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轉:《鄧普頓勝道》 米可

http://blog.sina.com.cn/s/blog_5834cdc10100g22u.html

極度悲觀的時刻買入,或者稱之為「極度悲觀原則」
It was the best of times, it was the worst of times"

 

在買賣中堅持一個原則:每樣東西都要用現金購買,這樣一來,他們才會「永遠是利息的收受者而不是支付者".終他一生,這件事非常重要,他沒有借過抵押貸款,不曾貸款買車,而且總是有足夠的積蓄度過難關。

 

尋找能夠找到,可能最好的交易,是漫無止境的一種心態,其實可以說是一種生活態度。

 

一項資產的價格只及價值的20%,即用20分錢能買到1塊錢的東西,才是不錯的便宜貨。要找到折價這麼高的便宜貨可不容易,但值得將它當作目標。

 

Doing well by doing good/行善得福,是BenjiminFranklin提倡,並為許多人所認同,以後成了企業經營成功的贏家良方。做真正能夠造福別人的事情,這一定成功。

 

把旅行化為學習經驗,研究各地和他們的歷史,風土民情,參觀博物館。其實這是一種深度的教育經驗,把自己融入各地的文化中,瞭解每個地方和那裡的人民,旅程結束時,有了豐富的地緣政治知識基礎。

 

如果一隻股票的交易價格和他將來的盈利,現金流量等財物量數比起來,高得十分離譜,那麼你可以下結論說,那隻股票的市場和你的牌友一樣有點言過其實。在這種情況下,你可以十拿九穩地判斷你的牌友會失去一切。

「只要你頭腦清醒,哪怕週遭的人失去理智」 by Rudyard Kipling
牛市因為悲觀情緒而誕生,因為疑慮交加而成長,因為樂觀情緒而成熟,應為亢奮狂喜而死亡。
極度悲觀情緒瀰漫時,正是買入的最好時機。而極度樂觀洋溢時,正是賣出的最好時機。

 

投資每一種資產,最要緊該做的是確認它的價值和市場價格之間的差異,務必記住:某樣東西的價格和那樣東西的價值,可能是天壤之別。投資人必須自行評價股價是否遠低於他們相信一家公司具有的價值,這是地平線上唯一的指路明燈,「懷疑」則是他們最好的指南針。

 

每次一隻股票的價格急劇波動時,務必積極蒐集和瞭解造成波動的咨訊。只因為價格下跌就賣股票是不智之舉。當企業遇到的問題是暫時的,而且將來會加以矯正,往往是最佳的投資良機。執著於將來的可能事件,而不是根據目前的事件採取行動,這種能力會在成功的投資者和平庸的投資者之間割開一道很深的切口。

 

Diversification/分散投資,等於相當理性的承認:他進行的投資,不見得每筆都能賺錢,所以希望把不良投資的風險分散到適量的股票中。

 

投資時務必瞭解歷史。

 

投資者正確的問法:什麼地方的前景最差。投資者不要人云亦云,跟著大眾走。

 

波動是你尋找和買入平價股最好的盟友,有波動才有機會。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56569

比巴菲特和鄧普頓還牛的Chandler兄弟 堅信價值

http://xueqiu.com/4206051491/28699061


Richard Chandler和Christopher Chandler兩兄弟。

新西蘭人,富二代,1986年1000萬美元起家成立Sovereign Global Investment,一直都沒有接收外部資金,都是自己的錢在玩,2006年時40多歲就財富達到50億美元(巴菲特60歲才攢到10億),年化回報36%。20個人的公司,主要是兩兄弟拍板,Richard負責想主意,Christopher負責把關。

在按揭投資地產掘到第二桶金後從90年代開始不再使用任何槓桿,所以取得36%更難能可貴。

2006年和平分家。根據福布斯的統計現在兩兄弟一共54億美元淨值(不一定準確,自從2006年那次罕見的公開接受採訪後兩兄弟又回歸極度私密了),看來最近一個週期混得一般(下面會詳細講)。

兩兄弟的父母是在新西蘭開高檔百貨公司,加入家庭企業後也做得不錯,但是覺得零售業實在很辛苦,每個季度都是新的開始,成天提心吊膽這個季度採購的產品能不能跟上潮流。

兩人唸書時都喜歡炒股票炒外匯之類的(後來才嘗到基本面投資的甜頭),所以他們說服了父母把百貨公司賣掉,變現了1000萬美元,全家搬到摩納哥,1986年成立基金進行投資。

第一筆大投資不是股票,是香港的寫字樓。當時中英談判僵局導致地產市場幾乎崩盤。兩個小夥子初生之犢不怕虎,號稱「我們看了中英聲明,裡面保證50年不變,我們相信TG說話算數」。於是全部資金砸進去,兩成首期,上了80%按揭的槓桿,買下了四座寫字樓。

先是發揮他們運作高檔百貨的經驗把寫字樓翻新升級,三年內就把租金升了三倍,帶來了現金流。1991年市場復甦後把寫字樓賣掉,1000萬變成了4000萬。第二桶金到手,年化32%。

當時他們還玩恆生期貨,87股災的時候他們撞大運原來設的stop loss order竟然被執行了,所以完身而退還賺了500萬美元。但是經歷過這一次後他們從1990年開始就再也不使用任何槓桿了。

兩兄弟的偶像是巴菲特和鄧普頓,但是比巴菲特還集中,比鄧普頓還進取。先後轉戰巴西、捷克、俄羅斯、日本、韓國、印度,都是市場還很少外國投資者時就進去。

先是在巴西股市開放後第一批進去,1991年投了3000萬美元到巴西電信,雖然中間坐了一趟過山車,到1993年底1.5億賣出,初嘗了新興市場投資的甜頭,也把個人財富首次達到「億」級。

接下來十幾年,兩人照這個模式不斷尋找別人不敢要的投資,靠以下5筆交易就造就了大部分的財富增值。

1.俄羅斯電廠Monsenergo 1993-1997, 投入6200萬,3億賣出,回報383%

2. 俄羅斯電廠Unified Energy Systems,1993-1997, 投入1.32億,7億賣出,回報430%

3. 日本$三菱日聯金融(MTU)$ ,2002-2004,投入5.7億,14.6億賣出,回報156%

4. 韓國SK集團 2003-2005,投入1.68億,8.96億賣出,回報433%

5. 日本$瑞穗金融(MFG)$  2003年投入6億,到2006年價值27億(353%的回報)。後來不知道減持沒,如果全額拿到現在可能只值14億左右了,但是仍是不錯的回報。

幾筆涉及中國的投資都不怎麼行。先是2011年6月4億多港幣0.36元買了14%的$中國油氣控股(00702)$ 。進了之後發現不靠譜,2012年初就開始賣,到最後幾乎腰斬跌到0.188元時才賣完。

然後是嘉漢林業出事後去撿便宜,1.5億加幣買了15%的股份成了大股東,但是也回天無力,現在正在進行破產程序,估計這筆投資要清零。


最近這些年主要進軍印度、越南和尼日利亞。Richard Chandler現在住在摩納哥,辦公在新加坡,公司在杜拜。

越南買了8.3%的魚露產商Masan(其實多元化的,有銀行有礦有方便麵),1億美元買了80%的Hoan My Medical Corporation (越南最大的私立醫院集團)。原來還買了11%的IT服務商FPT(有點類似聯想集團的角色,IT相關的,分銷、外包什麼都做。也是奇蹟、西遊記等網遊的代理),好像對管理層有點失望,去年轉手給了淡馬錫。

在菲律賓也參股了私立醫院The Medical City。

尼日利亞和別人合夥買了65%的Union Bank of Nigeria(自己佔大概13.4%)。

印度買了4.71%的$印度工業信貸投資銀行(IBN)$ 、4.9%的$HDFC銀行(HDB)$ 、3.2%的UTI Bank。

的確,不少富人家庭的二代除了錢之外還從父輩繼承到很多品質。

這Chandler一家三代其實也是小縣城的(甚至縣城都說不上),還是小國家新西蘭的小鄉鎮,祖父主業是貼小廣告[滴汗],父親剛開始主業是養小蜜蜂。小地方一般人都會小富即安,因為周圍沒有什麼攀比也沒有榜樣可模仿。我覺得他們家能做出那麼大事業有幾個原因。

