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華人和老台商 東協淘金最該防2

2012-12-17  TCW
 
 

 

到冒險天堂能淘金,也可能慘敗而歸,如何才能不誤觸東協市場地雷?南洋闖王以過來人角色建議,下南洋要遵守「三沒有、四必要」原則。

自己買地卡實在!多屬民主國,徵地耗時日

第一個沒有,是沒有免費土地,金額再大也不給。

二十年前開始,台商到中國沿海投資,多享土地免費、半買半送的特殊待遇,這五年來,中國內陸各地政府搶招商,土地優惠依然存在。

印尼雅加達台商會副秘書長李永雄說,到此考察的台商,第一個問題就是:土地可以免錢嗎?答案是不可能。東協國家中除了越南是共產國家,其餘都是民主國家,政府推動建設也要透過合法程序跟人民徵地,跟中國說拆就拆完全不同,蓋工廠得先花錢買土地。

最有名的案子是二○○八年,日產雷諾有意投資六億美元在印尼設廠,希望印尼政府免費提供五十公頃土地,但仍被拒。在雅加達投資超過三十年的當地台商會會長宋培民說,連雅加達市政府蓋捷運,都因土地取得困難延宕逾二十年,有意在當地設廠的台商還是認清事實,自己買土地比較務實。

第二個沒有,是這裡沒有統戰,也沒有紅地毯迎接,因此沒有「台灣人最大」的神話。

在中國,台商享有超國民待遇,出事、糾紛,甚至連吃個飯都要告訴對方,我是台灣來的,但是在東協不興這一套,日商、韓商與台商,都是同樣待遇,所以到東協投資,要低調勿張揚。

第三個沒有,這裡沒有招商神話,不會因為特定產業給予特定補助。例如台灣對電子業;中國對太陽能、光電這些行業的減稅、補貼。

宋培民說,雖然這裡也有投資獎勵,但對各產業是相同待遇,所以賺多少錢要看個人努力。此外,還要習慣東協行政效率慢,沒有中國那種地方官員馬上辦、手機二十四小時開機全天服務的招商神話。

認清三個沒有,闖南洋還得注意「四要」。第一要,要小心華人跟台灣人,特別有合夥關係時。南洋有一句俗語,「老華僑騙老台商,老台商騙新台商!」雖然跟當地華人合作可以加快投資速度,但也可能大意失荊州。

最著名的案子就是一九九六年,光陽機車與印尼當地華人財團力寶集團合作,投資設立機車廠,但十二年後,就戰敗退出當地市場,被視為合資雙方無法同心的案例。老台商提醒,除了要小心跟華人合資,真正要小心的卻是自己人,如當地的順口溜,「老鄉見老鄉,兩眼淚汪汪,背後插一刀」。宋培民說,台商放款、放帳給印尼當地人、華人都很注意,反倒是遇到台灣人,一句自己人沒問題,最後卻被自己人倒帳或詐騙。

貪汙是必要成本!每年編列二%預算,當成「咖啡錢」

第二要,要照法律規定完成該有的手續,不要便宜行事,而且要看懂當地文字版本的文件、合同。雅加達台灣貿易中心主任林立凱提醒,有時印尼文、英文法律文件不同,會導致權益無法被完全保障。

第三要,要認清官員貪汙的事實。東協雖已實施民主體制,但仍然是貪汙腐敗的國度,十個國家中,只有新加坡廉潔度贏過台灣。在印尼,官員貪汙收錢被稱為「咖啡錢」,意思就是給官員去喝咖啡的錢。台商說,在商言商,把這個當成每年固定的成本,編列一%到二%的預算,好處是印尼官員拿錢就辦事也不囉嗦。

最後一要,是要內外銷並重。除了外銷,有機會一定要利用當地設廠優勢,打進內需市場,進一步打造品牌。宋培民說,來這裡設廠,三到五年外銷,產能與規模就能做大了,可以兼顧內銷。

台洲董事長秦嘉生說,台商在中國投資,二十年後就發現享受不到中國經濟成長的好處,因為台商到中國設廠,產品做好了就外銷,市場與客戶都在歐美,等到中國工資上漲、內需市場起來了,才發現根本沒耕耘中國市場,市場早被卡位,這時想要轉型升級做內銷、創品牌,談何容易。

因為東協的內需市場大,當地政府不會要求外商完全出口產業。以鴻海在印尼的投資為例,印尼政府並非要拉高出口產值,而是希望鴻海能夠讓他們減少對進口品的依賴。因為印尼光是黑莓幾的每年銷量就超過百萬支,是黑莓機在全球最重要的市場之一,當地對智慧型手機需求更超過一億支,因此希望鴻海能夠就地生產智慧型手機,滿足當地需求。

可發展自有品牌!好神拖熱賣、鴻海有望做貼牌手機

接著,他們也希望鴻海能做平板電腦等產品,更重要的是,印尼政府不是要鴻海替全球品牌在印尼代工,而是可以做貼牌手機或是跟當地業者合作做印尼品牌,因此鴻海可以在印尼發展自我品牌。

