大有裨益。

江瀾說,對於更具平台屬性的社交網站而言,視頻分享不僅增強用戶黏性,也可開掘廣告金礦。目前礙於用戶體驗,微博視頻還未被允許顯示廣告,但已不遙遠。這一前景已被業內看好,分享傳媒目前就在開發一款基於微博的新的廣告網絡產品,將集成各家微博賬號的管理和維護。

寡頭遊戲

優酷、土豆合併之後,新浪系或也隱現龐然大物之姿。與其他幾家高調重金投資視頻部門不同,新浪的策略看來是通過對外投資進行圍繞新浪生態圈的佈局

而且它或許還是唯一手握已持續規模盈利視頻投資項目的巨頭。2010年,新浪投資3000萬美元,成為秀場類視頻社交網站9158的大股東。

說起來商業模式頗為簡單,9158的主要產品形態就是在全國廣泛簽約視頻主播,在互動過程中接受用戶購買並贈與的虛擬禮物等一系列增值服務獲取利潤。很大程度上,這是一種典型的「虛榮心經濟」,但它的表現卻足以令人驚奇。

這家低調的網站眼下已是近年來新浪投資中最接近IPO的資產,目前月營收近7000萬元。可能會令一眾行業巨頭汗顏的是,這家網站早在2008年開始就盈利,至今月純利已達數千萬級別。

9158同樣在向新浪的核心資產微博靠攏。今年以來,它還與新浪共建一個名為「微秀」的視頻社交平台,這一平台將更直接地與新浪微博資源進行互動。內部人士說,這一產品形態與9158相仿,但用戶人群的定位將更高,以適應微博中的主流用戶。

至此,web端視頻業領域大致已成為了4派互聯網寡頭的遊戲,新浪優酷系、搜狐視頻、騰訊視頻以及百度門下的愛奇藝。

這再一次證明了純互聯網形態業務領域從無新鮮事,在行業混戰後期,寡頭們手握的資金、用戶、流量仍是決定性籌碼。相比騰訊、百度、搜狐的自身三要素合一,新浪與目前視頻業領先者達成了「搭伙」形式。

業內普遍的觀點是,新一輪洗牌即將開始。易凱資本CEO王冉說,最後視頻行業將剩下不超過四個主要玩家,交易後優酷土豆成為1/4的可能性終於超過50%。

這場「事變」之後,多家巨頭也紛紛拿出新的聲勢。如搜狐加強了內部招聘力度,業內消息稱,優酷土豆合併後,搜狐視頻追加了15%~20%的招聘計劃,來消化吸收優土合併後由雙方公司離開的技術和銷售人員。今年本來已計劃針對UGC發力,並為此成立專門部門。

愛奇藝則旋即宣佈引進新高管強化團隊。昨天,它宣佈曾任Google上海研發中心技術總監的湯興博士正式加盟,出任首席技術官。

對於客戶端視頻服務領域而言,web端的寡頭遊戲對它們影響或許還不甚明顯。PPTV CEO陶闖說,兩大領域用戶習慣差異仍較大,用戶人群重疊度也還小。

不過,未來在PC端、移動端和電視機屏幕端融合加深之際,新的重合區域或將出現。陶闖對此表示,屆時行業參與者們需要在渠道影響因素和內容影響因素之間尋找到新的權衡配比。

他表示,PPTV目前已傾向於與電視台的深度「網台互動」,變身為廣播影視內容的投資、製作者。他說,優酷、土豆此前的純web端視頻模式並無太大 後勁,未來單純的視頻網站概念將消失,視頻將成各網站標配。未來,網絡視頻服務商要麼是內容供應者,要麼是視頻產品基礎服務提供者。

江瀾也說,以專業廣播級內容為目標將成業內重要方向,並憑此認為眼下搜狐視頻較騰訊視頻表現出更多潛力,「搜狐的內容製作更有專業目標和創新性。」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1959

【趨勢】外媒:中國殯葬業或將推動香港下一輪IPO熱潮

http://new.iheima.com/detail/2013/1204/56858.html

i黑馬導讀】上海福壽園集團擬香港IPO,籌資約2億美元,這成為中國首家上市的殯葬服務公司。上海福壽園建於1994年,於2008年被世界殯葬協會列入全球十大公墓,並獲得「東方最美的墓園」稱譽。公眾眼中的殯葬行業,暴利名聲也常常伴其左右。