1. 他們祖父是20世紀初從美國芝加哥移民到新西蘭的。看看地圖就會發現這樣的人肯定是愛折騰的。所以,有家族傳統。這位祖父還是一個雞湯迷、勵志迷,留下一大堆勵志書給後代。
兄弟倆的父親Robert是這樣回憶這位祖父的影響的:「We are great believers in the idea of having audacious goals, breaking out and doing something out of the ordinary.It's helped us turn what most people consider a mere profession into a vocation and, beyond that, an art, where we frequently put ourselves in harm's way." (我們堅信人一定要有奇葩般的目標[大笑]、與眾不同和做不同尋常的事。這個信仰幫助我們把別人只是當作一份工作的事變成愛好甚至藝術來最求,經常把我們帶到危險中去)。

2. 兄弟的父親Robert二戰時去當兵,開拓了視野。其實這個規律在中國也有:小地方的人要長見識最常見的途徑就是出外當兵或者打工,但是當兵和不同地方不同經歷的人相處打交道的機會也更多(打工的經常和老鄉混在一起),去的地方也更多。

3. 女人的影響很重要。1955年Robert和幾位戰友去環遊世界,路上認識了未來的妻子,一個克羅地亞女孩子Marijia(一個「反動」市長的女兒;不過市長大人在鐵托上台自然就是階級敵人啦)。Marijia跟他回到新西蘭。
這個妻子很有見識(畢竟是名門之後),在這個家族的幾個關鍵轉折點都起到很大作用。要是Robert在同鄉娶個同樣見識的老婆這個家族肯定就沒有今天了。

一個是賺第一桶金時的眼光和膽量。Robert養蜜蜂不亦樂乎。Marijia拍板不能這麼過下去。於是,1972年,支付5000新元的首付,借了19.5萬新元的按揭貸款(39倍槓桿啊!),買下一個古板破落城區的小樓,改造成一個高檔百貨,全世界採購新奇的貨品。結果成功了,成為新西蘭最高檔的百貨!這個肯定是市長女兒才有的見識,見過養小蜜蜂的知道怎麼賣高檔品麼?[大笑]

第二個是堅決支持兒子的決定,在事業頂點賣掉他們兩夫妻創立的百貨公司,跟著兒子從新西蘭搬到摩納哥。

另外,據兩兄弟回憶,他們的投資哲學最受母親的商業經營思維影響。他們的父親小農思想熱衷於撿便宜貨(格萊姆?[大笑]),但是母親則是挑選認為最好賣的少量貨物品種(不能只是煙蒂!),然後每種大量進貨。「價值+集中」於是成了兩兄弟的原則。

4. 行萬里路!兩兄弟年紀輕輕在幫助父母經營百貨時就經常要全世界跑採購貨品,發達落後地區都去,見識了不同的經濟和文化。這樣的經歷在七八十年代世界貿易還沒起飛的時候還很少見。他們成立基金後決定的第一個投資地點是香港,就是因為他們以前採購時經常去香港,對當地很瞭解。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95794