對於台灣品牌來說,這是搶下六億人口內需市場的機會,例如馬來西亞Taioyo董事長陳貴洲成功引進「趴趴走」智慧型吸塵器、好神拖到馬來西亞後發現,新台幣上萬元的吸塵器、近千元的拖把,在馬來西亞很受歡迎,因此,若能在當地生產,有機會搶下更大的市場。秦嘉生說,正在努力引進好神拖到印尼當地生產銷售。

天下沒有白吃的午餐,到東協市場闖蕩,無限商機之後伴隨的,就是超高風險,唯有兼具冒險又審慎的心態,才能摘下這顆豐碩的果實。

【延伸閱讀】老鷹型人才,最適合去闖南洋

除了創業者,東協也大力向專業經理人、技術人才招手,但什麼樣的人適合去闖? 南洋闖王們歸納,唯有老鷹型人才方能勝出。在海外工作,就像老鷹在天空中獨飛,不像地上的狐狸可以廣交朋友,因此,要能忍耐孤獨。

而就像老鷹翱翔四方一般,這裡要和不同文化的人相處,不像同文同種的中國市場,因此心態不但要開放,還得有今天在吉隆坡、明天被派到緬甸,隨時走遍東協十國的心理準備。此外,也得有當遠洋候鳥家庭的準備,來往距離與時間都遠遠超越到中國北京或上海,因此要評估家庭成員能否接受。

至於剛剛畢業的新鮮人,雖然也有機會直接到東南亞上班,但過來人邱維國建議,台灣年輕人應先培養專業能力,才有戰鬥的基本配備,因此剛畢業者比較不適合,最好是有國際公司資歷,先為海外所用。

當然,還有一個殘酷的事實就是,東協市場跟中國一樣,就是要汲取台灣經驗、或國際化經驗,有一天,當市場高成長不在、或本地人取而代之時,你的B計畫永遠得備妥,方能從容應戰。(文●呂國禎)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41642

麥肯錫最該救的 其實是自己


2014-09-01  TCW
 
 

 

回顧過去五十年的每個趨勢大潮,不管是公營事業民營化、資本市場鬆綁,還是全球化的推廣,都看得到麥肯錫的身影。企業有問題,找麥肯錫常常就有答案。

但隨著麥肯錫成長茁壯,它的影響力是否也跟著壯大,答案見仁見智。當前在市場呼風喚雨的大企業,很少是因為有麥肯錫當智囊團,蘋果與谷歌就沒有。

受麥肯錫調教成功的客戶多屬傳統的老派企業,例如,美國運通、AT&T、花旗、通用汽車、美林證券等,微軟委託麥肯錫時早已是大名鼎鼎的企業。

這麼說起來,麥肯錫其實就像顧問產業的微軟──從來沒有達到天下無敵的境界,一旦被其他競爭對手超越,卻有足夠資源偶爾追趕上來。

光環減弱的麥肯錫,對年輕人才的吸引力也逐漸減少。

不再是哈佛生最愛錄取報到率,八成變一半

今天,不管是社會新鮮人還是高階主管,最頂尖的人才都跑到更年輕、更有活力的企業。聰明絕頂的學生通常不會想待在大公司,所以不會選麥肯錫。

一九七○ 年代,厲害的學生會投效當時員工人數已超過一萬人的安達信,有冒險精神一點的,則會選擇當初只有四百人的麥肯錫。如今安達信已經倒閉,麥肯錫取而代之,成為學生心目中的夢想雇主。到這裡的新人雖然畢業於哈佛商學院,但他們卻不是在班上排名前五%、獲得貝克學者殊榮的學生。

此外,麥肯錫人才外流的現象也從未中斷,顧問仍舊會跳槽到更高的職位。舉兩個著名的例子:一個是臉書(Facebook)營運長桑伯格(Sheryl Sandberg)、一個是谷歌財務長皮切特(Patrick Pichette)。麥肯錫雖然是某些人的志業所在,卻留不住最好的人才。

在《財星》雜誌二○一○ 年最佳企業評比中,麥肯錫的主要競爭對手都榜上有名,包括波士頓顧問公司(第八名)、安永(第四十四名)、勤業眾信(第七十名)、資誠(第七十一名)、埃森哲(第七十四名)、安侯建業(第八十八名),唯獨看不到麥肯錫的名字。

麥肯錫說,大約有九五% 的求職者接受他們的聘書,但根據一名曾在公司服務近三十年的麥肯錫校友表示,這個數字根本不對,至少在哈佛商學院就不是如此。他說哈佛學生的應聘率近年來大幅下跌。一九七三 年,哈佛MBA班有五% 會收到麥肯錫的錄取通知書,應聘率約八成,但最近幾年約有三成學生收到錄取通知,卻只有一半左右的人應聘。

雖然人才培育的資源仍舊比其他顧問公司來得多,但是麥肯錫越來越有淪為職場跳板的可能:年輕人才學到東西後會跳槽到其他更有意思的工作。這跟五十年前的榮景呈現天壤之別。「大家都成了職場快閃族不成?」前麥肯錫顧問邁科瑪(Bill MacCormack)問:「他們這樣能學到什麼?在我們那個年代會一直做到最高層,對知識的追求是會上癮的。現在還是這樣嗎?」

