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App接案大殺價 百萬殺到剩五萬

2013-01-28  TCW
 
 

 

台灣的冬天正值暖冬,但對手機應用程式(App)代工開發業界來說,卻遭遇超級大寒流來襲。

當初,蘋果帶起風潮App代工公司三年擴編九倍

蘋果(Apple)在二○○八年七月透過App Store,帶動全世界的App熱潮以來,兩大平台App Store和Google Play一共創造出超過一百四十萬個App。蘋果的App Store日前才宣布累計下載次數達到四百億次,平均全球每人下載過五.七次。我們透過手機玩遊戲、找尋好吃的餐廳,用Line發訊息,App經濟蓬勃,不少企業也找尋App代工廠商來發展App,希望可以打響品牌。

這讓替客戶寫App程式的代工產業一度火熱。如二○○九年成立的宇軒數位公司不斷擴編,從最初的六人,到二○一二年上半年更一口氣從四十人增加到六十人,三年內成長九倍,其代工超過一百個App,客戶遍及各行業,從新光三越、永豐銀行、藝人張韶涵等都是客戶,年營收至少新台幣四千萬元。

但是,宇軒卻在去年下半年陸續裁撤二十人,多數是開發人員,「二○一二年第三季景氣急凍,接單量緊縮。」宇軒創辦人李昆謀說,他用「驚濤駭浪」來形容這段歷程。另一家原本和宇軒抗衡的開發公司,也在過去一年把整個開發部門裁撤,專注在既有行動簡訊與整合行銷業務,App開發全採「轉包」模式進行。

現在,行銷效益不佳產業走到第三年進入瓶頸

產業一下子進入寒冬的關鍵就在於,這些App程式帶給企業主的行銷效益,並不如預期。

確實,App程式如果做得好,馬上可以帶進現金,美國星巴克(Starbucks)在二○一一年十二月推出手機App,整合會員卡、菜單、新品資訊等功能,甚至貼心記錄你的點餐紀錄,一年下來,星巴克透過這個App賣出了八千萬杯咖啡。

但是,App要發展得好,定位很重要,可是不少企業與品牌主是趕潮流而做,李昆謀說,台灣的老闆們在二○○九年開始出手下App訂單,「不管成效如何,別人有,我也要有,想做第一。」

老闆們沒有搞清楚自己的需求,結果就是製造出很多「蚊子App」,「不好用的東西誰想下載?沒有下載量,當然也沒有達到行銷目的。」行動廣告商威數意動事業發展部總監呂偉強點出怪象,這也導致App代工產業發展到第三年就進入瓶頸期。

這波寒流帶來另一個影響是——市場大殺價,「二○一一年行情最好,一個需要串接功能與後續維護的高規格案子,可以喊價到新台幣一百萬元以上,現在五萬到十萬元的比比皆是。」一位從軟體科技大廠轉進App開發的工程師心有戚戚焉的說,付出同樣心力,收入卻只有過去的二十分之一到十分之一。

這個警訊,讓App產業將展開一波淘汰。App開發是個新興行業,全球發展史約四年時間,台灣起步時間還晚美國一年,投入業者規模不一,大者如PC時代的系統整合廠商(SI),小者如廣告整合行銷公司,以及三至五人規模或是個人工作室。而若以企業App市場規模估計,以台灣一百二十七萬家中小企業來計算,若每一家製作一個平均單價五十萬元的App,市場規模約六千三百五十萬元。

未來,工程師拚轉型改提供企業內部App求活路

關鍵,並不是這個產業產值的變化,而是企業正開始冷靜審視,App對企業的意義為何,其帶來的行銷效益到底是否如預期的大,畢竟,星巴克只有一個。

現在,這群受困的App廠商,已把轉型目標放在「企業內部資訊App化」的新機會上,也就是「行動版的企業資源規畫(ERP)」,即將以往建立在PC上的會計、財務、製造、進銷存等資訊系統,通通搬到手機上。美國《財星》(Fortune)五百大已有九成公司導入iPad在開發運用。

金融保險業可說是率先導入的行業,現行台灣幾乎每一家券商都開發了手機下單App,有券商因此一個月可以增加一倍的成交量。

國際上,錙銖必較的航空業如英國航空、廉價航空酷航等,也導入iPad取代椅背上的個人螢幕,並開發訂票與管理App,一班飛機,一年可以省下一百二十萬美元的燃油費,航空公司也可以利用App更換個人螢幕內的影音內容,或向地面報修毀損設備,爭取維修時間,增加班機的飛行時間,就可以減少損失。