重新發現青島海爾:不為人知的「互聯網+製造」巨頭 鄧普頓的投資

http://xueqiu.com/8805053799/38080188
借用熊培云的書名「重新發現社會」,將本文題目定為「重新發現青島海爾」,因為人們對海爾的認識還停留在毫無想像力的傳統家電製造業。人們去追捧毫無業績的所謂的互聯網、工業4.0、智能家居概念,而對真正由內而外做實事的互聯網企業反而視而不見。海爾的互聯網轉型還在進行中,還有不確定性,但不要等到大家都知道海爾正在做什麼之後才明白過來,全部人都來追捧時,反而應該小心了。
       $青島海爾(SH600690)$   正在由一個傳統家電製造巨頭徹底轉變為「互聯網+製造」的領頭羊,未來的海爾將是一個互聯網平台型公司,成百上千家創客帶領的「小微」構成了這個平台的基本元素。而這一場革命性的變化,盡然還不為人所知。也許等待一個又一個重磅的產品、一個又一個重磅新聞、一年更勝一年的業績,才能讓人們醒悟過來。
       聰明的投資者,在人們還未看到某種變化之前,抓住這個低估值的未來王者,和它一起創業、一起成長。
       海爾是個偉大的企業,偉大到即使你在07年最瘋狂的時候買入,到現在也能獲得翻倍利潤。
      海爾革命
      30年前,張瑞敏掄起錘子當著所有員工的面砸碎了76台質量不合格的冰箱,從此開啟了海爾在家電行業的領先地位。如今,他又掄起錘子砸向傳統工業時代形成的無效率的體制和文化,堅定地向互聯網時代轉型。
      中國的管理教父張瑞敏每隔七八年都會對海爾進行主動的戰略規劃,在歷經名牌戰略、多元化戰略、國際化戰略、全球化品牌戰略之後,2012年12月26日,張瑞敏宣佈海爾進入第五個戰略階段,其主題為互聯網戰略。我們用海爾目前內部使用的新詞彙來理解海爾的體制變革。
       組織平台化。海爾提出整個企業要從管控型組織變成投資平台。海爾要成為一個平台型組織,在其中實現「組織無邊界」「管理無領導」和「供應鏈無尺度」的「三無」目標。「無邊界」強調的是組織不再封閉;「無領導」強調的是員工要進行自我驅動和自我管理;「無尺度」是指外部資源的接入。
      人人創客。張瑞敏說,「在互聯網時代,每一個人都是自己的 CEO,每一個人都應該成為創業家。」讓員工在在海爾的大平台上自己尋找創業機會,同時配合內部的風投機制,或者員工自己到社會上組織力量,成立小微公司。傳統工業時代,企業把內部員工定義為企業這一部機器上的一個零件,員工被動執行上級的指標。互聯網時代,員工要轉變為一個個的創業者,與用戶和市場結合,發現商機,創造的價值越多,自己得到的也越多。人人創客的體制下,員工的工作動力是內在的、自發的,而不是公司強加的。
       小微。「小微」是海爾在2013年下半年提出的新型項目組織結構名詞,是實現人人創客化的手段。所謂小微,不是我們常說的工商機構語系中的小微公司,而是在海爾的創業平台上生長出來的創業公司。海爾根據業務的不同、戰略要求的不同、經營策略的不同,試圖以虛擬小微、孵化小微、轉型小微和生態小微四類小微涵蓋所有員工。所以對於海爾員工來說,要麼進入小微,要麼被淘汰。
         人單合一。互聯網時代並不是「我做什麼、怎麼讓顧客來瞭解和接受」,而是用戶和企業必須融為一體,最重要的是零距離、去中心化、分佈式。企業必須和用戶融為一體,滿足用戶最佳體驗。海爾是國內最早提出由以廠商為中心、大規模生產的B2C模式,轉變為以消費者為中心、柔性化生產和精準化服務的C2B模式的製造業公司。「人單合一」的雙贏模式是小微的根基,就是員工有權根據市場變化自主決策,有權根據為用戶創造的價值自己決定收入。
        引爆引領。這是海爾2015年的發展主題。引爆創造的是用戶流量,而非無法交互的顧客銷量;引爆的目標是引領,即實現從0到1,要有顛覆性。張瑞敏認為,企業原來的考核很簡單,就是銷量是多少,利潤是多少,增長率是多少,根據這些數字來拿工資。現在不行,現在要根據用戶的流量來考核。
       張瑞敏是著名的管理學家,上面的很多關鍵詞都是他發明的,恐怕外人並不好理解。實際上,海爾從12年開始要做的就是顛覆傳統標準化製造業時代的體制和文化,建立適合互聯網時代的管理體制和文化、思維方式。海爾未來會成為一個投資平台公司、創業孵化公司,它內部是幾百、上千個「小微」,每個小微都是小型的創業公司,這些小微在與市場、用戶和粉絲的交互中,瞭解用戶的「痛點」,利用海爾大平台的資源、人才,並整合全球的資源,創造新的產品並不斷迭代,小微做大後甚至會引入風投,並上市,它脫胎於海爾內部,最後產品和品牌貌似跟海爾沒有任何關係,實際上海爾擁有它的大部分股權。
        我們通過案例,來理解海爾:
        案例:雷神遊戲筆記本
        海爾的三個80後的年輕員工,發現市場遊戲本需求很大,但是覺得沒有一個遊戲本電腦讓用戶滿意,於是,他們收集了三萬條意見(這就是用戶的痛點,從痛點出發然後找出來要設計什麼樣的電腦一定會讓用戶滿意)。從2013年7月到12月,僅用5個月時間,一款全新遊戲本品牌——「雷神」首發500台售罄後,就實現了3萬人預訂。二批3000台,20分鐘即被搶購一空,問世僅半年便躋身京東商城遊戲本銷量亞軍。海爾原來在遊戲本電腦領域的佈局是零,但現在他們用創客小微的方式在一年多的時間一下成為這個行業第二。雷神沒有自己的代工廠,沒有自己的設計資源,他們把社會資源整合進來。社會資源之所以願意給他用,而且提供很低的價格,就是因為它有用戶。在資源社會化後,雷神小微又實現了資本的市場化,吸引到風投對他們投資,他們自己也跟投,這樣他們由原來的執行者變成所有者。資本市場化的演變之後又促進他們又一個層次的自演進,即雷神由做硬件的筆記本電腦,又演進到軟件行業。回過頭來看,雷神小微的自演進不是企業給他制定好路線圖,而是一個機制驅動它向著正確的路線走。這就是一個從無到有的一個創客小微。
       轉型成果
       3月11日,以「智慧生活,顛覆體驗」為主題的海爾品牌發佈會週三在家博會期間舉行,發佈了海爾U+開放平台構建下的洗護、用水、空氣、美食、健康、安全、娛樂七大智慧生態圈及每個生態圈裡的多個網器新品,也意味著海爾智慧生活戰略由此全面落地。
      3月11日,海爾推出U+智慧生活APP智慧生態圈,用戶可一站式接入智能家居。同時海爾與微軟合作,在該APP 中引入人工智能微軟小冰。
海爾電視與阿里巴巴聯手打造的海爾阿里Ⅱ代電視也同時曝光,該主打個性化定製以及模塊化升級等概念的體驗款產品頗受好評,據悉,產品已確定將於3月底正式發佈。
       海爾已搭建起一個不同於傳統製造企業以及新型硬件企業的開放創新平台HOPE,目前全球已有200萬家全球一流資源在HOPE開通公司主頁,超過10萬家資源在平台註冊,每月可交互產生超過500個創意及創新項目,已累計成功孵化各類硬件創新項目超過220個。
        近期海爾向媒體展示了其高度自動化的互聯網工廠,又稱無燈工廠。基於互聯網工廠的生產能力,海爾已經推出定製化的冰箱、洗衣機、空調。
        美國知名科技雜誌《科學美國人》中文版《環球科學》日前揭曉了「2014年度創新榜」,經過對中國企業的研發創新能力的全面評估,發佈了中國企業創新十強名單。海爾集團榮譽上榜,成為唯一上榜家電企業。
...................
       幕後英雄:KKR
       海爾互聯網轉型離不開幕後資本的力量。2013年國際私募巨頭KKR向青島海爾投資獲得其10%股權。國內人對KKR恐怕瞭解不多,KKR絕對是個狠角色,在美國曾經有專門的小說和電影描寫KKR資本大亨的故事。
       海爾引進KKR的意圖,青島海爾董事長梁海山2013年總結的很清楚:
「2012年底公司進入網絡化戰略階段,此次KKR成為長期戰略合作夥伴是在資本層面落實『網絡化戰略』的重要舉措,公司將通過股權合作,引入全球一流的戰略投資者資源,推進公司向互聯網時代平台型企業轉型。KKR的投資也是對我們歷史業績和成長潛力的充分肯定。我們相信,KKR廣泛的全球資源,產業投資運營經驗和出色的本土化團隊,將有助於青島海爾強化其在全球白色家電市場的領先地位,加速成為全球家電行業的引領者。」
       當然,海爾的幕後還有與阿里巴巴等國內互聯網公司的合作,在此不細談。
      估值
      青島海爾的估值與美的集團相當,比格力稍高,在近期股價大幅上漲後,14倍PE,應該說屬於偏低的估值,完全沒有考慮到未來互聯網轉型成功因素。
也許會問,市場基本上認為格力無論是實力、產品貌似都比海爾強,估值還比海爾低,為何還要選擇海爾作為投資目標?
      投資要看未來。格力、美的、海爾中,個人最看好未來的海爾。格力雖然暫時很強,但未來有很多隱患,其固守傳統工業時代形成的思維,對新事物和互聯網基本持完全排斥的態度。董明珠過於強勢、事無鉅細,導致未來的管理層基本得不到培養。可以說,董明珠對管理的理解和對新思維的接受程度,和張瑞敏相比,簡直天上地下。格力如果過於守舊,很可能未來成為家電業的諾基亞。
       美的對待互聯網態度比格力好很多,已經與小米、京東達成了合作。但與外力合作的方式肯定又不少問題和利益糾葛,實際上,美的與小米的合作不是何享健親自出來說話,合作還達不成。另外,美的是家族企業,靈魂人物已經退居二線,職業經理人文化容易導致短期利益傾向。
        海爾則從體制、思想、文化、構建內部創業、全面開放的全球生態圈,從2012年開始就全面徹底向互聯網時代轉型相比,其主動型、戰略性、前瞻性非格力、美的能比。無論從體制轉型還是新產品上看,海爾在互聯網領域已經甩出格力、美的幾條街。尤其是體制變革,也只有張瑞敏這樣的世界級的管理學家、戰略家、影響中國改革開放的20人之一、感動中國人物,才能做得到。
       催化劑
       2011年1月,青島海爾發佈公告,控股股東海爾集團承諾,自2011年起5年內,將海爾集團的海外白電資產、家電上游資產和業務以及彩電等其他家電相關資產全部注入青島海爾,以進一步解決公司的同業競爭和關聯交易問題,將青島海爾打造成最具全球競爭力和持續創新力的家電龍頭企業。   
       2014年10月,公司公佈收購四家公司少數股權(青島海爾電冰箱有限公司25%股權、青島海爾特種電冰箱有限公司25%股權、青島海爾空調電子有限公司25%股權以及青島海爾特種電冰櫃有限公司41.55%股權)
      2014年10月30日,公司推出《青島海爾股份有限公司股份回購長效機制(2014 年-2016 年)》,公司將在適當時機回購股票。
      2014 年 6 月 25 日起青島海爾開始通過上海證券交易所交易系統增持本公司股份,並擬在隨後12 個月內累計增持比例不超過公司原總股本 2,726,936,940 股的 2%,且最低增持金額為 10,000 萬元。
   內部人增持或回購股票絕對是一個重大的投資信號。
      2002年感動中國給張瑞敏的頒獎詞:
     一個充滿機遇的時代,一個乘風破浪的英雄,在市場經濟的風頭浪尖,他讓中國企業看到了管理的力量,他讓中國消費者享受到了服務的魅力,他讓哈佛的學子認識了中國人創造的企業文化,更重要的是,這位思想能力和實踐能力相得益彰的企業家,讓國外的消費者改變了對中國製造的產品質差價廉的印象。讓國外的企業認識到了中國民族工業的澎湃力量,他就是中國家電企業的第一位首席執行官-張瑞敏。
    註:本人持有青島海爾倉位,本文是關於青島海爾的初步研究,還比較粗淺、粗糙,希望大家補充。後續隨著對海爾研究的加深進一步修改這篇文章。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35873