據路透社報導,若想在香港的首次公開募股(IPO)市場大賺一筆,買入一家墓地託管人絕不是第一個撲向腦海的策略。

但中國式殯葬通常會牽涉到大筆資金,鈔票的多少則取決於死者家庭的實際情況以及對殯葬規格的喜好。在這種情況下,越來越多的大小投資者開始對此類殯葬服務股票產生興趣。

根據路透社看到的一份資料,中國內地最大殯葬服務企業福壽園計劃於近期赴港上市,此次IPO的融資規模約2億美元。由於中國人口迅速老齡化,總部設在上海的福壽園開始經營越來越多的墓地。

福壽園的IPO讓投資者有機會押注於中國墓地價值增加和殯葬業務營收上行的一大趨勢。近年來,中國城市人均收入不斷攀升。一位熟知福壽園IPO內情的消息人士透露,根據福壽園的估算,中國14億人口中1.8億人年齡超過了60歲,這一人群將在兩年內增至2億。

當然,相比較香港今年最大的IPO(中國信達25億美元的IPO)來說,福壽園遜色了很多。但是,其IPO引起了全球私募股權公司凱雷投資集團的濃厚興趣。

凱雷發言人透露,該集團已經和福壽園展開磋商。不過,該發言人拒絕就該集團是否將會投資一事發表評論。

上海輝立證券(Phillip Securities)財務官Jasper Chan指出,「眼下,IPO市場比較關注哪些擁有特殊商業模式的企業。殯葬服務企業,很可能會成為新一輪熱門IPO。」

據報導,福壽園IPO的時間暫定於本月第三週。2日,該公司開始評估市場需求。這將是福壽園第二次衝刺香港IPO市場。2011年,福壽園曾嘗試借殼中國衛生控股,涉及的金額達到創紀錄的33.6億港元,成為國內殯葬業最大一筆收購案,不過借殼交易最終以失敗告終。

屬民營企業的福壽園,將會通過IPO加入亞太地區上市殯葬服務企業的行列,其中包括安賢園中國控股有限公司、Midas International、龍岩股份有限公司,以及澳大利亞的InvoCare。

房地產遊戲

據英國市場研究機構歐睿信息諮詢公司提供的數據,2012年中國的殯葬服務行業價值465億元,截止2017年將會實現18%的增長。其中,殯葬服務佔據月半數的份額,產品銷售和服務所佔份額為25%,葬禮和處理服務佔據20%左右的份額。

在上個月公佈的報告中,安賢園的殯葬業務利潤不斷上揚。報告稱,「隨著中國人口老齡化的日益嚴重以及人均收入的不斷增加,安賢園董事會相信墓地服務需求將會呈現上行趨勢。」

當前,中國的葬禮服務行業受到城市新墓地用地供應不足的限制,同時也受到複雜監管規則的約束。對於投資者而言,福壽園的IPO也可能是一種房地產遊戲。根據地方媒體的估算,在過去十年內,中國墓地的價值以每年10%的速度上漲。

資料顯示,福壽園創立於1994年,現經營6個墓園,兩個位於上海,其次在合肥、鄭州、濟南及錦州各有一個墓園,並有6個葬禮場所,公司收入87%來自殯葬,包括公墓、殯葬設備等,13%來自葬禮服務。

統計數據顯示,福壽園位於上海的一處6米乘以6米的高端墓地價格高達50萬元,其中包括墓碑和其他服務。

據報導,福壽園計劃將52%的IPO籌資用於開發新的墓地,20%用於購買葬禮設備和公墓,15%用於安排新的葬禮設備,10%用於營運資本。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83966

19家機構申請查封資產 佳兆業或“被破產”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213054

佳兆業逾6億元存款已被法院凍結。迄今已有中信銀行、愛建信托等19家金融機構向法院提申請查封佳兆業資產。昨晚佳兆業公司公告稱,該司正聘請財務顧問,試圖重組現有債務。銀行業人士向《第一財經日報》表示:“銀行賬戶凍結之後,資金就轉不動了,甚至可能導致企業完全停擺。”如果不能妥善解決,這可能會加劇佳兆業的債務危機,並引發連環交叉違約。

