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香港現場》曾助Uber寫傳奇 歐洲最大創業活動移師亞洲 台灣新創前進RISE 要做全球生意

2015-08-20  TCW




歐洲最大新創活動Web Summit以RISE之名來到亞洲,吸引三百家創投,以及包括台灣在內,逾五百個新創團隊參與。過去,Web Summit曾助包括Uber等新創企業在國際市場打出一片天,而在RISE後,台灣會不會也有下一個獨角獸誕生?

撰文•何佩珊

七月三十一日這天,本就車水馬龍的香港,似乎又多添一些熱鬧與活力,一早八點不到,香港國際會議中心已經滿是人潮,他們分別是來自全球超過七十國的國際創 投、創業機構、媒體,以及五二五家新創團隊,為的都是要參加歐洲最大新創活動Web Summit首度移師亞洲舉辦的RISE Conference。

Web Summit對台灣人來說或許陌生,但攤開歷年講者名單,一個個都是耳熟能詳的國際創業大神等級人物,如特斯拉創辦人伊隆.馬斯克(Elon Musk)、推特創辦人傑克.杜錫(Jack Dorsey)、PayPal創辦人彼得.提爾(Peter Thiel)和Nest創辦人東尼.費德爾(Tony Fadell)等,都曾親臨Web Summit講台。

這個由愛爾蘭農場小子派帝.寇斯葛瑞夫(Paddy Cosgrave)創辦的新創活動,在四年之內,規模已經從四百人成長到突破兩萬人,一舉成為全球新創界不能錯過的盛事,其中Uber二○一一年在Web Summit期間談下二六五○萬美元投資的故事,更為這場活動增添傳奇色彩。

吸引超過五千人前來朝聖

首度前進亞洲,Web Summit化身RISE,同樣端出黃金陣容,請來一四○位重量級講者,包括LINE執行長出澤剛、滴滴快滴打車總裁柳青等亞洲科技圈知名新創企業領導 者,還有紅杉資本、紀源資本、軟銀等成績輝煌的國際一流創投,更是一個都沒少。這也是為什麼一張最高逾新台幣三萬元,最低也要近二萬元的門票,竟可以吸引 超過五千人參加。

就如同派帝所說,RISE雖是在亞洲舉辦的活動,卻是再國際化不過的一個舞台。這次參與者除了以中國、香港、新加坡和印度等幾個亞洲國家為大宗,來自美國、歐洲、中東、澳洲和非洲的團隊也不在少數。

當然,近年創新創業風氣十分盛行的台灣,在這場盛會中也沒有缺席。除了有國發會創業拔萃計畫支持下,於今年五月正式成立的台灣新創競技場(TSS)在 RISE前,先在國內舉辦競賽,選拔出四個隊伍參加,分別為:從手機檢測App發展成二手手機交易平台的手機醫生(Phone Doctor Plus);為App開發者提供使用者體驗測試工具的UXTesting;軟硬整合,提供活動場域資訊分析的loopd;以及推出擴增實境安全帽的 GHOSTA。

另外在RISE兩天活動裡,還可以看到更多台灣新創團隊身影。如提供廉價航空比價服務的tixchart、結合物聯網應用的零售業客戶管理平台 Neioo、智慧門鎖iLocky、智慧新聞App Trigger、目標成為行動世界Adobe的凱鈿(Kdan)、教育平台幫你優(BoniO),和提供遊戲開發者雲端平台服務的意門科技 (Imonology)等,展現出台灣新創團隊的多元性。而這些來自台灣的團隊,彼此未必相識,但他們都有一個共同的目標,就是要「站上國際舞台」。

尋找合作夥伴和潛在客戶

如同創新工廠創辦人李開復所說:「台灣市場太小,無法支撐偉大公司。不走出去,就無法創造巨大經濟價值。想走出去,就需要進入大市場。」對缺乏大市場作為後盾的台灣新創團隊來說,飛行時間不過一個半小時的RISE,或許就是他們最靠近全球市場的一次關鍵機會。

「我站在攤位前面,轉身向一個日本人介紹我們的產品,最後交換名片才知道,那個穿著平凡的中年男子,竟然是軟銀投資部門的高階主管。」UXTesting 共同創辦人黃彥嘉說,「他請我寄簡報資料給他,結果我信都還沒寄出去,當天晚上他已經先透過LinkedIn(社交網路服務網站)聯絡上我。」不僅如此, 他的夥伴們也在這兩天的活動遇到來自中國、新加坡等多家創投的關注。

tixchart營運長徐向賢也說,或許因為台灣的廉價航空比較不發達,「(台灣)投資人好像(對我們)都沒什麼感覺。」但這次報名RISE,人都還沒到 香港,已經有日本、香港和新加坡創投預約見面,「其中一家日本創投,已經有過兩次投資航空類新創項目的經驗。」當然,這樣的故事遠比不上Uber來得傳 奇,但不難感受到,機會在這裡,確實就只有一步之遙,只看你準備好了沒。而且根據Web Summit官方數據,在一四年參展Web Summit的新創團隊中,約有四十家公司在之後的六個月陸續得到可觀的投資,合計金額高達九.二五億美元(約合新台幣二九四億元)。