正确认识股市投资中的风险 邓普顿的投资

http://xueqiu.com/8805053799/44103233
做股票投资,最逃不开的问题是如何正确应对风险。事实上,大多数人对风险的理解都十分肤浅和漏洞百出。笔者根据自己理论研究和股票投资中的经验,系统地谈一下如何正确认识股市投资的风险。一些观点可能颠覆了我们传统的认知,但这些观点都是建立在多位投资大师几十年的经验基础上的。
       1、长期来看,股票投资的风险不大,持有现金的风险才最大
       这是巴菲特在2015年致股东的信中对长达50年投资的最重要的总结。因为现代国家的货币制度,通货膨胀是一个不可避免的趋势。无论在任何一个国家,长期投资股市的收益都能大幅跑赢通胀,而持有现金资产(包括银行存款、货币基金、国债等)只会让你的资产大幅缩水。股市之所以能够长期跑赢通胀,因为企业的盈利水平会随着经济发展和物价水平的提高而水涨船高,股市长期来看会很好地反映公司盈利水平。这一结论在A股也成立,从1990年A股开张的100点,一直持有到现在的4400点,增长了43倍,25年的年化回报率16.2%,不差于任何一个国家的股市。当然,这要求我们有基本的常识,只要买在相对较低的位置(不需要多么精确),只需要买指数基金,长期就能取得惊人的收益。如果在最疯狂的2007年顶部6124点购买股票,那解套就遥遥无期了。那些在人们抛弃股市的时候大幅购买,在疯狂时候卖出长线波段操作的人更是能获得不菲收益。这并不需要多高的技能,只要对股市中的人性有基本观察就足够了。
       2、短期波动不是风险,本金永久性损失才是真正的风险
       这句话也是巴菲特投资50年的精髓总结。股市中恐怕至少95%的人(包括公募基金和私募基金)都是盯着股价的短期波动。那些商学院、金融学院以及众多的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几乎都以股价的波动性作为度量风险的标准,这实在是很愚蠢的。股价的日常波动大多是由短期消息、股民情绪等因素决定的,我相信没人能够把握。但长期来看,决定股价的是股票背后的公司的内在价值和盈利能力。那些长达几十年的大牛股无一不是优秀的公司。对于优秀的低估值的股票,股票如果因为某种短期负面消息大幅下跌,就是加仓的好机会,而95%的人会选择止损出局。无论股价如何波动,持有足够长的时间,价值就会起作用,不能面对波动的人遇到再好的股票也拿不住。相反,大多数人喜欢追涨,股票越涨,被感知的风险越低,最终被套在顶部,要么割肉出局,要么套上几十年,这就是本金永久性损失的风险,这才是真正的风险。
      3、已经在价格中反映的风险不是风险,对未来过于美好的预期过度反映才是风险
       经常有这种逻辑:某某行业未来不看好,不值得投资。比如银行股,银行现在面临不良率大幅升高、利率下降、互联网冲击、直接融资替代以及民营银行的竞争等问题,前景确实不看好,笔者对未来几年的银行业也很不看好。但银行股2014年4倍甚至3倍多的估值已经反映并且过度反映了这些问题,银行股还是值得买的,大不了盈利慢一些,银行还是社会的中流砥柱。有人说钢铁行业不看好,夕阳产业,如果宝钢股价只有1块钱你会买吗?相反,创业板很多企业搭上互联网翅膀,想象力无限且业绩很好,笔者也十分看好,但现在这个时点股价反映的过度了,貌似名字中带个互联网的公司都会发展成下一个阿里巴巴和腾讯似的。这种时候进去风险就很大,泡沫破裂的时候逃出来的肯定是极少数人。
      4、风险和收益是成反比的,而不是成正比
       风险和收益成正比,富贵险中求,这是很多人的信条和常识。在股市上,我坚信这种常识是完全错误的。股市中,承担越低风险的人长期来看获得的收益越高。在股价底部区域买一只优秀的公司,将来等市场理性,反弹起来收益很高,而股价向下的空间却很小。相反,买一只被炒得很高的股票,将来股价的空间很有限,而跌起来可能万劫不复。股市中风险越低收益越高的特征实在是一件很美好的事情。我们之所以形成了“风险越高,收益越高”的惯性思维,这是因为生活中的其他方面中要得到高收益往往要求我们冒些风险,股市和我们的生活并不完全相似。
        5、投资者应把风险放在第一位,收益放在第二位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来股市中投资,不就是为了收益吗?很多事情就是这样,欲速则不达,有时候越想得到某个东西越得不到,静下心来,把该做的事情做好,想要的结果反而水到渠成了。把控制风险放在第一位,依靠复利的力量,长期会获得惊人收益。不少投资者为自己制定每年的收益目标,事后看来这些目标一点用处都没有,收益多少是市场说了算。投资者掌控不了自己获得多少收益,但能决定自己承担多少风险,用多种方法控制好风险,将收益交给市场,才是正确的态度。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45359

鄧普頓中國機會基金 海寧

http://blog.sina.com.cn/s/blog_6a5079950102e67d.html
評論:
  前段時間,很多媒體和市場人士談論「鄧普頓中國機會基金」,有的媒體和市場人士比較厚道,完整地傳達了鄧普頓的全部看法,包括他們認為A股經過夏天的下跌後,估值雖然有一定吸引力,但是還是太貴(「Current valuations are still a bit too high」,見下面鏈接)。而有的媒體和市場人士則不夠厚道,僅僅強調鄧普頓看好中國市場,甚至暗示「鄧普頓認為中國市場股票足夠便宜了」。
   Mark Mobius認為中國經濟不會硬著陸,也不會軟著落,而是繼續較高速發展,認為中國股市經過夏天的下跌,吸引力增強了,但是還是太貴。鄧普頓投資A股,還著眼於A股上市公司行業的多樣和全面,香港上市的大陸公司不夠多,行業不夠全面。
詳情參見他們的宣傳冊:
http://www.franklintempleton.com.hk/pdf/China_Opportunities_Brochure_E.pdf

do you expect the Chinese economy will slow down further? does the situation worry you?
   There is a great deal of concern regarding a slowdown in China's economy. The question on everyone's lips is: 「Is China going to have a soft or hard landing?」 My answer is: China is not landing. It is going to keep on flying. I believe China can maintain strong long-term economic growth (even if at lower levels than the double-digit growth rates of years past) and believe there are reasons to be optimistic as an investor in its various markets. China may be growing at a somewhat slower pace, but it is slowly becoming less dependent on exports, and it is investing for its future growth. Investors should be happy to see that happen.
   China's once-a-decade leadership changeover over the next few months is adding a bit of market uncertainty. However, we believe the structural changes and market reforms that are already underway there should continue to create a more balanced growth model, and that China and its people should continue to gain clout in the global economy.

What are the advantages or opportunities that a-share market presents?
   The A-share market offers investors a number of appealing characteristics. It contains a much larger number of listed Chinese companies than the other markets. In addition, sector representation is more balanced and diverse. For example, investors can gain exposure to some smaller companies and sectors not available via red chips or H shares, such as tourism, Chinese pharmaceuticals (traditional medicine) or spirits.
In our team's opinion, there are good buying opportunities in the A-share market right now. Valuations dipped quite a bit amid a significant market decline this summer, and we have been searching for bargains in companies we think are of good quality and trading at attractive valuations relative to their intrinsic value. Consumer goods and diversified oil companies, operating inside and outside China, are sectors of particular interest to us right now. Our team also likes the pharmaceutical and biotechnology sectors, but we feel current valuations are still a bit too high.