下文系一財網發布《第一財經日報》文章,授權華爾街見聞轉載,作者慕青。

深陷債務危機的佳兆業集團控股有限公司(下稱“佳兆業”)面臨的環境仍在惡化。

1月12日晚間,愛建股份(600643.SH)發布公告稱,其子公司愛建信托已向上海市第一中級人民法院(下稱“上海一中院”)起訴,要求佳兆業下屬公司提前歸還6.5115億元信托借款本息,法院已經受理將於3月11日開庭審理並裁定凍結佳兆業杭州公司6.5115億元賬戶存款。

愛建信托是最新申請查封佳兆業資產的金融機構。在此之前,已有中信銀行等15家金融機構向法院提出訴前財產保全,申請查封佳兆業資產。《第一財經日報》記者獲悉,包括愛建信托在內,1月12日,又有4家金融機構采取類似行動。迄今為止,申請查封佳兆業資產的金融機構已經達到19家之多。

“銀行賬戶凍結之後,資金就轉不動了,甚至可能導致企業完全停擺。”多位銀行業人士對《第一財經日報》記者分析,如果不能妥善解決,這可能會加劇佳兆業的債務危機,並引發連環交叉違約。

佳兆業6億資金被凍結

愛建股份公告稱,2014年3月,愛建信托曾發行“愛建-佳兆業杭州項目投資集合資金信托計劃”,募集規模為6.9915億元,向杭溪隆業房地產(杭州)有限公司(下稱“杭溪隆業”)發放借款。由於杭溪隆業實際控制人佳兆業面臨重大不利情形,可能對該信托構成不利影響,愛建信托日前向法院起訴,要求該公司提前歸還借款。

工商登記資料顯示,杭溪隆業成立於2013年6月,註冊資金9800萬元,主要股東為佳兆業孫公司浙江伍豐置業有限公司,持股約51%,愛建信托則持有其約49%的股權。

2014年1月,愛建信托與杭溪隆業簽署《股東借款合同》,隨後又簽署了《股東借款合同補充協議》。根據約定,愛建信托向杭溪隆業提供金額不超過6.52億元借款,但以實際金額為準,資金用於杭州佳兆業項目開發建設。

根據雙方約定,在6.9915億元的信托募集資金中,4800萬元向杭溪隆業增資,愛建信托持有其49%股權,剩余6.5115億元,則用於向杭溪隆業提供股東借款。2014年3月,愛建信托分兩次共計向其發放借款6.5115億元。

作為風險保障措施,杭溪隆業以其名下編號為“杭余出國用(2014)第120-208號”《國有土地使用證》項下國有土地使用權,為信托融資提供抵押擔保,並且辦理了抵押登記手續。

2014年11月,佳兆業位於深圳的多個待售項目被深圳規劃和國土資源委員會“鎖定房源”。2014年12月10日,佳兆業原董事會主席郭英成辭職,並觸發一項融資協議中的違約條款。隨後,其在深圳龍崗區的一個舊改項目因進展不順利,也被合作方要求退回款項及應付利息,截至目前,已有19家金融機構申請查封佳兆業的資產。

愛建股份稱,佳兆業面臨重大不利情形,可能對上述信托產生重大不利影響,為保障全體信托受益人的利益,依據合同中的交叉違約條款,愛建信托要求杭溪隆業提前歸還股東借款本息。與此同時,愛建信托已向上海一中院起訴杭溪隆業,請求判令杭溪隆業支付6.5115億元本息及違約金,同時將上述抵押土地優先用於清償上述信托計劃。

根據公告內容,愛建信托日前接到上海一中院案件受理通知及傳票,法院目前已經受理案件,並定於3月11日開庭審理。上海一中院還裁定,查封、凍結杭溪隆業銀行存款6.5115億元,或其他等值財產。1月9日,杭溪隆業土地使用權及在建工程查封手續已辦理完畢。

佳兆業方面目前尚對此事保持沈默。截至《第一財經日報》記者發稿,該公司尚未披露與此相關的任何信息。

根據愛建信托網站信息,該信托兩期規模分別為3.4165億元、3.575億元,使用期限兩年,預期年化收益率均為8.3%,到期日分別為2016年3月17日和3月21日。