不過,來參與RISE的團隊也不全然瞄準創投,更多人將這裡視為行銷的場域,以及尋找合作夥伴和潛在客戶的最佳時機。

如UXTesting的目標族群原本就是App開發者,而RISE現場超過五百個團隊裡,約有近百家都是以App應用作為創業題目,是UXTesting最直接的潛在客戶。

還有loopd,他們背後其實已經有來自salesforce.com執行長班尼奧夫(Marc Benioff)等巨頭的資金支持,相比於募資,他們此次更是把參展目標對準RISE主辦單位。因為他們很清楚,活動會場的動線安排與設計一直都是Web Summit的一大特色,不論是在愛爾蘭首都都柏林主場還是來到香港,會場四周不起眼的位置其實都架設了GoPro,目的是藉由影像記錄,進行會場的數據 分析。

而loopd的創業命題正是鎖定這樣的活動場域。loopd創辦人洪彥倫表示,美國知名雲端公司BOX、雲端會計公司Xero等,都曾採用他們的解決方案。

跨足海外市場的重要一步

這次在TSS引薦之下,洪彥倫也得到與派帝和Web Summit數據科學家洽談的機會,或許有機會能拿下這個規模在兩萬人以上的國際指標性合作案。

同樣地,手機醫生共同創辦人暨行銷長鄭博仁雖苦笑,這兩天在展場上一直被誤以為是提供O2O(線上到線下)或遠端醫療服務的公司,但也在這次活動上成功與國際電信商搭上線,或許有機會成為他們跨足海外市場的重要一步。

台灣新創競技場執行長黃蕙雯認為,除了參與RISE這樣的國際展會,台灣的團隊想要走出國際,其實也可以考慮參加海外加速器,或者,她認為若是能夠得到曾在海外市場闖蕩的創業家經驗傳承,對台灣新創團隊一定也是大大加分。

而台灣新創競技場產業發展召集人劉宥彤補充,曾經有人問過她:「難道去海外加速器、去參加國外競賽就叫作國際化嗎?」她的回應是,對外人來說,這看來只是一場創業競賽,但實際上,這就是新創團隊做生意的活動。加速器和展會都是這些新創團隊找到生意機會的方式。

「台灣現在很需要成功的故事。」黃蕙雯說,「(台灣)創業圈需要打氣,(證明)我們可以走出去!」

一分鐘看RISE

主辦單位:Web Summit 地點:香港 人數:逾5000人國家數:72國 新創團隊數:525隊

投資者:逾300位

講者:140位 媒體:逾200家與會的重量級人物:LINE CEO出澤剛、亞馬遜技術長Werner Vogels、紅杉資本中國基金創始及執行合夥人沈南鵬、紀源資本管理合夥人李宏瑋等這些團隊,展現台灣新創多元性

UXTesting

成立時間:2014年

共同創辦人:陳暉鈞、曾映傑

黃彥嘉、賴弘文

主要業務:App使用者體驗

測試工具

成 績:2015年5月上線後,已獲得逾70支App使用(合計下載數超過一億次)

點子行動科技

成立時間:2014年

共同創辦人:鄭博仁

主要業務:手機醫生(Phone Doctor Plus),是一款手機檢測App,未來計畫發展為二手手機回收交易平台成 績:超過140萬人下載

loopd

成立時間:2013年

共同創辦人:洪彥倫

主要業務:整合軟硬體,提供展場數據分析平台成 績:獲得BOX、Xero,以及

另外兩家美國知名網路

公司等客戶採用

GHOSTA

成立時間:2014年

共同創辦人:周珮祺、Fenix Hsu 主要業務:擴增實境安全帽,預計九月進行群眾募資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56736