######轉載:######
富蘭克林鄧普頓基金集團官方網站網址: http://www.franklintempleton.com
富蘭克林鄧普頓基金集團簡介

  富 蘭克林鄧普頓基金集團於1947年由魯伯特?強生先生於紐約創立,迄今在投資管理行業已有近60年的歷史。強生先生以美國開國元勛之一、穩健理財的最早倡 導者-本傑明?富蘭克林先生的名字為公司命名。富蘭克林先生穩健理財的觀念如此深入人心,直到今天,他的頭像仍然出現在百元美鈔上。將富蘭克林的頭像作為 公司的註冊商標,是因為強生先生以及富蘭克林鄧普頓基金集團非常認同富蘭克林先生的一句名言-「理財規劃,穩健為先」。

  同 時,最大的上市基金管理公司在紐約證券交易所、倫敦證券交易所以及太平洋證券交易所掛牌交易,富蘭克林鄧普頓基金集團是以市值排名全球最大的上市基金管理 公司。截至2006年1月,旗下管理資產超過4835億美元(數據來源:富蘭克林鄧普頓基金集團網站)。作為一家跨國企業,富蘭克林鄧普頓基金集團同時是 亞洲前四大國際投資者,也是第一家被納入S&P500指數成份股的資產管理公司,這些榮譽足可以證明富蘭克林鄧普頓基金集團在行業內的龍頭地位。

  富 蘭克林鄧普頓基金集團歷史悠久,特別注重投資研究的實力。目前旗下有210位研究分析師以及140位基金經理負責管理將近250只基金,50多個研究機構 遍佈28個國家,集團員工總數達到7300人,能精準掌握全球最新金融動態,為全球100多個國家的近1000萬名投資者提供全面的理財服務。集團旗下的 富蘭克林系列、鄧普頓系列、互惠系列和豐信國際信託投資風格迥異,各有所長,協力為投資人提供全面而多元的理財服務。除了擅長於股票投資外,富蘭克林鄧普 頓基金集團在債券上的豐富操作經驗,使其成為全球多家保險公司、退休基金的投資管理人,更成為美國最大的免稅債券基金的投資管理人。

  富蘭克林鄧普頓基金集團自成立以來,一直都專注於經營基金管理業務,是目前進入國內基金管理行業的專業性最強的國際基金管理公司之一。

[編輯]
富蘭克林鄧普頓基金集團十大投資法則
  (一)當所有人都看好這個市場時,那麼就是你該離開的時候了

                        --記住:賺錢的永遠是少數人

  這句話形象地說明了「逆向思維」的重要性。

  多年資本市場的經驗告訴了我們,在一個有風險的投資市場中,少數人賺錢是一條永恆的規律,多數人只是參與或者賠本。在這種情況下,如何成為少數人,成為少數的賺錢者,一個簡單易行的方法就是和大多數人保持對立,採取「人棄我取,人取我棄」的操作策略。

  當 一波行情漸漲漸高的時候,其實也是泡沫和風險逐漸積聚的過程,但在表面的盈利效應示範之下,越來越多的投資者被眼前的收益所吸引,希望將自己全部資金投入 其中,此時是資金投入最大化的階段,往往也是行情高點和頭部的所在,一旦後續資金流跟不上,不能維持不斷提高的市場價格,行情就不可避免的進入調整階段。

  回顧滬深股市十多年的歷程,歷史反覆證明了這一規律的準確性。每當行情進入高潮,此時營業部大廳人滿為患,投資者汗流浹背、神情亢奮時,股指往往正面臨著頭部。相反,當市場陷於谷底,證券機構門庭羅雀,即便反覆動員,投資者也是應之寥寥時,市場又往往正是安全的底部。

  此 在實際操作中,當股市持續沖高、人人都想進場的時候,作為少數者就可以逐步地分批拋出,不要等市場下跌時才恐慌性拋售。而當行情一再暴跌,所有人都失望、 悲觀甚至絕望的時候,你卻可以分批進場,逐漸吸納。此時,一些價值型的股票因為暴跌,矯枉過正、價值低估,這正到了中線進場的時機。

  (二)「不要把所有的雞蛋都放在一個籃子裡」

  俗話說「不要把所有的雞蛋都放在一個籃子裡」,它的意思是說,一旦籃子摔了,雞蛋就可能全碎了,損失也就比較大。相反,如果把雞蛋分散放在不同的籃子裡,即使有一隻籃子摔了,其他的雞蛋仍然會完好無損。

  投 資也是如此,眼光再好的分析師,也有判斷失誤的時候,所謂「天有不測風雲」,此時如果把所有的資金都集中投資到一個品種上,一旦不測就會給自己帶來很大的 損失。相反,如果採取分散投資的方法,即便局部出現意外,也能保全多數,因此「專家理財、分散投資」已經成為機構投資者的兩大鐵律。

  至 於什麼是分散投資,從廣義上講,應該是跨市場、跨地區的投資。在全球市場中,許多國際化機構投資者,既投資歐美市場,也投資日本、香港等亞洲市場,甚至包 括菲律賓、韓國等新興市場;既投資股票市場,也投資債券、石油金屬等商品期貨市場。從狹義的角度將,分散投資是跨品種的投資,如股票市場中,藍籌股、成長 股相容;大盤股、小盤股兼顧;傳統產業、新興產業相錯;長線投資、短線投資統籌等等。

  (三)你想能獲得超額投資收益嗎?那你一定要選擇新興市場

  怎麼樣才能獲得超額投資收益?這是每一個投資者的「心中所想」。對他們來說,除了要有敏銳的目光、嚴謹的分析、獨到的見解,以及對投資超強的駕馭能力外,緊緊盯住新興國家、投資新興市場也是一條成功的捷徑。

  回 顧近兩百年來全球經濟的發展歷程,不難發現經濟增長最快速的地區,往往是那些正經歷著由傳統到現代、由愚昧到文明、發生深刻變革的新興國家和地區,即發展 中國家和地區。雖然,對於發展中國家,其制度、法規不很完善,市場的短期波動也較為頻繁,但他們卻是最具活力、最有創新意識,其長期成長動能也遠遠強於已 開發國家即所謂發達國家。

  就 像一個人,成長最快的並不是成年階段,而是嬰幼兒和青少年階段。因此,投資發展中國家和新興市場,往往能夠分享經濟快速發展所帶來的成果,獲得比全球一般 發展速度更高的收益。例如,上世紀七十年代以後,以韓國、新加坡、香港、台灣為代表的亞洲四小龍的崛起,作為新興國家和地區的典範,給全球有眼光的投資家 們帶來了巨大的機會。

  同樣,中國大陸自七十年代末期改革開放以後,隨著計劃經濟向市場經濟的轉軌,經濟發展巨大潛能被釋放,國內經濟發展速度連續多年遠遠超過世界經濟的平均水平,已經成為全球發展中國家的代表。

  (四)選擇股票的最終標準--瞭解企業的團隊

  投資者在投資決策之前,一般都需要對投資對象進行研究。考察一家企業,可以是多角度、多方位的。例如這家企業經營狀況、產品構成、財務狀況等等,但其中最重要的還是對企業經營團隊進行瞭解和分析。

  為 什麼說瞭解企業經營團隊的素質、理念和文化是決定企業發展的關鍵因素呢?俗話說:人是決定一切的因素,世界上有了人,世界才變得精彩。每個人,由於成長環 境、社會閱歷各不相同,因此都有自已的脾氣秉性和處事原則,一個積極向上、團結和諧、敬業守信的經營團隊是企業成功的首要前提。如果這個團隊變化不定、表 裡不一,甚至爾虞我詐、相互傾釓,那麼這樣的企業是很難保持平穩發展的,回顧國內A股市場,這樣的例子已經屢見不鮮。

  例如一些上市公司的董事長,在大量侵佔上市公司資產、嚴重侵犯中小投資者權益後,逃到海外長期不歸,使上市公司經營受到巨大影響,瀕臨退市。所以,「選股票就是選老闆」應該成為理性投資者的座右銘。

  至於如何考察企業團隊,可以觀察他們以前說過什麼,做過什麼,效果如何?經營團隊是否相對穩定?有沒有前科劣跡。也可以通過深入的拜訪,瞭解他們的經營理念、營運目標、乃至人格特徵、各產業所面臨的挑戰等,這些都是重要的觀察因素。

  (五)「42碼的腳不能穿進37碼的鞋」--用FELT選擇股票

  所 謂FELT 就是-Fair、Efficient、Liquid、Transparent。即在投資任何股票之前,都應該審視股價是否合理(Fair),股市是否是有 效率交易(Efficient),股票是否具有流動性(Liquid),上市公司財務報表是否透明(Transparent),這是選擇股票的四個方面。