債權人的擔憂

按照借款合同約定,愛建信托上述信托計劃,目前距離到期尚有一年多時間,項目本身目前也仍在正常運營,尚未出現重大風險。

“項目距離西溪濕地只有兩公里左右,現在仍然正常運營,而且銷售也都不錯。”接近愛建信托的人士對《第一財經日報》記者表示。

杭州透明售房網信息顯示,該項目位於杭州西溪印象城西南面,開盤時間為2014年12月20日,已開盤216套,可售數量為0套。上述接近愛建信托的人士說,僅去年12月,該項目預約、網簽數量就有十幾套,遠超之前預期。

“對於投資人來說,承諾的關鍵在於資產能否約束負債,從目前來看,項目本身並沒有多大問題,但我們作為受托人,必須要保障信托投資人的利益。”上述接近愛建信托的人士說。

時至今日,形勢朝著越發不利於佳兆業的方向發展,而采取類似措施的金融機構並非愛建信托一家。自中信銀行申請查封佳兆業部分資產後,已有多家銀行、信托公司等債權人迅速跟進。

中原地產研究總監張大偉認為,促使金融機構申請查封佳兆業資產的原因可能有兩個,一是一些銀行認為佳兆業危機很難解決,為避免損失而進行資產保全;另一方面則是為了更妥善地處理此事。

“現在跟佳兆業有資金往來的金融機構,都在想辦法查封佳兆業資產,”華南某銀行人士亦對《第一財經日報》記者稱,據其掌握的情況,相關金融機構可能存在恐慌心理,擔心佳兆業萬一破產,無法收回資金,“查封之後,萬一出現最壞的情況,多少也能收回一部分資金。”

資金鏈危機可能加劇

“在出現司法訴訟不可抗力的情況下,銀行可以拒絕進行任何支付結算,就算是銀行願意,如果賬戶被凍結,資金也沒辦法流動起來。”上述華南銀行人士向《第一財經日報》記者分析。

根據《第一財經日報》記者掌握的情況,此前包括工行、建行、中行、交行、平安信托、華潤深國投在內的15家金融機構已向深圳中院申請訴前財產保全,要求查封佳兆業在深圳的部分資產。就在1月12日,又有3家金融機構向深圳中院申請查封佳兆業資產。加上愛建信托,截至本報記者發稿,申請查封佳兆業資產的金融機構達到了19家,且絕大多數已經進入審理狀態,但資產和存款是否被凍結,目前尚無更多消息傳出。

“如果銀行賬戶被凍結,企業正常經營會陷入困境。”某銀行人士說,一旦佳兆業銀行賬戶被凍結,會對佳兆業產生兩方面的不利影響,一是上下遊貨款的無法正常支付,會導致企業整個運營停擺,另一方面,房源被“鎖定”之後,無法進行銷售,企業無法產生現金來源,從而導致資金鏈被切斷,現金流會迅速陷入枯竭。

這一影響已經開始顯現。據佳兆業前海廣場項目一名業主介紹,該項目有五六十名業主已經交完首付,但交房時間在今年3月,而另一部分業主購買的精裝房,交房時間為2016年初。1月11日以來,深圳部分業主開始采取行動,“大家都非常著急,佳兆業現在這個情況,不知道能不能按期交房。”上述業主說,他們已在1月11日成立維權委員會,與佳兆業進行交涉。

最大的擔憂,則是銀行賬戶被凍結之後,可能引起交叉違約。接下來,佳兆業可能有債務陸續到期需要償付,未到期債務也要付息,但賬戶凍結後,這些資金流動無法進行,從而可能引起更多債務違約。

2014年中期業績報告顯示,截至去年6月底,佳兆業總借款金額為297.73億元,一年內到期的債務為60.07億元,其中一筆金額25億元的信托將在10天之內到期。此外,大量票據也需要付息。

