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世行報告:空氣汙染致過早死 經濟代價巨大

第一財經記者從世界銀行方面獲悉,世界銀行與美國華盛頓大學健康指標與評估研究所近日聯合發布的報告顯示,2013年空氣汙染導致的過早死亡使世界經濟損失達2250億美元,凸顯空氣汙染造成的嚴重經濟負擔。

這份題為《空氣汙染的成本:強化行動的經濟依據》的報告認為,空氣汙染已成為最致命的一種汙染,是世界上導致過早死亡的第四大風險因素。

導致過早死

根據現有數據,估計2013年有550萬人因室外和室內空氣汙染導致的疾病喪生,給人類帶來痛苦,也延緩了經濟發展進程。

其中,雖然汙染相關死亡影響的主要是兒童和老人,但過早死亡也對勞動年齡人口造成勞動收入損失。上述報告發現,在南亞,年均勞動收入損失相當於國內生產總值(GDP)的0.83%,將近1%。在人口老齡化的東亞太平洋地區,勞動收入損失相當於GDP的0.25%。在撒哈拉以南非洲,空氣汙染削弱了較年輕人口的收入潛力,年均勞動收入損失相當於GDP的0.61%。

世行等研究方通過“福祉損失(welfare losses)”的視角來審視各年齡組別的死亡率,這是評估特定國家背景下環保法規成本效益的通用方法。根據這一方法評估,2013年全世界過早死亡的總成本超過5萬億美元。在東亞和南亞,空氣汙染導致的福祉損失相當於GDP的7.5%左右。

“空氣汙染是一項挑戰,威脅人類的基本福祉,損害自然和有形資本,抑制經濟增長。我們希望通過這一研究,將過早死亡的成本轉化為一種能與政策制定者產生共鳴的經濟語言,促使更多的資源投入改善空氣質量。”主管可持續發展的世行副行長勞拉·塔克表示,“通過構建更健康的城市和投資開發更清潔的能源,我們就能減少有害排放,緩解氣候變化,最重要的是拯救生命。”

死亡率上升

上述報告指出,盡管發展進程碩果累累,衛生服務不斷改善,但在人口密集、快速城市化的地區,室外空氣汙染導致的死亡率仍不斷上升,而使用固體燃料炊事和取暖導致的死亡率也居高不下。2013年,這兩類空氣汙染導致的疾病占死亡人數的1/10,是瘧疾造成的死亡人數的6倍以上。

“這個報告以及空氣汙染造成的疾病負擔,要求我們緊急行動起來。”健康指標與評估研究所所長克里斯·穆雷表示,“在導致過早死亡的各種風險因素中,這個領域,也就是我們呼吸的空氣,是個人無法控制的。衛生和環保部門的決策者,以及各產業的領袖,都面臨民眾對解決這個問題越來越高的要求和期待。”

根據上述報告,低收入國家和中等收入國家約90%的人口暴露在達到危險水平的室外空氣汙染之下。

目前,世界銀行與發展中國家及發展合作夥伴聯手,通過支持監測分析、監管改革和投資項目,致力於減少空氣汙染。2016年,世界銀行通過10億美元貸款,幫助中國在河北省減少工業、交通和農業的特定空氣汙染物排放,並在京津冀地區通過創新融資計劃提高能源效率和發展清潔能源。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14345

聯合國報告:空氣汙染致每年60萬名五歲以下兒童死亡

“空氣汙染是造成每年全球約60萬名五歲以下兒童死亡的一個主要原因,並且每天對數億兒童及他們的未來造成威脅。”聯合國兒童基金會執行主任安東尼·雷克(Anthony Lake)表示,“汙染物不僅對兒童正在發育的肺部造成損害,還可能侵入血腦障壁,永久性損傷兒童正在發育的腦部,從而影響他們的未來。空氣汙染給社會所造成的後果是不容忽視的。”

2016年10月31日,聯合國兒童基金會在最新的《為兒童凈化空氣》報告中指出,全球3億兒童,即大約每七名中便有一名兒童生活在戶外空氣汙染最嚴重的地區,這些地區的空氣汙染水平高出了國際標準的6倍或者以上。

上述報告借助衛星圖像技術首次呈現了正在遭受戶外空氣汙染兒童人口的數量及他們在全球的分布,他們所在地區的空氣汙染水平超出了世界衛生組織規定的國際標準。

南亞成重災區

根據衛星圖像證實,全球約有20億兒童生活在戶外空氣汙染水平高出世衛組織規定的空氣質量標準的地區,這些地區的空氣汙染是由機動車排放、對化石燃料的過度使用、粉塵和垃圾焚燒造成的。

其中,南亞有6.2億兒童生活在戶外空氣汙染超標地區,居世界首位;非洲僅次於南亞,生活在戶外空氣汙染超標地區的兒童達到了5.2億人。東亞和太平洋地區有4.5億兒童生活在戶外空氣汙染超標地區。