  首先,如果這只股票的價格已經達到或者超過其現有的及未來可預期的價值的話,那麼這只股票就失去了買入和投資的價值,因為投資是價值發現的過程,如果沒有價值發現,投資就失去了它的意義。

  其 次,如果一個市場效率很低,由於制度或者監管方面的問題,不能實現有效率的交易,那麼他們的投資同樣得不到保障。第三,投資規模要和股票規模相稱。如果某 隻股票盤子很小,或者規模雖大但交易活躍度很低,交易量很小,那麼它同樣不適合大資金的投入,因為一方面它很難吸到足夠的低價籌碼,同時在出貨時又很難迅 速的全身而退,處於進退兩難的尷尬境地。所謂「42碼的腳不能穿進37碼的鞋」,說的就是這個道理。

  此 外,財務報表的真實性也是決定投資成敗的關鍵因素。再好的業績如果是虛假的,對於投資者來說同樣是致命的。由於財務報表是反映企業經營狀況、資金狀況的最 基本素材,如果失真,將誤導投資者作出偏離企業真實狀況的判斷,最終造成重大投資失誤。這種例子,在國內A股市場上以及國內舉不勝舉,值得投資者警惕。

  (六)「危機」——往往蘊藏著投資機會

  危 機,是指因為某些市場因素的變化,破壞了原有平衡,使市場受到衝擊並出現階段性混亂和動盪。從以往看,不管是上世紀的石油危機、經濟危機還是金融危機,其 最終結果都是在一定的範圍內、一定的階段,出現一定的混亂和恐慌,在經濟、金融、投資領域則表現為市場的持續低迷、一跌再跌。

  在 現實生活中,「危機」潛藏投資機會主要是指兩層含義。一是在「危機」出現的後期,由於持續下跌、引發市場恐慌,在強大的作空慣性下,出現矯枉過正、價值低 估的現象,一些相對價值較高的品種,在跟風作空的影響下,出現價格扭曲、價值低估,而價值低估在投資領域即意味著投資機會。其二,危機的出現能夠引發人們 的憂患意識、發憤意識,能夠激勵人們更加努力的工作,創造更多的社會財富和投資機會。

  例 如1998年由於泰銖貶值引爆亞洲金融風暴發生,泰國政府於是開始進行金融法規改革,人民擔憂未來的生活,也開始更努力工作、存更多錢,這可看出,當大環 境安然無事時,人民容易懶散;而艱困,才是促使人民向前邁進的動力,因此,當金融風暴發生時,正是這些國家開始瘦身、鍛鍊肌肉的時候,也就是開始出現投資 機會的時候。

  (七)資產淨值——是投資決策的一個有效依據

  投資是有風險的,而風險和收益又是相輔相成的,風險越大期望收益越高,風險越小期望收益越低。那麼我們在投資時,除了要考察企業的經營團隊,要運用「FELT」方法進行分析和評估以外,「資產淨值」也是我們進行投資決策的一個有效依據。

  所 謂「資產淨值」是指投資對象(上市公司)的總資產價值減去總負債所得的淨值,除以企業發行在外的總股本,如果這一數值高於當前股價,說明股價處於價值低估 狀態,未來具有上漲潛力,值得投資,反之,則是價值高估,沒有投資價值。資產淨值的估值法,本質上還是Fair(合理股價)的一種方式,即通過股價和淨值 比較,尋找價值發現。之所以用資產淨值,主要是以防萬一,萬一企業經營出現問題,被實施清盤的話,其實物資產還能維持在我買入的價格以上,確保投資不會出 現重大損失,因此這是一種相對保守的估值方法。

  使 用這種方法,需要注意兩個前提,一是資產評估一定要客觀、準確,如果評估失真,淨值不實,一旦清盤可能就無法實現原先資產淨值。其對策是可以邀請多家評估 機構進行評估,儘量採用公允價格進行衡量。二是以實物資產的評估為主,對品牌、商譽等無形資產儘量不要考慮,因為無形資產的波動性、不確定性很大,容易帶 來投資風險。

  (八)瞭解遊戲規則——是進入投資市場的前提

  不 同的國家、不同的市場,有著各不相同的市場制度和交易規則,這是因為各個市場有著各不相同的市場基礎和人文環境。因此,對於投資者來說,在進入市場之前, 首先要事先瞭解各國的交易機構和各項制度,正所謂適者生存。想一想,如果你連遊戲規則還不瞭解的話,還怎麼可能盈利呢!

  這個原則尤其適用於新興國家和新興市場,因為對他們而言,雖然有著強烈的發展願望,但是他們的制度大多僅有歐美成熟市場的雛形,法律規章不完善而且遊戲規則多變,對於信息掌握不充分的投資者而言,無疑具有很大的風險。

  打個比方來說,就像一個人坐在一輛高速行進而又制動不靈的汽車當中,還不時出現大幅搖擺,其所面臨的風險是不言而喻的。因此,對於一個想要掌握新興市場高爆發潛力的投資者而言,做好充分的前期調查和可行性分析,是至關重要的,它是其他投資分析和評估的一個前置性程序。

  當然,如果普通投資者無法做到這一點而又想參與市場,作為變通,可以進行間接投資,選擇具有充分信息、專家代為操作和管理的新興市場共同基金進行投資。

  (九)金子通常是埋在沙礫下面的

  這一法則是告誡大家不要被表面印象所迷惑,要善於發現在平庸表面下的閃亮個體,善於挖掘並把握他們。

  坦 率的說,這個命題帶有很強的哲學含義,主要是闡述普遍性和特殊性的不一致性,因為我們的認識實踐中,所得到的總體印象往往是多個個體的簡單平均。就像學校 裡的考試有時候會算一個班級的平均分數,雖然這個平均分數可能會不很理想,但其中也會有一些相當優秀的成績,只是他們被偏低的平均分所掩蓋了。

  同 樣,對於資本市場而言,限於我們的認識侷限,往往對某一地區和某一市場只有一個相對模糊的總體印象,而缺乏更加深入的瞭解和分析,但其中卻往往隱含了一些 高成長的企業。因此,作為一個成功的投資者,要善於沙裡淘金,發現有潛力的公司。其實,資本市場的投資本身就具有很強的辨證性,只要你不是買在絕對低點, 拋在絕對高點,都會引來深深的後悔,但不久隨著市場的轉變,你又破涕為笑了。

  如 以地區為例,1998 年以前,俄羅斯的總體經濟不佳,出現了高通脹、高失業等現象。以此來看,他好像並不是一個適合投資的國家。但如果你仔細觀察就會發現在該國轉型的過程中, 仍蘊含著許多的高獲利契機,如國營企業的私有化,使得有關的投資標的具有很高的成長潛力。在此情勢下,通過「由下而上」的投資策略可以掌握獲利契機。

  (十)技術分析往往並不是最重要的

  應 該說,技術分析有它的優勢,例如具有很強的客觀性,可以進行量化判斷。同時根據歷史可以重複的原理,可以進行統計分析和前瞻性推導,具有較強的邏輯性。但 無庸諱言,技術分析只是所有分析方法中的一部分,而不是全部,尤其在新興市場中,技術分析方法更是一種相對次要的、輔助性的分析方法,只有當政策面、資金 面、基本面等因素相對穩定的情況下,技術面才會發揮階段性作用。

  根據國內A股市場經驗,作為一個新興市場,影響行情最重要的因素無疑是政策面的變化,每次行情的重要轉折,往往都和政策面息息相關。例如1994年7月上證綜指325點歷史底部以及2001年2245點歷史頭部,其轉折的出現都和當時的政策面緊密相關。

  但是,由於目前A股市場尚無市場趨勢投資工具,投資的真正落腳點還在於具體個股上面,而個股的選擇主要依賴於企業的基本面,如何準確掌握企業基本狀況及動態,關鍵的就是做好實地調研。通過調研,瞭解企業的真實情況,評估股價高低和未來的發展潛力,最終作出投資建議。