“現在資產被查封了,資金根本轉不動,如果還不上,將會引起更多的糾紛。這樣下去,光財務成本就不得了,只能讓企業的現金流更糟糕。”上述華南銀行人士說。

房地產,信托,佳兆業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27349

郭英成涉腐案未結 重掌佳兆業或為化解年報危機

來源: http://www.yicai.com/news/2015/04/4606518.html

郭英成涉腐案未結 重掌佳兆業或為化解年報危機

一財網 李巍 2015-04-15 19:49:00

有接近佳兆業董事局成員的消息人士透露,佳兆業2014年度的審計報告將該集團此前隱藏的大量負債以及虛增的利潤披露出來,目前公司仍和審計單位普華永道積極溝通,因此遲遲無法披露報表。

郭英成的回歸,讓佳兆業的命運再度變得撲朔迷離,更有猜測認為隨著該公司房源解封,其背後的風險正在逐步化解。

但有知情人士向《第一財經日報》透露,郭此前涉及的官員貪腐案並未完結,其人只是名義上回歸,截至目前仍未回到深圳的佳兆業總部履職。而真正讓郭重掌董事會主席印章的原因,恐怕是佳兆業遲遲未能披露的2014年度業績報告。

年報或含財務地雷

3月17日晚間,佳兆業發布預虧公告稱,集團在2014年錄得虧損,但具體虧損情況有待進一步審核。此前有市場人士曾預測,該集團可獲得超過30億盈利。

鑒於此,佳兆業原本計劃於3月23日披露的業績報告被推遲到3月31日,但截至目前,佳兆業的財務數據依然沒能公布。

遲遲無法披露的財務數據,讓其隱藏背後的財務問題逐步受到市場人士關註。

有分析人士稱,作為上市公司如果推遲披露報表,說明審計報告難產的概率很大。

有接近佳兆業董事局成員的消息人士透露,佳兆業2014年度的審計報告將該集團此前隱藏的大量負債以及虛增的利潤披露出來,目前公司仍和審計單位普華永道積極溝通,因此遲遲無法披露報表。

事實上,此前該集團披露的2014年負債狀況以及業績預虧公告,已經讓其財務問題露出端倪。

佳兆業2014年中期業績報告顯示,其計息債務總額約為300億,但在該公司今年2月的一則公告中,該數據變為了650億,增加額度高達350億,排除去年下半年該公司正常的新增貸款外,超過200億的債務為重新審計暴露出來的。

對於半年時間內前後兩次審計報告能產生這麽大的債務差額,有財務方面專業人士分析認為,債權人集體追訴是將隱藏債務曝光的主要原因。

上述知情人士透露,佳兆業此前在預收賬款等科目上隱藏了大量債務的同時,還憑借評估增值等會計手法虛增利潤,導致去年利潤大幅下降甚至出現虧損。

據透露,普華永道已經出具了初步的審計報告,但佳兆業的董事局成員均無法接受該審計結果,因為這可能會導致該公司高管面臨被訴訟的風險。

郭英成或被逼回歸

消息顯示,普華永道的審計師拒絕給予佳兆業去年的報表給出任何獨立審計意見,這意味著,該集團的過去的一些會計障眼法已經被普華永道所識破,而此舉極有可能給佳兆業原管理層帶來額外的麻煩。

有分析人士認為,郭英成可能是被迫回歸,遲遲不出年報說明審計報告難產,而前任董事局主席不願意承擔責任,將郭逼回了主席的位置上。

“這應該是郭英成火線回歸董事局主席位置的原因。”上述知情人士認為,只要郭英成拒絕在審計報告上簽字,該份報告便無法披露,而佳兆業也將一直處於停牌狀態。

事實上,郭英成並未回到內地,而是在香港處理相關事宜,而其首先需要化解的問題便是普華永道的這份報告。

對此,有會計專業人士分析認為,公司和會計師事務所在審計報告上無法達成一致,通常發生在公司財務狀況已經嚴峻到無法粉飾的情況下。此時,公司和會計事務所雙方都會試圖推卸責任,一是公司存在造假可能,而事務所在此前的多期報告中也存在失察嫌疑。

消息人士稱,郭英成正試圖在香港與普華永道就報表的事情進行協商溝通,希冀達成一致意見。不過鑒於佳兆業如今處於債務重組的特殊境地,普華永道作出妥協的可能性並不大。

按照港交所的相關規定,上市公司推遲披露年報的時限僅有一個月,這意味著留給郭英成的時間已經不多,他將如何說服普華永道修改報告,將極大考驗其運作能力。

對於外界聲稱郭英成有意拿回佳兆業股權的猜測,目前佳兆業方面以及郭英成本人均未作正面回應,而融創方面除了孫宏斌憑借一條微博表達“收購依舊”的消息外,也未作進一步說明。

另外有知情人士透露,融創團隊依然在佳兆業總部辦公,而資本運作高手伍捷思也仍然就佳兆業債務重組問題與各方積極磋商。

編輯:於百程

更多精彩內容
關註第一財經網微信號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40579

危機時刻中標深圳文體項目 佳兆業或迎轉機?