市場沒有永遠的贏家。高盛向來是金融業龍頭,最近卻把寶座讓給規模更大、資金更充足的摩根大通。獨霸市場數十年後的微軟,動力減弱、產品線乏善可陳,在賈伯斯回鍋蘋果後開始敗下陣來。麥肯錫呢?它在市場稱雄這麼久,當初的致勝優勢是否已經鈍化,沒有人知道。

問麥肯錫的成功關鍵為何,它會說成功沒有秘密,完全在於專注於人才的招聘與培育、同儕嚴格評比、認真負責的工作態度,以及貢獻一己之力而不居功的精神──麥肯錫的徵才過程甚至被人比喻為是在遴選太空人。現在的招募人數比十年前高出十倍,透過精挑細選的過程,至少還是一時之選,但維持人才的品質卻越來越有難度。

麥肯錫把旗下員工照顧得很好是不爭的事實。對離職員工而言,他們的履歷表上因為有麥肯錫而更加閃亮;對以麥肯錫為終身事業的人,他們在過程中擠身財富階級,也拿到進入全球權勢圈的入場券。

不再是企業萬靈丹救衰退、看趨勢,一再失靈

但麥肯錫既然是專業型服務企業,它究竟厲不厲害,似乎還是得從客戶的角度來看比較正確。若是如此,答案就沒有那麼肯定了。

麥肯錫是否真的改變企業管理的方式,至今未有定論。它收取通用汽車的天價顧問費,多年來做過一次又一次調查研究,是否有助這家象徵美國精神的大車廠逃脫倒閉的命運?

並沒有。它是否看到網路趨勢來臨,建議客戶搶占市場浪頭呢?並沒有。它是否防止金融業走偏,進而避免全球金融海嘯呢? 也沒有。

讓人不免要問:這些顧問到底做了什麼?問麥肯錫自己最滿意的建議是哪一個,是叫可口可樂(Coca-Cola)推出健怡嗎?是跟麥當勞保證推出早餐一定會成功嗎?還是叫克萊斯勒推出吉普車呢?都得不到讓人百分之百滿意的答案。

儘管如此,麥肯錫解決客戶問題的方式或客觀、或質疑、或根據事實、或整合、或分析,透過種種不同的方式,確實讓世界變得更有效率、更理性客觀。在這個人人都會說大話的世界裡,麥肯錫最厲害的地方在於,它讓大家聚焦於數據與研究,而且通常能立竿見影。

管理大師哈默爾(Gary Hamel)在其二○○七年著作《管理大未來》(The Future of Management)裡指出,「管理的機器化」是人類最偉大的發明之一。暫且不論麥肯錫在創辦人死後是否提出其他大膽管理新意,至少可以肯定的是,它協助客戶了解並落實這些概念。

麥肯錫還有另一個功能:害怕的高階主管拿它當護身符,沒安全感的執行長拿它當企業心理醫生,目中無人的老闆把它當成強行決策的背書。換句話說,客戶早把劇本寫好,麥肯錫只是其中一個角色罷了。

麥肯錫長年來的致命傷可能是:只把重點放在解決眼前的問題,卻未能考慮到會有什麼後續影響。找到最面面俱到的解答,向來不是麥肯錫的強項─它能提供答案,卻不管執行的實際面。例如,開除一成員工能把成本壓低一成,卻會增加其他員工的工作量,讓這些人憤怒指數提高五○%,值得嗎?

即使營運正值黑暗期,麥肯錫的顧問還是會彼此打氣,說這裡是全球最頂尖的人才聚集地。他們說的沒錯,全球其他地方很難找到類似的一家組織機構,旗下會有這麼多聰明又有幹勁的人才。換個角度來看,麥肯錫說自己比賽得第一,但是那場比賽卻沒有其他人參加。無論是大型跨國銀行,還是臉書等科技新貴,大多數企業其實並不需要員工個個都是聰明絕頂的優等生。

不再靈活反應快成功後遺症,陷入官僚老派

現在的麥肯錫放眼亞洲,由於初期布局成功,未來有機會在企業心目中占有一席之地,重拾當初在美國東北部白人社會的榮景。來到二十一世紀初,中國經濟實力崛起的同時,美國繼續站穩強權地位,如果麥肯錫成功營造出握有成功之鑰的形象,必能繼續交出亮眼的成績單,至少短期是如此。

現在的麥肯錫更像是業務遍及全國,甚至全球的金融集團。麥肯錫不但規模龐大,也有老態龍鍾的跡象,麥肯錫現在的客戶不管是企業還是高階主管,都比以前大上許多,花在官僚體系的時間越來越多。

麥肯錫未來最大的考驗,不再是能否幫客戶解決問題,而是在於能否克服自己的成功後遺症。麥肯錫最近對外宣揚幾項營運使命,其中一個是「協助解決全球的大問題」。但是自助才能助人,它必須繼續解決自己的問題,才有辦法拯救天下。(本文摘自尾聲)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11024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