  目前,價值投資法已經成為全球市場普遍遵循的投資方法,在國內A股市場也日益受到機構投資者的重視,因此,做好實地調研已經成為投資選擇的重要環節,現在國內的一些大券商的研究機構,都有四五十名專門從事公司調研分析的行業研究員,足以說明這項工作的重要性。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76424

富蘭克林鄧普頓:美國國債存泡沫 通膨上升壓力或加劇

隨著美國大選的結果在本周三宣布,全球多個市場的各資產類別反應激烈,有趣的是,隨後歐洲市場開盤的反應和美國市場於選舉第二日的交易情況有了一個明顯的分叉。市場似乎在幾個小時內迅速消化磨合這一“黑天鵝”事件,有些指數從最初的恐慌中逐漸修正,而有些指數則“漸行漸遠”。

美國國債最初對特朗普的勝利做出了下意識的反應,國債收益率下跌,債券價格上漲。很快這些收益率發生反轉,10年期國債收益率上升到2%以上,超出前幾天的交易利率20個基點。

成立於1947年的老牌基金富蘭克林鄧普頓基金集團(Franklin Templeton Investments)是最大的上市基金管理公司,其基金經理Hasenstab在選舉後發表觀點稱,國債利率的反應非常重要,這告訴市場兩件事。首先,當市場遭受沖擊,最脆弱的資產是存在泡沫的資產。Hasenstab此前曾多次提及美國國債被高估的問題。他認為選舉並非是觸發國債價格修正的關鍵,因為每當有沖擊性事件發生時,扭曲的市場往往會反應最激烈,美國國債收益率的變化即是證明。

其次,特朗普上臺後最可能帶來影響的建議之一是增加關稅,而加稅最直接影響是物價升高,隨之通貨膨脹。因此,Hasenstab認為美國國債的反應除內部存在泡沫的原因外,還受到通貨膨脹壓力加劇的影響。

值得註意的是,美債收益率上升並沒有反映出市場對美聯儲加息的預期已經下降——實際利率幾乎沒有變化,市場預期的12月加息概率已恢複到80%左右(與大選前的概率基本持平)。實際上,債券價格下跌看起來是受通脹預期升高所驅動,因為市場預期特朗普上任後將實施更為寬松的財政政策。

全球市場方面,大選結果出臺後首次出現日元和歐元大幅升值的景象,匯率上升不久便遭到修正,這些市場對美國國債收益率的上升做出的反應正如市場此前所預期的。

在新興市場方面,幾個亞洲重要市場在最初的大跌後全數或部分收複“失地”,而印度市場關盤時甚至比開盤前情況更理想,印尼市場同時表現可觀。就負面影響而言,拉丁美洲似乎更嚴重得受到特朗普選前言論的沖擊。

墨西哥市特朗普競選活動的核心焦點,許多交易員們曾預測倘若特朗普當選,比索會反應強烈,並提前布置倉位。因此Hasenstab認為當大部分人對選舉結果表示驚詫的同時,許多可能性已經被提前計價,眾多市場參與者亦在選舉前大量做空比索。Hasenstab表示,大選結果公布後市場過度超賣並且下意識的避險情緒引發大跌,市場的反應同時證明,市場自身存在制衡和自我修正的系統。

“在競選中說過什麽和事實上可以做到什麽往往大相徑庭,保持與墨西哥之間的貿易於國會有許多既得利益。”Hasentab認為,,雖然選舉前的言論和具體實現政策實施之間仍存在一定距離,許多美國公司和工人階級都很依賴於兩國的貿易,兩國的貿易結構可能會隨時間的推移逐漸調整,但兩國不會停止貿易往來。

其余拉丁美洲地區,市場同樣下跌後有所反彈。富蘭克林鄧普頓近月來表示越來越看好南美地區,這就不得不提及許多國家經歷了長達十年的民粹主義運動並徹底失敗的情況。Hasenstab闡釋民粹主義有的幾個關鍵的原則,包括強勢的政府幹預、保守的貿易政策和貿易保護主義等。這些最終會導致通貨膨脹、經濟幾乎零增長、高失業率和社會的極度不穩定。在過去的一年里,阿根廷和巴西等國家表示拒絕民粹主義,然而特朗普的上臺卻可能讓民粹主義在美國和歐洲重新複活。

值得註意的是,在南美洲,大多數國家都已經走上一條不同的道路,展示了一種更“親市場”的立場,更保守財政態度,可靠的貨幣政策、積極活躍的商業環境和開放的貿易政策。

Hasenstab稱,雖然其擔心美國和歐洲的保護主義興起,但仍然鼓勵拉丁美洲的長期發展。大選後的市場反應似乎教會了大家很多東西,比如下意識的超賣顯示市場是脆弱的,同時,混亂的市場永遠存在長期的投資機會。

展望未來,富蘭克林鄧普頓預測美國通貨膨脹將繼續提振,國債收益率上升,日元和歐元或貶值,一籃子新興貨幣存在升值空間。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23154

涉駿威私有化期間 無披露增持 證監罕有譴責鄧普頓

1 : GS(14)@2010-12-15 23:12:42

http://hk.apple.nextmedia.com/te ... 307&art_id=14767274
【本報訊】有「新興市場之父」之稱的麥樸思,其出任主席的鄧普頓資產管理有限公司罕有被香港證監會公開譴責,指鄧普頓作為駿威汽車的主要股東,在駿威私有化期間進行股份交易,但並無披露,違反《公司收購及合併守則》。 記者:尹彥超

證監指出,今年 1月 26日至 4月 15日期間,鄧普頓執行了 6439項駿威股份的交易,使其於駿威的持股量由 13.96%增至 15.47%,但沒有按照收購守則規定,就這些交易作公開披露。鄧普頓承認違反守則,已就有關違規行為致歉,並同意接受證監對其採取的紀律處分。
違反收購合併守則

廣汽集團( 2238)今年 1月 22日聯同子公司駿威發出公告,指廣汽已向港交所( 388)提交上市申請,廣汽將以新上市H股向駿威股東換取所持股份,然後將廣汽 H股以介紹形式上市。雖然廣汽於 5月 19日才公佈私有化細節,建議以每股駿威換取 0.37861股廣汽,但根據收購守則,駿威私有化的要約期是由最初公佈建議的 1月 22日起計。
據證監資料,鄧普頓於 1月 22日持有 13.96%駿威股權,按收購守則,持有超過 5%股權便屬駿威的聯繫人,須公開披露其於要約期內就駿威股份所進行的交易。若鄧普頓根據收購守則作出披露,合共 6439項交易應於 1月 26日至 4月 16日止 34天期間內予以披露;而每項交易的成交價應於有關交易日的下一個營業日作公開披露。
資料顯示,鄧普頓於 1月 27日至 3月 22日間,透過港交所披露 4項駿威股份交易,但並無在證監會收購合併項目中披露。
鄧普頓:無心之失

證監引述鄧普頓承認,沒有披露是無心之失,亦非出於故意,但仍屬嚴重疏忽,該公司指出,在進行全球性的基金及顧問服務賬戶管理的業務過程中,是為其客戶的投資利益而購入股份,並非為了取得駿威的控制權。
鄧普頓表示,在獲悉違規情況後已採取多項措施,確保日後遵從收購守則,包括為人員提供適當持續的培訓,以監察其持股量是否需要申報;另委聘律師,以識別其所投資的任何上市公司是否已根據收購守則發表公告;指示鄧普頓的內部交易及合規團隊,每日監察其持股份進行的買賣活動及公司公告,以了解是否需要作出申報。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72049

國缳積金跑輸 劈價吸客 引入星級基金鄧普頓 管理費減至0.99%

1 : GS(14)@2011-01-20 22:35:32

  2011年1月20日

【明報專訊】國缳信託(AXA)的強積金表現落後大市,為了一洗頹風,昨日宣布撤換基金管理人,由原來國缳旗下的IPAC,改為任用鄧普頓基金,並將基金管理費「大劈價」減至0.99%(按管理資產徵收之比率),平均減幅高達46%,唯保證基金、保守基金及貨幣基金收費率為1% 不變。而減價優惠只適用於新客戶,優惠期只限首5年,之後恢復正常收費水平。