來源: http://www.yicai.com/news/2015/05/4620946.html

危機時刻中標深圳文體項目 佳兆業或迎轉機?

一財網 吳斯丹 2015-05-21 18:25:00

自去年12月佳兆業在深圳的所有業務“停擺’之後,佳兆業首次對外宣稱其在深圳地區的業務獲得重大進展。

繼房源逐漸解鎖之後,已陷入深度危機的佳兆業(01638.HK)似乎又迎來了一大轉機。

5月21日,《第一財經日報》記者從佳兆業獲悉,該公司在深圳鹽田體育中心運營管理單位的公開招標中中標。

這是自去年12月佳兆業在深圳的所有業務“停擺’之後,佳兆業首次對外宣稱其在深圳地區的業務獲得重大進展。

業內人士分析,這或許意味著佳兆業的政治風險正在逐步下降。

作為一家年銷售額近300億元的房地產開發商,佳兆業在去年12月突然遭遇“鎖房”風波,其位於深圳的所有未售房源被深圳規土委鎖定,不能對外銷售。隨後,佳兆業在深圳的所有業務均遭限制,陷入停擺狀態。

業內流傳最廣的一個說法是,佳兆業董事局主席郭英成可能涉及原深圳市政法委書記蔣尊玉貪腐案。但這個說法一直未得到官方的證實。

很快,佳兆業經歷了大股東郭氏家族轉讓股份、董事長郭英成辭任、高管連續出走、債務違約、資產遭查封、賣項目求生等一系列多米諾骨牌式的事件,最後不得已“賣身”融創。

從4月開始,佳兆業在深圳被鎖的房源逐步解鎖,郭英成也正式回歸,這些被市場解讀為佳兆業的政治風險降低的表征。

此番佳兆業中標深圳鹽田體育中心經營權,或許也是表征之一。

深圳鹽田體育中心是鹽田區的標誌性建築之一,曾是2010年深圳大運會比賽場館。業內人士分析,鹽田區政府願意將如此重要的一個場館交給佳兆業運營,在一定程度上說明佳兆業或許暫告“安全”,政府不會傻到將標誌性場館交給一家要破產的公司。

佳兆業相關負責人表示,公司十分重視鹽田體育中心的招標事宜,調集了20多人組成專項團隊,多方調研、嚴格測算、周密策劃,最終提交出一套競標方案。

在文體項目的運營上,佳兆業確實具備一定實力。此前,佳兆業以創新的ROT模式(Renovate-Operate -Transfer,改造升級-運營-移交)運營深圳大運中心和南山文體中心,大舉整合文體產業鏈資源,在近三年的時間內已累計吸引近250萬人次健身休閑娛樂。按每人次消費500元計算,所帶動的直接消費就達到12.5億元。

而佳兆業針對文體產業組建了200多人的專業公司——佳兆業文體公司,其場館推展團隊目前正在全國考察場地,近期將在全國一二線城市和大型省會城市加速落地。

不過,目前融創收購佳兆業一事還處於“膠著”狀態。

有外媒稱,佳兆業海外債權人委員會的八個基金經理中,有六個已接受融創的建議,相當於佳兆業美元債券凈現值的73%。此消息並未得到融創方面的證實。

同時,有消息稱,郭英成也在與海外債權人談判,表示會給出優於融創的重組方案。佳兆業方面對《第一財經日報》記者稱,公司確實正在擬定保護債權人利益的方案。

從尋求賣身,到看似反悔的跡象,佳兆業事件在撲朔迷離中前行,誰都看不清結局。

編輯:王佑

更多精彩內容
關註第一財經網微信號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46644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