據了解,國內長榮航空也在開發類似功能的內部App。

可是,新商機看得到,但App代工開發商不一定吃得到。因為ERP系統行之多年,多操控在大型系統整合業者手上,譬如神通資訊過去就是PC時代專作政府系統的業者,也早就鎖定交通與醫療產業的內部App,高鐵、台安醫院都是它的客戶。

App產業的競爭正進入淘汰賽。成立一年多、中部以南代工開發規模最大的飛行人數位設計創辦人謝嘉謙表示,「App開發門檻墊高了,業者若技術、美感、設計等專業不足,將失去競爭力。」

整體而言,當智慧型手機用戶已經到達十億,App市場的規模會爆炸性成長,根據多家研究機構預測,二○一三年接近三百億美元。

但是,對於代工開發業者來說,前有新應用要追著跑,後有更強大競爭者在搶單,能否在寒冬後歡喜迎接春天,有很大挑戰。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43624

蘋果專利案大反轉 三星敗訴被判賠償1.2億美元

據法新社報道,美國聯邦上訴法院在周五恢複了一項裁定,認定三星侵犯蘋果專利需賠償1.2億美元。最新裁定標誌著這場激烈的專利戰再次發生反轉。

法院稱,有確鑿的證據表明三星侵犯了蘋果滑動解鎖、自動更正以及快速鏈接(quicklinks)專利。快速鏈接功能可以自動將地址和手機號碼等信息轉化為鏈接。在最新版iOS 10操作系統中,蘋果公司已不再使用“滑動解鎖”功能,而是改為讓用戶“按下Home鍵”以解鎖手機。

本次判決恢複了三星應向蘋果公司賠償1.196億美元的原始裁定,此前美國聯邦巡回上訴法庭(Court of Appeals for the Federal Circuit)在2月錯誤地作出了駁回這一裁定的判決。

蘋果公司在本案中指控三星侵犯了其“滑動解鎖”專利、自動糾錯功能以及一項用於探測手機號的專利。其中,大多數賠償金(9870萬美元)都是針對手機號探測專利的,此前三星被裁定並未侵犯該專利。另外,美國聯邦巡回上訴法庭還在2月裁定其他兩項專利是無效的,但本周的判決則基於此前從未在上訴中提出的問題或庭審記錄以外的信息而將其判定為錯誤裁決。

而蘋果與三星就移動技術展開的專利戰已經持續多年,蘋果取得了多數訴訟的勝利。 蘋果公司和三星之間另一樁備受矚目的訴訟案將於下周而繼續在美國最高法庭受審。據彭博社報道,此案的結果將判定三星因其侵犯iPhoen設計專利而向蘋果公司作出多少賠償。

美國里士滿大學法學院教授詹姆斯·吉普森(James Gibson)表示,周五的裁定是基於程序性問題,而不是在專利法上存在分歧。“但是這一看似平凡的裁定對於未來想要獲得專利保護的人來說是一個重要先例,這是蘋果的一個重大勝利,”他表示。

目前,三星和蘋果尚未對此置評。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17634

朱經緯案大狀失言 公會籲檢點

1 : GS(14)@2017-06-11 16:00:44

■新任資深大律師陳樂信與袁國強及所屬大律師事務所成員合照。



【本報訊】退休警司朱經緯的代表大律師彭彼得昨在庭上陳詞指,慶幸案件非由陪審團審理,而是由裁判官全權考慮後作裁決,並說:「除非你也是黃絲。」大律師公會主席林定國昨指大律師不應將政治帶到司法程序上,提醒大律師「言行舉止要謹慎啲」。林定國昨在資深大律師委任典禮致辭指,大律師應將政治遠離司法,以保持公眾對法庭公平處理每宗案件的信心。林定國在典禮後解釋,並非針對個別大律師的言行作定論,只是想說明若將政治因素帶到法庭,會增加公眾的誤會。


一人成資深大律師 歷來最少


此外,委任資深大律師的制度在回歸後引入,自1998年以來至昨天,共有91名大狀獲委任為資深大律師。過去每年委任資深大律師的名單上,至少都會有兩人獲委任,最多試過有10人同時獲委任,但今年只有一人獲委任,是回歸後首次。昨獲委任的資深大律師陳樂信,現年38歲,他在倫敦大學取得法學士學位,並在牛津大學取得民事法學士學位,師承大律師公會前主席、資深大律師石永泰、高等法院法官林雲浩等。主力處理民事案的陳樂信稱,樂意出任公職,任何範疇都沒有所謂。■記者黃幗慧



97年主權移交至今,香港前進還是倒退?「蘋果」與你細數廿載風雨。【回歸二十年】專頁:http://hksar20.appledaily.com.hk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news/art/20170611/20051988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35273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