同時,研究探究了室內汙染的嚴重影響。室內汙染通常由用於做飯和取暖的煤炭和木柴等燃料燃燒引起,主要受其影響的是農村地區低收入家庭的兒童。

而戶外和室內空氣汙染與肺炎和其他呼吸道疾病有直接聯系,這些疾病是造成近十分之一五歲以下兒童死亡的罪魁禍首,空氣汙染也因此成為影響兒童健康的首要危險因素之一。

具體而言,兒童的肺部、腦部以及免疫系統仍處於發育階段,他們的呼吸道更容易被滲透,因此他們比成人更容易受到室內和室外空氣汙染的影響。此外,幼兒呼吸也比成人要快,與他們自身的體重相比,幼兒吸入的空氣更多。最弱勢的兒童在空氣汙染所導致的疾病面前處境最為不利,因為他們的健康狀況在很大程度上本已不佳,又無法享有完善的醫療服務。

盡量避免兒童暴露在汙染的空氣中

此次,聯合國兒童基金會呼籲采取以下4項措施來保護兒童免受空氣汙染的影響:第一,減少汙染:為了增強兒童的安全和健康狀況,所有國家應努力達到世界衛生組織的國際空氣質量標準。為了實現這一目標,各國政府應采取如減少使用化石燃料、投資於增加能效和可再生能源等措施。

第二,改善兒童衛生保健服務:投資於全面的兒童衛生保健服務,包括免疫接種活動、提高認知、改善社區管理、使更多的肺炎(五歲以下兒童的主要殺手之一)患者就診,從而改善兒童對空氣汙染的抵抗能力,提高兒童患病後以及受到影響後的康複能力。

第三,盡量避免兒童暴露在汙染的空氣中:工廠等汙染源不應靠近學校和遊樂場所。改善垃圾管理可減少社區內的垃圾焚燒量。更清潔的廚竈有助於改善室內空氣質量。從整體上減輕空氣汙染有助於降低兒童暴露在空氣汙染中的風險。

第四,監測空氣汙染:改善監測力度已被證實有助於降低兒童、青年人、家庭和社區在汙染空氣中的暴露度,使他們更清楚地認識到汙染的成因,並倡導行為的改變以使空氣更安全。

聯合國兒童基金會駐華代表花楠(Rana Flowers)則認為,減少戶外空氣汙染是一項需要長期努力的目標,可以通過立即采取行動來實現。

這些行動包括使用清潔能源、確保良好的通風、建造節能的住宅和學校、在所有室內場所禁煙。花楠表示,家長也可以采取一些措施改善兒童對空氣汙染的抵抗能力,以降低患上因空氣汙染所引致的疾病的風險。具體措施包括,減少孩子暴露在煙草環境中、避免營養不良、對6個月以下的嬰兒進行純母乳餵養。擴大肺炎疫苗的接種覆蓋、提供適當的治療以減少肺炎的發病率也是挽救幼兒生命的關鍵措施。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21458

北京市食藥監局:網傳水體汙染致淡水魚下架不可信

11月23日消息,針對近日網傳的因北京水質汙染造成淡水活魚大量下架等說法,北京市食藥局表示:近年,我市水產品抽檢合格率達9成以上,網傳北京市水質汙染、水體汙染導致淡水魚汙染的傳聞不可信。

據人民日報客戶端稱,物美超市食品安全經理表示,今年5月份起,本市各大超市門店陸續停止了草魚、鱸魚等淡水活魚的銷售,改為銷售更符合超市消費者購買習慣的冰鮮魚類;目前仍有超市有停止銷售淡水活魚的打算,主要由於接近年底,超市進入供應商調整時期,超市根據消費者購買習慣和銷售量進行品種的調整,這是企業正常商業行為。目前物美超市各門店有冰鮮、冷凍魚銷售,供應充足,歡迎消費者到店選購。

此外北京大紅門京深海鮮批發市場有限公司負責人表示:京深海鮮批發市場每天供應活魚30噸,占全市活魚供應量的30%,其中,海水魚供應量占全市70%。京深海鮮批發市場落實食品安全管理制度,每天開展自檢,對入場銷售的活魚進行快速檢測,市場穩定,供應量充足,產品安全有保障。此外,本市各零售市場、農貿市場魚類供應充足。

此前據《北京青年報》的報道稱,朝陽區一家永輝超市的工作人員也表示,接上級通知,近期不讓賣活河魚,讓顧客過段時間再來。另有超市則貼出了“魚缸裝修,暫時停售”的告示。隨後記者聯系了包括家樂福、沃爾瑪、永輝、物美等在內的20家大型超市門店,只有四家店的工作人員表示店內有活魚,其余絕大部分超市都表示近期店內停售活河魚,包括草魚、鯉魚、鯽魚等品種。

該報道還稱,目前不少超市的水產品區域的魚缸基本清空,有工作人員稱短時間內超市也不會再有活河魚,建議市民近期不要食用鮮活河魚,可以選擇冷凍的海魚。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24428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