蘋果曾助馬航搜索定位

1 : GS(14)@2016-03-05 01:24:17

蘋果公司代表日前就解鎖風波在美國國會作證,被問及會如何處理涉及存取iPhone內資料的緊急事件時,透露蘋果曾協助馬航MH370的即時搜索工作。



聯絡電訊商追查手機訊號

蘋果首席法律顧問休厄爾(Bruce Sewell圖)就蘋果拒絕協助聯邦調查局(FBI)為加州槍擊案槍手iPhone解鎖一事出席聽證會,其間有參議員提出假設性問題,指假如恐怖分子在iPhone內儲存核彈資料,但突然去世,蘋果將需時多久開發新技術,以發掘更多的炸彈資訊。休厄爾指蘋果曾協助當局解決突發事件,包括馬航MH370失蹤事故。他指蘋果在該航班確認失蹤後一小時內,指派操作人員與世界各地的電話網絡供應商、馬航及FBI合作,嘗試循追查手機訊號為失事航班定位。休厄爾的回應暗示蘋果會以現有技術協助處理緊急事件,而非如FBI要求般開發新程式。美國《財富》雜誌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international/art/20160304/19515571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96781

孫正義曾助馬雲起家

1 : GS(14)@2016-06-06 03:00:18

【本報訊】外間一直形容,日本軟銀(SoftBank)的創辦人孫正義是阿里巴巴創辦人馬雲背後的男人。16年前,英文老師出身的馬雲正四出尋找創投基金,非名牌大學出身令他遭到不少歧視,幸得遇上孫正義。網上就經常流傳馬雲在短短「6分鐘獲得2,000萬美元融資」的故事。《第一財經日報》報道,孫正義表示,在他記憶中,當年前他見了20位中國年輕企業家,每個人有10分鐘的時間,馬雲是其中之一。孫正義表示,他當時見了很多人,但馬雲非常特別,「他的兩眼閃閃發光,今天他的兩眼也是閃閃發光的」。孫正義說:「我當時並沒有太多關注他的甚麼商業模式報告,我看到了閃光的眼睛,同時我也看到了中國網路方面閃光的未來,我當時就意識到,中國網路的大時代將要來到。」當年短短數分鐘,為馬雲提供了機會,同亦為軟銀16年後帶來數千倍的回報。但二人關係並非一帆風順,2011年馬雲將支付寶從阿里分拆而變為私人持股,引發包括軟銀等大股東表示不滿。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financeestate/art/20160602/19637444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01879

近三成千萬富翁曾助子女上車 花旗調查:38%資助額達500萬元

1 : GS(14)@2017-04-22 10:13:31

【明報專訊】花旗銀行發表「香港千萬富翁調查報告2016」,報告指香港千萬富翁(擁有1000萬元以上流動資產)數量與2015年持平,達5.9萬人,平均年齡58歲,最年輕30多歲,而他們最大共通點,就是願意資助子女買樓,當中有27%在過去5年已助子女「上車」。此外,本港擁有百萬以上流動資產的百萬富翁人數,則按年增14%,至87.8萬人,創歷來新高。

明報記者 姚丁鈺

根據報道,面對日益高漲的本港樓價,72%千萬富翁表示願意資助子女100萬元以上買樓,更有27%在過去5年已有資助;其中,38%資助子女達500萬元及以上。由於今年首次將相關問題加入調查,所以並無歷史數據比較。不過,花旗銀行於每年1月發布以普通大眾為調查對象的「花旗香港市民置業意向調查」,相對千萬富翁,2016年該調查顯示,願意幫子女買樓並願意資助100萬元以上的比例為13%;過去5年,已資助子女的比例為9%;而資助金額中位數為50萬元。2016年願意資助和已資助的比例均有提高,而資助金額中位數亦由2015年35萬元上升至50萬元,樓價上漲為主要原因。

樓價上漲 大眾願資助比例金額均提高

千萬富翁人數數字在2015年增長5%後於2016年錄得零增長,花旗銀行市務部市場研究部主管周偉傑表示,據他理解,由非百萬富翁晉升為百萬富翁,遠遠比由百萬富翁晉升至千萬富翁容易,可能只需賣層樓就可做到。另外,雖然香港大眾的確更加富裕,但始終在財富累積時,低層先行,因財富處於金字塔較低位置的群體,更容易獲加人工,而高層位置的富翁就未必。他又稱,調查亦有局限之處,較難訪問到處於財富最頂端的富翁,或做成數字偏差,可將5.9萬看作保守數字,實際數字一定更高。

2%千萬富翁為學生 料為財富自由人士

有趣的是,報告顯示約1180個千萬富翁為學生,佔總數2%。周偉傑表示,相信這些學生富翁並非年輕人,就算是年輕人,亦絕非多數,反而更可能是「已經『上左岸』、實現財富自由,並希望回到學校追求自己興趣的人」。退休人士以及自僱人士仍是千萬富翁中的主力軍。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9813&issue=20170420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30962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