駿隆強積金顧問公司早前統計,強積金成立10年,哪10隻基金表現最好、最差?結果顯示,國缳的「倍易」保守基金排名為倒數第五位,10年的回報只有3.37%。國缳的強積金現時市佔率3%,排名第10。

僅優惠新客 為期5年

國缳(AXA)香港首席退休及中介人銷售拓展總監李秉熙,剛接手強積金業務。他昨日坦言,旗下強積金表現強差人意,為了吸納更多新客,並給予客戶信心,首先會撤換基金管理人,新引入鄧普頓基金。他指IPAC資產管理公司,過去幾年的管理表現都落後大市。是次引入鄧普頓,希望爭取基金表現可以與大市同步,甚至跑贏大市。

另一賣點是減價,新引入的基金現時收費為2%。為吸納新客戶,由現時至6月30日加入者,管理費劃一為0.99%,但適用於優惠只限首5年,之後恢復正常水平。而舊客戶享有的減幅較少,收費為1%至1.9%。

5年目標 管理資金百億增至400億

李秉熙有信心於2015年前,AXA的強積金業務管理資金額 由100億港元增加至400億港元,而市場佔有率則由現時3%增至6%,晉身成為全港五大強積金服務商之一,現時排第10位。

現時市場佔有率第五大的銀聯,對於國缳推出減價吸客,其信託董事總經理及行政總裁劉嘉時回應稱,留意到最近有強積金公司推出新計劃,以低收費吸引新客戶。但現有成員只維持原來價格,若要享有較低收費,便要將原有計劃的資產轉到新計劃,買入新的基金單位。「銀聯會定時做內部分析,以訂定收費策略;當然我們會留意市場發展,於適當的時候採取適當的行動。」

業界:半自由行勢掀減價潮

而近年進軍強積金市場的長實旗下AMTD尚乘資產,行政總裁曾慶麟表示,已作好減價準備,暫時會留意減價對業務幫助,相信強積金半自由行落實後,會掀起更多減價戰。至於美國友邦信託首席行政總裁謝佩蘭稱,暫不會推出新優惠及減價打算,主要是其投資在系統龐大,故沒有減價空間。

去年推出「超低價」強積金計劃的中銀保誠,個別基金收費低至0.7%。行政總裁陳禹昌指出,以國缳在港的規模,將強積金的行政、基金管理工作外判,反映該公司對強積金業務信心薄弱,「外判出去,比起自己一手一腳做,成本更高,(目前減價)分分鐘做蝕本生意!」他又相信,未來會有更多受託人因為市場壓力而減價。

研富資產管理(RCM)去年初已調低收費,相關費用是市場整體偏低的水平,現未有減價計劃。亞太區行政總裁康禮賢指中介人為增加市場競爭力,相信會有減價空間。

(明報記者龍彩霞、陳健佳、李家欣報道)
2 : GS(14)@2011-01-20 22:36:45

增加基金選擇 回報多勝大市
  2011年1月20日

【明報專訊】國衛新人事、新作風,劃一基金收費0.99%,兼由新的資產管理人接手,是否值得轉會呢?駿隆強積金顧問蕭美鳳表示,強積金「半自由行」尚未實施,現時只有強積金保留帳戶才可轉會。她指0.99%的管理費,在市場屬於低水平。而新加入的基金,過去表現不俗,新計劃有一定吸引力。

0.99%收費 屬偏低

綜觀市場的強積金受託人,中銀保誠去年劈價,12項基金收費由0.7%至0.99%,0.7%屬於追蹤指數基金、保守基金0.79%,其他都是0.99%。國衛是次同樣推出0.99%「新客戶」收費價,只限首5年。不過保證、保守基金及貨幣基金的基金管理費維持1%。對於此收費水平,蕭美鳳指頗為吸引,而強積金收費減價成為未來趨勢,「5年後,此收費水平未必會返轉頭,可能會繼續減下去。」

另外,國衛換基金管理人之餘,同時有新的基金選擇,例如﹕富達環球股票基金、富達亞太股票基金、鄧普頓環球股票基金、鄧普頓日本股票基金、RCM香港基金。蕭美鳳指這幾款基金過去的表現都優於大市,可以考慮。根據MorningStar資料,富達香港及富達亞太股票基金一年度的回報,分別為15.04%及9.73%。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72650

鄧普頓放長線 看好南下基金

1 : GS(14)@2016-02-10 13:30:19

【明報專訊】中港基金互認開閘以來,獲證監會批出的南下基金有24隻,最新於上周獲批的,是中外合資公司國海富蘭克林的一隻混合型基金。富蘭克林鄧普頓大中華區總監張偉表示,明白到市?波動令香港投資者有疑慮,他不預期基金互認立刻有成效,初步以打響名堂為主,「基金互認不是短跑比賽,而是一場馬拉松」。



旗下混合型基金剛獲批

香港投資者或對國海富蘭克林的名字或感到陌生,但相信對鄧普頓較為熟悉,國海富蘭克林正是鄧普頓與內地國海證券的合資公司,鄧普頓持股49%。張偉指出,現時合資公司有20多隻基金,主要是A股或混合資產類型的基金,因此長遠來說,參與基金互認的將不只一隻。

這次獲批的基金雖是混合型,但截至去年底數據顯示,股票佔比達到86.5%,其餘為銀行存款及債券等。基金去年回報為37%,主要持有製造業及訊息技術業,以中型股份為主。張偉指出,明白香港投資者擔心A股較波動,他亦希望投資者清楚理解內地股市的風險,故推出初期會集中推廣品牌及進行投資者教育。

計劃北上成立獨資公司

另一方面,隨?內地逐步開放予外資,鄧普頓在內地亦準備大展拳腳,包括計劃在內地成立獨資公司。張偉指出,鄧普頓從90年代開始在內地設代辦處,每次都是政策一放開就擴張,現時上海自貿區容許設立外資獨資的基金公司,鄧普頓與當地官員會面,正研究入紙申請。但估計獨資公司會以私募基金為主,專注做機構客戶的生意。

以外資信譽為優勢 料吸引投資者

至於QDLP(合資格境內有限合伙人)產品,鄧普頓亦有考慮,但不急於求成,希望先摸清楚需求。QDLP制度是指註冊於海外,同時投資於海外市場的對沖基金,能向境內的投資者集資。

張偉指出,無論是基金互認或其他內地業務,外資基金公司的優勢在於取得海外投資者的信任,因為即使投資團隊以本地人為主,仍能繼承鄧普頓的風險管理制度。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htm/finance/20160210/news/eb_ebc1.htm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95684

鄧普頓仍看好中港股市

1 : GS(14)@2017-09-17 12:50:45

【本報訊】中港股市本年錄顯著升幅,鄧普頓新興市場團隊行政主席麥樸思表示,由於內地經濟持續增長,中港市場將會受惠,對其往後發展看法樂觀。該團隊基金經理莫家良補充,內地致力去槓桿,現時經濟環境較以往更為健康,當中看好科技、保險,以及高端消費品板塊。


指市場對北韓核試麻木

麥樸思稱,在新興市場看到很多機遇,又以正實施經濟改革的印度與10年前的中國相似;另越南、阿根廷、巴西、墨西哥等市場亦看好。對於市場關注北韓事件,他表示市場對事件經已麻木,故反應未算太大,而鄰近的南韓企業管治與派息有所改善,抵銷核試對市場帶來震盪,但仍建議投資不同市場以分散風險。另外,貝萊德中國股票主管朱悅昨指,中資股今年是受到內地經濟增長穩定、國企改革與混改推進,以及資金流入包括中國在內新興市場這幾大因素支持。她看好內銀股,因息差及壞賬改善的情況下半年料維持。此外,周期性板塊包括基建、航運硂建材、火電等,以及玻璃及化工產品一類供給側改革及環保相關行業亦正面。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financeestate/art/20170906/20144275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40911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